天體學科普書
1 初中物理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到沒有摩擦力的太空扔一枚石子,它會不減速的跑下去(忽略引力的情況下)。2 初中物理忘了告訴我們(但我們可以自己推出來),在太空中轉一個陀螺,這個陀螺可以旋轉很多年不停下來(理論上可以永遠不停)。3 上面一條用物理的話說,如果在不受力的環境(例如太空中可以近似看作不受力)你給陀螺一個初始角動量,那麼陀螺會保持這個角動量。4 每個星球在形成時,都會帶些角動量,這個角動量可以有0, 1 , 12.306 ,10086或者其他任意一個數值。其中我們將擁有0這個數值的星球稱之為沒有自轉。5 我們目前還沒有發現角動量完全為零的星球,就像我們還沒找到重量精確等於1克拉的天然鑽石一樣。PS :因為在太空中不是真的不受力,所以星球的角動量會發生變化。例如地球因為太陽引力的原因,每一百年自轉周期會變化一兩毫秒。註:這里的角動量指的是自旋角動量。
B. 宇宙科普知識 宇宙科普知識
圍繞一個問題弄得哦,夠不?
宇宙知識——宇宙在膨脹嗎?
夏日夜空,繁星閃爍,不禁使人陷入對宇宙的遐想之中。20世紀10~20年代,天文學家發現遠星系光譜線的頻率隨著它離我們距離的遠近而有規律地變比,即譜線紅移。1929年哈勃總結出譜線紅移的規律是:對遙遠星系,紅移量與星系離我們的距離成正比,比例系數H叫哈勃常數,這紅移叫宇宙學紅移。此後,在紅外及整個電磁波波段都觀測到了這個規律。它被解釋為是由星系系統地向遠離我們的方向運動時的多普勒效應產主的。這就像火車遠離我們行駛時汽笛的聲調(即頻率)比靜止不動時的聲調更低一樣,由此得出星系都在做遠離我們的運動,離我們越遠運動速度越快的結論。這就好像是摻有葡萄乾的麵包在烤箱中膨脹起來一樣。這個模型叫宇宙膨脹模型或大爆炸模型。近年來在宇宙膨脹的基礎上又提出了爆脹宇宙等多種改進模型。
從宇宙膨脹的觀點出發,利用哈勃公式反推到過去宇宙中所有天體應該聚集於一點,由於某種原因在它內部產生了"大爆炸"。誕生了現在的宇宙,從而得出了時間是有開端,空間是有限的結論。宇宙從大爆炸到現在究竟經過了多少時間,即宇宙的年齡是多少,這取決於哈勃常數H的大小。最初哈勃常數僅500(公里/秒/百萬秒差距),這樣算出的宇宙年齡比地球的45億年的年齡小很多。以後改為50~100之間。若取100,宇宙的年齡只有100億年,而銀河系的球狀星團的年齡是150億年,矛盾很大。若取50,宇宙年齡為200億年,矛盾不那麼明顯,因此被大爆炸宇宙論者所贊同,但在觀測上,這個數值有些勉強。究竟是多少,一直沒有定論。近年來用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的結果傾向於取80。這樣算出的年齡為120億年,矛盾還很明顯。宇宙將來是一直膨脹下去還是又收縮回來,這要取決於宇宙的平均密度。而宇宙平均密度究竟是多少目前還不能確定,因為觀測的距離越遠,平均密度越小,下限有沒有還不能確定。1965年發現了宇宙空間的2.7K微波背景輻射,被大爆炸論者解釋為大爆炸時期的光經過上百億年後的遺跡,是大爆炸宇宙的一大證據,但這種解釋並不是唯一的,因為宇宙空間中充滿介質,2.7K微波背景輻射具有黑體輻射的性質,可以解釋為宇宙空間中介質發出的溫度是2.7K的熱輻射。
