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翻譯
⑴ 文言文翻譯
出自曾鞏的 與王介甫第二書
古之人有行此者,人皆悅而恐不得歸之。
古時候的賢人有這樣的操行的,
老百姓都心悅誠服,唯恐不能歸附於他。
其政已熄而人皆思,而恨不得見之,而豈至於謗且怒哉!
即使賢人的政事已經終止,人們都還會懷念他,
並且因為見不到而深以為憾,
又怎麼會遷怒而去毀謗他呢?
比懶作書,既離南康,相見尚遠,故因書及此,足下以為如何?
我一向懶得寫信,既然已經離開了南康,
相見還遠,因此就寫到這了,您認為怎樣?
⑵ 怎樣翻譯文言文啊、
翻譯文言文有以下幾個手段:
1、錄: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號、官名、書名、物名、度量衡單位、器具、數量詞、廟號、謚號、特殊稱謂、專門術語等專有名詞,都可照原文抄錄。
2、釋:這是用得最多的一種手段;運用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語來解釋古文中的單音節詞語。對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的活用,用法多樣的一些虛詞等要特別注意,一定要聯繫上下文,選准它的確切解釋。
3、理:調整、理順譯文的詞序。大多數文言詞句的詞語排列次序和現代漢語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
4、添: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增添必要的內容,使譯文通順、明確。
5、刪:有些詞語僅有語法作用而無法譯出的,可刪去不譯。
(2)文言文的翻譯擴展閱讀
常見虛詞
1、而:表並列、遞進、承接、轉折、假設、修飾、因果關系。
2、且:相當於「啊」。
3、何:什麼;怎麼樣;哪裡;多麼;為什麼;怎麼;啊;通「呵」,喝問。
4、若:如同,像。
5、乎:表疑問;相當於「嗎」;表感嘆;表祈使或命令,相當於「啊」「呀」。
6、其:他(的),她(的),它(的);其中;難道;怎麼。
常見的虛詞還有:也、則、以、者、因、之、為、於、兮、焉、與、莫等。
⑶ 文言文在線翻譯(全文翻譯)
譯文:
李文定家中貧寒,與他住同一條巷的李生,時常給他錢來接濟他。李文定感謝他的好意,與他結拜為兄弟。後來李文定考取了進士,李生派人給他送了一封信,同他拉攏關系,李文定僅僅在嘴上說謝謝,沒有回信。李生很生氣,說李文定忘恩負義,然後不再通信。
十年後,李文定當上了左丞相,向皇上稟奏書生舊日周濟體恤的恩情,想給他一個官職,用來報答他的恩情。皇上下詔授予姓李的書生以左班殿直的官職。李文定命人製作袍笏,給州將寫了一封信,讓州將把李生送到上任的地方。
李文定與他共敘舊日的友誼,並且感謝他說:「你以前對我的接濟,一直不敢忘記,有幸獲得恩典,才實現報答你的願望。」這樣眾人被李文定寬廣的胸懷折服,不是心胸狹窄目光短淺的人所能達到的。
原文:
李文定公家甚貧,同巷李生,每推財以濟之。公感其意,拜為兄。尋舉進士第一,李生遣人奉書通殷勤,公口謝之而已,不答。書生慚,謂公挾貴忘舊,遂不復相聞。
後十年,公為左相,因而奏李生昔日周恤之義,願授一官,以報其德。詔授左班殿直。公制袍笏,致書州將,令送生至公所。公與敘舊好,且謝曰:「昔日周旋,極不敢忘,幸被誤恩,乃獲所願。」
眾然後服公性度弘遠,非狹中淺見之人所能度。
(3)文言文的翻譯擴展閱讀:
本文選自文章《李文定報德》。《李文定報德》是一篇文言文,講述了李文定報答故人恩情的故事。啟示我們在對待一個人或一件事時,應當懂得包容,知恩圖報。
李文定公叫李春芳。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李春芳狀元及第,授翰林修撰。以善寫青詞得明世宗賞識,升翰林學士。歷官太常少卿、禮部右侍郎、禮部左侍郎、吏部侍郎、禮部尚書等職,並加太子太保。嘉靖四十四年(1556年),兼武英殿大學士,入閣與嚴訥共參機務。
李春芳性恭謹,治諭平恕,被時人比作李時。才雖不及,而清廉過之。與嚴訥、郭朴、袁煒同有「青詞宰相」之稱。著有《貽安堂集》十卷。萬曆年間的首輔王錫爵寫的 《太師李文定公傳》,記載了李春芳退休生活的幾個方面。
⑷ 文言文翻譯
