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核心素養
美術教育核心素養有哪些
美術學科的五個核心素養: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態度、創新能力、文化理解
素養知識基礎與結構心理,學科體系核心領域、思維方式、人格特徵——楊向東
審美態度就是是人們在審美活動進行之初的特殊的心理狀態。
㈡ 結合美術課程談談什麼是美術核心素養
日前,教育部《學科核心素養的測試框架和命題》會議上,華東師大楊向東教授的論點:「核心素養是指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不是看你學過什麼,而是看你是否學到了在生活情境中運用的能力。核心素養要可學習可測量。」
教育部相關專家提出,核心素養的測試命題,情境設計是測評知識遷移能力的關鍵。為此,我向參加會議的廣東省教育廳教研室美術教研員、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周鳳阜老師提問(在微信中我們對話)。
李:如何將學到過的東西內化為自身的東西(能力),這是核心素養形成的關鍵。
周:不完全、是指用以解決生活、人生的能力。
李:在美術學科課程的培育中,我們提出的核心素養如何讓學生們達成?請教?也就是按照楊向東的論點,我們美術的核心素養學生們如何才能形成?我很想探討此問題!
周:學過的東西內化,意味著已知知識的獲得和運用,核心素養指解決生活情境中具體情況的能力,實質是將學科置於生活原點及運用,意味著學生主體與社會環境客體的交互過程和處理能力。
李:美術核心素養(20個字)的內化及形成基本的能力,則需要美術課程整體設計與教學更關注學生原有的知覺經驗,在藝術與生活的思維方法上得到提升。這樣,學生們才可以真正形成視覺審美的基本能力(方法),在當下和之後成長的路途中,以解決個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的能力。
我們課標組確定的美術核心素養為:
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態度、創想能力、文化理解。
我個人對於美術的理解和認識(在100多年裡中國人對於「ART」的解釋盡管非常狹隘,有西方傳入之後,對於「美術」概念上的約定俗成),並非是所謂美術學院美術學學科體系中所謂美術的內涵。我認為(我自己最新的論點、准備在11月16號華東師大召開的全球華人美術教育大會主旨演講中論述的觀點:
美術,是人(人類)自身為了生存(生活)需要,自主改變、改造現實狀態的一種獨特的思維方法。美術,是人類創造思想不斷誕生、更新的生命動力。美術活動是早於人類一切技術性活動、運算、邏輯活動的基於生命發展需要的思維推演。這種思維方法引發出人類在各領域當中一系列的技術、技能(技巧)、工藝的革命(革新)。由原始人類就開始的視覺感受引發的造物轉換活動(創造行為),是人類賴以改善生存環境、更好的生活、社會發展的基礎。
因此,「視覺造物轉換」這個概念,應該是從人的生命本源去思考美術文化對於人類社會發展不可替代功用的基本視角。
如果在兒童期的美術課程,乃至整個基礎教育、高中教育、大學的本科教育中,能夠全面滲透這一層面的思想,給這些未來的公民們滲透這樣的思維方法,可能學生們美術核心素養的形成才有可能性。
美術,絕不僅僅是一般人(公民)所看到的架上繪畫,更不是那些害人的、目前在師范大學里教學法課當中還在誤導未來准教師們基本教學技能的「簡筆畫」。
如果我國當下的基礎教育美術課程,概括學前的藝術領域活動,還將對美術的認識僅僅停留在某種低水平模仿、低水平徘徊的所謂技能傳遞的水平上,那麼,美術核心素養的達成必然是空話。
楊向東博士無論如何論述此問題,在教育觀念上雖然都對,但實質的學習效度將是無法讓我們看到的。
根據以上自己的思考,通過郵件方式向我國某著名教育學者(暫時不予以公開名字)咨詢此問題,得到的回復是:
楊向東的界定一部分是對的,但斷言核心素養必須是可測量的,這不對。
相反,真正的核心素養比如智慧、勇氣、節制等是無法測量的。能夠測量的素養只是一些比較表淺的、簡單的、平庸的素養,比如讀寫算的技能。
美術素養方面,你是專家。我贊成你的思路,現代美術教育越來越降低美術的藝術素養而使美術淪落為某種技術技能。
再反思:美術核心素養的形成或者養成,現行的《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准2011年版》需要重新再次修訂,現行的所有課程標准美術教科書需要重新編撰,無論是課程專家、還是教材的編寫者、更重要的全國24萬多在職的(小學到高中)美術教師,現有的全國所有示範大學(師范學院)美術學專業的教師、在校的本科學生、研究生,對於美術的認識和理解需要徹底改變!!!!!
