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的學科素養
⑴ 語文核心素養的含義
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
1.核心素養的內涵
要了解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首先就要理解和把握「核心素養」和「語文素養」的內涵及其實質。「核心素養」是一個舶來品,國外最早提出「核心素養」概念的,是國際經合組織(OECD)啟動的DeSeCo研究項目,該項目認為,核心素養是使學生在未來能夠擁有成功快樂的生活,進而促使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素養。隨後,歐盟、美、英、法、德、澳等國相繼加入到有關核心素養的建設與研究中來。歐盟認為核心素養是使個體終身發展的基礎素養;英國認為核心素養是個體為適應將來生活所應具備的關鍵技能;法國認為核心素養是構建終身學習的基礎;德國認為核心素養是指在不同場合和情境下做出准確判斷和科學選擇的能力;澳大利亞的核心素養強調的是學生終身發展所需要的、為有效參與未來社會不斷發展中的工作形態與工作組織所必須具備的能力[2]。
受國際核心素養研究的啟示,我國學者結合我國國情和教育等的實際情況,對我國教育領域中的核心素養也作了相應的研究。如鍾啟泉認為核心素養指的是跟個體未來職業上的實力和成功的人生密切相關的,覆蓋了知識、能力、動機和人格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崔允�t認為,核心素養是根據社會發展方向和未來社會所需的人才來決定學校培養目標和培養任務的一個類概念;張華認為核心素養是人適應信息時代和知識社會的需要、解決復雜問題和適應不可預測情境的高級能力和人性能力[3]。
綜合國內外的研究不難發現,國內外對核心素養的研究,大都限定在學校教育和入職培訓之前,而且都強調其對學生終身發展的作用。據此,我們可以對核心素養的內涵做這樣的概括:核心素養是指學生為適應未來社會的要求,在受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需要的、解決復雜問題和不可預測情境的最關鍵和最具生長性的素養。
2.語文核心素養
長期以來,教育界和社會各界人士對語文素養及其構成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有學者指出,學生在語文方面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基本的、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學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就是語文素養[4];有學者認為,語文素養指在語文課程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以及綜合性學習等,將優秀的語言成果加以內化,從而使自己達到的修養[5];還有一些學者根據課標中的相關闡述,對「語文素養」的構成要素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如巢宗祺認為,語文素養由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文學習方法與習慣、語感、思維品質、識字寫字能力、�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以及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度和思想觀念等構成[6];王榮生認為,語文素養由四個層次構成:顯性言語行為、指揮言語行為的「智能因素」、參與指揮這些行為的直接心理因素、言語行為的主體背景和外部環境[7];韓雪屏認為,語文素養由基礎層面(包括言語主體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質、審美情趣、文化品位、語言積累、知識視野、智力發展、個性人格等等)、動力層面(包括語文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習慣、行為意志等要素)、實施層面(包括語文感悟、語文思維、語文知識和語文技能等要素)和言語操作層面(是顯露於外的聽說讀寫的言語實踐活動)四個部分組成[8]。
綜合上述學者對語文素養及其構成要素的分析,我們認為,語文素養就是學生通過語文學習而獲得的知識、能力、思維方法和人文素養等,它由語言運用、思維發展、審美情趣、文化傳承、品德修養等構成。那麼,語文核心素養就指的是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通過對語文課程的學習,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適應未來社會要求的、解決實際問題和特殊情境所需要的最有用的語文思維品質。語文核心素養是語文素養中最本質和最重要的東西,是語文學科區別於其他學科且最能體現語文學科價值的關鍵素養。
⑵ 語文學科的四大學科素養是什麼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一、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由語言的建構、文化的理解、思維的發展和審美的鑒賞組成。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具有基礎性與發展性。
語言的建構從學科知識上劃分應包括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從學科能力上劃分應包括口頭語言的聽、說能力和書面語言的讀、寫能力。文化的理解包括對本土文化的傳承、對國際文化的理解、對生活文化的回歸和對自然文化的關愛。思維的發展包括語文的經驗思維、語文的遷移思維和語文的反思思維。審美的鑒賞包括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和對美的人格的追求。
文學科核心素養提出了四大類,分別突出了語言和文學——准確地講是國語和國文——的工具性、思考性、思想性以及文化性。
每類能力素養闡釋有三個段落,第一段落為概念定義,第二段落為價值或意義,第三段落分解具體要素。
「語言建構與運用」和「思維發展與創新」分別關注國語的工具性和思考性,屬於概念程序能力素養;「審美鑒賞與創造」和「文化傳承與理解」分別側重國文的思想性和文化性,屬於策略創新能力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包括:
1、積累;2、系統;3、交際;4、評價。這些是語言基礎素養。5、策略;屬於個性創新素養。
「思維發展與創新」素養包括:
1、直覺體驗;2、語言表達;3、觀點表達;4、邏輯表達。這些是思考的基礎素養。5、批判思維和自我反思;屬於個性創新素養。
「審美鑒賞與創造」素養包括:
1、審美感情;2、審美品位;3、審美表達;4、審美創造。前兩個方面側重於審美觀念的形成,後兩個方面重在審美實踐。
「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包括:
1、文化自信;2、文化吸收;3、人生價值;4、社會責任。前兩個方面以體驗理解為主,後兩個方面以指導實踐為主。
(一)語言建構與運用
