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美術教育案例

美術教育案例

發布時間: 2020-11-19 10:54:31

如何寫幼兒園的美術手工學情分析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及界定
(一)背景
1.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手的活動關繫到腦的發育,手指動作的訓練對腦細胞可以產生良好的刺激作用。手的動作又是和思維活動直接聯系的,信息從手傳到大腦,又從大腦傳到手。手的活動越多,動作越復雜,就越能刺激大腦皮層上相應的運動區的生理活動,從而思維活動的水平愈來愈高。同時前蘇聯教育學家贊科夫認為:現代社會需要「手腦並用」的人,幼兒園培養的學生,即要善於動腦也要善於動手,實際操作能力是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因素。對於今天的幼兒來說,當然也毫不例外,因此幼兒進行美工製作活動是使自身全面發展的良好途徑。
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應引導幼兒自主選擇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美工製作活動能夠豐富幼兒的知識,發展幼兒的經驗,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使幼兒從中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3.我園受社會、環境、文化、師資的影響,以及家長因素等孩子們的依賴性強,動手能力較弱。近兩年,隨著園師資水平的不斷提高,教學資金的加大投入,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我園從幼兒美工製作入手,確定了《美術教學中手工活動案例研究》,在此方面進行相應的實踐研究,從中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二)界定
幼兒園的美術教學活動,是指以培養幼兒美感為目標,以幼兒繪畫、手工、欣賞為主的活動。美的色彩、美的語言、美的行動,時刻影響著幼兒,美術活動為他們創造了一個自由自在表現自己的王國,在美術活動的天地里,他們真正成了活動的小主人。
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的手工活動是幼兒園教師依據幼兒園手工教育目標,引導幼兒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用手對材料進行造型操作,生產出富有美感、表現手藝的作品的教育活動過程。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及意義
(一)理論依據
1.陶行知的創造教育思想
創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與實踐的鮮明而根本的特色,針對封建教育對學生的束縛,他疾呼「敲碎幼兒的地獄,創造兒童的樂園」陶行知先生在許多文章中反復提出「解放幼兒創造力」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幼兒的眼睛、雙手、頭腦、嘴巴和時間。
2.布魯納的發現教學
布魯納認為:「學習中的發現確實影響著學生,使學生成為一個構造主義者。」在《發現的行為》一文中,布魯納對這種新方法作了詳細的描述,他指出:發現不限於尋求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確切地說,它包括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方法。也就是在教師引導下,依靠教師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讓學習者自己去發現問題,回答問題和解決問題,使他們成為知識的發現者,而不是消極的接受者。
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中指出:生活既教育、社會既學校。這樣,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式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都可以大大增加。
4.現代幼兒教育理論
《綱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激發幼兒熱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藝術是實際美育的主要途徑,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
5.瑞吉歐理論
在瑞吉歐學前教育機構中,美工作品、泥塑等能夠表現幼兒對周圍世界的理解,闡明了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建構過程,從而引發幼兒情感的自然流露。
6.心理學依據
幼兒正處於與無意識注意佔優勢,具體形象記憶、思維為主的階段,在美工活動中幼兒是非常情緒化的,易受情緒、情感的印象。因此,教師須提供一些有趣、新奇的刺激,引起幼兒的興趣。要他們對美工活動保持穩定的興趣,必須要有足以吸引其參與活動的內容、活動形態。通過美工製作活動既滿足幼兒的需求,同時又能吸引幼兒。
7.生理學依據
①幼兒對美工活動有一種自然的需要。幼兒手的動作逐漸開始復雜起來,同時表現出對動手活動的濃厚興趣。幼兒喜歡製作,這期間他們手指的細小運動很快發展起來。
