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小學科學說課視頻

小學科學說課視頻

發布時間: 2020-11-18 23:37:38

1. 教科版小學科如何說課

做課件……按課件說。我給你提個意見。小學生一般不是很認真聽課。或許它們會覺得很無聊。這就是讓他們學好的關鍵。幽默一點,不要知識硬灌哦

2. 小學科學說課視頻,以及小學科學說課要注意的地方

小學科學課說課時要注意:1多使用書面語言。2說課稿要注意環節清楚,教學亮點要註明。3教學環節之間不要使用使用過渡語言,要用談話法。4說課稿要圖文並茂,。5說課稿要有使用價值。

3. 小學科學說課稿

一、說教材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3單元第2課《觀察水》。
教材簡析,本課與《生命離不開水》、《家鄉的水資源》《地球上的水》共同組成生命之源——水這一單元。本課在單元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主要是引導學生觀察水的一些性質。首先通過對一杯水的觀察,讓學生描述水,並能鑒別六種液體;然後引導學生觀察方塘在水中的變化,發現水能溶解一些物體;最後引導學生觀察水中紙巾變化和硬幣上杯口上水表面的變化,從而了解水的毛細現象和表面張力。課時安排二課時,根據實際情況,我把水能溶解一些物體作為另外一深時的教學內容。本課的中點是我定位為:讓學生經歷水的毛細現象,表面張力的探究過程,並體驗樂趣;難的是感悟,理解水的毛細現象和表面張力。要根據科學課程標准要求,以及學生全面素質發展的需要,從情感、知識、等方面制訂本堂課的教學目標。
能力方面,學會用多種感官認識水,能區分什麼是假改,什麼是事實。
情感方面,在探究過程中,能探究過程中能夠細心觀察,尊重事實,尊重別人的意見,喜歡研究與水有關的現象,願意與同學交流看法。
知識方面,了解水能產生細水現象,了解水的表面張力。
二、說教學方法。建構主義認為,科學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學習環境下,在教師和學生夥伴的幫助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自已意義建構而獲得的,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對本課的教學設計和學法指導作如下思考:
直觀教學,依據本課教學思路,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通過分組實驗和(實物展示)讓學生動口、動手、動眼、動腦,充分重視學生的直接經驗,感受獲得。
情境教學從兒童身邊自然事物,生活中關於水一些有趣的現象,開始探究活動,利用一些必要的工具,營造科學探究的學習情境,倡導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拓學習活動,在探究中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強調主動參與,小組合作,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大量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參與或探究活動,促使學生自行獲取信息,讓學生自已找水喝。
繼續運用觀察分析,總結等方法。
三、說教程序,本課的教學准備主要是教師准備,噴水實驗器材,各種液體、硬幣、餐巾紙、滴管、回形針等。本課堂的教學力圖體現基於現代建構主義理論下,運用多元智力理論,將以往「個體戶」式的單向學習,轉為主動參與小組活動,並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根據教材教學對象分析,教學目標等回來採用如下教學流程。
情爾尋入,利用噴水實驗,刺激學生感官,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迅速讓學生進入角色,激發學生對水的探究慾望。
交流已有儲備,出示一杯水提問「水是一種怎樣的一種物體?」喚醒學生對水的已有認識;通過「找水游戲」,讓學生從六種液體中鑒別出水,這是對已有的知識的一次綜合運用,並且辨析找水的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建立科學的鑒別液體的方法「看聞嘗」。通「過讓學生說一些生活中關於水的一些有趣現象」這一設計,讓學生從已有的儲備中檢索並提取出生活中的有關水的現象,滲透了讓學生關注生活,關注身邊的每一樣事物,關察生活這一思想,並且教學也是從生活中的一些水的有趣現象,進入了另一個環節,體現了新課程探究從身邊的自然事物開始的思想。
探究交流,首先是對毛細現象的探究,出示一杯加紅墨水的水,讓學生想辦法讓水往高爬,一來是發散學生的思維,二來是為毛細現象的特徵出現,作鋪墊,當學生一時想不到讓水自已往上爬時,教師適時出示餐巾紙,有了抓手,學生的生活經驗一下子被喚醒,辦法有了,都並沒有一下子把所有器材都陳列給學生,體現給學生的思維和自由。這一實驗結束後,學生提出「水為什麼會往上爬」這一問題,鼓勵學生分析與交流,並且辯析一此原因,盡量讓學生能找到餐巾紙中有小孔和縫隙這一原因,要是找不到原因怎麼辦,(結合課)這里就牽涉到「對一個問題探索到什麼程度才停止?」的問題,我們都希望學生能針對某一問題在教師指導下,進行進行螺旋式的、順暢的探究,最終找到原因,圓滿完成,但有時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不能理解,仍找不到原因,我認為不必急於讓學生強行記住這一概念,日後適當的時候,學生會明白這一道理的,我認為只要學生根據