語言建構與運用是指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特點及其運用規律,形成個體的言語經驗,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正確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的能力。
語言建構與運用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文素養整體結構的基礎層面。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形成、思維品質與審美品質的發展、文化的傳承與理解,都是以語言的建構與運用為基礎,並在學生個體言語經驗的建構過程中得以實現的。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的水平是其語文素養的重要表徵之一。
應該能積累較為豐富的語言材料和言語活動經驗,具有良好的語感;能在已經積累的語言材料間建立起有機的聯系,能將自己獲得的語言材料整合成為有結構的系統;能理解並掌握漢語言文字運用的基本規律,能憑借語感和語言運用規律有效地完成交際活動;能依據具體的語言情境有效地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與不同的對象交流溝通,能將具體的語言作品置於特定的交際情境和歷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評價;能通過梳理和整合,將自己獲得的言語活動經驗逐漸轉化為富有個性的具體的語文學習方法和策略,並能在語言實踐中自覺地運用。
(二)思維發展與提升
思維發展與提升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獲得的思維能力發展和思維品質的提升。
語言的發展與思維的發展相互依存,相輔相成。因此,思維發展與提升也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語文素養形成和發展的重要表徵之一。
應該能獲得對語言和文學形象的直覺體驗;能在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活動中運用聯想和想像,豐富自己對現實生活和文學形象的感受與理解,豐富自己的經驗與語言表達;能夠辨識、分析、比較、歸納和概括基本的語言現象和文學形象,並能有依據、有條理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發現;能運用基本的語言規律和邏輯規則分析、判別語言,有效地運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與人交流溝通,准確、清晰、生動、有邏輯性地表達自己的認識;能運用批判性思維審視言語作品,探究和發現語言現象和文學現象,形成自己對語言和文學的認識;能自覺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語活動經驗,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和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獨創性。
(三)審美鑒賞與創造
審美鑒賞與創造是指學生在語文活動中體驗、欣賞、評價、表現和創造美的能力及品質。
語文活動是人形成審美體驗、發展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在語文學習中,學生是通過閱讀鑒賞優秀作品、品味語言藝術而體驗豐富情感、激發審美想像、感受思想魅力、領悟人生哲理,並逐漸學會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表現美和創造美,形成自覺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養成高雅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因此,審美鑒賞與創造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語文素養形成和發展的重要表徵之一。
應該能感受漢語漢字獨特的美,表現出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能感受和體驗語言文字作品所表現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賞、鑒別和評價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語言和文學作品,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語言特點,具有正確的價值觀、高雅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審美品位;能運用語言祖國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審美體驗,表現自己對美好事物的情感、態度和觀念,表現和創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具有創新意識。
(四)文化傳承與理解
文化傳承與理解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能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理解、借鑒不同民族和地區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文化視野、文化自覺的意識和文化自信的態度。
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載體,又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也是文化獲得的過程。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實現文化的傳承與理解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語文素養形成和發展的重要表徵之一。
⑶ 如何培養語文學科素養
一、語文核心素養概述
