諷的文言文
❶ 文言文勸諫諷喻的翻譯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zōu jì)修八尺有(yòu )余,而形貌昳(yì)麗。朝(zhāo)服衣冠,窺(kuī)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bàng)譏於市朝(cháo),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jiàn)進;期(jī)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❷ 「諷刺」用文言文怎麼說
可以用單字「諷」
【fěng】
①<動>誦讀;背誦。《漢書·藝文志》:「太史試學童,能諷書九千字以上者,乃得為吏。」
②<動>用委婉含蓄的話暗示或規勸。《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諷」。《張衡傳》:「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
【③<動>譏諷;譏刺。劉基《賣柑者言》:「而托子柑以諷邪?」】
也可用單字「譏」
jī
①<動>指責;非難。《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簫然,感極而悲者矣。」
②<動>規勸;譏笑。《鄒忌諷齊王納諫》:「能謗譏於市朝。」
【③<動>譏諷;譏笑。《游褒禪山記》:「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
❸ 可以用文言文來諷刺只顧自己利益的人的句子是
答:蠅營狗苟,專務一己之私,狼貪虎毒,棄大義於罔顧。沒了
❹ 有什麼 諷刺人的古文
《原毀》、《南鄉子(洪邁被拘留)》、《戲為六絕句·其二》《為或人賦》《北山移文》《阿房宮賦》《朋黨論》《伶官傳序》
❺ 蘇世長諷諫文言文翻譯
武德四年,高祖平定王世充後,他的行台僕射蘇世長帶著漢南來歸順。高祖指責他歸順遲了。蘇世長深深作了一個揖說:「自古以來帝王登基,都是用擒鹿來作比喻,一個人獲得了,其他眾人便放手了。哪裡有捕獲鹿以後,還忿恨其他同獵的人,追究他們爭奪鹿的罪名呢?」高祖和他有舊交,便一笑而過。後來蘇世長與高祖在高陵圍獵,那天收獲很多,高祖命令將捕獲的禽獸陳列在旌門。高祖環顧四周後問眾位大臣說:「今天圍獵,快樂嗎?」蘇世長回答說:「皇上您錯過了許許多多的獵物,今天圍獵,不過收獲一百來只,不算十分快樂!」皇上吃驚得臉色都變了,後來又笑著說:「你發顛了嗎?」蘇世長回答說:「如果僅從我的角度來考慮便是發狂了,但如果從您的角度來考慮則是一片忠心呀!」蘇世長曾經在披香殿侍候皇上用餐,酒喝到高興的時候,上奏道:「這座宮殿是隋煬帝建的吧?為什麼雕刻裝飾這么像呢?」高祖回答說:「你好進諫像個直率的人,其實內心狡詐。你難道不知道這座宮殿是我建的,為什麼要假裝不知道而懷疑是隋煬帝建的呢?」蘇世長回答說:「我實在不知道,只是看見傾宮、鹿台、琉璃等如此奢華,不是一位崇尚節約的君王所做的。如果真是您建造的,實在不合適呀!我是一介武夫,有幸能在這里陪侍。看見皇上的房屋能蔽風霜,就認為足夠了。隋煬帝因為竭盡奢靡,百姓不堪忍受而造反,您得到了江山,其實是對他竭盡奢靡的懲罰,自己也要不忘節儉呀。現在在他的宮殿內又大加裝飾,想撥亂反正,難道可能嗎?」高祖每次都給他好的臉色。蘇世長前前後後多次進諫,高祖從中得到極大的好處。
❻ 因訴而諷之文言文的意思
【原句】因訴而諷之。
【釋義】於是(向他)訴說(詳情)並且委婉地勸諫他。
【注釋】
1、因:連詞,表承接,於是;就。
2、訴:陳述;陳說;訴說;傾訴。
3、而:連詞,表遞進,而且;並且。
4、諷:諷諫;委婉地勸諫。
5、之:人稱代詞,他。
❼ 諷在文言文中有那些解釋
詳細字義〈動〉
1. (形聲。從言,風聲。本義:背誦;朗讀;傳誦)
2. 同本義 [recite;chant;intone]
諷,誦也。——《說文》
興道諷誦言語。——《周禮·大司樂》。注:「倍文曰諷,以聲節之曰誦。」
少不諷。——《荀子·大略》。注:「謂就學諷詩書也。」按,詩風雅頌三類,以風為之,風借為諷。
今我諷遺文,思人至其鄉。——唐· 白居易《游襄陽懷孟浩然》
三藏就合掌諷起齋經。——《西遊記》
3. 又如:諷味(誦讀詩文而玩索其中的意味);諷經(念經);諷書(背書);諷術(背誦經藝)
4. 婉言微辭或指責 [slightly blame]
諷,諫也。——《廣雅》
論禮有五,諫諷為上。——《後漢書·李雲傳》
後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後漢書·張衡傳》
豈其憤世疾邪者耶?而托於柑以諷耶?——明· 劉基《賣柑者言》
5. 規勸 [admonish; advise]
而呤詠情性,以諷某上。——《文心雕龍》
6. 又如:諷諫(用委婉的話來勸諫);諷誡(諷諫告誡);諷一勸百(辭賦之文,旨在諷諫,故因一事而起諷,以百事勸戒為終結)
❽ 諷字在古文中的全部意思和例句
諷諫(用委婉的話來勸諫);諷誡(諷諫告誡)。
例句:後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後漢書·張衡傳》
辭賦之文,旨在諷諫,故因一事而起諷,以百事勸戒為終結
2.造謠,中傷,誹謗。
例句:「張華將舉壽為中書郎,荀勖忌華而疾壽,遂諷吏部,遷壽為長廣太守」——《晉書陳壽傳》
3、背誦;朗讀;傳誦
例句:今我諷遺文,思人至其鄉。——唐· 白居易《游襄陽懷孟浩然》
❾ 諷刺用文言文怎麼說
可以用單字「諷」
【fěng】
①<動>誦讀;背誦。《漢書·藝文志》:「太史試學童,能諷書九千字以上者,乃得為吏。」
②<動>用委婉含蓄的話暗示或規勸。《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諷」。《張衡傳》:「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
【③<動>譏諷;譏刺。劉基《賣柑者言》:「而托子柑以諷邪?」】
也可用單字「譏」
jī
①<動>指責;非難。《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簫然,感極而悲者矣。」
②<動>規勸;譏笑。《鄒忌諷齊王納諫》:「能謗譏於市朝。」
【③<動>譏諷;譏笑。《游褒禪山記》:「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
❿ 諷 在文言文中有什麼意思呀 謝啦
①<動>誦讀;背誦。《漢書·藝文志》:「太史試學童,能諷書九千字以上者,乃得為吏。」
②<動>用委婉含蓄的話暗示或規勸。《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諷」。《張衡傳》:「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
③<動>譏諷;譏刺。劉基《賣柑者言》:「而托子柑以諷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