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高中文言文虛詞

高中文言文虛詞

發布時間: 2020-11-19 01:13:17

❶ 第二:常用高考文言文虛詞.

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其舉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

1.【而】
(一)用作連詞。
1.表示並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
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③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2.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②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
③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登泰山記》)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3.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陳情表》)
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4.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①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②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陳情表》)
5.表示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假如"。
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②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可不譯。
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於國也》)
③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
7.表示因果關系,
①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②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
8.表示目的關系,
①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①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②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項脊軒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
①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十人而已(《虎丘記》)
②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③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逍遙游》)
【而後】才,方才。
①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②三月而後成。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①今以鍾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②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會兒。
①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②既而得其屍於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促織》)
③既而將訴於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御(《柳毅傳》)

2.【何】
(一)用作疑問代詞。
1.單獨作謂語,後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麼""什麼原因"。
①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③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裡""什麼"。譯時,"何"要後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
②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③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觸龍說趙太後》)
3.作定語,可譯為"什麼""哪"。
①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
②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
(二)用作疑問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麼""怎麼"。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麼""多麼""怎麼這樣"。
①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三)作語助詞,相當於「啊」。
①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孔雀東南飛》)
(四)何:通「呵」,喝問。
①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呵問他是誰何。意思是檢查盤問。)(《過秦論》)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為「怎麼樣」「怎麼辦」「為什麼」。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季氏將伐顓臾》)
②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記》)
③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鴻門宴》)
④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
【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於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拿什麼""憑什麼"等。
①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觸龍說趙太後》)
②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齊桓晉文之事》)
③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庄暴見孟子》)
【無何】譯為「不久」「沒多久」。
①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促織》)
【何乃】譯為「怎能」
①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孔雀東南飛》)

3.【乎】
(一)用作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
①幾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②技蓋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歸乎?(《赤壁之戰》)
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嗎」、「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在國乎?(《鴻門宴》)
②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師說》)
③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赤壁之戰》)
3.表測度或商量語氣,可譯為"吧"。
①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庄暴見孟子》)
②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③日食飲得無衰乎(《觸龍說趙太後》)
④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
⑤無以,則王乎?(《齊桓晉文之事》)
4.用於感嘆句或祈使句,可譯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齊桓晉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離騷》)
③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赤壁賦》)
④長鋏歸來乎!出無車(《馮諼客孟嘗君》)
5.用在句中的停頓處。
①於是乎書。
(二)用作介詞,相當於"於",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譯。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岳陽樓記》)(乎:於)
②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後矣。(《捕蛇者說》)(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前一個「乎」:在;後一個「乎」:比。)
④吾嘗疑乎是。(乎:對。)
⑤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論語》)(乎:對。)
⑥亦無怪乎其私之也。(乎:對於)
⑦蓋進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長乎爾。(爾:比。)
(三)可作詞尾,譯為「……的樣子」「……地」。
①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賦》)

4.【乃】
(一)用作副詞。
1.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才」「這才」「就」等
①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悉使蠃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赤壁之戰》)
③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2.強調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
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漢。(《桃花源記》)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鍾山記》)
④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
3.可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只""僅"等。
①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
4.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
②嬴乃夷門抱關者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③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齊桓晉文之事》)
(二)用作代詞。
1.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也作主語,譯為"你"。不能作賓語。
①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2.用作指示代詞,譯為「這樣」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齊桓晉文之事》)
3.還可作連詞用,釋為"若夫"、"至於""如果"等。
(缺例文)
【無乃】表猜測,譯為「恐怕……」。
①今君王既棲於會稽之上,然後乃求謀臣,無乃後乎(《勾踐滅吳》)
②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無乃與仆私心剌謬乎(《報任安書》)
【乃爾】譯為「這樣」。
①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孔雀東南飛》)

5.【其】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
①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包括復數)。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②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③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觸龍說趙太後》)
4.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
①及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②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
③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孔雀東南飛》)
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於「這」「這個」「這些」。
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
②今存其本不忍廢。(其:這)
5.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
①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鍾山記》)
(二)用作副詞。
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於「可」、「還是」。
①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③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①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師說》)
②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庄暴見孟子》)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 。
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無悔矣 ,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
③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三)用作連詞。
1.表示選擇關系,相當於「是……還是……」 。
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②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如果」。
①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②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見梁襄王》)
(四)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
①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②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離騷》)
【何其】譯為「多麼」。
①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6.【且】
(一)用作連詞。
1.遞進關系,而且,並且。例:
①且立石於其墓之門(《五人墓碑記》)
②肅宣權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且問備曰。(《赤壁之戰》)
③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己久疲。(《赤壁之戰》)
2.遞進關系,況且,再說。
①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陳涉世家》)
②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赤壁之戰》)
③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六國論》)
3.讓步關系,尚且,還。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②故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4.並列關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趙弱且怯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孔雀東南飛》)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於山谷中者(《石鍾山記》)
④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記》)
(二)用作副詞。
1.將,將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
②且為之奈何(《鴻門宴》)
③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④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孔雀東南飛》)
2.暫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孔雀東南飛》)
【且夫】句首助詞,表示下文是更進一步的議論,「況且」,「再說」。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餚函之固,自若也(《過秦論》)
②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赤壁賦》)
③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仆之不得已乎(《報任安書》)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兵車行》)

7.【若】
(一)動詞,像,好像。
①視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長脛,意似良(《促織》)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齊桓晉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見梁襄王》)
(二)用作代詞。
1. 表對稱,相當於"你""你們";作定語時則譯為"你的"。
①若入前為壽 ,壽畢 ,請以劍舞(《鴻門宴》)
②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若屬:你們這些)
③更若役,復若賦……(《捕蛇者說》你的)
2.表近指,相當於"這""這樣""如此"。
①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齊桓晉文之事》)
(三)用作連詞。
1.表假設,相當於"如果""假設"等。
①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赤壁之戰》)
②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赤壁之戰》)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
2.表選擇,相當於"或""或者"。
①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漢書·高帝紀》)
3.至,至於。
①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齊桓晉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話的開頭、引起論述的詞。近似「要說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岳陽樓記》)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逍遙游》)
【若定】心中有數,從容不迫。
①指揮若定。(《赤壁之戰》)
【若何】怎麼樣。
①以閑敝邑,若何?(《崤之戰》)
【若干】約計之詞,相當於「幾許」、「多少」。
①車後若干遞送夫。