仔細分析起來,問題可能出在將光譜線的紅移都解釋為星系運動的多普勒效應上。過去,人們曾用多普勒效應解釋了銀河系內恆星的光譜線移動,從而成功地確定了星系內存在自轉現象。但現在天文觀測中卻發現一些紅移現象,若用運動的多普勒效應解釋就存在許多困難,這促使人們考慮到必然還有其他機制能產生紅移,這里列舉幾種觀測結果。
①多普勒效應對同一個天體,其紅移量與光譜線的頻率無關,因此觀測每個星系中不同譜線的紅移量,比較它們是否一致,就是鑒別紅移是否由多普勒效應產生的一種依據。如果一致,就表示有可能是由多普勒效應產生的;如果不一致,就肯定它至少不完全是由多普勒效應產生的。1949年威爾遜對星系NGC4151的觀測結果表明,雖然不同頻率的紅移量差別不大,但也超出了觀測的誤差范圍,頻率越高,紅移量越小。這樣至少可以認為宇宙紅移不完全是由多普勒效應產生的。
②從太陽中心到邊緣各點發出的同一種譜線,在扣除了各種已知的運動效應後,越靠近邊緣的地方紅移量越大,在太陽半徑90%左右的地方,紅移量急劇增加。這意味著太陽上還有某種未知的因素在產生紅移。
③先驅6號宇宙飛船發射的遙測信號中心頻率為2292兆赫,當飛船繞到太陽背面經過太陽邊緣時觀測到異常紅移現象。
④類星體紅移量一般都很大,如果把這都歸結為多普勒效應,算出的距離一般在100百萬秒差距以上。由此推算出它發出的總光能力為銀河系的100倍;射電能為銀河系的10萬倍。
而由光變周期算出它的直徑只有一光年左右,這意味著類星體的輻射密度非常高,但目前一直找不到產生這樣高輻射密度的物理機制。有些天文學家認為,類星體的紅移中至少有一部分不是由多普勒效應產生的,因而類星體離我們的距離較現在推算的要近得多。
⑤星系、類星體相互之間都有成協的現象,即這些天體兩兩或更多相距較近並有物理聯系。觀測表明,有些成協天體間紅移值相差較大,有些類星體光譜中的吸收線與發射線互不相同,而且不同的吸收線有各不相同的紅移值,稱為多重紅移。
既然這些紅移不能用多普勒效應解釋,那麼它產生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光在發射時固然有許多因素影響它的頻率,但宇宙中這么多天體都如此有規律地只隨著遠離我們的距離而變化,就難以理解了。光在它漫長的傳播路徑上經歷了幾億至上百億年的歲月,這期間必然比它在發射的一瞬間有更多的因素影響著它的頻率。現在人們了解到,在星系際空間中存在著星系際介質,它的密度在10E-29克/立方厘米以下。成分與銀河系的大致相同。除了有能對星光產生可見效應的星系際氣體、塵埃和固態物質、低光度星體外,還有大量的基本粒子。
據估計,星系間基本粒子的質量佔了整個宇宙總質量的絕大部分,它們是看不見的。
光與介質的相互作用是復雜的,介質不僅能吸收光,還能再發射光;再發射的光,其頻率不僅僅只是 原有的頻率,還有其他的頻率,只是在原有頻率及其附近強度最大。其實,人們早已熟知光子在傳播過程中由於與介質的相互作用會逐漸轉變成低頻的光子。但過去人們認為這只會使譜線衰減而不會產生紅移。
由惠更斯原理知道,波前上所有粒子產生的子波疊加後能形成具有新頻率的平面波。新產生的頻率疊加在原有頻率上的結果,不像通常認為的那樣譜線會被平滑而消失,而是譜線被整體地移動,在遠距離傳播中,光的頻譜的變化就好像在譜卒域中傳播的波一樣。這里頻率域相當於弦,光譜的強度相當弦的振幅,一條譜線對應於弦上的一個波峰,弦上波峰的傳播對應於譜線在頻率域中傳播。這種新型的波叫頻域波。如果 新產生的頻率電較原來頻率低的能量大於較原來頻率高的能量,頻域波向低頻端傳播,形成譜線紅移;反之,頻域波向高頻端傳播,形成譜線紫移。由實際經驗知道,通常總是低頻成分多於高頻成分,所以實際上常觀測到紅移。
