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的文言文
逢迎 《滕王閣序》里有「千里逢迎」意為「歡迎遠道的客人」
② 表示歡迎到來的一句文言文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③ 受到歡迎用文言文怎麼說
勞煩大駕遠迎,不勝榮幸。
④ 如何用文言文表達「歡迎光臨」
1、勞煩大駕遠迎,不勝榮幸。
2、恭迎聖駕。
3、恭迎蒞臨
⑤ 關於歡迎的古詩詞有哪些
《客至》
唐·作者: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內,蓬門今始容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頌古五十五首》
宋作者:釋紹曇
仙翁還旆武陵家,仙女歡迎步彩霞。
貧弄玉簫頻勸酒,不如凋盡碧桃花。《綠頭鴨/多麗》
年代:宋作者:辛棄疾
嘆飄零。離多會少堪驚。又爭如、天人有信,不同浮世難憑。占秋初、桂花散采,向夜久、銀漢無聲。鳳駕催雲,紅帷卷月,泠泠一水會雙星。素杼冷,臨風休織,深訴隔年誠。飛光淺,青童語款,丹鵲橋平。看人間、爭求新巧,紛紛女伴歡迎。避燈時、彩絲未整,拜月處、蛛網先成。誰念監州,蕭條官舍,燭搖秋扇坐中庭。笑此夕、金釵無據,遺恨滿蓬瀛。欹高枕,梧桐聽雨,如是天明。
《巡屬縣道中作》
年代:唐作者:張九齡
春令夙所奉,駕言遵此行。途中卻郡掾,林下招村氓。
至邑無紛劇,來人但歡迎。豈伊念邦政,爾實在時清。
短才濫符竹,弱歲起柴荊。再入江村道,永懷山藪情。
矧逢陽節獻,默聽時禽鳴。跡與素心別,感從幽思盈。
流芳日不待,夙志蹇無成。知命且何欲,所圖唯退耕。
華簪極身泰,衰鬢慚木榮。苟得不可遂,吾其謝世嬰。
⑥ 關於歡迎朋友文言文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⑦ 文言文歡迎辭怎麼寫啊
你會讀文言文吧?其實只要掌握了文言文怎麼讀,把你要寫的東西先寫成白話文,在一句一句翻譯成文言文就可以啦,當你達到一定的水平,就可以不必先寫成白話文再翻譯成文言文,因為那是你以及可以直接寫了。
會議歡迎詞是由東道主(指行政機關、企業事單位、社會團體或個人)出面對賓客的到來表示歡迎的講話文稿。
會議歡迎詞的結構:
會議歡迎詞由標題、稱呼、開頭、正文、結語、署名六部分構成。(1)標題。標題有兩種形式。1)歡迎場合或對象加文種構成,如《在校慶75周年紀念會上的會議歡迎詞》2)用文種「會議歡迎詞」作標題。(2)稱呼。提行項格加冒號稱呼對象。面對賓客,宜用親切的尊稱,如「親愛的朋友:」、「尊敬的領導:」等。(3)開頭。用一句話表示歡迎的意思。(4)正文。說明歡迎的情由,可敘述彼此的交往、情誼,說明交往的意義。對初次來訪者,可多介紹本組織的情況。(5)結語。用敬語表示祝願。(6)署名。用於講話的會議歡迎詞無須署名。若需刊載,則應在題目下面或文末署名。
會議歡迎詞寫作要點:
(1)看對象說話。
會議歡迎詞多用於對外交往。在各社會組織的對外交往中,所迎接的賓客可能是多方面的,如上級領導、檢查團、考察團等。來訪目的不同,歡迎的情由也應不同。會議歡迎詞要有針對性,表達不同的情誼。
看場合說話。
歡迎的場合。儀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隆重的歡迎大會、酒會、宴會、記者招待會;有一般的座談會、展銷會、訂貨會等。會議歡迎詞要看場合說話。該嚴肅則嚴肅,該輕松則輕松。(3)熱情而不失分寸。
歡迎應出於真心實意,熱情、謙遜、有禮。語言親切,飽含真情。注意分寸,不亢不卑。(4)關於稱呼。
由於是用於對外(本組織以外的賓客)交往,會議歡迎詞的稱呼比開幕詞、閉幕詞更具有感情色彩,更需熱情有禮。為表示尊重,要稱呼全名。在姓名前或後面加上職銜或「先生:」、「女士:」、「親愛的」、「尊敬的」、「敬愛的」等敬語表示親切。(5)歡快性
中國有句古話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所以致歡迎詞當有一種愉快的心情,言詞用語務必富有激情和表現出致詞人的真誠。只有這樣才可給客人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為下一步各種活動的完滿舉行打下好的基礎。(6)口語性
歡迎詞本意是現場當面向賓客口頭表達的,所以口語化是歡迎詞文字上的必然要求,在遣詞用語上要運用生活化的語言,即簡潔又富有生活的情趣。口語化會拉近主人同來賓的親切關系。
⑧ 歡迎你的到來用古語怎麼說
蒞臨敝宅、蓬蓽生輝、一般用敬迎蒞臨比較多;
蓬蓽生輝。
元·秦簡夫《剪發待賓》第三折:「貴腳踏於賤地,蓬蓽生光。」 宋·王柏《回趙星諸書》:「專使遠臨;俯授寶帖;聯題累牘;蓬蓽生光。」蒞臨敝宅
一種自謙的說法,通常是對前來拜訪的人的一種尊重,類似的詞還有蓬蓽生輝等等
歷朝歷代都很不一樣。
但凡研究說明古漢語,分朝代解釋會好一點,但,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
我舉一個唐朝的問候例子。
假設,李白遇見朋友吳指南,已經一年沒見了,今天偶然遇見。
李: 指南,不謂竟遇於此!已別數月,比來無恙乎?
