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虛詞以

文言文虛詞以

發布時間: 2020-11-19 05:43:29

文言文中虛詞以字有多少種意思

我們老師歸納給我們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之
1、 代詞:代人,代事,代物
例:欲報之於陛下也 悉以咨之 先帝稱之曰能 肉食者謀之 公與之乘 名之者誰 天下順之 固以怪之矣 始指異之 故為之文以志 名之者誰 環而攻之而不勝 天下順之 屬予作文以記之 願陛下親之信之
2、助詞:
(1)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這一類最多):如,宮中之事 以傷先帝之明 窮山之高而止 然後知是山之特立 其高下之勢 山間之四時也 山水之樂 宴酣之樂 而不知人之樂 三里之城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覽物之情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前人之述備矣
(2)用在主謂片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如,鏡之新開 冷光之乍出於 人之學也不知日之入
(3)補充音節(這一類很少):如,公將鼓之 悵恨久之
3、動詞(這一類初中課本中極少)
如:輟耕之壟上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
4、語法作用(這一類涉及到文言語法,初中生不要求掌握):如, 何陋之有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宋何罪之有

二、其
1、代詞(這一類較多):代人 代物 代事 也可表遠指相當於「那」
如,以彰其咎 百姓多聞其賢 苦其心志 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其鄉人曰望其旗靡 故其文疏盪 今觀其文章 聽其議論之宏辯 日與其徒上高山
2、表語氣(這一類較少)
如,其真不知馬耶 其真不知馬也

三、以
1、作介詞,可解釋為:用、靠、憑、憑借、因為、拿、把等等
例,醒能述以文者(用) 以天下之所順(憑、憑借) 不以物喜(因為) 悉以咨之(拿) 必以分人(把) 氣可以養而致(憑、憑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憑) 咨臣以當世之事(拿)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為) 雖不能察,必以情(根據)
2、連詞
(1)表目的:譯為 來 用來
例、屬予作文以記之 殺之以應陳涉 以光先帝遺德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彰其咎 以告先帝之靈 故為之文以志 以激怒其眾 以知天地之廣大 將以攻宋
(2)表結果:譯為 以致
例、以傷先帝之明 以塞忠諫之路也(此類較少)
3、其它
(1)以為:譯為 認為 例,或以為死
(2)所以:
a、用來之意,例,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所以動心忍性
b、……的原因,例,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3)相當於「而」:如,醉則更相枕以卧
(4)通假字:如,固以怪之矣(通「已」)(初中課本中只此一個)

四、乎
1、語氣詞(一般用在句未):例,死國可乎?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詞(一般用在句中): 例,在乎山水之間也 頹然乎其間者 然後知天下文章聚乎此也
3、作詞尾(一般用在形容詞後):例,悠悠乎與灝氣俱 洋洋乎與造物者游(相當於「……的樣子」)

五、雖
1、即使之意。例,雖有千里之能 雖不能察 雖多何為 雖殺臣,不能絕也
2、雖然之意。例,百氏之書,雖無所不讀 風力雖尚勁 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

六、然
1、代詞:這樣的意思。例,吳廣以為然 然,胡不已乎 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
2、作詞尾:表……的樣子。例,頹然乎其間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滿目蕭然
3、連詞:表轉折。例,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 然文不可以學而能

七、或
1、有的人:如,今或聞無罪 或以為死 或以為亡
2、有時候:如,一食或盡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
3、或許:如,或異二者之為

八、為
1、介詞(相當於「被」「替」):如,士卒多為用者 山巒為睛雪所洗 為我吊望諸君之墓
2、動詞:如,為壇而盟(築) 釀泉為酒(釀造)

Ⅱ 文言虛詞「以」的用法

「之」在文言文中常當代詞、助詞、動詞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作代詞

1、代人,如《項脊軒志》中的「先妣撫之甚厚」,「之」可譯作「她」,代老嫗。

2、代物,如《燭之武退秦師》中的「若不闕秦,將焉取之」,「之」代「土地」。

3、代事,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與坐談,問之客曰」,「之」代「與徐公孰美這件事」。