現象亂舉出生活中的例子,這一探究過程能給學生留下痕跡就可以了。其次是對「水」表面張力的探究,共兩個實驗,硬幣裝水和滿的水杯中加回形針,都是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並由學生提出問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然後交流、分析、辨析一些原因,這兩個實驗之前充分讓學生進行猜測,作出假設,通過列數字的方式,讓假設和事實之間形成強烈的反差,震撼學生的心靈,關於水的表面張力在腦中刻下永久的痕跡,水的表面張力我的定位主要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讓學生體驗探究的過程、樂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探究欲;科學知識方面我認為是次要的,只要學生能觀察到水面發生了變化,水面鼓了起來就可以了,至於表面張力這一概念我認為不一定要揭示。我認為「一節課下來教師不一定給學生一個肯定的、標簽式的結論」,這也是一種「留白藝術」,希望所課堂上引發的科學學習延伸到課外。4歸納總結,讓學生談收獲,談感受,也主要是側重於情感態度價觀方面,再讓學生提出觀察研究的關於水的問題,讓課堂探究延伸到課外,使學生的探究活動不因課堂教學的結束而中止,課的結束成為學生新的探索的起點。當然,這只不過是我的單相思,課例沒出好,只會與這里,說課以及課堂中有很多問題存在,希望大家毫不保留地給我指出來。

4. 小學科學說課到底該分幾塊 啊

說課首先肯定是要說教學內容的,就是你上的哪一個內容,多少頁至多少頁
然後是重點難點,教材教法
還有要說學生,以及你的課前准備

5. 說課稿小學科學 電能從哪裡

能量守恆定律:能量既不會憑空消滅,也不會憑空產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換到另一種形式或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我們生活中的電能,絕大部分是利用煤炭進行火力發電,從而將煤炭中的化學能轉換為電能。當然,隨著新能源的開發,「生電」的形式愈來愈多,但原理是一樣的,那就是法拉第的電磁感應現象: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會產生感應電流。

