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景
1. 現代文翻譯成文言文 關於風景
水者,萬物之源也,遺一方以靈魅。
吾基地處豫州魯陽,其風朴,其景秀。
秋將至,地將結碩果,山間秋風蕭瑟;番薯蘇矣,擁啟疏泥;田間苞谷亦樂而躬……誠使人無忘此即成及獲之季也。
余信之,於殊季而獲殊實,其於成,習和而向其敗及淡然而處之。以心盈而寬焉,此即於世至貴之獲耳。
2. 初中文言文中景字出現的意思- 百度 - 百度
①<名>日光。《歸去來兮辭》:「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岳陽樓記》:「至若春和景明。」
②<名>景緻;景色。《滕王閣序》:「訪風景於崇阿。」
③<名>景物。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④<形>大。《諫太宗十思疏》:「心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
yǐng
<名>同「影」。陰影;影子。《過秦論》:「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景行】⒈大道。《詩經·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止。」⒉仰慕。顏延之《直東宮答鄭尚書》:「惜無丘園秀,景彼高松。」
3. 用文言文寫景
碎金般的霞光向四處溢開。浸入紅光的雲朵在空中飄盪,像一層層定格火焰包圍著太陽,燒不盡,燃不完。夕陽源源不斷地射出一股柔和的光芒
4. 如何用古文寫景
從小丘西行百來二十步,隔篁(huáng)竹自,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為坻(chí)為嶼(yǔ),為嵁(kān)為岩。青樹翠蔓(wàn),蒙絡搖綴,參(cēn)差(cī)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動;俶(chù)爾遠逝,往來翕(xī)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liáo)無人,凄神寒骨,悄(qiǎo)愴(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gōng )古,余弟宗玄。隸(lì)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5. 關於「景」的優美的文言文段落有哪些
《水經注》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空缺之意)處。重岩迭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正午、半夜),不見曦(陽光)月。至於夏水襄陵(水漲上山坡)。雖乘奔御風(乘奔馬、駕長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山獻(山頂)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流沖)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鳴。屬引(連續不斷)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沾衣裳」。
《水經注·河水·孟門山》
河中漱廣,夾岸崇深,傾崖返捍,巨石臨危,若墜復倚。
《洛陽伽藍記·永寧寺》
金盤炫日,光照雲表,寶鐸含風,響出天外;歌詠贊嘆,實是神功。
《廬山草堂記》
一宿體寧,兩宿心怡,三宿後頹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始得西山宴遊記》
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為類。《鈷鉧潭西小丘記》
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其嶔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於溪;其沖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於山。
柳宗元的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袁家渴記》
6. 文言文中描寫景色的句子.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jiā)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酈道元的《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山南犬(yǎn 見圖片) 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7. 景在文言文中如何翻譯
名詞
日光
景物
景象
形容詞
大
同影,影子
8. 景在文言文中如何翻譯
名詞
日光
景物
景象
形容詞
大
同影,影子
9. 寫景優美的古文
寫景的古文最好的是《水經注》!
如其中描寫三峽的景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空缺之意)處。重岩迭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正午、半夜),不見曦(陽光)月。至於夏水襄陵(水漲上山坡)。雖乘奔御風(乘奔馬、駕長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山獻(山頂)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流沖)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鳴。屬引(連續不斷)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沾衣裳」。
還有《水經注·河水·孟門山》:
河中漱廣,夾岸崇深,傾崖返捍,巨石臨危,若墜復倚。
楊之《洛陽伽藍記·永寧寺》:
金盤炫日,光照雲表,寶鐸含風,響出天外;歌詠贊嘆,實是神功。
白居易《廬山草堂記》:
一宿體寧,兩宿心怡,三宿後頹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堂東有瀑布,水懸三尺,瀉階隅,落石渠,昏曉如練色,夜中如環佩琴築聲。
柳宗元的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袁家渴記》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土婁)為類。
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
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其嶔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於溪;其沖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於山。///枕席而卧,則清冷冷狀與目謀,瀯瀯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
柳宗元《小石潭記》: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陶淵明《桃花源記》
王勃《藤王閣序》
范仲淹《岳陽樓記》
歐陽修《醉翁亭記》
李格非《洛陽名園記論》
晁補之《新城游北山記》:
於時九月,天高露請,山空月明,仰視星光皆光大,如適在人間。
蘇軾《前赤壁賦》《後赤壁賦》
李孝光《雁山十記·觀石樑記》:
月已沒,白雲西來如流水。風吹橡栗墮瓦上,轉射岩下小屋,從領中出,擊地上積葉,鏗鏜宛轉,殆非世間金石音。
劉基《清風閣記》
唐順之《竹溪記》
袁宏道《滿井游記》
王質《游東林山水記》
徐霞客《游恆山日記》《游太華山日記》《游雁宕山日記》《游蘭溪》
譚元春《再游烏龍潭記》
差不多了吧,個人認為古文寫景還是《水經注》看的爽,表達清晰,語言干練,意境優美。蘇軾曾說:「今我樂何深,水經亦屢讀。」
10. 寫景文言文200字
冬雪初至,天地蒼茫唯一線於天際。吾立於溪畔,見桃李枯榮幾載,而今銀裝素裹,委婉垂首,
如青女落凡間片歇。溪流初凍,波光頓止。山川巍峨,已然安睡。唯天地鵝毛紛飛,留我獨自陶醉。遙望街邊巷尾,皆靜漠悄然,而翠煙裊裊,人間煙火盡顯,好不溫馨。天際偶有飛鳥行空,
鳴之悅耳,舞之靡靡,已然受其景所召,於天地一體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