②幼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充分,腦、眼、手之間的協調關系還沒有很好的建立,腦和視覺對手的控制能力較差,手的骨骼、肌肉發育不完善。因此,通過美工活動,能不能練習和鍛煉腦、手、眼之間的協調,由此,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的發展。
從查閱的多項資料可以看到在以往的研究中,較多地反應在繪畫方面,對於美工研究先對而言較少。目前,存在著幼兒美工活動過於重視技能訓練、活動內容單一、枯燥、脫離生活、缺乏趣味性的現象。所以,將美工活動融入幼兒園各項活動之中,促進幼兒手部的協調性、語言表達能力、認知能力等多種能力的發展,更好的落實《綱要》精神,使幼兒得到全面發展。
(二)意義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提到:「手工是靠手的技能和使用簡單工具對材料進行加工的一種造型活動。在人的童年和少年時期,如果沒有依靠雙手精細的、靈巧的動作激活抽象思維區域,那麼將會影響人今後一生的發展。」手工活動,對人的一生影響如此之大,而對於3-6歲的幼兒來說,更是對其進行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教師應「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由此可見,作為幼兒園美術教學領域中重要內容之一的手工活動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
幼兒園美術教學中手工活動的研究受到廣大幼教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其研究逐步深入,相關的研究成果相繼推陳出新,如《在幼兒園手工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良好品質》《如何提高幼兒園手工活動質量》《廢舊資源在幼兒園手工活動中的開發利用》等。縱觀相關論著,大都研究其應用價值,盡管有可借鑒之處,但從案例分析的角度來說仍有欠缺。聯系我園手工教學實際,在活動開展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如手工活動形式單一,材料投放不充分,教學評價較空洞,家長的配合意識較弱等問題。為使這些實際問題得以妥善解決,提升全園手工教學活動水平,全面提升我園的保教質量,我們選取了這個課題,從案例分析的角度進行深入細致地研究。
幼兒園手工活動質量的提高,為幼兒的想像力、思維力、創造力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能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濃厚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讓幼兒欣賞並感受美術作品中形象美的能力,同時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品質。我園作為有著豐富手工活動經驗、擁有手工技能較高的教師隊伍和良好的手工活動氛圍的園所,力求通過此項課題的開展,使「手工活動」成為我園的一大教育特色,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提升保教質量。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1.研究、探索出適合我園幼兒實際的美工教學活動的良好形式。
2.激發幼兒對美工製作的興趣,自發、主動地去製作,提高自身的製作能力。
3.更新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提高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及教科研能力。
四、課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質的研究方法為主,採用行動研究方式。具體方法有:
1. 文獻法:通過查閱圖書資料,上網搜集國內外幼兒美工教育發展情況、運用學習、借鑒、揚棄的辦法改進我們的教育方法的同時,挖掘本研究的實踐價值。
2. 調查法:一方面通過調查教師、家長對美工活動的看法及態度,以及幼兒園、家庭及社區幼兒美工教育的現狀。另一方面,調查幼兒對美工活動的興趣及幼兒的活動特點。從以上兩方面入手掌握幼兒美工教育的基本狀況,以不斷調整教育與管理行為,營造良好的研究氛圍,促進研究順利進行。
3. 行動研究法:教師在美工教育的實踐中邊研究邊修正,觀察和收集材料,了解幼兒的活動表現,不斷調整教師的教育行為,完善幼兒美工特色園本課程
4. 案例法:從幼兒的生活出發,教師尋找幼兒感興趣的點進行,自主美工生成課的開展,通過一節活動的展示後,教師針對此課程進行案例分析,總結孩子製作過程、成長的歷程,活動設計的亮點;反思活動的不足,積極改進。
5. 作品評價法:對幼兒的美工作品進行收集、整理、歸納、分析,了解幼兒的發展情況,不斷整理課程內容及研究方法。
6. 經驗總結法:通過階段小結,分析階段性的研究成果及實施中的問題,不斷調整下一階段的研究策略,形成最終的研究報告。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
(一)准備階段(2012.9)
1.調查幼兒園美工教育的現狀。
2.收集國內外相關的幼兒美工教育資料。
3.收集美工活動相關的工具和材料。
4.成立小課題工作組,落實主要成員,明確分工及任務。
5.初步擬定美工教育目標及教學計劃,並在本園初步實踐。
(二)實施階段(2012.9-2013.4)
1.改進幼兒美工教育課程,形成比較完善的幼兒美工教育課程方案。
2.進行教學案例、課程設計和相關教育活動觀摩。
3.探討手工教學設計,開展教學設計評比活動,關注幼兒優秀手工製品,完善教師評價,開展親子手工活動等。
4.運用作品分析法、對比法等收集多方面材料進行評析。