4、指示代詞,如《寡人之於國也》中的「無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譯作「這,這樣」指上文「河內凶……亦然」。「不若長安君之甚」《觸龍說趙太後》,「之」譯作「那樣」。

二、 作助詞

1、定語的標志,如《諫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職役哉」,這里的「之」連結名詞性定語「百司」和中心語「職役」,可譯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關系。此句可譯為「代管百官的職事呢?」。《過秦論》中的「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兩個「之」分別連結形容詞性定語「膏腴」、「要害」和中心詞「地」、「郡」,表示修飾的偏正關系。

2、補語的標志。如《捕蛇者說》中的「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之」在這里作補語的標志,可譯作「得」,表示連結中心詞「不幸」和補語「甚」。

3、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如《燭之武退秦師》中的「夫晉,何厭之有」,這里「何厭」是「有」的賓語,提前了。此句可譯為「晉國(的慾望),有什麼滿足的(可能)呢?」

4、定語後置的標志(不譯),如《勸學》中的「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兩個「之」都作定語後置的標志,「之」字前是中心語,「之」字後是定語。此句可譯為「蚯蚓(雖然)沒有銳利的爪牙,強健的筋骨」。

5、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如《歸去來兮辭》中的「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這里兩個「之」用在主謂片語之間,表示這一片語不能單獨成句。此句可譯為「(我)羨慕一切生物得到復甦的時節其時,感嘆自己的年華行將結束。」

6、用在主語和介詞結構之間,表示它們已經成為一個整體,強調、突出這個介詞結構的意義。(不譯),如《寡人之於國也》中的「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語「寡人」與介詞結構「於國」之間,強調「於國」的意義,此句可譯為「我對於治理國家,可算是盡了心的了。」

7、襯音助詞(不譯),用在表示時間的詞或某些動詞的後面,湊足一個音節,它沒有實際意義,只是起著協調音節的作用。如《勸學》中的「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之」嵌在時間詞「須臾」的後面,協調音節,作詞綴,此句譯作「比不上片刻學到的東西多」。《諫逐客書》中的「由此觀之」,這里的「之」接在動詞「觀」後面,協調音節,無義,此句可譯作「從這看來」

8、嵌在姓名中間,無實義。如「佚之狐言於鄭伯曰」、「若使燭之武見秦君」、「介之推不言祿」、「宮之奇諫假道」中的「佚之狐」、「燭之武」、「介之推」、「宮之奇」。

9、嵌在專用名詞之間,無義。如《病梅館記》中的「辟病梅之館以貯之」。前一個「之」用在「病梅館」這個專用名詞中,不譯。

三、作動詞

用在處所句詞前,可譯作「到、往、去」。如《鴻門宴》中的「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之」用在處所名詞「沛公軍」前,作動詞。

四、另外,在現代漢語中,「之」有時用在時間詞「前、後」的前面,組成雙音詞,表示在某個時間或處所的前面或後面。如「吃飯之前要洗手。」「媽媽走了之後,你要好好照顧自己。」「他們站在隊旗之前舉手宣誓。」