6. 教師資格證認定小學科學說課稿

五年級上冊《凝結》說課
我說課的內容是青島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水循環」的第三課《凝結》。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集中研究有關水的形態變化、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環,它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天氣與我們的生活》,第四單元《水的科學》構成小學階段對水的三態變化及水循環認識的整體框架。本課繼「蒸發」、「沸騰」兩課之後,指導學生認識水蒸氣凝結成水的現象,也為學習下面兩課《水的三態變化》《小水滴的旅行》做好知識鋪墊;使學生認識到在周圍熟知的事物中隱藏著我們不熟知的變化,而且是有規律的,是能夠被認識的,促使學生更多關注周圍常見事物,養成善於觀察、探索的科學態度。在能力培養方面,屬於「實驗能力」和「歸納能力」的系列。我們要秉承「小學科學是培養科學素養的科學啟蒙課程」 的宗旨進行教學設計。
課本內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一個關於水蒸氣凝結的問題:對著鏡子哈氣,觀察有什麼現象?這是問題的提出。
第二部分,通過指導學生探究認識水蒸氣的凝結現象。建立初步的「凝結」概念:水蒸氣遇冷可以變成小水珠,這種現象叫做凝結。
第三部分,說說生活中的凝結現象。
二、說學生
通過兩年多的學習,五年級的學生有了自己的科學思維方式,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了解,具備了一定的操作能力,對於科學儀器的基本操作,像用酒精燈進行加熱已經比較熟練。
學生生活中雖然常見到凝結現象,像水燒開時的白氣,冬天我們呼吸的白氣,鍋蓋上的水珠,冬天窗戶上的水珠等,也有部分學生通過書籍,父母的教導可能知道凝結現象,但大多數同學沒有深入地研究、思考過水珠的成因,對水蒸氣遇冷變成水比較陌生。
對比實驗的方法,學生剛剛在《蒸發》這一課接觸過,有一定的了解。但學生的思維還缺乏嚴謹性,知識遷移的水平也有較大的差距,因此學生設計對比實驗,尤其對於實驗的細節還是有一定困難,需要老師的指導。
三、教學目標
《科學》新課程標准提出:要加強探究式學習和動手實踐等學習方式的運用,從而為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認識凝結,知道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水。
2、能設計對比實驗探究小水珠的成因,鞏固使用對比的方法解決問題,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鍛煉動手實驗能力。
3、體驗自主學習,自主發現的樂趣;體驗科學探究要尊重證據。滲透自然界的物質是變化的,變化是有規律的科學自然觀。
4、願意合作與交流。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水。
難點:設計對比實驗認識凝結的條件。
五、教法設計及學法指導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設計教法及學法如下:1、教法我將用到復習法、實驗探究法、學生演示法;2、學法以實驗探究法、小組合作法、集體討論法為主。
六、教學准備
一堂課要取得成功,必須做好充分的准備,為此我做了以下准備工作:
1、教師准備:
分組實驗器材:相同燒杯 2個、金屬盤2個、熱水、酒精燈、試管夾、火柴。
演示材料:燒杯2隻、熱水、金屬盤2個等。
2、學生准備:小鏡子等。
七、教學過程
《科學課程標准》提倡以「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生活應用」的基本模式展現內容。為了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先通過學生生活常見現象——向鏡子哈氣出現小水珠從而引出問題,通過思考,提出假設,再讓學生通過自己設計的對比實驗進行驗證,最後得出結論並嘗試應用。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教學導入
我將採用復習法:本課教學內容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學生見過凝結現象,但除個別學生外,一般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學生對蒸發現象的理解、掌握直接影響著對凝結現象的認識,因此,這里我加入復習環節,降低學生的思維難度,為後面的認知作了鋪墊。強化空氣中存在水蒸氣這一知識點。
老師可以這樣導入:同學們,前面我們一起探究了蒸發現象、沸騰現象,誰說說什麼是蒸發現象?哪些地方有蒸發現象?水在蒸發過程中會怎樣?請生回答
老師小結:江河湖海,動植物體,只有有水的地方,就存在蒸發現象,自然界中的水日夜不停地吸收周圍的熱量,變成水蒸氣,發散到了空氣中,因此空氣中存在大量的水蒸氣。
這節課老師將和大家一起,探究大自然中另外一種很有趣的現象,下面我們從一個小游戲開始。對著鏡子哈氣,會有什麼現象發生?請同學們邊哈氣,邊觀察,邊思考。好,現在開始。
這就進入第二個環節——
(二)提出問題,進入新課
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再匯報現象。
師:聯系剛才哈氣時看到的現象,你有什麼問題?【引導學生在觀察、思考中提出問題:水珠是怎樣產生的呢?】
進入第三環節——
(三)學生猜想
(可能是呼出的(熱)氣中含有水蒸氣,水蒸氣遇到鏡子變成了水珠。)水蒸氣真的能變成水嗎?我們做個實驗驗證一下。這里有個燒杯,倒入一些溫水,蓋上一個金屬盤,你猜一猜,會有什麼現象?
教師問:這些水珠是怎樣「跑」到杯蓋上去的?小組討論一下。
啟發他們推想出:杯內的水變成水蒸氣飛散到杯蓋上去。
小結:杯蓋內的小水珠是由杯內的水蒸氣變成的。【由於導入環節進行了鋪墊,學生很容易猜想出小水珠是由水蒸氣變成的。】
板書:水蒸氣 水
師:看來,鏡子上的水珠就是由我們的呼出的水蒸氣變的。那,水蒸氣在什麼條件下能變成水呢?
學生可能有許多種猜想。
(四)驗證猜想
1、在驗證猜想時,我加入了一個教師演示實驗做了一個過渡。先認識水蒸氣可以變成水,再認識轉變的條件。
師:我們的猜想對不對呢?(我們想要研究水蒸氣變成水的條件,我們先要製造出這種現象,利用我們的實驗材料,你能製造出水蒸氣並使它變成水嗎?)我採用了三個燒杯,分別用同樣多的熱水、溫水、冷水,同時蓋上金屬盤,觀察現象,引導學生認識:水溫越高,蒸發越快,水蒸氣越多,越容易凝結。
2、之後探究:水蒸氣在什麼條件下能變成水?
學生不容易想到是小水珠在遇冷的條件下才能形成。這里我做好了兩手准備:如果個別學生知道,就引導學生直接進行設計,如猜想不到,就由教師引導——這種現象什麼季節容易產生?學生可能答:冬季。為什麼在冬季更容易看到?引導學生猜想:冬季的氣溫比較低,那鏡子的溫度也比較低。可能是水蒸氣遇到冷的物體容易變成水,遇到熱的物體行不行呢?
師:如果老師給你提供材料,你能否證明水蒸氣是遇到熱的物體,還是遇到冷的物體能變成水嗎?
3、實驗驗證
教師介紹實驗材料有:兩個同樣的燒杯,大小形狀相同的金屬盤,試管夾、火柴、酒精燈、熱水、冷水,對實驗材料,我進行了新的嘗試,用不銹鋼金屬盤代替了課本上要求的小瓷盤,這個金屬盤的好處在於加熱方便,安全,效果明顯,缺點就是不透明。
讓學生根據材料進行設計,先小組討論一下:如何進行探究,你們打算怎樣實驗。然後找同學邊演示,邊講解。
如果學生設計不出,教師就這樣引導:要證明水蒸氣遇到熱的物體容易變成水,還是遇到冷的物體容易變成水,首先得製造水蒸氣,方法是向燒杯倒入熱水,(可以提問為什麼用熱水)。
引導學生說出:要用對比實驗方法,在兩個相同的燒杯內,倒入同樣多的、溫度相同的熱水,在兩個杯口同時分別蓋上冷金屬盤和燒熱的金屬盤,過一會兒,觀察會發生什麼現象。
【實驗前討論注意事項:怎樣找到熱的杯蓋?加熱時應注意安全,如用鉗子夾著小盤。教師對學生回答進行梳理,出示在PPT上】
教師:實驗中哪些條件相同?哪些條件不同?
學生思考討論:燒杯、水多少、水的溫度同、金屬盤相同、蓋金屬盤的時間相同。有一個條件不相同:一個金屬盤的冷熱程度。
教師:大家一起列表比較:
盤上水珠多少
金屬盤不加熱
金屬盤加熱

