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樂與千里馬文言文
Ⅰ 古文《千里馬以伯樂為知己》全文翻譯
原文: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zhǐ)辱於奴隸人之手,駢(pián)死於槽(cáo)櫪(lì)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盡粟(sù)一石(dàn)。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àn),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
譯文: 世上有伯樂,這以後才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很名貴的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裡受到埋沒,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里,不以千里馬著稱。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盡一石糧食。飼養馬的人不懂得根據千里馬日行千里的特點來喂養它。這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吃不飽,力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不能顯現出來,想要和一般的馬一樣尚且不可能,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驅使它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方法,喂養它不能竭盡它的才能,馬鳴叫但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起馬鞭面對千里馬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真的不能識別千里馬吧!
這篇《馬說》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這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憂天下之心」的他,終未被採納。後來又相繼依附於一些節度使幕下,鬱郁不得志,再加上當時奸佞當權,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視,所以他有「伯樂不常有」之嘆。
食馬者:食——飼,喂
才美不外見:見——現,表現
食之不能盡其材:材——才,才能
其真無馬邪:邪——耶,表疑問,相當於「嗎」
借千里馬難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最終被埋沒,揭露封建統治者不識人才、埋沒人才的現象,也表達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意。
Ⅱ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出自什麼古文
雜說四·馬說_古詩文網[作者]韓愈[全文]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專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屬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Ⅲ 文言文馬說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
[注釋]
伯樂:春秋時秦穆公時人,本名孫陽,擅長相馬。現指能夠發現人才的人。
祗:同「只」,只是。辱:這里指受屈辱而埋沒的才能。
奴隸人:古代也指僕役,這里指喂馬的人。
駢死:並列而死。駢:兩馬並駕,引申為一起。
槽櫪:喂牲口用的食器。 櫪:馬棚、馬廄。
不以千里稱也:不以千里馬被稱道。以,按照,介詞。稱,稱頌,稱道。
馬之千里者:馬(當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詞。此句「馬」和「千里者」是部分復指關系。
一食(shí):吃一次食物。或:有時。
盡粟一石:吃盡一石粟。盡,這里作動詞用,是「吃盡」的意思。石,十斗為石。
食(sì):同「飼」,喂養。
其:指千里馬,代詞。能千里:能走千里。
是:這,指示代詞。
能:才能。
才美不外見:才能和長處不能表現在外。見,同「現」,表露。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且:尚且。欲:想要,要。等:相當。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安:怎麼,哪裡,疑問代詞。
策之不以其道:策:鞭打。之,指千里馬,代詞。以其道:用(對待)它的辦法。
盡其材:全發揮它的才能。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鳴之:(馬)嘶鳴。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
執策:拿著馬鞭。策,趕馬的鞭子,名詞。臨之:臨視著馬。臨,從高處往下看。
嗚呼:表示驚嘆,相當於「唉」。
其:恐怕,表示推測
邪:同「 耶 」,表示疑問。
知:懂得。
[譯文]
世上有了伯樂,然後才能發現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卻不會經常有。所以即使有千里馬,也只是辱沒在做僕役的馬車夫的手中,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里,不用「千里馬」的稱號稱呼它。
能日行千里的馬,吃一次食物有時能吃下一石糧食。喂養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能日行千里的特點來飼養它。所以,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特殊的才能和英武的體態無法顯示出來,況且想要跟普通的馬等同還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駕馭它,卻不按照駕馭千里馬的方法,飼養它,又不能充分施展它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只是拿著鞭子站在它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2]
[寫作背景]
