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美術感悟

美術感悟

發布時間: 2020-11-19 08:43:09

1. 中外古代美術感悟

中國遠古時代的繪畫和雕塑,尚未發現(蘇聯和德國都曾發現舊石器時代的女神鵰刻,法國和西班牙曾發現洞穴壁畫)。遠古時代的藝術創造能力可以從石器和陶器上看出。在玉石和玉器方面,舊石器時代早期「中國猿人」(又名「北京猿人」)的頭骨化石。中國猿人的時期距今約為四五十萬年。中國猿人是由猿到人的中間類型。在這一震動全世界的發現前後,並曾發現其他一些中國猿人的骨骸化石。在他們居住過的洞穴中並發現了他們吃剩的獸骨的化石和其它文化遺存。可以知道,中國猿人會製造粗糙簡單的石器,會把獸骨做成骨器,會利用火,懂得熟食。山頂洞人(約一萬八千年前)的遺物中,除石器外,最值得注意的是有磨得表面非常光亮,上面刻有紋飾的鹿角短棒和磨製得很精緻的一端有孔、一端尖的骨針,製作技術最高的是一些穿孔的石珠、獸齒、礫石和蚶殼等裝飾品。另外也發現一些作染料用的赤鐵礦的碎塊和碎粒,一些用赤鐵礦染紅的橢圓形礫石。這些東西體現著一定程度的裝飾意圖的美術活動(也可能別有其他目的)。舊石器時代以後為中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文化中已出現了形狀細小的石器。這種形狀細小的打制石器的使用一直延續到新石器時代,通常稱為「細石器」。磨製石器在中石器時代開始應用,在新石器時代非常普遍:新石器時代並且發明了陶器。繼打制石器之後的磨光石器,是新石器時代的主要標志。中國古代有極發達的玉石工藝,這是中國古代美術的獨特成就。
西方的美術從原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洞窟壁畫,岩畫,雕塑和建築等,他們譜寫了人類最早的美術篇章。舊石器時代美術皆以動物為主,手法生動寫實。中石器時代的繪畫由洞窟轉移到露天岩壁,人類活動開始成為繪畫的主要對象。新石器時代美術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築。這些都屬於原始時期的范疇。
西方古代美術主要指的是古埃及美術,古希臘美術,古羅馬美術。古埃及經歷了三個時期,前王朝時期埃及猶處於銅石並用時代。古王國時期是古埃及文明的第一個發展高峰,銅石並用文化達於繁盛。中王國時期,埃及進入青銅時代,這時不再建造金字塔,神廟建築和岩窟墓流行,文字也由聖書體向僧侶體演變。到新王國時期,埃及成為東方帝國,青銅文明達於全盛。
古希臘美術史的分期通常分為荷馬時期、古風時期、古典時期、希臘化時期。荷馬時期為希臘神話的形成期,也是造型藝術的萌芽期。古風時期是造型藝術的形成期,這時期的美術成就主要是瓶畫、建築和雕刻。這一時期是希臘藝術的繁榮期,為藝術的各門類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以建築和雕刻對後世的影響最為深遠。
希臘化時期,這一時期美術的主要成就是雕刻,雕刻藝術形成了以不同的地區為中心的各種風格。羅馬經歷了共和國時期和帝國時期。羅馬藝術的突出成就主要但反映在建築、壁畫、肖像雕刻上。尤值得一提的是,羅馬的壁畫根據旁貝城遺址可以劃分為四種風格。
如果以西方古代美術這個時間來劃分的話,中國古代的美術應該包括夏商周,春秋和戰國,以及西漢這段時間。但如果以我們常說的古代,似乎指的是現代之前的都稱為古代,所以這個問題很不好回答,具體時間不好確定。單以時間來劃分的話也是不全面的。
你可以做下參考,這個問題實在是很籠統。

2. 參加美術興趣小組感悟

美術興趣小組總結

這學期,在學校的支持和組織下,我們繼續開展了美術興趣小組活動,通過活動提高了學生的繪畫能力和審美,為了下學年能更好的開展興趣小組,以便以後能做到取長補短,有所提高,特將這一年來的美術興趣小組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本學期興趣活動主要是針對每個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其興趣愛好,將興趣小組培訓的主題為卡通畫。由於初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和繪畫基礎部分都比較低,因此,初一年級的學生以基本的卡通人像畫為主學習和訓練,通過這些訓練提高了學生在繪畫中的觀察能力和造型能力,同時通過欣賞和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健康良好的審美觀,提高了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初二年級的學生對繪畫已有了一些基礎,因此,學習的主要內容是加強對卡通人物和環境結合的訓練和作品創作,在本學期中進行彩色卡通畫訓練,在卡通繪畫創作著重進行了結合油畫棒、水溶性油畫棒、彩色鉛筆等多種材料的綜合性繪畫嘗試,豐富了學生對繪畫工具、材料的認識,也豐富了作品的效果。同時 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本學期積極為學生創設有利於激發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通過思考、討論、對話、等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的運用美術語言;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展自己獨特的見解。

在美術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遵循審美的規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進行比較。擺脫以往簡單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感悟和認識,通過比較、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鑒別、判斷,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趣味。

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次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在這學期的美術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本學期將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在一學期的工作中,有許多收獲、許多進步,當然,我的工作還存在不足,我期待著我的工作能夠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以上是本學期的美術興趣小組工作總結。

美術興趣小組活動總結

時光流逝,轉眼又一個學期過去了。在這個學期的興趣小組活動中,每一個學生都很積極努力,在繪畫水平和審美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時,我從四方面總結了這學期我興趣小組的教學體會:

一、切實的學習計劃

在低年級蠟筆興趣小組成立初,我就決定在成員中選拔幾位有一定繪畫才能的學生,讓低年級的他們從小接受繪畫的系統訓練;而大部分的學生則注重培養他們在繪畫上的創造能力和想像能力,注意以興趣引導他們漸漸對繪畫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

在興趣小組的活動中,我特別注意保護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他們的個人創意,發揮繪畫特有的魅力,使低年級的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了長足進步和發展。

二、多樣的教學方法

在本學期的活動中,我引入了想像繪畫和裝飾圖案設計這兩個比較有針對性的內容:一方面,學生對美術書中有關這類的內容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另一方面,讓他們從中體驗到繪畫所帶來的樂趣。

同時,我在教學中採用欣賞、模仿、添加、想像、創造等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在蘇州世遺會的繪畫比賽中,我們小組的一位小朋友獲得三等獎、兩位小朋友獲得鼓勵獎;在「綠星杯少兒繪畫比賽」中多位學生獲得金、銀、銅獎。

三、長足的奮斗目標

有人說,美術組活動就應該以繪畫為主,培養學生繪畫能力和技巧.我不這么認為。我覺得美術組的活動應該在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基礎上,經過教師的適當指導與培養,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優點,使其形成自身的特點。讓他們覺得在每次活動中都很開心,都有收獲。這才能讓學生樂於參與你興趣小組的活動,才能真正溶入繪畫的興趣中去,使之成為學習的主動者。在藝術這方熱地上,能綻開更多小小的美術之花。

低年級美術興趣小組的建立是很有意義的,他為許多喜歡美術的同學深入學習美術創造了一個平台,讓他們從小接受比較正統的美術教育,培養他們的美術素養,從而激發他們對美術學習的信心和決心。 美術興趣小組工作總結

一年的教學工作即將結束了,回顧這一年來美術小組的活動情況,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有一些不足之處。為了下學年能更好的開展興趣小組,特將這一年來的活動情況總結如下,以便以後能做到取長補短,有所提高。
一、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書畫訓練
為了陶冶學生的情*,豐富學生的課外文化活動,引導學生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充分發揮出來。本學期一開始,兒童畫興趣小組在重新組建後又開始活動。

