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得的文言文

得的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1-19 08:04:37

㈠ 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
1、做;干。
《為學》:「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
譯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難和容易之分嗎?做了,那麼困難也變得容易。
2、發明;製造;製作。
《活板》:「慶歷中,有布衣畢升,又為活板。」
譯文:慶歷年間,有位平民畢升,又創造了活板。
3、作為;當作。
《公輸》:「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
譯文:墨子先生解下衣帶,用衣帶當做城牆,用木片當做守城器械。
4、成為;變成。
《察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
譯文:本來可以長壽的人,現在也變成短命鬼了。
5、是。
《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
譯文:對於皇宮的內臣和朝廷的外臣一視同仁。
6、治;治理。
《論積貯疏》:「安天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
譯文: 哪裡有治理天下,(已經)危急到這般地步,可是主上不震驚的呢?
7、寫;題。
《傷仲永》:「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譯文:仲永立刻寫下了四句,並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
8、以為;認為。
《鴻門宴》:「竊為大王不取也。」
譯文:認為 我私下裡覺得大王這樣做不可取。
9、叫做;稱做。
《陳涉世家》:「號為張楚。」
譯文:國號叫做張大楚國。
10、算作;算是。
《餚之戰》:「秦則無禮,何施之為?」
譯文:秦國無禮,並沒有施捨給我們好處。

㈡ 古文中「得」的用法

1得到,指受降而得
2獲得
3得以
4應當
5「得無」連用,表反問語氣,難道,莫非
6得意
7得到
8相處很好,和睦
9正確,符合
1,2,7的意項差不多的

㈢ 「得」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文言文中一般讀作dé
一、作動詞
1.
得到,獲得
2.
找到
3.
得知
4.
捕獲
5.
成功;完成
6.
適,合
7.
具備
8.
同「德」,恩惠,感恩
9.
助動詞。能,能夠
10.
得意,滿足
11.
看到
二、作名詞
1.
收獲,心得
2.
德,道德,有德之人
三、作副詞
必須,應該
四、作形容詞
合適;正確


一、【動】
(會意。金文字形,右邊是「貝」(財貨)加「手」,左邊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裡拿著財貨,自然是有所得。本義:得到,獲得)
1.
同本義(本來沒有而爭取得來成為己有)
得,行有所得也。——《說文》
三人行必得我師焉。——《論語》。釋文:「本或作必有。」
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孟子·梁惠王上》
佳婿難得。——《世說新語·假譎》
賣炭得錢何所營。——唐·白居易《賣炭翁》
工之僑得良桐焉。——明·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又如:得人心;各得其所;得肆(得志,肆意);得閑兒(有空閑時間;得空);得勝回頭(宋元說書人在開講正書前先說一段小故事作引子,叫得勝回頭);得職(獲得官職);得情報;得錢;得獎
2.
找到
知得而不知喪。——《易·文言》
慮而後後能得。——《禮記·大學》。注:「謂得事之宜也。」
至德不得。——《莊子·秋水》
既而得其屍於井。——《聊齋志異·促織》
3.
得知
故無術者得於不用。——《韓非子》
禮得其報則樂。——《禮記·樂記》。注:「謂曉其義。」
武王得之矣。——《呂氏春秋·義賞》。注:「猶知也。」
4.
捕獲
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亦指被捕獲;被逮捕。又如:得俊(俘獲敵方的勇猛將士)
5.
成功;完成
已經傳人畫圖樣去了。明日就得。——《紅樓夢》
又如:得算(計謀成功);得策(謀略得當)
6.
適,合
傲嘯東軒下,聊復得此生。——陶淵明《飲酒》
7.
具備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荀子·勸學》
8.
同「德」,恩惠,感恩
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孟子·告子上》
地廣而不得者國危,兵強而凌敵者身亡。——《鹽鐵論·擊之》
9.
助動詞。能,能夠
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論語·微子》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進退不得,為之奈何?——《吳子·應變》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史記·項羽本紀》
10.
得意,滿足
意氣揚揚,甚自得也。——《史記·管晏列傳》
常使兩情皆得,彼此俱暢。——《世說新語·文學》
又如:洋洋得意
11.
看到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二、【名】
1.收獲,心得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開鄭有得,便欣然忘食。——《南史·陶潛傳》
2.德,道德,有德之人
尚得推賢不失序。——《荀子》
三、【副】
必須,應該
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記·項羽本紀》
四、【形】
合適;正確
於彼計則得。——馬中錫《中山狼傳》
歷古今之得失。——《漢書》
五、【嘆】
1.用在口語中表示同意或禁止。如:得,就這么辦;得了,別說了;得也么(算了吧;又作答應之詞)
2.用在口語中,瞧。在情況變壞時表示無可奈何。如:得,又搞錯了;得,全完了

