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花園
花園里有什麼教案--活動目標:
1、在充分感知春天季節特徵的基礎上,嘗試用不同的圖像組成畫面,表達自己的發現。
2、願意與同伴分享交流各自的經驗,進一步感受散文詩的優美意境。
花園里有什麼教案--活動准備:
1、淺綠色正方形紙(紙上劃有三條表示地面的綠色線條),深綠或深藍色水筆,各色蠟筆。
2、幼兒共同准備畫有各種昆蟲的小紙片,搜集蝴蝶粘紙和固體膠。
花園里有什麼教案--活動過程:
一、情境
美麗的春天已經來到了,我們每天走進花園都會找到許多小可愛,還把它們記錄了下來,一起做成了一個大花園,布置在活動室里。現在,我們一起在這張畫上找一找花園里有什麼。
二、討論
按照畫面上的四個人物,運用散文詩《花園里有什麼》的內容,共同尋找和討論:
1、花園里看得到的是什麼?花園里都有些什麼樣的花朵?它們有些什麼不同?
2、有些東西有時看得到,有時看不到,能不能從畫里把它們找出來?我們是怎樣找到它們的呢?美麗的蝴蝶非常難畫,我們是怎樣學會畫的?小雞或小鳥的叫聲又可以怎樣在畫面上表示呢?
3、還有的東西用鼻子聞不出來,用耳朵也聽不到,就真的找不到了嗎?……小朋友的小草為什麼畫得這樣簡單?請他來介紹自己走在草地上的感覺。
三、創作
1、我們在花園里發現的比圖書里的小男孩更多,說也說不完,我們就來畫一張自己的花園,用它來編成自己的圖畫詩。
2、幼兒創作過程中教師結合散文詩關注幼兒當前的創作,引導幼兒不斷思考和交流。以下為活動過程中的部分實錄。括弧里正體字為教師的介紹,斜體字為幼兒的介紹。
猜猜看,花園里有什麼?看得到的是:
(小蝌蚪睜大了眼睛在找媽媽,一排排的小樹在長高),樹林里有樹哥哥和樹弟弟,花園里一定也有花姐姐和花妹妹。
(……已經看到了美麗的三角花,……發現了溫暖的陽光,……找到了泥土中的小蟲,……看到了好大一片草地,……看到了池塘里的荷葉一片又一片。)
(……看到了正在飛舞的蝴蝶),蝴蝶是很難畫的,你是怎麼學會的呢?(戎是照著書上畫,然後就記住了。)
哇!一隻蝴蝶只有一對翅膀活得成嗎?不行,它受了重傷。(原來漏畫蝴蝶翅膀的幼兒,立刻添上了另一對翅膀)。
……這位小朋友畫的蝴蝶特別美麗,給你們看一分鍾。
呱呱呱,這是誰的叫聲?(青蛙媽媽呱呱呱地叫,正在找勉的寶寶。)嘎嘎嘎,又是誰來了?
(一隻小鴨正在草地上散步,)
有沒有找到有時看得見、有時看不見的小可愛呢?f蝌蚪長出了後腿——前幾天它還沒有長出來,現在長出來7,)(小鳥在窩里的時候我看不見,飛出來我就看見了,)
(我摸到了毛毛蟲軟軟的身體)還能摸到什麼呢?……伸出小手摸到了粗糙的樹皮。
我們的花園越來越美麗,讓我們來檢查一下:我們的花園里看得到的是什麼,聽得到的是什麼,聞得到的是什麼,有的東西我們看不到、聽不到也聞不到,我們能找到嗎?(幼兒欣賞檢查自己的花園。)
四、仿編
我們每個人都有了一個美麗的花園,我們也能編一首自己的《花園里有什麼》,現在我們先來編第一段好嗎?(教師說詩歌的名稱後,幼兒開始集體朗誦第一段詞句,並在其中插入自己畫面上的內容。)
集體:猜猜看!花園里,看得到的是什麼?看不到的是什麼?
不用猜,我知道,花園里看得到的是
個別插入:看得到的是漂亮的小花和嫩草,
看得到的是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飛舞,
看得到的是小雞和小鴨正在一起玩耍,
看得到的是小蝌蚪在找它們的媽媽……
集體:還有……還有……哎呀!太多了,我說不完啦!
花園里看不到的是花草的清香,涼涼的微風。
還有……還有……
附散文詩
花園里有什麼
(劃線部分為幼兒填詞)
猜猜看!花園里,
看得到的是什麼?看不到的是什麼?
