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虛詞
常見含義
備註:加粗例句為中小學語文課本中的例句[2]
動詞
到,往【現代漢語解釋】
例:①嘗與人佣耕,輟耕之壟上。——西漢·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
②行不知所之。——《莊子》
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例:①人皆吊之。——《塞翁失馬》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劌論戰》
③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孔雀東南飛》
④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鴻門宴》
⑤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狼》
⑥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2.指示代詞,這
例:①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
③之二蟲又何知?——《逍遙游》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我。
例:①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君將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說》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史記·魏公子列傳》
4.可用於賓語前置句復代指賓語,用於動詞之後
①野語有之曰 ——《莊子·秋水》
②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錄後序》
③珍寶盡有之——《史記·項羽本紀》
助詞1.結構助詞,相當於「的」。
例:①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馬》
②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③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④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賈誼《過秦論》
2.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例:①宋何罪之有?——《公輸》
②何陋之有? ——《陋室銘》
③句讀之不知。——《師說》
④菊之愛。——《愛蓮說》
3.結構助詞,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同【現代漢語解釋】助詞2。
例:①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②無絲竹之亂耳。——《陋室銘》
③縱一葦之所如。——《赤壁賦》
4.結構助詞,定語後置的標志。
例:①凌萬頃之茫然。——《赤壁賦》
②蚓無爪牙之利。——《勸學》
5.結構助詞,補語標志,可譯為「得」。
例: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6.音節助詞,無實義。
例:①填然鼓之。——《孟子·粱惠王上》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③公將鼓之。——《曹劌論戰》[3]
④頃之,煙炎張天——《赤壁之戰》
生僻含義
通「也」義
《墨子·大取》:「聖人也,為天下也。」前句也字作「之」義。《韓非子·解老》:「鬼祟也疾人之謂鬼傷人……」《賈子·大政》:「何君子之道衰,之數也。」最後的也字作肯定語氣助詞,其他兩個「也」字,都作「之」字義。
B. 文言文的虛詞用法與判斷
文言文的虛詞用法
語文18個文言虛詞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
1.【而】
(一)用作連詞。 1.表示並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③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2.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②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
③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登泰山記》)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3.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何】
(一)用作疑問代詞。
1.單獨作謂語,後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麼""什麼原因"。
①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③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裡""什麼"。譯時,"何"要後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
②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③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觸龍說趙太後》)
3.作定語,可譯為"什麼""哪"。
3.【乎】
(一)用作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
①幾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②技蓋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歸乎?(《赤壁之戰》)
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嗎」、「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在國乎?(《鴻門宴》)
②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師說》)
③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赤壁之戰》)
【乃】
(一)用作副詞。
1.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才」「這才」「就」等
①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悉使蠃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赤壁之戰》)
③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2.強調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
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漢。(《桃花源記》)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鍾山記》)
5.【其】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
①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包括復數)。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6.【且】
(一)用作連詞。
1.遞進關系,而且,並且。例:
①且立石於其墓之門(《五人墓碑記》)
②肅宣權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且問備曰。(《赤壁之戰》)
③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己久疲。(《赤壁之戰》)
2.遞進關系,況且,再說。
①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陳涉世家》)
②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赤壁之戰》)
③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六國論》)
3.讓步關系,尚且,還。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②故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7.【若】
(一)動詞,像,好像。
①視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長脛,意似良(《促織》)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齊桓晉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見梁襄王》)
(二)用作代詞。
1. 表對稱,相當於"你""你們";作定語時則譯為"你的"。
①若入前為壽 ,壽畢 ,請以劍舞(《鴻門宴》)
②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若屬:你們這些)
③更若役,復若賦……(《捕蛇者說》你的)
2.表近指,相當於"這""這樣""如此"。
①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齊桓晉文之事》)
(三)用作連詞。
1.表假設,相當於"如果""假設"等。
①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赤壁之戰》)
②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赤壁之戰》)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
2.表選擇,相當於"或""或者"。
①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漢書·高帝紀》)
3.至,至於。
8.【所】
(一)名詞,處所,地方。
①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
②成反復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促織》)
③某所,而母立於茲。(《項脊軒志》)
9.【為】
(一)動詞。
1.有「做」「作為」「充當」「變成」「成為」等義,翻譯比較靈活。
①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過秦論》)
②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過秦論》)
③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勸學》)
⑤趙王竊聞秦王善為(演奏)秦聲。(《廉頗藺相如列傳》)