星系際空間是充滿介質的,星光必須通過介質才能到達地球,所以光譜線必定會紅移,而且距離越遠紅移量越大,這與哈勃公式是一致的。對宇宙紅移來說,應先扣除介質產生的紅移效應,剩餘部分才可能解釋成多普勒效應,這是處理觀測數據所必需的步驟。但以前在得出膨脹宇宙模型時,並沒有做這件工作,扣除後的結果無非是3種情況:①全部扣完,宇宙是穩定的。②還有剩餘,宇宙是膨脹的。不過,這時膨脹速度要比現在認為的速度慢得多,宇宙的年齡也比現在算出的大許多。③是負值,宇宙正在收縮。由於我們目前對宇宙空間的情況了解甚少,雖然對地球上的介質與波的相互作用知道一些,但畢竟對在星系際空間中實際發生的情況知道甚微,也許還有些重要的相互作用沒有認識到,介質產生紅移扣除的結果很難認為是已經完成。也許我們應當反過來,即從宇宙紅移來反推星系際介質的情況,這是因為,我們所看到的宇宙是有層次的,有行星、恆星、星團、星系,星系團,總星系等,它們的平均密度呈指數下降,這些都說明宇宙是不均勻的。地球繞太陽轉動,太陽繞銀河系中心轉動,銀河系繞本星系團的中心轉動,星系團又繞以宇宙背景輻射所表徵的經過平均後的星系際空間的介質運動,宇宙也不是各向同性的。這是我們所能看見的最遠的宇宙的情況。
大家知道。對於一個引力系統來說,只有具有一定的角動量(旋轉)才可能維持比較穩定的結構。因此,我們觀察到的宇宙是比較穩定的,可以認為宇宙紅移主要是光通過星系際介質時的頻域波。正如上面談到的,宇宙是膨脹的,穩定的還是收縮的,要扣除星系際介質的效應後才能確定。而扣除介質的效應需要對星系際介質有較詳細的了解,這在目前還難以做到。也許應該從我們所觀測到的宇宙是較穩定的旋轉系統出發,用紅移資料來反推介質的情況。人類就是這樣在不斷探索中來認識宇宙的。
C. 科普:宇宙有多大,宇宙如何形成的,宇宙有多少星
科普:宇宙有多大,宇宙如何形成的,宇宙有多少星系?
2018-06-27 21:07宇宙/大爆炸/科普
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1.科學家認為它起源為137億年前之間的一次難以置信的大爆炸。這是一次不可想像的能量大爆炸,宇宙邊緣的光到達地球要花120億年到150億年的時間。大爆炸散發的物質在太空中漂游,由許多恆星組成的巨大的星系就是由這些物質構成的,我們的太陽就是這無數恆星中的一顆。原本人們想像宇宙會因引力而不在膨脹,但是,科學家已發現宇宙中有一種 「暗能量」會產生一種斥力而加速宇宙的膨脹。
2.宇宙學說認為,我們所觀察到的宇宙,在其孕育的初期,集中於一個體積極小、溫度極高、密度極大的奇點。在141億年前左右,奇點產生後發生大爆炸,從此開始了我們所在的宇宙的誕生史。
3.宇宙大爆炸後0.01秒,宇宙的溫度大約為1000億度。物質存在的主要形式是電子、光子、中微子。以後,物質迅速擴散,溫度迅速降低。大爆炸後1秒鍾,下降到100億度。大爆炸後14秒,溫度約30億度。35秒後,為3億度,化學元素開始形成。溫度不斷下降,原子不斷形成。宇宙間彌漫著氣體雲。他們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恆星系統,恆星系統又經過漫長的演化,成為今天的宇宙。
什麼是行星?太陽系有多少顆行星?
