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上的文言文

上的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1-18 23:54:31

⑴ 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中讀音:zhōng、zhòng,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
1、和四方、上下或兩端距離同等的地位。
中離維綱。——《儀禮·大射儀》

與太史數射中。——《周禮·射人》
持弓矢審固,然後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禮記·射義》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為都。——《新書·屬遠》
2、通「得」義:

《周禮·師氏》:「掌國中失之事。」
杜子春說:「中當為得。」古音中、得同音義通。故古書中「中意」亦通「得意」。「中」還可作虛詞用:中----中字亦虛詞,《易經·系辭下》:「葬之中野。」《禮記·表記》:「中心僭怛。
3、內,裡面。與「外」相對 。
五帝之中無傳政。——《荀子·非相》
儒有衣冠中。——《禮記·儒行》
皮樹中、閭中、虎中、兕中、鹿中,是也。——《禮記·鄉射禮記》
以益中外之累。——《後漢書·列女傳》
中藏隱情不可致,詰公(袁可立)一覽,立得籍甚。——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4、半;中途;半中腰 。
夜中,星殞如雨。——《春秋》
5、方位名。泛指一個地區內或一個時期內,中間;居中 。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陶淵明《桃花源記》
6、指宮禁之內。亦借指朝廷。

趙高用事於中。——《史記》
公來自中,天子所倚。——唐·韓愈《祭董相公文》
7、內心 。
憂從中來。——曹操《短歌行》
8、內臟。

五中所主,何藏最貴。——《素問》
9、中介人
中央向嚴鄉紳借二十兩銀子。——《儒林外史》
10、中等。
受中賞。——《戰國策·齊策》
中家以上。——清·方苞《獄中雜記》
11、方言∶成,行,好,可以,了得。[All right]
正要與姐姐、姐夫商量了,往府里討去,可是中么?——《二刻拍案驚奇》
12、容易
我是薛家丫頭,狄家媳婦,我的錢不中騙。——《醒世姻緣傳》
13、合適,適當
是秦之計中,齊燕之計過矣。——《戰國策·齊策二》
余觀君疏於世故,而謀國無不中。——宋·葉適《袁聲史墓誌銘》
14、不偏不倚
頭頸必中。——《禮記·玉藻》
衣冠不中,不敢以入朝。——《晏子春秋》
15、通「忠」。忠誠。
難進而盡中。——《孝經·聖治》
中和,祗庸孝友。——《周禮·春官·大司樂》
中不上達。——《荀子·成相》

⑵ 文言文中的或什麼意思

1、 又如:或抄人(某人襲。不稱名而暗指的人。有些人)

或曰:「以慰夫賢而辱於此者。」——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記》

或語公(袁可立):「此弄臣,奈何窘之?」——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2、又如:或時(有時);或一,或種(某種);或日(某日,有一天)

3、用作虛詞

君實或見恕。——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或異二者之為。——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4、表示假設。猶倘若,假使。如:或若(假使,倘或)

(2)上的文言文擴展閱讀

古文字中,「國」(繁體字為國)字從口從或,究竟是「口」還是「或「為原形,眾說紛紜。馬敘倫先生主張口為國之原字,......日本學者後藤朝太郎則主張「或」為國(國)之原字。

他認為加以口者,系秦漢以後之事。並於《國家學會》雜志第二十七卷第六號上發表論文,說之如下:「國(國)字作口,乃秦漢以來之事,周代春秋戰國時代,只有或字。」按:或為戈與口之合體,後漢許慎於《說文解字》中亦曰,或者,邦也。

⑶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之的用法
熟記幾個常見的文言虛詞的用法,對文言文的學習大有益處。"之"在文言文中是用法最多、出現頻率最高的文言虛詞之一,下面總結一下"之"的常見用法。
一、代詞
1.可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指第三人稱代詞,可譯為他、她、它(們)。
例如:①我見相如,必辱之。(《廉頗藺相如列傳》)②暮寢而思之。(《鄒忌諷齊王納諫》)③秦人視之,亦不甚惜。(《阿房宮賦》)
以上三句中的"之":①代藺相如,可譯為"他"。全句的意思是:我見到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②代這件事。全句的意思是:晚上睡覺時反復考慮這件事。③代擲棄的珍寶,可譯為"它"。全句的意思是:秦人看到它,也不感到很可惜。
2.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
例如:①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游褒禪山記》)②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
以上兩句中的"之"都譯為"這"。①句的意思是:唐浮圖慧褒開始在這里住舍定居,死後就埋葬在這里。②句的意思是:衡量這兩種辦法,寧肯答應下來,讓秦承擔理虧(的責任)。
二、助詞
1.結構助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
例如:①此則寡人之罪也。(《勾踐滅吳》)②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六國論》)以上兩句中的"之"都譯為"的"。
2.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例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銘》)
--有什麼簡陋的呢?
②何後之有?(《勾踐滅吳》)
--有什麼遲的呢?
③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師說》)
--不懂得斷句,不理解疑難問題,有的從師學習,有的卻不向老師學習。
3.結構助詞,定語後置的標志。
例如: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強的筋骨。
②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赤壁之戰》
--歸附曹操的荊州百姓,只不過是被武力所逼迫罷了。
4.放在主語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例如: ①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退秦師》)
--我壯年的時候,尚且還不如一般人;現在老了,不能做什麼了。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客人認為我美,是對我有所求。
5.音節助詞,起湊足音節的作用,無實在意義。
例如: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時間長了,(那隻狼)的眼睛似乎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時間長了,能根據外面人們走路的腳步聲辨別是誰。
三、動詞,往,到……去。
例如:①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宮賦》)
--轆轆的車聲越來越遠,不知道宮車到什麼地方去了。
②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鴻門宴》)
--項伯於是連夜騎馬趕到劉邦軍營。