《馬說》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年—800年)之間。韓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經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但結果是「待命」40餘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盡管如此,韓愈仍然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依附於宣武節度使董晉、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幕下,終未被採納。後來又相繼依附於一些節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當權,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視,鬱郁不得志。[6]
[作品鑒賞]
《馬說》是一篇說理文,似寓言而實非寓言,用比喻說理卻並未把所持的論點正面說穿,沒有把個人意見強加給讀者。通過形象思維來描述千里馬的遭遇,提出事實,省卻了講大道理的筆墨,作者利用了古漢語中虛詞(語助詞、感嘆詞和連接詞),體現出一唱三嘆的滋味和意境。伯樂的典故幾次被韓愈引用(見韓愈所作的《為人求薦書》及《送溫處士赴河陽序》),可見韓愈命運的坎坷。
《馬說》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這個命題不合邏輯。因為存在決定意識,伯樂善相馬的知識和經驗,必須從社會上(或說自然界)存在著大量的千里馬身上取得,然後逐漸總結出來的。所以有人認為韓愈這句話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義的。從唯物主義原則來看,這句話是錯誤的。韓愈把它作為語言,卻是發人深省的警句,是名言。因為世上有伯樂這種知識和本領的人太少。於是作者在下文正面點明主旨,把千里馬的無限委屈傾訴出來。正由於「伯樂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馬不僅找不到一個好的牧馬人,而是「祇辱於奴隸人之手」,受無知小人的腌氣。這些寶馬死於槽櫪之間,其遭遇不幸、結局悲慘。沒有把這些馬當做千里馬,千里馬的死也是毫無所謂的了。「不以千里稱也」,包含著這樣的意思:連同情它們的人都沒有,更談不上對千里馬的死表示遺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從文章表面看,作者說得透徹,卻有很多辛酸痛楚還沒有吐露,看似奔放,實則內涵豐富。
作者刻畫「食馬者」與千里馬之間的矛盾,兩相對照,既寫出千里馬的抑鬱不平,也寫出不識真才者的愚昧專橫。千里馬在無人給它創造有利的客觀條件時,有時欲一展所長卻有力無處使,最後到了無力可使的程度,連一匹普通馬也比不上,實現不了日行千里的功能,因此待遇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馬」。受辱和屈死也就不足為奇,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了。由於食馬者的原因,千里馬不能恪盡職守,還會受到責難和懲罰,往往被痛打一頓在待遇上也就越加糟糕(食之不能盡其材)。表面看「食馬者」不是伯樂,不懂馬語,卻蘊涵著懷才不遇的人面對那些愚昧專橫的統治者就是申訴也無用這一層意思。
文章寫到這里,作者還覺得不夠,又接著用「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從「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層的刻畫。使文章生動深刻,也表現出作者的憤激。作者並沒有立即譴責這種不識馬的「人」,反而讓他面對著千里馬不懂裝懂,還說「天下無馬」。意思是說,這樣的「人」在主觀動機方面還是不錯的,他並非不想選拔人才,並非沒有求賢用賢之心,無奈賢人賢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觀上出了問題,卻把這種局面的形成推給客觀條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千里馬,食馬者卻對著千里馬發出了「天下無馬」的慨嘆,認為這不過是一匹連常馬也不如的馬。這是作者的諷刺。文章寫至此處,作者立即點明主題,用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結束,把「無馬」和「不知馬」這一矛盾形成一個高潮。這是韓愈凝聚濃縮手法的結果。
[作品評價]
《馬說》流露出作者憤世嫉俗之意與懷才不遇的感慨。表達了作者對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的發泄。
重慶工商大學教授付正義:《馬說》的結構十分精巧。從正面提出問題。筆鋒一轉,從反面展開議論。作者對封建統治者發出了憤怒的斥責,其中有諷刺,有反問,有慨嘆,抑揚反復。
韓愈把人才喻為「千里馬」,把識才者喻為伯樂,這種人才觀念,在中國具有代表性。
[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韓愈是「文起八代之衰」,明朝人推韓愈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是一個語言巨匠。善於使用前人詞語,又注重當代口語的提煉,創造出許多新的語句,其中有不少已成為成語流傳至今,如「落井下石」、「動輒得咎」、「雜亂無章」等。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Ⅳ 千里馬與伯樂的事例在古代有哪些
周武王與姜子牙:
姜子牙八十歲了還鬱郁不得志,空懷一身才學不得官府重用。直到有一天在渭水邊釣魚遇到求賢若渴的文王。文王僅僅與他交談了幾句,便識得姜子牙聰明機智,於是立馬拜為軍師。後來的事實也證明文王沒有看錯人,文王在姜子牙的幫助下滅掉了商紂開啟了周朝八百年的歷史。
蕭何月下追韓信:
韓信違反軍紀,按規定應當斬首,臨刑時看見漢將夏侯嬰,就問到:「難道漢王不想得到天下嗎,為什麼要斬殺壯士?」夏侯嬰以韓信所說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釋放,並將韓信推薦給劉邦,但未被重用。後韓信多次與蕭何談論,為蕭何所賞識。劉邦至南鄭途中,韓信思量自己難以受到劉邦的重用,中途離去,被蕭何發現後追回。
劉備與諸葛亮:
劉備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襄陽古隆中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三顧茅廬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好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段時間,劉備吃了三天素之後,准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虛名,未必有真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請諸葛亮。當他們到諸葛亮家前,已經是中午,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Ⅳ 類似「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古文語句