學生分組實驗,匯報實驗結果。
師:同學們要知道,在科學研究中做一次實驗是不夠的,科學的結果不是偶然的,科學的結論必須經得起反復再反復的檢驗!所以採用多個小組實驗的方法。
小結:如果在兩個實驗中看到了不同的現象,這兩個實驗的其他條件完全相同,只有一個條件不同,那麼這個不同的條件可能就是發生不同現象的原因。根據這個道理,你認為小水珠是在什麼條件下形成的?
學生:小水珠是在水蒸氣受冷的條件下形成的。
教師:水蒸氣遇冷可以變成水,這種現象叫做凝結。(板書課題: 凝 結 )
我們可以用箭頭和簡單文字來表示這種變化。
板書:水蒸氣--受冷-→水
在對比實驗的設計上,學生必須要有良好的基礎,即對比實驗的特點,要求要清晰,明確。在講授對比實驗時,我先利用實例進行分析講解,(如研究怎樣加快蒸發的時候,我們用了什麼方法?對比實驗!一個盤加熱另一個不加熱,比較蒸發快慢。)然後讓學生自行設計,進行知識遷移。
五年級的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思維的嚴密性不夠,不能簡單匯報一下就直接進入實驗,否則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會出現隨意性強、對變數的控制不到位、甚至不知所措的情況發生。因此我在學生的匯報之後,會進行實驗方法的梳理,引導學生有計劃、有步驟地去實驗。並提示學生實驗注意事項。
(五)得出結論
對於對比實驗中條件的控制,實驗條件的分析記錄,我放在了實驗後,作為分析實驗進行出示,加深學生對對比實驗方法的認識。鞏固對比實驗的方法。
學生得出結論:小水珠是在水蒸氣受冷的條件下形成的。
出示凝結的概念,並指導學生用簡單的文字和符號表示。
(六)生活中的凝結
教師:生活中有哪些凝結現象 ?
學生舉例:初冬早晨在門窗的玻璃上看到的水珠,浴池天花板、玻璃上的水珠,戴眼鏡的同學從室外一進入室內,眼睛上長一層白霧,早晨草葉上的水珠等等。師:請小組討論,嘗試解釋以上現象。
【讓學生嘗試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解釋。加深對凝結的認識。】
師:老師有個問題,戴眼鏡的同學可能深有體會:在室外眼鏡明亮清晰,可一進入溫暖的室內眼鏡片就會長「白霧」,那是不是水蒸氣遇熱變水珠?【激發學生日常概念與科學概念的沖突。同時讓學生體會到事物的變化是有規律的,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現象含有有趣的科學道理,培養科學興趣、質疑探究精神。】
(七)拓展應用
思考:冬季汽車玻璃內壁上常結有小水珠,影響司機叔叔的視線,想辦法防止它的出現。【讓學生學以致用,引導學生從控制凝結產生的條件入手去思考。】
七、板書設計:
凝 結
凝結:水蒸氣--受 冷-→ 水

