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精誠
① 我需要一篇用文言文格式寫的讀大醫精誠有感
今有閱以《大醫精誠》者 恍覺醫之至理為修術 必先修其德 始覺人倫之浩盪 古之聖賢善處其載 醫者 非以術而致富 而以術而救人 有醫術者依乎天理 行乎天德 以然正之方正 方然乾坤浩盪 以為此者 是謂天地之章 乃可寄於天下矣
夫醫者以德行術 貴賤無有 凈劣無有 坦途之與路艱者無有 不謂有獲 但求無愧於心乎 嗟夫 今世諸醫 多為利所趨 不復古道 小症兮為大病 所求者 其中所間利也 曾不慮兮病者 心悲鏡困 刀俎其肉 今讀古境 了明己心 若有所成 當系紅巾以示天下 曰 天下有正 於我為先。嘗讀老莊之學 略曉其境 明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 不嬰於世 執古之道 以御今之有
知有孫師 寡用活葯 其心善焉 吾之所當從者 益曉醫者之為善施 非為屠夫 心系草木蟲蛇 當勤於學 以神識辨之 而不偏於書 所練者 醫之感也
定竭吾力 以立醫德
② 急求口腔醫學院的班訓,最好是古詩古文之類的,要新穎,類似於大醫至精誠,止於至善之類的
古之病者必有醫,醫者,所以怯病消疾解痛也。(個人改編,原文: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滿意請採納哦
③ 誠信文言文名言警句
誠信名言警句匯總如下
1、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
2、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
3、甚至上帝也助誠實勇敢者一臂之力。
4、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5、失去了真,同時也失去了美。
6、言必信,行必果。
7、虛情假意不值得感謝。
8、忠城的人,對人處處關心;虛偽的人,對人當面奉承。
9、不要說謊,不要害怕真理。
10、實話可能令人傷心,但勝過謊言。
11、養心莫善於誠。
12、誠實的人必須對自己守信,他的最後靠山就是真誠。
13、不虛心,不知事;不實心,不成事。
14、誠實是智慧之書的第一章。
15、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16、失去了誠信,就等同於敵人毀滅了自己。
17、當信用消失的時候,社會就沒有生命。
18、不寶金玉,而忠信為寶。
19、失掉信用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死了。
20、信用就像一面鏡子,只要有了裂縫就不能像原來那樣連成一片。
21、小信誠則大信立。
22、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23、處己、事上、臨下、皆當以誠為主。
24、忠誠需要完完全全的真實。
25、如果習慣於說空話,最可敬的人也會失掉尊嚴。
26、遵守諾言就象保衛你的榮譽一樣。
27、當今世界的所有惡劣品質中,不真誠是最危險的。
28、弘揚誠信意識,彰顯美好形象。
29、推人以誠,則不言而信矣。
30、奸險是萬惡之源,忠厚是完善之本。
④ 求醫古文《扁鵲傳》,《丹溪翁傳》,《傷寒論序》,《漢書.藝文志序及方劑略》,《大醫精誠》翻譯。
《扁鵲傳》扁鵲,是勃海郡鄭地人,姓秦,名越人。年輕時給人當過旅舍的主管人。食客長桑君拜訪過多人,唯獨扁鵲認為他奇異不凡,平常恭敬地接待他,長桑君也知道扁鵲不是一個尋常的人。來往了十多年後,長桑君才叫去扁鵲私下坐談,悄悄地跟他說:「我有秘方,如今年紀老了,想傳給先生,先生不要泄漏。」扁鵲恭敬地說:「遵命。」 長桑君就拿出他懷中的葯交給扁鵲說:「用未沾到地面的水服用這葯三十天,就能洞察隱微的事物了。」 說罷就全部取出了他的秘方書都送給了扁鵲,然後忽然不見了,大概不是一位凡人吧!扁鵲按照他的話服了三十天葯,能看見牆另一邊的人。用這個本領看病,可以完全看見五臟疾病的症結,只是用診脈作為名義罷了。行醫有時在齊國,有時在趙國,在趙國的時候被稱為扁鵲。 在晉昭公的時候,眾大臣的勢力已很強大而晉君家族的勢力已很弱小。趙簡子擔任著大臣,獨斷著國家大事。趙簡子生了病,大臣們都很擔憂,於是叫去了扁鵲。扁鵲進到趙簡子的卧室,診測了病情就出來了。董安於向扁鵲詢問病情。扁鵲說:「血脈正常,你驚怪什麼?! 從前秦穆公曾經如此,七天後就蘇醒了。