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師曠論學文言文

師曠論學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1-25 16:05:35

A. 文言文 師曠論學 這則短文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師曠論學【原文】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譯文】晉平公問師曠,說:「我已經七十歲了,想要學習主,但是恐怕已經晚了.」師曠回答說:「為什麼不點上蠟燭呢?」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開玩笑的呢?」師曠說:「我是一個雙目失明的人,怎敢戲弄君主.我曾聽說:少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初升的太陽一樣;中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正午的太陽一樣;晚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點蠟燭一樣明亮,點上蠟燭和暗中走路哪個好呢?」平公說:「講得好啊!」《說苑》中「師曠勸學」的故事裡,七十高齡的晉平公還想學習,以提高個人素質,提升執政能力,但他又擔心歲數太大,為時已晚,便向著名樂師師曠請教,師曠勸國君炳燭而學,並形象地將人生的三個階段即少年、壯年、老年的學習分別喻為旭日東升、烈日當空和蠟燭之光。這三個比喻里就蘊含著一種蓬勃向上的精神在內,尤其是燭光精神對人們的啟迪更大。可見終身學習的理念古已有之,並非今人獨創,學習是貫穿一個人一生的活動。(文章閱讀網/)學習與年紀無關,重要的是態度要肯學,勤學。

B. 師曠論學古文在線翻譯

[原文]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釋】

1.晉平公:春秋時期晉國國君。
2.師曠:春秋時代晉國樂師。他雙目失明,對音樂有極高的造詣。
3.暮:本來是「天晚」的意思,這里作「晚了」講。
4.炳燭:點燃燭。古無蠟燭,稱火炬為燭。炳:點。
5.戲:戲弄。
6.臣:臣子對君主的自稱。
7.瞎眼的臣子:師曠眼瞎,所以這樣自稱。
8.光:這里指陽光。
9.燭之明:孰與昧行乎:點上燭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個好呢?昧行:在黑暗中走路。
10.善哉:說得好啊!
11.孰與:相當於「比……怎麼樣」。
12.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暗。

[譯文]

晉平公對師曠問道:「我已經七十歲了,想要學習,但是恐怕已經晚了。」 師曠回答說:「為什麼不把蠟燭點燃呢?」
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人來戲弄君主的呢?」
師曠說:「瞎眼的我怎麼敢戲弄君主呢?我曾經聽說:少年的時候喜好學習,如同初升太陽的陽光一樣;中年的時候喜好學習,就像正午太陽的陽光一樣;晚年的時候喜好學習,就像把蠟燭點燃一樣明亮,點上蠟燭和在黑暗中走路哪個好呢?」
平公說:「講得好啊!」

C. 師曠論學,文言文閱讀

原文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師曠曰:「何不炳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翻譯

晉平公對師曠說:「我今年七十歲了,想要學習,恐怕已經晚了。」

師曠回答說:「為什麼不把燭燈點燃呢?」

晉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人戲弄國君的行為呢?」

師曠說:「雙目失明的我怎麼敢戲弄君主呢?我聽說,少年時喜好學習,如同初升太陽的陽光一樣燦爛;中年 時喜好學習,如同正午太陽的陽光一樣強烈;晚年時喜好學習,如同拿著火把照明,點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 路相比,哪個更好呢?」

晉平公說:「說得好啊!」

D. 師曠論學文言文翻譯

師曠論學
【原文】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譯文】
晉平公問師曠,說:「我已經七十歲了,想要學習主,但是恐怕已經晚了。」
師曠回答說:「為什麼不點上蠟燭呢?」
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開玩笑的呢?」

師曠說:「我是一個雙目失明的人,怎敢戲弄君主。我曾聽說:少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初升的太陽一樣;中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正午的太陽一樣;晚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點蠟燭一樣明亮,點上蠟燭和暗中走路哪個好呢?」
平公說:「講得好啊!」