吳:勞相問,比來平安。數月以來,汝無疾耶?
在飲食場合,如果小輩吃相不怎麼雅觀,可以這樣說。
食非不足,嚙骨有聲,失飲食之禮也。
湯非不足,入口如水流,失禮也。
菜非不足,含吞不嚼,失禮也。
這些是從唐代官方書籍記載,然後轉化使用的。也就是說,這是文化人的對話方式。對於底層沒文化的人的對話方式,只能找到唐朝後期的,通過敦煌文書查找。
我再舉例一個,混雜雅俗。
比如,李白出門一年了,於是回家。在路上遇到了僕人,然後回家中問候父母。
李:一年未面,吾父尊體何如?
仆:郎主無間冬夏,四季可可。
李:善。前,牽引駿馬,入城歸宅。
…
李:大人萬福,十二郎叩問尊體。
父:無恙,起也。汝遠涉西域之地,獨面險惡,辛苦備嘗。且聊啜碗茶暫解旅途之困。
李: 勞苦微蔑,不足置齒牙間。
⑨ 歡迎 用文言文怎麼說
貴客臨門,倒履相迎
⑩ 表示「歡迎」的古詩詞有哪些
1、東歸復得采真游,江水迎君日夜流。
《送客歸江州》唐代:韓翃
東歸復得采真游,江水迎君日夜流。客舍不離青雀舫,人家舊在白鷗洲。
風吹山帶遙知雨,露濕荷裳已報秋。聞道泉明居止近,籃輿相訪為淹留。
釋義:
你此番東歸故里,又可以作莊子所說的采真之遊了;日夜奔流不息的江水,是在歡迎你回去,為你高興。你食宿不離那畫有青雀的船舫,你的家就在那白鷗翔集的沙洲之上。
清風吹拂著山間如帶的白雲,那是要下雨了,露珠沾濕了你荷葉做成的衣裳,提醒著你秋天已至。聽說陶淵明居住的地方就在附近,你乘著竹轎,前往拜訪,久久不願離去。
2、欲掃柴門迎遠客,青苔黃葉滿貧家。
《酬李穆見寄》唐代:劉長卿
孤舟相訪至天涯,萬轉雲山路更賒。
欲掃柴門迎遠客,青苔黃葉滿貧家。
釋義:
你乘著一葉扁舟溯新安江而上,到這偏僻的地方來看望我;一路之上,在白雲之下、山嶺之間的迢迢水道上艱難地盤桓。我多麼想將這簡陋的茅屋打掃干凈,來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我的房前屋後已生滿碧綠的青苔,枯黃的樹葉也落滿了在我的院落。
3、忽聞梅福來相訪,笑著荷衣出草堂。
《喜韓少府見訪》唐代:胡令能
忽聞梅福來相訪,笑著荷衣出草堂。
兒童不慣見車馬,走入蘆花深處藏。
釋義:
突然聽到梅福前來造訪(寒舍),(我)笑著穿上荷衣走出草堂,村裡的小孩很少見過官員的車馬(那浩盪的氣勢),都慌忙跑到蘆葦盪的深處躲藏。
4、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客至》唐代: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釋義:
草堂的南北綠水繚繞、春意盪漾,只見鷗群日日結隊飛來。長滿花草的庭院小路沒有因為迎客而打掃,只是為了你的到來,我家草門首次打開。離集市太遠盤中沒好菜餚,家境貧寒只有陳酒濁酒招待。如肯與鄰家老翁舉杯一起對飲,那我就隔著籬笆將他喚來。
5、拭眼驚魂定,銜杯笑語頻。移家就吾住,白首兩遺民。
出自清代吳偉業的《遇舊友》
已過才追問,相看是故人。亂離何處見,消息苦難真。
拭眼驚魂定,銜杯笑語頻。移家就吾住,白首兩遺民。
釋義:
已經錯過才想起追問,仔細看才發現是故人。戰亂隨處可見,消息很難得到,即使得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擦一擦眼睛穩定一下自己激動的心情,舉杯與朋友笑談。請你搬到我家附近來住,兩個白了頭發的(明朝的)遺民。
6、家童掃蘿徑,昨與故人期。
出自唐代錢起的《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泉壑帶茅茨,雲霞生薜帷。竹憐新雨後,山愛夕陽時。
閑鷺棲常早,秋花落更遲。家僮掃蘿徑,昨與故人期。
釋義:
山泉溝壑縈繞著這座茅屋書齋,雲霞映襯牆頭薜荔象五彩幔帷。雨後新竹的姿彩多麼叫人喜愛,更可愛晚山映照著夕陽的余輝。悠閑的白鷺常常早早回巢棲宿,秋花飽含生機比別處落得更遲。家僕正辛勤地把蘿徑打掃干凈,我昨天與老朋友預約會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