如今主君的病和他的相同,不出三天一定痊癒。」過了兩天半,趙簡子就蘇醒了。 其後扁鵲到了虢國,適逢虢太子死了。扁鵲來到虢國宮門下邊,向喜好方術的中庶子問道:「太子患了什麼病?京城裡舉辦攘祭要比其他的事都隆重呢?」中庶子說:」太子患了氣血不能按時運行的病。由於氣血不能按時運行,而導致的郁結又不能宣散,突然發作於體外,就造成了內臟的損害。體內的正氣不能遏止邪氣,邪氣聚集起來而又不能宣散,因此使得陽氣虛衰,陰邪旺盛,所以突然昏厥而死去了。」扁鵲說:「他死了多長時間了?」中庶子說:「從半夜到現在。」扁鵲說:「入殮了嗎?」中庶子說:「沒有,他死去還不到半天呢。」扁鵲說:「請轉告虢君,說我是齊國勃海郡的秦越人,家住在鄭國。從來沒有能夠見到虢君的風采,到近前侍奉過虢君。聽說太子不幸死了,我能使他復活。」中庶子說:「先生該不是在欺騙我吧?! 憑什麼說太子可以復活呢?我聽說上古的時候,有位叫俞附的醫生,治病時不用湯劑酒劑、石針導引、按摩葯敷,一診察就能發現病證的所在。然後依循著五臟的腧穴,就割開皮肉,疏通脈絡,連結筋脈,按治髓腦,割治膏肓的病邪,疏理膈膜,沖洗腸胃,清洗五臟,修煉精氣,改變形色。先生的醫術能象這樣,那麼太子就能復活;不能象這樣,卻想使他復活,簡直不能把方才的話告訴剛剛會笑的嬰兒!」良久,扁鵲仰天嘆道:「先生運用醫術,猶如用竹管子看天空,從縫隙里看紋飾;我運用醫術,用不著切脈、望色、聽聲和審察病人的體征,就能講出症證的所在。只要聽到了疾病的外在症狀,就能推知其內在病機;只要聽到了疾病的內在病機,就能推知其外在症狀。疾病表現在人的體表,病人只要不在千里之外,我決斷病情的方法一定很多,而且不會出錯。您要是認為我的話不可相信,就試一試,入宮去診察太子,一定會聽見他耳中在響,看到他的鼻翼在翕動。順著他的兩條大腿往上摸,直到陰部,會仍然是溫的。」中庶子聽了扁鵲的話,吃驚得兩眼昏花、不能眨動,舌頭翹起、不能放下,這才把扁鵲的話帶進宮中報告了虢君。 虢君聽了報告大吃一驚,出宮來到闕門下邊迎見扁鵲,說:「私下聽到先生高尚義行的日子已經很久了,但是從來沒能到先生面前拜訪過先生。先生來到我們這個小國,使我幸運地得到了援救,我們這個偏僻小國的太子真是幸運得很!有先生他就會復活,沒有先生他就會被扔掉去填山溝,永遠死去而不能回生了。」話沒有說完,就抽泣不己,悲傷得氣滿於胸,不能平靜,精神恍惚,淚水長流,淚珠不住滾出,掛在睫毛上,悲傷不能自行控制,連容貌都改變了。扁鵲說:「象太子的病,就是人們所說的『屍厥』。太子並沒有死。」扁鵲就讓弟子子陽磨好針具,用以針刺外三陽五會之穴。過了一會兒,太子蘇醒了過來。扁鵲就又讓另一弟子子豹運用能溫入人體五分深淺的熱敷之法,將八減的葯劑混在一起煎熬,煎成後用來交替著熱敷兩脅下邊,太子坐了起來。又調節了他的陰陽,只服了二十天湯葯就恢復了健康,由此天下都認為扁鵲是能使死人復活的人。扁鵲說:「我並不是能使死人復活的人。這是由於他原本就會復活,我能使他恢復罷了。」 扁鵲到了齊國,齊桓侯把他當作貴客來接待。扁鵲入朝拜見了齊桓侯之後,對他說道:「您有病,在皮肉之間,不治療將會加重。」桓侯說:「寡人沒病。」扁鵲出去後,桓侯對左右的人說:「醫生喜歡錢財,竟想通過治療沒病的人來謀取功利。」五天後,扁鵲又去拜見齊桓侯,說:「您有病,在血脈之中,不治療恐怕要加重。」桓侯說:「寡人沒病。」扁鵲出去後,桓侯很不高興。五天後,扁鵲又去拜見齊桓侯,說:「您有病,在腸胃之中,不治療將會加重。」桓侯不作答理。扁鵲出去後,桓侯更不高興了。五天後,扁鵲又去拜見齊桓侯,望見了桓侯就退出去跑了。桓侯派人去詢問其中的緣故,扁鵲說:「疾病處在皮肉之間的時候,湯葯、熱敷就能治癒;處在血脈之中的時候,針刺能夠治癒;如果處在腸胃之中,酒劑才能夠治癒;如果進入骨髓,即使是掌管生命的神也不能把它怎麼樣了。如今已經進入骨髓,我因此不敢請求治療了。」五天後,桓侯身體病重,派人去叫扁鵲,扁鵲已經躲走了。桓侯終於死去了。 假使身居高位的人在疾患還沒有顯示徵兆的時候就預先知道染上了病邪,能夠讓良醫得以盡早進行治療,那麼疾病就能痊癒,身體可以存活。人們擔憂的事情,是擔憂疾病多;而醫生擔憂的事情,是擔憂治病的方法少。所以疾病有六種情況不能治療:驕橫放縱不講道理,這是第一種不能治療的情況;以身體為輕,以錢財為重,這是第二種不能治療的情況;衣食不能適應四季陰陽的變化,這是第三種不能治療的情況;氣血錯亂,五臟的精氣不能安守於內,這是第四種不能治療的情況;身體過於瘦弱,不能適應葯力,這是第五種不能治療的情況;相信巫師而不相信醫生,這是第六種不能治療的情況。有這當中一種情況的,就很難治療了。 扁鵲的名聲傳遍了天下。到了邯鄲,聽說趙國人尊重婦女,就做起了婦科醫生;到了洛陽,聽說周王朝的人敬愛老人,就做起了老年病醫生;到了咸陽,聽說秦國人愛護小兒,就做起了小兒科醫生:總之是隨著風俗的不同而變換行醫的重點。秦國的太醫令李醯知道自己的醫術不如扁鵲,就派人刺殺了扁鵲。至今天下研習脈學的人,都遵從的是扁鵲的學說。
