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美術課堂

美術課堂

發布時間: 2020-11-18 17:18:28

如何打造美術高效課堂

打造美術高效課堂的方法:
一、教師飽滿的熱情和激情是課堂實現高效的前提

一個人的情緒是可以傳染給別人,並使之產生同樣的情緒。教師的激情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它能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當學生也具有激情時會和教師產生共鳴,與教師進行更自然、親切的情感交流。良好的心態可以讓老師始終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發現學生的長處,開發學生的潛能。要通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學生,再針對問題提要求,這樣學生就容易接受得多,同時也就更加勤奮,千方百計克服困難,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
老師飽滿的熱情可以感染學生,使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參與教學活動。老師如果上課精神萎靡不振,說話無精打采、吐詞不清、詞不達意,學生很快就會被老師的這種狀態所感染,也就不能積極地與老師配合,最終這節課就變成了一節低效、無效甚至是負效應的課。
師生動嫻熟、極富情感的語言,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和說服力,是學生集中精力、活躍思維的催化劑,是激情的直接表達。如,隨著談話內容的進行,會揮動手臂、皺眉、抿嘴、聳肩、擺頭等。這都是極自然又要緊的,尤其眼神的運用,將全班學生瀏覽一次,停留幾秒鍾,可讓學生知道你注意到他,而他也會注意你。所以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飽滿的熱情和激情,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前提。
二、優化教學設計,廣闊的教學資源是高效教學的關鍵 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思路是否清晰,教學設計是否優化。教學有法,而無定法,眾多成功教例,名師經典名言告訴我們,要讓學生學習輕負高質,教師必須要在優化教學設計上下功夫,讓每個學生都有效地動起來。其實我也一直在困惑著,迷茫著,到底什麼樣的課堂才是高效課堂,什麼樣的設計才是最優設計。一般地說,學生對教材的學習主要是循著教師的思路進行的,因此教學思路不只存在於教師的頭腦中、教案中,而必須轉化為課堂教學活動。教學思路清晰,美術課堂就會呈現清晰,學生的思維也會漸漸清晰,從而會獲得創造性思維的啟迪。教師的個人思維品質集中地體現在教學思路上,又以非常鮮明的個性化色彩,每節課都要有充分的課前准備。教學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帶給學生什麼,產生什麼樣的效果。要給學生創設活躍的課堂狀態。只要能讓學生的思維一直處於活躍狀態,積極地探索知識並試圖將剛剛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這就是一節高效的課、成功的課。要注重科學的學法指導,學生會學了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學生學習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則會事倍功半。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科學的學習方法為創造高效課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實施有效合作,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活動。
在班級授課的情況下,要想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實現有效教學,首先要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為了使每個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就需要對課堂的時間結構和空間結構進行改造。改造的最好方式就是實現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中,空間的構成方式需要改變。即改變以往的「秧田型」桌椅擺放形式,成為「T」字型或馬蹄形,甚至其他形式。這種空間構成,與「秧田型」相比,有以下幾個優點:一是學生被安排成「面對面」形式就坐,提供了相互交流的空間形式;三是學生活動的空間更大了,有利於展開多種形式的課堂活動。
要很好地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應注意的問題很多。其中之一,就與大班額有關。在大班額的情況下,難以改變現有的課桌椅擺放形式。在這種情況下,空間結構可做微調,如前後桌同學可隨時組成合作小組,在小組中,應有一名組長,組長應有一定的組織和協調能力,能合理地給每一位組員分配任務,不歧視任何一位同學,能處理意外情況。組長可以互換,以達到最佳的合作學習目標,讓學生都得到鍛煉。
第二,組內有明確的分工,每個學生擔任一定的職責。學生應按照分工和職責積極地完成自己的任務,使合作有序、高效。每個學生都能在合作學習的活動中得到提高。組內的分工可在一個階段後互換。第三,在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小組的存在應保持相對穩定,不宜因課程性質、學習內容的改變隨意變化或隨時中斷。因為只有通過相當一段時間的合作學習,才能更加有效。那種在一個單元、一個課時的教學中,圍繞重點、難點或知識的擴展和延伸開展研究、討論等交流活動,是短暫的合作學習方式,也能獲得合作的成果,但不如長期的、相對穩定的合作學習對學生和諧、全面發展的意義深遠。第四,合作學習的方式有①、小組討論式②、互動交流式③、小組表演式④、合作創作式⑤、比賽評選式⑥、師生互動學習式。如《卡通天地》一課的教學中,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卡通明星,製作成了卡通明星的頭飾,高興地戴在頭上,自由地組合成小組,開始了自己編導、自由表演、自己欣賞、自己評價的體驗表演活動。學生從自己生活世界,生活經驗出發結合卡通人物編創出許多富有生活味的卡通故事劇。這樣的教學,不僅僅加深了對卡通明顯的認識,而且促進了學生創編、想像、表演、交流的綜合能力。
四、開展有效探究,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經驗教訓。
新課標下學生活動豐富化的表現之一便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的探究活動。那麼,在課堂教學中,到底怎樣進行有效探究呢?
首先,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努力將原先用於講授的內容轉化成適於學生探究的一個個有探究價值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轉化為思維可以動手操作的實體工具。在課堂教學的情況下,尤其是大班額的情況下,教師的語言要結構化,實體的操作工具要精心設計,使之結合起來共同為學生探究與合作及教學過程的進一步展開服務。如《巧用身邊的材料》一課,開始就將各種廢棄材料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發現問題: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質地、顏色和肌理,如何利用不同的質地、顏色和肌理表現不同的作品?通過對提供的作品、資料的欣賞、分析,拓展學生思路,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和時間。通過討論、研究、實驗,引導學生將這些材料進行移植、分解、綜合、嫁接,從中找到最合適的材料,作出有意識的預見、遷移,以確定畫面的構成和形式的選擇。在實踐活動中,學生通過對各種材料的接觸,學會用全新的眼光審視周圍世界,用觸摸的靈感進行再創造,完成抽象的、有個性的、有獨創性的作業。學生在找材料、研究材料、重新組合材料和剪、拼、粘貼等各個環節的學習過程中,信息處理能力和時間視覺藝術創造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通過展示作業,交流創作體會,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經驗教訓。
要真正實現有效教學,我們教師要改變原有的教學設計思想,從教師獨占課堂的固定思維中跳出來,充分信任學生,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有效探究,大膽實施「三究四學」課堂教學模式,從而實現有效教學。
總之,美術課絕不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是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學會用藝術思維的方式認識世界,學習藝術表現和交流的方法,提高美術素養。美術教育改革還任重道遠,為了下一代,為了社會的進步和需要,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會為之不懈的去努力,去探索,去追尋。

