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判斷句
㈠ 在文言文中,怎樣的句式算是判斷句
所謂判斷句,就是以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為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的句式。其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
陳勝者,陽城人也。
"
2.採用副詞「乃」「即」「則」「皆」「是」「誠」「為」等表示判斷。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3.採用否定副詞「非」表示否定。如:「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㈡ 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是什麼意思
就是對事物進行性質判斷的句子。
如: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這里就是對廉頗這個人進行判斷。
判斷句在翻譯出來時,主語與賓語之間用系動詞「是」。
㈢ 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多少種類型
「者也」句式制
南冥者 ,天池也 。「皆」「乃」句式
吾乃常山趙子龍。「為」「是」句式
余為伯儵。
「非」「否」「莫」否定判斷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語意判斷句
劉備天下梟雄。
在判斷句的主謂語之間還經常出現副詞充當狀語。例如,用副詞「非」表示否定判斷。
否定判斷例如:「身非草木」;「是非君子之言也」。這里的「非」雖然可以譯作「不是」,但它的詞性為副詞,而不是系詞。
又如用語氣副詞「則」、「即」、「誠」、「乃」等加強判斷語氣,用范圍副詞「皆」表示判斷的范圍等,也是判斷句常見的情況。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梁父即楚將項燕。」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吾乃梁人也。」
「是皆秦之罪也。」
有個別帶動詞「為」的句子也表判斷,如:「余為伯儵」
㈣ 古文中判斷句的意義
古文(文言文)中判斷句的意義和現在基本相同:
都是對某件事進行客觀或主回觀的推斷,來陳述一答個事實、表達某個觀點或對事物的屬性作出判斷等。
文言文中,肯定判斷句有以下八種形式:
1、「……者,……也」;
2、「……者,……」;
3、「……,……也」;
4、「……,……者也」;
5、意合判斷句。此類判斷句沒有任何判斷標志,只是由上、下之意促成判斷,翻譯時要在主語後加「是」;
6、用「乃、必、亦、即、誠、皆、則」等副詞表示肯定判斷,用副詞「非」表否定判斷;
7、用動詞「為」表判斷。用「為」聯系主語和謂語,表示判斷;
8、用動詞「是」表判斷。此現象出現較晚,且較少見。
文言文中,否定判斷句有以下三種形式:
1、用「非……」來表示,「非」可直接翻譯成「不是」;
2、用「非……也」表示,「非」翻譯成「不是」,「也」字不翻譯;
3、用「非……者也」表示,翻譯成「不是……的」。
㈤ 文言文 知識講解 文言文中如何判斷是否為判斷句
判斷句: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斷詞「是」(或「非」)來構造判斷句的現象,比如: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於國也》) 句中「是」「非」,和現代漢語判斷詞「是」「非」同義.但是,這種用法不大常見.文言文往往用別的詞或結構方式來表示判斷.(一)用其他判斷詞表示判斷 例如:此則寡人之罪也.(《勾踐滅吳》) 翻譯:這是我的罪過啊.句中「則」譯為「是」,即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判斷詞.此外還有:「即」「乃」「皆」「本」「誠」「亦」「素」「非」等等,例句: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梁將即楚將項燕.④臣本布衣.⑤且相如素賤人.⑥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採用「……者,……也」的方式構造判斷句 例如: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譯為:廉頗,是趙國的優秀的將領.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譯為:妻子認為我美的原因,是私愛我.句中判斷詞「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結構表示出來的.當然,這個結構不是固定不變的,具體言語中,其結構變化十分靈活.比如:1.用「……,……者也」表判斷 蓮,花之君子者也.(《愛蓮說》) 2.用「……者,……」表判斷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游褒禪山記》) 3.用「……,……也」表判斷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譯為:城北徐公是齊國的美麗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結構助詞.)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項脊軒志》) 4.用「……,……」表判斷 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
㈥ 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怎麼看,有多少種類型的,帶例句
一、判斷句的定義:
判斷句是根據謂語的性質給句子分類得出的一種句型,一般是用名詞或名詞性片語作謂語,對事物的屬性作出判斷,即說明某事物是什麼,或不是什麼.