《丹溪翁傳》丹溪翁,婺州義烏縣人,姓朱,名震亨,字彥修,學醫的人們尊稱他為丹溪翁。丹溪翁從小好學,每天能記憶千字的課文。漸漸地長大時,跟從家鄉的先生學習儒經,修習科舉考試的學業。後來聽說許文懿先生得到了竹子第四代傳人傳授的學說,在華山將受道學,又到那裡去拜師求教,進一步領會到關於道德和人性與天理之關系的學說是那樣的博大精深、純正周密,於是就把它作為專門的事業。一天,許文懿對他說:「我生病卧床已久,不是精於醫學的人,不能夠使我康復。你很聰明,超乎常人,也許願意從事醫學這門技藝吧?!」丹溪翁由於母親患有脾病,對於醫學也粗略學過,等到聽了許文懿的話,就慷慨地說:「讀書人如果精通一門技藝,用來推廣惠及萬物的仁德,即使在當世沒有做官,猶如做官一樣。」就完全燒毀拋棄了以前修習的科舉考試之學業的書籍,專心地在醫學上下起了功夫。 當時正在盛行陳師文、裴宗元所校訂的《校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一書,丹溪翁不分晝夜地研習此書。不久就醒悟了,說:「拿著古代的方劑來治療現在的疾病,那時勢必不能夠完全適合的。如果要建立法度、確立規則、制定標准,必須用《素問》、《難經》等經典吧!但我家鄉的眾多先生中缺少能夠通曉它們的人。」於是就打點行裝外出旅遊求學,尋求別的師傅並請教他們。便渡過了了錢塘江,走到了吳中,從宛陵出來,到了南徐,左後抵達建業,都沒能遇到理想的師傅。等回到杭州,忽然有人把他同一郡的羅先生介紹給他。羅先生名叫知悌。字子敬,世人稱他為太無先生,是宋理宗時的一名進侍,精通醫學,得到了金朝劉完素第二代傳人的真傳,並且兼通張從正、李杲二家的學說。然而心胸狹窄得很,依仗才能、厭惡侍奉他人,世人也都很難合乎他的心意。丹溪翁去拜見他,先後往返多次,羅知悌都不跟他見面。不久求見更加誠懇了,羅知悌才接見了他:「一見面就說你不就是朱彥修嗎?!其時丹溪翁的醫術已有一定的名聲,所以羅知悌知道他。丹溪翁受到接見之後,就面朝北變形在白紙歷來正式拜羅為師,接受他的教誨。羅知悌遇到了丹溪翁也很高興,就把劉完素、李杲,張從正三人所有的書都傳給了他,並給他闡發三家學說的要領,不過都一概取決於醫經的是非,而且說:「完全舍棄你原來學過的醫術!因為他們不是正道的東西。」丹溪翁聽了他的話,茅塞頓開,在心裡也沒有一點阻礙不通的問題了。過了不久,就全部長吳了他的學說而後回去了。 丹溪翁家鄉拘泥於陳師文、裴宗元的學說的眾醫們,聽了丹溪翁的言談,立即大表驚怪,既嘲笑他,又排斥他,只有許文懿高興地說:「我的病大概就要痊癒了吧!」許文懿得了半身不遂的病,醫生不能治癒已有十多年了,丹溪翁用從羅知悌那裡學來到的醫術治療他,效果非常之好。由此嘲笑而又排斥丹溪翁的眾醫們,才都心服口服。幾年之內,聲望很快顯揚了開來。丹溪翁並不自我滿足,進一步又把劉完素、李杲合掌從正三家的學說加以推論發展。認為劉完素和張從正的學說,其中論述造成臟腑氣機病變的因素有君火、相火、風、濕、燥、寒這六種,而由於濕、熱與相火三氣導致患病又是最多的,於是就用推陳出新的瀉火法治療疾病,這的確是高出前代醫生了。然而事實還有陰精不足、相火易於妄動,或者陰陽兩虛,濕熱自行旺盛的情況,又應斟酌著慎用瀉火之法;認為李杲所論飲食勞倦導致內傷脾胃、那麼脾胃陽氣就不能升發、連及心肺陽氣也都會陷入中焦,因而用補中益氣的方子治療它們的學說,這也是前人所沒有的東西。然而在北方,天不夠高,在東南方,地不夠厚。天屬陽,地屬陰。西北之人陽氣容易不足;東南之人,陰火容易旺盛。如果不知道這些,而只死守李杲的大法,那麼氧氣不足的病人固然可以痊癒,但若對陰火旺盛的病人也隨之採用李杲之法,我擔心會反而加重病人的病情了。於是對三家的學說,棄其所短而用其所長,又用太極之理、《易經》、《禮記》、《通書》、《正蒙》等書的有關意義參驗它們,用《內經》的理論貫穿起來,來探求其中真諦所在。而後認為,《內經》中所論「火」的道理,原來跟太極一動就產生陽氣、各具特性的五行互有感應就會運動並產生變化的學說有著相合之處;《內經》中所論引頸容易受損而不足的道理,原又跟《禮記》中所說的養陰之意相同,於是撰寫了《相火論》和《陽有餘而陰不足論》兩篇文章,來闡發他的觀點。 從此,丹溪翁的醫術更加出名了。