㈡ 怎樣在美術課堂中實施美育

一、 細心觀察發現美
我校地處杭州市的閑林古鎮,古街幽巷,廟宇飛檐,庭院深深。但是很多同學在古鎮生活了許多年,卻沒有發現古鎮的美。筆者先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發現美,讓學生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讓學生明白美就在身邊。
觀察過程的實質就是引導學生認識事物的過程。筆者在引導學生觀察事物時先提出觀察的目的,幫助學生認識對象的特徵(形狀、大小、色彩等)。
如在執教鄉土美術《章太炎故居》一課時,筆者帶領學生來到章太炎故居參觀,在參觀前,先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1. 章太炎故居的結構是怎樣的?(四進加一過道的大宅院)
2. 它的上面有那些裝飾?(木雕、磚雕等)
3. 雕刻了哪些內容?(故事情節、構圖等)
4. 它有什麼顏色?
章太炎故居是至今保存完好且不可多得的、集清代木雕之精華的所在。無論是「扶雅堂」的漏窗,還是後屋的「牛腿」,抑或是正廳的木飾,雕嵌鑲飾技藝精湛,鎪鏤剔繪巧奪天工。經過同學們的認真觀察發現,僅圖案裝飾一項就有六類:人物、動物、花卉、幾何圖形等,其中花卉有:梅花、蓮花、牡丹、竹子、松樹等。這些花卉還有著美好的寓意,比如蓮花代表連年有餘,牡丹花代表富貴等;製作工藝形式有浮雕、透雕、圓雕等;創作手法有寫實、誇張。經過細心的觀察,同學們無不驚嘆:太美了,這座故居猶如一個藝術的寶庫。
沒有用心去觀察生活,就難以發現美,即使有很好的素材出現在眼前,也會視而不見。經過引導觀察,學生漸漸養成了觀察的好習慣,大家經常在一起交流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為美術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二、 文化情境中感受美
課程標准提出「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這一理念。確實,古建築中的美術作品只能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才能被正確地認識和解讀,而且只有將美術作品與廣泛的文化情境聯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學生的人文視野。
筆者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實地游覽餘杭通濟大橋、餘杭雙塔。學生在欣賞古建築的過程中,感知古建築所傳達出的歷史文化價值以及所體現的民族文化精神。學生真正理解從中所傳達出的文化內涵,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啟迪了學生的智慧,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筆者通過向土生土長的餘杭老市民了解關於雙塔的故事傳說、查閱地方縣志等途徑了解雙塔,編寫了鄉土美術教材《家鄉的塔》,在教學這一課時,筆者是這樣導入的: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餘杭雙塔的故事嗎?
生:老師,我從老人的傳說中知道,餘杭的兩座寶塔與大禹治水的故事有關。大禹治水時用了竹篙把船固定住,就下船治水了。人們為了紀念大禹,就在插竹篙的兩端造了兩座塔,這就是塔的來歷。
生:我經常在苕溪邊玩,也聽老人們說起過這個故事,大禹真是個做事一心一意的人。
師:是呀,學習這一課,我們還知道了大禹治水的故事。
在上這節課時,學生們興趣特別大,經常在苕溪邊玩耍的學生們紛紛講起了自己熟知的故事,他們把從大人那裡聽來的故事講得有聲有色,有的更是加上了自己的豐富想像,把一個個故事講得有血有肉。其他學生對雙塔和自己的家鄉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家鄉喜愛之情油然而生。
鄉土美術的傳統是鄉土文化沉澱的結果,是民間生活、民族心理和審美價值的共同要求,也是文明賴以延續和升華的基礎。把鄉土美術和學校傳統美術有機結合,讓鄉土美術在與學校美術不斷融合的過程中,獲得新的生命力。
三、 點石成金創造美
創造是藝術的本質,也是美術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美國的教育革新者認為:培養兒童的創造力,在感受美的基礎上進而創造美是教育的主要任務。
在古鎮的一些民間藝術作品中,如磚雕、木刻、譙樓、古塔等藝術與兒童藝術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造型簡潔、誇張、概括、平面化,表現內容常常跨越時空,將不同屬性的事物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具有較強的靈活性與超現時性,兒童在欣賞評述、感知體驗、創造表達中易於產生親近感,容易引發兒童的創造表現慾望,又能使兒童在多樣化的表現方法中探究創造出自己心中的圖像。
有一位同學創作了一幅名為「古鎮印象」的黑白紙版畫,畫面的左上方是東門譙樓,右下方是北門譙樓,兩者之間用青石板、棋盤石鋪成的古街相連接,畫面簡潔概括,令人贊嘆。我問她為什麼想到這樣創作?她說,我家住在東門,而學校卻在北門,每天上學、放學都要踏著青石板經過這兩座譙樓。我以前總覺得譙樓陰暗破舊,令人有些害怕,經過老師的講解,我就開始留心觀察它們,才知道這古樸、簡潔、無華也是一種美,所以想創作它。
餘杭山溝里,山水秀美,山間潺潺的小溪,溪中嬉戲的魚兒和被溪水打磨光滑的鵝卵石,是學生們的最愛。
筆者聽過《卵石變個樣》一課,執教教師通過提供各種素材讓學生找創作的靈感,引導學生巧妙利用卵石,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要用創造性的眼光去發現美和創造美,以打開創作思路,豐富表現方式,用藝術家的眼光去嘗試變廢為寶的藝術活動,從創作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教學過程中,執教教師將課堂創作面向全體學生,學生聯系自己生活中所見的各種各樣的人,並根據石頭的不同形狀,通過彩泥進行想像添加,創作自己喜愛的作品形象。如以下兩件作品,就是學生根據石頭的形狀,進行巧妙的添加創作的栩栩如生的大象和小刺蝟。

