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1. 古文中且是什麼意思
1、將要;將近。
北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不出,火且盡。」不出,火星將盡
2、暫且;姑且。
唐代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且放白鹿青崖間。」暫且放養白鹿,在那青崖之間
3、尚;尚且。
漢代司馬遷《鴻門宴》:「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我連死尚且不怕,一杯酒怎會推辭呢?
4、又;一邊……一邊。表示並列關系。
先秦《伐檀》:「河水清且漣漪。」河水清清又起波紋
5、而且;況且;並且。表示遞進關系。
戰國左丘明《燭之武退秦師》:「且君嘗為晉君賜矣。」況且您曾經對晉國國君施過恩惠。
6、即使;即或。表示假設關系、讓步關系。
漢代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就是普通人對這種情況也感到羞恥,更何況是將相呢?
7、或者;還是。表示選擇關系。
漢代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豈吾相不當侯也?且固命也?。」難道是我的骨相不該封侯呢?還是命該如此呢?
(1)文言文擴展閱讀
1、今義:
(1)尚,還,表示進一層:既高且大。尚且。況且。
(2)表示暫時:苟且偷安。姑且。
(3)表示將要、將近:城且拔矣。年且九十。
(4)一面這樣,一面那樣:且走且說。
(5)表示經久:這雙鞋且穿呢!
(6)文言發語詞,用在句首,與「夫」相似:且說。
(7)姓。
2、組詞:
(1)且慢:暫時慢著(含阻止意):~,聽我把話說完。
(2)姑且:副詞。表示暫時地,只好如此:我的意見~保留,以後再討論。
(3)苟且:只顧眼前,得過且過:~偷安。敷衍了事;馬虎:因循~。他做翻譯,一字一句都不敢~。不正當的(多指男女關系)。
2. 文言文以字的用法
用作介詞。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以」字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視情況譯為"用""拿""憑借""依據""按照""用(憑)什麼身份"等。例如: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察今》)
(二)「以」字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三)「以」字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於"。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廉頗藺相如列傳》)
(四)「以」字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和處所,用法同"於",可譯為"在""從"。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至於泰安。(《登泰山記》)
(五)「以」字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例如: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戰國策?周策》)
(2)文言文擴展閱讀
以,音已(yǐ),當代用法如下:
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如以前、二十歲以下。
表示用、拿,把,憑借,如以少勝多、以毒攻毒,「……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表示因為,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表結果,譯為「導致」,如「……以塞忠諫之路也……」
表示目的,如以待時機。
表示於、在,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表示認為,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也作連詞,同「而」,如城高以厚。
3.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麼意思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
2、活用為第一人稱
。如君將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說》
3、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如: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
二、用作助詞:
1、結構助詞,定語的標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2、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
如: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
3、定語後置的標志,不譯。如: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4、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如: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5、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如:
頃之,煙炎張天。《赤壁之戰》
三、
動詞,譯為「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為學》
4. 什麼叫做文言文
文言文是以古漢語口語為基礎的書面語,在遠古時代文言文與口語的差異微乎其微。
現今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隨著歷史變遷,口語的演變,文言文和口語的差別逐漸擴大,「文言文」成了讀書人的專用。
文言文是相對現今新文化運動之後白話文來講的,古代並無文言文這一說法。其特徵是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經過歷代文人修飾越顯浮華,唐代起文學大家韓愈等發起「古文運動」,主張回歸通俗古文。現代書籍中的文言文,為了便於閱讀理解,一般都會對其標注標點符號。
拓展資料:
文言文的常見虛詞:
而:表並列、遞進、承接、轉折、假設、修飾、因果關系。且:相當於「啊」
何:什麼;怎麼樣;哪裡;多麼;為什麼;怎麼;啊;通「呵」,喝問。若:如同,像
乎:表疑問;相當於「嗎」;表感嘆;表祈使或命令,相當於「啊」「呀」 。所:也
乃:你,你的;他的;此,這;這樣,如此。
其:他(的),她(的),它(的);其中;難道;怎麼。
常見的虛詞還有:也、則、以、者、因、之、為、於、兮、焉、與、莫等。
5. 文言文中與的用法
一、用作動詞,譯為譯為「給與」「參與」「結交」「親附」。
1、則與一生彘肩(《鴻門宴》)(給與)
2、騫叔之子與師。(《騫叔哭師》)(參與)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結交,親附)
二、用作連詞,「同」「和」「跟」。
勾踐載稻與脂於舟以行。(《勾踐滅吳》)(和,跟,同)
三、用作介詞,「同」「和」「跟」;「給」「替」;「和……比較」;
1、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和、同、跟)
2、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陳涉世家》)(給,替)