不用猜,我知道,花園里看得到的是,
太陽公公紅紅的臉膛,美麗的花朵在太陽底下張開了笑臉,
還有小白兔在一跳一跳又一跳。
還有……還有……哎呀!
太多了,我說不完啦!
花園里看不到的是花草的清香,涼涼的微風。
還有呢? 遠處樹叢中,布穀鳥」布穀」「布穀」的叫聲:
陽光中的紅、橙、黃、綠、青、藍、紫的顏色。
還有……還有……哎呀!
我不知道啦!我沒看到,怎麼會知道呢?
有一些東西,有時看得到,有時看不到,
像小螞蟻在泥土裡忙碌地鬆土,
白的雲彩從頭飄過
不過,有些東西真的看不到。
要用耳朵才能聽得見,要用鼻子才能聞得到。
那是蜜蜂嗡嗡地扇動翅膀,那是花草的清香,那是青蛙的「呱、呱」叫聲,那是小河在歡快地歌唱,
還有呼呼的風聲,花園里粉紅的百合花散發著沁人心的花香,還有些東西是用鼻子也聞不出來,用耳朵也聽不到的。
就真的找不到了嗎?
那是涼涼的微風吹在臉上癢癢的感覺!
那是呼吸清新的空氣舒服的感覺,那是太陽曬在身上暖洋洋。
還有些東西是用鼻子也聞不出來,用耳朵也聽不到的。
就真的找不到了嗎?
那是泥土下的種子寶寶!
那是還有池塘里剛出生的小蝌蚪寶寶和河裡游動著的魚群,草叢里跳出來的蚱蜢。
噓——讓我們仔細去尋找,小聲點,不要嚇跑了花園里各種看得到、看不到的小可愛。
❷ 請問很多印度繪畫里都會出現花園,請問花園在印度繪畫里象徵著什麼比如下面這幅畫里的花園代表什麼呢
1、花園在印度繪畫里象徵著印度美術風格的演變不僅受形式美自律性法則的支配,而且更受印度宗教、哲學嬗變的制約。以印度美術的兩大系統──佛教美術和印度教美術為例:佛教倫理學注重沉思內省,佛教美術便強調寧靜平衡,以古典主義的靜穆和諧為最高境界;印度教宇宙論崇尚生命活力,印度教美術便追求動態、變化,以巴洛克風格的激動、誇張為終極目標。而晚期大乘佛教被印度教同化蛻變為密教,密教美術也傾向於巴洛克的繁縟絢爛。同時,印度的古典主義並不完全摒棄華麗的裝飾(酷愛裝飾是印度美術的傳統特色之一);印度的巴洛克風格也並不完全排斥靜態的表現(「寂靜」是印度教吠檀多哲學的宇宙精神「梵」的本義之一)。因此,只有深入了解印度宗教、哲學的奧義,才能准確把握印度美術乃至印度文化的特質和精髓。就像一個花園里的各種花朵千姿百態,靜靜的綻放著自己的芳香。
2、花園在印度繪畫里象徵著印度本土的主要宗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文化與外來的伊斯蘭教等異質文化互相影響,使印度文化呈現多樣統一的特徵。盡管印度歷史上外族入侵頻繁,小國林立,長期分裂,但印度文化仍具有印度本土傳統精神上的連續性和統一性。就像一個花園里的各種植物在一起共同吸取著花園里泥土的養分。人和動物、植物在花園里和諧共處。
3、花園在印度繪畫里象徵著印度美術不僅具備印度文化的一般特點,而且與印度的宗教、哲學關系極為密切。就其原初意義而言,印度美術往往是宗教信仰的象徵或哲學觀念的隱喻,而非審美觀照的對象。19~20世紀,西方各國和印度的學者才逐漸發現了印度美術的審美價值,並參照歐洲美術史的風格分類法,把印度美術風格的演變劃分為古風、古典主義、巴洛克、羅可可等發展階段。當然,由於文化背景不同,這種風格分類在年代上與歐洲並不對應,在內涵上也不盡相同。就像一個花園里的各種植物在一起欣欣向榮發展著,精彩紛呈。
❸ 從廣州火車站到東風東路的美術中學怎麼坐車
起點: 廣州火車站
終點: 東風東路
共有10條結果符合查詢條件!