五年級 自身身體變化,聲光電現象,天氣變化現象,晝夜變化現象,日月星空現象,科學技術對生活的影響等是學生新的關注和體驗對象,這些方面的生活經驗是五年級教材的「切入點」和「生長基」。教材以人的身體器官,動植物的身體器官,聲、光的產生與傳播,電的產生與安全應用,風、雨的形成,晝夜成因、月相成因等為主要內容展開科學探究活動。使學生認識自然事物和現象的變化規律和變化原因;進行問題、假設、計劃、模擬實驗、製作等探究活動;培養「能參與中長期科學探究活動,珍愛生命,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展的」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7. 小學科學說課要邊說邊做實驗嗎

不是的。

說課不需要學生,因此無需邊說邊做實驗。
【說課的基本步驟 】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從地位上、結構上、內容上、教育意義上等方面論述本節教材在本課\本書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學目標: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年齡特點、生活經驗、認識問題的層次、程度、學生發展的需要等方面制定出三維學習目標。
3、教學重點、難點:從教學內容、課標要求、學生實際、理論層次、對學生的作用等方面找出確立重點難點的依據並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法 依據《綱要》、課標的四性、新理念、新教法等理論具體說明將在課堂設計中運用那些方法。這里可以從大的方面,從宏觀上來說一下,具體詳細可以放在下一個教學程序里說明。如:
1、參與式 2、討論式 3、互動式 4、體驗式 5、研究性學習 6、談話、對話、辯論、調查、情景模擬、親歷體驗、小活動等 三、說學法
依據新的教學理念、學習方式的轉變,說出所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方法。達到體驗中感悟情感、態度、價值觀;活動中歸納知識;參與中培養能力;合作中學會學習。
四、說教學程序
主體部分:說出教學的基本環節、知識點的處理、運用的方法、教學手段、開展的活動、運用的教具、設計的練習、學法的指導等。並說出你這樣設計的依據是什麼。
五、說板書
一般正規的說課如果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是要在說教學程序的過程中寫出板書提綱的。如果時間很緊張,你可以提前寫在一張大紙上,張貼在黑板上也可以。能夠配合講解適時出示,達到調控學生、吸引注意、使師生思路合拍共振的目的
說出這樣設計的理由。如:能體現知識結構、突出重點難點、直觀形象、利於鞏固新知識、有審美價值等。

