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賓語前置的標志

文言文賓語前置的標志

發布時間: 2020-11-25 17:20:09

文言文賓語前置的標志;各舉例句.

A格式:用「之」、「是」作標志的賓語前置。(主)+賓+是(之)+動例如:無乃爾是過與→無乃過爾與B: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格式:否定詞+賓語+動例如:未之有也C: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例:何為其然也

什麼是賓語前置什麼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文言)

在古代漢語中,一些賓語經常放在動詞(或介詞)前面,這種現象語法上稱之為「賓語前置」。賓語前置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一般要前置。但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句子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毋、莫」等否定詞表示。例如: ①秦人不暇自哀。(《過秦論》)「自哀」應理解為「哀自(哀嘆自己)」。②聞道百,以為莫己若。(《秋水》)「莫己若」應理解為「莫若己」。
二、疑問句中如果賓語是疑問代詞,賓語一般要前置。例如:①大王來何操?(《鴻門宴》)「何操」應理解為「操何(拿什麼)」。②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觸龍說趙太後》)「何以」應理解為「以何」。
三、用「之」、「是」作標志的賓語前置。例如:①夫晉,何罪之有?(《燭之武退秦師》) 「何罪之有」應理解為「有何罪」。②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全句應理解為「不解句讀,不解惑」 。
四、陳述句中為了強調賓語,通常介詞(以、與等)賓語前置。例如:①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勾踐滅吳》)「一以當十」應理解為「以一當十」。②臆!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誰與歸」應理解為「與誰歸」。
五、陳述句中中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賓語有時也需要前置。例如:①亞父南向坐。(《鴻門宴》「南向」應理解為「面向南」。 ②東面而視,不見水端。(《秋水》)「東面而視」應理解為「視東面」。
六、「相」 偏指動作行為的一方時通常要前置,放在動詞的前面。例如:①雜然相許。(《愚公移山》)「相」代「他」(愚公),作「許」的賓語。②好自相扶將。(《孔雀東南飛》) 「相」代「婆婆」,作「扶將」的賓語。
七、「見」 偏指動作行為的一方時通常要前置,放在動詞的前面。例如: ①府吏見丁寧。(《孔雀東南飛》)「見」代「劉蘭芝」作「丁寧」 的賓語。②慈父見背。(《陳情表》)「見」代「李密」作「背」的賓語。
八、「自」字解釋為「自己」時,通常要放在謂語動詞的前面。例如:①舉賢以佐。②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九、古典詩詞中,有時為了平仄或壓韻的需要,往往把賓語提到謂語動詞的前面。例如:①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永遇樂》)「英雄無覓」應理解為「無覓英雄」。②中原北望氣如山。(《書憤》)「中原北望」應理解為「北望中原」。
倒裝句(賓語前置;狀語後置;定語後置;主語後置)
(一)、賓語前置1、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後。例如:
《碩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忌不自信《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於國也》〈孟子〉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否)焉。(之,賓語提前的標志) 《師說》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鍾山記》蘇軾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離騷》屈原
東望愁泣,若不自勝。 《柳毅傳》李朝威
見大王愛女牧羊於野,所(代詞,「之人」)不忍視。 《柳毅傳》李朝威
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齊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例如:《鴻門宴》:「良問曰:『大王來何操?』」「何操」應理解為「操何」
吾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寡人之於國也》〈孟子〉
彼且奚適也? 《逍遙游》〈莊子〉

Ⅲ 古文中何為賓語前置的標志

否定句和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做賓語,賓語都會提前,何是疑問代詞,所以經常會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銘》),正確語序是『有何陋之』

Ⅳ 文言文賓語前置的標志;各舉例句.

1.例句:是以必得躬歷山川。介賓短語「是以」中「是」是「以」的賓語,賓語前置。正常的語序應該是「以是必得躬歷山川」。
譯文:因此一定要親自登山涉水……《治水必躬親》
2.
例句;①「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②「余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說》)③「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④「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唯利是圖」、⑥「唯命是從」⑦
「業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
應該夠了吧?

Ⅳ 文言文中怎麼判斷是賓語前置狀語後置定語後置

修飾主語的是定語,表現主語在干什麼的是賓語,修飾謂語的是狀語。

狀語後置:文言文中,介詞結構作狀語往往都會置於句後作補語。如:「貧者語於富者曰」「於富者」就是置於句後作補語的介詞短語。

賓語前置:所謂賓語前置,就是通常作賓語的成分,置於謂語動詞的前面,以示強調。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賓語,賓語前置通常分為四種情況。

(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大王來何操?」

(2)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藉助「之」「是」將賓語提前。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

(4)介賓短語中賓語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定語後置:通常定語應該放置於中心詞的前面,但文言語句中卻有很多句子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強」都是後置定語。

文言中的定語後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1)用「之」使定語後置。如:「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2)用「者」的後置。如:「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5)文言文賓語前置的標志擴展閱讀: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

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類型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到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麼實在意義。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范圍副詞「唯」,構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

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韓生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韓生面向南坐。」

語後置有三種情況:

1、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仍作補語外,大多數都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

