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學理念集錦簡短
1,美術教學面向全體師生樹立正確育人的教學觀,2,注重審美能力的培養,三鼓勵大膽質疑,激發創造性,四,建立多元的評價機制。
在走向素質教育的今天,家長開始將傳統的教育觀念轉化到少兒藝術的實踐當中來,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展開少兒藝術教育活動呢?你的少兒藝術教育理念又是否正確呢?下面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談談關於少兒藝術的那些事~
1.走進童心,激發幼兒的藝術興趣
美術教學不同於一般的理性科目,它靠思想的啟迪和情感的激勵來喚起幼兒心靈的大門,不能帶有任何的強制性。
首先,要讓孩子對所畫的內容、形象有著強烈的興趣。走進童心世界,觀察幼兒的所思所想,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去激活他們的創作慾望,讓他們在頭腦中有一個鮮明清晰的形象,使之呼之欲來,從內心產生強烈的創作慾望。
其二,可配合教學,根據實際情況開展豐富多彩的認知活動。例如:讓孩子欣賞優秀的美術作品,能使孩子逐漸從感知表面形式美過度到理解作品的內在美,提高審美的能力。
與此同時,孩子的藝術興趣越來越濃厚。這時就抓住時機設法將兒童頭腦中豐富的美感知覺體驗引入到美感體驗的表現階段,激發孩子的表現欲、創作欲。
2.鼓勵孩子自我發現,自我創造
少兒美術教學的重點是創造意識的啟迪,而不是技能的傳授,我們可以利用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泛靈倫」的心理特點,讓他們無拘無束地、不分時空地自由想像,給所畫物體注入生命注入熱情,特別是用擬人化、主觀情緒化的手法畫一些人物、動物,他們就像畫他們自己。
讓他們勇敢地、大膽地、毫不顧慮地安排好自己的想法去畫,這樣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每個孩子都有創造的慾望,傳統的教育總是喜歡讓孩子適應成人的世界,要讓孩子照樣畫葫蘆,孩子的想像受到束縛,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失去創造的興趣和信心。 美術教育沒有既定的模式,每次在上課時都像是帶孩子做了一次探險,不拘形式,讓孩子展開想像的翅膀,自由創作。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注重少兒在美術活動中的自由創作,並不意味著老師不用去教,而是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師在指導中要有的放矢,做到因人施教,使每個孩子在指導中都能有所得。
美術活動是一種智力活動,既有思維又有表達,強調孩子會想再會畫,思維在先,表達在後,過去教學中只重視技巧表達而忽視了思維的訓練,現在不能因強調思維的訓練而忽視基礎知識、技能。老師應通過教學指導和幫助孩子探索和駕馭美術材料,進行不同的啟迪指導,提出不同的要求。
4.給予客觀、公正、合理的評價
每次繪畫活動結束後,將孩子全部的作品展覽,讓孩子互相審視、交流,老師欣賞每一幅作品卻不必給作品打分,這樣無論畫好、畫壞,孩子都沒有心理負擔,他們的創作欲會更強。但是老師應記下每個幼兒的不足之處,以便以後的活動中因材施教。
孩子們經過審視,相互交流,相互觀摩,學習,他們心裡明白誰顏色配得好,誰的構思有主次,誰畫的新鮮有趣,自己有哪些不足。
通過大家品評,孩子們的信心,自強自愛逐步提高,他們的創作性會更強,創造的火花一旦被點燃,課堂就成了一個噴發的火山,圖形光怪離奇,顏色五彩繽紛,滿世界都是孩子們的塗鴉,這時你會發現這一刻是我們人生中最光彩的時刻。
荷葉傘教育集團——奇畫王國少兒美術
用繪畫陶冶孩子情操
用創意激發孩子探索慾望
用愛鑄就兒童美育事業!