⑷ 文言文中「上」的含義是什麼

【上】【 shàng】〈名〉

(1)同本義,上面

(2)上天;天帝

(3)上級;尊長;社會的最高層

(4)君主;皇帝

(5)工尺譜里的「do」稱為上

(6)時間,時候

(7)方位詞,邊,畔

【上】【 shàng】〈形〉

(1) 上等,等級高或品質良好

(2) 時間或次序在前

(3) 遠;久遠

(4) 猶正,主要意義

(5) 廣大

(6) 豐足

【上】【 shàng】〈動〉

(1) 登;上升;向上

(2) 上報;呈報

(3) 進獻,送上

(4) 崇尚,提倡

(5) 上繳;交納

⑸ 「上」在文言文里意思是什麼

上shǎng

指上聲。古音分四聲,即平上去入。今音也分四聲,即陰陽上去。

上 shàng

形容詞義:

1.上等;等級高或品質良好。

上客從趙來。——《戰國策·秦策》

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孫子·謀攻》

2.時間或次序在前。

其上世之士,衣不暖膚,食不滿腸。——《商君書·算地》

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樂府詩《陌上桑》

3.遠;久遠。

上稱帝嚳,下道齊桓。——《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4.猶正。主要意義。如上事:正業;指君事、國事。上國:京都;又指春秋時齊、晉等中原諸國。

5.廣大。

是以能上之。——《淮南子·說山》。註:「大也。」

6.豐足

從其爵而上下之。——《周禮·司儀》。註:「猶豐殺也。」

與年之上下。——《禮記·禮器》。註:「豐凶也。」

動詞義:

1.登;上升;向上。

下上其音。——《詩·邶風·燕燕》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從流石蛇行而上。——明·徐宏祖《游黃山記》

2.上報;呈報。

凡死刑獄上,其刑者先俟於門外。——清·方苞《獄中雜記》

3.進獻;送上。

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戰國策·齊策》

入都,即伏闕上《平黎策》。——《明史·海瑞傳》

臣乃敢上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4.崇尚;提倡。

上篤厚。——《史記·平津侯主父傳》

治天下者審所上而已。——《漢書·匡衡傳》

上慎旃哉!——《詩·魏風·陟岵》

上農除末,黔首是富。——《史記·秦始皇本紀》

5.上繳;交納。如上印:上繳官印。

6.增加;添補。如上草:給牲口添加飼料。上刑。

7.向前;前進。

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楚辭·屈原·涉江》

8.去;到。

敬亭喪失其資略盡,貧困如故時,始復上街頭理其故業。——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唐·劉禹錫《陋室銘》

9.到任;就職。如上任、上官、上台。

10.當值。如上直、上宿、上番。

11.放到;放進。

上於盆而養之,蟹白栗黃備極護愛。——《聊齋志異·促織》

12.安裝;裝上。

以槍上刺刀相搏擊。——《清稗類鈔·戰事類》

13.陷入;遭受。

14.合符。

15.教授;學習。如上書、上館。

16.燃點。如上火、上紙、上灶、上香。

17.擰緊。如上弦、上繩。

18.敬辭,猶進用。如上謁。

19.記住。如上心。

20.塗;搽;敷。如上葯、上色。

⑹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麼意思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
2、活用為第一人稱
。如君將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說》
3、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如: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
二、用作助詞:
1、結構助詞,定語的標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2、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
如: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
3、定語後置的標志,不譯。如: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4、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如: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5、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如:
頃之,煙炎張天。《赤壁之戰》
三、
動詞,譯為「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為學》

⑺ 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
1、做;干。
《為學》:「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
譯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難和容易之分嗎?做了,那麼困難也變得容易。
2、發明;製造;製作。
《活板》:「慶歷中,有布衣畢升,又為活板。」
譯文:慶歷年間,有位平民畢升,又創造了活板。
3、作為;當作。
《公輸》:「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
譯文:墨子先生解下衣帶,用衣帶當做城牆,用木片當做守城器械。
4、成為;變成。
《察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
譯文:本來可以長壽的人,現在也變成短命鬼了。
5、是。
《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
譯文:對於皇宮的內臣和朝廷的外臣一視同仁。
6、治;治理。
《論積貯疏》:「安天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
譯文: 哪裡有治理天下,(已經)危急到這般地步,可是主上不震驚的呢?
7、寫;題。
《傷仲永》:「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譯文:仲永立刻寫下了四句,並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
8、以為;認為。
《鴻門宴》:「竊為大王不取也。」
譯文:認為 我私下裡覺得大王這樣做不可取。
9、叫做;稱做。
《陳涉世家》:「號為張楚。」
譯文:國號叫做張大楚國。
10、算作;算是。
《餚之戰》:「秦則無禮,何施之為?」
譯文:秦國無禮,並沒有施捨給我們好處。