四、 從我做起熱愛美
很多古建築由於年久失修,風吹日曬,逐漸風化,失去了昔日的風采。這正需要美術老師重拾古建築那段光輝歲月,讓它們再次發出熠熠光輝。
例如某老師執教的《餘杭水城門》一課時的片段。
師:生活中看到過哪些城門或水城門?
生:(講述自己查閱資料獲得的有關城門即水城門的知識。)
師:古往今來,水城門一直扮演著推動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文化交流的角色,人們對水城門也傾注了許多美好、豐富的情感。
師:我們的家鄉餘杭有沒有這樣的水城門呢?
生:(古鎮餘杭現存有2座水城門)
師:今天,我們就來設計或畫一幅水城門的作品,表達一份對文物古跡的熱愛之情吧。
接著,老師根據學生的描述,用線描的形式示範作畫過程。學生在教師直觀的示範過程中明白將要採用的作畫步驟。
在評價作品時,老師要求圍繞三點(出示要求);
(1) 是否表現家鄉的水城門。
(2) 水城門的造型美嗎?添畫背景是否適合?
(3) 構圖合理嗎?
通過這樣一課,學生不僅了解了餘杭水城門,更是通過繪畫把它保存下來,從而更加熱愛自己家鄉的本土文化。
古鎮有悠久的民間故事、美妙傳說、風土人情、鄉土文化等。同時,由於人們對鄉土美術文化的認識、開發和保護不夠,在迅猛發展的社會大潮中,它們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遭到破壞或消失,尤其是那些民間製作工藝,隨著老一輩藝人的故去,它將永遠消失。引導學生關注鄉土文化,還可以組織學生訪問當地民間藝人,搜集記錄有關資料,將鄉土民間藝術活動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學習並製作地方相關民間藝術,如剪紙、年畫、泥塑等,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搜集、整理有關資料。學生們走街串戶,詢爺爺問奶奶聽神話傳說故事、歷史典故,訪民間工藝,查家譜,收集地方戲曲資料,品嘗家鄉小吃;教師帶學生外出寫生,描繪家鄉的一草一木,臨一臨古建築的裝飾圖案並進行整理分類,作為資料保存下來,畫一畫家鄉的風土人情。學生在這一筆一畫中進一步了解了自己的家鄉,並激發熱愛家鄉的感情。

㈢ 美術課堂的類型有哪些

主要包括繪畫、雕塑、工藝、建築、書法、篆刻、設計、新媒體和攝影等回類型。每個門類又答可以根據表現的題材和使用的題材,再分成若干小類。
繪畫是造型藝術中最主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是指運用線條、色彩和形體等藝術語言,通過造型、色彩和構圖等藝術手段,在二維空間(即平面)里塑造出靜態的視覺形象,以表達作者審美感受的藝術形式。繪畫種類繁多,從不同的角度可將它劃分為不同的類別。從地域看,繪畫可分為東方繪畫和西洋繪畫;從工具材料看,繪畫可分為水墨畫、油畫、壁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等;從題材內容看,繪畫可分為人物畫、風景畫、靜物畫、動物畫等;從作品的形式看,繪畫可分為壁畫、年畫、連環畫、漫畫、宣傳畫,油畫,吹畫、插圖等。

