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整合教學
在不斷推進與發展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科整合思想的提出是十分必要的。學科整合相互滲透,不僅能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與能力,同時也避免了教育教學中的重復性與單一性。我校北京市長安小學是全國可持續發展教育實驗校,幾年來一直開展可持續發展教育綜合滲透、跨學科
Ⅱ 學校,老師如何進行跨學科整合和教學
在不斷推進與發展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科整合思想的提出是十分必要的。學科整合相互專滲透,不僅能提高學屬生各方面的素質與能力,同時也避免了教育教學中的重復性與單一性。我校北京市長安小學是全國可持續發展教育實驗校,幾年來一直開展可持續發展教育綜合滲透、跨學科
Ⅲ 藝術學科教學如何整合開發利用資源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顯著變化是拓展和整合了課程資源,要求學校積極開發並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上好音樂、美術課不能僅僅單純的依靠其自身的課程資源,特別是面對當今的現代音樂、美術教育,再不是孤立的存在於教育系統中,它需要與教育系統中的各個學科、各類資源相結合,使藝術學科課堂教學能夠體現藝術的本質,真正能發揮藝術教育的審美功能。
在實施課程中,教師應樹立新的課程資源觀,發揮課程資源的作用,挖掘一切對藝術教育教學工作有利的相關資源與藝術學科課程、教學內容整合融為一體,形成師生共同開發、豐富、整合課程資源的過程。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利用課程資源的引導者。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應該圍繞學生的學習,引導幫助學生走出教科書,走出課堂和學校,充分利用校內外各種資源,在社會的大環境里學習和探索。
首先,要作到藝術學科內部課程資源的整合。它包括:音樂、美術自身資源、課程標准、教材、音響、圖象資料等。課程標準是國家根據國情而統一制定的綱領性文獻,藝術學科教師都要以此為准繩,落實於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教材是根據課程標准來編寫的,是有較高學識和一定實踐經驗的專家學者參與編寫的,具有科學性和系統性,覆蓋面大,資源相對豐富的特點,它集中地反映課程的基本理念,是課堂教學的主要資源。
其次,是與相關藝術門類課程資源的整合。音樂、美術與藝術門類課程資源的整合,為教師的教學工作開闊了思路,為教師的教學過程拓寬了領域。各學科知識相互融合滲透、相互補充,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音樂、美術藝術全新的教學模式是在教學中經常以音樂、
Ⅳ 如何提高美術課與其他學科的整合
美術與其他學科間的互相滲透和融合.是現代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作為美術教師,我們在教學中要能打破美術與各學科之間的壁壘.突破學科的界限,整合學生的知識.把美術與相關的學科(如思品、語文、音樂與信息技術等)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不僅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效果.還有利於學生綜合思維與綜合研究能力的培養。
一、研究美術新課標,構建美術與其它學科整合教學理念
新的美術課程理念強調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叢鬧殲,都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美術課程應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展打下基礎。因此,教師要建立全新的教學觀,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必須給予學生學科學習的吸引力和創造性思維的空間,使學習過程充滿生機活力。
二、採用多種方式進行美術與其它學科的教學整合
實踐證明,美術與其他學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彎衡。美術活動不僅是一種自我表達、自我娛樂的形式,而且是解決學科之間知識整合的最好方式。反過來其他學科的內容也是藝術創作的豐富源泉,通過藝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常常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發現。
1、沖破原有學科界限,打通一些學科間邊緣知識的盲點,實現學科間知識的融合及學生對科際聯系的認識;學生整體性、全面性的美術認知,有利於他們對客觀世界整體認識能力和橫向思維能力的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學習方法的改變。
2、有效地聯結各學科的相同知識點, 提高有效記憶,提高教學效率和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推進教法的創新。
3、學科間更多地相互配合,增進了解,形成教學合力,美術教師要向綜合型教師的發展。
4、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增強對社會美、文學美、自然美、音樂美的體驗與感悟。
5、挖掘更多的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美術題材、開發足夠的整體課程資源。
當然,美術整合教學不是搞大雜燴,而是各學科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溝通、相互融合。它應該是始終以美術教學本身為根基,廣泛地吸收其滲沖他學科教學的有益成分去開辟自己的教學新路,唯其如此,美術教學的路子才會越走越寬。
Ⅳ 多媒體技術與學科整合有效途徑有哪些
一是要依據教學理論設計多媒體課件。製作多媒體課件是為教學服務的,課件的內容和表現形式要符合教學規律,因此要依據教學理論來設計和製作多媒體課件。
二是要緊緊圍繞教學內容選擇媒體素材。媒體素材的選擇是為了所要表達的教學內容服務的。因此,在選擇使用圖像、聲音、動畫、活動視頻等各種媒體時,目的是要表達教學內容、突出教學主題,不能忽視主題思想的表達,只顧追求時髦、好看和花哨,避免「為媒體表現而設計媒體」的現象,努力做到「為內容表現而設計媒體」,過分繁瑣的界面,使用起來並不方便,過於花哨的界面也容易使學習者分散注意力。
三是交互性要強。多媒體課件的交互設計可實現教與學雙方信息實時有效的交流,它不僅向學習者傳授知識,還可提供答疑及考核,並給出相應的反饋信息,從而保證學習者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它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
