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好萊塢1960

好萊塢1960

發布時間: 2024-08-07 16:19:51

① 好萊塢的歷史

直到18世紀中葉,洛杉磯及其周邊地區還是印第安游牧部落的一片自然樂土。
1781年9月4日,44名皮膚黝黑的墨西哥殖民者發現了這片山間谷地,成為洛杉磯歷史上最早的定居者。
1839年,洛杉磯的第一次官方人口普查確定了當時的人口為2,228人。
1846年發生的墨美(墨西哥、美國)戰爭,迫使墨西哥簽署了一紙不平等條約,以1,500萬美金的價格向美國割讓了相當於墨西哥當年版圖三分之二的土地,於是乎美國的領土擴張了以加利福尼亞為主體的西部七州。
1850年,洛杉磯正式成為美國的法定城市。
1853年,好萊塢只有一棟房子。到1870年,這里已成為一片興旺的農田。
1886年,房地產商哈維·威爾考克斯在洛杉磯郊區買下了一塊0.6平方公里的土地。後來,他的夫人在一次旅行時,聽到旁邊有人說自己來自俄亥俄州的一個叫做好萊塢的地方。她很喜歡這個名字。回到加州後,她將蘇格蘭運來的大批冬青樹栽在這里,並將她丈夫的農庄改稱為「好萊塢」(Hollywood),於是有了好萊塢這個名字。在英語中,這個詞是冬青樹林的意思。

1887年2月1日威爾考克斯計劃在這里建造一座小城,他在地區政府正式注冊此名。在他夫人的幫助下他得以鋪設了今天的好萊塢大街做為城市的主街,在這條大街和其它大街的兩旁種了胡椒樹並開始出售產權。他的夫人募資建了兩座教堂、一座學校和一座圖書館。為了使好萊塢名符其實,他們還進口了一些英國冬青,但這些植物在加州的氣候下沒有存活很久。
1900年,好萊塢已經有一間郵局、一家報社、一座旅館和兩個市場,其居民數為500人。10萬人的洛杉磯位於市東11公里處。在好萊塢和洛杉磯間只有一條單軌的有軌電車。
1902年,今天著名的好萊塢酒店的第一部分開業。
1903年,此地升格為市,參加投票的177位有選舉權的居民一致贊同以「好萊塢」為之命名。當年下的兩條命令是:除葯店外其他商店禁酒,及不準在街上驅趕數量多於200的牛群。
1904年,一條新的被稱為好萊塢大街的有軌電車開業,使好萊塢與洛杉磯間的往返時間大大縮短;1910年,好萊塢的居民投票決定加入洛杉磯。原因是這樣他們可以通過洛杉磯取得足夠的飲水和獲得排水設施。