㈣ 如何讓美術課堂更趣味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新的小學美術新課程標准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美術教師如何在新的課程改革中,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魅力呢?筆者認為,只有不斷創新的美術教育,才能展現美術學科的獨特魅力。給學生一片自由的想像空間,最大潛力地挖屈他們內心世界的藝術美,進而來培養學生的藝術綜合能力。
一、教學方法要「靈活」,與生活並行,課堂中感受與眾不同的快樂
聽過許多特色的展示課,課堂表面的熱鬧非凡、花枝招展,難道這就代表了讓學生體會到美術課的快樂嗎?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趣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所以,我們在知識的傳授中應該充分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高興還是冷漠呆滯,對學習的態度是越來越積極還是越來越消極,對學習的信心是越來越強還是越來越弱,這種關注應有機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去。更要關注學生在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不能拘泥於教材。教學有法,亦無定法,貴在創造,妙在靈活。對於外來經驗,教師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借鑒、運用、發展。對不同的教材可採用不用的方法,讓學生對教師的教法常有一種「新鮮感」,以引起學生求知的興趣,讓美術課更接近生活。
二、鼓勵、引導學生創作方法要「多變」
感受與眾不同的快樂創造性思維訓練能有效地開拓和更新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具有明顯的效用性,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為美術課堂練習注入了新的活水。低年級學生較側重「聯想」訓練法。方式一:圖形聯想訓練。教師在宣紙上用各種顏色暈染形成肌理效果,讓學生展開想像,說說紙上變出了什麼?有的學生說變成島嶼,有的說變成老鷹、鹿角……還可以利用圖形讓學生進行大膽想像:如白色的背景上畫上幾個五彩的小圓圈,由此讓學生展開聯想:由這張畫你會想到什麼?有的學生說:天空上放飛熱氣球;有的學生認為,這是綠色的海洋里魚娃娃們吐的小水泡……這樣,讓學生展開聯想的翅膀,盡情想像,去享受圖形的變化帶來的快樂。方式二:添畫聯想訓練。教師提供一些不完整的線條或圖形,讓孩子們大膽地進行聯想添畫、補充畫面,比比誰完成的作品更生動、更有創意。小學生正處於思維活躍的年齡階段,他們有豐富的想像力,能想到成人不能想到的東西,如奇形怪狀的建築、五顏六色的天空、漂亮的精靈等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或沒有見過的東西,他們的這種創造能力是不可多得的。現代社會正需要這種不拘於格的創造意識,需要孩子們把想像運用到創造上,而美術被公認為是培養創造力最具成效的課程之一。
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在活躍的氛圍中體會美術學習的樂趣
在玩的過程中享受快樂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師要積極鼓勵孩子進行探索性玩耍,創造玩的條件,使其享受玩帶來的快樂,將枯燥的知識轉變為有趣的游戲,如智力搶答、講故事、變魔術等。在書中看到一位老師的《色彩的世界》一課是這樣導入的:課前,教師在桌前放了一杯無色的水,調動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教師以魔術師劉謙的形象出現,攪動杯中的無色水,誰知水在老師的攪動下慢慢散開變出很多種顏色,讓學生初步體驗色彩變化。像這樣的導入,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豐富了他們的想像力,讓他們感到無比快樂,從而使我們的教學目的得以實現。除此之外,在學生藝術創作的實踐中,我們還可以換換環境來教美術,而不一定讓孩子僅僅在教室這個單一的環境中創作。教師可以引導性的,讓他們自發地組織、設計、分工、討論,可以在音樂室、實驗室、操場上、校園里,有條件的甚至可以到學校附近的鄉間或小溪邊,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尋找美術、參與美術活動,讓學生走進美術,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享受美術的快樂,表達個人的情智,獲得審美體驗。
四、美術教學中材料利用的「多樣化」,
嘗試多角度的個性組合小學生興趣的穩定性較差,如果提供的工具材料是單一的、固定的,久而久之,會使他們感到乏味,降低學習積極性。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改變拓展工具材料的新鮮性和獨特性,引發學生興趣。要積極引導學生善於發現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引導孩子從多角度去聯想和製作,逐步養成從多思路創作作品的好習慣。如學習《裝飾畫》一課,有的學生帶來了麥桿、稻草、麻繩、鵝卵石,有的帶來了匾、貝殼,紐扣、啤酒瓶,有的還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花瓣、花生殼、廢紙板……通過粘貼製作,一個個別具風格的裝飾畫就這樣誕生了。又如第五冊《植物籽粒拼圖》的教學,提早讓學生收集各種植物籽,包括小的飾品(紐扣、珠子等)。在教學中,學生就可以自由地去粘貼圖片,獲得學習的樂趣。
在平時的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善於選用生活中的廢棄材料,增強「變廢為新」的創新意識,如把生活中常見的廢紙板製作成個性化的鏡框、小畫夾等手工作品;並且還可以啟發孩子多角度地去思考利用這張廢紙板,如用彩繪的形式、水粉畫裝飾的形

㈤ 如何評美術課

1、學習美術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訓練,而是一種文化的學習。只有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來學習美術,感悟美術、理解美術,才能真正體驗美術的精髓,學好美術對於訓練學生觀察力、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力、想像力和動手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好處。還可以提高自己對藝術的修養和欣賞能力。