Ⅲ 文言文虛詞例句

一、夫、唯、其
語氣詞「夫」可用於句首,也可用於句尾。用於句首,表示將要發表議論,引出議論的內容。如果是用在復句的最後一個分句的句首,則常常表示對上文的結語或推論。例如:
①夫如是,則能補過者鮮矣。(《晉靈公不君》)
②堯以不得舜為己憂,舜以不得禹、皋陶這己憂。夫以百畝之不易為己憂者,農夫也。(《許行》)
③慮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終如始,終始如一,夫是之謂大吉。(《荀子•議兵》)
前三例都是引出議論的內容,後一例是對上文的總結。
「夫」用於句尾,表示感嘆語氣,有進也表示疑問測度語氣,可譯「啊」、「吧」或「嗎」。例如: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
②吾歌,可夫?(《史記•孔子世家》)
「唯」(惟、維)作語氣詞,可用於句首或句中。表示引出主語或強調時間,一般可以不譯出。例如:
①《周書》曰:「惟命不於常」,有德之謂。(《左傳•成公十六年》)
②袞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晉靈公不君》)
③時維九月,序屬三秋。(王勃《滕王閣序》)
「唯」用在祈使句中,表示祈求、希望,可譯為「希望」、「請」等。例如:
①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燭之武退秦師》)
②唯天王秉利芳義焉!(《諸稽郢行成於吳》)
③惟大王少加意念惻怛之心於臣乘言。(《上書諫吳王》)
句中的「唯」(惟、維)往往用來幫助加強判斷,有的可譯為「是」。例如:
①晉楚唯天所授,保患焉!(《左傳•成公十六年》)
②黍稷非聲,明德惟馨。(《左傳•僖公五年》)
③是惟子厚之室,既固且安。(《柳子厚墓誌銘》)
語氣詞「其」往往用於句首或謂語前,表示多種語氣。
其一是表示估計、推測。往往用來表示自己的意見不一定正確,只是一種推測、估計。或者表示雖有一定看法,但為了謙虛或客氣,而使用「其」使自己的意見、看法表述得委婉、曲折些。這種用法的「其」可譯為「大概」、「也許」、「或許」、「恐怕」等。例如:
①宣子曰:「烏呼!『我之懷矣,自詒伊戚』,其我之謂矣!」(《晉靈公不君》)
②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左傳•僖公五年》)
③孟子去齊,三宿而後出晝,猶曰:「王其庶幾召我!」君子之不忍棄其君,如此厚也。(蘇軾《賈誼論》)
其二是表示反問,相當於「豈」,可譯為「難道」。例如:
①孤不敢忘天災,其敢忘君王之大賜乎?(《諸稽郢行成於吳》)
②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為大夫退,其敢當君乎?(《城濮之哉》)
其三是用於祈使句中,表示勸告、祈使、命令。這種用法的「其」,仍然是要使勸告、祈使、命令的語氣變得委婉、含蓄些。一般可以不譯。例如:
①子其勉也,吾不復見子矣。(《左傳•成公十六年》)
②君幼,諸臣不佞,何以及此?君其戒之!(同上)
④ 及鄭,鄭文公亦不禮焉。叔詹諫曰:「臣聞天之所啟,人弗及也。晉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將建諸?君其禮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二、常見的疑問代詞有「誰」、「孰」、「何」、「胡」、「曷」、「奚」、「安」、「惡」、「焉」等。這些疑問代詞有的稱代人,有的稱代事物,有的稱代處年,有的具有兩種或三種稱代作用。