各地因病來請他的人,於是就從四面八方的路上絡繹不絕的來到他家,丹溪翁全都應請,前往治病。他治的病人共有多少、疾病的情況怎樣、用了什麼良方、服了什麼葯而痊癒了,從以前到現在,靈驗的是哪些人、是哪個縣哪個鄉里、病人的名字是什麼,都能從見聞中得知,明明白白,可以記下。 浦江縣的鄭義士患上了痢疾,一天傍晚忽然昏倒在地,雙目上翻,小便失禁,大汗淋漓。丹溪翁診測他的脈象,脈大無比,就告訴病家說:「這是陰虛而又陽氣突然喪失的疾病,是因為病後飲酒並且行了房事得上的,不過我能治癒他。」立即讓病家熬制了人參膏,而且迅速灸治他的氣海穴。一會兒手動了起來,又一會兒嘴唇動了起來。等到人參膏熬成之後,讓他服了三次就蘇醒。其後服完了數斤人參膏,病就痊癒了。 天台縣的周進士患了惡寒的病,即使暑天也一定要用棉被蓋著他的頭。服了數百劑附子湯,更重了。丹溪翁診測其脈,脈象又滑又快,就告訴他說:「這是熱症國中卻反現寒象的疾病。」就用辛涼的葯劑讓他服下,吐了一升左右的痰,同時蓋在頭上的棉被減去了一半;又用防風通聖散讓他服下,痊癒了。周進士本來高興得很,丹溪翁說:「病癒後必須用清淡的飲食來調養脾胃,排除雜年來保養精神,那麼腎水就能產生,心火可以下降,否則,附子的毒性一定發作,恐怕就不能救治了。」他不能這樣做,後來丹溪翁被告知周進士患了毒瘡發於背部的病而死了。 一名男子患了小便不通的病,醫生用利尿的葯治療,更重了。丹溪翁診測其脈,右手寸部的脈象又弦又滑,說:「這是積痰之證,積下的痰在肺里。肺屬上焦,而膀胱屬於下焦,上焦閉塞時下焦也會不通,譬如滴水的文具,必定要在上邊的孔打開之後、下邊孔里的水才能流出。」就按照治法使他大量嘔吐,吐完後,疾病就象丟失了一樣。 一名婦女產後有個東西不能回去就象衣服的大襟,醫生們不能弄清那是什麼東西。丹溪翁說:「這是子宮。由於母體氣血虛弱,所以隨著孩子一起下來了。」就給了黃芩當歸之類的葯物,同時加上升麻升提它,又採用了加工皮革的公認的方法,用五倍子熬成湯葯來洗它,使它的皮收縮起來。一會兒,子宮就上去了。丹溪翁安慰她說:「三年後就可以再生孩子了,不用擔憂。」後來果然應了丹溪翁的話。 一個貧窮的婦女成了寡婦後獨自過著日子,患上了癩瘡,丹溪翁看到她的病,心中非常憐憫,就說:「這種病世上號稱難治的原因,是由於病人不守禁忌。這個婦女生活貧窮,因而沒有豐厚的飲食,是個寡婦,因而沒有情慾之事,或許可以治癒吧!」就親自備辦葯物治療她,病癒了。後來用了數百劑四物湯,終於不再發作。 丹溪翁行醫的事跡,都是這類情況。因為他遇到疾病進行治療時,不拘泥於古方,所以治的病就能痊癒。不過對於各家的方論,卻也無所不通。他人拘泥固執、死守古方,丹溪翁確是靈活取捨,但最終又都同古法的精神吻合。很短的時間內,跟他學醫的人都象回聲一樣緊隨其後、象影子一樣緊跟不離。丹溪翁教導他們勤奮不息,忘記疲倦。 丹溪翁年老以後,就聽從了弟子張翼等人的請求,撰寫了《格致余論》、《局方發揮》、《傷寒辨疑》、《本草衍義補遺》、《外科精要新論》等書,醫學的人常常誦讀研習並從中獲得准則。 丹溪翁為人簡朴,誠實謹慎,品行堅貞,待人溫和,剛毅庄嚴,清高不俗;以正直立志自勉,以誠信立身處世;至於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的品性,實在是出於天性。供奉常規祭祀的時候,都要考訂其禮儀規定並恭敬地哀泣先人;在照料母親大人方面,能按時調節她的飲食起居等等並盡心盡力地奉養她。寧肯對自己刻薄一些,但對兄弟們一定要使他們豐足;寧肯對自己的孩子刻薄一些,但對兄弟們的孩子一定要給得優厚。不是適宜的朋友就不去結交,不是正當的道理就不去談論。喜歡談論鼓勁的得失問題,每每慷慨激昂地表現出以天下之憂而為憂的氣概。當世有名的達官貴人常常屈尊虛心地請教他,丹溪翁給他們坦率地陳說治國治民之道,並無什麼顧忌。但是只要談到榮華名利之事,就生氣地起身而去。跟人交往,以改用三綱五常作為斷交或親近的標准。曾說:天下遵行仁道的時候,那麼人們的品行就象依著樹干而茂盛生長的枝葉一樣,根基堅實而淳樸高尚;天下喪失仁道的時候,那麼人們的言論就象沒有樹干而徒然存在的枝葉一樣,缺乏根基而虛美不實。品性,是人的根本;言論,是從它派生出來的東西。如果聽見了虛美不實的言論,看見了舍棄根本而追逐名利的行為,就怒容滿面,猶如就要受到玷污似的。丹溪翁就是如此地超群出眾,行醫僅僅是一個方面的事情罷了。不過他研究理學和做事的大家風范,已全部記載在我的朋友太史宋廉所寫得他的墓誌中了,所以這里不再記述,而謹記下他的可以流傳於世的醫學事跡作為他的傳記,期望能使後代的君子得以互相參照。論曰:從前西漢的嚴君平,學問淵博無所不通,在成都街頭以占卜為生。