8.【所】
(一)名詞,處所,地方。
①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
②成反復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促織》)
③某所,而母立於茲。(《項脊軒志》)
(二)助詞
1.放在動詞前同動片語成"所"字結構,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
①會征促織,成不敢斂戶口,而又無所賠償(《促織》)
②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③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陳情表》)
2.「所」和動詞結合,後面再有名詞性結構,則所字結構起定語的作用。
①夜則以兵圍所寓舍。(《〈指南錄〉後序》)
②臣所過屠者朱亥(《信陵君竊符救趙》)
【為……所】「為」和「所」呼應,組成"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
①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黨所笑,以污辱先人(《報任安書》)
【所以】
1.表示行為所憑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據,相當於「用來……的方法」 「是用來……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天下莫不聞(《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2.表示原因。相當於「……的原因(緣故)」。
①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
【所謂】所說的。
①此所謂戰勝於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師說》)
【所在】
1.到處。
①石之鏗然有聲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鍾山記》)
2.所在之處,處所。
①原來有這等一個所在,且回衙去(《閨塾》)
②急趨之,折過牆隅,迷其所在。(《促織》)

9.【為】
(一)動詞。
1.有「做」「作為」「充當」「變成」「成為」等義,翻譯比較靈活。
①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過秦論》)
②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過秦論》)
③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勸學》)
⑤趙王竊聞秦王善為(演奏)秦聲。(《廉頗藺相如列傳》)
⑥今日嬴之為(幫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竊符救趙》)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為(劃為)桂林、象郡。(《過秦論》)
⑧為(治理)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曬之。(《論語》)
2.以為,認為。
①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鴻門宴》)
②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
3.判斷詞,是。
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非為織作遲,群家婦難為。(《孔雀東南飛》)
(二)介詞。
1.表被動,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譯為「被」。
①吾屬今為之虜矣。(《鴻門宴》)
②遂為猾胥報充里正役。(《促織》)
③身死國滅,為天下笑,(《過秦論》)
④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⑤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赤壁之戰》)
2.介紹原因或目的。為了,因為。
①慎勿為歸死,貴賤輕何薄(《孔雀東南飛》)
②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庄暴見孟子》)
③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庄暴見孟子》)
3.介紹涉及的對象。給,替。
①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臣請為王言樂。(《庄暴見孟子》)
4.對,向。
①為之奈何?(《鴻門宴》)
②如姬為公子泣(《信陵君竊符救趙》)
5.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可譯為"當""等到"等。
①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呢。
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季氏將伐顓臾》)
③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列傳》)

10.【焉】
(一)兼詞。
1.相當於「於之」、「於此」、「於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其中)。(《論語》)
②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從這里)。(《勸學》)
③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子被逮,激於義而死焉(在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記》)
2.相當於「於何」。譯為「在哪裡」「從哪裡」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齊桓晉文之事》)
(二)代詞。
1.相當於「之」。
①惟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
②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記》)
2.哪裡,怎麼。
①未知生,焉知死(《論語》)
②割雞焉用牛刀(《論語》)
(三)語氣詞。
1。句末語氣詞,了,啊,呢。
①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
②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齊桓晉文之事》)
③則牛羊何擇焉?(《齊桓晉文之事》)
2.作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相當於「也」。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師說》)
②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赤壁賦》)
3.作詞尾,相當於「然」,譯為「……的樣子」「……地」。
①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阿房宮賦》)
②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鍾山記》)

11.【也】
(一)句末語氣詞,
1.表示判斷語氣。
①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鴻門宴》)
2.句末語氣詞,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齊桓晉文之事》)
②雷霆乍驚,宮車過也。(《阿房宮賦》)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嘆的語氣。
①鳴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過秦論》)
②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鍾山記》)
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反詰語氣。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庄暴見孟子》)
③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
①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崤之戰》)
②當相與共謀之,勿令姊有窮途之慮也(《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二)句中語氣詞。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
①是說也,人常疑之。(《石鍾山記》)
②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師說》)
【……之謂也】【其……之謂也】【其……之謂乎】意思是「說的就是……啊」
①詩雲:「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齊桓晉文之事》)
【也哉】語氣助詞連用,為加強語氣,多有感嘆或反詰之意。例:
①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觸龍說趙太後》)
②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病梅館記》)
③豈獨伶人也哉!(《伶官傳序》)

11.【也】
(一)句末語氣詞,
⑴表示判斷語氣。
①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鴻門宴》)
⑵句末語氣詞,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齊桓晉文之事》)
②雷霆乍驚,宮車過也。(《阿房宮賦》)
⑶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嘆的語氣。
①鳴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過秦論》)
②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鍾山記》)
⑷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反詰語氣。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庄暴見孟子》)
③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
⑸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
①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崤之戰》)
②當相與共謀之,勿令姊有窮途之慮也(《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二)句中語氣詞。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
①是說也,人常疑之。(《石鍾山記》)
②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師說》)
【……之謂也】【其……之謂也】【其……之謂乎】意思是「說的就是……啊」
①詩雲:「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齊桓晉文之事》)
【也哉】語氣助詞連用,為加強語氣,多有感嘆或反詰之意。例:
①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觸龍說趙太後》)
②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病梅館記》)
③豈獨伶人也哉!(《伶官傳序》)

12.【以】
(一)介詞
1.表示工具。譯為:拿,用,憑著。
①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璧之下。(《石鍾山記》)
2.表示憑借。譯為:憑,靠。
①以勇氣聞於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③皆好辭而以賦見稱。(《屈原列傳》)
3.表示所處置的對象。譯為:把。
①操當以肅還付鄉黨。(《赤壁之戰》)
4.表示時間、處所。譯為:於,在,從。
①以八月十三斬於市。
②以崇禎十七年夏,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
③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
5.表示原因。譯為:因為,由於。
①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卒以吾郡這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五人墓碑記》)
③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屈原列傳》)
6.表示依據。譯為:按照,依照,根據。
①今以實校之。(《赤壁之戰》)
②余船以次俱進。(《赤壁之戰》)
說明:「以」字的賓語有時可以前置,有時可以省略。
①以一當十(成語)
②夜以繼日(成語)
③秋以為期(《詩經·氓》)
(二)連詞。
1.表示並列或遞進關系。可譯為「而」「又」「而且」「並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
②忽魂悸以魄動。(《夢游天姥吟

❷ 高中文言文虛詞「之,於,者」的用法

答案:1。之 ⑴他、她、它(們)。 ⑵的。 ⑶往,到......去。 ⑷這,此。 ⑸作賓語前置的標志。 ⑹我。 ⑺調整音節,無實義。 ⑻用在主謂結構中,表示了消句子獨立性。 ⑼作定語後置的標志。 於 「於」是介詞,總是跟名詞、代詞或短語結合,構成介賓短語去修飾動詞、形容詞,表示多種組合關系。 1、引進動作的時間、處所、范圍、對象、方面、原因等,視情況可譯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從」「跟」「同」「對」「對於」「給」「由於」等。 例如: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出師表》在……中) 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赤壁之戰》向)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對、對於) 2、放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 例如: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勸學》) 有時則只是表示對象的性質和狀態,可不譯。 3、放在動詞之後,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有時動詞前還有「見」「受」等字和它相應。 例如: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受制於人……(《赤壁之戰》) 4、復音虛詞「於是」,用法與現代漢語的「於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開頭,表前後句的承接或因果關系,與現在的承接連詞或因果連詞相同。現代漢語也這樣用。 ②放在謂語之前或謂語之後,「於是」屬介賓短語作狀語或補語。可根據「於」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在這」「從這」等。 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在這職業上」《捕蛇者說》) 3者 助詞,主要有兩種用法。一種是附在別的詞或短語之後,組成名詞性短語。如: 將藏之於家,使來者讀之,悲予志焉。 (《〈指南錄〉後序》) 用葉者取葉初長足時,用芽者自從本說,用花者取花初敷時,用實者成實時采。(《采草葯》) 「者」的另一種用法是放在一個詞或一組詞後邊,起提頓作用:先用「……者 」提出要說明的事物,稍微停頓一下,然後說明或論斷。如: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五人墓碑記》) 古之讓天之者,是去監門之養而離臣虜之勞也。(《五蠹》) 「者」有時放在時間詞之後,起語助作用,可不譯。如: 今者項庄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 「者」有時放在數詞後邊,可譯為「個」「樣」之類。如: 此數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戰》)