【原文】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餘人,其餘爭功,未得行封。上居南宮,從復道上見諸將往往耦語,以問張良。良曰:」陛下與此屬共取天下,今已為天子,而所封皆故人所愛,所誅皆平生仇怨。今軍吏計功,以天下為不足用遍封,而恐以過失及誅,故相聚謀反耳。」上曰:」為之奈何?」良曰:」取上素所不快,計群臣所共知最甚者一人,先封以示群臣。」三月,上置酒,封雍齒,因趣丞相急定功行封。罷酒,群臣皆喜,曰:」雍齒且侯,吾屬亡患矣!」
【譯文】高帝已經封賞了大功臣二十多人,其餘的人日夜爭功,一時決定不下來,便沒能給予封賞,高帝在洛陽南宮,從天橋上望見將領們往往三人一群兩人一夥地同坐在沙地中談論著什麼。高帝說:」這是在說些什麼呀?」留侯張良道:」陛下不知道嗎?這是在圖謀造反啊!」高帝說:」天下新近剛剛安定下來,為了什麼緣故又要謀反呢?」留侯說:」陛下由平民百姓起家,依靠這班人奪取了天下。如今陛下做了天子,所封賞的都是像蕭何、曹參這樣的您自己親近喜愛的老友,所誅殺的都是自己生平仇視怨恨的人。現在軍吏們計算功勞,認為即使把天下的土地都劃作封國也不夠全部封賞的了,於是這幫人就害怕陛下對他們不能全部封賞,又恐怕因往常的過失而被猜疑以至於遭到誅殺,所以就相互聚集到一起圖謀造反了。」高帝於是擔憂地說:」這該怎麼辦呀?」留侯道:」皇上平素最憎惡、且群臣又都知道的人,是誰啊?」高帝說:」雍齒與我有舊怨,他曾經多次令我困窘羞辱。我想殺掉他,但由於他功勞很多,所以不忍心下手。」留侯說:」那麼現在就趕快先封賞雍齒給群臣看,群臣看到雍齒受封,這樣一來,群臣也就人人都對自己能受封賞堅信不疑了。」高帝這時便置備酒宴,封雍齒為什方侯,並急速催促丞相、御史論定功勞進行封賞。群臣們赴宴之後,都很高興,說:」雍齒尚且被封侯,我們這些人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
望採納噢
~
⑸ 庖夫文言文翻譯
庖夫
昔有庖夫,甚迂。於集上市雞及肉歸,置廚中。適有友人造門,遂入室聚談。友人去,見犬貓嚙雞、肉。庖夫亟曰:"爾何不仁?吾何損爾?" 犬貓似不聞,嚙之愈甚。庖夫又曰:"吾素忠厚,向善待汝,今欲欺吾耶?"移時,敗骨殘肉狼藉滿地,犬貓掉尾而去。或曰:"迂哉,庖夫!此乃犬貓也,何得視之以人,當責己乃是。"(根據《克雷洛夫寓言》改寫。)
作品名稱
庖夫
外文名稱
The cook
創作年代
古代
作品出處
根據《克雷洛夫寓言》改寫
文學體裁
文言文
文言原文
昔有庖夫,甚迂。於市巿雞及肉歸,置廚中。適有友人造訪,遂入室聚談。友人去,見犬貓嚙雞、肉。庖夫亟曰:"爾何不仁?吾何損爾?" 其似不聞,嚙之愈甚。庖夫又曰:"吾素忠厚,向善待汝,今欲欺吾耶?"移時,敗骨殘肉狼藉滿地,犬貓掉尾而去。或曰:"迂哉,庖夫!此乃犬貓也,何得視之以人,當責己乃是。"[1]
文言譯文
從前有一個廚師,十分愚蠢。他在集市上買了雞和肉並返回家中,把它們放置於廚房中。恰逢當時正有幾位友人前來拜訪,於是他就進屋與朋友相聚交談。當朋友離開時,廚師看見貓、狗正在偷吃雞和肉。廚師立刻說:「你們怎麼這樣不仁義?我何時虧待過你們?」貓、狗好像沒有聽見的樣子,吃得更凶了。廚師又說:「我一向為人忠厚,待你們一向還好,現在你們想欺負我嗎?」不多時,滿地都是吃剩的骨頭,一片狼藉,貓、狗擺動著尾巴跑了。有人說:「這個廚師迂腐啊!這可是貓和狗啊,怎麼能像對待人一樣對待它們呢?應該責備自己才對啊。」
注釋
1 .庖(páo)夫:廚師。
2 .造訪:前來拜訪。造:前來,訪:拜訪。
3. 損:虧待。
4. 向:向來,一向。
5. 移時:不多時。
6 .掉:擺動。
7 .亟(jí):急忙,趕快。
8. 迂:迂腐,愚蠢。拘泥於陳舊的、固定的模式、准則;不知變通,不合時宜。
9.愈:更加。
10.素:向來。
11.市【文中的第一個】:市場。
12.市【文中的第二個】:買。
13.或:有人。
14.甚:很。
15.乃【文中的第一個】:是。
16.乃【文中的第二個】:才。
17.是:對。
18.狼藉:縱橫散亂。
19.以:把。
20.遂:於是。
句子解釋
吾何損爾?:我有什麼地方虧待你們?
何得視之以人:怎麼能把它們當人一樣對待呢?
文言知識
現代漢語中,人稱的單數與復數是有明確區別的。「我」、「你」、「他」是單數:「我們」、「你們」、「他們」是復數。但在文言文中的人稱卻很少有單數與復數的區分:「吾」既可指「我」,也可指「我們」;「爾」既可指「你」,又可指「你們」。上文中的「爾何不仁」中的「爾」,就是指「你們」(犬與貓);「向善待汝」中的「汝」,也指「你們」。
「迂哉,庖夫!」這是一個主謂倒置句。按現代漢語的規律,「庖夫」是主語,應置於謂語「迂哉」之前,故應譯為「這廚師十分迂腐啊」!
啟發與借鑒
把仁慈賜給惡人,結果會比廚師更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