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學科布局

學科布局

發布時間: 2020-11-18 16:42:46

Ⅰ 廣告學專業的學科布局是怎樣的

沈工大廣告學專業積極走國際化發展道路。與台灣世新大學形成戰略合作關系,每年均選派5-6名交換生赴台學習。另外,本專業有兩門課程採取雙語教學。緊密結合移動互聯時代廣告營銷行業特點,強化學生實踐能力
沈陽工業大學廣告學專業自成立以來,一直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培養計劃中設置眾多實踐類課程和實驗課程,並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一)從大一開始,引導學生直接運營新媒體平台
1、在課程體繫上,設置了眾多新媒體課程,如《新媒體理論與實務》、《廣告媒介》、《移動數字營銷》、並結合《廣告綜合設計》這一設計類實踐教學環節,在每個學期,形成新媒體課程全覆蓋,督促學生完成相關平台的實踐操作。

2、積極引入社會教育資源
目前,專業已經與多家新媒體平台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這些平台為專業學生提供流量扶持,資源扶持等。主要包括:
(1)新浪MCN合作
專業獲得了新浪MCN資質,形成深度合作,專業學生每人一個微博賬號,「百人百號」成體系、成規模,在移動互聯網上真正完成實踐、實訓環節;
(2)與騰訊合作成立企鵝新媒體學院
成為遼寧省第一批與騰訊合作成立「企鵝新媒體學院」的院系。目前,專業學生開通了幾十個企鵝號,積極參與騰訊主辦的各項活動,並獲得相應資源扶持;
(3)與頭條學院合作設立相關
與今日頭條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加入「頭條學院」的學習,學生每人運作一個頭條號,並在每周的固定時間參與頭條學院網上學院的學習,一邊學習、一邊操作,全方位提升頭條號的運作能力。
另外,還與微視、百家號、二更視頻、梨視頻等機構形成初步的戰略合作協議。

