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固定翻譯
① 文言文固定句式 有所 列句加翻譯 急急急!!!
屈原《卜居》: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譯文:
所謂尺有它不足的地方,寸有它的長處;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慧有它不能明白的問題;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顯不了靈的地方。
② 文言文中什麼樣的詞的翻譯是固定不變的
古文今譯時,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某些器物名(如鍾、鼎等)固定不變,不需要也不能夠翻譯。
③ 文言文字詞的翻譯是固定的嗎
文言文的詞的意思是不固定的,有的詞意固定解釋有十幾個,有的少一些;而文言文詞的「翻譯」是固定的,你只有選擇合理解釋句子的詞意的那個唯一的釋義。
舉例:(實詞)「比」字的不固定意思有「相當」、「同等」、「大概」、「超過」、「更、甚」、「彷彿」、「好似」、「匹配」、「比較」、「挨著、靠近」、「並排」等。在一個句子里「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爾雅·釋鳥》 」比的意思是並排,成雙成對的意思。
④ 下列文言文固定句式怎麼翻譯:①……見……於 ②唯……是…… ③如……何 ④非唯……抑亦…
1.......見......於,是倒裝句,被...... 如:見笑於大方之家:被大方之家恥笑。
2唯......是......版只要......就權......是,是判斷動詞如:唯利是圖
如......何:......怎麼樣 如:如之奈何? 我能拿它怎麼樣?
非唯......抑亦.....:不只是......也不是......(這個不確定對不對,不過大概是吧)
可得 ……歟:能夠......嗎 歟,語氣詞
⑤ 初中文言文字詞固定翻譯
找個三年級的學生,他們會有一堆,來應付畢業考的,或者教師輔導用書也可以
⑥ 《2015初中語文文言文中問句的固定表述》古詩原文及翻譯
作者: %9一、表示反問的固定句型 �.「何……之有」表示反問,其中的「之」是助詞,是賓語提前的標志。「有」是動詞,「何……」是其賓語。提前賓語的作用在於強調賓語。「何……之有」可譯為「有何……」。「何」並不是賓語,而是定語。賓語是「……」所代替的名詞性短語。如: %9(1)孔子雲:何陋之有?(《陋室銘》)——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9(2)亦君之力,臣何力之有?(《韓非子·難二》)——也是國君的力量,臣子有什麼力量呢? �.「不……乎」「不亦……乎」是較委婉的反問說法,即「不是嗎」,或者「不也是嗎」。如: %9(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學習了又按時去復習它,不是很高興(的事)嗎? %9(2)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傳·子魚論戰》)——利用敵人受阻的機會進攻他們,不也可以嗎? �.「何以……為」,「為」是動詞,「何」是疑問代詞,作「為」的前置賓語;「以……」是介賓短語,作「為」的狀語。所以「何以……為」,等於介賓短語「以……」加動賓短語「為何」,相當於「用(要)……做什麼」。如: %9(1)然則又何以兵為?(《荀子·議兵》)——既然如此,那麼用兵做什麼? %9(2)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史記·淮陰侯列傳》)——就要做真王了,要個假王的名義做什麼? %9「何以……為」有時也作「奚以……為」「安……以為」。如: %9(1)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莊子·逍遙游》)——要飛到九萬里之外又向南飛干什麼? %9(2)君長有齊,奚以薛為?(《戰國策·齊策》)——您長久地據有齊國,要薛城做什麼? �.「無乃……乎」,可譯為「恐怕……吧」,用反問的形式,委婉地表示說話人肯定的看法。如: %9(1)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無乃與私心刺謬乎?(《報任安書》)——現在您讓我推薦賢士,恐怕與我的心意相違背吧? %9(2)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論語·季氏》)——孔子說:「冉求,恐怕該責備你吧?」 %9二、表示疑問的固定句型 �.「如……何」「奈……何」「若……何」,相當於「對(把)……怎麼樣(怎麼辦)」。「如、若、奈」是動詞,「何」是疑問代詞。如: %9(1)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山怎麼樣呢? %9(2)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記·項羽本紀》)——虞姬啊,虞姬啊,對你怎麼辦呢? %9有時可將上述句式緊縮為「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它們作謂語,用來詢問辦法,相當於「怎麼樣、怎麼辦」;作狀語,用來詢問原因,相當於「為什麼、怎麼」。如: %9(1)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捕蛇者說》)——更換你捕蛇的差役,恢復你的賦稅,那怎麼樣? %9(2)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杞人憂天》)——整天在天裡面(大氣裡面)活動,為什麼擔心天會塌下來呢? �.「何所……」「誰……者」,這是兩個主謂倒裝疑問句式。「何所……」等於「所……(者)何」。??「所……」作主語;「何」是疑問代詞,作謂語。如: %9(1)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木蘭詩》)——木蘭你想的是什麼,思念的是什麼? %9(2)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給您出這個主意的是誰?
