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評課
土壤中有:沙土、粘土、礫土、腐殖質、微生物、空氣、動植物等。
② 小學科學《光是怎樣傳播的》評課稿
教學至今,聽過不少教師的課,但李XX老師的《光的傳播》一課,給我的印象最深:本節課採用多媒體加演示實驗的課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有趣的故事情景引入為突破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標,合理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開展學生小組討論,分組進行實驗探究,讓學生通過探究自主總結、整理獲取有關「光的傳播」知識。整個教學活動突出了光的直線傳播規律這一重點,突破了對光的直線傳播條件的認識、利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重要現象的難點,有效實現了三維目標,特別注重知識獲得的探究過程。
1.巧設情境,導入新課
李老師用如來佛祖要求「孫悟空與光娃(光源的兒子)」比試賽跑開始,引起學生的注意,引入課題,讓學生處在濃厚的興趣中,巧妙的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課題導入特別,切合學生實際,符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徵。
在創設的情景中李老師還創造性的加入了本節課的知識點,讓學生從中尋找,概括出來,使學生在獲得精神愉悅的同時,學習了物理知識,並且培養了他們的分析概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注重探究,教法靈活
李老師具有很強的親和力,組織學生討論積極,學生分組實驗探究主動有效,實驗器材准備科學合理,充分顯示了光在氣體、液體、透明固體(果凍)中的直線傳播路線,很好的探究了光的直線傳播。
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靈活,多媒體應用得當,豐富多彩的圖片、光源的舉例、影子的成因、日食和月食的形成等很好地體現了多媒體課型形象直觀的特點,降低了學生理解知識的難度,適時展現了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設計和實際授課中營造了濃厚的探究氛圍,讓學生始終處於積極的思考和探究活動中。
教學活動中通過環環相扣的探究,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合作完成,將學生活動不斷推向高潮,讓所有的學生都明白了「探究的科學過程」和「探究的科學方法」,教給學生的不止是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科學探究的方法,真正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
3.從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會
整個教學活動緊密結合生活實際,擴大了與學生的交流面,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多種教學方法交替運用,使知識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得到掌握,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
教學面向全體學生,課堂設計完整、結構緊湊、邏輯嚴密、前後呼應、教學方法應用靈活得當,課堂效率高,教學效果好。
另外,還讓學生知道,物理知識來源於社會,服務於社會,用光的直線傳播知識解釋生活和自然中的一些簡單現象: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排隊、瞄準,激光準直等,讓學生初步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4.注重三維目標的有機結合
教學活動中,李老師將學習的重心向知識探究轉化,從而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敢於創新的探索精神。
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有機的結合,培養了學生終身的探索興趣和科學的學習態度,樹立學科學用科學的意識。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始終面對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收獲,都得到成功的體驗,充分體現了全面育人的新課程理念。
在教學中通過對日食、月食成因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反對迷信、崇尚科學的科學史觀教育。
在講到「人造光源」一詞時,延伸介紹了人類用火的發展史,使學生們感受到了人類的文明和社會的進步。
五、賞識教育,評價及時
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各種表現作出相應的評價,並給予及時的表揚,推行賞識教育。尤其是進行小組討論時,對討論積極、回答正確的同學獎勵給他實驗時的果凍,引起了其他同學的羨慕之心,更增強了這些同學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得課堂氣氛空前活躍,學生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其他同學也能避短揚長,有助於學生間的競爭與合作。
六、基本功扎實,精講精練
縱觀整個教學過程,李老師基本功扎實,教學經驗豐富,雖年逾四十,仍能學習多媒體這一先進的教學手段,是我們這些年輕教師學習的榜樣。所選習題都各有側重,對課上所講授的知識點,既有練習又相互補充,很好的起到了輔助教學的作用。
但李老師的課也有些微的不足:這節課的實驗都相對較簡單,教學時,教師完全可以放手,只給學生器材,讓他們自己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及進行實驗後的討論交流,那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動手實驗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
另外,應該給點時間讓學生記憶基本概念和規律,讓學生養成做筆記的習慣,這都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使他們形成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同時也能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再就是,學生不必過早的接觸科學探究,雖然實驗中難免會有所涉及,但不必把探究的七要素全部搬出來,按步驟進行;並且七要素也不是每個實驗都必須有的,也可以只有幾個要素組合完成實驗。
總體來看,李老師的這節課,是成功的,對我的教學還是有一定啟發的,也使我清楚的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在未來的教學中,我會抽出更多的時間學習各種理論知識,豐富自己,以期在新課改的路上走的更遠!
③ 小學科學如何評課
我認為至少注意以下幾點:
1、看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學和學生年齡特點;
2、看看教師是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環節按學生知識接受能力是否遞進;
4、看教師自身知識運用能力及教學方法;
5、看教師是否能培養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
6、看看教學目標是否達標;
7、看看這堂課是否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8、看看教師對本堂課存在的問題和長處教學反思。僅供參考
④ 小學科學 光是怎樣傳播的評課稿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運用實驗驗證理解光是沿直線傳播的,難點是運用光的直線傳播理論來解釋影子的形成。
學生根據前面兩課的學習,可以理解影子的形成是由於物體擋住了光源的緣故。如何讓學生理解光是沿直線傳播的,並利用光的直線傳播理論來解釋影子的形成,理解陰影部分為什麼沒有光線進去呢?
首先我讓學生作出了猜測,學生都知道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我再播放光照射物體的圖片讓學生思考:光是沿直線的形式傳播嗎?