❸ 高中文言文所涉及到的虛詞有哪些

通假字:案:同「按」;審察,察看。動詞。「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罷:通「疲」;疲勞。形容詞。「罷夫贏老易於而咬其骨。」
頒:通「班」;「斑」;頭發花白。形容詞。「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名詞。「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
暴:「同曝」曬。動詞。「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顯露。動詞。「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暴:同「曝」;暴露,顯露。動詞。「忠義暴於朝廷。」
杯:同「杯」;酒器。名詞。「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
倍:通「背」,背叛,忘記。動詞。「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違背。動詞。「倍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
被:通「被」;頂。動詞。「被明月兮佩寶璐。」
被:同「披」;穿著。動詞「聞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蓋在肩背上,動詞。「廉頗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
被:同披;覆蓋在肩背上。動詞。「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
俾倪:同「睥睨」;斜著眼看。形容詞。「見其客朱亥,俾倪.」
辟:通「避」;躲避。動詞。「其北陵,文王所辟風雨也。」
辟:通「僻」;行為不正。形容詞。「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弊:通「敝」;困頓,失敗。形容詞。「秦有餘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疲憊,衰敗。「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
弊:通「敝」;疲憊,衰敗。形容詞。「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遍及,普遍。動詞。「小惠末徧,民弗從也。」
賓:同「儐」;迎接客人的人。名詞「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
不:同「否」;不。副詞。「或師焉,或不焉。」
不:同「否」;嗎。疑問語氣詞。「察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不:同「否」;嗎。疑問語氣詞。「汝見我不?」
不:同「否」;嗎。疑問語氣詞。「寧可共載不?」
材:同「才」;才能。名詞。「食之不能盡其材。」
裁:通「才」;剛剛。副詞。「手裁舉,則又超忽而躍。」
采:同「彩」彩色,顏色。名詞。「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采:同「彩」;顏色,彩色。名詞。「須臾成五采。」
倉:同「蒼」;黑色。名詞。「要離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
藏:同「臟」臟腑。名詞。「末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
廛:通「纏」「胡取禾三百廛兮?」
唱:通「倡」;倡導。動詞。「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義、五權憲法,」
鈔:同「抄」;抄寫。動詞。「適中手自鈔錄。」
讎:同「仇」;仇敵,仇人。「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
鉏:同「鋤」;鋤頭。名詞。「鉏櫌棘矜,非銛於鉤戟長鎩也。」
絀:通「黜」;罷免官職。動詞。「屈平既絀,」
從:同「縱」;合縱,聯合抗秦。動詞。其後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
從:同「縱」;與「橫」相對,「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從:同「縱」;與「橫相對,「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
淬:通「焠";金屬器械燒後放入水中,「取之百金,使工以葯淬之。」
厝:同「措」;放置。動詞。「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錯:同「措」;放。動詞。「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當:通「擋」抵擋,抵償。動詞。「漢亦留之以相當。」
當:通「擋」抵擋。動詞「曹軍不能抵當。」
當:通「擋」;抵擋。動詞。「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操者。」
當:通「擋」;遮擋。動詞。「坦牆周庭,以當南日,」
黨:通「倘」;倘若,偶然。副詞。「風雨之不時,怪星之黨見,」
道:同「導』;引導。動詞。「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之,。
得:通「德」;恩惠。名詞。「所識窮乏者得我欽?」
吊:同「掉」;落。動詞。「連一根針吊在地下都聽得見響!」
丁寧:同「叮嚀」囑咐。動詞。「府吏見丁寧,結誓不別離。」
讀:通「逗」;即現在的「,」。名詞。「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度:同「渡」;渡過,越過。動詞。「一夜飛度鏡湖月"』
隊:通「墜;墜落。動詞。「星隊、木鳴、國人皆恐。」
敚:同「奪」;強取,奪取。動詞。「再敚門,門閉不得出。」
墮:通「隳」;毀棄。動詞。「墮軍實而長寇讎,亡無日矣!」
而:通「爾」;」你的。代詞。「吾乃與而君言,汝何為者也?」
而:通「爾」;你。人稱代詞。「某所,而母立於茲。」
而:同「如」象。形容詞。「軍驚而壞都舍。
爾:同「耳」罷了。語氣助詞。「時人傷之,為詩雲爾。」
爾:同「耳」:罷了。語氣助詞。「無他,但手熟爾。」
爾:同「耳」:罷了。語氣助詞。「以頭搶地爾。」
爾:同「耳」;罷了。語氣助詞。「倘三年猶不得,即猶不歸爾。」
爾:同「耳」;罷了。語氣助詞。「非死則徙爾。」
蕃:通「繁」;多。形容詞。「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反:同「返,返回。動詞。「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1」
反:同「返」返回,歸來。動詞。「其良人出必饜酒肉而後反。」
反:同「返」返回。動詞。「人窮則反本。」
反:同「返」;返回。動詞。「蓋亦反其本矣。」
反:同「返」;往返,返回。動詞。「責收畢,以何市而反?」
反:同「返」;往返,返回。動詞。「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奉:通「俸」俸祿,薪俸。名詞。「弘位在三公,奉祿甚多。」
奉:同「捧兩手托著。動詞。「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
缶:同「缻」盛酒漿的瓦器。名詞。「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
拂:同「弼」;輔弼。動詞。「入則無法家拂土。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稱。名詞。"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蓋:通「盍」,為什麼。疑問代詞。「興化部是日遂淩出華林部遠甚。」
蓋:通「盍」;何不。兼詞。「蓋亦反其本矣。」
蓋:通「盍」;為什麼,疑問代詞。「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估:通「賈」;商人。名詞。「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灌:通「盥」;洗手。動詞。「媵人持湯沃灌。」
函胡:同「含糊」形容詞。南聲函胡,北音清越。」
曷:同「何」;什麼。疑問代詞。「蹈死不顧,亦易故哉?」
衡:通「橫」跟豎、直相對。名詞。「有勇力者聚徒而衡擊。」
衡:通「橫」梗塞,指不順。動詞。「困於心,衡於慮。」
衡:通「橫」與縱相對,「外連橫而斗諸侯。」
華:同「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名詞。「混黃華葉衰。」
畫:同「劃」用撥子在琵琶中劃一下。用撥子在琵琶中劃一下。
驩:同「歡」歡聚。動詞。「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驩,
還:同「環」;繞。動詞。「秦王還柱而走。」
還:同「旋」;回轉、掉轉。動詞「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皇:通「惶」;恐懼,驚慌。形容詞。「然倉皇中不可落於敵人之手以死。」
皇:通「惶」;恐俱,驚慌。形容詞。「贏得倉皇北顧。」
皇:通「惶」;恐懼,驚慌。形容詞。「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
皇:同「凰」傳說中的雌鳳。名詞。「駕鳥鳳皇,日以遠兮。」
恍:同「恍」恍然,猛然醒來的樣子。「恍驚起而長嗟。」
麾:同「揮」;指揮。動詞。「麾眾擁豪民馬前,」
惠:同「慧」;聰明。形容詞。「甚矣,汝之不惠。」
惛:通「昏」;昏亂糊塗。形容詞。「吾惛,不能進於是矣。」
混:同「渾」水不筒,污濁,形容詞。「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
溷:同「混」、「渾」混濁。形容詞。「世溷濁而莫余知兮。」
溷:同「混」、「渾」;廁所。名詞。「中丞匿於溷藩以免。」
火:同「伙」;古代軍隊的組織,十個為「一火」「出門看火伴」。
火:同「伙」;一夥。數量詞。古代軍隊「瞎王留引定火喬男女,」
疾:同「嫉」;嫉妒,憎恨。動詞。「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疾:同「嫉」;嫉妒,憎恨。「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
棘:同「戟」;兵器。名詞。「鉏櫌棘矜,非銛於鉤戟長鎩也。」