每周組織興趣小組的學生在泥塑教室訓練二次,每次都有每次的訓練內容,對學生進行兒童畫的基礎知識和基礎能力以及泥塑方面的基礎訓練。由於學生具有一定的美術興趣,有部分學生還具有一定的基礎,對一些基本的技法已初步接觸過,所以在教師的指導下繪畫水平和製作水平都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二、採取各種方式表優促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提高學生們的訓練積極性,也為了讓更多的學生了解認識並投入到興趣小組中來,在學校的各種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各種方式進行書畫作品展示,並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上級部門組織的各種書畫比賽,讓學生同其他書畫愛好者切磋技藝、進行鍛煉。表現突出的同學我們給予表揚和獎勵,達到表優促劣的目的。正因為如此學生的訓練積極性與日俱增。由於學生們的刻苦訓練,知識技能有了進一步地提高。
三、取得的點滴成績

一份付出一份收獲,許多學生的作品多次在校內展出。另外本學期還組織學生參加了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組織的全國新華杯第三屆小明星藝術人才美術攝影選拔賽,不少學生獲得了滿意的成績;十二月份參加了文化部中華信息網組織的書畫比賽,有五人獲得全國一等獎。2003年8月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舉辦的第八屆全國中小學生繪畫書法比賽中獲美術類指導工作一等獎。

當然在這一學期的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如知識面不寬,學生的臨場發揮不好等。在下學期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成績。

3. 怎麼寫美術感受

「美術鑒賞」心得美術鑒賞是運用感知、記憶、經驗、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分析、判斷而獲得審美享受和美術知識的過程。通過不斷的美術鑒賞活動,可以提高人的審美趣味、陶冶高尚情操,通過美術鑒賞,提高學生的藝術品味,吸收前人優秀技法,在中國傳統美術教育中是一種重要的方法。在選修課上,通過欣賞一些著名作品,對美術有了初步的認識。收獲還是不小的。雖然不是這個專業,可這若能成為我的一個愛好,那再好不過了。美術鑒賞絕對可以說是一門學問。美術鑒賞這門學問改變了人們的觀看方式。美術鑒賞是運用自己的視覺感知、過去已經有的生活經驗和文化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並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的活動。 欣賞一般局限於感知、想像、情感體驗等感性認識方面。而鑒賞是運用視覺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綜合作用、生活經驗和文化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並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即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的一種比較深刻的認識。 在美術鑒賞的基礎上就能夠產生一定的「美術批評」,自己根據一定的標准,對美術作品或美術現象所做出的理論分析和價值判斷。 要在文化情境中來認識和理解美術,「情境」,即指影響各個時期美術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背景。美術作品中所反映的各種思想、觀念,都與藝術家所受到特定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背景的影響有關。 1.感悟鑒賞: 感悟式鑒賞所要求的主要是從觀看者自身的經驗出發,充滿想像力和激情地去欣賞美術作品。在欣賞過程中,可以任由思維馳騁而不受限制。這種鑒賞方式比較適合於寫意性和表現性的藝術作品,因為這類作品所追求的不是客觀地記錄形象,而是通過主觀化的形象處理來表達藝術家的情感。 2.社會學鑒賞: 應該意識到美術這種文化現象不是存在於真空環境之中,而是有著特定社會階層和社會生活的烙印。要理解不同創作目的以及社會背景對藝術家的影響。這些因素不是單靠表面的觀察就能完全了解的,所以社會學式鑒賞的核心在於探究、追問,了解作品的主題,發現作品的獨特之處,並要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積累一定的知識才能有很好的把握。 3.比較式鑒賞 比較式鑒賞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把握每件作品的特色。俗話說,有比較才有鑒別。但在比較式鑒賞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美術作品的好壞是可以通過比較來確定的;但在很多情況下,作品之間並不存在誰好誰壞的問題,僅僅是表現方式和風格上的不同而已。比較的內容主要是形式方面的,但根據這些形式方面的差異也可以引導我們去尋找原因,這就需要涉及一些社會的因素了。至於具體對比哪些內容,還需要依靠感覺的指引,所以比較的方法其實是幾種鑒賞方式的綜合運用。 在了解之後,我對浪漫主義美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浪漫主義美術,是指藝術家按照主管理想的樣子去變現生活,而且突出個人的激情和自由精神變現的美術流派,它作為一種流派出現於19世紀初,但具有浪漫主義傾向的美術卻早已出現。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是籍里柯,他的作品《梅杜薩之筏》,以悲劇的力量,沉抑的色調,以及光影的強烈對比,震驚巴黎藝術界。浪漫主義作為一種流派在美術史上是短暫的,但他的創作思想是深遠的。浪漫主義美術的基本特徵是:第一,題材多取自於中世紀的傳說或文學名著(莎士比亞、但丁、歌德、拜倫的作品),也有來自於現實生活。第二,浪漫主義所要表現的對象是「自由的具體的心靈生活」(黑格爾語),藝術家重視個人激情和想像的表現。第三,作品造型往往採用變形誇張的手法,突出強烈的動勢表現和緊張氣氛的渲染,畫家尤其強調色彩的無拘無束的表現。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美術,雖然是兩種不同流派,但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卻彼此有聯系,它們的共同創作基礎是生活,兩者的區分是對客觀現實與主管理想各有所側重。衣服優秀的浪漫主義作品總是和現實結合在一起,同樣一幅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品也不可能毫無激情和理想。歐洲浪漫主義運動始於十八世紀末社會發生劇變之時,它反對古典主義的秩序、唯理性主義和對個性的壓制,是一個風格多樣的運動,但中心的主題是共同的:即對大自然和自由的熱愛;對已逝的歷史或異國情調的迷戀;對生活中驚心動魄、暗晦神秘的事物的偏好;對人本身難以理解的心靈上的困惑和焦慮的關注。 法國的浪漫主義藝術興起於19世紀20至30年代。席里柯的《梅杜莎之筏》,吹響了浪漫主義的號角,他將人類復雜的情感在生命交替的剎那間表現得那樣充分和富於悲劇力量,畫中所蘊含的不可阻擋的激情的爆發,是以往的繪畫中不曾有過的。 德國的浪漫主義在繪畫中的成就主要體現在風景畫上,代表畫家是弗里德里希。他作品中的景物常常是蒼茫的群山、荒涼的海岸、修道院的廢墟,在日出、日落或月光下顯得神秘而深邃。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許多歐美畫家開始了他們的"東方之旅",這些具有濃郁東方情調的作品,成了當時歐洲畫家脫離古典主義規范的重要體現,在美術史上構成了一種頗耐人尋味的"東方主義"現象。 事實上,19世紀的浪漫主義是一種復雜的文化現象。那些對難以實現的理想世界的熱烈渴望,那些對靈魂呼喚的未知世界的神秘嚮往,幻化為歐洲文明中的一支極為統一的力量,它"不可逆轉地確立了現代思想的一些基本觀點,並且決定了浪漫主義現象的豐富多彩。"浪漫主義在繪畫上,是與以官方學院派為代表的古典主義相對立的,其表現特徵是:注重個性表現,耽於幻想和誇張,選擇驚人事件作題材,情緒激越。 美術是生活中的一處美景,絕不是靠欣賞就能夠領會,這門藝術需要用心體會。在鑒賞同時,我看到人們的美好願望、對神秘的嚮往甚至內心世界。這些都是那麼耐人尋味。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4. 觀看一些美術作品的感受二百字以上

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這是家喻戶曉的名言。生活是什麼呢?生活是指人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活動。如:種田、吃飯、旅遊、休息等等。藝術是什麼呢?藝術是指人在自然界的一切活動中,對自然現象進行的體驗、感悟、提煉、加工,並用藝術的形式去表現它。例如:用音樂去表現高山流水,用繪畫中去表現梅蘭竹菊,用書法去表現陰晴圓缺。總之用藝術詮釋自然、生活之規律。其目的是:從宏觀上說,使人們了解自然、認識自然、溶入自然、人和自然能更好地協調發展。從微觀上說,達到凈化心靈、陶冶情操之目的。