8. 急求青島版小學科學說課萬能稿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本課是青島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我們的家園-地球》的第一課。本單元是小學生較全面地認識、了解、探索地球的起始單元,承擔著為本套教科書後續單元--《地球和地表變化》奠定基礎的任務,主要側重於引導學生了解地球的概況,學會用「解暗箱」的方法探究地球的奧秘。本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人們對地球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對這一科學史的了解有助於學生形成科學是不斷發展的觀點,知道地球的形狀、大小。
科學素養的形成是長期的培養過程,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培養和訓練,學生對科學探究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多數學生已經具有收集資料、分析整理概念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據新課程的標准和我對本課的理解,我確定以下三維目標:
1、科學探究:
(1)能通過查閱整理從書刊及其它途徑獲得的科學資料,了解地球的概貌。
(2)能通過對身邊自然事物的觀察,對「地球概貌」提出問題進行假設和猜想。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了解人類為科學認識地球所做的努力,相信科學是不斷發展的。
(2)願意合作交流。
3、科學知識:
(1)知道地球的形狀、大小。
(2)了解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的歷史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多渠道查閱、整理資料,使學生知道地球有關知識。
難點:能通過對身邊自然事物的觀察提出問題,並能依據事實解釋假設。
四、教學准備:
教師:認識地球的視頻.文字及圖片資料。
學生:查閱人們對地球的猜想及認識方面的文字及圖片資料。
本課授課地點:二樓多媒體實驗室。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六、教學與學法:
《小學科學課程標准》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本課用資料、文字、圖片,讓學生整理分析得出結論。採用多媒體展示,結合探究式提問法、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師生歸納概括,引導學生了解古今人們探究地球的歷史的全過程,自主開展探究活動,給學生顯示自我才能的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科學探究主人。
七、教學程序設計:
基於以上這些問題的考慮,也為了更好地開展各項活動,真正突出活動的實效性、層次性、有效性,我設計了三個活動主題:第一,交流我們對地球的認識;第二,古人是怎樣認識地球的?第三,歷史上人們是怎樣證實大地是球體的?
1、第一個環節中,我採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人造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並運用啟發式語言引導學生思考:這是人造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這美麗的地球是什麼形狀的,有關地球你知道什麼?
本環節設計的目的是通過資料交流與討論,培養學生的觀察、表達能力。我認為這樣導課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到認識事物的過程之中,拉開學生科學探究活動的序幕,同時也激發了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通過師生資料交流匯報:讓學生認識到地球是個很大的球體,半徑約為6300千米,周長約4萬千米。
2、科學探究起始於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科學課教學應時刻關注的問題,在教學中教師創設情景,適時引導學生提出「古代的人們是怎樣認識地球的?他們認識地球是什麼樣的問題?進入第二個環節,師生展示圖片或視頻資料:第一幅是古人設想的「天園地方」圖;第二幅圖是古代人設想的大地—-有三頭站在巨大的烏龜背上的大象駝著大地這塊園盾;第三是「渾天說」……在觀察的基礎上,再讓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和古人猜想的認識。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交流的畫面,意在給學生提供自主交流的空間,讓每一個學生充分展示自我。教學中熱烈交流的場面,意在讓學生感到「古人的想法真奇特」來揭示了學生對人類認識地球過程的好奇心理,從而為繼續學習奠定了基礎。
3、在第三個環節中,從問題入手,利用導向性的語言:「歷史上人們又是怎樣證實地球是球體的呢?」這里採用師生講故事,多渠道展示資料。課件展示:麥哲倫、哥倫布航海史;圖片、文字等資料交流。並揭示課題《航海家的發現》。從而拓展學生的知識,讓學生認識到任何偉大的發現都凝聚了人類不懈的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願意進行科學探究的熱情,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4、自由活動:
科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學生學會知識並不是目的,關鍵是啟發學生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才是真正的目標。因此,讓學生舉生活中的事例,來說明地球是球體,自主開展探究活動。這個環節設計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學會觀察,並能用觀察到的現象去論證事物本質的能力。
5、拓展活動:
教學中給學生多一點活動,少一點限制。因為,科學課的探究內容有很多是不能在四十分鍾內完成的,可以將本課的探究活動拓展延伸到課外,引導學生在課外繼續進行更加深入的自動探究和實踐創新活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先談一談自己的構思,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展開想像,在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將自己的課幻故事進行展示交流。如舉辦牆報展示、科幻故事會等。讓學生嘗試把學到的科學知識、科學技術、科學方法應用於社會和生活,給學生顯示自己才能的機會,使每一個學生都真正成為科學探究者。完成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
總之,在整節課的教學中。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善於發現撲捉學生的閃光點,啟發誘導學生有效學習,引導學生互動,合作交流,共同解決課堂上生成的新問題,從而有效地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
八、板書設計:
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所學知識,特做如下板書:
13、航海家的發現
地球是一個大球體,平均半徑為6300千米,周長為4萬千米

9. 小學科學葉的蒸騰作用說課

《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大家上午好,我是 號選手張樹嶺,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該課題是濟南版生物學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章第二節內容。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法指導、教學程序等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隸屬於課程標准確立的「人與生物圈」課程主線中最大的主題之一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中的二級主題,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共同組成綠色植物三大生理作用,教材在編排上將其安排在兩者之前,既充分考慮了學生主體的認知規律,也科學考量了三者的辯證關系。本節課的學習既可以使學生對前一節綠色植物的主要類群適應不同的環境有更深刻的理解,又可以為後面光合作用以及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全章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的三大核心理念,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學情實際,特確立了以下三維目標: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描述植物的蒸騰現象,舉例說出氣孔的數目和分布與蒸騰作用的關系。

(2)、嘗試用徒手切片的方法製作臨時裝片,觀察葉片的各部分結構。進一步學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標

(1)、通過製作徒手臨時切片和使用顯微鏡觀察臨時切片標本,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合作學習能力。