Ⅱ 基礎科學研究的學科布局

根據當前我國基礎研究的現狀和科學發展趨勢,學科發展布局的主要思路是立足於中國現狀,以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作為參照系,全面布局,協調發展,建立靈活柔性的調節機制,因地、因時制宜地確定投入重點,穩步推進基礎學科的發展,大力培育新興與交叉學科,高度重視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交叉。
基礎學科:
數學 數學是對現實世界數與形簡潔、高效、優美的描述,是有內部抽象性和外部有效性的學科。一個國家的數學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國家科學技術的整體水平。「十一五」期間,要全面發展基礎數學和應用數學研究,加強數學與其它學科的交叉。基礎數學是整個數學學科的基礎,必須在整體上給予高度重視和長期、穩定支持。應用數學是數學應用於科學與技術的紐帶,包括:計算數學、概率論、數理統計、運籌學、微分方程與數學物理、控制理論、工業應用數學、組合數學、離散數學、計算機數學等。加強數學與生命、地學、信息、系統科學、材料、能源、環境、工程、經濟、金融與管理等學科領域的交叉研究。
物理學 物理學研究物質構成及其相互作用的基本規律,其研究成果推動著現代技術的發展。21世紀物理學面臨著粒子物理理論、統一所有作用力的理論、暗物質、暗能量等重大科學問題的重大挑戰。「十一五」期間,我國物理學應注重粒子物理、核物理、凝聚態物理(磁學、超導、半導體、表面、軟物質、極端條件下物理、低溫物理、晶體物理等)、納米科學、量子信息學、現代光學、原子/分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理論物理、計算物理和聲學等各學科的均衡發展。加強物理學和其它學科的交叉與結合,促進新興學科發展。加強物理學的基本規律、概念、技術在其它科學中的應用。注重生命現象與活動中的物理問題、納米或低維體系物理的研究。
化學 化學是在原子、分子及分子以上層次研究物質的合成與轉化、分離與分析、結構與形態、功能與理論以及相關復雜體系化學過程的科學。現代化學科學的發展,既受到了人類對新材料、新能源等物質需求的推動,也受到了人類迫切需要了解自身、了解生命現象以及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等客觀需求的促進。「十一五」期間,我國化學應注重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化學工程、環境化學等各分支學科的深入和均衡發展,加強化學中新技術、新方法、新理論的基礎研究,優先發展與生命科學、新材料和納米、資源、能源、環境等領域有關的化學研究的新生長點,促進新興交叉學科如綠色化學、化學生物學等的快速健康發展。
天文學 天文學研究宇宙中天體和天體系統的形成、結構、活動和演化。21世紀天文學與物理學等學科的結合,使人類開始有條件向「最大」尺度的物理規律、「最深」層次的物質結構等重大科學問題發起沖擊。未來15年我國天文學的重點發展方向是在不同尺度、不同時標、各種極端條件、所有物理規律共同起作用的天體物理學,特別是其中的星系和宇宙學、高能天體物理、行星系統(包括太陽系)及地外生命。「十一五」期間,將加強比較行星學和月球科學以及空間平台研究,加速建設地面和空間大型望遠鏡,大力發展全波段天文。積極參與國際虛擬天文台工作,充分利用國際開放天文數據,從天文和工程兩個方面積極參與國際天文大項目,重視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研究, 如日地空間物理以及天體動力學等。
地球科學 地球科學研究人類的生存環境——地球,對解決可持續發展中面臨的資源、環境、災害等問題至關重要。當代地球科學研究的特徵,一是對地觀測的迅速發展,二是地球系統科學的形成。「十一五」期間,地球科學應保持各分支學科(包括地質學、地理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測繪科學、大氣科學、水文科學、空間科學,及海洋科學、環境科學、生態學、工程技術科學中涉及地學的部分)的協調發展,注重學科間交叉融合。注重發展地球觀測與探測系統及地球模擬系統,推進觀測信息共享,發展地球各圈層相互作用、各要素綜合集成研究方面尺度轉換的方法學研究。力爭在地球系統各圈層相互作用,地球表層系統中的物理、化學、生物過程及其資源、環境、災害效應,人類活動對地球系統的影響和適應,以及中國地域特點和全球意義的資源、環境、災害問題等領域的研究取得突破,逐步將我國的區域優勢轉化為科學優勢。
生物科學 生物科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過程的基礎科學,包括生物的結構、分類、形態、生理、遺傳、發育、進化以及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等方面。當前生物科學的發展表現出微觀與宏觀、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由定性走向定量,由單一學科走向多學科相互交叉的特徵。「十一五」期間,要完善分子生物學、結構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神經生物學、分類學、生態學、生物進化等經典生物學和現代生物學各分支學科的協調布局,加大對各種組學(如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轉錄組學、代謝組學等)、生物信息學、系統生物學、整合生物學、計算生物學等新興學科的支持。積極推進生物科學與數學、物理、化學、醫學、葯學、農學、信息科學、工程科學等學科的交叉。