⑥今日嬴之為(幫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竊符救趙》)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為(劃為)桂林、象郡。(《過秦論》)
⑧為(治理)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曬之。(《論語》)
2.以為,認為。
①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鴻門宴》)
②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
3.判斷詞,是。
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非為織作遲,群家婦難為。(《孔雀東南飛》)
(此文篇幅很大,來源於《網路文庫》篇幅有限,只能夠為你摘了這些,每個字基本摘錄前三小條,更多內容請登錄《網路文庫》查詢。)
C. 文言文虛詞例句
一、夫、唯、其
語氣詞「夫」可用於句首,也可用於句尾。用於句首,表示將要發表議論,引出議論的內容。如果是用在復句的最後一個分句的句首,則常常表示對上文的結語或推論。例如:
①夫如是,則能補過者鮮矣。(《晉靈公不君》)
②堯以不得舜為己憂,舜以不得禹、皋陶這己憂。夫以百畝之不易為己憂者,農夫也。(《許行》)
③慮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終如始,終始如一,夫是之謂大吉。(《荀子•議兵》)
前三例都是引出議論的內容,後一例是對上文的總結。
「夫」用於句尾,表示感嘆語氣,有進也表示疑問測度語氣,可譯「啊」、「吧」或「嗎」。例如: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
②吾歌,可夫?(《史記•孔子世家》)
「唯」(惟、維)作語氣詞,可用於句首或句中。表示引出主語或強調時間,一般可以不譯出。例如:
①《周書》曰:「惟命不於常」,有德之謂。(《左傳•成公十六年》)
②袞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晉靈公不君》)
③時維九月,序屬三秋。(王勃《滕王閣序》)
「唯」用在祈使句中,表示祈求、希望,可譯為「希望」、「請」等。例如:
①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燭之武退秦師》)
②唯天王秉利芳義焉!(《諸稽郢行成於吳》)
③惟大王少加意念惻怛之心於臣乘言。(《上書諫吳王》)
句中的「唯」(惟、維)往往用來幫助加強判斷,有的可譯為「是」。例如:
①晉楚唯天所授,保患焉!(《左傳•成公十六年》)
②黍稷非聲,明德惟馨。(《左傳•僖公五年》)
③是惟子厚之室,既固且安。(《柳子厚墓誌銘》)
語氣詞「其」往往用於句首或謂語前,表示多種語氣。
其一是表示估計、推測。往往用來表示自己的意見不一定正確,只是一種推測、估計。或者表示雖有一定看法,但為了謙虛或客氣,而使用「其」使自己的意見、看法表述得委婉、曲折些。這種用法的「其」可譯為「大概」、「也許」、「或許」、「恐怕」等。例如:
①宣子曰:「烏呼!『我之懷矣,自詒伊戚』,其我之謂矣!」(《晉靈公不君》)
②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左傳•僖公五年》)
③孟子去齊,三宿而後出晝,猶曰:「王其庶幾召我!」君子之不忍棄其君,如此厚也。(蘇軾《賈誼論》)
其二是表示反問,相當於「豈」,可譯為「難道」。例如:
①孤不敢忘天災,其敢忘君王之大賜乎?(《諸稽郢行成於吳》)
②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為大夫退,其敢當君乎?(《城濮之哉》)
其三是用於祈使句中,表示勸告、祈使、命令。這種用法的「其」,仍然是要使勸告、祈使、命令的語氣變得委婉、含蓄些。一般可以不譯。例如:
①子其勉也,吾不復見子矣。(《左傳•成公十六年》)
②君幼,諸臣不佞,何以及此?君其戒之!(同上)
④ 及鄭,鄭文公亦不禮焉。叔詹諫曰:「臣聞天之所啟,人弗及也。晉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將建諸?君其禮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二、常見的疑問代詞有「誰」、「孰」、「何」、「胡」、「曷」、「奚」、「安」、「惡」、「焉」等。這些疑問代詞有的稱代人,有的稱代事物,有的稱代處年,有的具有兩種或三種稱代作用。
「誰」和「孰」主要用於指人,「誰」的用法和現代漢語完全一樣,只是作賓語時要放在動詞前面。例如:
① 寡人有子,未知其誰立焉?(《左傳•閔公二年》)
② 吾誰欺?欺天乎?(《論事•子罕》)
「孰」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主要用於選擇問句中。例如:
① 吾子與子路孰賢?(《孟子•公孫丑上》)
② 雖使子厚得所願,為將相於一時,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柳子厚墓誌名》)
「孰」用來指人時,也有不表選擇的,這就和「誰」的用法相同了。例如:
① 王者孰謂?謂文王也。(《公羊傳•隱公元年》)
② 孰可以代之?(《左傳•襄公三年》)
③ 孰為夫子?(《論語•微子》)
「何」、「胡」、「曷」、「奚」主要用於指事物,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什麼」。「何」使用最廣泛,可以充當賓語、定語、謂語;有時也充當主語、狀語。義當狀語時相當於「怎麼」、「為什麼」。例如:
① 舉以敗國,將何賀焉?(《城濮之戰》)
② 何為紛紛然與百工交易?(《許行》)
③ 是何言也?(《夫子加齊之卿相》)
④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許行》)
⑤ 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史記•魏公子列傳》)
⑥ 公笑曰:「子近市,識貴賤乎?」對曰:「既利之,敢不識乎?」公曰:「何貴?何賤?」(《左傳•昭公三年》)——公:齊景公;子:指晏嬰。
例①「何」充當動詞謂語的賓語;例②「何」充當介詞的賓語;例③「何」充當定語。這三例中的「何」都可以譯成「什麼」。例④「何」充當謂語,可譯成「什麼原因」。例⑤「何」充當狀語,可譯為「什麼」。例⑥「何」充當主語,可譯成「什麼東西」。「何」充當主語的情況比較少見。
「胡」、「曷」、「奚」的使用范圍比「何」小,主要用作狀語,表示「為什麼」、「怎麼」的意思。例如:
①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懸貆兮?(《詩•魏風•伐檀》)
② 田園將蕪,胡不歸?(陶潛《歸去來辭》)
③ 吾子其曷歸?(《左傳•昭公元年》)
④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論語•為政》)
⑤ 既自以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陶潛《歸去來辭》)
這幾個例子中的「胡」、「曷」、「奚」都充當狀語。例②中的「曷」是「何時」之義,並不是「歸」的賓語。「曷」在《詩經》中經常用來詢問時間,也是「何時」之義,可以作定語,也可以作狀語。例如:
① 懷哉懷或!曷月予還歸哉?(《詩•王風•揚之水》)
② 我日構禍,曷雲能榖?(《詩•小雅•四月》)——我每日都遭受禍患,怎能說命運會好呢?
例①「曷」充當定語;例②「曷」充當狀語。
「胡」、「曷」、「奚」作賓語,常和介詞「以」、「為」組成「奚以」、「胡為」、「曷為」這樣的介賓片語,在句中充當狀語,詢問原因,也是「為什麼」的意思。例如:
① 奚以為之九萬里而南為?(《逍遙游》)
② 已矣乎?寓表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陶潛《歸去來辭》)
③ 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李白《蜀道難》)
④ 孟子三見宣王,不言事。門人曰:「曷為三遇齊王而不言事?」(《荀子•大略》)
「何」、「奚」有時也可以稱代所,相當於「哪裡」、「什麼地方」。例如:
① 膠鬲曰:「西伯將何之?無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將之殷也。(《呂氏春秋•貴因》)
② 顏回見仲尼,請行,曰:「奚之?」曰:「將之衛。」(《莊子•人間世》)
「安」、「惡」、「焉」主要用來稱代處所,在句中充當賓語或狀語。
例如:
① 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紀》)
② 子列子曰:「昔者聖人因陰陽以統天地。夫有形者生無形,則天地安從生?」(《列子•天瑞》)
③ 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孟子•盡心上》)
④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莊子•知北游》)
⑤ 文侯與虞人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戰國策•魏策一》)
⑥ 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列子•湯問》)
例①「安」充當動詞賓語;例②「安」充當介詞賓語。例③「惡」充當動詞賓語;例④「惡」充當介詞賓語。例⑤「焉」充當動詞賓語。⑥「焉」充當狀語。以上諸例說明「安」、「惡」、「焉」充當賓語時,要放在動詞或介詞的前面。
D. 文言文虛詞詞性分類及作用
文言文虛詞 de用法
--沖刺
要訣
為
一、介詞。
1、表對象。可譯為「給」「對」「替」。
例:①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替,給)
《公輸》②為我吊望諸君之墓(替)《送董邵南遊河北序》
2、表原因。可譯為「因為」。
例:③項為之強(因為)《閑情記趣》
3、表目的。可譯為「為了」。
例:④為宮室之美(為了)《魚我所欲也》
⑤鄉為身死而不受(為了)《魚我所欲也》
4、表被動。可譯為「被」。
例:⑥士卒多為用者(被)《陳涉世家》
二、做動詞。可譯為「是」「做」「製造」「當做」等。
例:①為宮室、器皿、人物(做)《核舟記》
②中蛾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是)《核舟記》
③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當做,作為)
《公輸》三、語氣助詞。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呢」。
例:夫子何命焉為(呢)
《公輸》
焉
一、兼詞。同時兼起介詞「於」和代詞「是」的作用。
例:①懼有伏焉(在那裡)《曹劌論戰》
②高束焉,庋藏焉(在那裡)《黃生借書說》
二、代詞。
1、表疑問。用於動詞前,表示「哪裡」「怎麼」的意思。例:①且焉置土石(哪裡)《愚公移山》
2、代物。同「之」的用法。例:②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它,指這篇文章)《捕蛇者說》
③時而獻焉(它,指蛇)《捕蛇者說》
三、語氣助詞。常用在句尾,表陳述、疑問、感嘆的語氣。可譯為「呢」「了」「啦」等或不譯。例:①因以為號焉(不譯)《五柳先生傳》
②萬鍾於我何加焉(呢)《魚我所欲也》
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譯)《〈論語〉十則》
四、用在形容詞後,相當於「然」,可譯為「……的樣子」。
例: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的樣子)
常見文言文虛詞
安
⑴怎麼,哪裡。
例:
①爾安敢輕吾射!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又安敢毒邪?