籍:通「藉」;墊。動詞。「籍柔覆溫之軀。」
紀:通「記」;記載。動詞。「又或有紀載而語焉不詳,」
賈:通「價」;錢。名詞。「如有營,予佐爾賈。」
簡:同「揀」選,擇。動詞。「宏饜慈九德,簡能而任之。」
簡:同「揀」;挑選,選拔。動詞。「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簡:同「揀」;挑選。動詞。「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見:同「現」暴露,露出來。動詞。「圖窮而匕首見。」
見:同「現」呈現,露出來。「信義安所見乎?」
見:同「現」呈現,露出來。動詞。「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見:同「現」:出現。動詞。「路轉溪頭忽見。」
見:同「現」;呈現,露出來。動詞。「風吹草低見牛羊。」
見:同「現」;呈現,露出來。動詞。「才美不外見。」
見:同「現」;出現,露出來。動詞。「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
見:同「現」;現在。副詞。「明標著冊歷,見放著文書!」
韁:同「強」;強大。形容詞。「韁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疆:通「強」;強壯。形容詞。「始以疆壯出,及還,須發盡白。」
介:同「芥」;小草。名詞。「無糾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縉:通「搢」;插。動詞。「縉紳、大夫、士萃於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
菁:通「精」;精華,糟碎。形容詞。「吾黨菁華,付之一炬。」
景:同「影」;影子。名詞。「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迥:同「回」;辣轉。動詞。「迥憶後街之屋。」
鳩:同「糾」;集合。動詞。「豪民於聞難,鳩宗族僮奴百許人。」
沮:通「阻」阻止,阻擋。動詞。「帝屢欲召用瑞,執政陰沮之。
句:同「勾」;勾取。動詞。「雖小數,然必句性情,習方俗。
具:通「俱」;全,都,引申為詳細。副詞。「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具:通「俱」;全,都,引申為詳細。副詞。「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具:通「俱」;全,皆。副詞。「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具:同「俱」都,全,副詞。「具告所以欲死秦軍狀」。
距:同「拒」;抗拒。動問。「或走,或閉門旅距。。
距:同「拒」;把守。動詞。「距關,毋內諸侯。」
決:通「訣」訣別,離別。動詞。「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
決:通「訣」;離別。動詞。「辭決而行」。
掘:同「倔」,頑強,固執。形容詞。「掘強沙塞之間,」
抗:通「亢」;高。形容詞。「引商刻羽,抗墜疾徐,並稱善也。」
虧:同「詭」差異,不適應。動詞「其時已與先王之法虧矣。」
雷:通「擂」;敲擊。動詞。「擂鼓大震,北軍大壞。」
儽:通「累」;堆矗,積累。動詞。「即今之儽然在墓者也。」
累:通「摞」;捆綁犯人的大繩子例句中作。捆綁。講,與「臣」一起指。俘虜。」「君之惠,不以纍臣釁鼓。」
累累:通「壘壘」;形容墳墓一個連著一個的樣子。形容詞。「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離:通「罹」;遭遇。動詞。「『離騷』者,猶離憂也。
栗:同「栗」;發抖。動詞。「栗深林今驚層顛。」
簾:同「奩」女子梳妝用的鏡匣。「名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
列:通「裂」;分裂。動詞。「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脟:同「臠」切成塊狀的肉。名詞。切成塊狀的肉。名詞。
廩廩:通「懍懍」;危懼的樣子。形容「而直為此廩廩也。」
陵:通「凌」;凌侮。動詞。「陵壓百姓而邀其上者。「
流離:同「淋漓」;霑濕的樣子。形容詞。「兩股間膿血流離。」
隴:同「壟」;高地。名詞。「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錄:同「碌」;平凡,乎庸。形容詞。「公等錄錄,所謂因人成事者也。」
戮:通「勠」並力,盡力。動詞。「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
臝:同「裸」;裸體。名詞。「接輿髡首兮,桑扈臝行。」
茆:同「茅」;茅草。名詞。「覆之以茆。」
沒:同「歿」;死。動詞。「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
每:同「們」;詞尾,表人的復數。「這都是官吏每無心正當。」
甿:同「氓「耕田的人。名詞。「然陳涉瓮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
俛:同「俯」;低頭,表示服從。動詞。「百越之君,俛首系頸,委命下吏。」
繆:同「穆」溫和,恭敬。例句中為姓。「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
陌:通「百」;量詞。「燒不了的紙錢,與竇娥燒一陌兒。」
莫:同「暮」;日落的時候,晚上。名詞。「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莫:同「暮」;日落時,引申為「末」。「莫春者,春服既成,」
畮:同「畝」土地面積單位。量詞。「末技游食之民,轉而緣南畮
內:同「納」接納,接受。動詞。「然後命使內之,則又再拜,」
內:同「納」接納。動詞。「距關,毋內諸侯。」
內:同「納」,放人。動詞。「公受珠,內所著披襖中,紉之。」
那:同「挪」;抽。動詞。「過幾時,那工夫來望恩人。」
吶:同「訥」;說話遲鈍或口吃,的句中的「只聽得差撥口裡
孽:同「孽」;災害,罪惡。名詞。「況偽孽昏狡,自相夷戮,」
女:同「汝」;人稱代詞。「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毆:通「驅」驅逐。動詞。「今毆民而歸之農。」
畔:通「叛」;背叛,離開。動詞。「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畔:同「叛」;背叛。動詞。「不顧恩義,畔主背親。」
旁:通「傍」依附。接近。動詞。「吾靈尚依旁汝也。「
矉:同「顰」;皺眉頭。動詞。「西施病心而矉其里。
齊:同「劑」;量詞,例句中為名詞。「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
蘄:同「祈」;求。動詞。「蘄勝於人而取於人邪?」
契:同「鍥」;刻,動詞。「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
襁:同「襁";嬰兒的被子,如現在的包袱。名詞。「則人物歸亡,襁至而輻湊。」
躈:同「噭」;一說是肛門。名詞。牛羊蹄躈各以千計。」
禽:通「擒」捕捉。動詞。「將軍禽操,宜在今日。」
禽:通「擒」;捕捉。動詞。「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
詘:同「屈」;彎曲。動詞。「詘右臂支船。」
取:通「娶」;把女子接過來成親。動詞。「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
去:同「弆」;藏。動詞。「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卻:同「卻」,退。「大軍卻,離城三里止營。」
郤:同「隙」;空隙。名詞。「依乎天理,批大卻
闕:通「缺」;缺點。名詞。「必能裨補闕漏」
輮:通「揉」;使……彎曲。動詞。「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蒻:同「箬」,箬竹。名詞。「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
善:通「繕」;修治,拭擦。動詞。「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沈:同「沉」:程度深。副詞。「沈醉不知歸路。」
沈:同「沉」;形容暮靄的程度深。形念去去千里煙波,暮沈沈楚天闊。」
生:同「性」資質,稟賦。名詞。「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聲:通「伸」;陳述,說明。動詞。「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
識:通「志」,標志,記號。名詞「出珠授之,封識宛然。」
識:通「志」;記住。動詞。「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
識:通「志」;記住。動詞。「默而識之,學而不厭。」
食:同「飼」;喂。動詞。「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矢:同「屎」;糞便。名詞。「然與
式:通「拭」;古代車廂前用作扶手的橫木。名詞兵車不式。
逝:通「誓」;發誓。動詞。「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受:同「授」給,與。動詞。「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感也。」
孰:同「熟」;煮熟了的。形容詞。「宰夫顧熊蟠不孰,殺之,」
孰:同「熟」;仔細。形容詞。「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
說:同「說高興,愉快。形容詞。「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說:同「悅;高興。形容詞。:「王說,曰:『詩雲: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說:同「悅」;愉快。高興。形容詞。「而民說之,」
說:同「悅」;愉快。形容詞。「秦王不說。」
竦:同「聳」;高。形容詞。「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太:通「大」;大部分。形容詞。「死者太半。」
湯:同「燙」:用熱水焐。動詞。「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
田:同「畋」;打獵。動詞。「今王田獵於此。」
帖:同「貼」;用標簽標出。動詞。「不用,則以紙帖之。」
帖:同「貼」;粘附。動詞。「對鏡帖花黃。」
