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而的文言文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動詞:
a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b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c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皆以美於徐公。」
d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可視情況譯為「拿」、「用」、「憑」、「把」等。《廉頗藺相如列傳》:「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2、介詞:
a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廉頗藺相如列傳》:「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b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等。《捕蛇者說》:「而吾以捕蛇獨存。」《廉頗藺相如列傳》:「且以強秦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c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可譯為「在」、「從」。《蘇武傳》:「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d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戰國策·周策》:「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3、連詞:
a表示並列或遞進關系,可譯為「而」、「又」、「並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禪山記》:「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b表示承接關系,「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和方式,可譯為「而」,也可省去。《游褒禪山記》:「予與四人擁火以入。」
c表示因果關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由於」。《廉頗藺相如列傳》:「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d表修飾和被修飾關系。《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e表目的關系,可譯為「而」「來」「用來」等。《師說》:「作《師說》以貽之。」
f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或范圍,用法同現代漢語。《張衡傳》:「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g表示在敘述某件事時又轉到另一件事上,可譯為「至於」。《柳毅傳》:「然自約其心者,達君之冤,余無及也。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豈有意哉!」
4、副詞:
通「已」。已經。《陳涉世家》:「座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貳』 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和意義
而」在古漢語(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較復雜的,它有兩個讀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里可以是實詞,在另一個句子里又可以是虛詞;作實詞可以是名詞,可以是動詞,可以是代詞;作虛詞時可以是連詞,可以是助詞。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二十幾個。
下面我把古漢語首選的工具書——《辭源》上的解釋作依據,補充一些中學課本文言文課文中的句子作例句。一並打給你。
表修飾一般用在形容次後面:「吾恂恂而起」
而
一、ér
一頰毛,象毛之形。凡鱗毛之下垂者也稱而。例如:《周禮·考工記·梓人》:「凡攫殺援噬之類,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譯]:「凡是捕殺他物持物而咬這一類的,一定深雕它的爪,突出它的眼睛,振起它的鱗與頰毛。」
二代詞。通「爾」汝,表示第二人稱。可譯為「你(的)」、「你們(的)」。例如:《項脊軒志》:「某所,而母立於茲。」[譯]:「這兒,你的母親曾經站立過」。
三連詞。
⒈表示並列關系,所連兩項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輕重,而是並列、並重的關系,可譯為「和」、「及」、「又」、「並且」或不譯。例如:《兩小兒辯日》:「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譯]:「這不是遠的小近的大嗎?」
⒉表示承接關系,所連兩項在時間、動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譯為「就」、「然後」、「來」、「便」等,或不譯。例如:《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 [譯]:「溫習學過的知識進而知道新的道理」。
⒊表示遞進關系,後項意思比前項意思更近一層,可譯為「而且」、「並且」等。例如:《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 [譯]:「學了知識而且按一定的時間去復習」。
⒋表示修飾關系,前項修飾後項,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不譯。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譯]:「河曲有個智叟笑著勸阻愚公說」。
⒌表示轉折關系,所連兩項在意思上相對或相反,可譯為「卻」、「但是」、「可是」等。例如:《狼》:「後狼止而前狼又至」 [譯]:「後面跟他的狼停住了,可是前面的那隻狼又追上來了」。
⒍表示假設關系,常連接分句中的主語和謂語,可譯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國說》:「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 [譯]:「假使全國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為有為的青年」。
⒎ 因而、所以。例如:《荀子·勸學》:「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譯]:「玉石在山上所以草木潤澤,深水潭生長珍珠因而山崖上草木不枯萎。」
⒏ 如果。例如:《論語·八佾》:「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譯]:「如果說管仲懂得禮,那還有誰不懂得禮呢?」
四助詞,跟「上」、「下」、「來」、「往」等方位詞連用,表示時間或范圍等,可譯為「以」。例如:《圖畫》:「故中國之畫,自肖像而外,多以意構。」 [譯]:「所以中國的畫,在肖像畫以外,多半用想像構成圖畫的內容」。
⒈相當於「之」。例如:《論語·憲問》:「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譯]:「君子以說的多做的少為恥。」註:「言而」即「言之」。
⒉表語氣。略近於「兮」。例如:《論語·微子》:「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譯]:「算了吧,算了吧!現在黨政的那些人危險極了!」
五 通「如」、如同、好像。例如:《詩經·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帶而厲。彼君子女,卷發如蠆。」[譯]:「那些都城的人士,衣帶下垂飄左右,那些貴族的女兒,發如蠍尾翅在首。」
二、néng ㄋㄥ
六通「能」。
⒈能夠。例如:《墨子·非命下》:「桀、紂、幽、厲,……不而矯其耳目之欲。」[譯]:「桀、紂、幽、厲,……不能夠改正他聲色的慾望。」
⒉能力。例如:《莊子·逍遙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譯]:「所以,那些才智足以勝任一個官職,品行合乎一鄉人心願,道德能使國君感到滿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國之人的人,他們看待自己也像是這樣哩!」
『叄』 要100句經典勵志文言文語錄高級一點的,,帶上翻譯,,必採納!!