㈢ 如何在美術學科中實現核心素養
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中國的美術教師已經對「雙基」,也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刻骨銘心,並融入了自己的思維和行為中,如何把「雙基」轉變成為學科核心素養,這成了我們能否順利完成這次課程觀念轉型的關鍵。
可以從兩方面考慮:
第一,知識與技能的獲取方式。知識與技能的獲取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雖然我們不排斥接受性方式,但研究性方式更值得重視。因為在這一過程中,觀察、記憶、思考、想像、辨析和批判等能力都得到了錘煉。它們本身就是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學科核心素養對知識與技能是具有選擇性的,因為並非所有的知識與技能都能成為素養的部件。知識與技能如果沒有跟情景相結合,沒有跟生活相結合,沒有跟解決問題的需要相結合,就是死的,而死的知識最終也會被遺忘。我們從小學到大學,學習了那麼多所謂系統的知識,最終剩下多少呢?只有跟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密切相關的才有幸保留下來,參與到我們的生命進程之中,其餘的如同我們常說的「全部還給了老師」。
第二,知識與技能的運用方式。這也是核心素養形成的重要途徑。「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這一故事生動地詮釋了知識、技能與素養的關系。其中包含了幾個要素:首先,問題情景,即「情急中救人」。其次,包含需要的知識與技能。如人在水中會被淹死、水往低處流、石頭等硬物能夠將水缸砸破,而且需要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將石頭砸在水缸適當的位置上,並將其砸破,讓水流出來。再次,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質,如沉著、冷靜和果斷。這一問題情景中解決問題的過程展現的心理品質、知識與技能構成了一個人的素養。綜合上述兩方面,我們認為知識與技能轉化為核心素養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在問題情景中選擇和運用知識與技能解決問題。
兒童木工創意活動
在美術學科中,如何將美術知識、技能轉化為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呢?這是值得進一步思考和研究的問題。未來以學科核心素養為本位的美術教學,其常態可能是主題單元式的。因為對復雜的問題而言,僅一節課是難以應付的,由若干節課構成的單元課程,則能以更大的時空包容深度的問題解決過程。主題決定了問題的范圍和取向,讓美術知識、技能的學習與社會性的議題或大概念相關聯,從而使美術知識、技能獲得價值和意義。「解決問題」(包括解決美術和生活中的問題)是美術學科核心素養本位的美術教學的核心,而問題需要在特定的生活環境和事件中加以呈現,因此而構成了「問題情境」。要解決「問題情境」中的問題,就需要選擇對「解決問題」有用的知識、技能,並運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學習方式獲取它們。接著需要運用觀察、討論、思考、試錯、實驗、描繪、設計、製作和寫作等程序和方法解決問題。最後將解決問題後的成果,如鑒賞報告、繪畫和工藝作品、設計方案等進行展示與交流,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反思與評價。
依據這種教學邏輯循環遞進,即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進而助益於人的核心素養的形成,培養能夠面對未來復雜情境的現代公民。
㈣ 美術五大素養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准》修訂工作組經過周密思考、細致研討和不斷調整,凝煉出美術學科的五大核心素養,即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
圖像識讀指對美術作品、圖形、影像及其他視覺符號的觀看、識別和解讀。圖像識讀素養的表現是:能以聯系、比較的方法進行整體觀看,感受圖像的造型、色彩、材質、肌理、空間等形式特徵;以閱讀、搜索、思考和討論等方式,識別與解讀圖像的內涵和意義;從維度、材料、技法、風格及發展脈絡等方面識別圖像的類別;知道圖像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與價值,辨析和解讀現實生活中的視覺文化現象和信息。
美術表現指運用傳統與現代媒材、技術和美術語言創造視覺形象。美術表現素養的表現是:能形成空間意識和造型意識;了解並運用傳統與現代媒材、技術,結合美術語言,通過觀察、想像、構思和表現等過程,創造有意味的視覺形象,表達自己的意圖、思想和情感;聯系現實生活,結合其他學科知識,自覺運用美術表現能力,解決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