④燕雀安知鴻鵠這志哉?
⑤安能復為之下乎!
⑥安能抗此難乎?
⑦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⑧君安與項伯有故?
⑨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域?
⑩安得使余多暇日。
(11)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12)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
⑵安全,安定。
例:
①謝庄遂安。
②可以為富安天下。
③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④在於知安而不知危。
⑶安逸。
例: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⑷安生,有「養」的意思。
例: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所安:這里指養生的東西。)
⑸哪裡,什麼。
例:
①君謂計將安出?
②欲安所歸乎?
③沛公安在?
④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⑤洞庭君安在哉!
⑥夫當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
⑹安撫。
例:
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
⑺平靜。
例:
①始而慚焉,久而安焉。(安:這里是心安理得的意思。)
②恬然自安。(安:這里指內心平靜。)
③孔明恰纔心安。
④敬亭亦無所不安也。(安:這里有心安理得的意思。)
而
⑴表示轉折關系,相當於「然而」、「可是」、「卻」。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
④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⑵表示偏正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詞,相當於「著」、「地」等,或不譯。例:
①一絲而累,以至於寸。
②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
③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餘則熙熙而樂。
④朝而往,暮而歸。
⑤掩口胡盧而笑。
⑶表示假設關系,連接主語和謂語,相當於「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②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⑷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或不譯。例:
①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②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
④秦師輕而無禮。
⑸表示承遞關系,相當於「而且」、「並且」、「就」或不譯。例:
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聞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④滅滑而還。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軍驚而壞都舍。
⑺通「爾」,你,你的。例:
①而翁歸。
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於茲。
(而已)罷了。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時潛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為天下之知戰得惟我而已。
⑤比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後」才,方才。例:
①賴膚覺之助,而後見為體。
②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③三月而後成。
④說書雖小技,然必句性情,習方俗。如優孟搖頭而歌,而後可以得志。
⑤假諸人而後見也。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例:
①今以鍾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②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爾
⑴同「耳」,罷了。例:
①無他,但手熟爾。
②非死則徒爾。
③以頭搶地爾。
④人生有命,吾惟守分爾!
⑵你的,你們的。例:
①爾安敢輕吾射!
②今乃煩爾嫗一煮芋也。
③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
④予佐爾賈。
⑤以吾一日長乎爾, 吾以也。
⑥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⑦與爾三矢。
⑶那。例: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爾來:從那時以來。)
⑷作助詞。例:
①始爾未為久
②呼爾而與之
③子路率爾而對曰
④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
⑸如此,這樣。例:
①君爾妾亦然。
②作計乃爾立。
③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夫
⑴丈夫。例:①其夫囈語。②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③夫妻隅。
⑵成年男子。例:①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②一夫不耕,或受之飢。③罷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④一夫作難而七廟隳。⑤一夫夜呼,亂者四應。⑥吾,義夫也。
(3)作語助,用在句首,表示將要發議論。例:①夫普法之戰,迄今雖為陳跡,而其事信而有徵。②夫戰,勇氣也。③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④夫夷以近,則游者眾。⑤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眾。⑥夫以千萬倍之勤勞,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⑦夫秦王有虎狼之心。⑧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⑨夫六國與秦皆諸侯。⑩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11)夫精念存想。(12)夫我乃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13)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14)夫天者,人之始也。
(4)這,那。例:①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②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③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④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⑤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⑥亦猶夫人之情也。⑦曾不異夫腐鼠。⑧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⑨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沒不足道者,亦已眾矣。⑩伯樂、庖丁所見非馬與牛,則亦知夫病者所見非鬼也。(11)若有所畏懼,則夢見夫人據案其身器矣。(夫:一說作助詞。)(1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5)作語助,放在句末,表示感嘆語氣。例:①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②嗟夫!大閹之亂,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③孟子曰:「術不可不慎。」信夫!④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⑤嗟夫!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⑥聞之:一人飛升,仙及雞犬,信夫!⑦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
「夫子」
⑴舊時妻子對丈夫的稱呼。例:夫子積學,當「目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⑵古代對男子的尊稱。例:①夫子何命焉為?②願夫子輔吾志。③夫子不遠千里,將有為乎?
⑶同「 子」,舊指被役使的勞動者。例:你們不替灑家打這夫子,卻在背後也慢慢地挨。(夫子:這里指挑夫。)
⑷《論語》中孔子弟子對孔子的尊稱。例:夫子哂之。(夫子是古代的一種敬稱,凡是做過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這一敬稱。)
(夫婿)丈夫。例:⑴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⑵謝家辭夫婿。⑶夫婿樂逸。
(夫子)
⑴官員之妻。例:①公夫人甚愛女。②王夫人一笑,點頭不語。
⑵貴族之妻。例:公子姊為趙惠王弟平原君夫人。
⑶諸侯之妻。例:夫人請之,吾舍之矣!