人們有了邪惡是非的問題,就按照蓍草和龜甲顯示的結果給他們陳述其中的厲害。不過在同做子女的談話時,都依據孝道;同做弟弟的談話時,都依據順從兄長之道;與做臣子的談話時,都依據忠君之道。史書上稱贊他的風范、聲望和氣概、節操,完全可以使貪婪的人受到感動,使風俗得到勸勉。丹溪翁在婺州學習並掌握了道學的源流精髓,然後從事了醫學。有人由於醫事來求見的話,從來沒有不是用保全並修養精神來啟迪他們的心志。至於一句話語、一次沉默、一個行為、一次靜處,凡是有關倫理的,尤其能夠懇切地給人以教誨,使人振奮、急迫、感慨、激動、自我鞭策得無暇他股。左丘明有過這樣的話:「仁愛之人的話,它的益處真是多而又大啊!」確實如此。像丹溪翁這樣的人,大概就是古來所謂正直、誠實、學問淵博的對人有益的朋友,又能因為醫生的身份而輕視他嗎?!
《傷寒論序》我每次讀到《史記·扁鵲傳》中秦越人到虢國去給虢太子診病在齊國望齊侯之色的記載,沒有一次不激動地贊嘆他的才華突出。就奇怪當今生活在社會上的那些讀書人,竟然都不重視醫葯,不精心研究醫方醫術以便對上治療國君和父母的疾病,對下用來解救貧苦人的病災和困苦,對自己用來保持身體長久健康,以保養自己的生命;只是爭著去追求榮華權勢,踮起腳跟仰望著權勢豪門,急急忙忙只是致力於追求名利;重視那些次要的身外之物,輕視拋棄養生的根本之道。使自己的外表華貴,而使自己的身體憔悴。皮都不存在了,那麼,毛將依附在哪裡呢?突然遭受到外來致病因素的侵襲,被不平常的疾病纏繞,病患災禍臨頭,方才震驚發抖,於是就降低身份,卑躬屈膝,恭敬地盼望女巫男祝的求神禱告,巫祝宣告辦法窮盡,就只好歸於天命,束手無策地等待死亡。拿可以活到很長久的壽命和最寶貴的身體,交給平庸無能的醫生,任憑他擺布處置。唉!他們的身體已經死亡,精神消失了,變成了鬼物,深深地埋在九泉之下,別人白白地為他的死亡哭泣。痛心啊!整個世上的讀書人都昏迷糊塗,沒有人能清醒明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像這樣地輕視生命,他們還談什麼榮華權勢呢?而且,他們即使做了官也不能愛護別人,顧及別人的疾苦;不做官又不能愛護自己,顧及自己的隱患,遇到災難,碰上禍患,身處在危困的境地,糊塗愚昧,蠢笨得就像沒有頭腦的廢物。悲哀啊!那些在社會上奔波的讀書人,追逐著去爭奪表面的榮華,不保重身體這個根本,忘記了身體去為權勢名利而死,危險得如履薄冰,如臨深谷一樣,竟達到了這種地步! 我的同宗同族的人口本來很多,從前有二百多人。從建安元年以來,還不到十年,其中死亡的人,有三分之二,而死於傷寒的要佔其中的十分之七。我為過去宗族的衰落和人口的喪失而感慨,為早死和枉死的人不能被療救而悲傷,於是勤奮研求前人的遺訓,廣泛地搜集很多醫方,選用《素問》《九泉》《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葯錄》等書,並結合辨別脈象和辨別證候的體會,寫成了《傷寒雜病論》共十六卷。即使不能全部治癒各種疾病,或許可以根據書中的原理,在看到病證時就能知道發病的根源。如果能運用我編寫的這本書的有關內容,那麼,對於傷寒病的問題,大多數能弄通解決了。 自然界分布著五行之氣,而運轉化生萬物。人體稟承著五行之常氣,因此才有五臟的生理功能。經、絡、府、俞,陰陽交會貫通,其道理玄妙、隱晦、幽深、奧秘,其中的變化真是難以窮盡,假如不是才學高超,見識精妙的人,怎麼能探求出其中的道理和意趣呢?上古有神農、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等,中古有長桑君、秦越人,漢代有公乘陽慶及倉公,自此往後到現在,還沒聽說過有比得上他們的人呢。看看當今的醫生,他們不想思考研求醫學經典著作的旨意,用來擴大加深他們所掌握的醫學知識;只是各自稟承著家傳的醫技,始終沿襲舊法;察看疾病,詢問病情時,總是致力於花言巧語,只圖應付病人;對著病人診視了一會兒,就處方開葯;診脈時只按寸脈,沒有接觸到尺脈,只按手部脈,卻不按足部脈;人迎、趺陽、寸口三部脈象不互相參考;按照自己的呼吸診察病人脈搏跳動的次數不到五十下就結束;病人垂危還不能確診,九處診脈部位的脈候竟然沒有一點模糊的印象。鼻子、兩眉之間及前額,全然不加診察。這真如人們所說的「以管看天」似的很不全面罷了。這樣想要辨識不治之證或判別出可治之證,實在是很難呀! 孔子說:生下來就懂得事理的人是上等的,通過學習而懂得事理的人是第二等的,多方面地聆聽求教,廣泛地記取事理的人,又次一等。我素來愛好醫方醫術,請允許我奉行「學而知之」和「多聞博識」這樣的話吧!