審美判斷指對美術作品和現實中的審美對象進行感知、評價、判斷與表達。審美判斷素養的表現是:能感受和認識美的獨特性和多樣性,形成基本的審美能力,顯示健康的審美趣味;用形式美原理和其他知識對自然、生活和藝術中的審美對象進行感知、描述、分析、評價和判斷;通過語言、文字和圖像等方式表達自己的審美感受,用美術的方式美化生活和環境。
創意實踐指由創新意識主導的思維和行為。創意實踐素養的表現是:能養成創新意識,學習和借鑒美術作品中的創意和方法,運用形象思維,大膽想像,嘗試創作有創意的美術作品;通過各種方式蒐集信息,進行分析、思考和探究,聯系現實生活,對物品和環境進行符合實用功能與審美要求的創意構想,並通過草圖、模型等予以呈現,與他人交流,不斷加以改進和優化。
文化理解指從文化的角度觀察和理解美術作品、美術現象和觀念。文化理解素養的表現是:能逐漸形成從文化的角度觀察和理解美術作品、美術現象和觀念的習慣,了解美術與文化的關系;認識中華優秀傳統美術的文化內涵及其獨特藝術魅力,形成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理解不同國家、地區、民族和時代的美術作品所體現的文化多樣性,欣賞外國優秀的美術作品;尊重藝術家、設計師和手工藝者的創造成果和對人類文化的貢獻。
需要說明的是,這五大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並非專門針對美術專業人才,而是面向全體國民,盡管美術專業人才可能在五個學科核心素養方面表現得更為突出和優秀。也正基於這一思考,我們沒有將「美術創作」作為國民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原因除了「美術表現」的外延更廣,可以包括「美術創作」之外,更重要的是適應「國民化」的水平和要求。換言之,—個不從事美術專業的人,同樣可以運用傳統或現代媒介和技術,通過造型活動表達自己的意圖、思想和情感。如果將「美術創作」作為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會令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因為「美術創作」的內涵在人們的認識中已經被固定。不將「美術創作」,而將「美術表現」作為核心素養,其道理如同語文學科不能將「文學創作」,而只能將「文字表達」當做國民的素養一樣。
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五大核心素養之間是什麼關系呢? 可以用奧運五環圖加以說明。 圖像識讀和美術表現是美術學科的「本位」,其他學科不會也不可能將此作為自己的核心素養。 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是學科核心素養,並非美術學科之專擅,而是覆蓋其他學科。音樂、語文,甚至體育、數學等學科也涉及審美方面的素養。幾乎所有學科都要培養學生的創意或者創造力。文化理解也已經被一些學科列為「核心素養」,如語文的「文化理解與傳承」、音樂的「音樂文化理解」。這表明美術學科提出的這三個學科核心素養,是與其他一些學科共享的。既然如此,為什麼美術學科還要將其當作自己的學科核心素養呢?這是因為在美術課程中,這三個核心素養是通過美術學科的立科之本「視覺形象」生發出來的,與從聲音、文字或動作等生發源相比,它們具有自己的獨特性或自身獨有的通道。依據這一理解,我們還可以在「五環」的下面添加一個圓環,構成一個六個環組成的倒三角形。這樣,最下面這個環即成為了我們思考問題的邏輯起點——通過對視覺形象進行欣賞、理解和解讀,並運用傳統和現代媒材與技法創造視覺形象,指向學科的兩個基本素養。進而在這一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三個衍生素養。兩個基本素養和三個衍生素養共同構成了美術學科核心素養。
㈤ 美術的基本素養是什麼啊
美術的基本素養: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美術的理念是讓藝術融入生活,融入思維,融入靈魂,活在當下。
1、圖像識讀:是指對美術作品、數字圖像、影視作品或生活中各種圖像符號的造型、色彩、比例和肌理等形式特徵,以及材質、技法和風格特徵等的認識、比較與辨別。
2、美術表現:是指運用傳統與現代的媒材、技術和美術語言,通過構思與反思,創作具有思想和文化內涵的美術作品,或用來表達自己的各種想法與情感。
3、審美判斷:是指根據形式美的原理,感知、分析、比較、詮釋美術作品中所隱含各種美的因素,分析和辨別生活中的視覺文化現象,進而做出自己的看法與判斷。
4、創意實踐:是指運用聯想、想像和變通的方式進行構想與生成有創意的意圖,並利用傳統和現代的材料、工具與方法進行創造和實踐。
5、文化理解:是指從文化角度來分析、詮釋和理解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藝術特點,學會尊重並理解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內涵與含義。
(5)美術核心素養擴展閱讀
培養核心素養的方法:
其一,選擇有利於形成核心素養和獲取知識的方式;其二,在將知識與技能放在情境中解決問題。