線路1: 從越秀公園北門出發,乘坐30路(錦城花園總站-瑤台(美博城)總站),抵達執信中學. 約3.79公里
線路2: 從越秀公園北門出發,乘坐284路(員村總站-廣園新村總站),抵達白雲賓館. 約4.54公里
線路3: 從廣州火車站總站出發,乘坐33路上行(廣州火車站總站-大學城(中部樞紐)總站),抵達先烈南路. 約5.68公里
線路4: 從草暖公園出發,乘坐242路(流花車站總站-穗港碼頭),抵達花園酒店. 約3.44公里
線路5: 從廣州火車站總站出發,乘坐269路(廣州火車站總站-東圃總站),抵達花園酒店. 約3.82公里
線路6: 從廣州火車站總站出發,乘坐862路(廣州火車站總站-南湖賓館),抵達花園酒店. 約3.78公里
線路7: 從越秀公園北門出發,乘坐278路(科韻路總站-匯橋新城總站),抵達白雲賓館. 約2.79公里
線路8: 從廣州火車站總站出發,乘坐201路(廣州火車站總站-犀牛角村總站),抵達花園酒店. 約3.67公里
線路9: 從廣州火車站總站出發,乘坐234路(廣州火車站總站-岑村火爐山森林公園總站),抵達花園酒店. 約3.67公里
線路10: 從桂花崗出發,乘坐886路(集賢苑總站-珠江新城總站),抵達花園酒店. 約3.87公里
起點: 建行東風東路支行
終點: 美術中學
詳細行車指引:
1.從東風東路向東出發,沿東風東路走300米並調頭到東風東路,
2.沿東風東路走0.7公里並右轉到長城北大街,
3.沿長城北大街走1.4公里並左轉,
4.走2.2公里並左轉到天鵝東路,
5.沿天鵝東路走500米到達目的地。
總路程約5.46公里
❹ 印象派美術 名詞解釋
印象派:一個革新的畫派
印象派是伴隨著1874年的轟動畫展而正式誕生的。但這一新的畫派在19世紀60年代已初見一些端倪。19世紀中葉,風景畫的創作發生了重大變化。風景不再僅僅是一個背景,一個用作構圖陪襯的背景,而是成為畫的主體。美術藝術大師樂於在風景中加入人物的形象。
巴比松派美術藝術大師的教益和印象派最初的跡象
歷史風景畫的古典傳統原則以及浪漫風景畫特點遭到一群藝術作品家的徹底摒棄。他們更崇尚接近大自然的美術觀。這些名副其實的「風景美術藝術大師」走出巴黎,到楓丹白露的森林中徜徉。他們住在馬洛特、沙伊昂比爾和巴比松等小鎮,在那裡奠定了巴比松畫派的基礎。為了追求真實,他們努力直接接觸大自然。為了准確地再現鄉村生活,他們細心觀察日常的生活場面,觀察正在田間或林中勞作的農民(米勒的《晚鍾》和《拾穗者》,1857年沙龍展出,奧賽博物館藏)以及動物(見特羅揚、多比尼、羅莎博納爾、庫爾貝等人的作品)。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莫奈、雷諾阿、西斯萊和巴齊耶也開始拒絕學院派的清規戒律。1863年,他們離開格萊爾的巴黎畫室,來到沙伊昂比爾的白馬旅店。他們在一位藝術大師領導的畫室暫住,主要的好處是這些未來的「印象派」美術藝術大師可以見面、交流,而不是聽那些太受約束的美術課。這段經歷後來表明對他們以後的發展大有裨益。這四位美術藝術大師的第一批作品表明了他們從這些前輩那裡獲得的教益。
1892年,西斯萊對評論家阿道爾夫達維尼埃說:「我喜歡的美術藝術大師是誰?如果只說同代人,那就是德拉克洛瓦、柯羅、米勒、盧梭和庫爾貝,他們都是我們的老師。他們熱愛大自然並強烈地感受到大自然。」所以,印象派美術藝術大師是屬於巴比松派風景美術藝術大師一脈而躋身於19世紀法國畫派的世界著名美術藝術大師之列。他們年輕時的某些作品深受柯羅的影響,貝爾特莫里索還曾是柯羅的學生。在他們早期的習作中,這些未來的印象派美術藝術大師表現出與過去的自然主義風格美術藝術大師們同樣的質朴風格。