接下來,為了驗證學生的猜想我安排了兩個實驗,實驗由簡到難,層層推進。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做書本上介紹的這個實驗——光穿小孔。在這個實驗中學生都發現只有讓三個小孔對齊,才能使光通過在最後的紙屏上產生光斑,這就驗證了光的直線傳播。再引導學生,移動小孔紙板進行觀察,學生通過實驗發現移動後,在最後的紙屏上不能出現光斑了,光斑出現在移動的那塊小孔紙板上了,從而驗證了光只沿直線傳播。為了使學生能清楚的看見光的直線傳播路徑,我為學生再演示了第二個實驗:煙箱實驗。在一個透明的長方體盒子中噴入少許的煙後,用一直激光筆對著煙箱照射,學生可以清晰的看見一條筆直的光,又進一步驗證: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最後,我拿出一根直管、一根彎管和學生玩了一個小游戲。在6小組中各選一位學生上來分別用直管和彎管來看教室的白熾燈燈光,最後,6位學生得出的結論都是相同的——直管能看見燈光,彎管看不見燈光。這樣就從反面驗證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通過光的這一特性就能合理的解釋影子的形成其實就是因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整堂課,其實內容都很簡單,就是如何一步步加深驗證,對於學生來說可能興趣更大,因為這堂課注重更多的是探究的過程。
這節課我也總結了一下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1. 要遵循學生的認知過程,運用實驗、有效的提問、引導和討論等策略;
2. 將學生帶入生活情景,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激起學生的探知慾望,引導學生探索;
3. 同時輔以相關課件如:日食、月食的形成,指導學生對生活中的有關現象進行歸納。
4. 要給學生閱讀課本和記憶基本概念的過程,給點時間讓學生記憶基本概念和規律;講例子耗的時間太多,我覺得課後思考的方式更好。
⑤ 小學科學課如何評課
1、授課老師思路清晰語言流暢安排合理效果良好。給我的感受是備課充分講解精闢重點突出善於調動學生積極性。處理好智能培養與情感教育的關系,著眼於全面素質的落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出路,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在於真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為學生在課堂上除了接受知識,還帶著自身的情感。動機需要等一並投入了課堂,他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在課堂上,他們除了與教師交往以外,還有與同伴之間的相互交往。因此,學生課堂學習遠不只是學習知識,還有提高自己的能力學習審美情操培養個性等。課堂活動開展的很有實際性,並且活動很有效果很成功,該老師先是讓學生閉上眼然後老師來描述,然後學生再通過回憶老師說的話來話兩條直線,這樣的教學很有創意,學生的思維會很廣,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不僅學的快樂同時也學到了知識。要是授課老師的表情更豐富一點就更完美了。
2、X老師的課有一定改進,但仍需努力,要加強教師基本功訓練,虛心學習,不斷提高,力爭成為學校骨幹教師。知識點的講解鞏固如能使用多媒體設備來輔助教學效益會更高。
3、通過課前學生的講述新聞,不但能培養學生的能力,還能培養所有學生參與分類,評價,鑒別能力。對重點詞句作了必要分析,為學生語文素質打下了堅實基矗學生參與面廣,但似乎缺少點激-情。
4、教師教態自然,語調親切,並不斷鼓勵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推進了知識的掌握和智力的發展,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5、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較好,從中可看出熱愛上了這門功課,大多同學能圍繞教師的提問動腦思考。授課形式多樣,通過講授討論朗讀等方式,達到了示範課的目的。 教師能在組織舊知識的基礎上講新課,且從舊知到新知的過渡自然,學生積極性也高。教師能很有耐心地進行個別指導,很有親和力。但示範效果不好,其實在這里分組學習會更好。
6、教師語言表述能力好,課堂講解層次清晰,注重啟發拓展,教師的基本功扎實,講解中注重知識的記憶整理,結合習題在授課中及時鞏固,並做到精批精講,板書相當清晰規范。但做為復習課,對學生能力要求可再提高一些,課堂上可適當給予學生互動的空間。
7、X老師的教學組織能力有了很大進步,知識點講解清晰,所選練習講解較精當,教學中各環節能有效衍接,課堂容量較足。但根據初一學生狀況,課堂教學中學生口語練習還可增加,
8、教學環節設計安排清晰明了,過渡自然。
⑥ 初中語文評課的內容和方法
評課的內容
1、評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評課首先要評教學目標。
首先,從教學目標制訂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大綱為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
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要看課堂上是否盡快地接觸重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鞏固和強化。
2、評教材處理。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授課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我們在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得是否准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在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要看,教學目的的確定是否明確、全面,有針對性、導向性。教學重點是否把握准確,教學過程是否做到突出重點。教學難點是否把握准確並得到突破。教材的組織、處理是否精心。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必然、教學目的、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心理特點,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充實與處理,重新組織、科學安排教學程序,選擇好合理的教學方法,使教材系統轉化為教學系統。
3、評教學程序。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程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運作。因此,評課就必須要對教學程序做出評析。教學程序評析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看教學思路設計
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為此,我們評教學思路,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合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合不符合學生實際;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能不能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三是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的效果。我們平時聽課,有時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教學思路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和學生實際等造成的。所以評課,必須注重對教學思路的評析。
(2)看課堂結構安排
教學思路與課堂結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教學思路,是側重教材處理,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縱向教學脈絡;而課堂結構,則側重教法設計,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為教學環節或步驟。課堂結構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可見課堂結構設計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節好課的結構是: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