古文經典勵志名句
1、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舉成名。——司馬遷
2、去留無意,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漫隨天外雲卷雲舒。——《幽窗小記》
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5、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徵列傳》
6、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
9、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謂不朽。——《左傳》
10、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
11、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國演義》
12、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唐·王勃
13、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
1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15、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黃睎
16、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17、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18、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9、吾日三省乎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20、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劉鶚
21、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22、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盡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23、君子憂道不憂貧。——孔丘
24、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25、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26、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
27、丹青不知老將至,貧賤於我如浮雲。——杜甫
28、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經》
29、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30、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31、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3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3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
34、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35、操千曲爾後曉聲,觀千劍爾後識器。——劉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古文經典勵志名言
1、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盡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2、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3、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唐·王勃
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
5、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6、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經》
8、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10、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11、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肆』 怎麼區別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
可通過「而」字的詞類進行區別。如下:
1、<名> 通過名詞區別
釋義:頰毛。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須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內外兩層,外層象兩腮的鬍子,內層象生在嘴下的鬍子。
例:而,頰毛也。——《說文》
譯文:而,就是頰毛的意思。
2、<代>通過代詞區別
釋義:通「爾」你,你的。
例:《記王忠肅公翱事》:「~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
譯文:而你父親做吏部的長官,把我調任京城的官職,那麼你也就可以時時侍奉母親了。
3、<動>通過動詞區別
釋義:通「如」。好像。
例:《察今》:「軍驚~壞都舍。」
譯文:軍士驚恐的聲音就像大房子倒塌一樣。
4、<連>通過連詞區別
釋義:表並列關系。
例:《論積貯疏》:「苟粟多~財有餘。」
譯文:如果糧食很多、財力有餘。
5、<助>通過助詞區別
釋義:表感嘆語氣,相當於「啊」「吧」。
例:《論語?子罕》:「豈不爾思,室是遠~。」
譯文:我豈能不想念你嗎?只是由於家住的地方太遠了。
6、通過詞綴區別
釋義:嵌在某些時間詞後面。
例:《口技》:「俄~,百千人大呼。」
譯文:不久,成白上千的人大喊起來。
『伍』 帶要字的文言文
帶「要」字的文言文有很多例如:
言要道已備矣,願得賜歸,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出自《齊宣王見顏斶》。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出自《桃花源記》。
『陸』 帶有以字的文言文
簡直超級超級多………………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專愛人,使民以時。」屬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子曰:「為政以 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 眾星 共 之。」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
這只是論語的開篇幾段…………
『柒』 文言文帶(其)的句子及翻譯
一、「其」作第三人稱代詞,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在句中作主語或與其他詞語構成主謂短語作該短語中的小主語,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他(他們)」「它(它們)」.如:
①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②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③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④古之人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①句,「其」作「乃華山之陽」的主語,相當於「它」,代指「華山洞」.②句,「其」與「為文」構成主謂短語,相當於「它」,代指「仆碑」.③句,兩個「其」分別作分句主語,前一個相當於「它」,代指上文的「山洞」;第二個「其」相當於「他們」,代指上文的「遊人」.④句,「其」與「求思」構成主謂片語,相當於「他們」,代指「古之人.