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這幅畫(奧賽博物館藏)觸怒了官方沙龍的評委和1863年落選者沙龍的觀眾們。在這幅畫中,周圍的風景仍只是作為人物的背景。但是,如果說馬奈試圖使人聯想到過去的一些藝術大師(拉斐爾、喬爾喬涅和提香等),那麼現代主義風格生活場景中的這個裸體女人則使人想到一個「現代主義風格」主題「鄉村一景」,就像莫泊桑在其短篇小說中所描述的那樣。這一歷史性畫作宣示著外光畫的出現。
將人物放在風景中,是年輕的馬奈探索的目標。他在其巨作《草地上的午餐》中就做了這種嘗試。這幅畫原本是為1866年沙龍准備的(附畫1)。畫的初稿以及前期的習作都是在楓丹白露森林中的一條小路上畫的(《沙伊的石路》,奧賽博物館藏)。1920年馬奈對特雷維斯公爵說過:「我當時像其他人一樣,先畫一些小幅對景寫生,然後再在我的畫室里組合成一幅畫。」。如此大尺寸的畫幅(4米多×6米)是受了庫爾貝的「大機器」的啟發,但在外光畫中不具代表性。後來發展起來的外光畫都是便於運輸的。由於這一原因,《草地上的午餐》未能完稿,後來畫作又被分割(重要的兩部分現存於奧賽博物館)。畫上的這些日常生活中的人物聚攏在有陽光照射的樹下,處在明亮的氛圍中:場面幾乎是以照相的視覺營造的。
1.《草地上的午餐》 馬奈 1865-1866 奧賽博物館藏
同樣,莫奈的《花園中的女人》(奧賽博物館藏)(附畫2)也是一幅在室外創作、取材於美術藝術大師在維爾達弗萊的花園的自然景色的傑作。在這件作品中,莫奈成功地表現出原初「印象」的自然性:陽光透過樹葉灑落下來,在地上形成明暗分明和斑駁的光影。這一巨作被1867年的沙龍拒之門外,而為巴齊耶所收購。巴齊耶的《家庭團聚》(奧賽博物館藏)(附畫3)則為1868年的沙龍所接受。這幅畫在某種程度上是對《花園中的女人》的呼應。
2.《花園中的女人》 莫奈 1866-1867 奧賽博物館藏
3.《家庭團聚》 巴齊耶 1867 奧賽博物館藏
19世紀60年代,年輕一代的美術藝術大師(馬奈、畢沙羅、莫奈、雷諾阿、西斯萊、巴齊耶和塞尚)遵循巴比松派美術藝術大師的榜樣,繼續要求一年一度的沙龍評審團承認他們的美術,希望能參加這一官方藝術作品展。然而,盡管印象派美術藝術大師們不否認他們同過去的聯系,甚至有時採用巴比松畫派的技法,如庫爾貝用利刀著色的做法或多比尼的技法,但是他們與巴比松派不同,不再在風景畫中使用任何「浪漫派」筆觸,而是注重風景畫的客觀性。而這種客觀性只是在過去一些野外寫生的小樣中才能見到。多比尼曾以傳統技法表現四季的輪回。而同樣畫這一古典主題的米勒在技法上則有所創新。米勒在1874年第一次印象派畫展的前夕創作的《春天》(1868—1873,奧賽博物館藏),畫中畫了彩虹,並給予光線重要地位,這預示了畢沙羅、莫奈和西斯萊筆下的鮮花盛開的果園。他們也如此喜歡春天的到來。
1870年,隨著普法戰爭的爆發和後來巴黎公社的成立,一個時代結束了。這些政治事件對藝術作品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其中最直接、最痛苦的影響之一是巴齊耶在博納拉羅朗德戰場上英年早逝。這些事件還造成藝術作品家們四處飄流。莫奈決定離開法國,第一次接觸倫敦。
在倫敦,莫奈認識了未來印象派美術的畫商保羅-杜朗-盧埃爾,此人後來給予美術藝術大師們非常友好和寶貴的支持。根據這位畫商在其《回憶錄》中的記敘,莫奈是經美術藝術大師多比尼的介紹與盧埃爾相識的。多比尼在向其介紹莫奈時說:「這個人比我們大家都強。買他的畫吧!」