蓋
⑴遮日擋雨的用具。例:①日初出大如車蓋,②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於魏。(蓋:這里指車蓋)③今已亭亭如蓋矣。④風則襲裘,雨則御蓋。(蓋:這里指傘。)
⑵連接上句或上一段,表示原因。例:①蓋以誘敵。(這里有「原來」的意思。)②蓋借寨牆為蔽也。③蓋一歲之犯死者二。④蓋追先帝這殊遇。⑤蓋音謬也。(蓋:這里含「大概是由於」的意思。)⑥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⑦蓋失強援。⑧蓋以此得名也。⑨蓋自怨生也。⑩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
⑶遮蓋,掩蓋。例:①天似穹廬,籠蓋四野。②枝枝相覆蓋。③合蓋隆起。(蓋:蓋住)④覆蓋周密無際。
⑷大概,大約。例:①斯二者蓋皆有之。(蓋:這里有「想來是」的意思。)②蓋五六百人也。③蓋當時未有雁盪之名。④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
⑸發語詞。例:①蓋儒者所爭,尤在於名實。②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③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於義而死焉者也。④蓋進乎技矣。⑤蓋余之勤且艱苦此。
⑹勝過,超過。例:英才蓋世。
⑺通「盍」,何。例:技蓋至此乎?(蓋:這里可譯作「怎麼」。)
⑻通「盍」,何不。例:蓋亦反其本矣。(亦:這里是用以加強反問語氣的助詞。)
故
⑴原因,緣故。例:①馬無故亡而入故。②問其故。③楚王問其故④既克,公問其故。⑤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⑥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故也。⑦人問其故。⑧講中外之故,力主變法。⑨何故而至此?⑩然議者必以為無故而動民。
⑵本來,原來。例:①兩狼並驅如故。②宋將軍故自負。③此物故非西產。
⑶舊的。例:①溫故而知新。②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③君安與項伯有故?(故:這里指舊交情。)④暮去朝去顏色故。(故:這里有衰老的意思。)⑤故例,謫 者移順天府羈候。⑥始復上街頭理其故業。⑦故壘西邊。(故:這時有古老的意思。)⑧故國神遊。(故國:舊地,這里指赤壁古戰場。)⑨惠文、武、昭襄蒙故業。(故業:這里指原有的先人的基業。)
⑷特意。例:①桓侯故使人問之。②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③今公子故過之。
⑸所以,因此。例:①故嘗與過宋將軍。②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③故治國無法則亂。④故木受繩則直。⑤故上兵伐謀。⑥故不為苟得也。⑦故王之不王之不不為也,非不能也。⑧故憂思而作《離騷》。
⑹故意。例:①廣故數言欲亡。②凡殺人,獄詞無謀、故者,經秋審入矜,疑即免死。③蓋以律非故殺,必久系。④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⑤則再拜,故遲不起。
⑺仍然。例:①累官故不失州郡也。②三日斷五四,大火故嫌遲。
⑻事。例:鄉園多故。(故:這里指事故,災禍。)
「故鄉」家鄉。例:送兒還故鄉。
「故人」
⑴老朋友。例:①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②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③特示故人意耳。
⑵指前夫 例外:知是故人來。
「故事」先例,前例。例:⑴傳上言謂康熙、乾隆、咸豐三朝有開懋勤殿故事。⑵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故爾」因此,所以。例:荊州水軍。久不操練,青、徐之軍,又素不習水戰,故爾致敗。
「故常」常例。例:則天道變化,不主故常是已。
何
⑴什麼。例:①子何而往?(何:憑什麼。)②大鐵椎,不知何許人。③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
⑵怎麼樣。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
⑶哪裡。例: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裡。)②卻看妻子悉何在。③豫州今欲何至?④何由知吾可也。
⑷多麼。例:①水何澹澹,山島竦峙。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③作計何不量!
⑸為什麼。例:①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為,何哉?②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③安陵群不聽寡人,何也?④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⑤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
⑹怎麼。例:①若為佣耕,何富貴也?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⑺作語助詞相當於「啊」。例: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
[8]何:通「呵」,喝問。例: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呵問他是誰何意思是檢查盤問。)
「何如」怎麼樣,怎樣。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今日之事何如?③君謂皇上何如人也?④痛定思痛,痛何如哉!⑤求,爾何如?
「何消」哪用得著。例:這自然,何消吩附。
「何若」如何。怎樣。例:此為何若人。
「何嘗」並非。例:你說的何嘗不是。
「何為」
⑴什麼是。例:何為「護官符」?
⑵怎麼會?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
⑶作什麼。例:①客何為者?②敬傑多而財有餘,何為而不成?
「何意」
⑴什麼意思。例:卻不害我,倒與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
⑵豈料,哪裡料到。例: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何由」
⑴如何。例:長夜沾濕何由徹。
⑵什麼原因。例:致之何由?由於疾病。
⑶從什麼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
「何乃」怎麼能。例:何乃太區區!
「何得」怎麼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
「何加」有什麼益處。例:萬鍾於我何加焉!
「何曾」有什麼益處。例: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
「何其」多麼。例:何其衰也!
乎
⑴表示疑問語氣,相當於「嗎」、「呢」。例:①天下事有難易乎?②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③將以實籩豆奉祭祀,供賓客乎?④然,胡不己乎?⑤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⑥若毒之乎?⑦君將哀而生之乎?⑧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⑨齊人固盜乎?⑩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11)壯士,能復飲乎?(12)技蓋至此乎?(13)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14)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⑵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嗎」、「呢」。例:①孰為汝多知乎!②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③人取之,未嘗有言而獨不足子所乎?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⑤求劍若此,不亦惑乎?⑥而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在國乎?
⑦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⑧至廢孟子而不立,非導源於小儒乎?⑨非仁木乎?⑩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觚乎?
⑶形容詞詞尾,有時相當於「地」。例:①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乎干城之具也。②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③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④忽乎吾將行兮。
⑷表示測度語氣,相當於「吧」。例:①日食飲得無衰乎?②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③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④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
⑸同「於」。例:①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②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後矣。③吾嘗疑乎是。(乎:對。)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⑤頹然乎其間。⑥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者也。⑦良劍期乎斷,不期乎莫鋣。(乎:引進動作的對象。)⑧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⑨亦無怪乎其私之也。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乎:對。)(11)子言未發而哀樂具乎其前。(12)蓋進乎技矣。(13)王變乎色曰。(14)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15)依乎天理,批大 ,導大 。(16)以吾一日長乎爾。(爾:比。)(17)攝乎大國這間。(18)異乎三子者之撰。(19)浴乎沂。(20)幽獨處乎山中。
⑹表示感嘆語氣,相當於「啊」、「呀」。例:①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②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③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⑺表示商量語氣,相當於「嗎」,「吧」。例:①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②無以,則王乎?
⑻用在句中,表示停頓語氣。例:於是乎書
或
⑴有的人,有人。例:①或以錢幣乞之。②或說處殺虎斬蛟。③或告元濟曰:「官軍至矣!」④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⑤左右或欲引相如去。⑥或曰此鸛鶴也。⑦或叩之曰。⑧或曰:「梅以曲為美,......。」⑨一夫不耕,或受之飢。⑩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11)或以告 。(12)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⑵有時。例:①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②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③而或長煙一空。④或隨有瘳。⑤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
⑶有的......,有的......。例:①或黔其廬,或赫其垣。②或以為死,或以為亡。③或得日或否。
⑷或許,也許。例:①操刀挾盾,猱進鷙擊,或能免乎?②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③冀君在或見恕也。④冀緩急或可救助。⑤雲霞明滅或可睹。⑥或朱易量。⑦或未艱貞若是。
⑸語氣助詞,用在否定句中加強否定語氣。例:①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或:一說泛指代詞。)②殘賊公行,莫之或止。(莫之或止:即「莫或止之」,沒有什麼人制止它。)
⑹相當於現代漢語「或者」,表示選擇。例:到那裡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我死,吾能之乎?