2、「興趣是帶有情緒色彩的認知傾向」。對美的追求是人的天性,我們人人都是美的追求者。尤其是青少年階段,對美的要求比其他階段的人還要高。不管是對穿著、首飾、形象的搭配、就連吃的食物造型都要求有一定的美感。要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充分利用美術學科的特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興趣。

美術教育的根本引導點在於培養學生的正確審美觀,提高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拓展資料:

美術教育,亦稱美術教育專業,顧名思義,就是學習一些關於美術的知識以及技能,以用來在未來教導學生。專業學習內容包含素描,色彩,速寫,油畫,國畫,裝飾畫,陶藝,版畫,書法,裝裱,刻印章,平面設計,立體設計,動畫設計等一系列同美術能扯得上關系的技能,當然,政治,英語,體育等課程也還是要的。

㈥ 美術課堂的規矩有哪些

美術教學管理制度
一、美術課是進行美育的重要組織形式,美術教師應力求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業務水平,以適應美術教學的特點,有效地組織美術教學。
二、備課
1.學年初,要學習美術教學大綱,通閱各年級美術課本,全面掌握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擬訂教學工作計劃。
教學計劃應包含:明確提出教學目的和要求,排出教學進度,可用表格式(文字式)列出授課日期、課次、課題、課時、作業要求及教具和學生必備的學慣用品等。
2.每次課前,應鑽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內容,分析重點難點,再研究教學方法,設計教學過程和步驟,要提前製作教具。
3.編寫教案: 美術課教案一般應列出課題、課時、目的要求、課型、重點難點、教學過程等,教務處要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教案。
三、上課
美術課一般在室內(教室、美術教室)進行,過程是:
(1)組織教學; (2)評講前課作業; (3)授新課(包括:①介紹新課內容;②欣賞范畫、范樣或觀察)。
美術室安全防護措施
1、有專任教師引領學生上下樓,自覺靠右行走,不急行、不擁擠。
2、嚴禁吸煙及使用明火,下班後工作人員要及時關好門窗,確保安全。
3、愛護消防栓、防火器材等消防設施,。任何人不得隨意移動和損壞,違者要嚴肅處理。
4、不準攜帶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凶器及有傷害性物品進校入室。
5、加強用電安全檢查,經常對校內的用電線路、器材等進行檢查,如發現安全隱患,要及時進行整改、維護、確保安全。若照明燈和電風扇等電器發生故障,不得私自動手排除,應報告教師或總務處,由學校電工進行故障排除,不得打開配電箱,觸摸電器開關。消防器材未經許可,不得隨意搬動。
6、大掃除時注意安全,對高處的玻璃窗和窗子的外部,不要勉強擦拭。
7、做文明學生,不要有任何故意傷害他人、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8、上課要嚴格遵守美術室的有關操作要求,要按有關安全規則進行。
美術室管理制度
為保障學生藝術素質教育重要設施的正常運行,確定以下守則:
一、保持美術室干凈、整潔,美術器材設備整潔無灰塵。
二、嚴禁在室內抽煙、隨地吐痰、亂丟垃圾、果皮紙屑雜物及吃零食等,嚴禁學生在模型、牆壁上亂寫亂畫。
三、保持室內安靜,嚴禁大聲喧嘩、追逐嬉鬧。
四、定時打開門窗通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五、學生練習的美術器材擺放有序,進入美術教室必須嚴守紀律,按序入座,愛護室內設施設備。
六、師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入室練習,進行特長訓練的課外活動,需經主管校長批准,杜絕隨意性。發現美術器材有損應及時反映,確保室內器材設備正常使用。
美術室學生操作守則
為了保證同學能在一個有利於身心健康的環境里學習,並能盡快進入學習狀態,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和美的熏陶,現將《美術室學生操作守則》制定以下規定:
1.學生按時進入美術室,按指定位置就座,要保持室內的安靜,不準喧嘩。
2.愛護室內的公物,未經許可不得動用儀器設備。凡是損壞設備或儀器者,按情節輕重給予經濟賠償和紀律處分。
3.嚴禁在牆壁、桌椅、黑板亂塗亂畫。
4.保持室內的環境衛生,不要亂丟紙屑、雜物,不準吃零食。課後值日生要做好清潔工作。
5.課外活動小組要聽從老師的指導,在規定的活動區域內進行活動,以免互相影響。
6.美術室使用完畢,借用教師應填寫使用情況表並通知管理人員。管理人員下班前,應遮蓋好設備,關好門窗,拉斷室內電源總開關。
美術儀器設備保管使用制度
1.美術儀器必須由專人管理,未經許可其他人不得擅自進入美術室。
2.所有儀器、設備要登記上帳、編號入庫、分類存放,每年底核查一次,做到帳物相符。
3.根據教學實際,部分美術儀器可在學期初由教研組(教師)向美術室辦理借出領用手續,學期結束前要及時歸還給美術室,
4.美術儀器領用和歸還時應仔細檢查儀器完好情況,做好借用記錄。
5.加強美術儀器的保養、維護,根據儀器的不同特點,定期進行烘曬、通風、除塵,確保完好可用。
6.保持室內整潔,不存放其他無關物品。
7.做好安全防範工作。

㈦ 如何在美術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摘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只有注意採用引導、表揚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揮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喚起學生對美術的酷愛,讓他們在迫切的需求下放開手腳,大膽地嘗試,才能調動學生對於藝術的探索精神,培養和發展他們的個性,從而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