E. 《師曠論學》全文翻譯

晉平公對師曠說:「我年齡七十歲,想要學習,恐怕已經晚了。」
師曠說:「為什麼不把燭燈點燃呢?」
晉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人戲弄國君的行為呢?」
師曠說:「雙目失明的我怎麼敢戲弄君主呢?我聽說,少年時喜好學習,如同初升太陽的陽光一樣燦爛;中年 時喜好學習,如同正午太陽的陽光一樣強烈;晚年時喜好學習,如同拿著火把照明,點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 路相比,哪個更好呢?」
晉平公說:「說得好啊!」
注釋詞語
1.晉平公:春秋時期晉國國君。
2.於:向。
3 吾:我。
4.師曠:字子野,春秋時期晉國樂師。他雙目失明,仍熱愛學習,對音樂有極高的造詣。
5.恐:恐怕,擔心,害怕。
6.暮:本來是「天晚」的意思,這里指「晚」的意思。
7.何:為什麼。
8.炳燭:點燭,當時的燭,只是火把,還不是後來的燭。
9.安:怎麼,哪。
10.戲:作弄,戲弄。
11.盲臣:瞎眼的臣子。師曠為盲人,故自稱為盲臣。
12.臣:臣子對君主的自稱。
13.聞:聽說,聽聞。
14.而:表並列,並且。
15.陽:陽光。
16.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點上燭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個好呢?
17.孰與:相當於「……跟(與)……哪個(誰)怎麼樣?」。
18.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19.善哉:說得好啊!
20.善:好。
21.日出之陽:初升的太陽,早晨的太陽。
22.日中之光:正午(強烈)的太陽光。
23.好:喜歡。
24.為:作為。
25.少:年少。
26.欲:想,想要。
文章點評
晉平公想要學習,卻擔心自己年齡已老。而師曠認為,人的一生都應該不斷學習。他形象地比喻;少年好學,好像初升的太陽,壯年好學,好像正午的陽光;老年好學,好比蠟燭的光明,也可以照亮人生的里程,雖然光線微弱,但總比摸黑走路要好得多。這一比喻,很形象,人們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所以晉平公為之稱善。本篇的特點,在於採用形象的比喻。師曠的說辭,不是陳述抽象的道理,而是用日常生活的常識來闡發自己的主張。為了吸引對方的注意,師曠有意利用漢語一音多義的特點,用雙關的手法故意曲解晉平公的語意。晉平公所說「欲學,恐已暮矣,」其中的「暮」字,指的是年齡老大,已入暮年。師曠卻將「暮」字解釋為太陽已落,天色將晚,所以說:「暮,何不秉燭乎?」這樣的曲解,形同戲弄,正因為如此,師曠的話才引起晉平公的高度注意。以下師曠由「炳燭」自然導引出關於學習的比喻,留給對方的印象也就更為深刻了。先秦游說之士的說辭往往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其訣竅也就在這里。

F. 文言文《師曠論學》的翻譯

白話釋義:

晉平公對師曠說:「我年齡七十歲,想要學習,恐怕已經晚了。」

師曠說:「為什麼不把燭燈點燃呢?」

晉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人戲弄國君的行為呢?」

師曠說:「雙目失明的我怎麼敢戲弄君主呢?我聽說,少年時喜好學習,如同初升太陽的陽光一樣燦爛;中年 時喜好學習,如同正午太陽的陽光一樣強烈;晚年時喜好學習,如同拿著火把照明,點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 路相比,哪個更好呢?」

晉平公說:「說得好啊!」

原文: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師曠曰:「暮,何不炳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此文出自西漢劉向所著的《說苑·建本》

(6)師曠論學文言文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宣帝時,劉向為諫大夫。元帝時,任宗正。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旋得釋。後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為庶人。成帝即位後,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慰。

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為我國目錄學之祖。治《春秋彀梁傳》。著《九嘆》等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等書,《五經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輯為《劉中壘集》。

《楚辭》是劉向在前人基礎上輯錄的一部「楚辭」體的詩歌總集,收入戰國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漢代賈誼、淮南小山、庄忌、東方朔、王褒、劉向諸人的仿騷作品