「誰」和「孰」主要用於指人,「誰」的用法和現代漢語完全一樣,只是作賓語時要放在動詞前面。例如:
① 寡人有子,未知其誰立焉?(《左傳•閔公二年》)
② 吾誰欺?欺天乎?(《論事•子罕》)
「孰」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主要用於選擇問句中。例如:
① 吾子與子路孰賢?(《孟子•公孫丑上》)
② 雖使子厚得所願,為將相於一時,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柳子厚墓誌名》)
「孰」用來指人時,也有不表選擇的,這就和「誰」的用法相同了。例如:
① 王者孰謂?謂文王也。(《公羊傳•隱公元年》)
② 孰可以代之?(《左傳•襄公三年》)
③ 孰為夫子?(《論語•微子》)
「何」、「胡」、「曷」、「奚」主要用於指事物,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什麼」。「何」使用最廣泛,可以充當賓語、定語、謂語;有時也充當主語、狀語。義當狀語時相當於「怎麼」、「為什麼」。例如:
① 舉以敗國,將何賀焉?(《城濮之戰》)
② 何為紛紛然與百工交易?(《許行》)
③ 是何言也?(《夫子加齊之卿相》)
④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許行》)
⑤ 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史記•魏公子列傳》)
⑥ 公笑曰:「子近市,識貴賤乎?」對曰:「既利之,敢不識乎?」公曰:「何貴?何賤?」(《左傳•昭公三年》)——公:齊景公;子:指晏嬰。
例①「何」充當動詞謂語的賓語;例②「何」充當介詞的賓語;例③「何」充當定語。這三例中的「何」都可以譯成「什麼」。例④「何」充當謂語,可譯成「什麼原因」。例⑤「何」充當狀語,可譯為「什麼」。例⑥「何」充當主語,可譯成「什麼東西」。「何」充當主語的情況比較少見。
「胡」、「曷」、「奚」的使用范圍比「何」小,主要用作狀語,表示「為什麼」、「怎麼」的意思。例如:
①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懸貆兮?(《詩•魏風•伐檀》)
② 田園將蕪,胡不歸?(陶潛《歸去來辭》)
③ 吾子其曷歸?(《左傳•昭公元年》)
④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論語•為政》)
⑤ 既自以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陶潛《歸去來辭》)
這幾個例子中的「胡」、「曷」、「奚」都充當狀語。例②中的「曷」是「何時」之義,並不是「歸」的賓語。「曷」在《詩經》中經常用來詢問時間,也是「何時」之義,可以作定語,也可以作狀語。例如:
① 懷哉懷或!曷月予還歸哉?(《詩•王風•揚之水》)
② 我日構禍,曷雲能榖?(《詩•小雅•四月》)——我每日都遭受禍患,怎能說命運會好呢?
例①「曷」充當定語;例②「曷」充當狀語。
「胡」、「曷」、「奚」作賓語,常和介詞「以」、「為」組成「奚以」、「胡為」、「曷為」這樣的介賓片語,在句中充當狀語,詢問原因,也是「為什麼」的意思。例如:
① 奚以為之九萬里而南為?(《逍遙游》)
② 已矣乎?寓表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陶潛《歸去來辭》)
③ 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李白《蜀道難》)
④ 孟子三見宣王,不言事。門人曰:「曷為三遇齊王而不言事?」(《荀子•大略》)
「何」、「奚」有時也可以稱代所,相當於「哪裡」、「什麼地方」。例如:
① 膠鬲曰:「西伯將何之?無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將之殷也。(《呂氏春秋•貴因》)
② 顏回見仲尼,請行,曰:「奚之?」曰:「將之衛。」(《莊子•人間世》)
「安」、「惡」、「焉」主要用來稱代處所,在句中充當賓語或狀語。
例如:
① 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紀》)
② 子列子曰:「昔者聖人因陰陽以統天地。夫有形者生無形,則天地安從生?」(《列子•天瑞》)
③ 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孟子•盡心上》)
④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莊子•知北游》)
⑤ 文侯與虞人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戰國策•魏策一》)
⑥ 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列子•湯問》)
例①「安」充當動詞賓語;例②「安」充當介詞賓語。例③「惡」充當動詞賓語;例④「惡」充當介詞賓語。例⑤「焉」充當動詞賓語。⑥「焉」充當狀語。以上諸例說明「安」、「惡」、「焉」充當賓語時,要放在動詞或介詞的前面。

Ⅳ 問個文言文虛詞「以」的用法

兩個都是介詞。
第一個「以」,可以解釋為:憑借,依靠。
第二個「以」,可以解釋為:拿,用。

因為根據語境,就是這樣的意思。
「以」還有其他的意思,比如介詞「把」、連詞「用來」等,但這里就不是這些。

Ⅳ 文言虛詞以字用法

一、作介詞。「以」作介詞是其最常見的用法,情況也比較復雜,主要內有以下幾種:
1.引進容動作、行為的工具、憑借。可譯為「用」、「拿「、「根據」等。
例如: 今以蔣氏現之,猶信。((捕蛇者說))
2.引進動作行為的原因。作「因為」、「由於」解釋。
例如: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陽樓記》)
3 引進動作、行為涉及的對象,可譯為「把」。
例如: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師表》)

二、作連詞,連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動詞或動詞性短語,表示它後邊的行為是它前邊行為的目的或結果。表目的時,有點像現代漢語里意義很虛的「來」字;表結果時,有「以至」的意思。
例如: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

三、作副詞,同「己」。
例如: 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四、助詞。和「上」、「下」、「東」、「西」、「往」、「來」等方位詞連用,表示時間、方位、范圍等,為現代漢語沿用,可以不譯。
例如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

Ⅵ 文言文虛詞用法(以)