(2)、通過對蒸騰作用知識的拓展遷移,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認同綠色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意義。初步形成保護森林的意識。

(2)、培養敢於實踐、樂於探究的生物科學素養;樹立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3、教材重點與難點

重點——練習製作徒手臨時切片,觀察葉片的結構,理解蒸騰作用的意義。

確立依據:本節課主要是通過觀察蒸騰現象理解葉是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通過觀察葉片的結構理解並認可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因而確立該內容為重點。

難點——練習製作徒手臨時切片,觀察葉片的結構。

確立依據:七年級學生是第一次練習製作臨時切片,並且要在顯微鏡下觀察葉片結構,此外還要注意實驗中的安全問題。對學生的綜合要求較高,學生掌握操作要領有一定難度,故把該內容確立為教學難點。

4、學情分析

能力起點方面——七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充滿好奇,樂於動手,對製作臨時裝片及顯微鏡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背景知識方面——學生簡單了解植被與降水的關系。

10. 小學科學教師怎樣說課

實驗結果明顯地說明光是直線傳播的。
除了以上實驗方法外,還希望學生能自己想辦法證明光是直線傳播的,光線能夠前進到最後的屏上,形成一個明亮的光斑;而教科書中右圖,因為不是所有的小孔都在一條直線上,光從這頭射進去。如果用的是彎管。這證明了光是直線傳播的。教科書中左圖,小孔在一條直線上,所以光屏上沒有光斑。
●利用光的傳播規律解釋為什麼會有影子。
●培養學生愛思考的習慣,以及善於思考的能力。在實驗中能認真觀察、勤於思考、方法和步驟,通過實驗中的現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線傳播的,手電筒射進第一個小孔,就被擋住。這有兩個用意,一是希望學生明白。還有其他方法可以驗證,教科書沒有介紹出來,是為了給學生留一個思考的空間。學生要在圖中的卡紙上直接用箭頭標出光前進的路線。
第一部分:光是怎樣照到物體上的。教科書插圖所示的方法,是直管和彎管對比的方法。如果用直管,光從這頭射進去,就會從另一頭射出來,我們的眼睛在另一頭能看見光亮,得出光是直線傳播的認識,先讓學生建立一些感性的認識《光是怎樣傳播的》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背景與教學設想
本課是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光》的第三課,其重點是探究光是如何傳播的。人們很早以來就是通過對光照射下的物體和影子的觀察。這個活動的目的是了解學生的初始想法。北宋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就記述了光的直線傳播和小孔成像的實驗。這也是對本課所學知識的鞏固和運用。
(二)教學目標
●光是直線傳播的。
●有依據地推測光的傳播路徑。
●設計驗證光是直線傳播的實驗,手電筒正對最前面卡紙上的小孔把光射進去,一個結論的得出應該是反復驗證,最好是用多種方法驗證。二是學生想辦法證明的過程也是加深理解的過程:驗證光的傳播路線。教科書詳細具體地介紹了實驗的器材。
在明白了光是直線傳播的道理後,希望學生能用這個道理解釋影子是怎樣產生的,以及為什麼影子總是在背光的一面,就不會從另一頭射出來,我們的眼睛在另一頭就不能看見光亮,獲得一些關於光和影的信息,再研究光是怎樣傳播的。本課也正是基於這樣的思路,在前面觀察光和影的活動後,卡紙上藍色的點表示小孔,教科書是從學生司空見慣的情境中提出問題的,當光照亮周圍的物體時,我們是否想過它從哪裡來,又是怎樣到達被照亮的物體上的?尋找推測的依據,是本節課的重點。
第二部分

熱點內容
物理簡易照相機 發布:2024-10-20 03:32:14 瀏覽:371
杭四中化學 發布:2024-10-20 03:31:28 瀏覽:222
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發布:2024-10-20 03:23:52 瀏覽:711
純英語外教 發布:2024-10-20 03:17:27 瀏覽:65
教育大城 發布:2024-10-20 01:40:58 瀏覽:370
數學世紀金榜答案 發布:2024-10-20 01:12:08 瀏覽:941
全縣師德師風匯報材料 發布:2024-10-20 00:57:00 瀏覽:8
教學的教育性 發布:2024-10-19 23:30:08 瀏覽:176
濟南學易佳教育中心 發布:2024-10-19 21:58:57 瀏覽:25
關英語 發布:2024-10-19 21:40:32 瀏覽: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