3、吾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和……比較)
四、通「歟」,句末語氣詞,表示感嘆、測度、疑問語氣。
1、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感嘆語氣)
2、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疑問語氣)
3、然則廢釁鍾與?(《齊桓晉文之事》)(測度語氣)
五、與 jǔ與,通「舉」,推舉,選舉。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禮記》(通舉,推舉)
6. 文言文介紹自己
寫作思路:立意要巧妙在習作有限的文字內,要表現較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從生活中的一斑一點、一枝一葉去再現生活的全貌,即立意要大處著眼,小處落筆,角度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平中見奇。
正文:
小女孩一位,現年十三歲,並非大家閨秀,其貌不揚,生於廣西柳州市。祖籍浙江(為金庸之老鄉),卻從未涉足此地。
四歲上,隨父進京,進入地科院幼兒園。人生地不熟,受小朋友之欺侮,常含淚縮於牆角,漸將愛動愛鬧之習改掉,膽小慎微,直至現今。記得當時住於一小院,母親教之讀幼兒書報,增長見聞,並習鋼琴,後受益匪淺。
六歲半入小學,低年級時甚歡樂。班主任姓粱,極慈祥,夥伴親密如一家。可惜好景不長,三年級插班時並入二班,亦搬家至先住地。
此班同學待人冷漠,妒性強,不以誠心相對;搬家後住處離小學甚遠,與同學不能互通有無,更增隔膜。在此班中度日如年,幾欲轉學而不得,只得整日學習,以慰無聊。常受老師表揚,實不知乃出於無奈。
畢業後,考入北京八中。此地環境優美,令人心怡。同學大都多才,且全班關系和諧。老師深得學生之心。平日同學高談闊論(吾班謂之「扯」),我時常混於其中,其樂融融。吾不愛體育,便去打電腦看小說。生活充實學業得志,不亦樂乎!現升入初二,今後之事,還未得知。
吾從小到大愛好甚多,卻無一成為特長。琴棋書畫,只略知其一。小學時得過些獎:在市英語科技競賽中,一、二、三等獎各獲過一次,在新加坡數學競賽中獲過三等獎,鋼琴過九級。中學後便無一所獲。
目前無大志,只把心胸豁達作為最高追求,喜愛金庸先生之《笑傲江湖》,及李白、辛棄疾之詩詞。願今後不負自己及家長之望,小事開心、大事順利、少出差錯,足矣。
7. 「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動詞:
a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b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c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皆以美於徐公。」
d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可視情況譯為「拿」、「用」、「憑」、「把」等。《廉頗藺相如列傳》:「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2、介詞:
a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廉頗藺相如列傳》:「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b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等。《捕蛇者說》:「而吾以捕蛇獨存。」《廉頗藺相如列傳》:「且以強秦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c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可譯為「在」、「從」。《蘇武傳》:「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d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戰國策·周策》:「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3、連詞:
a表示並列或遞進關系,可譯為「而」、「又」、「並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禪山記》:「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b表示承接關系,「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和方式,可譯為「而」,也可省去。《游褒禪山記》:「予與四人擁火以入。」
c表示因果關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由於」。《廉頗藺相如列傳》:「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d表修飾和被修飾關系。《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e表目的關系,可譯為「而」「來」「用來」等。《師說》:「作《師說》以貽之。」
f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或范圍,用法同現代漢語。《張衡傳》:「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g表示在敘述某件事時又轉到另一件事上,可譯為「至於」。《柳毅傳》:「然自約其心者,達君之冤,余無及也。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豈有意哉!」
4、副詞:
通「已」。已經。《陳涉世家》:「座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8. 文言文翻譯
【原文】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餘人,其餘爭功,未得行封。上居南宮,從復道上見諸將往往耦語,以問張良。良曰:」陛下與此屬共取天下,今已為天子,而所封皆故人所愛,所誅皆平生仇怨。今軍吏計功,以天下為不足用遍封,而恐以過失及誅,故相聚謀反耳。」上曰:」為之奈何?」良曰:」取上素所不快,計群臣所共知最甚者一人,先封以示群臣。」三月,上置酒,封雍齒,因趣丞相急定功行封。罷酒,群臣皆喜,曰:」雍齒且侯,吾屬亡患矣!」
【譯文】高帝已經封賞了大功臣二十多人,其餘的人日夜爭功,一時決定不下來,便沒能給予封賞,高帝在洛陽南宮,從天橋上望見將領們往往三人一群兩人一夥地同坐在沙地中談論著什麼。高帝說:」這是在說些什麼呀?」留侯張良道:」陛下不知道嗎?這是在圖謀造反啊!」高帝說:」天下新近剛剛安定下來,為了什麼緣故又要謀反呢?」留侯說:」陛下由平民百姓起家,依靠這班人奪取了天下。如今陛下做了天子,所封賞的都是像蕭何、曹參這樣的您自己親近喜愛的老友,所誅殺的都是自己生平仇視怨恨的人。現在軍吏們計算功勞,認為即使把天下的土地都劃作封國也不夠全部封賞的了,於是這幫人就害怕陛下對他們不能全部封賞,又恐怕因往常的過失而被猜疑以至於遭到誅殺,所以就相互聚集到一起圖謀造反了。」高帝於是擔憂地說:」這該怎麼辦呀?」留侯道:」皇上平素最憎惡、且群臣又都知道的人,是誰啊?」高帝說:」雍齒與我有舊怨,他曾經多次令我困窘羞辱。我想殺掉他,但由於他功勞很多,所以不忍心下手。」留侯說:」那麼現在就趕快先封賞雍齒給群臣看,群臣看到雍齒受封,這樣一來,群臣也就人人都對自己能受封賞堅信不疑了。」高帝這時便置備酒宴,封雍齒為什方侯,並急速催促丞相、御史論定功勞進行封賞。群臣們赴宴之後,都很高興,說:」雍齒尚且被封侯,我們這些人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
望採納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