以 A 動詞,認為 B 介詞,把、用、憑借、因為 C 連詞,用來,來
或以錢幣乞回之(B )答 蒙辭以軍中多務(B ) 一兒以日初遠(A )
以刀劈狼首( B)意將隧入以攻其後(C ) 蓋以誘敵(C ) 投以骨(B )

Ⅶ 文言文中虛詞"以"的意思

記得給分哦,要不系統會自動扣你分的!!!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義:用)

(2) 同本義。有一部分現已弱化成了介詞 [use]

以,用也。——《說文》

以,用也。——《小爾雅》

凡師能左右之曰以。——《左傳·僖公二十六年》

封疆社稷是以。——《左傳·定公十年》

純以形式。——蔡元培《圖畫》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論語》

(3) 又如:以手代足(爬行。表示甘願認錯受罰);以疏間親(關系疏遠的人離間關系親密的人);以耳為目(把聽到的當作親眼目睹的);以指測河(用手指測量河水的深淺。比喻達不到目的)

(4) 使,令 [take]

向欲以齊事王攻 宋也。——《戰國策》

(5) 又如:以彰其慢(公開過失);以介眉壽(祝壽之詞);以夷攻夷(使夷人自相攻伐)

(6) 憑借;仗恃 [depend on]

富國以農,距敵恃卒。——《韓非子》

(7) 認為,以為 [consider as ]

我以日始出。——《列子·湯問》

(8) 又如:以眾暴寡(以人多勢眾的一幫去欺凌、迫害人少勢弱的一方)

(9) 做,從事 [do]

教育事業最有意義,情願終身以之的。——葉紹鈞《倪煥之》

詞性變化

--------------------------------------------------------------------------------

◎ 以 yǐ

〈名〉

(1) 原因,緣故 [reason]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詩·邶風》

(2) 無固定職業的人 [unoccupied person]

以閑民。——《拾雅》

候疆候以。——《詩·周頌》

(3) 以色列的簡稱 [Israel]。如:阿以戰爭

◎ 以 yǐ

〈介〉

(1) 把,拿 [using;taking;by means of ]——表示對事物的處置

俱以情告。——《世說新語·自新》

以刀劈狼。——《聊齋志異·狼三則》

(2) 又如:以力服人(用強制的手段使人服從)

(3) 依,按,憑 [in accordance with;by]——表示動作行為的憑借或前提。猶言憑、根據

何以謂之文。——《論語》

以殘年餘力。——《列子·湯問》

以我酌油知之。——宋· 歐陽修《歸田錄》

以大中丞撫 吳者。—— 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以鄉人子謁余。——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以其智力為也。——清· 龔自珍《病梅館記》

(4) 又如:以膺大統(繼承帝位);以天自諉(聽天由命);以時(按時;依時)

(5) 在,於 [in]——表示行動的時間、處所或范圍

賞以春夏而刑以秋冬。——柳宗元《斷刑論》

以八月十三日斬於市。——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余以乾隆。—— 清· 姚鼐《登泰山記》

(6) 從,自,由 [from]——表示行動或變化的起點

自古於今,上以天子,下至庶人,蔑有好利而不仁者。——《潛夫論》

今以長沙, 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史記》

(7) 又如:以下(下等;下層);以下之人(下等人;奴婢);以繁調簡(清代府、州、縣缺,有繁有簡,分為最要、要、中、簡四等。如山東是繁缺,安徽是簡缺,從山東到安徽,是以繁調簡);以郄視文(從縫隙里看雜色文采。比喻見識淺陋狹隘)

◎ 以 yǐ

<連>

(1) 為 [in order to;so as to;for]。如:以身殉職(為忠於本職工作而貢獻出生命);以為後圓(為以後作打算)

(2) 因為,由於 [because of]——表示行為產生的原因

以貪勤民。——《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吾以捕蛇獨存。——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成以其小,劣之。——《聊齋志異·促織》