生活中充滿著藝術

在生活中,到處都是藝術。從視覺上,我們看到藍藍海洋之寬闊、小河流水之細膩、花兒盛開之美麗、春風撫柳之溫心;從聽覺上,我們聽到驚濤拍岸、高山流水、鳥兒爭鳴;從嗅覺上,我們嗅到花兒的清香、從味覺上、我們嘗到酸甜苦辣;從肢體上,我們感覺到冷熱溫涼、粗糙光滑;我們從這些生活中感悟出美好,感悟出藝術無處不在。但生活是有限的,生活是在自然當中的,不是所有的人都登過喜馬拉雅山,不是所有的人都登過太空;世界太大了,我們沒有去過的地方太多了,可這不等於我們不了解喜馬拉雅山、不了解太空,因為書本、電視去過哪個地方,所以我們在自然中感受不到的,可以到書本、電視那裡尋找,一定能找到的,這樣藝術的資源就更加豐富了,就能為創造更好的藝術做好鋪墊。

生活不全是藝術

現實生活不全是藝術。怎麼說呢?藝術的形成是需要選擇、需要取捨的,而不是純粹地照搬自然。比如說沙子裡面有金子,但沙子並非全是金子,要想獲取金子必須經過提煉才能獲得,而不是把沙子全部收藏起來。如果把金子比做藝術的話,那麼沙子就是自然,我們要想獲取金子,就必須要具備獲取金子的工具,還要有篩選、分離、冶煉、提純一整套技術。我們要掌握藝術就要具備獲取藝術的工具和技術,達到技術熟練、精湛,知道怎麼去選擇,怎麼去取捨,從而創造出更優秀的藝術。

藝術來源於生活

藝術中到處都體現著生活、體現著自然。藝術來源生活,生活來源自然。生活是千姿百態的,自然是變化無窮的,因此,藝術也是豐富多彩的。在書法中,王羲之的平和,如春暖花開,風和日麗;米芾的飄逸,如春風拂柳,婀娜多姿;顏真卿的粗獷,如彪形大漢,威猛魁悟;趙松雪的柔眉,如窈窕淑女,豐韻挺拔;弘一的空靈,如禪房入座,清新幽靜等等,這些都是用自然、用生活來述說藝術家心靈的。

藝術高於生活

藝術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藝術是生活的提煉、加工和再創造。藝術家從生活中提取有價值的、有意義的內容,運用到藝術中去,反過來又充實人們的生活,給人們帶來新的享受。作為藝術的表現方法,決不是生搬硬套生活、或者重復生活,而是有取捨地提取生活中的精華。在這個提取過程中,由於每個人的生活的時代不同、內容的不同、環境不同、感受也不相同等等,所以產生的作品也不相同,正是這些不同,才能滿足不同人的需要。人們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審視、品味作品,從中得到美的享受。

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他們相互依存,相互促進。自然、生活給藝術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藝術盡情地表現自然,表現生活,並使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我們在自然、生活中體驗到花兒的開放、鳥兒的歌唱、江河的奔騰、高山的聳立,通過認知,產生感悟,花兒為誰開放?鳥兒為誰歌唱?江河為誰奔騰?高山為誰聳立?抒發我們對自然、生活的情感;把這些情感轉換成其他的藝術形式,如書法、繪畫、雕塑、音樂、舞蹈等等,使我們能更好地融合在自然中。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5. 求「美術鑒賞感想」

美術鑒賞這門學問改變了人們的觀看方式。美術鑒賞是運用自己的視覺感知、過去已經有的生活經驗和文化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並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的活動。

欣賞一般局限於感知、想像、情感體驗等感性認識方面。

而鑒賞是運用視覺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綜合作用、生活經驗和文化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並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即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的一種比較深刻的認識。

在美術鑒賞的基礎上就能夠產生一定的「美術批評」,自己根據一定的標准,對美術作品或美術現象所做出的理論分析和價值判斷。

要在文化情境中來認識和理解美術,「情境」,即指影響各個時期美術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背景。美術作品中所反映的各種思想、觀念,都與藝術家所受到特定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背景的影響有關。

1.感悟鑒賞:

感悟式鑒賞所要求的主要是從觀看者自身的經驗出發,充滿想像力和激情地去欣賞美術作品。在欣賞過程中,可以任由思維馳騁而不受限制。這種鑒賞方式比較適合於寫意性和表現性的藝術作品,因為這類作品所追求的不是客觀地記錄形象,而是通過主觀化的形象處理來表達藝術家的情感。

2.社會學鑒賞:

應該意識到美術這種文化現象不是存在於真空環境之中,而是有著特定社會階層和社會生活的烙印。要理解不同創作目的以及社會背景對藝術家的影響。這些因素不是單靠表面的觀察就能完全了解的,所以社會學式鑒賞的核心在於探究、追問,了解作品的主題,發現作品的獨特之處,並要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積累一定的知識才能有很好的把握。

3.比較式鑒賞

比較式鑒賞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把握每件作品的特色。俗話說,有比較才有鑒別。但在比較式鑒賞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美術作品的好壞是可以通過比較來確定的;但在很多情況下,作品之間並不存在誰好誰壞的問題,僅僅是表現方式和風格上的不同而已。比較的內容主要是形式方面的,但根據這些形式方面的差異也可以引導我們去尋找原因,這就需要涉及一些社會的因素了。至於具體對比哪些內容,還需要依靠感覺的指引,所以比較的方法其實是幾種鑒賞方式的綜合運用。