《大醫精誠》晉代學者張湛說:「經典的醫方難以精通,由來已經很久了。」這是因為疾病有內在的病因相同而外在症狀不同,和內在的病因不同而外在症狀相同的緣故。 因此,五臟六腑是充盈還是虛損,血脈營衛之氣是暢通還是阻塞,本來就不是單憑人的耳朵眼睛所能了解得到的,一定先要診脈來了解它。但寸關尺三部脈象有浮、沉、弦、緊的不同;腧穴氣血的流通輸注,有高低淺深的差別。肌膚有厚薄、筋骨有強壯柔弱的區分,只有用心精細的人,才可以同他談論這些道理。如果把極精細、極微妙的醫學道理,用最粗略最浮淺的思想去探求它,難道不是很危險嗎?如果實證卻用補法治它,虛證卻用瀉法治它;氣血通利的卻還要去疏通它,明明不順暢卻還要去阻塞它;寒證卻給他用寒涼葯,熱證卻給他用溫熱葯。這些治療方法是在加重病人的病情,你希望他能痊癒,我卻看到他更加危重了。所以醫方、占卜,是難以精通的技藝。既然不是神仙傳授,憑什麼能懂得那深奧微妙的道理呢?世上有些愚蠢的人,讀了三年醫方書,就誇口說天下沒有什麼病值得治療;等到治了三年病,才知道天下沒有現成的方子可以用。所以學醫的人一定要廣泛深入地探究醫學原理,專心勤奮不懈怠,不能道聽途說,一知半解,就說已經明白了醫學原理。如果那樣,就大大地害了自己呀! 凡是品德醫術俱優的醫生治病,一定要安定神志,無慾念,無希求,首先表現出慈悲同情之心,決心拯救人類的痛苦。如果有患病苦來求醫生救治的,不管他的貴賤貧富,老幼美醜,是仇人還是親近的人,是交往密切的還是一般的朋友,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是愚笨的人還是聰明的人,一律同樣看待,都存有對待最親近的人一樣的想法,也不能瞻前顧後,考慮自身的利弊得失,愛惜自己的身家性命。看到病人的煩惱,就像自己的煩惱一樣,內心悲痛,不避忌艱險、晝夜、寒暑、飢渴、疲勞,全心全意地去救護病人,不能產生推託和擺架子的想法,像這樣才能稱作百姓的好醫生。與此相反的話,就是人民的大害。自古以來,有名 的醫生治病,多數都用活物來救治危急的病人,雖然說人們認為畜牲是低賤的,而認為人是高貴的,但說到愛惜生命,人和畜牲都是一樣的。損害別個有利自己,是生物之情共同憎惡的,何況是人呢!殺害畜牲的生命來求得保全人的生命,那麼,離開「生」的道義就更遠了。我這些方子不用活物做葯的原因,確實就在這里!其中虻蟲、水蛭這一類葯,市上有已經死了的,就買來用它,不在此例。只是像雞蛋這樣的東西,因為它還處在成形前的狀態,一定遇到緊急情況,不得已而忍痛用它。能不用活物的人,這才是能識見超越尋常的人,也是我比不上的。如果有病人患瘡瘍、瀉痢,污臭不堪入目,別人都不願看的,醫生只能表現出從內心感到難過的同情、憐憫、關心的心情,不能產生一點不快的念頭,這就是我的志向。 一個德藝兼優的醫生的風度,應能使思想純凈,知我內省,目不旁視,看上去很莊重的樣子,氣度寬宏,堂堂正正,不卑不亢。診察疾病,專心致志,詳細了解病狀脈候,一絲一毫不得有誤。處方用針,不能有差錯。雖然說對疾病應當迅速救治,但更為重要的是臨證不惑亂,並應當周詳仔細,深入思考,不能在人命關天的大事上,輕率地炫耀自己才能出眾,動作快捷,獵取名譽,這樣做就太不仁德了!還有到了病人家裡,縱使滿目都是華麗的鋪設,也不要左顧右盼,東張西望,琴瑟簫管之聲充斥耳邊,不能為之分心而有所喜樂,美味佳餚,輪流進獻,吃起來也像沒有味道一樣,各種美酒一並陳設出來,看了就像沒看見一樣。所以這樣做的原因,因為只要有一個人悲痛,滿屋子的人都會不快樂,更何況病人的痛苦,一刻也沒有離身。如果醫生安心無慮地高興娛樂,傲慢地洋洋自得,這是人神都認為可恥的行為,道德高尚的人所不做的事,這些大概就是醫生的基本品德吧。 做醫生的准則,應該是慎於言辭,不能隨意跟別人開玩笑,不大聲喧嘩,談說別人的短處,炫耀自己的名聲,誹謗攻擊其他醫生,藉以誇耀自己的功德。偶然治好了一個病人,就昂頭仰面,而有自我贊許的樣子,認為自己天下無雙,這些都是醫生的不可救葯的壞毛病。 老子說:「一個人公開地有德於人,人們自然地會報答他;一個人暗中有德於人,鬼神會報答他。一個人公開地作惡於人,人們自然會報復他;一個人暗中作惡於人,鬼神會來害他。」探求這兩個方面的行為,陽施有陽報,陰施有陰報,難道是騙人的嗎? 所以醫生不能依仗自己的專長一心謀取財物,只要存有救濟別人痛苦的想法,(積下陰德)到陰曹地府之中,自會感到是多福的人了。還有,不能因為別人有錢有地位,就任意給他開珍貴的葯物,讓他難以找到,來炫耀自己的技能,這確實不符合儒家的忠恕之道。我志在救護幫助世人,所以瑣碎地談論了這些。學醫的人不能因為我說得粗俗而感到恥辱。