5.培訓、調研和交流。定期請專家對課程進行指導,舉辦教師培訓,開展交流。展示、研究活動。
(三)總結階段(2013.4.30-2013.5.30)
1.教師撰寫案例、整理教學資料等。
2.整理材料,匯總美工特色教學活動成果。
3.總結成果,撰寫研究報告。申報課題成果。
六、課題研究內容
(一)營造濃郁的藝術氛圍,激發幼兒對美工活動的興趣。
《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園美工活動環境應根據幼兒生活需要,不斷地創設、變換學習的場所,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的活動,以促進幼兒的發展。因此,我園在創設環境同時,不斷加入美工的元素以激發幼兒對美工活動的興趣。如:在創設樓道環境時,我們創設了"剪紙藝術長廊"、"多彩的泥塑"」廢舊大變身吊飾"等內容,貼近幼兒生活,激發幼兒動手參與的慾望。另外,為了給予幼兒更好的美工操作空間,創設藝術操作的氛圍,避免班級活動區域的材料限制,我園充分開發園內的資源,開設幼兒美工室。
(二)選擇生活中的材料,激發幼兒創作的靈感
幼兒的美工活動貴在創造,生活中的許多在大人眼裡看來是廢品的東西往往是孩子們最喜歡、最珍貴的創作源泉,如碎紙屑、空瓶子、小石頭、彩色包裝袋和包裝盒等,這些材料是孩子們學習、創造的中介與橋梁,而運用特殊的材料會使幼兒產生更濃烈的創作興趣。如:開展「巧手變變變」活動中,家長把家中閑置廢舊紙張、果殼、紐扣等材料拿到幼兒園中,製作成了一件件精美的作品。
另外,教師們也開動腦筋,將廢舊的露露罐、紙箱、油桶等紙做成了「高蹺」、「山洞」「小車」等孩子喜愛的戶外游戲器械,這些玩具不但材料源於生活,更能夠真正的用於生活,同時也豐富了園內的戶外游戲玩具。
(三)開展豐富的活動內容,促進家園多元化發展
講合作——讓家長參與親子美工創意活動
在活動開展初期,家長們並不支持幼兒園開展的美工活動,他們總為搜集材料而困惑。為了讓家長更好的了解幼兒園開展美工活動的重要性,我們利用半日開放的時間讓家長和孩子一起進行手工製作,我們教師並進行積極地解說美工活動開展後孩子的變化,家長哎在平日里細致的觀察後發現孩子的變化非常大,思維活躍了、想像力豐富了、敢動手製作了等等的進步讓家長感到很欣慰。我們還進行的親子觀摩活動,製作"燈籠"家長參加完活動後說"原來進行手工活動時寶寶總會說,媽媽你給我做,而現在說媽媽你看我做的漂亮嗎?"從孩子的話語中就可以看出我們孩子的動手能力發展的很好,更贏得了家長的認可和支持,促進了家園的有效合作。
七、研究結果與成效
(一)教師方面
1.積累豐富的經驗,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我園教師雖然不是美術專業畢業,但通過開展此課題研究,教師不斷利用書本自學、網路充電、培訓實踐等各種途徑進行學習,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知識及教學經驗,激發教師們的研究熱情,促進了我園教師的專業成長。
2.挖掘教師的藝術潛能,提高教師的環保意識
教師在開展生活化的美工教學活動中,通過收集廢舊材料,將各種材料資源進行再利用,提高教師自身的節約意識、環保意識,在對各種材料進行創作的同時,挖掘了自身的藝術潛能。
3.深入教學實踐,開發園本課程
通過本課題的實踐研究,增強了教師教學實踐能力,實顯教師創造性地制定教學的目標,使教師在園本課程開展的研討能力得到了提高。突出了我園鮮明的辦園思想,可持續發展的先進理念。
(二)家園共育方面
此課題的開展,轉化了家長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家長的認同與支持。實現了家園教育一體化。
(三)幼兒方面
1.發展幼兒獨特的創造能力
幼兒在參與美工活動實踐過程中,教師利用自然界、社會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向幼兒進行美的啟示和教育,使美的感受得以深化,內化為自身對美的事物的表現,並通過各種不同的美工活動,使幼兒把自身對美的體驗和真實情感傾注在藝術創作中,形成具有創造性的藝術作品,並逐步發展了幼兒獨特的創造能力。
2.使幼兒個性得到自然發展
幼兒通過視覺藝術這一形式來表示個人的感受,從中體驗到快樂、成功、確定自身內在的本質和價值。美工活動為幼兒提供了自我表現的最佳形式,從而促進其個性的自然發展。
3.發展幼兒敏銳的思維
幼兒通過對多種材料進行美工製作活動,使幼兒對生活中的事物、材料形成獨特的觀察視覺,在設計創作活動中,不但發展了腦、眼、手的協調性,更促進了敏銳的思維能力。
(四)研究方面
在實踐研究中逐步豐富園本課程,形成本園的美工特色。我園美術教學中手工活動案例研究,基於幼兒喜歡的玩具、動物、日常所用物品進行創作,大大彌補了美工只是為了環境的美化,讓家長看到實效性,讓孩子拿著自己製作的玩具玩耍的體驗到的成功感和喜悅感。
(五)成果方面
1.園內自編教案集、幼兒作品集、親子作品集、教師作品集。
2.形成經驗性文章: 教學案例分析15篇、美工活動專題研討4篇、教師美工教育隨筆2篇、教學設計5篇。
3.參加全國第二十九屆幼兒素質杯幼兒書畫大賽,期中在本次活動中,榮獲第二十九屆「素質杯」全國少年兒童書畫競賽優勝單位100強(特等獎),百名優秀教師(特等獎),15名老師獲優秀教師指導獎,並授予「素質教育優秀教師」稱號。本次幼兒參賽作品中,共有140名幼兒獲獎,其中47人獲得金獎,39人獲得銀獎,35人獲得銅獎,19人獲得優勝獎。
八、存在的問題與思考
(一)在開展「美術教學中手工活動案例研究」的實施中,比較偏重於內容的開展和幼兒美工能力的培養,而在幼兒美工能力評價方面比較薄弱。教師需要進一步探索美工教育的評價策略。
(二)教師不善於及時歸納和總結自己在實踐中好的經驗,收集、整理資料的意識還有待於提高。需要進一步培養總結提升能力,及時的整理、保留活動的資料。
(三)從幼兒園長遠的發展來看,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僅關注了幼兒園特色的突出,研究比較膚淺、單一,沒有上升到構建園本文化的層次。