四是要選擇能突出多媒體特點的課題,選擇能發揮多媒體優勢的課題,要適合多媒體來表現,如有些展示祖國發展成就方面內容的教學。同時也要選擇用傳統教學手段難以解決的課題,選擇學生難以理解、教師難以講解清楚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如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矛盾、青少年少見的一些社會現象等有關內容的教學。
五是要 注意多媒體課件的效益性。多媒體課件製作的時間周期比較長,需要任課老師和製作人員投入大量的時間,付出巨大的精力,所以製作課件一定要考慮效益性原則,用常規教學手段就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時,就不必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多媒體課件。
Ⅵ 如何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
當前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已成為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熱點。只有準確把握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概念、原則和方法,才能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實現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一、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含義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是指將信息技術、信息資源與學科教學有機結合 ,通過在各學科教學中有效地應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為學生創造生動的信息化學習環境,使信息技術成為學生認知、探究和解決問題的工具,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及利用信息技術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
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原則
在教學實踐中 ,中小學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要遵循以下原則
1.以先進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為指導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是為了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養 ,並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過程不僅僅是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過程,它必將伴隨教育、教學領域的一場深刻革命。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要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建構主義理論可以對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2.構建新型教學結構
當前教改的主要目標是創建新型教學結構 ,即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學教並重」的教學結構,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要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既是知識的建構者,又是信息技術的使用者;而教師作為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幫助者,其主要任務是為學習者建構恰當的學習情境,並提供必要的幫助信息。
3.建設高質量的教學資源
建設高質量的教學資源是實現課程整合的必要前提。建設教學資源可結合教師開發和學生創作 ,充分利用全球性、可共享的信息資源作為素材,整合到學科教學中。可以通過網路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已有的資源,教師也可以自行開發適用的教學資源。
4.結合各學科特點建構新型教學模式
在基於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中 ,信息技術要服務於具體的學科學習任務。教師應結合各自學科特點去建構既能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又能較好體現新型教學理念的教學模式。
三、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方式
從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作用來看,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方式主要有
1.信息技術作為演示工具
這是信息技術用於學科教學的最初表現形式 ,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最低層次。教師可以使用現成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軟體或多媒體素材庫,也可以利用一些多媒體製作工具,綜合利用各種教學素材,還可以利用模擬軟體來演示某些實驗現象。這樣通過合理的設計與選擇,計算機代替了幻燈、投影、粉筆、黑板等傳統媒體,實現了它們無法實現的教育功能。
2.信息技術作為交流工具
信息技術作為交流工具 ,是指將信息技術以輔助教學交流的方式引入教學,主要實現師生之間情感與信息交流的作用。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興趣開設一些專題或聊天室,並賦予學生自由開辟專題和聊天室的權力,使他們在課後有機會進行充分交流。另外,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這些通訊工具與外界交流,獲取知識。
3.信息技術作為個別輔導工具
教師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 ,運用練習型軟體和計算機輔助測驗軟體,讓學生在練習和測驗中鞏固、熟練知識,決定下一步學習的方向,實現個別輔導式教學。此外,教學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信息技術提供資源環境