⑤ 文言文大醫精誠中的夫解釋
【原句】
夫經方之難精,由來尚矣。
【注釋】
夫:句首發語詞,用在句首,表示下文要議論或下判斷、做結論,無實義。
⑥ 求文言文專家。<大醫精誠>的」大」讀」tai四聲」還是讀本字
大在古代有以下幾種意思
大的古漢語含義
dà
①<形>與「小」相對。《鴻門宴》:「~行不顧細謹。」
②<形>重要的;重大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
③<形>年長的;排列第一的。《木蘭詩》:「阿爺無~兒,木蘭無長兄。」
④<副>表示範圍廣,數量多。《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於是乃置酒~會賓客。」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⑤<副>表示程度深。《董宣執法》:「帝~怒,召宣,欲箠殺之。」
tài
①通「太」,最。《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
②通「泰」,安定。《荀子?富國》:「故儒術誠行,則天下~而富。」
【大方】大道理。引申為專家、內行。《莊子?秋水》:「吾長見笑於~之家。」
【大成】1.太平,和平。《左傳?僖公十五年》:「歸之而質其大子,必得~。」2.大有成就。《老子?四十五章》:「~若缺,其用不敝。」 3.比喻學術上形成完整體系。《孟子?萬章下》:「孔子這謂集~。」
《大醫精誠》一文出自中國唐朝孫思邈所著之《備急千金要方》第一卷。可以聯繫上下文來翻譯。
原文中的一句為: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
譯文:
凡是品德醫術俱優的醫生治病,一定要安定神志,無慾念,無希求,首先表現出慈悲同情之心,決心拯救人類的痛苦。
以上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⑦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文言文
精誠來所至 金石為開
西漢時期,自有一個著名將領叫李廣,他精於騎馬射箭,作戰非常勇敢,被稱為「飛將軍」。
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獵,忽然發現草叢中蹲伏著一隻猛虎。李廣急忙彎弓搭箭,全神貫注,用盡氣力,一箭射去。李廣箭法很好,他以為老虎一定中箭身亡,於是走近前去,仔細一看,未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塊形狀很像老虎的大石頭。不僅箭頭深深射入石頭當中,而且箭尾也幾乎全部射入石頭中去了。李廣很驚訝,他不相信自己能有這么大的力氣,於是想再試一試,就往後退了幾步,張弓搭箭,用力向石頭射去。可是,一連幾箭都沒有射進去,有的箭頭破碎了,有的箭桿折斷了,而大石頭一點兒也沒有受到損傷。
人們對這件事情感到很驚奇,疑惑不解,於是就去請教學者揚雄。揚雄回答說:「如果誠心實意,即使像金石那樣堅硬的東西也會被感動的。」「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這一成語也便由此流傳下來。
⑧ 《太醫精誠》古文的翻譯