㈡ 小學美術怎樣利用教育技術課堂教學實例

一、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在藝術類課程中表現的最為突出,潛能和興趣往往是人藝術成就得以實現的關鍵。多媒體技術通過聲音、文字、圖像等立體地表現信息,在呈現信息的方式上都以形象為主。在教學時,利用互聯網,收集與課題有關的信息資源,利用這些資源,開展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通過聲音、動畫、視頻等手段,為學生創設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亦動亦靜,能再現生活,又高於生活的情景,激發起學生學習興趣,從而積極參與學習。例如:高年級要求運用形、色、空間等美術語言,表現所見、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造能力。適時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探索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興趣。比如在教學有關折紙、剪紙、泥塑、版刻等內容時,在網上找一些相關的圖片、視頻等資料,學生通過欣賞激發了興趣,通過欣賞豐富了想像力,通過欣賞喚起了創作意識,必然會創作出好的作品。
「情感是審美行為的支柱,也是審美認識的具體體現。」 新課程標准指出美術教學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良好的審美情景,把靜止的教學信息與具體的審美實踐結合起來,使具體生動的審美實踐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有利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例如:在《美麗的染紙》教學中,除向學生展示染紙作品外,還可以向學生展示生活中利用染的方法所製作的精美工藝品,如扎染和蠟染的衣服、圍巾、帽子、桌布等,豐富了教學的內容。教師再通過生動的語言引導學生從審美的角度去感受生活,這種感受不僅只是對美的外在形式的感受,而且深入到了事物的內部,激發了學生的審美情感,深化了審美感受。
二、利用多媒體輔助美術教學,實現教學的靈活性、交互性。
新課程強調素質教育,設計課在美術教材中的比重增大了。在這類課程的教學中,如果沿用傳統的方法,教師要做大量的示範,學生要做大量的訓練,由於這類課的內容規范、嚴格,填色技巧很講究,因此范畫的製作或作業的完成都耗時費力。然而在電腦中進行圖形繪制、著色、編輯和修改,就方便、快捷了。比如圖案中的二方連續紋樣、四方連續紋樣等在電腦中生成都是比較容易的。計算機的優越性能,不僅使教學難點迎刃而解,減少了教學時間,而且使學生通過自己上機操作,學習推理、歸納、組合的方法,想像力、創造力和表現力在屏幕上得到了最大的發揮,盡情地體驗著成功的愉悅。
多媒體作為雙向媒體,既可以用來呈現教學信息,又可以用來採集學生的信息。及時做出分析和評價。學生的作業可以通過實物展示台等教學設備向全體學生清楚地展現,讓學生交流評議、互相借鑒,提出意見、共同修改,加深理解,不斷完美。也為教師的因材施教、個別指導,提供了方便。
三、美術教學與多媒體的有機整合,強化審美與科學技術的聯系。
新課程標准指出:「美術課教學應加強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即以現代教育技術為紐帶,用現代教育技術採集自己需要的信息資源,使學生發現美,通過交流、討論使學生從理性上認識美、理解美,探究產生美感的原因,想像創造美的方法,最終創造美的形象,並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其實,小學美術教材與小學信息技術中,有很多內容是相互關聯的。在這類課的教學上,教師指導學生利用「金山畫王」等繪畫軟體進行美術創作,學生不用帶顏料、調色盒、筆、紙等工具材料,只在電腦上操作,就可以得到其他繪畫工具所無法達到的效果。這種近乎游戲式的手法,特別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尤其對繪畫基礎薄弱的學生,會減輕心理壓力,甚至會激發學生的熱情,把美術學習作為一種樂趣而不是一種負擔。
由此可見,從小學階段開始將信息技術引入美術課堂,從小培養學生用電腦進行美術創作、美術設計的技能是十分必要的。而利用電腦來進行繪畫,無非又是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一種好辦法。這種整合,發揮了其強大的交互功能,為美術教學開辟了新的天地。它跨越了時空的區域,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學生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也會不知不覺地提高自己作畫的水平。