交叉學科:
力學 力學研究力與運動的基本規律和實際應用,它是科學進展與重大工程技術的橋梁。本世紀力學的前沿包括微尺度力學與跨尺度關聯、湍流與復雜流動、高溫氣體動力學、生物力學與仿生、環境力學、多維系統動力學與控制、遠離平衡態與多場耦合的非線性復雜系統等。「十一五」期間,要發展斷裂力學、微觀力學、損傷力學、跨尺度關聯(宏、細、微觀)的方法、改造傳統的均質連續介質力學、材料的強度理論和新實驗手段、判斷構件和結構在各種復雜受力環境下的變形與失效行為的理論和方法、按照所需功能設計材料、計算力學,湍流和復雜流動理論,研究各種設計的優化問題。注重研究信息科學、生命科學、航空航天、自然災害等重要應用領域中的力學問題,完善力學學科的理論框架,發展新的試驗與數值模擬手段,促進力學與其它學科的交叉。
工程科學 工程科學是工程實踐的科學基礎,主要考慮運用自然規律,設計和創造人造系統。「十一五」期間,要加強研究國家重大工程的關鍵技術、先進製造技術、化學及生物過程的工業放大技術、高效與潔凈能源利用技術、開發近岸和深海油氣技術的基礎研究。重視重大工程可靠性、風險災害的防治與安全問題、工程系統中的復雜性問題與突變問題;重視交通系統和新型交通工具的基礎科學問題。注重資源高效利用與循環使用和信息技術在工程中的應用,強化學科交叉和領域滲透,提高國家製造工業創新能力;注重礦物、空間資源工程的可持續發展的研究,為我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穩定的發展提供理論基礎。
農業生物學 農業生物學是探討農業生物性狀形成過程的基礎科學。分子生物學和基因組學等現代生物科學的發展,為農業基礎科學研究注入了強大的生命力,以農業生物學基礎研究為源頭和支撐的農業生物技術將成為21世紀解決食物安全、健康、環境、能源等重大問題極具潛力的技術手段。「十一五」期間,農業生物學將重點研究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動植物的基礎分子生物學,動植物產量和經濟性狀形成的信號和非蛋白編碼基因的調控機制,重要作物和畜禽的基礎細胞生物學,優良作物新品種分子設計理論和方法,農作物轉基因時空表達精確調控的分子機制,農業生態與生物安全,動植物生物反應器,功能與保健食品,生物質材料,生物質能源和污染農業環境修復的基礎生物學等。
生物醫學 生物醫學是應用現代生命科學理論和實驗方法研究人類健康和疾病的臨床基礎科學。生命科學的進步,推動了生命科學的分支學科如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與臨床醫學的緊密結合,使基於經驗的傳統臨床醫學轉變成為以現代生物學知識和實驗方法為基礎的生物醫學。「十一五」期間,要完善醫學遺傳學、生物醫學工程學、免疫學、微生物學、病毒學等生物醫學各分支學科的協調布局與發展。加大對幹細胞生物學和組織工程等新興學科的支持,加強生命科學基礎研究與臨床研究的結合。
信息科學 信息科學是研究信息的產生、獲取、變換、傳輸、存儲、處理、顯示、識別和利用的科學,是一門結合了數學、物理、天文、生物和人文等基礎學科的新興與綜合性學科。「十一五」期間,繼續發展計算科學與人工智慧、網路科學與信息傳輸理論、微納電子學等分支學科,注意各個學科的平衡發展與交叉融合;重點支持生物信息學、量子信息學、網路行為學等新興與交叉學科。爭取在計算方法與智能信息處理方法、無線通信多維信息傳輸理論與非正交復用理論、納電子和量子器件的製造原理、基因組信息結構和生物序列比對與拼接演算法、基於內容的演算法和網路行為學以及信息的量子表象、儲存、處理和傳輸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能源科學 能源科學研究能源的生成、開發、轉換、利用、節約等規律及其與環境、經濟、社會等方面的相互關系。「十一五」期間,要保持各分支學科的協調發展,如能源化學、能源物理學、能源地理學、能源計算與測量、儲能、節能、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生態能源、能源系統工程、工程熱物理、熱工學、動力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化學工程等;加強聚變能、高能粒子參與作用的能量釋放和新化合物的能量釋放等未來能源的基礎研究;大力推進能源科學與數學、物理、化學、材料科學、信息科學、工程科學、生物學等學科的交叉和融合,培育新的學科增長點,探求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可持續發展的科學問題。加強新能量的產生、能量轉換、能量儲存和提高能量使用效率的基礎研究。