1907年,一個名叫塞力格多視鏡公司的獨立電影公司在芝加哥拍攝《基督山伯爵》,導演為弗朗西斯·伯格斯,偶遇惡劣天氣,遂將整個劇組西遷,來到洛杉磯市中心以西15英里的聖莫尼卡海濱補拍一些鏡頭。
1909年,塞力格劇組重返西部,在洛杉磯市中心一個中國人開的洗衣房內安營紮寨,拍攝了《一個賽馬情報員的心事》。這是第一部完全在加州境內製作完成的影片。此後不久,塞力格公司傾巢西遷,由此招來了一大批製片公司步其後塵,其中相當部分在好萊塢及其周邊地區安家落戶。
1910年代初,導演大衛·格里菲斯被Biograph公司派到西海岸來拍電影,他帶著麗蓮·吉許、瑪麗·璧克馥等演員來到了洛杉磯。他們後來想尋找一塊新的地盤,於是向北出發,來到了一個熱情的小鎮,那就是好萊塢。Biograph公司發現此地條件不錯,於是在回紐約前又陸續拍了好幾部電影。漸漸許多業內人士都知道了這塊寶地,到好萊塢的電影劇組越來越多,美國電影業移師好萊塢的大轉移開始,好萊塢向成為電影之都邁進。
1911年10月,一批從新澤西來的電影工作者在當地一位攝影師的帶領下,來到一家叫布朗杜的小客棧,他們將租到的客棧改裝成一家電影公司的樣子。這樣,他們創建了好萊塢的第一家電影製片廠——內斯特影片公司,同年已有15個其它的製片廠在這里定居,成千上萬的夢幻製造者緊隨而至。
從此以後,許多電影公司在好萊塢落戶,著名的電影公司有:米高梅公司(Metro Goldwyn Mayer,簡稱MGM)、派拉蒙公司(Paramount)、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華納兄弟公司(Warner Brothers)、雷電華公司(Radio Keith Orpheum,簡稱RKO)、環球公司(Universal)、聯美公司(United Artists)、哥倫比亞公司(Columbia Pictures)。
1913年,好萊塢的先驅導演塞西爾·B·戴米爾在好萊塢的一個小谷倉內掛牌營業,以15,000美元的預算製作完成了第一部在好萊塢境內拍攝的影片《印第安女人的白人丈夫》。從此以後,旅館、商店和住宅紛紛破土興建,以收納那些不斷湧入的電影人。到1914年,這個原本只有幾十戶人家的田園小鎮,固定人口便增加到8,000人。谷倉般的攝影棚在鎮上拔地而起,每天都有幾十個劇組在好萊塢各處拍攝外景,成千上萬的遊人蜂擁而至,企望一睹明星們的風采,或者至少看一眼明星們的住宅。好萊塢的名字立時風靡世界。毗鄰地區對好萊塢的名聲欽羨不已,紛紛改名。於是乎,洛杉磯的地圖上又平添了南北東西另外四個好萊塢,就連比華利山也成為西好萊塢市的一部分。
1923 年,成為好萊塢象徵之一的白色大字HOLLYWOOD被樹立在好萊塢後的山坡上,本來這個字後面還有LAND四個字母,是一家建築廠商為了推銷新建好的的住宅社區設置的廣告看板。但它們被樹立起來以後就沒有人去管它們,以致漸漸荒廢。一直到1949年,好萊塢的商會才將後面的四個字母去掉,將其它字母修復。這個招牌今天受到商標保護,沒有好萊塢商會的同意,無人允許使用它。
1929年5月16日,奧斯卡金像獎第一次被頒發,當時的門票是10美元,一共有250人參加。
1947年1月22日,美國的商業電視台開始進入好萊塢。同年12月,好萊塢第一次為電視拍電影。50年代,音樂唱片業也開始涉足好萊塢和附近的伯班克市。大多數電影製片廠仍留在原地,但好萊塢的外貌已經改變了。1952年,CBS在Fairfax大街和貝弗利大街交界處建立了電視城,CBS這一擴張之舉實際上也意味著好萊塢在拓展自己的版圖。
1958年,好萊塢星光大道(Walk of Fame)始建。
1960年2月9日,女演員喬安娜·伍德沃德得到了第一顆星的殊榮。
1985年,好萊塢的商業和娛樂區被正式列入美國受保護的歷史性建築名單。
1999年6月,洛杉磯的地鐵開通到了好萊塢。
2001年,柯達劇院(Kodak Theatre)在Highland大道開業,成為奧斯卡獎頒獎禮新的舉辦場所。
2002年,一些好萊塢居民發動了一個讓好萊塢自主獨立,不再是洛杉磯一部分的運動。好萊塢市政府決定讓所有洛杉磯居民投票表決。獨立運動被以絕大多數否決。
當年哈維·威爾科克斯開發這片土地的時候,做夢也沒想到,這塊彈丸之地會在若干年後成為世界影都的代名詞。

② 好萊塢電影的發展歷史

1853年,好萊塢只有一棟房子。

1870年,這里已成為一片興旺的農田。

1886年,從房地產生意發財的富商哈維·亨德申·韋爾考克斯在這里買下了0.6平方公里的土地。好萊塢這個名字來自英語的「holly」(冬青)。韋爾考克斯的夫人一次旅行時,聽到她旁邊的一個人說她來自俄亥俄州的一個叫做好萊塢的地方。她很喜歡這個名字,回到加州後就將她丈夫的農庄改稱為好萊塢了。韋爾考克斯計劃在這里建造一座小城。

1887年2月1日他在地區政府正式注冊此名。在他夫人的幫助下他鋪設了今天的好萊塢大街做為城市的主街,在這條大街和其它大街的兩旁種了胡椒樹並開始出售產權。他的夫人募資建了兩座教堂、一座學校和一座圖書館。為了使好萊塢名符其實,他們還進口了一些英國冬青,但這些植物在加州的氣候下沒有存活很久。

1900年,好萊塢已經有一間郵局、一家報社、一座旅館和兩個市場,其居民數為500人。10萬人口的洛杉磯位於市東11公里處。在好萊塢和洛杉磯間有一條單軌的有軌電車,但這輛電車的運行不準時,每程時間為兩小時。

1902年,今日著名的好萊塢酒店的第一部分開業。

1903年,好萊塢成為一個鎮。當年下的兩個命令是:除葯店外其他商店禁酒,以及不準在街上驅趕數量多於200的牛群。

1904年,一條新的被稱為好萊塢大街的有軌電車開業,使好萊塢與洛杉磯間的往返時間大大縮短。

1910年,好萊塢的居民投票決定加入洛杉磯。原因是這樣他們可以通過洛杉磯取得足夠的飲水和獲得排水設施。

1960年,女演員喬安娜·伍德沃德得到了第一顆星的殊榮。

1985年,好萊塢的商業和娛樂區被正式列入美國受保護的歷史性建築名單。

1999年,洛杉磯的地鐵開通到了好萊塢。

2001年,柯達劇院(Kodak Theatre)在Highland大道開業,成為奧斯卡獎頒獎禮新的舉辦場所。

2002年,一些好萊塢居民發動了一個讓好萊塢自主獨立,不再是洛杉磯一部分的運動。好萊塢市政府決定讓所有洛杉磯居民投票表決。獨立運動被以絕大多數否決。

(2)好萊塢1960擴展閱讀:

電影工業——

20世紀初,紐約和新澤西的電影公司開始遷向加州,原因是這里的天氣好,日照時間長。雖然當時已經有電燈了,但當時的電燈還不夠亮,當時最好的光源是陽光。除此之外,加州視野寬廣,有各種不同的自然風景。此外當時托馬斯·愛迪生持有電影的專利,而加州離新澤西非常遠,因此愛迪生很難在這里控制他的專利權。

在美國東岸,獨立的電影公司經常被愛迪生和他的代理人訴訟。在遙遠的加州沒有那麼多愛迪生的部下。即使他派人來加州,他的人往往比其消息來的晚,這樣一來這里的電影製造商就可以及時躲到附近的墨西哥去了。

1911年第一個電影工作室在好萊塢開業,同年已有15個其它的工作室在這里定居,成千上萬的夢幻製造者緊隨而至。

1923年,今天成為好萊塢象徵之一的白色大字「HOLLYWOOD」被樹立在好萊塢後的山坡上,本來這個字後面還有「LAND」四個字母,是一家建築廠商為了推銷新建好的的住宅社區設置的廣告看板。但它們被樹立起來以後就沒有人去管它們,以致漸漸荒廢。

一直到1949年,好萊塢商會將後面的四個字母去掉,並將其它字母修復。這個招牌今天受到商標保護,沒有經過好萊塢商會的同意,無人有權使用它。

1929年5月16日,奧斯卡金像獎第一次頒發,當時的門票是十美元,共有兩百五十人參加。

③ 好萊塢電影三個最主要的歷史時期是

三四十年代的影片往往具有濃厚的話劇味,平均每場戲都較長,欣賞者的心理節奏若不能從當代動作片的快切快剪中跳脫出來,就會覺得那些影片太悶。一旦適應了那種風格,那稍嫌誇張的表演(按現代標准)、層層鋪展的台詞、古典話劇的結構,標志著舞台劇走向銀幕的重要一步。但若你討厭話劇,《北非諜影》、《亂世佳人》未必能成為你心目中的經典。

五六十年代,好萊塢受到電視的沖擊,開始向大場面豪華製作發展。美侖美奐的歌舞片、千軍萬馬的史詩片,給現代觀眾帶來正反兩方面的效應。一方面,這些影片的文化和社會積淀較少,40年後的中國觀眾欣賞起來毫不費力;另一方面,歌舞片的黃金歲月已逝去,演變成舞蹈化了的打鬥片,只有一部《音樂之聲》仍擁有全球性觀眾基礎。像《阿拉伯的勞倫斯》那樣的70毫米史詩片,在家庭大屏幕彩電上看,跟影院里的效果完全不同;在家裡你會嫌它冗長,在影院里你則會嘖嘖稱奇。

70年代末,好萊塢重新開始做夢,盧卡斯的《星球大戰》便是成年人的童話,斯皮爾伯格更是喚醒了眾多人潛在的兒童心理,你如果抱著挖掘社會內涵的心態去看《印第安納·瓊斯》三部曲或《外星人》,一定會大失所望。正如一個人有童年、少年、青年和成年,一個社會或國家也有這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有其最適合的影片風格,比如童年愛幻想,成年比較理智,等等。當然,這都不是絕對的,50年代好萊塢也出產過現實主義佳作,如《碼頭風雲》,70年代初也有《火燒摩天樓》那樣的優秀娛樂片。至於80年代以來,好萊塢的電影類型越來越雜,頭一年還陶醉於纏綿悱惻的《泰坦尼克號》或《英國病人》,第二年卻迷上了冷眼看世界的《美國麗人》。大致來說,如今幾大電影廠忙著出產以特技或槍炮為號召的商業大片,滿足青少年這個最關鍵的觀眾群,而獨立製作公司生產有深度、有藝術性的作品,卻沒有錢推銷,也找不到願意放映的商業院線。

熱點內容
學習英語翻譯 發布:2024-11-24 09:26:06 瀏覽:633
2018銀行校園招聘報名時間 發布:2024-11-24 08:13:54 瀏覽:280
寧波港的歷史 發布:2024-11-24 08:07:23 瀏覽:775
紫檀是哪裡的 發布:2024-11-24 07:39:40 瀏覽:30
每日一句英語口語 發布:2024-11-24 05:37:17 瀏覽:996
touchtouch兒童感覺美術館 發布:2024-11-24 04:51:11 瀏覽:158
去廣告軟體哪個好 發布:2024-11-24 04:49:13 瀏覽:510
菊花教學設計 發布:2024-11-24 04:41:04 瀏覽:1
光明新區教育科 發布:2024-11-24 04:38:04 瀏覽:431
蘭陵教師招聘 發布:2024-11-24 04:35:43 瀏覽: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