㈧ 怎樣讓美術課堂教學從有效到高效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有計劃、有目標、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使教學方式的設計高效、有效,通過不斷變化的方式、方法,千方百計讓學生在濃厚的學習興趣中掌握知識、提升能力,從而達到塑造審美意識、提高審美情操的最終目的,一直是我探索的課題。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我摸索出了一些適合自己的方法,現總結如下:
一、簡化教學環節,優化教學設計是高效教學的前提。
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思路是否清晰,教學設計是否優化。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這誘導即是教學思路,誘導的過程,即是教學思路在教學活動中的體現。而誘導過程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設計是否優化,而設計的優化與否又以教學思路為基礎。一般地說,學生對教材的學習主要是循著教師的思路進行的,因此教學思路不只存在於教師的頭腦中、教案中,而必須轉化為課堂教學活動。教學思路清晰,美術課堂就會呈現清晰,學生的思維也會漸漸清晰,從而會獲得創造性思維的啟迪。教師的個人思維品質集中地體現在教學思路上,又以非常鮮明的個性化色彩,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
二、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探究是達到高效教學的關鍵。
提問是組織教學、啟發學生思維的手段,能幫助我們探索並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教師應熟悉教材和學生,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提問。提問應有一定的導向性,如導向文化感,導向品格修養等,促進學生的思考。這樣的提問和由提問引出的討論就有利於學生思維素質和思想素質的養成。另外,教師應善於運用教學話題,提供一個討論中心,圍繞這一中心引出多個問題。這樣做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樣的提問應叫開放式提問,它沒有標准答案,不能用簡單的「是」「否」之類的詞來回答。它對學生的能力提出挑戰,激勵學生必須對繪畫進一步探究。開放式提問含有很大的容量,但決不是大得不著邊際,應在教師的引導下,緊貼作品,讓學生有開掘的天地,對繪畫作品做深入的、探究性的討論。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多向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與教學任務相去甚遠,教師應珍視學生的提問,保護學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美術教學是應摒棄某種狹隘性的。
三、引導學生高效的主體性實踐
學生主體性實踐和認識活動階段,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深化。教學指導時一方面要讓每個學生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顧及層次不同學生的表現狀況,有針對性的輔導,使學生對自己能力的提高獲取自信心。特別強調進行合理的想像和誇張,使作品更具有童趣性。 培養學生既要善於動腦,又要善於動手。如何更好地向學生傳授美術知識和繪畫技能呢?要在課堂教改和技能訓練中來體現,培養學生用線條、色彩、圖象表現自己的意向和技能。
例如在教學《海底世界》一課時,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幅海底的背景圖畫,要求學生描繪形態各異的魚放在其中。隨即,學生運用平日所學的繪畫表現技能,開動腦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鍾,學生的作業畫好剪下來,陸續展示在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有大魚,有小魚有的局部是一條光怪陸離的魚媽媽身後帶著一群漂亮的小魚;有的是一群三角形燕魚圍成圈像綻開的花朵;兩只大螃蟹揮動鐵鉗正在比武。通過添添畫畫、剪剪貼貼,一幅美妙、奇幻的海底縮影展現在孩子們面前。生動迷人的「魚游圖」伴隨著旋律優美的「海之詩」音樂吸引了全班學生,不時發出贊嘆聲。 本課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內容。而且學生情緒盎然,課堂教學形式活,質量高,效果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豐富想像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鞏固了繪畫技能的學習。
學習是需要體驗的,因為我們的目的不僅是要讓學生接受更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知識的學習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嚴格的說,能力並不是教會的,而是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通過接受、體驗、感悟、類化、遷移而逐步形成的。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智慧的鮮花是開放在手指尖上的。」這道出了動手體驗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學中,應該盡可能多的讓學生積極動手操作體驗,任其在自我探索的活動中發掘創造的靈感。
四、 對學生的積極評價。
學生自評和互評是學習評價的一個重要組成內容。把評價學生的權力由教師轉向學生,學生由被動評價者轉向主動參與者,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美術教學中,經常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評」的機會,讓學生樂於參與、善於交流,兒童的童心就會不自覺地流露出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提高。同時在評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他們的評定,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學生對自己才會充滿自信,對以後的美術興趣才會日益提高。教師要更多地採用即時的、多元的、極富個性和針對性的評價,用贊美的語言激勵學生,用委婉的語言批評學生,用具體的語言啟迪學生打開思路。對於學生繪畫不好的特別需要注意,重要的是對於繪畫不好的學生作出富於鼓勵的語言,從而保持引發活動的非評價性的特點。如「畫得不錯」,「你的答案部分是正確的」,「可以畫得更好」等鼓勵性話語。類似這樣的回復能夠使畫得不好的學生能夠有自信,而不因為學生畫得不好受到批評。學生行為之後緊跟著表揚和鼓勵而不是批評,更有可能促進學生的繪畫學習和遷移。在盡可能非評價性的氛圍中引發學生自由繪畫,這使學生能夠自由地發揮想像力,只要給以恰當的反饋和糾正,都能成為繪畫學習的起點。
我認為,上好美術課貴在得法,教學方法好比船和橋,是達到目的完成任務的一種手段。所以,高效課堂與教學方法密切相關,高效課堂要依賴得當的教學方法去完成。沒有簡化教學環節、優化教學設計,精心設計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高效的主體性實踐及對學生的積極評價這些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便是一句空話。所以根據教材不同的內容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要研究方法,要有創造性思維,思路活躍、方法新穎,學生感到有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學生積極思維取得預定的效果。由此可見教學方法是完成高效課堂的紐帶。