⑦ 文言文中常見的固定片語及其翻譯和舉例,多多益善。。。。
1.得無:表示反詰的語氣,譯為:莫非,莫不是。
2.否則:是兩個詞,否:不是這樣,不然;則,相當於「就」。
3.然後:是順接連詞,可譯做「這樣以後」,或者「之後」
4.然則:可譯為「既然這樣(如此),那麼……
5.雖然:與現代漢語不同,「雖」相當於「雖然」「即使」,「然」相當於 「這樣」,可譯作「雖然如此」「盡管如此」「即使這樣」
6.無乃:當副詞用,可譯作「豈不是」,也可譯作「恐怕」。
7.比及:等到,等到了。
8.盍:何不。 曷:何不。 叵:不可。
9.如何,奈何,若何:它們組成固定形式,相當於漢語「怎麼樣」「為什麼」「什麼樣」等
10.「如……何」「奈……何」「若……何」:這是上述形式的擴展,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對……怎麼樣」「把……怎麼辦」。
11.孰若,孰與:用做比較或選擇,可譯為「與……相比,誰(哪一個)……」;如放在動詞前,可譯為「怎如」「何如」「怎比得上」
12.所以:表原因,譯做「……的原因」
表憑借或方法 ,譯做「用來」「靠它來」「用來……的(根據、禮節、方法)」
13.無論:不用說,更不必說。
14.卑鄙:地位卑微,見識淺陋。
15.其實:它的果實,或者「那實際情況」「它實際上」「它的實利」
16.不過:不超過。
17.地方:土地方圓
18.山東:淆山以東。
19.可憐:可愛,或者「值得同情」
20.於是:在這時,或者「在這件事上」
21.以為:把……當作,或者「任用……人做」
22.指示:指給……人看。
23.可以:可以憑借……
24.至於:達到某種程度,或者「落到什麼地步」
25.不必:不一定,今義「用不著」
26.因而:趁著某個機會而……
27.或者:有的人,有些人
28.即使:就讓(使)
29.智力:智謀和力量
30.前進:走上前獻上
31.何苦:怕什麼,怎麼怕,怎麼擔心
文言文中常見固定短語翻譯2
1、無以,無從 譯為「沒有用來……的辦法」
例: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因此不積累半步一步,就無法達到千里之外;不世集細微的水流,就無法形成江海。
2、……,抑…… 譯為「是……,還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或者考察其成敗的事跡,不都是由於人事所決定的嗎?
3、有所譯為「有……的」。(人、物、事)
例: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死也是我厭惡的,(但是我)厭惡的還有比死更嚴重的,所以禍患(也)有(我)不躲避的。
4、無所譯為「沒有……的」(人、物、事)
例:質明,避哨竹林中,邏者數十騎,幾無所逃死。(《指南錄後序》)——天剛亮,在竹林里躲避哨後,(碰到)幾十名巡邏的騎兵,幾乎沒法逃脫而死。
5、如何、奈何、若何譯為「把……怎麼辦呢」「對……怎麼樣呢」,如果之間沒有插入名詞、代詞和片語,則譯為「怎麼,怎麼樣,怎麼辦」。有詢問怎麼處理的意思。
例:「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沛公說:)「現在出來了,沒有告辭,對這怎麼辦呢?」
6、如……何 譯為「對……怎麼辦」
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對太行、王屋怎麼辦?
7、奈……何 譯成「把……怎麼辦」
例:三老不來還,奈之何?(《西門豹治鄴》)——三老不回來,把他們怎麼辦?
8、是幫,是以 譯為「因此,所以」
例: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在,師之所存也。——因此,無論人(身份)高貴還是低賤,無論年齡大還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9、所以 譯為「用來……的」「……原因」「……的方法」
例1: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我們離開父母親屬來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崇高品德。
例2: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是用來的傳道授業解惑的。
10、不亦……乎 譯為「不也是……嗎」
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慍,不亦君子乎?」——(孔子說:)「學習並且經常溫習所學知識,不也是高興的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快樂的嗎?別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氣,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嗎?」
11、有以……,無以……譯為「有可以拿來……的」「沒有可以拿來……的」
例1:吾終當有以活汝。(《中山狼傳》)——我總會有可以拿來使你活下去的方法。
例2:軍中無以為樂。(《鴻門宴》)——軍營里沒有可以用來作樂的東西。
12、庸……乎譯為「哪……呢」
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我以道理為師,哪管他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13、其……乎(邪)譯為「難道……嗎」
例: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難道真沒有千里馬嗎?是他們真的不知道千里馬啊!