四、利用多媒體,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和綜合實踐能力。
美術不同於其他學科,必須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積累足夠的表象,以開拓學生的形象思維,才能讓學生輕松的進行創作。在美術課的教學中,恰當運用多媒體色彩絢麗、精美動態的畫面,逼真傳神、扣人心弦的聲響,能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感知,在腦海中留下具體、鮮明、深刻的表象,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從而促進學生的創造力的進一步發揮。
豐富多彩的生活和美好現實的逼真顯現,不僅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激起對生活的真誠熱愛,學生在持久的觀察過程中,彷彿身臨其境,從而產生聯想,提高表現力,提升了審美能力。
另外在美術課上,利用多媒體可將美術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比如:練習利用電腦給兒歌、童話、神話、日記等配畫、配插圖。另外也可以用電腦彩繪等方式製作面具、頭飾,並投入表演等。還可引導學生藉助電腦設計簡易的布景、海報、牆報、手抄報以及校內或戶外的文娛、體育、少先隊等項活動的設計、展示。從這一系列的教學互動中,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總之,美術教學與多媒體應用的整合,實現現代多媒體技術的組合。使教學化難為易,化復雜為直觀,化抽象為形象。同時也為學生提供包括視覺、聽覺、觸角等多樣化的外部感官剌激,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認知和學習的途徑。在有限的時間里,加大教學密度,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同時通過投影屏幕,豐富了學生的直觀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加強了記憶力,開闊學生的視野,發散了學生的思維,也豐富了想像,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智力。

㈢ 美術教育校本課程的成功案例有那些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我校的校本課程研究和開發,在大家3年的悉心培育下也接出了豐碩的果實!2003年我校的學生參加宜賓市少兒藝術節,美術類獲得了2個一等獎,4個二等獎,5個三等獎,10多個優秀獎;舞蹈類獲得了2個二等獎,聲樂類獲得了1個一等獎的優異成績;同年我校的節目《姥姥門前看大戲》,參加縣兩代會和春節晚會演出均獲得了很好的評價,同時我也獲得了「優秀編導」的榮譽;由於我在教學工作的突出表現和對校本課程開發所的成績,同年我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04年我們帶領學生參加宜賓是第一屆少兒藝術考級活動,我校40多名學生參加,取得全部考核通過的優異成績;同年我校又組織了一台「春天的微笑」專場文娛演出和美術書畫作品展,我們的興趣小組的同學又一次充當了生力軍,在活動中表現突出,受到了領導們的一致好評;這一年又一因為我為學校在文藝工作方面做出的貢獻我再一次獲得 「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教師」榮譽稱號。2005年由我們的舞蹈興趣小組同學參加的快板節目《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代表學校參加縣上的文娛演出又獲得了很好的評價!介於我在藝術教學造詣方面的不斷提高,2004年我又代表縣上參加了宜賓市美術賽課活動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我所設計的教案也獲得市一等獎的好成績;同時由於我在對校本課程的不斷研究和總結中我自身在藝術方面的素質也得到了不斷的提高,多次代表縣上到北京、成都、重慶、宜賓等地演出,獲得了很多鍛煉自己和開闊眼界的機會。