「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值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寫自己的懷才不遇;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寫仕途艱難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Ⅵ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文言文翻譯
世上有了伯樂(這樣的人),然後有了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這樣的人)卻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貴的馬,也只能埋沒在馬夫手中,(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jiù)里,不能憑借日行千里的能力而著稱。
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能力,把它當作普通馬來喂養。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特長不能表現出來,想要它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照正確的驅使馬的方法,喂養它又不能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著鞭子對著千里馬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大概,恐怕)是他(們)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呀!
Ⅶ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是哪篇文言文
出自韓愈的《馬說》
意思是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才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
Ⅷ 文言文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
1.(1)況且想和普通馬一樣都達不到,怎麼能讓它日行千里呢? |
Ⅸ 類似千里馬 伯樂 的文言文
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
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稀世之珍也。」
工之僑聞之,嘆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
注釋
工之僑:虛構的人名。
斫(zhuó):砍削。
弦而鼓:裝上弦彈奏。弦、鼓,都是名詞作動詞用。鼓,打鼓;這里指彈奏。
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
金聲而玉應:發聲和應聲如金玉之聲。
太常:太常寺,祭祀禮樂的官署
國工:最優秀的工匠,這里指樂師。
篆工:刻字的工匠。刻字多用篆體字。
古窾(kuǎn):古代的款式。窾,同"款",款式
貴人:大官。
稀世:世上少有。
樂官:掌管音樂的官吏。
弦:琴弦。這里作動詞用,裝上弦。
匣:裝在匣子里。
期(ji)年:周年。
易:換,交易
諸:兼詞,之於
傳視:大家傳地看著
鼓:彈
天下之美:天下最美好的(琴)
悲哉世也:這個社會真可悲啊
獨:只
圖:打算,計謀
美:好
適:到……去
翻譯
工之僑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樹,砍來作成一張琴,裝上琴弦彈奏起來,優美的琴聲好象金屬與玉石相互應和。他自己認為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獻到主管禮樂的官府;官府的樂官讓國內最有名的樂師考察它,說:「不古老。」便把琴退還回來。
工之僑拿著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殘斷不齊的花紋;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裝了匣子埋在泥土中。過了一年挖出來,抱著它到集市上。有個大官路過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錢買去了它,把它獻到朝廷上。樂官傳遞著觀賞它,都說:「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寶啊!」
工之僑聽到這種情況,感嘆道:「可悲啊,這樣的社會!難道僅僅是一張琴嗎?整個世風無不如此啊。」於是離開了,到不知名的一座山中,誰也不知道他的去向。
___《工之僑獻琴》
Ⅹ 伯樂與千里馬文言文字少一點
唐代 韓愈
馬說
原文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zhǐ)辱於奴隸人之手,駢(pián)死於槽(cáo)櫪(lì)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盡粟(sù)一石(dàn)。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àn),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
譯文
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才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貴的馬,只能辱沒在馬夫的手裡,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以千里馬著稱。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盡一石糧食。飼養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馬來喂養它。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品德就顯現不出來。想要和普通的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驅使千里馬不能按照正確的方法;喂養它,不能夠充分發揮它的才能;聽千里馬嘶鳴,卻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著馬鞭站到它的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這世上)是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