二、「其」作第三人稱代詞,用在名詞或方位名詞之前,作領屬性定語,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他的(他們的)」「它的(他們的」).如:
①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
②距洞百餘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
③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④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⑤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上述五句中的「其」,都可譯成第三人稱代詞「它的」.①句,「其下」指山的下面.②句,「其文」指「仆碑上的文字」.③句,「其左右」指「山洞的兩旁」.④句,「其深」指「山洞的深處」.⑤句,「其傳」指「古書的傳說(文字)」.
三、「其」活用作第一人稱代詞,可用作定語或小主語,相當於「我(自己)」、「我們」或「我的(我們的)」.如:
①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②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①句,「其」指代上文的「余與四人」,只能譯成「我們」.②句,「其」指的是「我(自己)」.
四、「其」作指示代詞,可以指代個別的人或事物,也可指代多數,一般都是遠指,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那、那個、那些、那裡」.如:
①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②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
③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④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
①句,「其址」指那個地方,「其後」指從那以後.②句,「其院」指那個禪院.③句,「其好游者」指那些愛好游賞的人.④句,「其欲出者」指那個要求出來的人.
五、「其」作副詞,放在句首,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表示反詰的語氣,可譯為 「難道」.如:其孰能譏之乎?
「其」表示反詰語氣,相當於「豈」,可譯為「難道」.
六、「其」作助詞,用來湊足音節,舒緩語氣.如: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
「其」是助詞,無實在意義,可不翻譯;「既其出」可譯為「出洞以後」.
「其」字除了上述本文的用法外,另外還有一些用法,下面補充說明:
(一)「其」活用作第二人稱代詞,相當於「你」、「你的」.如: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觸龍說趙太後》)
該句譯為:我認為太後替長安君考慮的短近了,所以認為你的疼愛(長安君)不如(疼愛)燕後.「其」作第二人稱代詞來解.
(二)「其」表示特指若干中的一個,有「其中」的意思.如:少時,一狼逕去,其一犬坐於前.(《狼》)
該句譯為:過了一會兒,一隻狼乾脆走開了,其中的另一隻狼像狗似地坐在(屠夫)面前.「其」作「其中」來解.
(三)「其」作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還可以表示疑問、測度、婉商、期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視情況可譯為「大概」、「還是」、「可要」等.如:
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其皆出於此乎? (《師說》)
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伶官傳序》)
④吾其還也. (《崤之戰》)
①句,「其」用在「如……何」的前面,有加強疑問語氣的作用,可譯為「又」.②句,「其」表示測度的委婉語氣,可譯成「大概」、「或許」.③句,「其」表示告誡、期望的語氣,可譯為「可要」.④句,「其」表示商量的語氣,可譯為「還是」.
(四)「其」作副詞,表時間,有「將」、「將要」的意思.如: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詩經·七月》)
該句譯為:趕緊修理好房子,將要開始播種各種穀物了.「其」解釋為「將要」.
(五)「其」作連詞,表假設,做「假如」、「如果」來解;表選擇,做「是……還是」來解.如:
①其極刑,曰:「順我,即先刺心;否則,四肢解盡,心猶不死.」(《獄中雜記》)
②子以秦為將救韓乎,其不乎?(《戰國策·韓策》)
①句大意是:如果遇到執行凌遲這種刑罰,劊子手便對犯人說:「你依我,給我若干錢,我就先刺心,叫你一下子便死;不然的話,我把你四肢剮盡,你心一下子死不了,叫你受罪.「其」相當於「如果」.②句意思是:你認為秦國是將要救韓國,還是不救呢?「其」相當於「是……還是」.
『捌』 初中文言文所有帶「而」的句子及翻譯
我給你部分:
1.連詞。
(1)表並列: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例:蟹六跪而二螯。
(2)表遞進:可譯為「並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3)表承接:可譯為「就」、「接著」、「然後」、「於是」,或不譯。例: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
(4)表轉折:可譯為「但是」、「卻」。例: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5)表假設:可譯為「如果」、「假如」。例: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6)表修飾:即連接狀語,可不譯或譯為「地」。例①:吾嘗終日而思矣。例②:吾恂恂而起。 .