3年來,我始終堅持不渝、一如既往的開展和研究著我們的校本課程,我感到「任重而道遠」,在過去的時間里不能說已經有了多大的成功,但是小小的成績卻鼓舞了我繼續將這條路走下去的信心和決心,讓我看到了在校本課程的研究和開發道路上的盞盞明燈,我有信心把我們將來的工作做的更好更出色,同時我也要感謝新課程改革給我們教育前線的工作者帶來的和煦春風,它吹暖了我的心房,讓我在我的教學崗位上尋找到了做教師的光榮和無限樂趣!

㈣ 兒童美術教育:小孩子為什麼喜歡畫蝌蚪人

研究表明,4-7歲孩子的繪畫大多由圓的造型出發,從一些似懂非懂的簡易幾何圖形逐漸演變為可辨識的物體組合。
不少家長在陪孩子畫人物的時候都會發現,在他們的筆下,頭部就是一個大圓圈,下面伸出兩根直線代表腿,眼睛、鼻子和嘴也是圓圈,有時他們還會畫上另外兩根線條表示胳膊,這就是孩子眼中的人。這是4-5歲幼兒繪畫中常出現的造型,因為外形像蝌蚪,所以稱之為「蝌蚪人」。
「蝌蚪人」的精細程度與孩子心理年齡的增加成正比,這不僅體現了孩子的智力,也反映出他們對自己身體的發現、了解和認知程度。
兒童繪畫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孩子的繪畫造型是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由不分化到分化的發展過程的。
孩子會從自身的思維水平出發,去解決構圖時所面臨的問題。但是,對於這些內容,成人往往難以理解,常常表現出忽視的態度,甚至否定它們的存在,並試圖糾正孩子。
事實上,家長可以運用兒童繪畫心理學理論,從孩子的繪畫作品入手,深入分析其造型特點和發展水平,並以此為基礎指導、支持孩子進行繪畫體驗。
案例回放☆四歲的果果快速地在一張紙上畫了一個人:伸開的兩手畫在頭部的兩側、耳朵的下方。 我們一起來看看果媽是怎樣處理的:媽媽果果畫的是什麼呀?一個小朋友在做操呢。果果媽媽果果,為什麼小朋友的手會長到頭上去了呢? 還有TA的身體呢?果果收起開心的笑容,尷尬地低下頭,默默取了另外一張紙,在媽媽的注視下,小心地先在紙的中央畫了一個大大的圓作為頭,接著在下面畫了個小圓作為軀干,然後把油畫棒移到小圓的一邊,卻沒有立即落筆,而是看了媽媽一眼,見媽媽正微微地點頭,他才肯定地在小圓的兩邊畫了兩個半圓作為手。
媽媽見自己引導有效,就滿意地走開了。脫離了媽媽視線的果果終於鬆了一口氣,快速地給這個人畫上了腳和五官,還塗上了顏色。他對邊上的小夥伴說:「這是姐姐,她在舞台上跳舞。」
他沒有停下來, 繼續在紙的一邊畫了一個小人。這個小人依舊沒有軀干,手仍舊畫在頭部的兩側。果果自言自語地說:「寶寶在看姐姐跳舞。」