語文核心素養主要分為六個層次,分別是必要的語文知識、豐富的語言積累、熟練的語言技能、良好的學習習慣、深厚的文化素養和高雅的言談舉止。這六個方面的核心素養囊括了初中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也是初中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第一,掌握必要的語文知識。通過初中語文的教學,學生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第二,具有豐富的語言積累。小學語文學習往往是初級階段,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言能力,這就需要一個更好的積累過程,通過閱讀高質量的課文和閱讀材料,讓學生積累足夠的語言知識,提高其語言能力。第三,培養熟練的語言技能。語文是一門學科,而語言則是一種素養,一項技能。通過初中語文教學,教師要培養學生優秀的語文素養和熟練的語言技能。第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是為了不教。」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語文教學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第五,積淀深厚的文化素養。文化是我國長期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礎,優秀的歷史文化給我國帶來了很多益處,而初中語文教學正是根植於我國文化。所以,在語文的核心素養中,積淀文化,學習文化,體會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第六,形成高雅的言談舉止。學習語文,不僅僅是學習寫作方面的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和水平。溝通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能力。培養學生形成高雅的言談舉止是初中語文教學核心素養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另一方面,也是最為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語文既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項能力,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二、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措施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學以致用
在我國教育教學體系中,語文以背誦和記憶的內容為主,但是,對於理解和應用也是十分關注的。去年,《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選手積累了大量的詩詞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明白在什麼地方能夠運用什麼樣的詩詞,取得什麼樣的效果,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理論和實踐是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的兩個重要方面,教師要著力將這兩個方面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只有將知識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更好地與他人交流,達到培養上述六種素養的目的。所以,學與用同樣重要,教師要理論與實踐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最終提高語文教學水平。
⑷ 語文學科素養的基礎是什麼
語文素養是指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思想情感、語言積累、語感、思維品質、品德修養、審美情趣、個性品格、學習方向、學習習慣等綜合評價。
語文素養,是指學生在語文方面表現出的「比較穩定的、最基本的、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學識、能力、技藝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豐富內涵,是《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中的一個核心概念。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語文素養
釋義
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思想情感、語言積累、語感、思維品質、品德修養、審美情趣、個性品格、學習方向、學習習慣等綜合評價
用法
中性,賓語
例句
高中語文培訓資料語文素養包含的內容很多。
外文名
Chinese accomplishment
語文素養介紹
1、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語文素養的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等。
要點
高中語文培訓資料語文素養包含哪些方面的內容?說它包含語文的積累、語感、句式、語法、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一般都能接受,要說它包含思維品質、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度,特別是「思想觀念」,可能有人覺得不好理解。[1]
詳解
按一般的理解,「素養」是指「平日的修養」,也指「學識、造詣、技藝、才能、品格」等方面的基本狀況。此次課程改革,許多學科的課程標准中都採用了「素養」一詞。如,《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准(實驗)》《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准(實驗稿)》均將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放在突出地位,《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准(實驗)》提出要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的總目標中也提出「進一步提高作為未來公民所必要的數學素養」……
課程標准中採用「素養」一詞,還有這么兩層意思:一是將「素養」理解為「比較穩定的、最基本的、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學識、能力、技藝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二是認為基礎教育中各個階段的「素養目標」是有層次差別的。至於大家為什麼不用「素質」而用「素養」,可能是因為「素養」一詞,較之「素質」更具有「後天的教養效果」的意味。