庭:同「廷」;國君聽政的朝堂。名詞。「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
塗:同「途」,道路。名詞。「失迷塗知返,往哲是與」
塗:同「途」;道路。名詞。道路。名詞。
土:同「仕」作官。動詞。「重爭土豪,非下也,權重也。」
橐:通「托」;託付,委託。動詞。「重爭士橐,非下也,權重也。
頑:同「玩」;開玩笑。動詞。「我又不同你頑。」
亡:同「無」;不,副詞「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亡:同「無」;不。副詞。「亡何國變,寧南死。」
亡:同「無」;沒有。副詞。「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亡:同「無」,沒有。副詞。「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同「無」;不。副詞。「河曲智叟亡以應。」
亡:同「無」;沒有。副詞。「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
罔:同「網」;羅網。名詞。例句中作動詞,即張開羅網擄捉。「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惟:通「唯」;應答聲。象聲詞。「伏惟啟阿母,今若道此婦,終老不復取!」
惟:通「唯」;只,只有。副詞。「惟先生樂游。」
惟:通「唯」;只,只有。副詞。「故惟日日呼酒買醉。」
惟:通「唯」;只,只有。副詞。「惟陳言之務去。」
惟:通「唯」;只,只有。副詞。「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
惟:通「唯」;只,只有。副詞。「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文:同「紋」紋理。名詞。「其中多斑文小魚。」
文:同「紋」;紋路,紋理。名詞。「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
無:通「毋」;不要。副詞。「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
希:同「稀」稀疏,少,罕見。形容詞。有志乎古者希矣。」
希:同「稀」;稀少。形容詞。「鼓瑟希,鏗爾。」
熙:同「嬉」;歡樂,快樂。形容詞。「其餘則熙熙而樂。」
郤:同「隙」;隔閡,嫌怨。名詞。「令將軍與臣有郤。」
孅:通「纖」;精細。形容詞。「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
縣:同「懸」掛著。動詞。「胡瞻爾庭有縣廛兮?」
縣:同「懸」;掛,動詞。縣明太祖御容明倫堂,率眾拜且哭。
鄉:同「向」對著、朝著。「以至晉鄙軍之日北鄉自剄。」
鄉:同「向」;對著,朝著。介詞。「秦伯素服郊次,鄉師而哭。」
饗:同「享」;受。動詞。「饗德懷恩,詞不悉心。」
向:通「響」;響聲。名詞。砉然向然,奏刀騞然。」
邪:同「耶」;呢,嗎,疑問語氣助詞。「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邪:同「耶」;嗎。疑問語氣詞。「其真無馬邪?」
羞:同「饈」;食物名詞。「玉盤珍羞直萬錢。」
虛:同「墟」,市。名詞。「之虛所賣之。」
畜:通「蓄」;積聚,儲藏。動詞。「故其畜積足恃。」
炎:通「焰」;火焰。名詞。「頃之,煙炎張天。」
奄:同「晻」;日無光。形容詞。「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
厭:通「履」;滿足。形容詞。「暴秦之欲無厭。。
厭:通「饜」;滿足。形容詞「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無厭,」
厭:通「饜」;滿足。形容詞。「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厭,」
厭:通「饜」;滿足。形容詞。「默而知之,學而不厭。」
燕:通「宴」;安逸,安閑。形容詞。「燕坐於華堂之上。」
燕:通「宴」;飲宴。名次。「集賓友酣燕。」
燕:通「宴」;玩樂。「桓公每游燕,輒命袁、伏。」
陽:同「佯」;假裝,表面。「皆陽應曰:『諾,。」
邀:同「要」要挾。動詞。「陵壓百姓而邀其上者,」
要:同「邀」;約。動詞。「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
要:同「邀」;;邀請。動詞。「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要:同「邀」;攔住。動詞。「鳩宗族僮奴百許人,欲要篡以歸。」
要:同「邀」;邀請。動詞。「張良出,要項伯。」
耶:通『爺」;父親。名詞。「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夷:通「怡;平和,和悅。形容詞。「與之論辯,言和而色夷。」
已:同「以」;同「以」「從此已去,勿復如是!」
已:同「矣」;了。語氣助詞。「夫神農以前,吾不知已。」
已:同「矣」;了。語氣助詞。「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以:通「已」;太甚。副詞。「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
以:同「已」;止。動詞。「無以,則王乎?」
佚:同「逸」;安逸,安閑。形容詞。「而人民日以安於佚樂;」
益:同「溢」;漲水。動詞。「澭水暴益。」
逸:通「佚」;散佚。動詞。左忠毅公逸事。」
翼:通「翌」;明(天)。名詞。「翼日進宰。」
陰:通「萌」,樹蔭。名詞。「綠楊陰里白沙堤。」
陰:通「蔭」,樹蔭,名詞。「也傍桑陰學種瓜。」
陰:通「蔭」;綠蔭。名詞。「佳木秀而繁陰。」
有:同「又」;更。副詞。「殆有甚焉。」
有:同「又」;用於整數與零數之間。副詞。「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
有:同「又」;用於整數與零數之間。副詞。「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有:同「又」;用於整數與零數之間。副詞。「其級七千有餘。」
有:同「又」;再。副詞。」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與:同「歟」;嗎。語氣助詞。「可得聞與?」
與:同「歟」;嗎。語氣助詞。「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
與:同「歟」;呢。疑問語氣詞「是誰之過與?」
豫:通「預」;預先,事先。副詞。「豫備走舸,系於船尾。」
員:通「圓」;圓形。名詞。「以精銅鑄成,員經八尺。」
原:同「源」源泉。名詞。「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圓:同「圓」;圓形。名詞。「多平方,少圓。」
芸:同「耘」;鋤草。動詞。「植其杖而芸。」
暫:通「漸」,欺詐。動詞。「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
蚤:通「早」;在先,還沒到時候。形容「使遂蚤得處囊中。」
蚤:通「早」;在先,還沒到時候。形容詞。「旦日不可不蚤來謝項王。」
責:同「債」;欠別人的錢財。名詞。「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於薛乎?」
曾:同「增」;增加。動詞。「曾益其所不能。」
旃:同「氈」;毛織的氈毯。名詞。「與旃毛並咽之。」
霑:同「沾」;浸濕,浸潤。動詞。「因泣下霑衿,與武決去。」
振:通「震」;震動。動詞。「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驚恐或情緒過分激動。形容詞。「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動。動詞。「執敲撲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
振:同「賑」;救濟。動詞。「大命將泛,其之振救。」
征:同「徴」;證據。名詞。「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
支:通「肢」;肢體。名詞。「四支猶溫,一目未瞑,」
枝:同「肢」;肢體。名詞。「為長者折枝,」
知:通「智」;聰明,智慧。形容詞。「以大知而察及邇言。」
知:通「智」;聰明,智慧。形容詞。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名詞。「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祗:同「只」;只是。副詞。「祗辱於奴隸人之手。」
直:通「值」;價錢,代價。名詞。「系向牛頭充炭直。」
直:通「值」;價錢。名詞。「昂其直,居為奇貨。」
直:通「值」;價值,引申為公正的待遇。「樂國樂國,愛得我直。」
直:通「值」;值得。動詞。史進道:「直什麼?」
直:通「值」;價值,動詞。玉盤珍羞直萬錢。」
指:同「旨」;旨趣。名詞。「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
質:通「贄」;見面禮。名詞。「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幣委質事楚,」
質:同「鑕」,刑具,殺人時作墊用的砧板。名詞。「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
陼:同「渚」;水中間的小塊陸地。朝發枉陼兮,夕辰陽。」
屬:同「囑」;囑托、託付。動詞。「屬予作文以記之。」
住:通「駐」;動詞「備用肅計,進住鄂縣之樊口。」
著:同「著」,穿。動詞。「著我舊時裳。」
轉:通「囀」;鳥宛轉地叫。動詞。「蟬則千轉不窮。」
椎:通「錘」;兵器。例句中前一個「椎」為名詞,後一個活用為狀語。「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
濯:通「濁」骯臟,水不清。形容詞。「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茲:通「滋」副詞。茲,更加。「賦斂茲重」。
咨:同「諮」;詢問。動詞。「事無大小,悉以咨之。」
卒:通「猝」,倉猝。形容詞。「五萬兵難卒合。」
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具。名詞,「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坐:同「座」;座位。名詞。「直上載公於上坐,」
坐:同「座」;座位。名詞。「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18個文言虛詞