案例解析☆果果能畫出有軀乾的人(案例中姐姐的造型樣式),說明他的人物造型能力進入了比「蝌蚪人」更高一級的水平。新的造型樣式從舊的樣式發展而來,孩子往往通過添加圓形改變「蝌蚪人」的結構,對「蝌蚪人」進行重構。但重構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完成的,孩子需要經過反復的探索、運用,才能完全擺脫用慣了的舊樣式,掌握新樣式! 案例中的果果,正處於這一重構階段。由於他對有軀乾的人的結構的理解還不是很清晰,所以,有時他雖然畫了軀干,卻仍然把手畫在頭部;有時他可能會繼續畫蝌蚪人;有時他可能忘記畫手或者腳。這是樣式重構過程中的一種常見的現象。

㈤ 實踐題 1.根據所學內容收集一幅幼兒作品,並對其進行評價 2.結合幼兒園一個美術教育活動案例,對該美

此作品真實的表現了自己的媽媽,工具材料為油畫棒和黑色彩筆,小作者能夠抓住媽媽的面部特點和服飾特點,衣服畫的也很生動自然,色彩搭配協調,屬於一幅成功的作品,反應了小作者的觀察能力和繪畫能力,可貴的是完全為小作者自己完成,實屬難得。

㈥ 教師引導幼兒進行美術創作有幾條基本思路,請選擇一種思路結合教育時間中具體案例展開說明

我當了3個月的幼師,教中班和大班。我的教學忠旨是決不壓制並盡量開發孩子想像力。因為我吃夠了只會臨摹不會想像的苦果。 今天我幫老師代課,教三年級的美術:他們竟然如此小膽,與平常事物稍有不同的絕不上畫面,畫得誇張了點馬上檫去(原老師要求用鉛筆膠擦)。大都保持簡筆畫風格,少有的自己的創作也畫得很...小,生怕同學笑話。殊不知繪畫是最無禁忌的。也難怪,現在的教學幾乎每一科都有正確答案,而美術教師沒有讓孩子充分感受到美術的多元性。這一切導致孩子既不敢想也不敢畫。 相反的沒受過應試教育的學前兒童會思想活躍無拘無束。因為他們接觸最多的就是童話故事,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並且身邊有太多的未知。 沒講完。不好意思,有其他事。 http://bbs.bjchild.com/dispbbs.asp?boardid=10&id=56899

㈦ 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案例該怎樣對其進行評價

我覺得從活動目標的制定到活動准備、活動的組織各個方面進行評價。
總之要符合幼兒的發展規律。

㈧ 求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美術第四次作業答案

前兒童美術的評價是一個整體的評價,包括對兒童美術結果和兒童美術發 展狀況的測量和評估,還包括對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的活動設計、組織、指導和 效果的評估。 在評價方法上,應關注過程化的、多元化的評價觀念。承認和關注幼兒的個 別差異,避免用劃一的標准評價不同的幼兒,在幼兒面前慎用橫向的比較,以發 展的眼光看待幼兒,既要了解現有水平,更要關注其發展的速度、特點和傾向等。 強調幼兒教育評價應以參與評價的幼兒和教師的發展為本,盡可能地使他們的素 質得到整體而充分的發展,並在真實的情境中關注他們變化與成長的歷程。 論述題舉例: 談談對學前兒童進行美術教育的意義。

㈨ 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案例分析怎麼

在教育後代的方法上也是沿襲著同一個思想模式的。在這種良好的教育制度下才容易產生天才,天才的本身就是以勤奮作為基礎的。所以西方的教育模式是我們國人真正應該學習的。所謂「天才」這種說法

㈩ 綜合幼兒園一個美術教育活動案例,對該美術教育活動進行評價

綜合性學科的評價,尤其是幼兒園的美術作品,必須用欣賞的眼光去評價,充分的肯定

熱點內容
確定起跑線教學設計 發布:2024-10-19 13:39:58 瀏覽:428
小學班主任的成長故事 發布:2024-10-19 11:36:21 瀏覽:19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編制要求 發布:2024-10-19 10:58:05 瀏覽:469
內江歷史 發布:2024-10-19 10:50:55 瀏覽:209
廣平教師招聘2017 發布:2024-10-19 10:24:33 瀏覽:95
化學品海運 發布:2024-10-19 08:39:32 瀏覽:608
手機怎麼使用北斗導航 發布:2024-10-19 06:22:07 瀏覽:492
關於教育論文 發布:2024-10-19 06:13:50 瀏覽:821
英語演講比賽稿 發布:2024-10-19 04:08:45 瀏覽:776
語文字音題 發布:2024-10-19 03:20:03 瀏覽: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