文章賞析:

晉平公想要學習,卻擔心自己年齡已老。而師曠認為,人的一生都應該不斷學習。他形象地比喻;少年好學,好像初升的太陽,壯年好學,好像正午的陽光;老年好學,好比蠟燭的光明,也可以照亮人生的里程,雖然光線微弱,但總比摸黑走路要好得多。

這一比喻,很形象,人們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所以晉平公為之稱善。本篇的特點,在於採用形象的比喻。師曠的說辭,不是陳述抽象的道理,而是用日常生活的常識來闡發自己的主張。

為了吸引對方的注意,師曠有意利用漢語一音多義的特點,用雙關的手法故意曲解晉平公的語意。晉平公所說「欲學,恐已暮矣,」其中的「暮」字,指的是年齡老大,已入暮年。

師曠卻將「暮」字解釋為太陽已落,天色將晚,所以說:「暮,何不秉燭乎?」這樣的曲解,形同戲弄,正因為如此,師曠的話才引起晉平公的高度注意。

以下師曠由「炳燭」自然導引出關於學習的比喻,留給對方的印象也就更為深刻了。先秦游說之士的說辭往往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其訣竅也就在這里。

G. 文言文《師曠論學》翻譯

【原文】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師曠曰:「暮,何不炳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釋】
1晉平公:春秋時期晉國國君。
2於:向。
3 吾:我。
4師曠:字子野,春秋時代晉國樂師。他雙目失明,仍熱愛學習,對音樂有極高的造詣。
5恐:恐怕,擔心。
6暮:本來是「天晚」的意思,這里指「晚」的意思。
7何:為什麼。
8炳燭:點燭,當時的燭,只是火把,還不是後來的燭。
9安:怎麼,哪。
10戲:作弄,戲弄。
11盲臣:瞎眼的臣子。師曠為盲人,故自稱為盲臣。
12臣:臣子對君主的自稱。
13聞:聽說,聽聞。
14而:表並列,並且。
15陽:陽光。
16秉燭之明,孰與昧行乎:點上燭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個好呢?
17孰與:相當於「……跟(與)……哪個(誰)怎麼樣?」。
18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19善哉:說得好啊!
20善:好。
21日出之陽:初升的太陽,早晨的太陽。
22日中之光:正午(強烈)的太陽光。。
23好:愛好。
24為:作為。
25少:年少。
【翻譯】
晉平公對師曠說:「我今年七十歲了,想要學習,恐怕已經晚了。」師曠回答說:「既然晚了,為什麼不把燭燈點燃呢?」平公說:「哪裡有為人臣子而戲弄自己的國君的人呢?」師曠說:「雙目失明的我怎麼敢戲弄我的君主呢?我聽說,少年時喜好學習,就如同初升太陽的陽光一樣燦爛;中年時喜好學習http://www.slkj.org/b/20025.html,就像正午太陽的陽光一樣強烈;晚年時喜好學習,就像拿著蠟燭照明,人生哪有不拿著燭火照明的時候呢?點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哪個更好呢?」
平公說:「說得好啊!」

熱點內容
二年級語文園地一 發布:2024-11-05 21:10:25 瀏覽:684
2017二卷數學文科 發布:2024-11-05 19:23:13 瀏覽:401
歷史課評語 發布:2024-11-05 16:16:22 瀏覽:117
信用卡多久能下來 發布:2024-11-05 15:10:20 瀏覽:842
一年級語文上冊聽課記錄 發布:2024-11-05 14:31:54 瀏覽:4
細思極恐的文言文 發布:2024-11-05 14:15:26 瀏覽:574
學校師德建設先進集體事跡材料 發布:2024-11-05 14:11:23 瀏覽:190
scientist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4-11-05 13:03:28 瀏覽:943
物化學習方法 發布:2024-11-05 12:20:33 瀏覽:544
鄭的英語 發布:2024-11-05 11:29:04 瀏覽: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