畢沙羅也跑到了英國,並與莫奈建立了忠誠的友誼。兩個人一起參觀倫敦的博物館,欣賞英國派風景美術藝術大師康斯泰勃爾、博寧頓,尤其是透納的作品。莫奈從透納的作品中發現了一種非常特別的藝術作品,與他後來一些被稱為「印象派」的作品、特別是《日出印象》(馬爾莫當莫奈博物館藏)(附畫4)所表現的視覺相一致。曾在1874年第一次印象派畫展上展出的這幅世界著名的海景畫,是作者追憶透納的風景畫而在勒阿弗爾創作的。這一印象派美術的淵源,畢沙羅是在此後很久的1892年才承認。他說:「我們的道路是從英國大美術藝術大師透納開始的……」
4.《日出印象》 莫奈 1872-1873 馬爾莫當莫奈博物館藏
父母是英國人因而是英國國籍的西斯萊,他是博寧頓水彩畫的崇拜者。他應當算是一個英國美術藝術大師呢還是更多地屬於法國的風景畫派?西斯萊直到1899年去世也未取得他強烈要求的法國國籍。西斯萊一生都住在法國(除了幾次回英國小住),並致力於描繪巴黎大區的風景。他善於在其令人陶醉的、細致入微的作品中表現巴黎大區的迷人風光。盡管如此,西斯萊終究沒有去掉英國人的痕跡,這使他在印象派美術藝術大師中與眾不同。
最初,這些未來的印象派美術藝術大師對前輩美術藝術大師鍾愛的寫生地表現出近乎子女對父母的忠誠。他們重走楓丹白露森林小路或是去諾曼底。後來他們另走自己的路。放棄一年一度的沙龍(他們中仍有一些人入選沙龍),轉而熱心於「印象派」畫展,或舉辦個人畫展(一般是在支持印象派的畫商杜朗-盧埃爾的畫廊舉辦),同時前去更符合他們這個時代的新的寫生地。距離巴黎的遠近,是選擇寫生地、同時對19世紀下半葉風景畫的演變構成一個決定性因素。當時水陸交通網得到大大發展。此外,還出現了汽輪、尤其是火車等快速交通工具,這使那些城裡人想避開城市的喧鬧、到「郊區」或周圍的農村度過幾個小時時光成為可能。
作為自己時代的人,1870年的美術藝術大師們畫的是離巴黎不遠、從巴黎很容易去到的地方,從而表明他們對於交通工具有很大的依賴性。寫生地分布在鐵路或塞納河沿線,這與道路和交通工具的發展完全吻合。年輕的美術藝術大師們首先選擇的是布吉瓦爾、沙圖、魯弗申和馬利勒魯瓦地區。後來在普法戰爭和巴黎公社時期,他們分成幾派。莫奈在英國經多比尼的介紹認識了杜朗一盧埃爾。1871年12月,他從英國回法國後居住在阿爾讓特依,而畢沙羅則選擇了蓬圖瓦茲和瓦茲河畔的奧維爾,當時塞尚也在這里創作。雷諾阿則幾個地方都去,有時和莫奈,有時和西斯萊一起作畫。
在19世紀下半葉,這種對法國農村的發現,表現田野風光的畫佔主導(在畫室創作的「英雄的」和「歷史的」風景畫減少),對應了法國人的民族主義風格情緒的高漲。導游們向遊人介紹值得一看的地方和值得注意的景點,很多城裡人沿著弗雷德里克莫羅和羅薩內特在楓丹白露森林走過的路漫步(福樓拜:《情感教育》,1869年)。列昂薩伊在1867年出版的《巴黎指南》關於鐵路的一章中寫道:「巴黎人夏天都到離巴黎四五十公里遠的郊區去,其出行的遠近取決於時間和價格。」
新的美術題材:一個既傳統又現代主義風格的法國形象
印象派美術藝術大師不僅僅是利用出現不久的道路和交通手段。他們更是將其看作值得他們去畫的創作題材,與房子、磨坊、池塘和森林一樣重要,並將其搬上畫面。過去法國和義大利的藝術大師們的傳統做法是在畫中利用道路造成一種三維空間的幻覺,而17世紀荷蘭派的風景美術藝術大師則把道路作為一個正式的創作對象。印象派美術藝術大師效仿荷蘭美術藝術大師的做法,不滿足於描繪正在整治中的鄉村和「郊區」,反映那裡的休閑活動,而是執意地描繪通往那些地方的交通手段。有多幅油畫藝術都以一種特別的亮調子表現出印象派美術藝術大師對工業化的贊頌。莫奈常常駐足於(《阿爾讓特依的鐵路橋》(1873年,奧賽博物館藏)(附畫5)前面,而雷諾阿則在《沙圖的鐵路橋》(1881年,奧賽博物館藏)(附畫6)前支起了畫架。新修的道路不斷給美術藝術大師們以靈感(畢沙羅《魯弗申的馬車》,1870;《魯弗申大街》,1872,奧賽博物館藏)。
5.《阿爾讓特依的鐵路橋》 莫奈 1873 奧賽博物館藏
6.《沙圖的鐵路橋》 雷諾阿 1881 奧賽博物館藏