校園網、互聯網的建成使學生的學習資源由單調的文字教材變為信息密集、形式多樣、海量開放的資源庫。在這種豐富的資源環境下學習 ,能夠極大擴充教學知識量,使學生不再局限於學習課本上的內容,而是能開闊思路,接觸到豐富的信息。
5.信息技術作為測評工具
信息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為學習者的個別輔導工具 ,指導個別化學習,它的測評系統能及時向學習者提供學習效果的反饋信息,使學生明確學習中的長處與不足,便於有目的地調整學習。
6.信息技術作為信息加工工具
信息技術作為信息加工工具主要培養學生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強調學生在對大量信息進行快速提取的過程中,對信息進行重整、加工和再應用。
7.信息技術作為協作工具
計算機網路技術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實現協作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基礎和支持環境。網路環境大大擴充了協作范圍 ,減少了協作的非必要性精力支出。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通過分工協作,獲得共同進步,不僅學到知識與技能,而且在過程與方法上獲得收益,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得到體驗。
8.信息技術作為探究工具
現代信息技術正在為探究學習這種高層次認知活動提供越來越有力的支持。根據教學需要 ,創設一定的情境,並讓學習者在這些情境中進行探究、發現,有利於加強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學習能力的提高。
四、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基本模式
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可靈活採用各種教學模式
1.探討式(協作學習式)
其授課程序是 :提出問題----分組研究----確定選題----自主學習----發布學習成果----信息反饋。這種教學更加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並逐步建立起包括研究性學習、自主性學習等多樣化的學習模式。
2.講解演示
講解演示模式模仿了教師課堂講授與演示的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所具備的圖像、動畫、語言和音樂的功能 ,發揮計算機所特有的交互性,將教材內容呈現給學生。該模式也可供學生作為個別教學的形式利用,通過選擇學習時間的長短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
3.操作與練習
操作與練習是當前用得最多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基本教學模式。它是通過反復地練習使學生鞏固和熟練某些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速度和准確性。該模式的特點是計算機的即時反饋功能得到了恰當的應用。
4.個別指導
個別指導模式主要模擬教師對學生的教學情景 ,即利用計算機扮演講課教師角色。它基本採用分支型程序教學方法,將教學內容分成一系列教學單元,每次呈現只是一個概念或知識點。
5.對話
「對話」是指計算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計算機可以向學生提問 ,允許學生用自然語言回答,學生也可以向計算機提問。這種模式實現了計算機與學生間的「真正」對話。
6.教學游戲
教學游戲常常被用於產生一種較強烈的競爭性的學習環境 ,而其內容和環境都與教學目標相聯系,把知識性、趣味性和教育性融為一體,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起到「寓教於玩」的作用。
7.模擬
模擬亦稱模擬 ,是指用計算機模模擬實現象或實現理論上的「理想模型」。這種模式形象直觀,生動活潑,非常有利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8.計算機輔助測驗
計算機用於教學後 ,許多學校用計算機進行教學評價、測驗。由計算機顯示題目,考生在終端操作答題,計算機立即核對答案和評分。這種測驗能為考生及時提供反饋信息,還可以及時幫助學生澄清錯誤概念,特別適合於單元測驗和幫助學生進行學習。
9.問題解答
問題解答試圖給學生呈現一個或幾個問題情景 ,讓學生加以解決。該情景常以其神秘性、迷惑性給學生以挑戰,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10.發現式學習
發現式學習是屬於認知建構主義理論中的一種學習方法。通過計算機使學生置於構造好的環境中 ,並提供進行探索、分析、推導、計算等工具,使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發現並掌握新概念和原理。
11.遠程輔導與在線討論
遠程輔導與在線討論的模式主要是指處於異地的學習者及教師利用 Internet網路通信技術所進行的一種學習方式。通過網路,可以共同上課,共同討論問題,可以做一些以往教學手段難以完成的事情。
Ⅶ 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科進行整合的途徑和方法有哪些
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科進行整合可參考以下途徑和方法.
1. 嵌入式:我國的課程政策鼓勵教師開發課程,因此在編制課程時,預留了供教師創造的空間.基於這點,可以在所預留的空間中嵌入一些其他學科的內容,來補充完善課程.
2. 延伸式:教師對學生感興趣和有所研究的某些內容,運用其他學科的方式進行延伸.如教小學語文課文《船過三峽》時,與常識學科整合,讓學生以三峽為題開展研究性學習,或研究三峽的地理與環境,或研究三峽的文化遺產,或研究三峽的風土人情;還可跟數學學科整合,用統計表的形式反映三峽的變化.
3. 縫合式:在教學中,要更多關注課程之間的聯系.縫合式整合學科,就是在學科的邊緣處及其他學科的交叉處設立新的學習內容.例如,在音樂與語文課程之間開設「歌詞欣賞」等內容,在數學與常識課程之間開設「現象與計算」等內容.這樣做既有利於打破學科界線,滿足綜合學習的需要,又有利於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其思路.
4. 重組式:打破學科結構乃至學科門類,根據學生發展的需要重新整合各種學科,建立新的學習內容形態和體系.如:根據單元學習內容,重組一個單元主題「青蛙和蛇」,語文教師上閱讀課,讀懂這則故事;數學老師上統計課,學會設計統計表,用統計的方法統計出蛙跳成績,分析所發現的信息;英語教師上句型課,讓學生學會三種句型……
搜來的,有用就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