⑴表示轉折關系,相當於「然而」、「可是」、「卻」。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②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⑵表示偏正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詞,相當於「著」、「地」等,或不譯。例:
①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
②朝而往,暮而歸

⑶表示假設關系,連接主語和謂語,相當於「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②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⑷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或不譯。例:
①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②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

⑸表示承遞關系,相當於「而且」、「並且」、「就」或不譯。例:
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聞而愈悲。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軍驚而壞都舍。

⑺通「爾」,你,你的。例:
①而翁歸。
②若欲死而父。

「而已」罷了。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時潛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為天下之知戰得惟我而已。
⑤比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後」才,方才。例:
①賴膚覺之助,而後見

❹ 高中文言文虛詞 固 字的整理

固:1.堅固,特指地形險要和城郭堅固。《荀子.王制》:「兵勁城固」回
2.固執,頑固。《列答子.湯問》:「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3.鄙陋。司馬相如《上林賦》:「鄙人固陋,不知忌諱。」
4.副詞。本來。司馬遷《報任安書》「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5.通「故」。連詞。所以,因此。柳宗元《封建論》:「吾固曰:非聖人之意也,勢也。」

❺ 高中語文課本文言實虛詞完整總結

一.而

1.表示轉折關系,相當於「然而」、「可是」、「卻」。例: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②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④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2.表示偏正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詞,相當於「著」、「地」等,或不譯。例:①一絲而累,以至於寸。②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③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餘則熙熙而樂。

④朝而往,暮而歸。⑤掩口胡盧而笑。

3.表示假設關系,連接主語和謂語,相當於「如果」、「假使」。例:①人而無信,不知其可。②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4.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或不譯。例:①敏而好學,不恥下問。②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④秦師輕而無禮。

5.表示承遞關系,相當於「而且」、「並且」、「就」或不譯。例: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余聞而愈悲。③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④滅滑而還。

6.通「如」:好像,如同。例:軍驚而壞都舍。

7.通「爾」,你,你的。例:①而翁歸。②若欲死而父。③而母立於茲。

8.復合結構的用法

(1)「而已」:罷了。例: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②如是而已。③俟封奏時潛易之而已。④此其心以為天下之知戰得惟我而已。⑤比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2)「而後」:才,方才。例:①賴膚覺之助,而後見為體。②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③三月而後成。④說書雖小技,然必句性情,習方俗。如優孟搖頭而歌,而後可以得志。⑤假諸人而後見也。

(3)「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例:①今以鍾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②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二.何

1.什麼。例:①子何而往?(何:憑什麼。)②大鐵椎,不知何許人。③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

2.怎麼樣。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

3.哪裡。例: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裡。)②卻看妻子悉何在。③豫州今欲何至?④何由知吾可也。

4.多麼。例:①水何澹澹,山島竦峙。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③作計何不量!