14、得無……乎,得無……耶譯為「恐怕……吧」或「莫非……吧」
例:若翁廉,若輩得無苦貧乎?(《記王忠肅公翱事》)——你們的老人很廉潔,你們恐怕不免窮困吧?
15、無乃……乎(與),得無……乎,得無……耶,譯為「恐怕……吧」
例:無乃是過與?(《論語》)——恐怕是你們的過錯吧?
16、……之謂也;其……之謂也;其……之謂乎譯為「說的就是……啊」「大概說的就是……吧」
例:諺所謂「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民諺中說的「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大概就是說虞國與虢國的關系吧。
17、孰與,以……孰譯為「跟……比較,哪一個……」;孰若譯為「哪裡比得上」
例: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你們看廉將軍和秦王比,怎樣樣呢?
18、然則譯為「既然如此,那麼」
例: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這樣做官也擔憂,不做官也擔憂,既然如此,那麼什麼時候才能快樂呢?
19、有……者譯為「有個……人」
例:邑有成句者,操童子業,久不售。——縣里有一個叫成名的人,讀書考秀才,但是多次沒有考中。
20、與其……孰若(無寧)……譯為「與其……,哪如……,哪裡比得上(不如)……」
例: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馮婉貞》)——與其坐著等死,哪如奮起抵抗拯救我們村莊。
21、能無……乎譯為「怎麼……呢」
例: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誠信卻被懷疑,忠心卻被誹謗,怎能不怨憤呢?
22、(而)況……乎譯為「何況……呢」或「又何況……呢」
例:今以鍾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現在把鍾和磬放入消遣,即使有大風大浪也不能使它發出聲響,又何況是石頭呢!
23、安能、何能、何得譯為「怎麼能」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怎麼能讓我低頭彎腰去侍奉權貴,叫我不能開懷民笑顏!
例2: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他的妻子說:「您漂亮極了,徐公怎麼能比得上您呢!」
⑧ 文言文句中有一些固定句式,翻譯時應注意准確理解含義,正確翻譯。在課文中找出含有下列固定的語句,並...
這幾個句式好像出自《寡人之於國也》
1「或…或」——有的人…有的人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2「直…耳」——只不過…罷了
3「是…也」——這也是…
4「是何異於…」——這與…有…不同
⑨ 文言文中常出現的固定詞語翻譯
太多了,給網路文庫鏈接你:
文言文常用的字詞解釋
http://wenku..com/link?url=WPNnzBXrWGNngn13SKQ_-aqLa7o-0cQJHvbnS8NfS
⑩ 有哪些文言文固定翻譯
「文言文固定句式」
文言文常見固定句式
1.「……之謂也」(用在句末,表示總結性判斷的固定結構,又是賓語前置的結構。)—般譯為:「說的就是……」或「大概說的就是……吧」。
「……之謂……」(用在句中,賓語在「謂」的後邊,這里的「之」是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叫作……」、「……稱作……」、「……認為……」、「……說……」。
① 「詩雲:『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夫子之謂也。」—— 譯文:「《詩》裡面講過:『別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這話)說的就是夫子您這樣的人。
② 「野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譯文:"俗語說:'知道了很多道理,自以為沒人能趕上自已了。'這說的就是我呀。」
③ 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譯文:百姓認為我吝嗇,看來是理所當然的了。
④ 此之謂失其本心。(孟子《魚我所欲也》)譯文:這叫作失去了他的羞恥之心。
2.「所以」——A.表原因,譯為「……的原因」、「之所以……」、「為什麼……」。B.表憑借、依靠、方法、工具,譯為:「用來……的(人、事或物) 」
① 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譯文: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它強盜的進入和意外情況的發生。
②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譯文::「我們離開家人前來投靠您的原因,是仰慕您的崇高品德啊。
③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譯文: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
④ 衡者,所以定物之輕重也。——譯文:秤,是用來衡定事物輕重的工具。
⑤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譯文:抬頭仰望宇宙空間之廣大,低首俯察萬物種類之繁多,用來放眼四望、舒展胸懷的(景觀),也足以盡情享受所見所聞的樂趣,確實是很快活的啊。
3.「何所」—— (「所……者為何」的倒裝)譯為「……的(人、事、物)是……
①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譯文:問姑娘想的是什麼,問姑娘思念的是什麼。
② 賣炭得錢何所營?——譯文:賣炭得來得錢謀求的是什麼?