⑺如果。例:或又是男,則亦教其以父志為志。
即
⑴立即。例:①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②即從巴峽穿巫峽。③始縊即氣絕。④但得其便,即將操賊之首,獻於麾下。⑤即門者持刺入,而主者雙不即出見。(即:本義項指後一個「即」)
⑵就是。例:①幾自疑身外即戰場。②即今之 然在墓者也。
⑶靠近,接近。例:以縛即爐火燒絕之。
⑷則,就。例:①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②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③情稍重,京兆、五城即不敢專決。④即如前年胡景桂參謐慰帥一事。⑤即如忠烈遺骸。⑥須行即騎訪名山。⑦以二十餘人而居屋十間,食田一頃,即量腹而食。
⑸當,當下。例:①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即:當天)②即夕行步如平常。(即夕:當晚)
⑹即使。例:①即幸留,病數朋乃瘳。②即可不死,而離散不相見。③即捕得三兩頭,又劣弱不中於款。④即門者持剌入,而主者又不即現見。(本義項指前一個「即」。)
⑺假如,如果。例: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
⑻就......來看。例:①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長者深也。②即其新不究其舊。
[即便]隨即,馬上。例:①即便包了兩錠,叫胡屠戶進來。②你可即便交割。
[即位]帝王或諸侯登位。例:昭王薨,安厘王即位。
既
⑴已經:......以後。例:①既同寢,夜半,客曰。②既克,公問其故。③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④既定策,則仆須急歸營。⑤東曦既駕。(既駕:已經升起。)⑥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⑦莫春者,春服既成。⑧屈平既絀,其後秦欲伐齊。
⑵與「又」、「亦」、「且」、"比"字連用,表示並列關系。例:①既視建築雕刻為繁復,而又含有音樂及詩歌之意味。②有風既作飄搖之態,無風亦呈裊娜之姿。③三軍既惑且疑。④予為斯序,既痛逝者,並以為國人之讀茲編者勖。
⑶既然。例:①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既:這里有「既然是」的意思。)②罪人有無不均,既各有得,何必更以多寡為差?
「既而」例:①既而兒醒,大啼。②既而敵行益邇。③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④既而胡即放寧夏知府。⑤既而將訴於舅姑。
「既已」已經。例:①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②齊軍既已過而西矣。③既已,無可奈何。(既已:這里意思是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
莫
⑴不。例:① 然,莫相知。②側目莫敢過其門。③菲如以吾所長攻敵所短。④宋莫能守。⑤莫我肯顧。⑥莫如遣腹心自結於東。
⑵沒有什麼。例:①尤莫逾油畫。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③莫不中音。
⑶沒有誰。例:①人人自以為必死,然畏,莫敢違。②時入莫之許也。③宮婦左右莫不私王。④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操者。⑤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莫或:沒有什麼人。)⑥奉行者莫辨也。⑦殘賊公行,莫之或止。⑧天下莫不聞。⑨自王以下,欲求報其父仇,莫能得。⑩莫之能御也。(11)莫能與之爭。(12)眾莫不知。
⑷不知。例:①願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②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
(5)同「暮」。例:⑴至莫夜朋明。(莫夜:晚上。)⑵莫春者,春服既成。
「莫大」沒有什麼比這個再大,極大。例:①他們既肯賠話,又肯化錢,已是莫大的面子。②視天下為莫大這產業。
乃
⑴於是,就。例:①乃取一葫蘆置於地。②乃入見。③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④曰:「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乃罷會。⑤良乃入,具告沛公。⑥懷王乃悉發國中兵。
⑵才,這才。例:①雖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損而潤色之。(乃:然後才。)②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③悉使蠃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④度我至軍中,公乃入。⑤泛彭蠡口,四望無際,乃知太白「開帆入天境」之句為妙。
⑶卻。例:①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③今君乃亡趙走燕。④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⑷是,就是,原來是。例:①視之,乃龐德也,②當立者乃公子扶蘇。③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乃:一說這里有「在」的意思)④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⑤諸葛亮真乃神人。⑥路旁一歧東上,乃昔所未至者。⑦嬴乃夷門抱關者也。⑧謂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公雲。⑨是乃仁術也。
⑸竟然。例: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漢。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⑹他的。例:是芋視乃婦也。⑺乃至,甚至。例:蒙沖斗艦乃以千數。(乃:一說竟然。)
⑻可是。例:①零落難堪,似成棄物;乃摘而藏之,雙備經年裹物之用。②時夫仆俱陰險行後,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覺引余獨往。(乃:一說只是,表示輕微的轉折。)
⑼而,又。例: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⑽這樣。例:夫我乃行之。
[11]你,你的。例: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其
⑴用作第三人稱,表示領屬關系,相當於「他、她、它(們)的。」例:①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益。」(其:他的。)②恐前後受其敵。(其:它們的。)③其夫囈語。(其:她的。)④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其:它的)⑤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其:他們的。)⑥其釵環裙襖,三人皆是一樣的妝飾。(他:她們的。)
⑵其中,其中的。例: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②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③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
⑶活用作第一人稱。相當於「我(的)」、「自己(的)。」例:①並自為其名。②舍其文軒。③既其出。(其:我們)④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⑤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其:我的)⑥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⑦不敢以其富貴驕士。⑧遂前其足。⑨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名曰《指南錄》。⑩亦各言其志也!
⑷用作第三人稱,相當於「他、她、它(們)。」例:①妻跪問其故。?②念悲其遠也。(其:她)③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其:他們)④望請其指教。(其:她們)⑤成以其小,劣之。(其:它)⑥矗不知其幾千萬落。(其:它們)
⑸在句中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例: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如土石何:又能拿這些泥士石頭怎麼樣。)②其孰能譏之乎?③且行千里,其誰不知?④其為死君乎?
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遠指,相當於「那」之類的詞。例:①其不設色者:曰水墨。(其:那。)②懷其璧。(其:那塊)③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本義項指後一個「其」:那個。)④其極刑,曰:「順我,即先刺心;事則四肢解盡,心猶不死。」(其:一說如果。)⑤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其往:其後,將來)⑥未必有其實。(其:那樣。)
⑺表示選擇關系,相當於"是......還是......".例: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⑻指示人、事、物,有時表示近指,相當於「這」之類的詞。例: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其:這種)②今存其本不忍廢。(其:這)③此其患不見於今,而將見於他日。(此其:這種。此、其同義連用。)
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語氣,相當於「可」、「還是」。例:①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要)②依新已五歲,轉眼成人。汝其善撫之。(其:可要。一說表示期望。)③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其:還是)④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其:可,一定。這里有命令的意味。)
⑽在句中表示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不概」、「可能」。例:①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賜。②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③則齊國其庶幾乎?