汝以一念之貞,遇人仳離,致孤危托落。——清· 袁枚《祭妹文》

以數諫故。——《史記·陳涉世家》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陽樓記》

(3) 又如:以致(表示由於上文所說的情況,引出了下文的結果);以人廢言(由於人不好,對其言論也加以否定);以利累形(因追求利祿而危害身體);以私害公(謂因私情而損害公道或公德);以理去官(舊指官員因正常原因卸任);以噎廢食(由於吃飯打噎,便不敢再進食。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應做的事情);以辭害意(因拘泥於辭義而誤會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4) 和,而 [and;as well as ]——表示並列關系

夷以近。——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載以來。——清· 周容《芋老人傳》

一雞瞥來,徑進以啄。——《聊齋志異·促織》

(5) 則,那麼 [then]——表示條件關系

戰而不勝,以亡隨其後。——《戰國策》

(6) 才 [only]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宋· 蘇洵《六國論》

以至於寸。(才達到一寸。)——《後漢書·列女傳》

(7) 表目的或結果等 [aim;target]

智叟無以應。——《列子·湯問》

◎ 以 yǐ

〈助〉

(1) 用在單純方位詞或時間詞之前,表示時間、方位、數量、質量、范圍之類的界限

日觀以西峰。——清· 姚鼐《登泰山記》

(2) 加在句中,表示語氣的舒緩或調整節奏

微我無酒,以敖以游。——《詩·邶風》

(3) 加在句尾,表示肯定語氣

夫晴蛉其小者也,黃雀因是以。——《戰國策》

(4) 加在能願動詞後,類似詞的後綴。如:可以;得以; 能以

Ⅷ 關於文言文六大虛詞

【之】
(一)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他、她、它(們)。有時靈活運用於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
①太後盛氣而揖之。(《觸龍說趙太後》)
②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之:我)(《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數存之。(之:我)(《信陵君竊符救趙》)
④且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竊符救趙》)
⑤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之:你)(《與妻書》)
2.指示代詞,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將伐顓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前一個「之」,這樣。後一個「之」,它。)(《季氏將伐顓臾》)
③之二蟲又何知。(《逍遙游》)
④均之二策,寧許之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助詞。
1.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
①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②子而思報父母之仇,臣而思報君之仇。(《勾踐滅吳》)
2.放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①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退秦師》)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③不患其眾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恥也。(《勾踐滅吳》)
④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3.放在倒置的動(介)賓短語之間,作為賓語提前的標志。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師說》)
②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竊符救趙》)
③詩雲:「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齊桓晉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語與中心語之間,作為定語後置的標志。
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②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傳》)
5.用在時間詞或動詞(多為不及物動詞)後面,湊足音節,沒有實在意義。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於國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③頃之,煙炎張天。(《赤壁之戰》)
(三)動詞,到……去。
①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兮辭》)
②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逍遙游》)
③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齊桓晉文之事》)
④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齊人有一妻一妾章》)
【其】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
①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包括復數)。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②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③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觸龍說趙太後》)
4.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
①及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②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
③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孔雀東南飛》)
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於「這」「這個」「這些」。
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
②今存其本不忍廢。(其:這)
5.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
①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鍾山記》)
(二)用作副詞。
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於「可」、「還是」。
①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③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①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師說》)
②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庄暴見孟子》)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 。
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無悔矣 ,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
③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三)用作連詞。
1.表示選擇關系,相當於「是……還是……」 。
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②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如果」。
①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②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見梁襄王》)
(四)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
①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②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離騷》)
(五)連用
【何其】譯為「多麼」。
①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以】
(一)介詞
1.表示工具。譯為:拿,用,憑著。
①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璧之下。(《石鍾山記》)
2.表示憑借。譯為:憑,靠。
①以勇氣聞於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③皆好辭而以賦見稱。(《屈原列傳》)
3.表示所處置的對象。譯為:把。
①操當以肅還付鄉黨。(《赤壁之戰》)
4.表示時間、處所。譯為:於,在,從。
①以八月十三斬於市。
②以崇禎十七年夏,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
③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
5.表示原因。譯為:因為,由於。
①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卒以吾郡這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五人墓碑記》)