③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譯文:飄泊四方、孤獨無依,相似的東西是什麼?就像那在天地間飛來飛去的一隻孤獨的沙鷗。
④白雪紛紛何所似, 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譯文:雪花紛飛相似的東西是什麼?撒在空中的鹽勉強可以相比較,卻比不上隨風起舞的楊花柳絮。
4.「有所……」——「有……」、「有……的(人、事、物)」、
「無所……」——「沒有……」、「沒有……的(人、事、物)」
① 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國家。——譯文:將軍在外(作戰),國君的命令(也)有不接受的,以求便利國家。
② 竊自恕而恐太後玉體之有所郄也,故願望見太後。——譯文:私下裡原諒自己,只是怕太後玉體有些欠安,所以很想來看看太後。
③ 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譯文:現在進了關,財物沒有拿取的,婦女沒有被寵幸的。
④ 質明,避哨竹林中,邏者數十騎,幾無所逃死。——譯文:天剛亮,在竹林里躲避哨後,(碰到)幾十名巡邏的騎兵,差一點沒有逃脫而死去。
5.「如……何」、「若……何」、「奈……何」「奈之何」—— 「把……怎麼樣」、「對……怎麼辦」。
①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譯文:「憑您的力量,並不能削減魁父這樣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麼樣?
②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兮奈若何?——譯文:騅馬不往前闖啊可怎麼辦,虞姬啊姬,對你怎麼辦?
6.唯(惟)……之…… 、唯(惟)……是……——「只+謂語動詞+前置賓語」。(賓語前置得固定結構。其中「唯(惟)」是副詞「只」,其中「是」、「之」是賓語前置標志)
① 唯(惟)余馬首是瞻。——譯文:只看我的馬頭(行動)。(意譯:只聽從我的指揮)
②唯(惟)弈秋之為聽。——譯文:只聽從弈秋的教導。
③唯(惟)命是從——譯文:只聽從命令。
7.「得無……乎」、 「得毋……乎」、「得非……乎」——「該不會……吧」、「莫非是……吧」、「莫不是……吧」、「恐怕是……吧」。(表示揣測語氣的固定結構。它的語氣比較委婉,且略帶反間性。句末「乎」可用「與(歟)」、 「邪」、「耶」等疑問語氣詞替換。
① 日食飲得無衰乎?——譯文:每天的飲食該不會減少吧?
② 成反復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譯文:成名反復自言自語,莫非是指示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
③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譯文:他們觀賞景物而觸發的感情,能沒有不同嗎?
④ 若翁廉,若輩得無苦貧乎? ——譯文:你們的老人很廉潔,你們恐怕不免窮困吧?
8.「無乃……乎」、 「非乃……乎」、「不乃……乎」——「恐怕(只怕)……吧」、「莫不是……吧」。(表示揣測疑問的固定結構。它表示出來的語氣是委婉的。)
① 今君王既棲於會稽之上,然後乃求謀臣,無乃後乎?——譯文:現在您已經退守到會稽山上,然後才來尋求謀臣,恐怕太遲了吧?
② 求,無乃爾是過與?——譯文:冉求,恐怕該責備你吧?
③則是不乃竊齊國並與其聖知之法,以守其盜賊之身乎?——譯文:這不就是盜竊了齊國並連同那裡聖明的法規和制度,從而用來守衛他盜賊之身嗎?
④ 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則是不乃竊齊國並與其聖知之法,以守其盜賊之身乎?——譯文:這不就是盜竊了齊國並連同那裡聖明的法規和制度,從而用來守衛他盜賊之身嗎?
9.「……孰與……」(表比較)——譯為「與……相比,誰(哪一個)……」、
「……孰若……」——(表選擇取捨)——譯為 「哪比得上」或 「與其……不如……」。
① 吾孰與城北徐公美?——譯文:我與城北的徐公相比,誰漂亮?
② 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譯文:你們看廉將軍和秦王比,哪個更厲害?
③ 為兩郎僮,孰若為一郎僮?——譯文:做兩個人的童僕,哪裡比得上做一個人得童僕?
④ 惟坐待亡,孰與伐之?——譯文:與其坐而待斃,哪如起而進攻他們?
10.「有以……」——譯為「有用來……的(人、事、物)」。
「無以……」——譯為「沒有……的(人、事、物)」、「沒有用來……的辦法」或「沒有什麼」。
① 臣乃得有以報太子。——譯文:我才能夠有用來報答太子的(機會)。
② 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譯文:祝完酒後,說:「大王與沛公飲酒,軍中沒什麼用來助興的,請允許臣作劍舞!」
③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譯文:所以不積累小步,就沒有用來到達千里的(辦法);不匯聚細流,就沒有用來成為江海的(辦法)。
④ 河曲智亡以應。——譯為:河曲智叟沒有什麼話來回答了。
(此文摘自《網路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