㈨ 如何有效地進行美術課堂教學

興趣是美術課的前提要求,積極的思維和良好的效率往往建立在濃厚的興趣之上。興趣是學習心理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它能夠成為學習的直接動力。能否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打開學生心扉、提高教學質量的捷徑。但是處在心智發展特殊期的初中生對美術課缺乏興趣,一小部分學生甚至有厭煩情緒,致使教育的預期目的難以實現。面對初中階段美術教學的兩難境地,如何做到既適應當前素質教育新要求又符合受教育者的心智發展規律,發揮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與高昂的情緒,切實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中應注意幾個環節。
一、把握學生心智發展規律,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首先教學內容、方法、形式要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習慣。學習興趣是個體力求探究事物並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認知傾向,是一個人對事物感覺喜愛的一種情緒。學生對學習內容有無興趣,直接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書本上的教學內容不一定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所以教師要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教學需要選擇能更好完成教學任務的內容,適當增添校本教材內容。尋找新授知識在學生頭腦中「相合」的結合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的選用方面要靈活多變,遵循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習慣,滿足學生好奇、求新的心理,才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樂於接受。
其次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信心,給學生以希望。初中學生的情感豐富而且易外露,當他們看到自己繪制的作品被老師和同學們贊美時,情緒就會振奮,並能帶動其他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引發求知、探究、創作的慾望與信心。在教學安排上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學生覺得只要稍加努力就會獲得成功,在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中變得更加努力。
再次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美術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對全體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學生感受美、欣賞美、鑒別美的能力,而不是把所有學生培養成為藝術家。作為美術教師,要承認學生中存在的個體差異,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允許學生興趣的不同發展方向,給學生以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消化和掌握知識,營造一個愉快、寬松又充滿藝術情趣的學習環境,以培養學生參與美術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採取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與手段,聯系生活實際
中學美術課程標准要求:「以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緊扣新課標,美術教師必須對以往的美術課堂常規經驗和教學組織形式重新審視,立足美術色彩沖擊力、渲染力和愉悅身心的獨特魅力,探索適應新課標的教學組織形式。藝術本身是充滿想像力的,創造力的。老師不應該以灌輸的方法讓學生學習,應該引導學生充分展開想像,發揮潛能。所以課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備,把可以調節學生興趣、氣氛的內容、手段溶入課程教育中。如多媒體教育、意境的創造、各種工具的使用。教學組織形式不能採取「填鴨式」的灌輸,眼光也不能只盯住課本,而應根據實際情況,讓學生走出課堂,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學習更多的知識。新學期伊始的第一節美術課對那些剛入初中的學生來說充滿著新鮮感,而課本中的第一課全是理論,很是枯燥。如何把這些理論同實際結合起來,讓學生獲得最真切的感受呢?在第一堂課上我沒有講授理論的知識,而是在畫室舉辦一個小型畫展, 作品都是歷屆學生的優秀習作, 包括教師作品,內容題材什麼都有.學生非常新鮮和好奇。教師在對這些作品一一講解的同時,把書中的知識點巧妙地穿插進去。對這一教學形式,學生的興致特別高,收到的效果也特別好,既增長了學生見識,又學到了知識,激發了他們學習美術的熱情,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實際事物和具體環境,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和審美想像能力,不斷給學生以高尚的審美體驗。
藝術源於生活,藝術一旦脫離現實生活,也就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與意義。這一點對中學美術教學尤為重要,這也要求在組織教學過程中盡量多地與生活聯系,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生活中的美,積極投身於審美體驗。如在講圖案設計時,可把它與民族服飾上的圖案、家中的沙發靠墊圖案、床單上的圖案等有機地聯系起來講解,還可以穿插講一些關於顏色的搭配、服裝色彩與個人氣質等學生感興趣的內容。
三、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系,拓展美術教育視野
美術是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但不是孤立的學科,它與許多學科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在中學的各科教材中,有許多需要運用圖像來闡明科學內容、剖析理論的問題,甚至有些問題,僅用語言文字元號難以表達,而運用圖像符號則一目瞭然。美麗的圖像又能使學生產生美感,滲透著美的教育。因此,積極主動地加強與各科教學的聯系,拓展美術教育視野,是有效發揮學生想像力、提高學習興致的教學途徑。如有機結合初中語文課的景物描寫文章繪制插圖