印象派美術藝術大師把道路、鐵路、河流和橋梁以及各種相應的交通工具(馬車、火車和船)搬上畫面,從而創作了一種風景畫的新圖像,描繪一種由於當時的工業化而「變得更美的風景」。他們用通俗的畫面讓同時代的人了解工業化。但是除了像左拉這樣一些有遠見卓識的評論家外,很多觀眾看到的只是顯然無意義的主題和一種由特殊的技法、全新的風格所產生的視覺刺激。然而,印象派的作品遠比其讓人以為的直接易懂復雜得多。其實美術藝術大師們選擇創作題材是很用心的。他們畫的風景畫中有一種法國的傳統形象與進步帶來的新事物之間的平衡。工業進步使法國具有現代主義風格化的面貌;美術藝術大師們把「現代主義風格性」引入美術。
盡管巴比松派關於回歸大自然的主張吸引印象派美術藝術大師,但他們在接受的同時,並不截然反對正在給法國農村帶來許多變化的工業化。相反,他們從人類對風景的變革影響中找到了美。美術藝術大師們以自己的方式贊美法國在遭到普法戰爭的破壞(道路、橋梁等)之後進行的重建。盡管他們部分地繼承前輩美術藝術大師,畫森林、畫古老的庄園和磨坊,但同時伴以現代主義風格建築、工廠,反映了他們國家一個准確與完整的視覺形象。
正當有一些印象派美術藝術大師仍面向過去,另一些則為進步和「現代主義風格文明」所吸引。美術藝術大師們選擇不同的寫生地,影響了他們的作品以及他們給我們描繪的當時法國農村的形象。
印象派美術藝術大師中最固執於創作大量農村和田野風景畫的,當屬畢沙羅。奇怪的是,他也被看做是一個「城市風景畫」藝術大師。他注重反映交通道路的經濟、工業和商業風貌,這使他選擇了蓬圖瓦茲市和附近有農民居住的地區為寫生地。固然他對鐵路運輸方面的創新很感興趣,但他的畫面更反映農村老式、傳統的一面,有馬車和馬行駛的路。他在其「鄉野」作品中,常常畫有農民,沒有任何現代主義風格化的痕跡,而是更樂於描繪傳統形式的農業。印象派美術藝術大師在其作品中再現的法國農村顯得不符合時代,遠離農業經營方式的進步。這種態度與他們對待交通道路和交通工具採取的態度截然不同。畢沙羅的風景畫中總是有人,猶如西斯萊反映巴黎大區的小村子的通俗畫始終有人物一樣(《弗瓦贊村》,1874年,奧賽博物館藏)(附畫7)。他們畫中許多細節表現人的存在,與塞尚無人的風景畫(《縊死者之屋》,1873年,奧賽博物館藏)(附畫8)正相反。
7.《弗瓦贊村》 西斯萊 1874年 奧賽博物館藏
8.《縊死者之屋》 塞尚 1873年 奧賽博物館藏
畢沙羅(《蒙福科的收獲季節》,1876,奧賽博物館藏)和莫奈(《草垛夏末》,1890,奧賽博物館藏)都擅長表現人們耕作的農村以及那裡的田野。莫奈和雷諾阿也創作更反映人工的「現代主義風格化」的作品,這與當時畫巴黎郊區「農村一景」的時尚相一致。
最後,某些印象派美術藝術大師也利用了1850-1890年間的園藝熱。當時,園藝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品。人們熱衷園藝成風,以致一些花園的主人編寫出版游覽指南。畢沙羅畫的是「實用花園」(《蓬圖瓦茲,春天,果樹和菜園》,1877,附畫9;《獨輪車果園》,約作於1881,奧賽博物館藏)。而吸引印象派美術藝術大師注意的尤其是「休閑花園」,如莫奈(《花園中的女人》,1866-1867,奧賽博物館藏),巴齊耶(《家庭團聚》,1867,奧賽博物館藏),以及住在蓬圖瓦茲的畢沙羅(《赫米達奇花園一角》,1877,奧賽博物館藏),還有卡耶博特,他與莫奈一樣都喜歡花。
9.《蓬圖瓦茲,春天,果樹和菜園》 畢沙羅 1877 奧賽博物館藏
不同的寫生地、新的美術題材、筆觸和色調的碎化這種非常獨創的美術技巧,這就是印象派的貢獻。對當時已成為研究對象的光的敏銳運用,也是他們的貢獻之一。