6. 學習美術的感想

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藝術事業的繁榮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更加關注孩子的藝術發展,美術教育自然而然的成為了教育教學的重點。新《課標》指出: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的緊密聯系,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這一論述充分說明基礎美術教育不是專業美術教育,而是一種生活美術教育。因此,我們要充分結合美術教材的特點,引導學生主動接觸生活、充分感受生活、大膽創造生活,讓他們在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從而構建生活化的美術教育體系。
一、觀察生活――發現美。
「生活中到處存在著美,關鍵是給兒童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每個人的觀察角度不同,所以發現的美也就不同。現實生活對兒童畫畫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兒童的繪畫能力並不是單靠老師通過講授技法就可以教出來的,為他們創造一定良好的成長環境,激發他們熱愛生活、表現生活的繪畫興趣,才是我們應該去做的事。因為美是人類生活中永恆的主題,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美的藝術幾乎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美即生活。理解生活,才能理解美、創造美。只有植根於生活世界,並為生活世界服務的教學才是具有強烈生命力的教學。
1.采擷生活,提高審美認識
美術課程改革強調將美術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應從學生角度出發,去發現和挖掘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在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活實際中找到合適的切入點,使學生產生共鳴,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在講《會變的線條》一課時,我讓學生從自然和生活中尋找美麗多變的線條,學生很容易就找到了多種線條:黑板邊的直線、窗外護欄上的螺旋線、老師頭發上的波浪線、花盆邊上的弧線、花葉子上的鋸齒線……,這樣的引導不僅使學生很快進入新課,同時又使他們在不經意間復習了以前學過的線條。接著我又進一步引導他們發現,原來在我們的身邊藏著這么多美麗的線條,而且它們多種多樣、變化多端,美化著我們的生活。創作中我又啟發學生想像微風中的柳條、大風時散亂的頭發、沙漠中一層層的沙子……學生輕松地畫出自己熟悉而又富有美感的線條,他們的作品便充滿了韻律。這樣既結合了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使他們有更多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感受美、鑒賞美,又使學生認識到藝術表現手法來源於生活,藝術中線條的存在使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這節課既培養了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又提高了他們發現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2.走進自然,強化審美感受
「課堂不等於教室。」以往的美術課通常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教材傳授技能,然後讓學生坐在課堂里臨摹,或憑記憶冥思苦想,不但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而且沒有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慾望引導他們自主探究學習,結果學生不但畫不好,更不會有創意。因此教學中,要根據教材組織學生以寫生、采風等方式,到大自然中去感悟,這樣孩子們不但興趣盎然、作品富有真情實感,而且在寬松愉快而自由的環境里,也會陶冶個性和情操,同時為美術的創作增添了不少素材。如舉辦《我是小小畫家》活動,雖然只是改變了場地,但是當學生背著畫夾,坐在校園里寫生時,那種感覺完全不同,清新的空氣,開闊的視野,令人身心愉悅。其他同學羨慕的眼神,令寫生的學生個個神氣十足。校園里熟悉的一切在同學們的眼中,一筆一筆的創作是那麼的新鮮與美麗。學生的作品雖然還很幼稚,但在整個創作過程中學生享受著室外創作所帶來的那份喜悅與快樂。因此,我們美術教師應努力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融入社會,讓學生嗅出生活的「清新」、看出生活的美麗、品嘗生活的快樂,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去描繪生活、創造生活。
二、實踐生活――體驗美。
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學生體驗著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感悟到生活的美醜現象。生活中的碧海藍天、紅花綠柳、高樓大廈、市井人群、民俗民風、悲歡離合……都是學生難以忘懷的。對這些生活場景的耳濡目染,他們談起來津津樂道、各抒己見,畫起來直抒胸臆、色彩斑斕。作為美術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說真話、訴真情,對學生的情感加以引導、發展,增強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術的感悟。
1.創設生活情境,體驗快樂感受
陶行知先生認為:在自然的生活中進行教育,創設生活化的環境更易於學生理解和接受。他認為,教師的職責在於引導學生直接從外界事物和周圍事物環境中進行學習,情境創設一定要與學生的生活興趣結合起來。因而,我們在美術教學中要努力創設一種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情境,情境內容和方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自然貼切,緊扣主題。如,在講《奇妙的爬行》一課時,導入新課環節中我播放了孩子們非常喜歡的動畫片,創設了一個動物園的情境,引導孩子們找一找功畫片中的爬行動物,並把課堂變成一個爬行功物的展覽廳,讓學生們模仿動畫片中看到的和自己喜歡的爬行動物,使他們很快地進入到教學活動中,並以此引出課題,輕松地在動畫中欣賞美、感受美。學生們把自己幻想成一個微觀世界裡的小動物,我帶領他們閉上眼睛進入奇妙的大自然。我們不再是直立行走的人類,而是渺小的爬行動物,周圍的事物會怎樣?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和能想像到的一切,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既營造了活躍、歡快的課堂氛圍,同時又讓學生體驗到了平日中忽略的快樂。從而培養他們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在奇妙的爬行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激起內心更加熱愛生活、熱愛繪畫藝術的情感。
2.調動生活經驗,開闊表現視野
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應是知識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的結合,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些生活經驗調動學生對美術的探究與感悟。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教育情境,來再現生活,讓學生身臨其境,再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去體驗、去感悟,加深感受。如《下雨了》一課,可以在教室里掛上一些雨傘、雨衣、雨帽等雨具,再放一段下雨時的錄音,讓小朋友閉上眼睛去體驗、去想像,在大街上、在學校里、在田野里、在樹林里你都看到了一幅幅什麼樣的雨中情景。同學們的思路會拓展得很寬,有的說看到了放學時校門口開滿了傘花,有的說小花小草洗了個澡感到舒服極了,還有的說看到了傘被風掀翻的趣事……。從學生們所描述的情景中可以看出,孩子們運用了自己的生活經驗,拓寬了表現視野,從而把日常生活中美麗的雨景留在了畫面上,激發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之情,把小雨的自然美升華為藝術美,一顆顆天真無邪的童心自然會長出想像的翅膀,結出愛心的果實。
三、表現生活――創造美。
美術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讓學生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是學生學習美術的好方法,即從重視教學的知識價值,轉向到重視教學的生活價值。學生通過深入生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他們的內心會充滿對生活的熱愛與激情,並急於將它表現出來。教師要啟發學生充分調動自身潛能,選取適合表現美的物質材料,經過藝術想像,藉助藝術語言表達出自己的審美情趣,嘗試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去創造生活的美。
1.多彩的生活,真情的表達
美術教育不是培養藝術家,而是要培養熱愛生活、內心充滿美、創造美好生活的人。教學中把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如,母親節來臨之際設立課題《我為媽媽獻真情》,引導學生動手用拼貼、拓印、繪畫等方法製作一張賀卡、寫上一句真心的話送給媽媽,在暖暖溫情中體會創作的樂趣,感受美術課的獨特魅力。美術課不是簡單的繪畫,美術課是一種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的活動。一雙雙發現美的眼睛,一顆顆感受美的心,一雙雙創造美的手!一種信念在每一次的動手創作中、每一次繪畫活動中得以升華。我們要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用手中的畫筆表現出來,用藝術語言表現生活的縮影,放大生活的趣味。學生們每天都生活在熟悉的環境中,在家裡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生活,他們之間有著許許多多溫馨的生活畫面,或郊遊、或購物、或嬉戲……當學生傾注自己的全部感情去創作時,這一個個精彩的瞬間都定格成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畫面:《過春節》《演電視》《節日的裝飾》《介紹我喜歡的玩具》……這些畫面都洋溢著愛的氣息,散發著濃濃的幸福與溫馨,讓人從有限的畫面想到無限的畫外,感受畫中的情,聽到畫外的音,真實的生活在畫中升華。
2.利用廢棄物,美化生活
審美體驗是學生成長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是學生生活的一種基本方式。學生的審美體驗從哪裡來?從活動中來,從做中來,因而杜威先生把「從做中學」奉為至上的教學信念和法則。
生活中有許多普通的物品、廢舊的材料,它們看似平淡無奇、廢棄無用,可是只要同學們發揮豐富的想像力,運用靈巧的雙手把它美化一下,就能將它們變成一件件獨具魅力的藝術品。有一次上《面具》,一名從不帶用具的學生從地上揀了些別人的剩材料竟然也做出一件作品――大腳板海盜先生,同學笑他做的醜陋,我卻在全班表揚了他,表揚他的廢品再利用,表揚他的大膽設計。那是他第一次站在講台上露出燦爛的笑容。每一朵花都需要陽光,需要精心的呵護才能長大。你看,那造型奇異、活靈活現的紙盒――《可愛小動物》,那繪制在各種酒瓶上的大膽圖案――色彩艷麗的《漂亮的瓶子》,那創意無限的塑料瓶筆筒――《做筆筒》,還有那《巧用紙餐具》中百變的紙盤娃娃、紙杯小豬、昂首前行的烏龜……當孩子們把一個個廢舊物品變成一件件有趣的工藝品、或成為大家喜愛的玩具、或成為互相贈送的禮品、或擺在屋子裡點綴生活的裝飾品,他們會為自己感到驕傲,會對現實生活充滿激動和自豪,會對未來生活有一份美好的憧憬和無限的遐想,從而使一顆顆幼小的心靈對生活的感悟、對生活的熱愛會更豐富、更真切。
教育家杜威說: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生活是美術得以生長的土壤,美術讓生活更加精彩,美術源於生活又作用於生活,我們要引導學生閱讀「生活的教科書」,讓他們走進生活、融入生活、感悟生活。讓我們多給孩子創造一些機會,多給孩子一些陽光,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打開孩子創作之門,燃起藝術之花。

7. 現代寫實繪畫的感悟。。。。

寫實繪畫在所謂的圖像時代,面對的挑戰是空前的,其中既有繪畫本身存在的問題,也有關於繪畫形式與內容的思考問題,更有藝術上保守與現在的紛爭問題,它們混在一起,使畫壇出現一個紛繁雜亂的局面,寫實主義繪畫基於這種現狀,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一個當代繪畫藝術的追隨者,我們應該用生動的形象轉達人們為之感動和思考的人文精神,而不是人雲亦雲的附和者。寫實主義發展到當代該如何向前發展?作為在繪畫藝術中的追求者,應該以無限的熱情而不是以冷漠的形象、空虛的心靈去表現、去創作。所以如何把大變革時代真實地反映出來, 是擺在中國現實主義畫家面前的重要課題, 需要我們做的還很多。
一、對寫實繪畫概念梳理的重要性
在當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和藝術市場化的背景下,中國油畫藝術正經受新舊價值觀,新舊思維方式和新舊文化觀念的激烈碰撞,中國油畫在發展的同時,在繪畫觀念和實踐中也有諸多困惑。整個社會進入市場化的大潮中,文化的多元化和藝術的的市場化給中國油畫帶來空前的繁榮,但同時也出現一些負面現象,給中國油畫的健康發展投下了陰影,為迎合市場需求,一些藝術家開始出現浮躁的心態,作品沒有深入探索,忽略了對精神內涵、藝術格調的追求。我認為這些問題是非常現實,而又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通過對寫實繪畫概念的梳理,讓大家對寫實繪畫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中國當代關於寫實繪畫的藝術思潮和觀念
中國成立後,建立了新型的社會制度和確立了新型的藝術發展方向。寫實主義逐漸淡出我國的美術舞台,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寫實主義在我國發展的半個世紀中,已經具有了相對完整的內涵和外延,並在與其它創作方法的爭論中初步確立了自己的特徵和地位。

