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化
㈠ 學科化的專業基礎理論與具體的職業勞動行為之間是否有真正的直接聯系
我們有本科專業,也有專科。
從就業的角度出發,也可以考慮學一門實用的技術,其實計算機專業就是很好的,
比如ui設計、4G移動開發、互聯網編程、大數據、雲計算、VR等等就業前景都挺好。
看自己的興趣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然後選擇就行...
我們的很多學生都是學有所成,祝你一切順利
㈡ 學科生活化還是要生活學科化,這是教學和備考中不可分割的兩方面
中學生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生活實際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須在學生的生活過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教育回歸生活」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把生活作為本源,以生活為本」,這必將引起德育課堂的重新回歸.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實際生活,並力求讓學生帶著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帶著他們主動探索生活的興趣走向品德課堂,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通過學生的道德實踐和生活實踐,促進思想品德的知行統一.為此,我對中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操作模式進行了一些探索.
一、創設生活情景教學內容生活化.課堂教學生活化主要是指教學內容的生活化,而創設生活情景是實現課堂教學生活化的一個有效手段.通過創設貼近學生實際的生活情境,把生活搬進課堂,用生活情景再現教學內容,讓學生再次體驗生活,使學生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從而撥動學生的心弦,引發學生的體驗.
如在教學「關愛自然,從我做起」一課時,為了增強學生對尊重生命,保護生物多樣性意義的認識,我組織學生排演了情景劇《野味餐館》:小林一家周末外出郊遊,中午時分,爸爸提議去一家當地有名的野味餐館吃野味,小林和媽媽積極響應.在餐館中,小林因發現菜譜上有多種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而提出疑問,老闆回答,「我們都賣了好多年,……」然後組織學生討論:小林一家的行為反映出哪些社會問題?我們該不該吃野生動物,為什麼?如果有人請你吃野味,你怎麼辦?如果你發現有人在捕殺或販賣國家保護動物又會怎麼做?
通過創設生活情景,在課堂教學中再現生活,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引發學生體驗的願望與需求,讓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這種境界,置身於特定的教育環境中去感受、去體驗、去探索,進而達到自我感知、自我認識、自我教育的內化效果.
二、創設生活化空間組織形式生活化.通過創設生活化的學習空間,模擬真實的生活環境,把學生置於熟悉的生活環境中來開展教學活動,沒有了高高的講台,沒有了插秧式的座位安排,以往課堂教學給學生施加的各種束縛得到了釋放,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加寬松的氛圍.
如在教學「面對發展變化的社會生活」一課時,我拿走了課桌,把椅子圍成了半圓形,仿造中央電視台來了個「實話實說」,為學生創設了一個他們熟悉得生活氛圍,把課堂教學組織成了一次訪談節目,老師充當主持人,每小組選一名學生當嘉賓,其餘學生當現場觀眾,課堂中,嘉賓和觀眾暢談了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變化,我們中學生該如何面對變化發展的社會生活,以及中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的意義、方式和注意問題.
在生活化的課堂教學中,學生交流更真實,師生更融洽,學生說我思,談我想,訴我憂,議我惑,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是融洽的親密朋友,課堂中彌漫的是寬松、民主、愉悅的氛圍.
三、布置社會實踐活動課後探究生活化.思想品德課的每一課課後都設置了課後探究活動,以往課堂教學中對此要麼避而不談,要麼就是紙上談兵,還有部分老師把它當書面作業來做.探究活動課的目的是為了鼓勵全體學生的參與社會生活,通過活動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真正達到影響全體學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課後探究是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延伸和拓展,是指導學生從課堂回歸生活,用掌握的知識指導現實生活的中介和橋梁.課後探究也是讓學生用生活印證知識,深化認識的有效手段.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好課後探究這一欄目,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讓課堂教學再次回歸生活,使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利用掌握的知識指導自己解決問題.
在教學中,我們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向校園、走向家庭、走向社會.因此,課前,我們有目的地要求學生開展采訪、調查、參觀、訪問等形式的實踐活動,讓他們在關注生活、思考生活中獲得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初步的感性認識.同時,學生在課中所學的道德知識又必須在日常生活的真實情境中去感受、體驗,才能得到鞏固、深化,從而內化為自己的自覺行為,變成自己的精神財富.
如教學依法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一課後,我布置學生開展課外拓展活動:去調查你所生活的村莊或小區有哪些衛生死角?找找存在問題的原因?想想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設計出實施方案.後來,組織學生進行課堂交流,從中我發現學生設計出了許多方案:有充分利用街道宣傳欄進行環保宣傳的,有一起合作寫環保倡議書的,有寫給化工廠廠長的信,信中誠懇指出危害的……通過參與社會生活,不僅使學生的認識得到了深化,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何解決問題的能力.
中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學習是學生的一種自我建構,但並不否定教師在其間的教育引領作用.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努力為學生營造向前、向上的生活氛圍;為學生提供有利於主體參與的活動方式;還要努力為學生提供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境界.即「要通過課堂生活,把學生與其真實的社會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有意識地把學生帶到真實的生活中去,去觀察、感受、體驗、分析、反思他們的生活,並用美好生活的目標去引導和提升自己的真實生活.」
總之,課程教材改革給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它不僅要求我們要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更需要教師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審視自己,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能夠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
㈢ 如何防止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科化"傾向
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化傾向漸顯,體現在對課程性質的認識、師資力量的安排、課程資源的開發、教學方式的採用、課程評價的模式等方面。建議從明晰課程定位、加強師資培訓、...