印象派美術藝術大師們用畫筆表現大自然在不同季節中的變化。他們從嚴寒中獲得創作「冬景」或「雪景」的靈感(莫奈,《喜鵲》,1868-1869年,奧賽博物館藏)(附畫10)。他們尤其迷戀雪景,因為畫雪景是他們研究光的變化的絕好機會。他們運用色彩的微妙差別,在畫面上鋪加上一些小小的彩色斑點用這種筆觸的碎點畫出的地面不再是均勻的白色,而是泛著淡淡的藍光。同莫泊桑(《春天》,1881)一樣,美術藝術大師們興奮地迎接嚴冬過後美好日子的到來;他們的畫不再是氣氛低沉、肅穆的,取而代之的是滿眼綠色、花滿枝頭、歡快愉悅的風景。畢沙羅、莫奈和西斯萊用畫筆真實地再現了春天花團錦簇的果園令人賞心悅目的氛圍。在收獲的季節,畢沙羅不是在蓬圖瓦茲地區就是去他住在馬埃納的朋友皮埃特家裡畫農村生活的場景(《蒙福科的收獲季節》,1876,奧賽博物館藏)。
10.《喜鵲》 莫奈 1868-1869年 奧賽博物館藏
在一些畫展上展出的印象派作品的題目說明,色彩、季節、時間遠比地點重要得多(例如畢沙羅的《紅色屋頂村子一角冬景》,1877,奧賽博物館藏)。左拉在1876年指出:「我所說的美術藝術大師們被人稱為『印象派』美術藝術大師,因為他們中的多數人首先致力於傳達的是事物給人的真實印象……」
除了季節的交替之外,景物在一天內的變化,從冬天凌晨最初的數小時(畢沙羅,《霜》,1873,奧賽博物館藏)到黃昏和秋天的落日,都令印象派美術藝術大師們感興趣。莫奈致力於再現對象隨著一天內時間的推移、季節和天氣的變化而不斷發生的變化這種美術方式導致產生了19世紀90年代的「系列」畫作(草垛、白楊樹、教堂等)。他喜歡反映所畫景物的瞬間形態。他注意空氣和光,即注重在他的眼睛和創作對象之間的東西,試圖畫出不可觸知的東西。
印象派美術藝術大師擅長表現法國農村,同時也能在城市、特別是在巴黎和盧昂找到靈感的源泉。他們被豪斯曼男爵創造的「新巴黎」迷住了。以火車站為象徵的現代主義風格工業時代的建築進入他們的視線。火車站以及其他新建的玻璃和金屬建築物是工業時代的見證。(莫奈,《聖拉扎爾火車站》,1877,奧賽博物館藏)(附畫11)。1877年左拉寫道:「如同其父輩在森林和河流中找到詩一樣,我們的藝術作品家大概在火車站中找到了詩。」他們的「城市風景畫」給人以居高臨下之感,在透視和取景方面往往受到日本版畫和剛誕生不久的照相藝術作品的啟發。此外,他們的許多作品是描寫首都的休閑娛樂生活:賽馬、音樂、咖啡音樂會、歌劇、舞蹈(如德加的畫)、群眾性舞會(雷諾阿,《煎餅磨坊的舞會》,1876,奧賽博物館藏)(附畫12)、在公園和林陰路上散步(如莫奈、畢沙羅和卡耶博特的畫)等等。
11.《聖拉扎爾火車站》 莫奈 1877 奧賽博物館藏
12.《煎餅磨坊的舞會》 雷諾阿 1876 奧賽博物館藏
盡管印象派美術藝術大師們喜歡表現景物的變化,但也有些美術藝術大師有時樂於以自己的方式創作肖像畫。
德加把畫筆指向「平民社會中的人物」,例如洗燙衣女工、坐在咖啡桌前的女人等(《咖啡館》,又名《苦艾酒》,1876,奧賽博物館藏)。德加還畫了不少朋友的肖像。
德加把畫筆指向「平民社會中的人物」,例如洗燙衣女工、坐在咖啡桌前的女人等(《咖啡館》,又名《苦艾酒》,1876,奧賽博物館藏)。德加還畫了不少朋友的肖像。
雷諾阿在印象派中可稱得上是「肖像美術藝術大師」,因為他特別喜歡畫女性的面部。他的模特兒顯現了人生的不同階段:從面部表情豐富的嬰兒和孩子(主要是美術藝術大師自家的孩子)到打扮入時的女人。雷諾阿也善於捕捉青年人的無憂無慮、高興的心情和青春氣息(《彈鋼琴的年輕女郎們》,1892,奧賽博物館藏),還善於表現小人物的情態(如《手持玫瑰花的加布里艾》,1911,奧賽博物館藏)。而西斯萊除了很少的幾次例外,一生不畫這一題材。
