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高舉
Ⅰ 山雉變鳳凰文言文翻譯
楚人有擔山雉者,路人問何鳥也,擔(讀音jie一聲,高舉)雉者欺之曰:「鳳凰也。」路人曰:「我聞有鳳凰,
今直見之。汝販之乎?」曰:「然。」則十金,弗與。請加倍,乃與之。
將欲獻楚王,經宿而鳥死。路人不遑惜金,惟恨不得以獻楚王。
國人傳之,咸以為真鳳凰,貴,欲以獻之。遂聞楚王,王感其欲獻於己,召而厚賜之,過於買鳥之金十倍。
翻譯:楚國有舉著山雞(叫賣)的人,過路的人問是什麼鳥,舉著山雞的人欺騙他說:「鳳凰。」過路人說:「
我聽說有鳳凰,今天(總算)遇見了。你賣這鳳凰嗎?」回答說:「是的。」便出價十兩銀子,不賣。要求加一倍,便
便賣給他了。
(那路人)准備(將鳳凰)獻給楚王,過了一晚上鳥死了。那路人沒有顧上可惜金錢,只是惋惜沒法將鳳凰獻給
楚王了。
全城的人傳說他這件事,都以為那是一隻真鳳凰,珍貴,他很想拿去獻給楚王。後來楚王聽說了,楚王感謝他想
將鳳凰獻給自己(的誠心),召見了他並給了他豐厚的賞賜,(那賞賜的價值)比他買山雞的錢十倍還多。
Ⅱ 急需文言文《高舉》的全文翻譯,誰有幫幫忙。
希望以下資料能幫到你
【高舉】〔鄱陽人,永樂甲辰進士。〕
高舉拜監察御史罷歸,居林谷間,謝絕人事,不入城府。一日,棹小舟至城下,時值重午,郡守飲月波樓以觀兢渡,舉微服箕坐舟上,守怒逮之,令其供不合狀,舉遂書一絕雲:「皇後升遐未一年,今春先帝又賓天。江山草木皆垂淚,太守如何看畫船?」守詢之,知為高侍御,大慚,而延納之,公拂衣不顧去。
譯文:高舉擔任過監察御史的高舉罷官回歸故里,居住在山間,謝絕一切人事,也不進城與官府之人打交道。有一天,他劃著小船來到城下。剛好那天是端午節,郡守坐在月波樓一邊飲酒一邊觀看龍舟競賽。高舉則穿著平民的衣服,兩腿張開坐在船上也在觀看龍舟賽,恰好被郡守看見,郡守於是大怒,叫手下的人將高舉逮捕,並令他招供不合時宜之罪。高舉於是寫了一首絕句:「皇後去世不到一年,今年春天,皇帝又駕崩了。世上萬物都在垂淚,你這個太守為什麼還有閑情觀看龍舟賽?」太守急忙詢問高舉來歷,知道他是監察御史,太守感到非常慚愧,於是邀請他到內府坐坐,高舉頭也不回,拂袖而去。
Ⅲ 文言文中願言躡風,高舉尋吾契是什麼意思
對作者自身所處社會的不滿及無奈,對桃花源的嚮往.對自己志向的堅持.
此句出自《桃花源詩》
意思是「在清風的吹撫中我慢慢地走著,我要尋求和頌揚那和我志同道和的人。」
Ⅳ 屈原投江 的課外文言文閱讀
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江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乃作《懷沙》之賦。於是懷石,遂自投汩羅之死。
屈原來到江邊,披頭散發在荒野草澤上一邊走,一邊悲憤長吟。臉色憔悴,形體乾瘦。一位漁翁看到他,就問道:「您不就是三閭大夫嗎?為什麼到這里來呢?」屈原說:「全社會的人都污濁而只有我是干凈的,大家都昏沉大醉而只有我是清醒的,所以我才被放逐了。」漁翁說:「一個道德修養達到最高境界的人,對事物的看法並非一成不變,而是能隨著世俗風氣而轉移,全社會的人都污濁,你為什麼不在其中隨波逐流?大家都昏沉大醉,你為什麼不在其中吃點殘羹剩酒呢?為什麼要保持美玉一般的品德,而使自己討了個被流放的下場呢?」屈原回答說:「我聽說過,剛洗過頭的人一定要彈去帽子上的灰塵,剛洗過身軀的人一定要把衣服上的塵土抖干凈,人們又有誰願意以清白之身,而受外界污垢的玷染呢?我寧願跳入江水長流之內,葬身魚腹之中,也不讓自己的清白品德蒙受世俗的污染!」
於是,屈原浩盪的沅江、湘江水啊,不停地流淌翻湧著波浪。道路漫長而又昏暗啊,前程又是何等的恍忽渺茫。我懷著長久的悲傷歌吟不止啊,慨然嘆息終此世。世上沒人了解我啊,誰能聽我訴衷腸?情操高尚品質美啊,芬芳潔白世無雙。伯樂早已死去啊,千里馬誰能識別它是駿良?人生一世秉承命運啊,各有各的不同安排。內心堅定心胸廣啊,別的還有什麼值得畏懼!重重憂傷長感慨啊,永世長嘆無盡哀。世道混濁知音少啊,人心叵測內難猜。人生在世終須死啊,對自己的生命就不要太珍愛。明白告知世君子啊,我將永為人模楷。
於是,屈原就懷抱石頭,投入汨羅江自殺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