從1985年起,在新思潮席捲美術界的時候,寫實繪畫殘存在風暴邊緣寂寞而緩慢地生長,當中心地帶風起雲涌了將近20年之後,放眼望去,裡面除了風雲依舊別無長物。再看中心的周遭,寫實繪畫已經悄然茁壯了,也涌現
圖1楊飛雲 《紅頭巾》 出一大批優秀的寫實藝術家。
當代的中國寫實主義從作品的表現技法和風格上看,大約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新寫實主義。又被稱為新古典主義,以楊飛雲、王沂東、艾軒、陳逸飛、徐芒耀、孫為民等為代表。他們大多具有學院背景和高度的寫實水準,注意選材、畫面格調的當代性和唯美主義。和較早時期的寫實畫家相比,重大的歷史命題從他們的 圖2 陳逸飛《二重奏》
畫面中消退了,但繪畫本身的功能在回歸,寫實技術趨向成熟,畫面走向精緻。雖然都採用寫實主義,都注意向歐洲的傳統汲取營養,但在個人的風格技術和精神追求上有著明顯不同。徐芒耀《我的夢》(1988)以精到的寫實主義結合超現實主義的象徵性,獲得首屆中國油畫大獎。楊飛雲由較早的精美到後來對於理性和諧的古典精神的追求,使畫面超越了對技巧的迷戀。王沂東用考究的寫實技巧表現中國鄉土民情。艾軒把「懷鄉寫實主義 (nostalgic realism)」的「懷斯風」與中國邊遠的藏區結合,形成一種原始質朴的美和冷峻孤寂的肖像風格。此外,陳逸飛的甜美華麗靈動,孫為民把日常生活提升為雅緻品味。隨著當代寫實主義畫家在市場上的走紅,他們也愈發自信。2005年陳逸飛
圖3 徐芒耀《我的夢》 艾軒、楊飛雲、王沂東等人共同成立了「中國寫實畫派」,以群體方式宣告當代寫實主義新勢力的走強。艾軒這樣說「中國現在最高水準的寫實主義繪畫絕對走在世界的最前列,水平也最高……」
超寫實主義。這是寫實主義的一個分支,源於20世紀60年代「後現代主義」的波譜藝術,它的全稱為「超級寫實主義繪畫」。據《辭海》介紹:超級寫實主義又名照相現實主義,主張藝術的要素是「逼真」和「酷似」,必須做到純客觀地真實地再現現實。它最大的特點是主張藝術要大眾化、通俗化。在我國,以冷軍和石沖為代表,在當今畫壇獨領風騷。其作品重技法、材料和構思,把寫實性做到極致,以達到令人震顫的逼真效果。實際上很多寫實主義者也具有超現實傾向,如早期羅中立的《父親》(圖4)和徐芒耀的《我的夢》(圖3)。我國的超現實主義者又不是自然主義的超寫實,他們往往從極端細膩的超級描摹中營造出超越物象自然形態的氣質,使畫面蘊涵一種難以名狀的情緒,以達到某種象徵的隱喻的抽象性。在後現代式的寫實主義。有劉小東、忻東旺、方力均和張小剛等。這是當代後現代語境下各種新的感覺經驗和視覺探索。他們進一步顛覆崇高、理性、唯美、和諧的古典精神,取消經典主義,把一種日常不被關注的甚至是粗陋和無聊的人性存在
圖4 羅中立《父親》 狀態提升為藝術。對他們來說,技術固然重要,但畫面的個性因素大於技術因素。
(二)中國當代寫實繪畫存在的問題
當代中國油畫狀況雖然是多元格局下「百花齊放」,但問題依然很多;寫實作品量大質淺,缺乏應有的藝術深度或者說藝術的「意味」不足。
當我們翻閱近年眾多美術刊物和多次油畫大展不難發現許多受寵的作品,大多技術景緻,風格多樣,規模宏大,但是細細品位,卻是故做做匠氣,內涵空泛,缺乏油畫藝術的生命里和魅力。這些「精品」畫面中傳達的精神氣息較為冷漠,其觀念演戲和臨摹西方,以揣摩西方人的審美趣味來經營自己的作品。他們身處當代,多運用寫實手法表現當代社會生活,可他們卻用西方人的觀念來觀察中國的現實。作畫時總認為是畫給別人看的,面面具到,結果在長期的「抹」和「做」
的過程中將生活體驗中得來的寶貴的富有生氣和靈性的東西給「抹」丟了,「做」丟了,使作品失去了生活氣息和時代精神。這些作品多是表層形式的抄襲而非靈魂的對話。

二、寫實繪畫的概念界定
「寫實」一詞其意思指繪畫的方式或手法,從觀察、構思到落實在畫面上的操作與結果都是以可認知的客觀事物形象為依據,由此畫面的外觀呈現出具象性的特徵。另一方面指繪畫的內質,重在以反映自然和社會生活的真實性為基礎,同時又重視內涵表現的現實性精神。 後一個方面所指的意義比前者更為深入、全面,通常被看作是藝術的創作方法。這兩個方面是互相緊密聯系,又有一定區別的。
(一)寫實的涵義
「寫實」、「寫實主義」和「現實主義」在西方語言中本來是一個詞(Realism),都是形容詞。我國南齊時謝赫把「應物象形」列入繪畫的「六法」之一,即是說畫家無論描繪社會生活或者是描繪自然景物,必須按照客觀對象具有的面貌來表現。作者可取捨,有想像,有誇張,但不能憑主觀臆造,象形要應物而象。在西方文藝復興前後,畫家用地道的寫實手法,都可以稱之為「寫實繪畫」。 「寫實」這種手法是畫家們用來表現其思想的一種手段,繪畫的寫實是多樣化的,千姿百態的,既有藝術家眼中的寫實(真實),也有藝術家情感表現的寫實,如卡拉瓦喬、倫勃朗、強烈的光暗寫實、塞尚形體堅實的質感寫實;印象派的色彩寫實;拉斐爾、安格爾庄嚴靜穆的寫實,寫實的光芒其實就發自藝術家的內心。 圖5安格爾 《浴女》
盡管「寫實」有著千變萬化 的特點,但在我們中國人看來,畫的象照片,畫的與真的一樣就是寫實。從歷史上來看,大致有三種形態的寫實,第一是古典主義的寫實,這種寫實是追求非常完美的神性化的內在的本色,然後把它表現出來。第二是我們大家熟悉的現實主義的寫實,這種寫實賦予了社會形態的意義。第三種寫實是現代主義寫實,現代主義抽象中的寫實。寫實的方式,包括兩個內容,一個是寫實的精神, 一個是寫實的技巧。第一層面是真實的東西,任何事物都可以通過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達到真實的、客觀性的模仿,或者是再現。第二層面就是追求情感性的真摯。第三,寫實是把人的精神、情感的東西有所提升,這個提升從某種意義來說,應該有點神性的意義。寫實油畫是寫實繪畫中的一種,源自西方,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傳統。20世紀的西方美術打破了古典寫實傳統的一統天下,尤其是現代藝術觀念的誕生,大大拓寬了藝術的疆域,藝術界流派紛呈、多姿多彩,開始走向多元並進的嶄新天地。作為繪畫形式之一的寫實繪畫,仍然佔有一席之地,同時也不乏優秀的藝術家和作品。但是,,嚴格分析之下,19世紀中葉以前的畫家都不是「寫實主義者」,而是西方「模仿自然」發展長鏈中的代表人物。而「寫實」則構成了這個漫長模仿過程中無所不在的核心力量。
談到寫實油畫,我們不得不提到19世紀的歐洲寫實主義(或稱現實主義)。寫實主義(realism)是19世紀歐洲的一種社會思潮和美術思潮。法國寫實主義藝術家反對新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側重於表現真實生活本來的樣子,反映生活細節和本質,不虛飾、不誇張,採用寫實手法進行創作。「寫實主義」也可以理解成為真實主義,是指事物內在性質,所以,在西方美術史上,寫實主義(Realism)實際上指的是在十九世紀中葉由被稱作「寫實之父」的庫爾貝(Gustave Courbet)為代表的藝術 風格。庫爾貝(圖6)在其發表的寫實主義宣言里,提出模仿是為了創造而非抄襲古人的繪畫理念,並主張藝術應「為生活,為民眾」,繪畫應該詮釋時代風俗與面貌的宗旨。