如何定義行星這一概念在天文學上一直是個備受爭議的問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2006年8月24日通過了「行星」的新定義,這一定義包括以下三點:
1、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
2、質量必須足夠大,它自身的吸引力必須和自轉速度平衡使其呈圓球狀;
3、不受到軌道周圍其他物體的影響,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的其它物體。
一般來說,行星的直徑必須在800公里以上,質量必須在50億億噸以上。
按照這一定義,目前太陽系內有8顆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陽系行星大小的排列順序和相對地球的比例?
1.木星1316
2.土星745
3.天王星65.2
4.海王星57.1
5.地球1
6.金星0.856
7.火星0.150
8.水星0.056
八大行星的遠近排列、大小和體積的排序?
太陽系中的九大行星,按距太陽遠近排列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質量從大到小依次為: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體積從大到小依次為: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什麼是恆星?在夜晚用人眼能看到多少顆恆星?
由熾熱氣體組成的,能自己發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恆星都是氣體星球。正常恆星大氣的化學組成與太陽大氣差不多。按質量計算,氫最多,氦次之,其餘按含量依次大致是氧、碳、氮、氖、硅、鎂、鐵、硫等。 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是太陽。其次是處於半人馬座的比鄰星,它發出的光到達地球需要4.22年。晴朗無月的夜晚,且無光污染的地區,一般人用肉眼大約可以看到 6000多顆恆星。藉助於望遠鏡,則可以看到幾十萬乃至幾百萬顆以上。
如何測恆星的質量和密度?
只有特殊的雙星系統才能測出質量來,一般恆星的質量只能根據質光關系等方法進行估算。已測出的恆星質量大約介於太陽質量的百分之幾到120倍之間,但大多數恆星的質量在0.1~10個太陽質量之間。恆星的密度可以根據直徑和質量求出,密度的量級大約介於10克/厘米(紅超巨星)到 10~10克/厘米(中子星)之間。
什麼叫光年,銀河系的直徑有多少光年?
長度單位,指光在真空中行走的距離,1光年=94600公里,光由太陽到達地球需時約八分鍾,已知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為半人馬座比鄰星,它相距4.22光年。我們所處的星系——銀河系的直徑約有七萬光年,假設有一近光速的宇宙船從銀河系的一端到另一端,它將需要多於十萬年的時間。
什麼是光?
這很有諷刺性。光就在我們周圍,因為它我們才能看到東西。但是要精確的說它是什麼卻不容易。光可以被認為是有時具有波的性質的在時空中傳播的粒子。這是因為光具有雙重的性質。如果你想把它描述成波,想像一下大海中一排排的波浪。當然光波不是水組成的而是電能和磁能在空間的共同傳播。我們叫做電磁波或電磁輻射。真空中光波的速度是30萬千米每秒。從一個波峰到下一個波峰的距離叫波長,一秒鍾內通過一個固定點的波峰叫做波的頻率。