⑸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之間的關系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語言建構與運用 語言建構與運用是指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特點及其運用規律,形成個體的言語經驗,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正確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的能力。語言建構與運用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文素養整體結構的基礎層面。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形成、思維品質與審美品質的發展、文化的傳承與理解,都是以語言的建構與運用為基礎,並在學生個體言語經驗的建構過程中得以實現的。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的水平是其語文素養的重要表徵之一。應該能積累較為豐富的語言材料和言語活動經驗,具有良好的語感;能在已經積累的語言材料間建立起有機的聯系,能將自己獲得的語言材料整合成為有結構的系統;能理解並掌握漢語言文字運用的基本規律,能憑借語感和語言運用規律有效地完成交際活動;能依據具體的語言情境有效地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與不同的對象交流溝通,能將具體的語言作品置於特定的交際情境和歷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評價;能通過梳理和整合,將自己獲得的言語活動經驗逐漸轉化為富有個性的具體的語文學習方法和策略,並能在語言實踐中自覺地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 思維發展與提升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獲得的思維能力發展和思維品質的提升。語言的發展與思維的發展相互依存,相輔相成。因此,思維發展與提升也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語文素養
⑹ 高考語文學科的學科素養是什麼
高考語文學科的素養是讓自己說話更有水平和內涵,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⑺ 什麼是語文的核心素養
【摘 要】對學校來說,核心素養不是一個「拿來就用」的概念,需要立足校情作出校本表達。核心素養的校本表達是一個宣示理念、達成共識、實踐建構的過程。通過「適切性的解釋」,將核心素養與校本理念對接;通過「認同性的達成」,為本校兒童發展素養「畫像」;通過「整體性的設計」,對指向核心素養的實踐範式做出整體建構。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主人素養;校本表達
【中圖分類號】G52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42-0019-03
【作者簡介】馮毅,南京市琅琊路小學(南京,210024)副校長,高級教師。
隨著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發布,中國教育正式步入「素養時代」。筆者認為,核心素養的校本表達是理念向實踐轉化的關鍵環節。學校應該積極行動起來,思考核心素養的校本表達。有3個問題需要學校來回答:第一,「核心素養」如何與學校的理念相契合?第二,「核心素養」怎樣讓學校里的人——學生、教師、家長所認同?第三,如何設計指向「核心素養」的可供辦學的觀念、實踐框架和創意做法?
一、適切性的解釋:核心素養與校本理念的對接
自20世紀80年代始,南京市琅琊路小學(以下簡稱「琅小」)原創性地提出「三個小主人」的培養目標——集體的、學習的和生活的小主人,開展一體化課程與教學
⑻ 語文核心素養包括哪些
語文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了「語言的建構和運用」、「思維的發展和提升」、「審美的鑒賞和創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傳承」總共四個方面。
「語文素養」的內容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分為6個層次:
第一,必要的語文知識。離開知識的能力是不可設想的,輕易否認語文知識對語文學習的指導和促進作用,容易使語文教學走向非理性主義的誤區。
第二,豐富的語言積累。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一篇篇具體的範文,這就決定了語文教學必須讓學生佔有一定量的感性語言材料,在量的積累的基礎上產生質的飛躍。
第三,熟練的語言技能。熟練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為一種能力。語文教學必須在大量的語言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查字典、朗讀、默讀、說話、聽話、作文、寫字等基本技能。
第四,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教學必須牢記葉聖陶先生的名言「教是為了不需要教」。
第五,深厚的文化素養。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理的科學態度。
第六,高雅的言談舉止。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儒雅氣質和文明舉止。與人交往態度要大方,談吐要文雅,能根據不同場合選擇合適的措辭。
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節。
黨的教育方針通過核心素養這一橋梁,可以轉化為教育教學實踐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於理解的具體要求,明確學生應具備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從中觀層面深入回答「立什麼德、樹什麼人」的根本問題,引領課程改革和育人模式變革。
(8)語文的學科素養擴展閱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礎,重在強調能習得人文、科學等各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掌握和運用人類優秀智慧成果,涵養內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統一,發展成為有寬厚文化基礎、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第一,堅持科學性。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堅持以人為本,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與教育規律,將科學的理念和方法貫穿研究工作全過程,重視理論支撐和實證依據,確保研究過程嚴謹規范。
第二,注重時代性。充分反映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全面體現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確保研究成果與時俱進、具有前瞻性。
第三,強化民族性。著重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把核心素養研究植根於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土壤,系統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突出強調社會責任和國家認同,充分體現民族特點,確保立足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