(二)寫實繪畫的區別與聯系圖6 庫爾貝《篩麥婦》
1、傳統寫實
傳統寫實主要指現實主義藝術觀念的寫實繪畫。傳統寫實油畫,一方面,以其惟妙惟肖地再現客觀物象的精湛技巧,在某些題材內容表現上所奏的功效,加上某些人們的懷古情緒,從而順向傳統古典畫風。 另一方面,由於藝術家對現實生活的關注,企圖用畫筆描繪現實人生,因而即使在現代新派畫風流行的西方,傳統的繪畫寫實形式,仍然佔有一席之地,藝術家借鑒古典繪畫及印象派繪畫各大師的技巧,進行現代現實生活的表現。但這並不是作傳統繪畫形式的簡單因襲和翻板,而是在題材內容、畫面表現上,體現作者的強烈的個人風格和時代精神。
2、現代寫實
現代寫實是西方近幾十年發展繪畫形式。其中也包含有對傳統繪畫形式的回復和繼承,但主要是指現代具有抽象內涵的寫實繪畫。其核心是背離傳統藝術觀念,現代寫實繪畫吸收最新的藝術思潮,又以最精確的寫實表現來創造主觀的藝術世界。即造型是傳統的,但意念是現代的。現代寫實繪畫一般注意思想觀念,並不迴避現實社會,常在作品中干預生活,表現對社會的失望和困惑,帶有較強的社會性。
3、現代照相寫實
現代照相寫實繪畫,是六十年代後期在美國興起的繪畫潮流。照相寫實主義畫家把傳統繪畫技巧和方法與20世紀後期發展的繪畫新技術相結合,追求比照相機鏡頭更為逼真的效果。這種繪畫形式,對所有細節均進行精確的描繪,並極度改變日常慣見的尺寸,常將所描繪的對象放大5-10倍。藝術家似乎企圖向人們提供一個被忽略的純客觀角度來審視現實,使觀眾幾乎能進入畫內去體驗對象的表面和結構。代表人物有美國的克洛斯(Chuck Close)(圖7)和佩爾斯坦(Philip Pearlstein, 1924~ )(圖8)等。
照相寫實主義畫家作品取材於照片,但並不是簡單的照片放大。畫家仍然在完成一幅屬於自己的作品,在構圖、空間、色彩的表現等方面也與抽象 圖7克洛斯《自畫像》1967
表現主義者一樣,體現著畫家的意圖。
4、三種寫實繪畫的關系
現代寫實繪畫包括在傳統寫實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超寫實主義繪畫,以工細筆法表現離奇幻想的魔術寫實主義繪畫和表現哲理觀念的現代理念繪畫。
傳統寫實和現代寫實的關系,一般來說寫實語言是一種古典的形態,發展到 圖8佩爾斯坦 Edmund Pillsbury夫婦 現代後,它分化為兩大支系,一支依然遵循古典規范發展,一支則完成了向現代的轉換。現代寫實與古典寫實在語言上也是有鮮明區別的,但「寫實」基本特徵沒變,所改變的是語言的歸納方式上,也就是說,古典寫實較客觀,現代寫實較主觀。這主客觀之變,當然要涉及到造型要素和語言。這些區別,我們在現代寫實主義代表畫家,克利、懷斯、柯爾維爾、巴爾蒂斯的語言中看得清楚。
我認為它們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但彼此又是不可替代的。而作為繪畫的組成部分,它們都具有比較一致性的共性和特徵。
三、寫實與其它繪畫藝術的區別與關系
(一)寫實繪畫與現實主義藝術
「現實主義」解釋為「生活的表現」,是畫家通過對現實世界審美認識,真實的表現現實生活及主觀世界的情感,其手法主要採用寫實和具象的表現方法。它的哲學觀是求真求實,導致它的美學觀是以真為美、以實為美,它是寫實主義的主要特徵。
繪畫中的現實主義包括兩個層面,一是精神層面,一是技法層面。就精神的層面而言,它要求藝術作品必須真實地反映生活,不是反映生活的表象,而是要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要能夠反映出生活內在的、帶有規律性的本質的東西。從技法,即技巧、技藝的層面來說,現實主義要求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描寫生活,要求細節的真實。在精神層面強調的典型化,使現實主義與自然主義區別開來;在技藝層面強調的按生活本來樣子描寫」,強調的「細節真實」,又使它與浪漫主義以及現代主義諸流派區別開來。
(二)寫實與具象的關系
「寫實」既有風格意義,也有人文意義,兩者兼半。「具象」一詞的意義則偏向於形而下的風格現象的描述。因為風格由兩個部分合成,自然與構成自然的純粹語言。而「具象」描述的僅僅是前一部分,即「擁有自然」。所以,作為藝術概念,「具象」一詞所指涉的只是細枝末節的風格現象。 「具象的」是指能辨認出物象的繪畫,與抽象相反,它是一種印象的、再現的、反觀念的、反抽象的藝術。它的內涵早已不是歷史上曾作狹義理解的「寫實」概念所能包容,而且那種將「寫實」奉為造型藝術正統的教條主義認識也被時代拋棄,總之具象藝術可以「寫實」也可「寫意」,甚至還可以有不具一格的「符號化」或「抽象化」嘗試,只要還保留著可辨的形象。傳統的寫實繪畫,講究「求實」追求逼真,把准確忠實的造型放在真實具體的時空環境中,以可見的真實打動觀眾。 「具象繪畫」應該是位於傳統寫實繪畫和抽象繪畫之間。
四、寫實繪畫的歷史和發展
寫實繪畫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傳統,是美術史上最為輝煌的篇章,最具魅力的形式之一。寫實繪畫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得以壯大, 歷經500 年的輝煌, 產生了許多藝術大師、巨匠和藝術史上的不朽名作。 前人在寫實油畫傑作面前所感到美的魅力及情感震撼力,表明了數百年來它是人類最為欣賞的繪畫種類。寫實繪畫以自然界與社會豐富的形象資源與人類的思想情感作為創作的源泉,因而它的內容具有無限的豐富性。同時,寫實繪畫作為創作方法各有各的見解和建樹,不可能要求一統。
(一)建國以來的中國寫實繪畫
新中國成立後,寫實繪畫在我國得到了政治層面的肯定和技術層面的深化,革命的現實主義自覺地成為中國油畫藝術的主流。藝術家們以革命樂觀主義為基調,描繪革命戰爭歷史
和社會主義建設中欣欣向榮的生活景。 圖9亢佐田《紅太陽光輝暖萬代》1974 明朗、准確、有力,成為許多畫家共同追求的藝術境界。寫實的現實主義繪畫獲得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特別是60年代後期,隨著「文革」的展開,中國畫的寫實派也進入一個特殊的階段,一個被扭曲的階段。 事物總是充滿著矛盾。雖然文革美術被扭曲,但當時的畫家們無論是對於領袖形象的描繪,還是對形勢的頌揚,大都懷有雖是盲目但卻真誠的情感,而這種真誠則是藝術創作的根本所需。這一點,卻是後來許多清醒的畫家所缺乏的。「文革」時期的一些作品如《紅太陽光輝暖萬代》、《挖山不止》等。
(二)80年代的寫實繪畫
1、「傷痕風」
70年代末80年代初,隨著盧新華的長篇小說《傷痕》首先打破了題材的禁區後, 1981年羅中立的《父親》在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上的轟動,出現了「傷痕美術」。傷痕美術是對現實主義的回歸,其中包含著對真實的追求和嚮往,由於現實注意要求表現生活的本來面目,所以真實就有了「真實的再現事物的意義」。1978年四川美院學生高小華創作了《為什麼》,1979年程叢林創作了《1968年某月某日雪》,這些作品在「四川省慶祝建國30周年美展」上引起觀眾強烈的凡響,後來出現羅中立的《父親》,王川的《再見吧,小路》,張紅年的《那時我們正年輕》,何多苓的《我們曾經唱過這支歌》、《青春》等。
2、「鄉土情」
如果說傷痕美術是反思和控訴的話,那麼同時出現的「鄉土寫實」繪畫是真正使藝術回歸到現實生活中來,而且是更情感化、更生活化、更深入的反映現實。羅中立在《父親之後》,從「傷痕」轉向鄉土風情。陳丹青的《西藏組畫》何多苓的《我們已經蘇醒》、朱義勇的《山村小店》,張小剛的《暴雨將臨》等,代表了鄉土作品的高度,也被稱之為「生活流」或「鄉土風」的藝術追求,從而替代了「傷痕」成為一種新的藝術潮流。
(三)歐美寫實繪畫
1、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時期的寫實繪畫,以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藝術風格為典範,它被十八世紀的藝術史家溫克爾曼(Johann Jaochim Winckelmann)定義為古典主義(Classicism)。達芬奇的這種古典風格成為了向自然借鑒的成功典範,此外,這個時期的藝術家也熱衷於通過畫面描述宗教故事、倡導最高道德價值,從中反映崇高的宗教觀與哲學觀。十八世以後還有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和學院派古典主義(Academic Classicism)的出現,只有學院派古典主義在庫爾貝的年代,已被大眾認為是僵化的寫實風格的代名詞。
生於阿爾薩斯的格呂奈瓦德(Mathias Grunewald,1485—1530)也有名,是寫實主義的先驅,色彩很美。在現代德意志畫家中,尊敬格呂奈瓦德的人很多。⑤
2、巡迴展覽
巡迴展覽也叫做「巡迴展覽協會」。代表人物有列賓等。巡迴展覽畫派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俄國一批批判現實主義畫家克拉姆克依、列賓、蘇里柯夫,希施金、列維坦等組成的進步藝術團體。他們通過在各大城市舉行的巡迴展覽,來推動和宣揚其繪畫藝術作品。
希施金(1832-1898)是巡迴展覽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運用現實主義手法表現了俄羅斯的富饒和沉美。他是「俄國風景畫發展上的一個獨立學派,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其代表作是這個畫派是以現實主義為創作目標的進步美術家組織,他們在創作思想上遵循車爾尼雪夫斯基的美學原
圖13 希施金《造船用材林》 則——「美是生活」、「藝術家的使命不在於追求那些不存在的美,也不在於去美化生活,而在於真實地再現生活」。
參考資料:CNKI