理解判斷句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 動詞謂語句不是判斷句
尤其是用「為」構成的句子有時與判斷句十分相似.例如:
「潁考叔為潁谷封人.」
「夫執輿者為誰?」
這兩句中的「為」似乎都可以譯成「是」,因此有人把這樣的句子理解成判斷句.這是一種誤解.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漢語里,「為」是一個意義十分廣泛的及物動詞,對它的解釋應該根據文意而定.用「為」的句子屬於敘述句.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斷句的「為」字句,如上面所列例句,其實都還是敘述句.
2、 語義上不表示判斷的句子不是判斷句
例如下面的文句: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
這兩句都是名詞充當謂語的句子.但是很顯然,這兩句的意思並不表示判斷,而是進行描寫.因此盡管它們是名詞謂語句,但卻不是判斷句.
二、古代漢語判斷句的特點
古代漢語的判斷句和現代漢語 不同,一般不用系詞「是」,而是用名詞性謂語直接表示判斷.在句子的末尾,常常可以加上語氣詞「也」加強判斷句的肯定確認語氣.
例如:
「南冥者,天池也.」
「是社稷之臣也.」
後句的「是」是句子的主語,而不是判斷詞.
「是」在古代漢語里本是一個指示代詞,它的基本意思是「此」(這).可以充當句子的主語、謂語、定語等.
「是」充當主語的如上句.
「是」充當謂語的如:
「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是」的意思是「認為……是對的」,即認為汲黯的意見是對的.
「是」充當定語的如:
「是歲,元和四年也.」
作為系詞的「是」,是後來發展而成的.判斷「是」成為系詞的標準是,在「是」的前面另有名詞性(或代詞)成分存在.
「此是何種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這是戰國時期的用例.
「是是帚彗,有內兵,年大孰.」(《馬王堆三號漢墓帛書》)這是漢代的用例.
很顯然,這兩句的「是」已經成為系詞.
三、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
構成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條件是名詞性詞語直接充當謂語.並且,可以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加強判斷語氣.還可以在主語後面用代詞「者」復指主語.這樣,根據用不用「者」、「也」的各種情況來看,古代漢語的判斷句共有四種基本形式.
1、 主語,謂語+「也」.(「制,岩邑也.」)
2、 主語+「者」,謂語+「也」.(「兵者,凶器也.」)
3、 主語+「者」,謂語.(「兵者,凶器.」)
4、 主語,謂語.(「兵,凶器.」)
在判斷句的主謂語之間還經常出現副詞充當狀語.例如,用副詞「非」表示否定判斷.
否定判斷例如:「身非草木」;「是非君子之言也」.這里的「非」雖然可以譯作「不是」,但它的詞性為副詞,而不是系詞.
又如用語氣副詞「則」、「即」、「誠」、「乃」等加強判斷語氣,用范圍副詞「皆」表示判斷的范圍等,也是判斷句常見的情況.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梁父即楚將項燕.」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吾乃梁人也.」
「是皆秦之罪也.」
有個別帶動詞「為」的句子也表判斷,如:「余為伯儵」
四、古代漢語判斷句的表達功能
1、 表示類屬關系.
「滕,小國也.」
2、 表示等同關系.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紂之三公也.」
3、 表示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4、 表示主語同謂語之間有某種邏輯關系.
「夫戰,勇氣也.」「曹公,豺虎也.」
5、 表示造成某種結果的原因.