㈣ 3.知識出現學科化和專業化,並形成以生產新知識、培育知.識創造者為宗旨的時期
只是在形成的過程當中,科學和專業往往是一定一定的時間以及時代背景的推動。
㈤ 學術與學科的區別
學術,是指系統專門的學問,是對存在物及其規律的學科化論證,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專。當代人學家張榮屬寰將學術的概念界定為是對存在物及其規律的學科化論證。這個詞對應的英文Academia更常見的意義是指進行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科學與文化群體,在作這個意義用時對應於中文的學術界或學府。Academia這個詞來自於地名(Akademeia)。這個地方位於古代雅典的外圍。那裡的體育館曾由於被柏拉圖改為學習中心而聞名。
延伸開來,Academia這個詞也可以用來指「知識的累積」,在這個意義上通常譯為學術。學術的發展和傳播跨越了好幾個時代。在17世紀,英國及法國的宗教學者常用學院(或學園)來表示高等教育機構。英語稱呼為academy而法語稱呼為academe及academie
學科
【注音】:xué kē
【釋義】:①學術的分類。指一定科學領域或一門科學的分支。如自然科學中的化學、物理學;社會科學中的法學、社會學等。
②「教學科目」的簡稱,也稱「科目」。教學中按邏輯程序組織的一定知識和技能范圍的單位。如中小學的數學、物理、語文、音樂等;高等學校心理學系的普通心理學、兒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
㈥ 和學科化學 哪個更好考
。要不你去 考研論壇上找找往年的真題?或者我的意見是,看看哪個學校的出題方式比較適合你。,你對你自己的實力有信心么,南師大肯定比陝師大好。有很多值得考慮的問題,但是也難考啊~ 你想在哪邊工作。 我也11年考?。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㈦ 中考,新學科化學為什麼要學
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學科學業考試日期:2014年6月21日至6月22日。第一天:9:00—11:00語文 14:00—16:00物理化學第二天:9:00—10:40數學 14:00—15:40英語(含聽力)
㈧ 學科化學考普通化學(物化➕無機)
普通化學
就是把
有機 無機 分析 物化
加在一起的一門比較簡單的學科
㈨ 學科化服務的實施手段
在學科服務實施方式上,往往採用先在某一重點學科試點後逐漸推廣的辦法,符合我國圖書館館情。
首先,從學科館員制度的實施效果來看,自1998年至今,國內學科館員制度實施已有近十年的歷史。事實上,一些高校圖書館的實踐證明,高校圖書館的學科服務效果並不是很理想,在學科館員制度實施過程中暴露出很多問題。比如:在圖書館員與用戶對學科館員制度的認識問題上,圖書館員不能正確認識學科館員的工作職責,對學科服務缺乏信心,用戶則對學科館員的服務內容不熟悉,對學科館員的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也產生懷疑等;在人才需求上,圖書館嚴重缺乏高學歷、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在管理機制上也存在諸多問題,包括管理缺乏計劃性、管理機制不健全、管理模式受制約,等等[14]。所有這些客觀和主觀的因素都決定著國內的學科服務不可能一步到位,採用先試點後推廣的實施辦法更具有可行性。
其次,選擇重點學科作為試點對象,理由有二:第一,重點學科是高校開展科學研究、創造高質量科研成果的重要基地。他們擁有較多的科研經費和較完善的專業館藏。把圖書館學科服務和重點學科建設綁在一起更容易得到學校的支持和扶助。第二,從重點學科的信息需求分析,重點學科帶頭人以及科研人員大都有自己繁重的科研教學工作, 他們在本專業是專家,但在信息檢索和利用方面缺乏專業培訓。特別是由於重點學科的要求,他們始終需要站在學科研究的最前沿,因此,他們從內心呼喚具有信息創新能力、熟悉圖書館的現實館藏和虛擬館藏、文獻檢索技能較高、具有某學科專業知識、熟悉教學科研情況的學科館員作為他們的信息收集者、信息宣傳者和信息利用的指導者,縮短他們獲取文獻信息的時間,提高科研效率。
㈩ 學科化服務的服務形式
學科服務是圖書館面向院系開展的一種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對學科館員素質有較高的要求。而當前國內圖書館人員結構比較復雜,圖書館員良莠不齊,整體素質水平相對較低。盡管近年來圖書館在人才引進上加大了對高學歷、高職稱人員的引入,但真正符合學科館員素質要求的復合型人才少之又少。圖書館單純靠某一個學科館員來完成對口學科的服務是不太現實的。因此,學科服務由學科團隊來完成,是符合我國當前圖書館館情的。
學科服務由團隊來完成,也是知識管理環境下圖書館管理的必然要求。美國德示富集團創始人之一卡爾費拉保羅曾說過:「知識管理就是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和創新能力。」[3]在知識管理環境下,如何挖掘和利用知識人才的隱性知識是管理的焦點,而團隊是提供隱性知識積累、共享、創新環境的一種有效形式。事實上,團隊作為知識工作者共同合作的方式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採用。在國內圖書館界,也有很多學者早已提出學科知識服務團隊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