(7)表因果:可譯為「因而」。例:諸人徒見操書言水步八十萬而各懾恐。
2.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一般作定語,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例①: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例②:而翁歸,自與汝復算爾。
3.音節助詞。常與其他虛詞構成「復音虛詞」。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例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例②:聞道有先後,
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既而」、「俄而」一般用來表示時 間不久。
【而】
(一)用作連詞。
1.表示並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
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③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2.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②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
③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登泰山記》)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3.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陳情表》)
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4.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①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②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陳情表》)
5.表示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假如"。
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②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可不譯。
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於國也》)
③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
7.表示因果關系,
①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②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
8.表示目的關系,
①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①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②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項脊軒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
①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十人而已(《虎丘記》)
②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③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逍遙游》)
【而後】才,方才。
①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②三月而後成。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①今以鍾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②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會兒。
①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②既而得其屍於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促織》)
③既而將訴於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御(《柳毅傳》)
『玖』 文言文而的用法和意義及例句有哪些
1、頰毛;胡須。
例句:先秦《周禮·考工記》:「深其爪,出其日,作其鏻之而。」
譯文:深藏它的爪,在這一天,當作他的王鱗的胡須。
2、通「爾」你,你的。
例句:明代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事》:「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
譯文:你父親長銓,升我到京城述職,那麼你從早到晚侍奉母親。
3、通「如」。好像
例句:戰國時期呂不韋屬下門客《察今》:「軍驚而壞都舍。」
譯文:軍隊驚慌的好像房屋倒塌。
4、作介詞:
(1)表並列關系。
例句: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捕蛇者說》:「黑質而白章。」
譯文:它黑色的身子上有著白色的花紋。
(2)表相承關系。
例句:先秦韓非《扁鵲見蔡桓公》:「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譯文:扁鵲看見桓侯就逃。
(3)表示遞進關系。
例句:戰國時期荀子《勸學》:「君子愽學而日參省乎已。」
譯文:君子廣博地學習,並且每天檢驗反省自己。
(4)表轉折關系。
例句:戰國左丘明《餚之戰》:「吾見師出,而不見其入也。」
譯文:我看見老師出來,卻不能看見你帶領軍隊回來啊。
(5)表修飾關系。
例句:戰國時期荀子《勸學》:「吾嘗終日而思矣。」
譯文:我曾經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
(6)表假設關系。
例句:漢代司馬遷《信陵君竊符救趙》:「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趙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
譯文:我攻打趙國,很快就要下,而諸侯敢救趙的,攻下趙國,一定調兵先攻打他。
(7)表因果關系。
例句:漢代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
譯文:我實在是怕被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國。
(8)表時間、方位、范圍的界限,相當於「以」。
例句:清代文學家袁枚《祭妹文》:「今而後,吾將再病,教從何處呼汝耶。」
譯文:從今以後,我要再生病了,教我從哪裡去呼喚你呢。
5、表感嘆語氣,相當於「啊」「吧」。
例句:先秦《論語·子罕》:「豈不爾思,室是遠而。」
譯文:怎不叫人為你費思慮,房子是那麼遠啊。
5、詞綴,嵌在某些時間詞後面。
例句:清代林嗣環《口技》:「俄而,百千人大呼。」
譯文:不久,成百上千的人大喊。
(9)帶而的文言文擴展閱讀
1、概述:
而是一個漢語字,讀音有ér或者néng,基本意思是作名詞時表示頰毛,作動詞時表示能夠。一般是做定詞後助詞或連詞。
出自《說文》:「而,頰毛也。象毛之形。」譯:「而,是頰毛。類似毛發的形狀。
2、相關詞語:
(1)而後: 以後;後來;然後。
(2)而或:有時候
(3)而今:現在
(4)而況:連詞。何況
(5)而立:指年至三十,學有成就。後來用「而立」指人三十歲。
『拾』 帶有「而」字的古文有哪些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