大醫精誠譯文 晉代學者張湛說:「經典的醫方難以精通,由來已經很久了。」這是因為疾病有內在的病因相同而外在症狀不同,和內在的病因不同而外在症狀相同的緣故。 因此,五臟六腑是充盈還是虛損,血脈營衛之氣是暢通還是阻塞,本來就不是單憑人的耳朵眼睛所能了解得到的,一定先要診脈來了解它。但寸關尺三部脈象有浮、沉、弦、緊的不同;腧穴氣血的流通輸注,有高低淺深的差別。肌膚有厚薄、筋骨有強壯柔弱的區分,只有用心精細的人,才可以同他談論這些道理。如果把極精細、極微妙的醫學道理,用最粗略最浮淺的思想去探求它,難道不是很危險嗎?如果實證卻用補法治它,虛證卻用瀉法治它;氣血通利的卻還要去疏通它,明明不順暢卻還要去阻塞它;寒證卻給他用寒涼葯,熱證卻給他用溫熱葯。這些治療方法是在加重病人的病情,你希望他能痊癒,我卻看到他更加危重了。所以醫方、占卜,是難以精通的技藝。既然不是神仙傳授,憑什麼能懂得那深奧微妙的道理呢?世上有些愚蠢的人,讀了三年醫方書,就誇口說天下沒有什麼病值得治療;等到治了三年病,才知道天下沒有現成的方子可以用。所以學醫的人一定要廣泛深入地探究醫學原理,專心勤奮不懈怠,不能道聽途說,一知半解,就說已經明白了醫學原理。如果那樣,就大大地害了自己呀! 凡是品德醫術俱優的醫生治病,一定要安定神志,無慾念,無希求,首先表現出慈悲同情之心,決心拯救人類的痛苦。如果有患病苦來求醫生救治的,不管他的貴賤貧富,老幼美醜,是仇人還是親近的人,是交往密切的還是一般的朋友,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是愚笨的人還是聰明的人,一律同樣看待,都存有對待最親近的人一樣的想法,也不能瞻前顧後,考慮自身的利弊得失,愛惜自己的身家性命。看到病人的煩惱,就像自己的煩惱一樣,內心悲痛,不避忌艱險、晝夜、寒暑、飢渴、疲勞,全心全意地去救護病人,不能產生推託和擺架子的想法,像這樣才能稱作百姓的好醫生。與此相反的話,就是人民的大害。自古以來,有名 的醫生治病,多數都用活物來救治危急的病人,雖然說人們認為畜牲是低賤的,而認為人是高貴的,但說到愛惜生命,人和畜牲都是一樣的。損害別個有利自己,是生物之情共同憎惡的,何況是人呢!殺害畜牲的生命來求得保全人的生命,那麼,離開「生」的道義就更遠了。我這些方子不用活物做葯的原因,確實就在這里!其中虻蟲、水蛭這一類葯,市上有已經死了的,就買來用它,不在此例。只是像雞蛋這樣的東西,因為它還處在成形前的狀態,一定遇到緊急情況,不得已而忍痛用它。能不用活物的人,這才是能識見超越尋常的人,也是我比不上的。如果有病人患瘡瘍、瀉痢,污臭不堪入目,別人都不願看的,醫生只能表現出從內心感到難過的同情、憐憫、關心的心情,不能產生一點不快的念頭,這就是我的志向。 一個德藝兼優的醫生的風度,應能使思想純凈,知我內省,目不旁視,看上去很莊重的樣子,氣度寬宏,堂堂正正,不卑不亢。診察疾病,專心致志,詳細了解病狀脈候,一絲一毫不得有誤。處方用針,不能有差錯。雖然說對疾病應當迅速救治,但更為重要的是臨證不惑亂,並應當周詳仔細,深入思考,不能在人命關天的大事上,輕率地炫耀自己才能出眾,動作快捷,獵取名譽,這樣做就太不仁德了!還有到了病人家裡,縱使滿目都是華麗的鋪設,也不要左顧右盼,東張西望,琴瑟簫管之聲充斥耳邊,不能為之分心而有所喜樂,美味佳餚,輪流進獻,吃起來也像沒有味道一樣,各種美酒一並陳設出來,看了就像沒看見一樣。所以這樣做的原因,因為只要有一個人悲痛,滿屋子的人都會不快樂,更何況病人的痛苦,一刻也沒有離身。如果醫生安心無慮地高興娛樂,傲慢地洋洋自得,這是人神都認為可恥的行為,道德高尚的人所不做的事,這些大概就是醫生的基本品德吧。 做醫生的准則,應該是慎於言辭,不能隨意跟別人開玩笑,不大聲喧嘩,談說別人的短處,炫耀自己的名聲,誹謗攻擊其他醫生,藉以誇耀自己的功德。偶然治好了一個病人,就昂頭仰面,而有自我贊許的樣子,認為自己天下無雙,這些都是醫生的不可救葯的壞毛病。 老子說:「一個人公開地有德於人,人們自然地會報答他;一個人暗中有德於人,鬼神會報答他。一個人公開地作惡於人,人們自然會報復他;一個人暗中作惡於人,鬼神會來害他。」探求這兩個方面的行為,陽施有陽報,陰施有陰報,難道是騙人的嗎? 所以醫生不能依仗自己的專長一心謀取財物,只要存有救濟別人痛苦的想法,(積下陰德)到陰曹地府之中,自會感到是多福的人了。還有,不能因為別人有錢有地位,就任意給他開珍貴的葯物,讓他難以找到,來炫耀自己的技能,這確實不符合儒家的忠恕之道。我志在救護幫助世人,所以瑣碎地談論了這些。學醫的人不能因為我說得粗俗而感到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