5.為什麼。例:①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為,何哉?②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③安陵群不聽寡人,何也?④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⑤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

6.怎麼。例:①若為佣耕,何富貴也?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7.作語助詞相當於「啊」。例: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

8.何:通「呵」,喝問。例: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呵問他是誰何意思是檢查盤問。)

9.復合結構的用法

(1)「何如」:怎麼樣,怎樣。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今日之事何如?③君謂皇上何如人也?④痛定思痛,痛何如哉!⑤求,爾何如?

(2)「何消」:哪用得著。例:這自然,何消吩附。

(3)「何若」:如何,怎樣。例:此為何若人。

(4)「何嘗」:並非。例:你說的何嘗不是。

(5)「何為」:⑴什麼是。例:何為「護官符」?⑵怎麼會?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⑶作什麼。例:①客何為者?②敬傑多而財有餘,何為而不成?

(6)「何意」:⑴什麼意思。例:卻不害我,倒與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

⑵豈料,哪裡料到。例: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7)「何由」:⑴如何。例:長夜沾濕何由徹。⑵什麼原因。例:致之何由?由於疾病。⑶從什麼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

(8)「何乃」:怎麼能。例:何乃太區區!

(9)「何得」:怎麼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

(10)「何加」:有什麼益處。例:萬鍾於我何加焉!

(11)「何曾」:有什麼益處。例: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

(12)「何其」:多麼。例:何其衰也!

三.乎

1.表示疑問語氣,相當於「嗎」、「呢」。例:①天下事有難易乎?②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③將以實籩豆奉祭祀,供賓客乎?④然,胡不己乎?⑤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⑥若毒之乎?⑦君將哀而生之乎?⑧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⑨齊人固盜乎?⑩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11)壯士,能復飲乎?(12)技蓋至此乎?(13)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14)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嗎」、「呢」。例:①孰為汝多知乎!②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③人取之,未嘗有言而獨不足子所乎?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⑤求劍若此,不亦惑乎?⑥而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在國乎?

⑦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⑧至廢孟子而不立,非導源於小儒乎?⑨非仁木乎?⑩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觚乎?

3.形容詞詞尾,有時相當於「地」。例:①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乎干城之具也。②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③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④忽乎吾將行兮。

4.表示測度語氣,相當於「吧」。例:①日食飲得無衰乎?②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③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④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

5.同「於」。例:①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②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後矣。③吾嘗疑乎是。(乎:對。)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⑤頹然乎其間。⑥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者也。⑦良劍期乎斷,不期乎莫鋣。(乎:引進動作的對象。)⑧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⑨亦無怪乎其私之也。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乎:對。)(11)子言未發而哀樂具乎其前。(12)蓋進乎技矣。(13)王變乎色曰。(14)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15)依乎天理,批大 ,導大 。(16)以吾一日長乎爾。(爾:比。)(17)攝乎大國這間。(18)異乎三子者之撰。(19)浴乎沂。(20)幽獨處乎山中。

6.表示感嘆語氣,相當於「啊」、「呀」。例:①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②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③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7.表示商量語氣,相當於「嗎」,「吧」。例:①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②無以,則王乎?

8.用在句中,表示停頓語氣。例:於是乎書。

四.乃

1.於是,就。例:①乃取一葫蘆置於地。②乃入見。③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④曰:「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乃罷會。⑤良乃入,具告沛公。⑥懷王乃悉發國中兵。

2.才,這才。例:①雖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損而潤色之。(乃:然後才。)②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③悉使蠃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④度我至軍中,公乃入。⑤泛彭蠡口,四望無際,乃知太白「開帆入天境」之句為妙。

3.卻。例:①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③今君乃亡趙走燕。④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4.是,就是,原來是。例:①視之,乃龐德也,②當立者乃公子扶蘇。③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乃:一說這里有「在」的意思)④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⑤諸葛亮真乃神人。⑥路旁一歧東上,乃昔所未至者。⑦嬴乃夷門抱關者也。⑧謂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公雲。⑨是乃仁術也。

5.竟然。例: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漢。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⑹他的。例:是芋視乃婦也。⑺乃至,甚至。例:蒙沖斗艦乃以千數。(乃:一說竟然。)

6.可是。例:①零落難堪,似成棄物;乃摘而藏之,雙備經年裹物之用。②時夫仆俱陰險行後,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覺引余獨往。(乃:一說只是,表示輕微的轉折。)

7.而,又。例: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8.這樣。例:夫我乃行之。

9.你,你的。例: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五.其

1.用作第三人稱,表示領屬關系,相當於「他、她、它(們)的。」例:①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益。」(其:他的。)②恐前後受其敵。(其:它們的。)③其夫囈語。(其:她的。)④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其:它的)⑤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其:他們的。)⑥其釵環裙襖,三人皆是一樣的妝飾。(他:她們的。)

2.其中,其中的。例: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②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③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

3.活用作第一人稱。相當於「我(的)」、「自己(的)。」例:①並自為其名。②舍其文軒。③既其出。(其:我們)④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⑤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其:我的)⑥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⑦不敢以其富貴驕士。⑧遂前其足。⑨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名曰《指南錄》。⑩亦各言其志也!

4.用作第三人稱,相當於「他、她、它(們)。」例:①妻跪問其故。?②念悲其遠也。(其:她)③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其:他們)④望請其指教。(其:她們)⑤成以其小,劣之。(其:它)⑥矗不知其幾千萬落。(其:它們)

5.在句中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例: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如土石何:又能拿這些泥士石頭怎麼樣。)②其孰能譏之乎?③且行千里,其誰不知?④其為死君乎?

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遠指,相當於「那」之類的詞。例:①其不設色者:曰水墨。(其:那。)②懷其璧。(其:那塊)③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本義項指後一個「其」:那個。)④其極刑,曰:「順我,即先刺心;事則四肢解盡,心猶不死。」(其:一說如果。)⑤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其往:其後,將來)⑥未必有其實。(其:那樣。)

7.表示選擇關系,相當於"是......還是......".例: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8.指示人、事、物,有時表示近指,相當於「這」之類的詞。例: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其:這種)②今存其本不忍廢。(其:這)③此其患不見於今,而將見於他日。(此其:這種。此、其同義連用。)

9.在句中表示祈使語氣,相當於「可」、「還是」。例:①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要)②依新已五歲,轉眼成人。汝其善撫之。(其:可要。一說表示期望。)③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其:還是)④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其:可,一定。這里有命令的意味。)

10.在句中表示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不概」、「可能」。例:①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賜。②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③則齊國其庶幾乎?