8. 談談對美術的認識和感受!

美術鑒賞涉及到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風格,不同流派,我們在欣賞中提高,在比較中進步。其欣賞價值,文化價值都是不容忽視的,廣泛的汲取人類一切文化成果的養分,不斷的拓寬我們的視覺感受領域,是提高和完善我們美術欣賞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從不了解美術,到懂得欣賞美術;從無視美的存在,到學會發現美;從對美術不感興趣,到喜歡上美術,這就是這學期學習美術鑒賞課的最大收獲。美術欣賞課將我帶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帶到了一個我以前從未涉足過的領域,帶到了藝術的殿堂,我可以說出那些美麗的作品的故事,它讓我發現原來世界是這么美,原來一個人的思想可以這樣表達,原來先代們是那麼的智慧。
美術鑒賞課堂,老師講述了許多美術作品,例如:梵高的。我國的民族美術可以說是藝術聚集著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凝聚著民族藝術的精華,深刻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大家也都知道,我國有56個民族,擁有數以萬計色彩獨特的民族藝術,它們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寶庫,美術是不分國界的,了解博大精深的美術藝術是一種修養,可以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
美術鑒賞涉及到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風格,不同流派,我們在欣賞中提高,在比較中進步。其欣賞價值,文化價值都是不容忽視的,廣泛的汲取人類一切文化成果的養分,不斷的拓寬我們的視覺感受領域,是提高和完善我們美術欣賞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從稚嫩的遠古美到沉雄博大的秦漢藝術,到文人登場的魏晉南北朝,到雄渾壯麗的隋唐氣象,從繼往開來的五代到宋元意象,到畫派林立的明清,再到新舊交替的中西交融,最後到個性十足的現代,每個時期都呈現出獨特的繪畫特點,都留下了一批優秀的畫作,讓後人去贊嘆。
繪畫是造型藝術中最主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是指運用線條、色彩和形體等藝術語言,通過造型、設色和構圖等藝術手段,在二維空間(即平面)里塑造出靜態的視覺形象,以表達作者審美感受的藝術形式。
就像梵谷的藝術是偉大的然而在他生前並未得到社會的承認。他作品中所包含著深刻的悲劇意識其強烈的個性和在形式上的獨特追求遠遠走在代的前面的確難以被當時的人們所接受。他以環境來抓住對象他重新改變現實,以達到實實在在的真實,促成了表現主義的誕生,在人們對他的誤解最深的時候,正是他對自己的創作最有信心的時候。因此才留下了永遠的藝術著作。 他直接影響了法國的野獸主義德國的表現主義以至於20世紀初出現的抒情抽象肖像。