③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屈原列傳》)
6.表示依據。譯為:按照,依照,根據。
①今以實校之。(《赤壁之戰》)
②余船以次俱進。(《赤壁之戰》)
說明:「以」字的賓語有時可以前置,有時可以省略。
①以一當十(成語)
②夜以繼日(成語)
③秋以為期(《詩經·氓》)
(二)連詞。
1.表示並列或遞進關系。可譯為「而」「又」「而且」「並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
②忽魂悸以魄動。(《夢游天姥吟留別》)
2.表示承接關系,前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的手段或方式。可譯為"而"或省去。
①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游褒禪山記》)
②樊噲側其盾以撞。(《鴻門宴》)
③各各竦立以聽。(《促織》)
3.表示目的關系,後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果。可譯「而」「來」「用來」「以致」等。
①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當求數頃之田,於伊、潁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與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六國論》)
4.表示因果關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例如:
①不賂者以賂者喪(《六國論》)
②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游褒禪山記》)
③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信陵君竊符救趙》)
5.表示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淵明《歸去來辭》)
(三)助詞
1.作語助,表示時間、方位和范圍。例:
①受命以來,夙夜憂嘆。(以:表時間)(《出師表》)
②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以:方位)(《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圍)
2.作語助,起調整音節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懷。(《孔雀東南飛》)
(四)動詞
1.以為,認為。
①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觸龍說趙太後》)
②皆以美於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涉江》)
(五)名詞。譯為:緣由,原因。
①古人秉燭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經。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盡矣。
2.通「已」,止。
①無以,則王乎?
【以為】
1.認為,把……當作或看作。
①虎視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
②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⑵把……作為或製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以為:把它設為。)
②鑄以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當"因此",引出事理發展或推斷的結果。
①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鍾山記》)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有以】【無以】意思分別是「有什麼辦法用來……」「沒有什麼辦法用來……」
①項王未有以應,曰:「坐。」(《鴻門宴》)
②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庄暴見孟子》)
③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勸學》)
④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陳情表》)
【於】
(一)介詞。
1.在,從,到
①乃設九賓禮於庭。(在)《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縉紳、大夫、士萃於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
③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前一個「於」:從)(《勸學》)
④從徑道亡,歸璧於趙。(到)《廉頗藺相如列傳》
2.「在……方面」「從……中」
①荊國有餘地而不足於民。
②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悔。(《游褒禪山記》)
3.由於
①業精於勤、荒於嬉(《進學解》)
4.向,對,對於。
①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赤壁之戰》)
②魯肅聞劉表卒,言於孫權曰……(《赤壁之戰》)
③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
5.被。
①君幸於趙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屈原列傳》)
6.與,跟,同。
①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
②燕王欲結於君。《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莫若遣腹心自結於東,以共濟世業。《赤壁之戰》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於虎也。」
②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後一個「於」:比)(《勸學》)
【於是】
1.相當於「於+此」,在這時,在這種情況下,對此,從此,因此。例:
①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在這時)
②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捕蛇者說》)
③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罅。(對此)《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於是余有嘆焉。(因此)(《游褒禪山記》)
⑤遂墨以葬文公,晉於是始墨。(從此)
2.連詞,表前後句的承接或因果關系,與現代漢語「於是」相同。例:
①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吳之民方痛心焉,於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
③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觸龍說趙太後》)
【見……於】表示被動。
①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獨見辱於愚,何哉(《愚溪詩序》)
【為】
(一)動詞。
1.有「做」「作為」「充當」「變成」「成為」等義,翻譯比較靈活。
①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過秦論》)
②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過秦論》)
③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勸學》)
⑤趙王竊聞秦王善為(演奏)秦聲。(《廉頗藺相如列傳》)
⑥今日嬴之為(幫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竊符救趙》)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為(劃為)桂林、象郡。(《過秦論》)
⑧為(治理)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曬之。(《論語》)
2.以為,認為。
①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鴻門宴》)
②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
3.判斷詞,是。
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非為織作遲,群家婦難為。(《孔雀東南飛》)
(二)介詞。
1.表被動,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譯為「被」。
①吾屬今為之虜矣。(《鴻門宴》)
②遂為猾胥報充里正役。(《促織》)
③身死國滅,為天下笑,(《過秦論》)
④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⑤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赤壁之戰》)
2.介紹原因或目的。為了,因為。
①慎勿為歸死,貴賤輕何薄(《孔雀東南飛》)
②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庄暴見孟子》)
③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庄暴見孟子》)
3.介紹涉及的對象。給,替。
①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臣請為王言樂。(《庄暴見孟子》)
4.對,向。
①為之奈何?(《鴻門宴》)
②如姬為公子泣(《信陵君竊符救趙》)
5.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可譯為"當""等到"等。
①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呢。
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季氏將伐顓臾》)
③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列傳》)