(11)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如果」。例:①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且
⑴暫且,姑且。例:①你兩個且在這里,等灑家去打死了那廝便來!②存者且偷生。③這個,你且收著。④別君去兮何時還?⑤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⑥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
⑵將,將要。例:①以為且噬己也。②今且九十。③久居,禍且及汝。④不出,火且盡。⑤且為之奈何。⑥若屬皆且為所虜。⑦民且狼顧。⑧旦暮且下。⑨人且死見鬼,宜見數百千萬。⑩旦夕且死。(11)范君知其必且西奔。
⑶而且,並且。例:①且人之患志之不立。②余悲之,且曰。③且以一譬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④肅宣權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且問備曰。⑤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且:一說況且。)⑥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⑦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己久疲。⑧且立石於其墓之門。⑨且矯詔紛出。⑩是立法以警其餘,且懲後也。(11)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1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13)且使遽告於鄭。
⑷況且,再說。例
E. 關於文言文六大虛詞
【之】
(一)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他、她、它(們)。有時靈活運用於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
①太後盛氣而揖之。(《觸龍說趙太後》)
②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之:我)(《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數存之。(之:我)(《信陵君竊符救趙》)
④且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竊符救趙》)
⑤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之:你)(《與妻書》)
2.指示代詞,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將伐顓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前一個「之」,這樣。後一個「之」,它。)(《季氏將伐顓臾》)
③之二蟲又何知。(《逍遙游》)
④均之二策,寧許之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助詞。
1.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
①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②子而思報父母之仇,臣而思報君之仇。(《勾踐滅吳》)
2.放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①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退秦師》)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③不患其眾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恥也。(《勾踐滅吳》)
④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3.放在倒置的動(介)賓短語之間,作為賓語提前的標志。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師說》)
②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竊符救趙》)
③詩雲:「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齊桓晉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語與中心語之間,作為定語後置的標志。
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②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傳》)
5.用在時間詞或動詞(多為不及物動詞)後面,湊足音節,沒有實在意義。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於國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③頃之,煙炎張天。(《赤壁之戰》)
(三)動詞,到……去。
①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兮辭》)
②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逍遙游》)
③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齊桓晉文之事》)
④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齊人有一妻一妾章》)
【其】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
①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包括復數)。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②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③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觸龍說趙太後》)
4.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
①及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②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
③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孔雀東南飛》)
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於「這」「這個」「這些」。
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
②今存其本不忍廢。(其:這)
5.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
①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鍾山記》)
(二)用作副詞。
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於「可」、「還是」。
①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③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①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師說》)
②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庄暴見孟子》)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 。
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無悔矣 ,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
③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三)用作連詞。
1.表示選擇關系,相當於「是……還是……」 。
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②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如果」。
①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②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見梁襄王》)
(四)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
①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②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離騷》)
(五)連用
【何其】譯為「多麼」。
①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以】
(一)介詞
1.表示工具。譯為:拿,用,憑著。
①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璧之下。(《石鍾山記》)
2.表示憑借。譯為:憑,靠。
①以勇氣聞於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③皆好辭而以賦見稱。(《屈原列傳》)
3.表示所處置的對象。譯為:把。
①操當以肅還付鄉黨。(《赤壁之戰》)
4.表示時間、處所。譯為:於,在,從。
①以八月十三斬於市。
②以崇禎十七年夏,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
③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
5.表示原因。譯為:因為,由於。
①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卒以吾郡這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五人墓碑記》)
③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屈原列傳》)
6.表示依據。譯為:按照,依照,根據。
①今以實校之。(《赤壁之戰》)
②余船以次俱進。(《赤壁之戰》)
說明:「以」字的賓語有時可以前置,有時可以省略。
①以一當十(成語)
②夜以繼日(成語)
③秋以為期(《詩經·氓》)
(二)連詞。
1.表示並列或遞進關系。可譯為「而」「又」「而且」「並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
②忽魂悸以魄動。(《夢游天姥吟留別》)
2.表示承接關系,前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的手段或方式。可譯為"而"或省去。
①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游褒禪山記》)
②樊噲側其盾以撞。(《鴻門宴》)
③各各竦立以聽。(《促織》)
3.表示目的關系,後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果。可譯「而」「來」「用來」「以致」等。
①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當求數頃之田,於伊、潁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與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六國論》)
4.表示因果關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例如:
①不賂者以賂者喪(《六國論》)
②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游褒禪山記》)
③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信陵君竊符救趙》)
5.表示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淵明《歸去來辭》)
(三)助詞
1.作語助,表示時間、方位和范圍。例:
①受命以來,夙夜憂嘆。(以:表時間)(《出師表》)
②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以:方位)(《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圍)
2.作語助,起調整音節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懷。(《孔雀東南飛》)
(四)動詞
1.以為,認為。
①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觸龍說趙太後》)
②皆以美於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涉江》)
(五)名詞。譯為:緣由,原因。
①古人秉燭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經。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盡矣。
2.通「已」,止。
①無以,則王乎?
【以為】
1.認為,把……當作或看作。
①虎視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
②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⑵把……作為或製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以為:把它設為。)
②鑄以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當"因此",引出事理發展或推斷的結果。
①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鍾山記》)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有以】【無以】意思分別是「有什麼辦法用來……」「沒有什麼辦法用來……」
①項王未有以應,曰:「坐。」(《鴻門宴》)
②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庄暴見孟子》)
③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勸學》)
④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陳情表》)
【於】
(一)介詞。
1.在,從,到
①乃設九賓禮於庭。(在)《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縉紳、大夫、士萃於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
③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前一個「於」:從)(《勸學》)
④從徑道亡,歸璧於趙。(到)《廉頗藺相如列傳》
2.「在……方面」「從……中」
①荊國有餘地而不足於民。
②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悔。(《游褒禪山記》)
3.由於
①業精於勤、荒於嬉(《進學解》)
4.向,對,對於。
①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赤壁之戰》)
②魯肅聞劉表卒,言於孫權曰……(《赤壁之戰》)
③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
5.被。
①君幸於趙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屈原列傳》)
6.與,跟,同。
①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
②燕王欲結於君。《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莫若遣腹心自結於東,以共濟世業。《赤壁之戰》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於虎也。」
②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後一個「於」:比)(《勸學》)
【於是】
1.相當於「於+此」,在這時,在這種情況下,對此,從此,因此。例:
①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在這時)
②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捕蛇者說》)
③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罅。(對此)《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於是余有嘆焉。(因此)(《游褒禪山記》)
⑤遂墨以葬文公,晉於是始墨。(從此)
2.連詞,表前後句的承接或因果關系,與現代漢語「於是」相同。例:
①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吳之民方痛心焉,於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
③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觸龍說趙太後》)
【見……於】表示被動。
①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獨見辱於愚,何哉(《愚溪詩序》)
【為】
(一)動詞。
1.有「做」「作為」「充當」「變成」「成為」等義,翻譯比較靈活。
①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過秦論》)
②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過秦論》)
③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勸學》)
⑤趙王竊聞秦王善為(演奏)秦聲。(《廉頗藺相如列傳》)
⑥今日嬴之為(幫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竊符救趙》)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為(劃為)桂林、象郡。(《過秦論》)
⑧為(治理)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曬之。(《論語》)
2.以為,認為。
①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鴻門宴》)
②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
3.判斷詞,是。
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非為織作遲,群家婦難為。(《孔雀東南飛》)
(二)介詞。
1.表被動,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譯為「被」。
①吾屬今為之虜矣。(《鴻門宴》)
②遂為猾胥報充里正役。(《促織》)
③身死國滅,為天下笑,(《過秦論》)
④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⑤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赤壁之戰》)
2.介紹原因或目的。為了,因為。
①慎勿為歸死,貴賤輕何薄(《孔雀東南飛》)
②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庄暴見孟子》)
③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庄暴見孟子》)
3.介紹涉及的對象。給,替。
①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臣請為王言樂。(《庄暴見孟子》)
4.對,向。
①為之奈何?(《鴻門宴》)
②如姬為公子泣(《信陵君竊符救趙》)
5.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可譯為"當""等到"等。
①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呢。
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季氏將伐顓臾》)
③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列傳》)
F. 文言文的虛詞的意思
一、【而】
(一)用作連詞。
1.表示並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勸學》)
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③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④氓肅之人,而遷徙之徒也。《過秦論》