以參加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的建設和研究為契機,重點研究大型超導磁體技術、微波加熱和驅動技術、中性束注入加熱技術、包層技術、氚的大規模實時分離提純技術、偏濾器技術、數值模擬、等離子體控制和診斷技術、示範堆所需關鍵材料技術,以及深化高溫等離子體物理研究和某些以能源為目標的非托克馬克途徑的探索研究。
材料科學 材料科學是闡明材料的合成與制備、組成與結構、性質、使用性能等四個要素及相互關系的交叉性學科。「十一五」期間,將注重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和材料加工工程學科的協調發展,注重培育新的學科生長點以及與其它相關學科的交叉。圍繞新一代關鍵信息材料、能源材料、生態環境材料、生物醫用材料、分子電子器件、大飛機工程用材料、深空探測材料、納米材料與器件等進行基礎性和前瞻性研究。重點開展材料先進制備、加工新理論與新方法,材料組分、結構與性能的設計理論,材料環境效應和服役壽命的評價,分子、納米及介觀尺度下的材料科學問題,信息功能材料,生態環境材料,生物醫學材料,新型高性能結構材料以及表面技術的研究。
空間科學 空間科學是依靠空間運載器到圍繞地球的空間軌道甚至更遠的深空所進行觀測和實驗研究的科學。我國航空航天技術的持續高速發展,使空間科學研究成為我國基礎科學研究中,有條件實現跨越式發展並進入國際前列的學科領域。「十一五」期間,將重點開展硬X射線巡天和其它多波段空間天文觀測,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系統的影響,微重力條件下的凝聚態物理、流體物理及燃燒過程,空間生物學,空間天氣監測、預警預報理論與方法,地球高層空間和深空環境的認識,利用地基-天基聯合觀測的空間科學研究,空間地球重力學,宇宙地質學以及隕石、撞擊事件和比較行星學等研究。
資源、環境與災害科學 資源、環境與災害科學是解決人類可持續發展中面臨諸多問題的新興交叉學科。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資源、環境和災害問題日益嚴重,致使社會與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巨大威脅。「十一五」期間,重點發展基於我國地質演化特點的成礦理論、土地退化和質量演化與可再生資源演變的預測理論,探討生物多樣性可再生性維持機理,揭示生態系統的演變規律,闡明城市和區域性多介質污染的形成機制和演變規律及有毒污染物的生態與健康危害,揭示災害風險形成機制並尋找減輕自然災害的途徑。
海洋科學 海洋科學對於我國在新世紀的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海洋科學發展的全球化趨勢和學科交叉趨勢十分明顯, 圍繞氣候、資源、環境等重大問題,形成了一系列有影響的國際研究計劃。深潛技術、鑽井技術、高精尖儀器和海洋遙感手段的進步,推動海洋科學快速發展。「十一五」期間,重點開展近海關鍵海洋過程、河口海岸的發育演變及其環境效應,中國近海的環境海洋學過程,海洋生物的可持續利用的基礎研究,邊緣海的演化、古海洋學及其資源環境效應,西北太平洋環流變異與我國的氣候變化,深海大洋探測,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學、海洋生物學的集成研究,物理海洋、化學海洋、海洋地質以及海氣相互作用的研究。
3.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交叉學科
心理學與認知科學 心理學與認知科學是揭示認知活動的本質,理解個體在復雜信息環境中的心理活動、行為模式與認知加工機制的交叉學科。隨著神經科學的迅速發展,以及計算機科學、信息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介入,當前主要的研究趨勢是從分子、細胞和整體水平,對腦和認知過程進行多層次的綜合性的交叉研究。「十一五」期間,要完善心理學與認知科學各個分支學科的協調布局和發展,如認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行為科學等;加大對行為遺傳學、腦影像學和虛擬環境技術等新興學科的布局;積極推進神經科學與計算機科學、信息科學、語言學、社會學等學科的交叉。
管理科學 管理科學研究人類社會組織和管理活動的客觀規律,是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綜合性交叉學科。管理科學的創新既包括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也包括解決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戰略問題。「十一五」期間,要注重預測理論與方法、評價方法、優化理論與技術、決策理論與方法、運籌與運作管理、風險評價與管理、信息與知識管理、互聯網管理理論與技術、組織理論、質量與可靠性管理、企業管理、公共管理、區域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等學科領域的均衡發展。加強管理科學方法論、有中國特色的企業管理理論、公共管理基本理論、區域發展與資源環境協調管理等領域的研究。