9. 對美術的感悟與體會

美術欣賞與感悟
上了美術欣賞課,感受頗多。
美術欣賞課使我的視野由古希臘、古羅馬倏而轉到了文藝復興時的義大利。古羅馬、古希臘的宏偉的宮殿建築、眾多的雕刻作品,展現了這兩個偉大時代曾經的輝煌。文藝復興沖破了中世紀的宗教束縛,出現了人才輩出的局面。使我知道了中國的陶瓷藝術的源遠流長,和陶瓷藝術對於世界的貢獻。通過中西方美術藝術的差異使我更加了解了中西方美術的不同之處和相同之處。及增加了我對於祖國燦爛文化的自豪之情,也使我更加了解了西方的美術藝術。
美術欣賞課不僅僅是對於繪畫藝術的欣賞,而且是對於雕刻、建築、陶瓷藝術等等藝術中所體現出的美術藝術的欣賞。我想上美術欣賞課給我的最深課的感受莫過於此了。這使得我的眼界大開。
美術欣賞當然包羅萬象:古今中外的,各個藝術流派的,不同方面的。有古羅馬、古希臘的最具特色的建築、雕塑。有文藝復興時期各個藝術大師的傑作。還有近現代的各種新興的流派的介紹。這些都是西方的藝術中的美術藝術的具體體現。那麼對於東方,尤其是中國,同樣具有悠久歷史的自然要數陶瓷藝術,還有獨特的建築風格。
更加不同於西方繪畫藝術風格的是中國獨有的山水畫的藝術手法。我在選修《中國水墨畫基礎》課的時候,老師就講過中國的山水畫很是不同於西方的繪畫。他還舉了一個具體的例子,就是他有一個外國留學生跟他學習中國的山水畫法,但是不管怎樣這位外國的學生都畫不出中國山水畫的那種真正的味道,盡管他的畫功很好。從這個例子中,我想中國山水畫是凝結了中國人民的特有的情節在裡面的,所以外國的畫家很難畫出中國話的味道來。當然,西方和東方的繪畫藝術分別屬於不同的畫法,各有千秋。因而我們應該相互學習,才能相互促進彼此的發展,而不能頑固守舊。尤其在當代不斷發展的世界裡,加強彼此的交流學習更加顯得重要。
中國畫注重畫山水等自然景物或者蟲魚鳥獸等動物,並且善於運用空氣透視法,而且善於想像,這樣可以使得繪畫有遠有近,畫面有種曠遠闊達的氣象在裡面,並且中國的畫更加註重使內心的情感表達在畫上。而西方的繪畫主要運用焦點透視的方法,表現的繪畫作品多為描摹人物、事件為多,展現的空間不夠開闊,所以常有種壓抑的感覺。
看中國畫多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善於運用留白的畫法,而且多描摹大河高山等雄偉的景物,所以有種壯美之感。而描摹的花鳥樹木卻給人一種伶俐輕快、聰慧靈性之感。而觀看西方的繪畫則多為油畫,色澤雖然濃重,但卻看起來大多有種灰暗之感。很少可以感受到空靈之感。我想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是導致這種差異的原因之一。因為西方受宗教的影響深遠,宗教氣氛濃厚。而中國則不太相信宗教,相反中國的儒、釋、道教則更多的是關心人與自然的關系和諧與否的方面,因而束縛較少,所以中國的畫更讓人感覺一種輕快愉悅的感覺。當然和作畫的工具的運用也有很大關系。西方用畫筆,中國則是毛筆。這種工具的差異自然導致了做出的畫會有差異。還有就是顏料的使用了。中國畫用墨先畫好畫,然後再經過一種工序叫做裝裱,這樣給畫加上各種鮮亮的顏色。使得中國的畫可以保存很長的時間而完好,不退色。但是西方就很是不同了,用畫筆在畫布上作畫,顏料用化學顏料,畫好後保存就很麻煩,比較容易褪色。當然這些都是古代的一些做法了,現在西方的保存技術是大大的提高了,我們反而落後了。
現在當然是有很大的改變了,以前是東學西入,後來是西學東入,到現在東西方的交流是不斷地加強,相互的影響。所以繪畫藝術也不斷的相互的學習借鑒。
中國的建築和西方的建築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中國的房屋時用木材製作的,而西方的建築則是用石材製作的。這和各自所處的地理環境有很大的關系。中國古代處於長江黃河流域,土地肥沃,深林茂密,地勢平坦,所以盛產優質木材,因而房屋多為木材製作。而西方則多山地,山產石材,所以他們必然會以石材作為建築的主要材料,另外這也是為什麼西方的石雕雕刻雕像繁榮的原因之一。我原先以為石材造的房子當然會比木頭造的房子堅固的多,但是我的猜想是錯的。石材耐壓但是韌性差,而好的木材不但耐壓而且韌性很好,甚至比鋼還要好。這是我嘆為觀止。而更加令我感到驚嘆的是,中國房屋使用了斗拱的結構,這使得每個樑柱環環相扣,使得屋頂的巨大重量通過斗拱的精巧的結構而轉移到支撐房屋的大柱子上去。這就使得屋子的牆壁不用承擔重量而僅僅是起到遮風擋雨的作用。這儼然是現代鋼筋混凝土構架的雛形。而且這種斗拱的結構還有利於房屋的擴充,而不用費很大的功夫。也就是說可以在原來的房屋上面通過樑柱來擴充,而不用推到重新來建。而西方的石材不僅韌性不好,而且還要承擔很大的重量。並且可擴充性也不好。當然它有一個優點就是可以加高。中國的房屋卻多是一層的。中國常見的高層建築恐怕要數塔了,然而塔的建築形式去時舶來的,因為佛教的傳入而傳進來。西方石材建築的集大成恐怕是凡爾賽宮了。中國的木材建築的集大成當然非皇家的宮殿了。中國的房屋建築多主張對稱美,建築群往往有一條中軸線,而西方的的建築則多曲線,典型的教堂大多有圓形的穹頂結構。
較之,我認為中國的木材建築有種舉重若輕的感覺,而感覺西方的石材建築則多是一種凝重深沉。另外中國房屋的頂部的鋪設的瓦也是中國的特色了。瓦的使用使得雨水可以輕易地留下來不易造成屋內漏水的情況。現在隨著城市化的進程的加快,瓦在中國可能很少再見到了,瓦因而成為中國文人用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的常用的對象。當然不僅僅是懷念瓦,大概可能是懷念中國古代燦爛的文明,在邁向新時代時發出的嘆息吧。
談到文藝復興,我們自然會問那麼文藝復興為什麼會發生呢。也許我們不應該這么問,而應該問,文藝復興為什麼在當時發生,而且發生在義大利呢。因為歐洲的思想受中世紀的宗教影響太深了,人們的思想受到了極大地束縛,人們想擺脫這種束縛追求自由是他們神聖的權利。所以不管遲早,文藝復興都會發生的。這是毫無疑問的。而之所以叫做文藝復興,是因為在古希臘、古羅馬的時代曾經有過輝煌的文藝、科技、思想的繁榮。因而要打破中世紀的宗教神學的束縛,那自然是人想到的就是文藝復興的提法了。問題的關鍵在於為什麼會發生在當時的義大利。因為當時義大利的經濟發展很快,新興的階級自然不願繼續收其他力量的阻礙,所以就會尋找新的思想來沖破舊的思想。再加上許多的天才人物的出現所以便形成了當時十分繁榮的文藝復興思潮。文藝復興帶給歐洲人們新的思想,逐漸的使得人們從宗教繁重的思想中解脫出來,可以說為以後歐洲的發展起到了啟蒙、促進的作用。而在文藝復興中嶄露頭角的天才人物,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寶貴的知識和財富。
中國的制陶瓷的工藝可以追溯到商朝開始製造青銅,青銅雖然不是陶瓷,但是可以稱得上是陶瓷工藝的原始階段。後來出現了黑陶,大約唐朝時候產生了瓷的工藝。這是很大的進步。瓷的出現彌補了陶的表面不光滑的缺陷,使得瓷的應用廣泛的深入了人民的生活之中。景德鎮成為我國的製造瓷器的中心之一,飲譽海內外。陶瓷甚至成為中國特有的一種陶瓷文化。很多士大夫都參與陶瓷的製作。這就使得中國的陶瓷技術當時遙遙領先與世界。西方的國家通過絲綢之路、海上貿易等不惜重金來購買中國的陶瓷,把中國的陶瓷當做稀世珍寶對待。幾個世紀以來在西方形成瓷器熱,經久不衰。中國的瓷器上面可以繪畫、可以有文字書法等等。不僅僅是器物,更是一種人文的精神的表現。當然隨著瓷器製造技術被西方所掌握,陶瓷的製造的技術不再是秘密,但是中國的瓷器在世界上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中西方的美術藝術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同的的地方,那就是追求美。我想中西方在不斷的交流中會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促進彼此更好的發展。當然我們也要把握好繼承和發展的關系,不能拋卻我們古代的燦爛的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在和西方的交流融合中把握住前進的方向,永遠有自己的歸屬。
我想美術欣賞課教誨我很多的東西。這更多的是一種心靈的交流課。

注,樓主請根據自己情況更換人名,地名,等不妥之處!

10. 對美術靜物的感悟400字

1、處在社交圈中是一種煩惱,而超脫出來簡直是一場悲劇。
2、厭倦,就是一個人吃完盤子里的食物後對盤子的感情。
3、參加追悼會的程序常常是,先受一次深刻的人生教育,然後大家一起抽煙喝酒打牌。
4、知識是一種使求知者吃得越多越覺得餓的糧食。
5、愛情是會沉底的,在平淡的日子裡,最重要的是經常輕輕晃一晃盛裝愛情的「水杯」。
6、戰爭:用舌頭解不開就用牙齒咬吧!
7、憎恨別人就像為了逮住一隻耗子而不惜燒毀你自己的房子。但耗子不一定逮到了
8、每個人的一生都有許多夢想,但如果其中一個不斷攪擾著你,剩下的就僅僅是行動了。
9、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
10、幸運之神的降臨,往往只是因為你多看了一眼,多想了一下,多走了一步。
11、失敗發生在徹底的放棄之後。

熱點內容
和尚英語 發布:2024-10-18 22:35:55 瀏覽:222
大老師本子 發布:2024-10-18 21:58:36 瀏覽:530
數學三年級計算題大全 發布:2024-10-18 21:50:36 瀏覽:952
人教二年級數學上冊 發布:2024-10-18 18:58:56 瀏覽:43
2017教師資格證面試報名時間 發布:2024-10-18 18:10:10 瀏覽:255
新京博教育 發布:2024-10-18 16:17:08 瀏覽:125
安全教育工作計劃 發布:2024-10-18 16:11:59 瀏覽:472
多開班主任 發布:2024-10-18 15:00:36 瀏覽:927
少兒街舞教學計劃 發布:2024-10-18 14:58:27 瀏覽:318
教學簡報模板 發布:2024-10-18 14:32:07 瀏覽: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