和畢沙羅一樣,塞尚在一生中畫了許多自畫像。據說,塞尚對畫商沃拉爾說過:「藝術作品的終極是人像。」(在塞尚藝術作品中,「人像」一詞即指「肖像」)他不著力表現面部的瞬間表情,而是注重刻畫模特的內在氣質和性格。他是在他身邊的人中間選模特,所以,他讓後來成為其妻子的伴侶霍爾騰絲菲蓋長時間擺姿勢,畫了多幅塞尚夫人的肖像。在這些肖像畫里,美術藝術大師運用了他畫靜物用的幾何化處理手法,從而預示了20世紀初美術上的新探索——立體派(《拿咖啡壺的女人》,約作於1890-1895,奧賽博物館藏)的出現。
青年莫奈的作品中也有幾幅肖像畫。1868年他畫了一幅側著身子、似乎是從背部看去的肖像畫《戈迪拜爾夫人》(奧賽博物館藏)。後來隨著莫奈年齡和經驗的增加,他放棄了肖像畫,專致於畫大自然。但要指出的是,1886年,他以其兒媳蘇珊娜歐什德為原型創作了兩個版本的《打陽傘的女人》(奧賽博物館藏)。莫奈把這兩幅畫叫做《外光下的人物習作》。這兩個處理「如同畫風景一般」的人物輪廓已經非人物化了。
在肖像畫領域、印象派女美術藝術大師貝爾特莫里索(女兒朱麗馬奈是她最喜歡的模特)和瑪麗卡薩特成功地表現了「母愛」(貝爾特莫里索,《搖籃》,1872,奧賽博物館藏)(附畫13)和當時的室內場景。這些畫面使我們今天能夠抱著懷舊的心情領略上個世紀生活的藝術作品。
13.《搖籃》 貝爾特莫里索 1872 奧賽博物館藏
今天,印象派已遠離其誕生之時所遭遇的抗議和驚世駭俗的氣氛。自從卡耶博特的贈品在1896年堂而皇之地進入盧森堡博物館以來,印象派的作品就得到了藝術作品愛好者、收藏家和博物館眾多參觀者的熱情認可。
❺ 下水徑陽光花園附近有好的美術培訓班嗎針對孩子的。
那邊比較專業的美術培訓少,就有一個在小區內。叫陽光畫苑美術培訓中心,還比較偏。就在陽光花園側門進去的18棟1樓哪裡。對面就是陽光小學,口碑不錯,而且是比較專業的,伙孩子在那裡學得還挺好的。
❻ 少兒美術春天的大樹水粉怎麼講課
【教學流程】:
活動准備:
1、物質材料:美麗的花兒(範例);水粉顏料(各種顏色);抹布,創設"花園"背景圖;背景音樂;蝴蝶貼紙若干。
2、知識經驗准備:對顏料有初步的了解,知道顏料的簡單用途。
(一)、欣賞討論春天師:小朋有你們看:春天來了,小草害羞地探出了小腦袋,花園里的花兒都開了,你們還發現了春天有什麼變化呀?你們覺得春天的景色漂亮嗎?花園里都開了哪些顏色的花呢?
幼:柳樹發芽了,小草變綠了……總結:小朋友們發現了這么多春天的變化,你們眼中的春天真美麗,花園里的花兒也很漂亮。今天,陳老師要帶你們用我們的手指來畫出美麗的花兒來,想不想來畫畫呢?
(二)、演示與思考1、師:下面請小朋友們看一看,老師用手指畫的美麗的花兒。你看到了什麼?動動你們的小腦筋,想一想這是怎麼畫出來的呀?(請個別幼兒分別講說)幼:看到了紅色的花兒,漂亮的蝴蝶,用手指印出來的……2、師:小朋友們真聰明,知道用手指可以印出美麗的花兒,現在我們來看一看怎麼用我們的手指呢!(教師用白板、投影儀進行正確示範)總結:原來,我們可以用我們的拳頭印出花蕊,用手指輕輕的蘸顏料,圍著花蕊印花瓣,花瓣要圍在花蕊的四周。印好的小朋友,可以給你美麗的花朵上面,貼上漂亮的蝴蝶。那我們美麗的花兒,就完成啦。
❼ 用黑體美術字把花園兩個字寫在圓圈裡
把花園兩個字寫在圓圈裡
❽ 莪要學美術,不知道石家莊空中花園附近有沒有畫室,教成人的。留下聯系方式,或地址。
徐老師 89643099
❾ 秘密花園大班美術公開課
買愛的薩迪阿斗in哈
❿ 以"美麗的花園"為題,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
答--幼兒園是孩子玩耍的地方,不是學校。但幼兒園阿姨在和孩子玩游戲是就要用圖片來讓孩子識顏色或實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