㈩ 如何進行有效的美術課堂教學管理

【如何實現美術課堂的有效教學】
興趣是美術課的前提要求,積極的思維和良好的效率往往建立在濃厚的興趣之上。興趣是學習心理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它能夠成為學習的直接動力。能否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打開學生心扉、提高教學質量的捷徑。但是處在心智發展特殊期的初中生對美術課缺乏興趣,一小部分學生甚至有厭煩情緒,致使教育的預期目的難以實現。面對初中階段美術教學的兩難境地,如何做到既適應當前素質教育新要求又符合受教育者的心智發展規律,發揮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與高昂的情緒,切實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中應注意幾個環節。
一、把握學生心智發展規律,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首先教學內容、方法、形式要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習慣。學習興趣是個體力求探究事物並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認知傾向,是一個人對事物感覺喜愛的一種情緒。學生對學習內容有無興趣,直接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書本上的教學內容不一定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所以教師要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教學需要選擇能更好完成教學任務的內容,適當增添校本教材內容。尋找新授知識在學生頭腦中「相合」的結合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的選用方面要靈活多變,遵循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習慣,滿足學生好奇、求新的心理,才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樂於接受。
其次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信心,給學生以希望。初中學生的情感豐富而且易外露,當他們看到自己繪制的作品被老師和同學們贊美時,情緒就會振奮,並能帶動其他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引發求知、探究、創作的慾望與信心。在教學安排上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學生覺得只要稍加努力就會獲得成功,在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中變得更加努力。
再次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美術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對全體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學生感受美、欣賞美、鑒別美的能力,而不是把所有學生培養成為藝術家。作為美術教師,要承認學生中存在的個體差異,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允許學生興趣的不同發展方向,給學生以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消化和掌握知識,營造一個愉快、寬松又充滿藝術情趣的學習環境,以培養學生參與美術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採取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與手段,聯系生活實際
中學美術課程標准要求:「以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緊扣新課標,美術教師必須對以往的美術課堂常規經驗和教學組織形式重新審視,立足美術色彩沖擊力、渲染力和愉悅身心的獨特魅力,探索適應新課標的教學組織形式。藝術本身是充滿想像力的,創造力的。老師不應該以灌輸的方法讓學生學習,應該引導學生充分展開想像,發揮潛能。所以課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備,把可以調節學生興趣、氣氛的內容、手段溶入課程教育中。如多媒體教育、意境的創造、各種工具的使用。教學組織形式不能採取「填鴨式」的灌輸,眼光也不能只盯住課本,而應根據實際情況,讓學生走出課堂,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學習更多的知識。新學期伊始的第一節美術課對那些剛入初中的學生來說充滿著新鮮感,而課本中的第一課全是理論,很是枯燥。如何把這些理論同實際結合起來,讓學生獲得最真切的感受呢?在第一堂課上我沒有講授理論的知識,而是在畫室舉辦一個小型畫展, 作品都是歷屆學生的優秀習作, 包括教師作品,內容題材什麼都有.學生非常新鮮和好奇。教師在對這些作品一一講解的同時,把書中的知識點巧妙地穿插進去。對這一教學形式,學生的興致特別高,收到的效果也特別好,既增長了學生見識,又學到了知識,激發了他們學習美術的熱情,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實際事物和具體環境,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和審美想像能力,不斷給學生以高尚的審美體驗。
藝術源於生活,藝術一旦脫離現實生活,也就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與意義。這一點對中學美術教學尤為重要,這也要求在組織教學過程中盡量多地與生活聯系,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生活中的美,積極投身於審美體驗。如在講圖案設計時,可把它與民族服飾上的圖案、家中的沙發靠墊圖案、床單上的圖案等有機地聯系起來講解,還可以穿插講一些關於顏色的搭配、服裝色彩與個人氣質等學生感興趣的內容。
三、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系,拓展美術教育視野
美術是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但不是孤立的學科,它與許多學科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在中學的各科教材中,有許多需要運用圖像來闡明科學內容、剖析理論的問題,甚至有些問題,僅用語言文字元號難以表達,而運用圖像符號則一目瞭然。美麗的圖像又能使學生產生美感,滲透著美的教育。因此,積極主動地加強與各科教學的聯系,拓展美術教育視野,是有效發揮學生想像力、提高學習興致的教學途徑。如有機結合初中語文課的景物描寫文章繪制插圖,教師通過文與畫密切配合,增強了講課的藝術效果,同時也增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如在平面構圖設計中有效利用電腦技術,有效地加強了兩個學科間的知識溝通。
綜上所述,促進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作為一名美術教師,不僅要有精深的美術專業知識和技能,更為重要的是要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貴任感。在現代美術的基礎教育中,教師應當以主人翁的姿態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鑽研教材,備好課,教好課。在常規的美術課堂教學活動中,盡可能把握好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調動一切現代化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和諧的教學氣氛的形成,為學生創造一個主動審美的良好教學氣氛和藝術氛圍。從而使學生形成正確、健康的審美觀、審美理想和審美情趣。

熱點內容
東營泰貝爾化學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2025-01-10 19:59:16 瀏覽:443
八字教師 發布:2025-01-10 18:25:48 瀏覽:7
京東怎麼樣 發布:2025-01-10 18:11:48 瀏覽:81
小學語文教師隨筆 發布:2025-01-10 17:32:48 瀏覽:86
文章說英語 發布:2025-01-10 14:10:08 瀏覽:972
華祺教育 發布:2025-01-10 13:53:42 瀏覽:186
aa校園巴士 發布:2025-01-10 11:44:41 瀏覽:729
中國歷史上被譽為葯王的是 發布:2025-01-10 11:29:56 瀏覽:123
全國二卷2017數學文科 發布:2025-01-10 11:17:49 瀏覽:111
配音h教學 發布:2025-01-10 11:16:27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