⑤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 過秦林》
⑥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過秦論》
2.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②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
③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登泰山記》)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3.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陳情表》)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4.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①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②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陳情表》)
5.表示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假如"。
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②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可不譯。
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於國也》)
③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
7.表示因果關系,
①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②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
8.表示目的關系,
①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①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②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項脊軒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
①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十人而已(《虎丘記》)②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③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逍遙游》)
【而後】才,方才。
①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②三月而後成。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①今以鍾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②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③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會兒。
①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②既而得其屍於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促織》)
③既而將訴於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御(《柳毅傳》)
二、【何】
(一)用作疑問代詞。
1.單獨作謂語,後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麼""什麼原因"。
①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③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裡""什麼"。譯時,"何"要後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
②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③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觸龍說趙太後》)
3.作定語,可譯為"什麼""哪"。
①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
②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
(二)用作疑問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麼""怎麼"。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麼""多麼""怎麼這樣"。
①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三)作語助詞,相當於"啊"。
①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孔雀東南飛》)
(四)何:通"呵",喝問。
①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呵問他是誰何。意思是檢查盤問。)(《過秦論》)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為"怎麼樣""怎麼辦""為什麼"。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季氏將伐顓臾》)
②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記》)
③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鴻門宴》)
④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
【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於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拿什麼""憑什麼"等。
①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觸龍說趙太後》)
②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齊桓晉文之事》)
③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庄暴見孟子》)
【無何】譯為"不久""沒多久"。
①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促織》)
【何乃】譯為"怎能"
①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孔雀東南飛》)
三、【乎】
(一)用作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
①幾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②技蓋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歸乎?(《赤壁之戰》)
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嗎"、"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在國乎?(《鴻門宴》)
②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師說》)
③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赤壁之戰》)
3.表測度或商量語氣,可譯為"吧"。
①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庄暴見孟子》)
②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③日食飲得無衰乎(《觸龍說趙太後》)
④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
⑤無以,則王乎?(《齊桓晉文之事》)
4.用於感嘆句或祈使句,可譯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齊桓晉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離騷》)
③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赤壁賦》)
④長鋏歸來乎!出無車(《馮諼客孟嘗君》)
5.用在句中的停頓處。
①於是乎書。
(二)用作介詞,相當於"於",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譯。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岳陽樓記》)(乎:於)
②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後矣。(《捕蛇者說》)(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前一個"乎":在;後一個"乎":比。)
④吾嘗疑乎是。(乎:對。)
⑤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論語》)(乎:對。)
⑥亦無怪乎其私之也。(乎:對於)
⑦蓋進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長乎爾。(爾:比。)
(三)可作詞尾,譯為"……的樣子""……地"。
①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賦》)
四、【乃】
(一)用作副詞。
1.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才""這才""就"等
①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悉使蠃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赤壁之戰》)
③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2.強調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
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漢。(《桃花源記》)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鍾山記》)
④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
3.可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只""僅"等。
①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
4.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
②嬴乃夷門抱關者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③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齊桓晉文之事》)
(二)用作代詞。
1.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也作主語,譯為"你"。不能作賓語。
①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2.用作指示代詞,譯為"這樣"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齊桓晉文之事》)
3.還可作連詞用,釋為"若夫"、"至於""如果"等。
(缺例文)
【無乃】表猜測,譯為"恐怕……"。
①今君王既棲於會稽之上,然後乃求謀臣,無乃後乎(《勾踐滅吳》)
②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無乃與仆私心剌謬乎(《報任安書》)
【乃爾】譯為"這樣"。
①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孔雀東南飛》)
五、【其】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
①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包括復數)。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②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③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觸龍說趙太後》)
4.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
①及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②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
③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孔雀東南飛》)
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於"這""這個""這些"。
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
②今存其本不忍廢。(其:這)
5.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
①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鍾山記》)
(二)用作副詞。
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於"可"、"還是"。
①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③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①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師說》)
②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庄暴見孟子》)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 。
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
③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三)用作連詞。
1.表示選擇關系,相當於"是……還是……" 。
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②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如果"。
①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②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見梁襄王》)
(四)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
①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②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離騷》)
【何其】譯為"多麼"。
①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六、【且】
(一)用作連詞。
1.遞進關系,而且,並且。例:
①且立石於其墓之門(《五人墓碑記》)
②肅宣權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且問備曰。(《赤壁之戰》)
③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己久疲。(《赤壁之戰》)
2.遞進關系,況且,再說。
①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陳涉世家》)
②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赤壁之戰》)
③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六國論》)
3.讓步關系,尚且,還。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②故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4.並列關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趙弱且怯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孔雀東南飛》)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於山谷中者(《石鍾山記》)
④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記》)
(二)用作副詞。
1.將,將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
②且為之奈何(《鴻門宴》)
③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④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孔雀東南飛》)
2.暫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孔雀東南飛》)
【且夫】句首助詞,表示下文是更進一步的議論,"況且","再說"。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餚函之固,自若也(《過秦論》)
②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赤壁賦》)
③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仆之不得已乎(《報任安書》)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兵車行》)
七、【若】
(一)動詞,像,好像。
①視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長脛,意似良(《促織》)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齊桓晉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見梁襄王》)
(二)用作代詞。
1. 表對稱,相當於"你""你們";作定語時則譯為"你的"。
①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鴻門宴》)
②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若屬:你們這些)
③更若役,復若賦……(《捕蛇者說》你的)
2.表近指,相當於"這""這樣""如此"。
①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齊桓晉文之事》)
(三)用作連詞。
1.表假設,相當於"如果""假設"等。
①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赤壁之戰》)
②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赤壁之戰》)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
2.表選擇,相當於"或""或者"。
①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漢書o高帝紀》)
3.至,至於。
①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齊桓晉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話的開頭、引起論述的詞。近似"要說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岳陽樓記》)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逍遙游》)
超過了10000字,樓主到網路裡面看吧,很詳細的!!!!