㈣ 文言文是什麼有哪些

現今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言。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
隨著歷史變遷,口語的演變,文言文和口語的差別逐漸擴大,「文言文」成了讀書人的專用。
文言文是相對現今新文化運動之後白話文來講的,古代並無文言文這一說法。其特徵是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
經過歷代文人修飾越顯浮華,唐代起大文學家韓愈等發起「古文運動」,主張回歸通俗古文。現代書籍中的文言文,為了便於閱讀理解,一般都會對其標注標點符號。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離、行文簡練。
名著舉例
古詩類
《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詩經》《千家詩》
古文類
《孝經》《易經》《論語》《禮記》《尚書》《春秋》《戰國策》《老子》《莊子》《韓非子》《孟子》《墨子》《荀子》《孫子兵法》《三十六計》《鬼穀子》 《大學·中庸》 《朱子家訓》《顏氏家訓》《呂氏春秋》《楚辭》《忍經》《金剛經》《資治通鑒》《菜根譚》《圍爐夜話》《小窗幽記》《格言聯璧》 《百家姓》《幼學瓊林》《聲律啟蒙》《六韜·三略》《百戰奇略》《龍文鞭影》《呻吟語》《幽夢影》《傳習錄》《智囊》《曾國藩家書》《世說新語》《對聯》《閑情偶寄》《夢溪筆談》《隨園詩話》《文心雕龍》《笑林廣記》《浮生六記》等
歷史類
《史記》《三國志》《漢書》《後漢書》《舊唐書》《清史稿》等

㈤ 文言文,「得」字的用法


⑴相當於「於之」、「於此」、「於彼」。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焉:在其中)內
不復出焉。(焉:從容這里。)永之人爭奔走焉。
⑵哪裡,怎麼。且焉置土石?
⑶作語氣助詞,用於句末。①寒暑易節,始一反焉。②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③今其室十無一焉。④雖雞狗十無一焉。
⑷作詞尾,相當於「然」、「......的樣子」。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⑸相當於「之」。①謹食之,時而獻焉。(焉:它,指蛇。)
②惟俟夫觀人風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寫的這篇文章。)
⑹作語氣助詞,用於句中,表示停頓,無義。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㈥ 求形容天氣冷得文言文

形容天氣冷的文言文有:【湖心亭看雪】、【岳陽樓記】、【雪】,【岳陽樓記】,《世說新語》,【對雪】具體如下:

1、【湖心亭看雪】

【作者】:張岱(明代)

【原文】: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音:拿)一小舟擁毳(音:翠)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譯文】: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接連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一天晚上八點左右,我撐著一葉小舟,穿著毛皮衣,帶著火爐,獨往湖心亭看雪。

2、【雪】

【作者】:人教版《小學小古文一百課》第七課

【原文】:冬日嚴寒,木葉盡脫,陰雲四布,彌漫天空,飛鴉千百成群,未暮歸林。

夜半,北風起,大雪飛。清晨,登樓遠望,山林屋宇,一白無際,頓為銀世界,真奇觀也。

【譯文】:這個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樹葉全都落了。天上布滿了烏雲,陰沉沉的籠罩住了天空。天上飛著成百上千的烏鴉,還沒有天黑就回到棲息的樹林。

半夜的時候,颳起了北風,大雪紛紛揚揚的下了起來。第二天的早晨起來後,登上樓台向遠處眺望,遠處的樹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彷彿銀裝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極了!