例: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分析:此句中的「於藍」介賓短語,前者應該移到「取」的前面做狀語;後者「於藍」介賓短語應該移到「青」的前面做狀語,即譯為「比藍青」。

2、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

例:具告以事。(《史記·項羽本紀》)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賓短語做「告」的狀語。

3、還有一種介詞「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補語位置時,在翻譯時,可視情況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韓愈《師說》)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詞「於」;「乎吾前」應該移到「生」的前面做狀語。

語文文言文當中哪些字可以標志賓語前置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後。
例如:《碩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例如:《鴻門宴》:「良問曰:『大王來何操?』」「何操」應理解為「操何」。

介詞賓語前置

在現代漢語中,介詞後面跟著賓語,組成介賓結構,用來修飾動詞謂語。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與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象。
例如:《岳陽樓記》:「臆!微斯人吾誰與歸?」「誰與歸」應理解為「與誰歸」。

普通賓語前置

在一般性的賓語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語感。

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類型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說》)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麼實在意義。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范圍副詞「唯」,構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業文面向南坐。」

賓語前置

賓語前置相當多見,有幾種情況。一是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蘇軾《石鍾山記》)。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9)
一是疑問句中代詞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賓語提前。例如:
大王來何操? (操何) (司馬遷《鴻門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為學》)
微斯人,吾誰與歸? (與誰) (范仲淹《岳陽樓記》)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馬遷《鴻門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到前邊。例如: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讀,不解惑)(韓愈《師說》)
唯利是圖(圖利)

Ⅶ 求文言文中賓語前置,狀語後置,謂語前置的標志,特點及用法

沒有謂語前置這個說法。
賓語前置
A格式:用「之」、「是」作標志的賓語前置。(主)+賓(名詞或代詞)+是(之)+動
無乃爾是過與→無乃過爾與
B: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格式:主語+否定詞(不、未、無、莫、毋、弗)+賓語(代詞:余、吾、爾、自、之、是等)+動
C: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格式:主+賓(疑問代詞:誰、奚、胡、何、曷、安、惡、焉)+動

Ⅷ 文言文中定語後置和賓語前置怎麼判斷

一、定語本是在所修飾、限制的中心詞的前面的,在文言中卻放到了後面,形成定語後置。例如:
1.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馬之千里者」是「千里之馬」的倒裝,可譯為「能跑潛力的馬」,即「千里馬」。
2、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傷仲永》)
「詩四句」是「四句詩」的倒裝。

二、在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例如:
(一)謂賓倒裝
1、孔子雲:「何陋之有?」 (《陋室銘》)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可譯為「有什麼簡陋的呢?」「何」,疑問代詞。「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2、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東陽馬生序》)
「弗之怠」即「弗怠之」的倒裝,可譯為「不放鬆抄寫」。「之」,代詞,代抄寫,在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要倒裝。
(二)介賓倒裝
1、微斯人,吾誰與歸? (《岳陽樓記》)
「吾誰與歸」是「吾與誰歸」的倒裝,可譯為「我和誰同道呢?」
2、何以戰? (《曹劌論戰》)
「何以」是「以何」的倒裝,可譯為「憑借什麼」。

Ⅸ 語文文言文當中哪些字可以標志賓語前置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後。
例如:《碩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例如:《鴻門宴》:「良問曰:『大王來何操?』」「何操」應理解為「操何」。
介詞賓語前置
在現代漢語中,介詞後面跟著賓語,組成介賓結構,用來修飾動詞謂語。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與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象。
例如:《岳陽樓記》:「臆!微斯人吾誰與歸?」「誰與歸」應理解為「與誰歸」。
普通賓語前置
在一般性的賓語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語感。
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類型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說》)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麼實在意義。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范圍副詞「唯」,構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業文面向南坐。」
賓語前置
賓語前置相當多見,有幾種情況。一是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蘇軾《石鍾山記》)。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9)
一是疑問句中代詞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賓語提前。例如:
大王來何操?
(操何)
(司馬遷《鴻門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為學》)
微斯人,吾誰與歸?
(與誰)
(范仲淹《岳陽樓記》)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馬遷《鴻門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到前邊。例如: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讀,不解惑)(韓愈《師說》)
唯利是圖(圖利)

熱點內容
二年級語文園地一 發布:2024-11-05 21:10:25 瀏覽:684
2017二卷數學文科 發布:2024-11-05 19:23:13 瀏覽:401
歷史課評語 發布:2024-11-05 16:16:22 瀏覽:117
信用卡多久能下來 發布:2024-11-05 15:10:20 瀏覽:842
一年級語文上冊聽課記錄 發布:2024-11-05 14:31:54 瀏覽:4
細思極恐的文言文 發布:2024-11-05 14:15:26 瀏覽:574
學校師德建設先進集體事跡材料 發布:2024-11-05 14:11:23 瀏覽:190
scientist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4-11-05 13:03:28 瀏覽:943
物化學習方法 發布:2024-11-05 12:20:33 瀏覽:544
鄭的英語 發布:2024-11-05 11:29:04 瀏覽: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