Ⅲ 《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對布局的要求是什麼

《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對完善基礎研究布局的要求是:

1、強化基礎研究系統部署。堅持從教育抓起,潛心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對數學、物理等重點基礎學科給予更多傾斜。完善學科布局,推動基礎學科與應用學科均衡協調發展,鼓勵開展跨學科研究,促進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等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加強基礎前沿科學研究,圍繞宇宙演化、物質結構、生命起源、腦與認知等開展探索,加強對量子科學、腦科學、合成生物學、空間科學、深海科學等重大科學問題的超前部署。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的重大需求,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在農業、材料、能源、網路信息、製造與工程等領域和行業集中力量攻克一批重大科學問題。圍繞改善民生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進一步加強資源環境、人口健康、新型城鎮化、公共安全等領域基礎科學研究。聚焦未來可能產生變革性技術的基礎科學領域,強化重大原創性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

3、優化基礎研究區域布局。聚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推動中西部地區走差異化和跨越式發展道路,構建各具特色的區域基礎研究發展格局。支持北京、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強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打造原始創新高地。充分發揮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高新區作用,突出已有優勢,強化東北和中西部地區基礎研究布局,構建跨區域創新網路。

4、推進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聚焦能源、生命、地球系統與環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間天文、工程技術等領域,依託高校、科研院所等布局建設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鼓勵和引導地方、社會力量投資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加快緩解設施供給不足問題。支持各類創新主體依託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展科學前沿問題研究,加快提升科學發現和原始創新能力,支撐重大科技突破。

Ⅳ 為什麼要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和人才培養機制

不斷改革

Ⅳ 天津大學是以什麼為主的學科布局

天津大學是以什麼為主的學科布局?我覺得是綜合學科

Ⅵ 天津大學著名學科

在學科建設上,天津大學形成了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經、管、文、法、教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布局。現有57個本科專業,3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7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7個(覆蓋21個二級學科),分別是: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建築學、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此外有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分別是:流體力學、機械設計及理論、動力機械及工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通信與信息系統、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結構工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分別是: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技術經濟及管理;天津市重點學科27個。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的2012年學科評估(業界稱為第三次學科評估)結果中,天津大學14個學科進入全國前10,較上一輪增加2個。8個學科進入全國前5,較上一輪增加1個。其中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再次蟬聯全國第1,實現三連冠;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由上輪第8升至全國第2;儀器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和建築學等3個學科分別位居全國第3;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位居全國第4;水利工程和風景園林學等2個學科分別位居全國第5。

Ⅶ 研究生的學科布局在不斷優化嗎

據報道,近年來安徽財經大學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按照高等教育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要求,依據有利於創新人才培養、有利於學科結構調整、有利於學科特色形成的原則,不斷優化學科布局。

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使學科布局更趨合理,學校調整了部分學位授權點,新增了工程管理、公共管理兩個學位授權點,目前,學校擁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6個。

希望學校可以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Ⅷ 數學的學科分布

具有數學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的大學 :
北京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清華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
(註: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所覆蓋的二級學科都是國家重點學科. )
具有數學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的大學(不包括以上列表) : 基礎數學 中山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廈門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計算數學 湘潭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中南大學 應用數學 新疆大學 運籌學與控制論(無)

Ⅸ 教育部對哪7個一流專業進行布局

《教育部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提出:主動布局集成電路、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網路空間安全、養老護理、兒科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民生急需相關學科專業。這意味著,7大專業在一流專業建設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養老護理專業,應對的是老齡化。大家都知道,我國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對養老護理人才的需求必然越來越多,今後從事養老護理專業,市場前景必然越來越好。與此同時,我國已放開二胎政策,今後國家對兒科人才的需求必然越來越多。因此,這兩個大學專業,是典型的民生專業。尤其是教育部在本科建設中點名這2個專業,意味著不管是在師資強化還是經費投入方面,國家對這2個專業都將有越來越多的扶持。

這7個專業中,有沒有你已選擇的專業或心儀的專業呢?

熱點內容
德州地理中考試題 發布:2024-09-19 17:55:25 瀏覽:802
師生同台心語 發布:2024-09-19 16:34:58 瀏覽:267
無線怎麼設置 發布:2024-09-19 15:49:14 瀏覽:640
甘肅教育信息 發布:2024-09-19 14:31:52 瀏覽:496
怎麼去眼下皺紋 發布:2024-09-19 13:48:43 瀏覽:931
留學的歷史 發布:2024-09-19 13:22:06 瀏覽:469
浮生物語5下 發布:2024-09-19 13:17:18 瀏覽:786
批圖教學 發布:2024-09-19 11:56:09 瀏覽:988
語文特級教師王君 發布:2024-09-19 10:04:07 瀏覽:121
合肥上元教育 發布:2024-09-19 09:37:59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