⑻ 文言文中「遂」的意思

「遂」的意思是「於是、就」「終於」。在語法上,它是副詞,修飾動詞的。表示動作相繼發生,或交待上一動作的 結果。

拼音:suì,注音:ㄙㄨㄟˋ,簡體部首:辶部,部外筆畫:9畫,總筆畫:12畫,繁體部首:辵部

部外筆畫:9畫,總筆畫:13畫,五筆:UEPI,倉頡:YTPO,鄭碼:UAGW,四角:38303

結構:左下包圍,電碼:6659,區位:4376,統一碼:9042

筆順:丶ノ一ノフノノノ丶丶フ丶

釋義:

1、順,如意:遂心。遂願。

2、成功,實現:未遂。功成名遂。

3、於是,就:服葯後頭痛遂止。

4、通達:「何往而不遂」。

5、進,薦:「不能退,不能遂」。

(8)上的文言文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遂達[suì dá]

通達。

2、遂威[suì wēi]

展示威力。

3、遂許[suì xǔ]

允許。

4、既遂[jì suì]

既遂就是已經實施完成的意思。

5、陽遂[yáng suì]

清暢通達貌。

⑼ 文言文中代表我的詞有那些

1.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白話譯文:幾個人走在一起,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去學習的人。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述而》

2.吾:吾日三省吾身。白話譯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出自春秋·孔子《論語·學而》

3.予:詩雲:「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白話譯文:詩經說:『別人有什麽心思,我能揣測出。』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4.余: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白話譯文:父親把我的名取為正則,同時把我的字叫作靈均。出自先秦·屈原《離騷》

吾拼音:wúyù,注音:ㄨˊㄩˋ,部首:口部,部外筆畫:4畫,總筆畫:7畫,五筆:GKF

倉頡:MMR,鄭碼:BIXJ,四角:10601,結構:上下,電碼:0710,區位:4665

統一碼:543E,筆順:一丨フ一丨フ一

釋義:我,我的:~身。~國。~輩。

(9)上的文言文擴展閱讀

吾的漢字筆畫:

吾的相關組詞:

1.吾仗[wú zhàng]

帝王儀衛所持之棒。

2.合吾[hé wú]

古代押鏢的口號,也就是鏢行的鏢號,代表合合氣氣和平共處的意思。

3.吾倫[wú lún]

我輩。

4.吾匹[wú pǐ]

與己地位對等者。

5.仇吾[chóu wú]

仇由。

⑽ 是 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這;這個;這樣。

《嚴先生祠堂記》:」仲淹來守是邦,始構堂而奠焉,乃復為其後者四家,以奉祠事。」

譯文:我到這個州任職後,開始建造祠堂來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後裔的徭役,讓他們負責祭祀的事情。

2、對;正確。

《歸去來兮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譯文::確實走入了迷途大概還不遠,已覺悟到現在的做法是對的而曾經的行為是錯的。

3、凡是;所有的。

《游園》:「是花都放了,那牡丹還早。」。

所有的花都放了,但是牡丹還要有一段時間才開花。

④表判斷。《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

譯文:我們倆同是天涯淪落的可悲人。

(10)上的文言文擴展閱讀:

白話版《說文解字》:是,正、直。字形由「日、正」會義。所有與是相關的字,都採用「是」作邊旁。造字本義:動詞,夏至,太陽當頭,適宜農務。

相關詞彙解釋:

1、老是[lǎo shì]

總是;表示一直如此(多含不滿或厭惡意):老是感冒。

2、凡是[fán shì]

總括某個范圍內的一切:凡是新生的事物都是在同舊事物的斗爭中成長起來的。

3、硬是[yìng shì]

就是(無論如何也是):他雖然身體不好,可硬是不肯休息。

4、橫是[héng shi]

表示揣測;大概:他橫是快四十了吧?

5、算是[suàn shì]

總算:這一下你算是猜著了。

熱點內容
韶關市安全教育平台 發布:2025-01-01 10:58:53 瀏覽:962
沈陽中和教育 發布:2025-01-01 10:53:27 瀏覽:531
三年級語文上冊反思 發布:2025-01-01 10:46:04 瀏覽:433
午托老師 發布:2025-01-01 09:32:15 瀏覽:788
中班數學教學計劃 發布:2025-01-01 09:23:37 瀏覽:574
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發布:2025-01-01 07:54:33 瀏覽:124
外研版英語電子課本 發布:2025-01-01 07:49:50 瀏覽:719
三年級數學周長 發布:2025-01-01 07:20:43 瀏覽:459
民生工程有哪些 發布:2025-01-01 07:02:31 瀏覽:957
家庭教師mp4 發布:2025-01-01 06:23:33 瀏覽: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