「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㈦ 文言文中判斷句除了「者……也」的形式,還有哪些形式
文言文中判斷句,除了「者……也」的形式之外,還有以下十一種形式:
(一)「為」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公輸》)
(二)「乃」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
吾聞二世少於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陳涉世家》)
(三)「即」表肯定判斷,可譯為「就是」。
1.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四)「則」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
1.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送東陽馬生序》)
2.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五)「是」做動詞,表肯定判斷。
1.對子罵父,則是無禮。(《世說新語·陳大丘與友期》)
2.日中不至,則是無信。(《世說新語·陳大丘與友期》)
3.正是江南好風景。(《江南逢李龜年》)
4.日暮鄉關何處是? (《黃鶴樓》)
5.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6.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銘》
7.最是一年春好處。(《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8.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9.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10.落紅不是無情物。 (《己亥雜詩》)
(六)「非」表否定判斷,可譯為「不是」。
1.非人哉!(《世說新語·陳大丘與友期》)
2.非天質之卑。 (《送東陽馬生序》)
(七)「……,……也」。
1.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桃花源記》)
2.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
3.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
4.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允之任也。 (《出師表》)
5.夫戰,勇氣也。 (《曹劌論戰》)
6.夫大國,難測也。 (《曹劌論戰》)
7.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八)「……,……者也」。
1.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愛蓮說》)
(九)「……者,……」。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石。 (《馬說》)
(十)「……,……」。
1.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鄒忌諷齊王納諫》)
(十一)「……也」。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師表》)
㈧ 文言文中判斷句的翻譯或講解
一、……者,……也。
這是古漢語里最典型的判斷句式,它相當於現代漢語「……是……」。如:
1.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廉頗是趙國的良將。
2. 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蘇軾《石鍾山記》)
——那噌吰的聲音,象是周景王的無射鍾發出的鍾聲啊。
3.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司馬遷《鴻門宴》)
——楚的左項伯是項羽的叔父。
4.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教師是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
5.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現在叫做慧空禪院的地方,就是慧褒和尚的房舍和墳墓了。
6.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現在念「華」字念成「華實」的「華」,大概是讀音讀錯了。
二、……,……也。
主語後面不用「者」,只在謂語後面用「也」來表示判斷,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是……」。如:
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歐陽修《伶官傳記》)
——憂慮操勞可以使國家興盛,安逸享樂可以使自身滅亡,這是自然的道理。
2、此世所以不傳也。(蘇軾《石鍾山記》)
——這就是(石鍾的真像在社會上)不能流傳的原因了。
3.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蘇洵《六國論》)
——所以燕雖然是小國,卻最後滅亡,這就是用武力抵抗的成效啊。
4.和氏璧,天下所供傳寶也。(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和氏璧是天下共知的寶物。
5.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荀子•勸學》)
——君子不是本性和一般人不同,只是善於利用外啊也。
6.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杜牧《阿房宮賦》)
——一個人的心,也是千萬人的心啊。
三、……者,……。
在主語後面用語氣詞 「者」表示停頓,在謂語不用「也」,也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是」。不過,這種句式比少。如:
1.粟者,民之所種。(晁錯《論貴粟疏》)
——糧食是老百姓種的。
2.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同游的四個人,就是廬山陵的蕭圭,字君玉;長樂的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國,字平父,安上,字純父。
四、……,……者也。
在謂語後面「者也」連用,也相當於「……是……」。如:
1.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司馬遷《鴻門宴》)
——他是沛公車旁任警衛的樊噲。
2.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城北的徐公是最美麗的人。
3.晏子,齊之習辭者也。(《晏子•晏子使楚》)
——晏子是齊國最善於辭令的人。
這種句式,有時前面也用「者」。如:
4.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韓愈《師說》)
——那些孩子的老師,只是教他們念書,學習書上的句讀,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和解答疑難問題的老師。
㈨ 文言文判斷句詳細
所謂判斷句,就是以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為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的句式。其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我們學過的文言文中的此類判斷句有:
①陳勝者,陽城人也。
②項脊軒,舊南閣子也。
③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⑤七略四庫,天子之書。
⑥宮中府中,俱為一體。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遺恨也。
⑨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2.採用副詞「乃」「即」「則」「皆」「是」「誠」「為」等表示判斷。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我們學過的文言文中的此類判斷句有:
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②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將項燕。
⑤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⑥非死,則徙爾。
⑦此皆良實,志慮忠純。
⑧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⑩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3.採用否定副詞「非」表示否定判斷。如:「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我們學過的文言文中的此類判斷句有: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
③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
4、語義上主謂直接判斷:
①劉備天下梟雄。
②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
㈩ 文言文判斷句
亦
yì
〔副〕
(1) 也;也是 [also]
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也不過是摘了帽子,光著腳回,把頭往地上撞罷了。答搶,撞。)——《戰國策·魏策》
亦盛矣哉。(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啊!)——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亦以明死生之大。(也就是為了用它表明死生的重大意義。以,用,後面省略了賓語「之」)。——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攻一時,敵退,三保亦自喜。——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2) 又如:亦許(也許);亦然(也是這樣)
素:
一向,向來。古文中常後跟事實表肯定。
「單於素聞廣賢」
「且相如素賤人」
「匈奴素聞郅都節」
「延年素輕霸為人」
「湯數行丞相事,知此三長史素貴,常凌折之。」
即:就是。
例句:
那就是說,那就是 [that is;namely]
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傳·襄公八年》
梁父即 楚將 項燕。——《史記·項羽本紀》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即此愛汝。——清· 林覺民《與妻書》
即如忠烈遺骸。—— 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身外即戰場。——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又如: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