㈢ 兒童美術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兒童美術與美育社會
蔡元培先生在1917年提出「美育代宗教」說,經過多少世代的努力,我們一直還在探索,在兒童美術教學長期實踐中,通過和家長廣泛的討論,與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接觸,發現和孩子交流時,可以將美從一張畫紙里跳出來,以更廣泛的視野來向孩子們解釋美,美也就變的從狹義的理解擴展到廣義的范疇,這對孩子的思維發散、想像力都有很大的助益,為了說明的更加清楚,我們來舉個範例:當孩子拿著一張畫興高采烈的找我們家長看畫時,我們可以這樣引導:「孩子,你這張畫里學到的構圖,非常的美,媽媽覺得可能把這種構圖學習,將來用在城市規劃當中,你想,一張紙不就是一個城市嗎?你在紙上畫畫,就像在城市中規劃,說不定你將來是一個偉大的城市設計大師,也或許我們將來變成地球村,你可以規劃整個地球讓它變的更美,我們將來沒准移民到火星,你可以規劃星際城市,整個宇宙就是你的畫紙,每個星球就是畫中的元素,你覺得呢?」同樣的還有:在畫面中學到的點線面的關系,可能會像喬布斯一樣將這種美用在手機電路板的設計當中,在畫面中孩子的色彩學習可能用在一條愛馬仕圍巾的色彩藝術里,在畫面中學到的造型可能會讓孩子將來對產品設計情有獨鍾等等,所謂美育,難道不是有關一切美的教育嗎?而非僅僅局限於美術范疇,按「美育代宗教」中所說,還包括文學、音樂、舞蹈、雕塑等等。這樣,畫畫就從一張在紙上塗滿顏料的畫(狹義的美,或是藝術教育,培養孩子對藝術的審美能力與創造能力等)進行無限的拓寬(廣義的美,或者是實質美育,它強調將對美的欣賞、創造滲入到學習與生活的各個方面中來,或者是職業當中來),進而從狹義和廣義兩個維度培養孩子對美的認識、體驗、感受、欣賞以致創造創新的能力,從而使孩子們具有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品格、優秀的素養。那麼我們的孩子將來長大,所處社會定是充滿美的,充滿想像力的,充滿愛的,楊帥把那個未來的社會稱之為「美育社會」,那個社會可能有點遙遠,但是我相信它是會可以實現的,馬英九先生曾在2012新年致辭說:我深深體認一己的微小,短暫,只願更謙卑地面對下一個百年。在歷史的長河裡,每個人,每一代都是滄海一粟,都是感念的後輩,都是謙虛的學生」,我想通過世代的努力,美育社會終究會實現。
㈣ 美術課程的基本理念
美術課程的基本理念跟教育目的
上美術課啦
04月11日 · 山東好希望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官方賬號
美術課程的基本理念:
從來美術教育就跟素質教育掛鉤,以美術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加強學生通過學習美術提高綜合性跟探索性的素質提升,注重美術課程跟生活的緊密性。
學生作品
美術課程的教育目的:
學習美術能夠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孩子會潛移默化的受到熏陶,並且在學習過程中無論是構圖、塗色還是裝飾都能讓孩子感受和表現美,所以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養成孩子細致的觀察能力,都說美術跟現實生活互相結合,所以畫畫的靈感來自於生活,家長在平時生活中也是應該啟發孩子的觀察能力,這樣日積月累的情況下,能夠讓孩子漸漸的將觀察到的東西呈現到紙上。
學美術也可以提升孩子的跟父母之間的關系,偶爾親子互動參加繪畫過程,跟孩子互相討論創作,鼓勵評論孩子的作品,這樣能夠讓孩子提升自我認同感。
開發孩子的想像力,美術能夠提升孩子想像力是有研究證明的,孩童時期通過繪畫表現想像力也是能夠進行鍛煉想像力的。
孩子作品
拓展資料:
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載體之一,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在現代社會中,隨著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圖像作為一種有效而生動的信息載體,越來越廣泛地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
通過對美術課程的學習,有助於學生熟悉美術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運用視覺語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積極參與文化的傳承,並對文化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需要人的豐富而高尚的情感與之平衡。因為情感性是美術的一個基本品質,也是美術學習活動的一個基本特徵,所以美術課程能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並培養他們尊重和保護自然環境的態度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
㈤ 美術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什麼
美術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力求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
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
(5)美術教學理念集錦簡短擴展閱讀:
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
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需要人的豐富而高尚的情感與之平衡。因為情感性是美術的一個基本品質,也是美術學習活動的一個基本特徵,所以美術課程能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並培養他們尊重和保護自然環境的態度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
(二)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
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載體之一,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在現代社會中,隨著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圖像作為一種有效而生動的信息載體,越來越廣泛地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
通過對美術課程的學習,有助於學生熟悉美術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運用視覺語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積極參與文化的傳承,並對文化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三)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感知覺是思維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維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在學校體系中,大多數課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號的基礎上,而美術課程則更多地讓學生接觸實際事物和具體環境,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從而向思維提供豐富的營養。美術課程能逐步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水平。
(四)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精神是社會成員最重要的心理品質之一。美術教學過程的情趣性、表現活動的自由性和評價標準的多樣性,提供了創造活動最適宜的環境。通過美術課程培養的創造精神,將會對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技術性活動是人類社會的一種最基本的實踐活動,而美術課程向學生提供了技術性活動的基本方法,有助於培養學生勇於實踐和善於實踐的心理品質。
(五)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
尊重和保護人的個性是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徵。在美術學習過程中,對美術學習內容和方式的選擇,必然受到學生個性的影響,所以美術課程是最尊重學生個性的課程之一。美術課程在引導學生形成社會共同的價值觀的同時,也努力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個性。
人的全面發展是人類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美術課程不僅作為美育的一個重要門類促進這一理想的實現,而且,美術課程本身就包含情感與理性的因素、腦力與體力的因素,所以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方面,其作用是獨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