D. 請你推薦幾本像10萬個為什麼美妙的星球地球的故事等科普書籍
像《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科普書籍都非常的有利於。
E. 求簡單科普一下,四個專業標題的含義。 1. 航天器在軌運行/天體運行的可視化模擬。 2.
已經在制定的軌道上運行/計算機模擬的模擬運行圖像。
鐵軌下方軌枕的數量,具體的應用探討就太專業了,自己查資料吧。
偽距:測量出的距離因為各種干擾與延遲,與實際距離有誤差,所以稱之為偽距。
多路徑:信號是通過多路徑傳播的,不只是以波段形式,也通過水面反射、建築反射等等。
§1-6 權、定權,一種測量的方法。
我只能解釋一些名詞,具體的含義,通過名詞你也差不多就理解了。
F. 找一些有關宇宙天體科普網址
你所說的這種視頻都是由商業公司製作的,一般科普網站不具備這種能力。
要看這種視頻,可以關注Discovery,BBC。(只要在搜索引擎中輸入Discovery,BBC就可以找到大量科普視頻了。)
G. 星際戰甲劇情任務搜刮科普斯資源箱是在哪個星球啊
破壞任務,角落裡能找到白色的箱子,可以打開的那種(普通的是綠色的)
H. 關於地球的科普知識
地球是太陽系從內到外的第三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赤道半徑為6378.2公里,其大小在太陽系的行星中排列第五位。地球有大氣層和磁場,表面的71%被水覆蓋,其餘部分是陸地,是一個藍色星球。
地球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也是目前人類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地球已有45億歲,有一顆天然衛星月球圍繞著地球以27.32天的周期旋轉,而地球自西向東旋轉,以近24小時的周期自轉並且以一年的周期繞太陽公轉。
地球內部有核、幔、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
(8)天體學科普書擴展閱讀:
在地球演化過程中,發生一些天文與地質事件,將事件的時間段叫做地質時期。
在各地質時期,在與地球相關的宇宙空間及太陽系和地球所發生的大事件,在地球自身、地殼運動、地層、岩石、構造、古生物、古地磁、冰川、古氣候等多方面都留下了記錄。在不同的地質時期,地質作用不同,特徵不同。
地球表面的氣溫受到太陽輻射的影響,全球地表平均氣溫約15℃左右。而在不見陽光的地下深處,溫度則主要受地熱的影響,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地球中心處的地核溫度更高達6000℃以上,比太陽光球表面溫度(5778K,5500°C)更高。
對於地球岩石圈,除表面形態外,是無法直接觀測到的。它主要由地球的地殼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頂部組成,從固體地球表面向下穿過地震波在近33公里處所顯示的第一個不連續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軟流圈為止。
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約為100公里。由於岩石圈及其表面形態與現代地球物理學、地球動力學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岩石圈是現代地球科學中研究得最多、最詳細、最徹底的固體地球部分。
由於洋底占據了地球表面總面積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約占海底總面積的45%,其平均水深為4000~5000米,大量發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圍延伸著廣闊的海底丘陵。
因此,整個固體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態可認為是由大洋盆地與大陸台地組成,對它們的研究,構成了與岩石圈構造和地球動力學有直接聯系的"全球構造學"理論。
I. 一部科普電影,有解說的那種,是探測外太空的一個星際的故事
看看是不是這個。
片名:異形星球/外星生物
◎年 代 2005
◎國 家 美國
◎類 別 科幻
◎語 言 英語
◎字 幕 中文
◎文件格式 RMVB
◎視頻尺寸 640 x 352
◎文件大小 1CD 309MB
◎片 長 93 Mins
◎導 演 Pierre de Lespinois
◎主 演 Wayne D. Barlowe .... Himself
Curtis Clark .... Himself
James Garvin .... Himself
Jamie Haines .... Himself