1、具有整體觀看的觀念和習慣,以聯系、比較的方式觀看整體中的各個局部和細節,發現物體之間的異同關系;通過視覺觀看,感受特定對象的造型、色彩、材質、肌理等形式特徵,為進一步的認識和解讀鋪墊道路。
2、直覺地感受圖像的形似、同構、張力等特徵,以閱讀、搜索、思考和討論等方式,認識與解讀圖像的意圖、涵義以及表達的觀念、態度、情感。
3、從維度、材料、技法、風格及發展脈絡等方面了解圖像的類型,並加以識別、指導圖像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價值和作用。
4、在讀圖時代,能夠分辨、判斷、選擇和解讀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視覺文化現象和信息。
㈥ 如何培養美術學科核心素養
美術學科的五個核心素養: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態度、創新能力、文化理解
素養知識基礎與結構心理,學科體系核心領域、思維方式、人格特徵——楊向東
審美態度就是是人們在審美活動進行之初的特殊的心理狀態。主體對審美對象所持的態度,
主要是心理狀態。它受時間、地點等客觀條件影響,亦受心境、情緒等主觀心理因素影響。
審美活動要求主體從日常現實生活中脫離出來,保持與實用功利無關的態度。 具有整體觀看的觀念和習慣,以聯系、比較的方式觀看整體中的各個局部和細節,發現物體之間的異同關系。
從兩個方面入手:
其一,選擇有利於形成核心素養和獲取知識的方式;其二,在將知識與技能放在情境中解決問題。
1.具有整體觀看的觀念和習慣,以聯系、比較的方式觀看整體中的各個局部和細節,發現物體之間的
異同關系;通過視覺觀看,感受特定對象的造型、色彩、材質、肌理等形式特徵,為進一步的認識和解讀鋪墊道路。
2.直覺地感受圖像的形似、同構、張力等特徵,以閱讀、搜索、思考和討論等方式,認識與解讀圖像的意圖、涵義以及表達的觀念、態度、情感。
3.從維度、材料、技法、風格及發展脈絡等方面了解圖像的類型,並加以識別、指導圖像在
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價值和作用。
4.在讀圖時代,能夠分辨、判斷、選擇和解讀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視覺文化現象和信息。
㈦ 美術學科核心素養是什麼如何培養
美術學科核心素養是培養學生的正確審美觀,提高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美術教育的根本引導點在於培養學生的正確審美觀,提高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新的教學大綱中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陶冶情感的功能,努力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美術教育,是學習一些關於美術的知識以及技能,以用來在未來教導學生。專業學習內容包含素描,色彩,速寫,油畫,國畫,裝飾畫,陶藝,版畫,書法,裝裱,刻印章,平面設計,立體設計,動畫設計等一系列同美術能扯得上關系的技能,當然,政治,英語,體育等課程也還是要的。
(7)美術核心素養擴展閱讀
正確認識學習美術的意義美術課程是審美教育的主要途徑,學生感知和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能夠促進學生的創造和技術技巧意識的形成,能夠促進學生個性化和全面發展。
學習美術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訓練,而是一種文化的學習。只有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來學習美術,感悟美術、理解美術,才能真正體驗美術的精髓,學好美術對於訓練學生觀察力、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力、想像力和動手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好處。
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興趣是帶有情緒色彩的認知傾向」。對美的追求是人的天性,我們人人都是美的追求者。尤其是青少年階段,對美的要求比其他階段的人還要高。不管是對穿著、首飾、形象的搭配、就連吃的食物造型都要求有一定的美感。
㈧ 美術核心素養是什麼時候提出來的
基本的美術素養包括對美術的內容和現象有基本的了解;對美術的創作方法與過程有基本專的了解;屬對美術在社會中的價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它不僅指基本的美術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還應具備基本的藝術態度。包括敏銳的視覺意識,對視覺現象和美術作品能做出積極地反應;能自覺而大膽的運用美術的媒材和方法表達自己的觀念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