Ⅸ 關於文言文虛詞「以」。

1、以手撐地
2、以衣覆其上
3、以三月前歿
4、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5、可以(之)醫其病
6、試之雞,果如其言

Ⅹ 關於文言文18個常見虛詞

18個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以、因、於、與、也、則、者、之。

其中部分虛詞的用法如下:

1、何:

(1)副詞,用在動詞前,表疑問,怎麼。

(2)疑問代詞,表原因,後面常帶語氣助詞「哉」「也」;相當於「為什麼」、「什麼」、「什麼原因」。

(3)代詞,做賓語,什麼。

(4)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相當於「多麼」。

2、而

(1)連詞,表並列。

(2)復音詞,即「何況」,用反問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3)連詞,表假設。

(4)代詞,通「爾」。你,你的。

3、乎

(1)句末語氣助詞,表揣測,相當於「吧」。

(2)介詞,相當於「於」,「在」。

(3)句末語氣助詞,表感嘆,相當於「啊」「呀」。

4、乃

(1)副詞,表承接,於是。

(2)代詞,用作第二人稱,「你」、「你的」。

(3)副詞,表判斷,相當於「為」、「是」、「就是」。

5、其

(1)副詞,表揣測語氣,大概、或許。

(2)連詞,表假設,如果。

(3)指示代詞,其中的。

(10)文言文虛詞以擴展閱讀

虛詞的注意點:

1、通假字

在古代漢語中,有些字可以用聲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代替,這種現象叫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假借。古漢語中的通假字有三種情況:同音通假、近音通假和變音通假。通假字的讀音應讀被通假字的讀音,解釋也應按被通假字的字義解釋,表達時一般用「通」的解說形式。

2、一詞多義

我國的文字用法極為復雜,一個字詞往往有很多的意義與用法。一詞多義的現象在古代漢語乃至現代漢語都是極其普遍的。一詞多義也是我們平時在閱讀文言文、考試中經常遇到的問題。

把握一詞多義,要注意了解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和假借義。了解詞的本義和引申義是掌握一詞多義的基本方法,一個詞的基本義稱為「本義」,由本義生發延伸出來的意義稱為引申義。另外,比喻義是通過打比方產生的詞義,假借義是利用假借字形成的詞義。

3、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與現代漢語句式基本相同。他們都分單句和復句,都有主謂賓和定狀補六大成分。句子的語序也基本相同。當然,他們之間還有相異的地方,學習文言句式,要努力把握它和現代漢語句式的相異點。

雖然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句子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於文言文有些實詞和現代漢語用法不同,因此就出現了一些特殊句式。要想學好文言文,正確理解句子含義,領會文章內容,就必須掌握文言特殊句式。我們常講的文言特殊句式就是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被動句和固定句式。

熱點內容
化學品海運 發布:2024-10-19 08:39:32 瀏覽:608
手機怎麼使用北斗導航 發布:2024-10-19 06:22:07 瀏覽:492
關於教育論文 發布:2024-10-19 06:13:50 瀏覽:821
英語演講比賽稿 發布:2024-10-19 04:08:45 瀏覽:776
語文字音題 發布:2024-10-19 03:20:03 瀏覽:134
股指期貨歷史 發布:2024-10-19 03:16:24 瀏覽:377
整理房間教學反思 發布:2024-10-19 03:14:15 瀏覽:951
師生疫情防控具體舉措 發布:2024-10-19 03:13:38 瀏覽:894
認識除法教學反思 發布:2024-10-19 00:53:21 瀏覽:412
bl小說現代校園 發布:2024-10-19 00:13:19 瀏覽: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