3、【岳陽樓記】

【作者】:范仲淹(北宋)

【原文】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

【譯文】:如果遇上那陰雨連綿(的日子),數月不晴,寒風怒吼,渾濁的浪沖向天空;太陽星星隱沒了光輝,山嶽潛藏了形跡。

4、《世說新語》

【作者】:謝道韞?(東晉)

【原文】: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譯文】:天上的雪紛紛揚揚,像把一把鹽撒在空中一樣,天上的雪像柳絮在風中飛舞一樣。

5、【對雪】

【作者】:杜甫(唐代)

【原文】: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譯文】:寒霜滿身,斷了衣帶,想結上它,指頭兒卻凍成僵硬,冷得打不上節。

㈦ 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中讀音:zhōng、zhòng,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
1、和四方、上下或兩端距離同等的地位。
中離維綱。——《儀禮·大射儀》

與太史數射中。——《周禮·射人》
持弓矢審固,然後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禮記·射義》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為都。——《新書·屬遠》
2、通「得」義:

《周禮·師氏》:「掌國中失之事。」
杜子春說:「中當為得。」古音中、得同音義通。故古書中「中意」亦通「得意」。「中」還可作虛詞用:中----中字亦虛詞,《易經·系辭下》:「葬之中野。」《禮記·表記》:「中心僭怛。
3、內,裡面。與「外」相對 。
五帝之中無傳政。——《荀子·非相》
儒有衣冠中。——《禮記·儒行》
皮樹中、閭中、虎中、兕中、鹿中,是也。——《禮記·鄉射禮記》
以益中外之累。——《後漢書·列女傳》
中藏隱情不可致,詰公(袁可立)一覽,立得籍甚。——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4、半;中途;半中腰 。
夜中,星殞如雨。——《春秋》
5、方位名。泛指一個地區內或一個時期內,中間;居中 。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陶淵明《桃花源記》
6、指宮禁之內。亦借指朝廷。

趙高用事於中。——《史記》
公來自中,天子所倚。——唐·韓愈《祭董相公文》
7、內心 。
憂從中來。——曹操《短歌行》
8、內臟。

五中所主,何藏最貴。——《素問》
9、中介人
中央向嚴鄉紳借二十兩銀子。——《儒林外史》
10、中等。
受中賞。——《戰國策·齊策》
中家以上。——清·方苞《獄中雜記》
11、方言∶成,行,好,可以,了得。[All right]
正要與姐姐、姐夫商量了,往府里討去,可是中么?——《二刻拍案驚奇》
12、容易
我是薛家丫頭,狄家媳婦,我的錢不中騙。——《醒世姻緣傳》
13、合適,適當
是秦之計中,齊燕之計過矣。——《戰國策·齊策二》
余觀君疏於世故,而謀國無不中。——宋·葉適《袁聲史墓誌銘》
14、不偏不倚
頭頸必中。——《禮記·玉藻》
衣冠不中,不敢以入朝。——《晏子春秋》
15、通「忠」。忠誠。
難進而盡中。——《孝經·聖治》
中和,祗庸孝友。——《周禮·春官·大司樂》
中不上達。——《荀子·成相》

㈧ 文言文中「得」的意思、例句與出處有哪些

得 [ dé ]
1、得到,獲得。如:賣炭得來何所營?《賣炭翁》

2、貪求;貪得。如:「戒之在得。」《論語·季氏》

3、領會;理解。如:「宋有狙公者,愛狙,養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朝三暮四》
4、實現;達到。如:「自王以下,欲求報其父仇,莫能得。」《諫太宗十思疏》;「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信陵君竅符救趙》

5、能;能夠。如:「項王自度不得脫。」《垓下之戰》;「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送東陽馬生序》
1、得意;滿足。如:「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蘭亭集序》
2、合適;恰當。如:「此言得之。」《六國論》
作副詞:
應該;應當;必須。如:「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鴻六宴》

作助詞:
表示完成或補充說明結果。

如:「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琵琶行》;「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另:同「德」。恩惠;感恩。如:「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孟子·告子上》