Stephen Hawking .... Himself
Jack Horner .... Himself
Joan Horvath .... Herself
Michio Kaku .... Himself
James Kirkland .... Himself
◎簡 介
國際在線消息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網站20日報道,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英國生物學界的科學家們,用計算機模擬出了兩個可能在銀河系中存在的外星天體———它們分別被命名為「奧里里亞」和「藍月亮」。模擬結果顯示,這樣的行星如同「第二地球」,上面完全有條件孕育外星生命 在美國《國家地理頻道》5月30日播出的特別節目《外星生物》中,將首次披露科學家眼中的「外星生物」是什麼模樣。
奧里里亞 血肉動物以太陽能量為食
在實驗中,科學家先用超級計算機模擬了一顆圍繞紅矮星(紅矮星是銀河系中最常見的星體,尺寸約有太陽的8倍大)運轉的虛擬行星———「奧里里亞」,它是最適合孕育生命的銀河系行星的代表。「奧里里亞」的一面永遠面對著它的太陽———紅矮星,而它的另一面則永遠處於黑暗之中。黑暗的一面永遠被冰層覆蓋,而朝著紅矮星的一面則有廣闊的河流和洪水肆虐的平原,雲彩和閃電風暴主宰著天空。
通過計算機模擬,生物學家們構想了一些從理論上可以在「奧里里亞」上生存的外星生物———它們包括像巨大植物般的動物「刺激扇」(StingerFans)、長頸鹿般的掠食者「大胃豬」(gulphogs)以及可以消融肉食的蝌蚪狀生物「歇斯底里」(hysteria)。「刺激扇」的頂部長有巨大的扇狀物,它們是血肉動物,以太陽能量為食;巨大的觸須使它們能在淤泥上光滑移動,從而尋找更好的地方吸收太陽能。「大胃豬」則在「刺激扇」叢林中生活,它有15英尺高,體型像水牛,但脖子卻像長頸鹿,盡管它相貌醜陋,但科學家相信它奔跑的速度不亞於一匹賽馬。而「歇斯底里」則以消化瀉湖中的小生物為生。科學家認為,該行星最主要的動物還包括一種犰狳狀的生物———「mudpod」,它具有三雙腿,能像鱷魚一樣在水中游泳。
藍月亮 樹近千米高,鯨魚能飛翔
而計算機模擬的「藍月亮」,則圍繞著一顆巨大的行星運轉,那顆行星所處的太陽系有兩顆太陽。「藍月亮」上一天有240小時,它的大氣層濃度是地球的三倍,像懸浮的海洋。由於大氣層密度高,地心引力輕,在「藍月亮」上飛翔將是輕而易舉的事。
「藍月亮」上長著茂密的「寶塔樹」森林,「寶塔樹」的頂部具有碗狀的凹口,用來收集雨水。為了能夠支持水的重量,「寶塔樹」下面會互相糾結,像建築結構一樣交疊在一起。由於該星球上的二氧化碳比地球濃上30倍,因此巨大的平頂「寶塔樹」可以長到800米高。
「藍月亮」上的食肉動物是一種類似風箏的動物,它們垂下的觸須如同「死亡陷阱」,能將地面上的生物消融在噴射出的酸液里。「藍月亮」上還有一種可以在天空中飛翔的「飛鯨」,它們很像地球上的鯨魚,惟一不同的是,它擁有33英尺長的翅膀,可以在「藍月亮」數千英尺高的天空中翱翔。如果它們飛得太低,將會遭到另一種黃蜂狀生物的攻擊,這種尺寸像鷹般大的黃蜂狀生物名叫「斗篷幽靈」,它們具有三隻360度視角的眼睛,它們的鋒利鳥喙可以撕裂「飛鯨」的堅肉。
「這是一個尋找外星生命的世紀 」
近幾年來,科學家發現銀河系中的很多地方都可以成為生命的避風港。「尋找外星生物」SETI計劃科學家肖斯塔克說 「銀河系中的行星就像蟲子一樣普遍,如果銀河系中的多數行星都像木星一般大,並且所有行星都無法孕育生命,那將是非常奇怪的事情,這太不合情理了。我想我們最遲到2025年,就可能找到外星生物。」
盡管沒有排除生命會產生於其他一些外星化學物質的可能性,但科學家仍相信,外星生命最可能還是基於二氧化碳和水,就像地球上一樣。科學家還相信,在外星生命間,達爾文的「進化論」依然有效,自然選擇將決定著一切。英國劍橋大學進化生物學家莫里斯說 「進化證據顯示,盡管外星生物可能會非常古怪,但往深處看,它們可能會和地球生物非常相似。」
據悉,歐洲宇航局的「達爾文計劃」將採用NASA未來的「陸地行星發現者」太空望遠鏡掃描太空,搜尋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化學信號,譬如二氧化碳、氧氣、甲烷和水蒸汽等。雖然「陸地行星發現者」到2015年左右才能投入使用,科學家們仍為這一計劃可能帶來的發現激動不已。劍橋大學生物學家莫里斯滿懷信心地預言說 「這是一個尋找外星生命的世紀,這是最令人激動的時
J. 星際穿越 汽車是怎樣跑起來的 星球宇宙之謎 科普類書籍電子書TXT下載百度雲
http://vdisk.weibo.com/u/1260647875
學會自己找資源,知道團隊經驗分享給你
http://jingyan..com/article/925f8cb8c55037c0dde056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