http://ke..com/view/124848.htm
G. 文言文中虛詞"於"有哪些意思
1.介詞。用於引出動作的處所時間和對象。可以譯為「在」「到」「向」「從」「對於」等。2。介詞。表比較,相當於「過」。3。介詞。在被動句中引出動作的主動者。如「聞於四方」。4。動詞詞頭。5。相當於「烏」,嘆詞。表示呼聲或贊嘆。
H. 文言文的虛詞有哪些,什麼意思
之
(一)代詞
作第三人稱代詞,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為第三人稱,譯作「他(她)(他們)」、「它(它們)」。如: ①公與之乘,戰於長勺。(《曹劌論戰》) ②陳勝佐之,並殺兩尉。(《陳涉世家》)③ 肉食者謀之。(《曹劌論戰》)
有時也作第一人稱,譯為「我」。如:太尉苟以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樞密韓太尉書》)
(二)助詞
1.結構助詞,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①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岳陽樓記》)②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2.結構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如: ①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扁鵲見蔡桓公》)②於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公輸》)
3.音節助詞。用來調整音節,無義,一般不翻譯。如: ①公將鼓之(《曹劌論戰》)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悵恨久之(《陳涉世家》)
4.結構助詞,是賓語提前的標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銘》) ②宋何罪之有?(《公輸》)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滿井游記》)
5.結構助詞,是定語後置的標志。如:①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岳陽樓記》) ②北顧黃河之奔流。(《上樞密韓太尉書》)
(三)作動詞,可譯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為學》)
者
(一)結構助詞,譯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況」「……的原因」等,相當於名詞性短語。如: ①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出師表》)③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為學》)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語氣助詞,用在主語之後表示停頓,謂語部分一般用「也」字結尾,起判斷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諸葛孔明者,卧龍也。(《隆中對》)
而
主要作連詞用,可以表示以下關系:
l.並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如:①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十則》)②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核舟記》)
2.承接關系,可譯作「就」「接著」,或不譯。如:①扁鵲望桓候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 ②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涉世家》)③環而攻之而不勝。前一個「而」就表示承接關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轉折關系,譯作「但是」「可是」「卻」。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遊記》)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愛蓮說》)③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隆中對》)④環而攻之而不勝。後一個「而」字表示轉折關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遞進關系,譯作「而且」「並且」或不譯。如:①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記》) ②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
5.修飾關系,可譯為「地」「著」,或不譯。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遊記》)
其
(一)代詞
1.作第三人稱代詞,可譯作「他(她)」「他(她)的」「他們」「他們的」「它」「它們」「它們的」。如: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十則》)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後受其敵(《狼》)
有時也譯作第一人稱代詞「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樂。(《上樞密韓太尉書》)
2.指示代詞,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如:①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②復前行,欲窮其林(《桃花源記》) ③以勉其學者也(《墨池記》)
也可譯作「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如: ①其一犬坐於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為學》)
(二)副詞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問、猜度、反詰、願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詞配合,可譯為「大概」「或許」「恐怕」「可要」「怎麼」「難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前一個「其」可譯作「難道」,後一個「其」可譯為「恐怕」。③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譯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連詞,表示假設,可譯為「如果」。如: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爾。(《送東陽馬生序》)
以
(一)介詞
1.介紹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②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前一個「以」表原因,後一個「以」表目的。)(《出師表》)③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
2.介紹動作行為所憑借的條件,可譯為「憑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②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可譯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懼,投以骨(《狼》)②遂許先帝以驅馳(《出師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勞(《峽江寺飛泉亭記》)
(二)連詞
1.表示目的,相當於現代漢語里的「來」如:①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狼》)②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③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④故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遊記》)
2.表示結果,可譯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②以傷先帝之明(《出師表》)
3.有時相當於連詞「而」。如:①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黔之驢》②醉則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遊記》)
(三)「以」還可作動詞(屬於實詞)用,可譯為「認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師表》)②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說新語〉三則》)
焉
1.疑問代詞,可譯為「哪裡」。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問語氣助詞,可譯為「呢」。如: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
3.代詞,相當於「之」。如:忽啼求之,父異焉(《傷仲永》)
4.兼詞,用於動詞、形容詞之後,即兼有介詞和代詞的作用,相當於「從這里」「在那裡」。如:①不復出焉(《桃花源記》)②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曹判論戰》)
雖
連詞「雖」在文言文中主要有兩種用法。
1.表示假設,可譯為「即使」。如: ①雖千里弗敢易也,豈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②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2.表示轉折,可譯為「雖然」。如: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
然
(一)代詞,起指示作用,譯作「這樣」「如此」。如:①父利其然也(《傷仲永》)②謂為信然。(《隆中對》) ③然後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遊記》)
(二)連詞,表轉折關系,譯作「然而」「但是」等。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陳涉世家》)②然志猶未已。(《隆中對》)
(三)語氣助詞,分三種情況:
1.用在形容詞之後,作為詞尾,譯作「……地」。如:雜然相許(《愚公移山》)
2.用於詞尾,譯作「……的樣子」。如:①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墨池記》)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記》)
3.用於句尾,常與「如」「若」連用,構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當於「……的樣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
乃
(一)作副詞。有三種情況。
1.表示動作在時間上的承接,譯作「才」。如:①斷其喉,盡其肉,乃去。(《狼》)②太丘捨去,去後乃至。(《〈世說新語〉三則》)
2.表示動作在時間上的承接,譯作「就」。如: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陳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譯作「竟」「竟然」。如: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4.用於判斷動中,相當於「是」「就是」。如: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二)作連詞,表示前後的銜接或轉折,可譯為「於是」。如:①乃入吳尋二陸。(《周處》)②乃重修岳陽樓。(《岳陽樓記》)
(三)作代詞,譯為「你、你的」。如: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
於
介詞「於」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動作發生的處所、時間,譯作「在」「從」。如: ①公與之乘,戰於長勺(《曹劌論戰》) ②子墨子聞之,起於魯(《公輸》)
2.表示動作的對象,譯作「向」「對」「同」「給」「到」等。如:①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愚公移山》)②貧者語於富者曰(《為學》) ③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出師表》) ④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孟子〉二章》)⑤況仁人庄士之遺風餘思,被於來世者何如哉(《墨池記》)
3.用在被動句中,介紹行為主動者,可譯為「被」。如:「受制於人」的「於」。
4.用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一般可譯作「比」。如: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魚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譯為「由於」「因為」。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二章》)
為
「為」作為動詞有兩種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斷,一是表動作行為。這里只介紹「為」作為介詞的用法。
1.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可譯作「向」「對」等。如: ①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②此人——為具言所聞(《桃花源記》)
2.表示被動,譯作「被」。如:梅花為寒氣所勒(《西湖游記二則》)
3.表示動作、行為的替代,可譯為「替」「給」等。如:為我謝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韓愈短文兩篇》)
4.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可譯作「為著」「為了」。如: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
5.表動作、行為的時間,可譯為「當」「等到」,如: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故事兩篇》)
I. 文言文虛詞有哪些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虛詞?什麼是虛詞呢?它在文言文當中起的是什麼作用呢?文言虛詞和實詞相比,虛詞量要少得多,但是它有以下四個特點:(一)用法比實詞靈活。往往一個字有多種用法、多種解釋,乃至分屬幾類詞。(二)使用頻率比實詞高。有些常用虛詞,在一篇中會出現多次。(三)語法功能比實詞強。實詞通常靠虛詞的組合、連接、輔助而成為完整的句子,體現不同的意思,抒發不同的感情,表達不同的語氣。(四)在漢語的發展歷史中,虛詞變化比實詞大。迄今只有少數虛詞在白話的某些特定語句里繼續使用,其餘大多數已經不用,或者被另一種說法代替,或者雖仍在使用,但是意義變了。因此,確切了解並掌握文言虛詞,特別是常用的一些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對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大有好處。虛詞的主要組成成分1、代詞主要有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2、副詞主要有程度副詞、范圍副詞、時間副詞、語氣副詞、頻率副詞、謙敬副詞3、介詞主要是於與以4、連詞有並列關系、層進關系、選擇關系、承接關系、轉折關系、因果目的關系、假設關系、修飾關系5、助詞主要有結構助詞、語氣助詞精品學習網 高中頻道
J. 文言文虛詞,『之』有哪些意思
助詞,表示領有、連來屬關系:赤子之心自。
助詞,表示修飾關系: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往,到:「吾欲之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