㈨ 所有的文言文

三家分智氏之田。趙襄子漆智伯之頭,以為飲器。智伯之臣豫讓欲為之報仇,乃詐為刑人,挾匕首,入襄子宮中塗廁。襄子如廁心動,索之,獲豫讓。左右欲殺之,襄子曰:「智伯死無後,而此人慾為報仇,真義士也!吾謹避之耳。」乃舍之。豫讓又漆身為癩,吞炭為啞,行乞於市,其妻不識也。行見其友,其友識之,為之泣曰:「以子之才,臣事趙孟,必得近幸。子乃為所欲為,顧不易邪?何乃自苦如此!求以報仇,不亦難乎?」豫讓曰:「不可!既已委質為臣,而又求殺之,是二心也。凡吾所為者,極難耳。然所以為此者,將以愧天下後世之為人臣懷二心者也。」襄子出,豫讓伏於橋下。襄子至橋,馬驚,索之,得豫讓,遂殺之。襄子為伯魯之不立也,有子五人,不肯置後。封伯魯之子於代,曰代成君,早卒,立其子浣為趙氏後。襄子卒,弟桓子逐浣而自立,一年卒。趙氏之人曰:「桓子立,非襄主意。」乃共殺其子,復迎浣而立之,是為獻子。獻子生籍,是為烈侯。魏斯者,桓子之孫也,是為文侯。韓康子生武子,武子生虔,是為景侯。
(優因培注) 在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現象比較多:同一個詞,在這個句子中是一個義項,在另一個句子里又是一個義項。一般說來,一詞多義的各個義項之間均有一定的聯系。
一詞多義是由本義引申、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因此應該由本義入手,來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義、比喻義和假借義。詞的本義有兩種理解:A.就詞的來源說,即該詞的最初意義。如「去」的最初意義是「離開」,「兵」的最初意義是「兵器」。B.就詞的應用來說,把常用的那個意義算作詞的本義,也叫基本意義。如「兵」的常用意義是「士兵」等。
引申義是從基本義發展而來的,同基本義有相似的、相對的或相關聯的意義。如「刑」,本義是「刑法」,基本義還包含對犯人的處罰,後來這個意義發展出「懲罰」的意義(皆刑其長吏《陳涉世家》)。
比喻義是詞的比喻用法固定下來的意義,有的比喻義是從詞的本義、基本義產生的。如「窩」的本義、基本義都是「鳥獸昆蟲居住的地方」,從這個意義產生出的比喻義,即「壞人居住的地方」。

《伯牙琴》中的:越人遇狗
越人道上遇狗,狗下首搖尾人言曰:「我善獵,與若中分(對半分。)。」越人喜,引而俱歸。食以粱肉,待之以人禮。
狗得盛禮,日益倨(讀音ju四聲。傲慢。),獵得獸,必盡啖乃已。或嗤越人曰:「爾飲食之,得獸,狗盡啖,將奚以狗為?」越人悟,因為分肉,多自與。狗怒,嚙其首,斷領足,走而去之。
夫以家人養狗,而與狗爭食,幾何不敗也!

翻譯:越地的人在魯上遇到一隻狗,(那)狗低頭搖尾發出人的語言說道:「我善於捕獵,(捕到的獵物)和你平分。」(那)越人很高興,帶著狗一起回家。喂給它高粱和肉食,象對待人一樣對待它。
(那)狗受到盛情的禮遇,日益傲慢起來,獵取的野獸,必定全部吃掉了事。有的人就譏笑那越人說:「你喂它飲食,捕獵到的野獸,狗全部吃了,那狗是干什麼用的啊?」那越人醒悟,因此給狗分(野獸)的肉,多的給自己。狗惱怒,咬他的頭,咬斷了他的脖子和腿,(就)逃跑了。
把狗當成家人養,(然後)卻(又)和狗爭食,哪有不失敗的呢!

寓意:譏諷那些巧言善騙、貪得無厭、兇狠殘忍的邪惡小人

感悟:對於惡人和惡勢力,不要姑息縱容。到自己無法忍受的時候,就難免自取其禍的。此所謂養虎為患是也。

《自護其短》
有個北方人,自出生以來就沒有見過菱角。後來他到南方作官,(一次大家)坐在席上吃菱角,這個人連殼一起放到嘴裡。有人提醒他說:「吃菱角要去殼。」他卻想掩蓋自己的短處,說:「我不是不知道要去殼,是想用來清熱呀!」人家問他:「北方也有菱角嗎?」他說:「前山後山,哪塊地上沒有!」

以學自損,不如無學
讀數十卷書便自高大,凌忽長者,輕慢同列。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與陳伯之書(節選)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見故國之旗鼓,感生平於疇日,撫弦登陴,豈不愴悢!所以廉公之思趙將,吳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將軍獨無情哉?想早勵良規,自求多福。

自護其短
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於南方。席上啖菱,並殼入口。或曰:「啖菱須去殼。」某人自護其短,曰:「我非不知。並殼者,欲以清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後山,何地不有?」

以學自損,不如無學
夫學者,所以求益耳。見人讀數十卷書便自高大,凌忽長者,輕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敵,惡之如鴟梟。如此以學自損,不如無學也。

王充求學
王充字仲任,會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無城徒焉。充少孤,鄉里稱孝。後到應有京師,受業太學,師事扶風班彪。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貧無書,常游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

庄公出獵
齊庄公出獵,有一蟲舉足將搏其輪。問其御曰:「此何蟲也?」對曰:「此所謂螳螂者也。其為蟲也,知進而不知卻,不量力而輕敵。」庄公曰:「此為人,而必為天下勇武矣!」回車而避之。

吳起
昔吳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日:「諾。」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軍歟?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

楚人學舟
楚人有習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師之是聽。於是小試洲渚之間,所向莫不如意,遂以為盡操舟之術。遂遮謝舟師,椎鼓徑進,亟犯大險,乃四顧膽落,墜槳失柁。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 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世無良貓》
某惡鼠,破家求良貓。厭以腥膏,眠以氈罽。貓既飽且安,率不食鼠,甚者與鼠游戲,鼠以故益暴。某怒,遂不復蓄貓,以為天下無良貓也。

《馬價十倍》
人有賣駿馬者,比三日立市,人莫之知。往見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日立於市,人莫與言。願子還而視之,去而顧之,臣請獻一朝之賈。」 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而馬價十倍。

林之棟畫蘭(《荒鹿偶談》)
林之棟善畫蘭,好游,聞蘭所在,則必大尋之。樵者或告:某山大壑中,常聞蘭花氣特多,茅棘虎豹,不可行。林乃募壯士執刀矢火攻,具裹糧,鳴金入深谷中,若當勁敵者。至則蘭葉長丈許,花大如掌。自是,所畫蘭益奇變。

㈩ 文言文翻譯!急!

原文:
昔有一國,國中一水,號曰狂泉,國人飲此水,無不狂,唯國君穿井而汲,獨得無恙回,國人既並狂答,反謂國主之不狂為狂,於是聚謀,共執國主,療其狂疾,火艾針葯,莫不畢具,國主不任其苦,於是到泉所酌水飲之,飲畢便狂,君臣大小,其狂若一,眾乃歡然。
譯文:
從前有一個國家(今天所謂城市),全國只有一眼泉水,名叫「狂泉」。全國的人都飲這水,沒有不瘋的;唯有國家的君主打井取水,唯一可以沒有疾病。全國的人既然都瘋了,於是聚集在一起想辦法,一起抓住國王,治療國王的瘋病,用艾葉燒熏、扎針、吃葯,沒有不全部用上的。國王受不了那苦,於是來到泉邊,舀水喝了,喝完就瘋了。(全國)君臣、大人小孩,他們的瘋病都一樣,大家便興高采烈。

熱點內容
認識除法教學反思 發布:2024-10-19 00:53:21 瀏覽:412
bl小說現代校園 發布:2024-10-19 00:13:19 瀏覽:661
兒童語文樂園 發布:2024-10-19 00:11:14 瀏覽:479
和尚英語 發布:2024-10-18 22:35:55 瀏覽:222
大老師本子 發布:2024-10-18 21:58:36 瀏覽:530
數學三年級計算題大全 發布:2024-10-18 21:50:36 瀏覽:952
人教二年級數學上冊 發布:2024-10-18 18:58:56 瀏覽:43
2017教師資格證面試報名時間 發布:2024-10-18 18:10:10 瀏覽:255
新京博教育 發布:2024-10-18 16:17:08 瀏覽:125
安全教育工作計劃 發布:2024-10-18 16:11:59 瀏覽: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