11.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如果」。例:①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六.且

1.暫且,姑且。例:①你兩個且在這里,等灑家去打死了那廝便來!②存者且偷生。③這個,你且收著。④別君去兮何時還?⑤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⑥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

2.將,將要。例:①以為且噬己也。②今且九十。③久居,禍且及汝。④不出,火且盡。⑤且為之奈何。⑥若屬皆且為所虜。⑦民且狼顧。⑧旦暮且下。⑨人且死見鬼,宜見數百千萬。⑩旦夕且死。(11)范君知其必且西奔。

3.而且,並且。例:①且人之患志之不立。②余悲之,且曰。③且以一譬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④肅宣權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且問備曰。⑤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且:一說況且。)⑥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⑦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己久疲。⑧且立石於其墓之門。⑨且矯詔紛出。⑩是立法以警其餘,且懲後也。(11)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1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13)且使遽告於鄭。

4.況且,再說。例:①且焉置土石?(且:一說而且。)②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③且秦強而趙弱。④且相如素賤人。⑤且遷我如振落葉耳。⑥且行千里,其誰不知?⑦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5.尚且,還。例:①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6.連接兩個形容詞,表示關系:又,又......又......。例:①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調和之有異,時、位移人也。②河水清且漣漪。③示趙弱且怯也。④三軍既惑且疑。⑤磐石方且厚。⑥四體康且直。

7.同「夫」,句首助詞。例: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

8.連接兩個動詞表示並列關系:一面......,一面......;一邊......,一邊......。例:①又有若老人咳且笑於山谷中者。②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

9.如果。例:明復妄言,我當焚汝廬。

10.還有,那末。例: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

11.復合結構的用法

(1)「且住」,即「且慢」,暫時慢著,常含阻止之意。例:①且住,再要十斤都是肥的。②且住,你聽我說!③瑜又曰:「子翼,且住!......教你看曹賊之首!......」

(2)「且夫」:句首助詞,表示下文是更進一步的是議論。例:⑴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⑵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

(3)「且如」:就像。例:且如今年冬。

以上來自網路知道

❻ 高中18個文言文虛詞的用法和意義是什麼

18個虛詞為: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

1.【而】

(一)用作連詞。

1.表示並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
2.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3.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陳情表》)
4.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①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5.表示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假如"。
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6.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可不譯。
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7.表示因果關系,
①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8.表示目的關系,
①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①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2.【何】
(一)用作疑問代詞。
1.單獨作謂語,後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麼""什麼原因"。
①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裡""什麼"。譯時,"何"要後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
3.作定語,可譯為"什麼""哪"。
①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

(二)用作疑問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麼""怎麼"。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
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麼""多麼""怎麼這樣"。
①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三)作語助詞,相當於「啊」。
①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孔雀東南飛》)
(四)何:通「呵」,喝問。
①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呵問他是誰何。意思是檢查盤問。)(《過秦論》)

3.【乎】

(一)用作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
①幾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②技蓋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嗎」、「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在國乎?(《鴻門宴》)
3.表測度或商量語氣,可譯為"吧"。
①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庄暴見孟子》)
②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4.用於感嘆句或祈使句,可譯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齊桓晉文之事》)
5.用在句中的停頓處。
①於是乎書。

(二)用作介詞,相當於"於",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譯。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岳陽樓記》)(乎:於)
②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後矣。(《捕蛇者說》)(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前一個「乎」:在;後一個「乎」:比。)
④吾嘗疑乎是。(乎:對。)
⑤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論語》)(乎:對。)
⑥亦無怪乎其私之也。(乎:對於)
⑦蓋進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長乎爾。(爾:比。)

(三)可作詞尾,譯為「……的樣子」「……地」。
①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庖丁解牛》)

4.【乃】

(一)用作副詞。
1.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才」「這才」「就」等
①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2.強調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
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漢。(《桃花源記》)
3.可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只""僅"等。
①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
4.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

(二)用作代詞。
1.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也作主語,譯為"你"。不能作賓語。
①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2.用作指示代詞,譯為「這樣」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齊桓晉文之事》)
3.還可作連詞用,釋為"若夫"、"至於""如果"等。

5.【其】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
①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包括復數)。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4.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
①及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②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
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於「這」「這個」「這些」。
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
5.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
①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鍾山記》)

(二)用作副詞。
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於「可」、「還是」。
①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要)
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①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師說》)
②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庄暴見孟子》)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 。
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三)用作連詞。
1.表示選擇關系,相當於「是……還是……」 。
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2.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如果」。
①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四)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
①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6.【且】

(一)用作連詞。
1.遞進關系,而且,並且。例:
①且立石於其墓之門(《五人墓碑記》)
2.遞進關系,況且,再說。
①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陳涉世家》)
3.讓步關系,尚且,還。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4.並列關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趙弱且怯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用作副詞。
1.將,將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
2.暫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7.【若】

(一)動詞,像,好像。
①視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長脛,意似良(《促織》)

(二)用作代詞。
1. 表對稱,相當於"你""你們";作定語時則譯為"你的"。
①若入前為壽 ,壽畢 ,請以劍舞(《鴻門宴》)
2.表近指,相當於"這""這樣""如此"。
①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齊桓晉文之事》)

(三)用作連詞。
1.表假設,相當於"如果""假設"等。
①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赤壁之戰》)
2.表選擇,相當於"或""或者"。
①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漢書•高帝紀》)
3.至,至於。
①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齊桓晉文之事》)

8.【所】

(一)名詞,處所,地方。
①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

(二)助詞
1.放在動詞前同動片語成"所"字結構,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
①會征促織,成不敢斂戶口,而又無所賠償(《促織》)
2.「所」和動詞結合,後面再有名詞性結構,則所字結構起定語的作用。
①夜則以兵圍所寓舍。(《〈指南錄〉後序》)
1.到處。
①石之鏗然有聲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鍾山記》)
2.所在之處,處所。
①原來有這等一個所在,且回衙去(《閨塾》)

9.【為】

(一)動詞。
1.有「做」「作為」「充當」「變成」「成為」等義,翻譯比較靈活。
①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過秦論》)
②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過秦論》)
2.以為,認為。
①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鴻門宴》)
②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
3.判斷詞,是。
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介詞。
1.表被動,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譯為「被」。
①吾屬今為之虜矣。(《鴻門宴》)
2.介紹原因或目的。為了,因為。
①慎勿為歸死,貴賤輕何薄(《孔雀東南飛》)
3.介紹涉及的對象。給,替。
①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廉頗藺相如列傳》)
4.對,向。
①為之奈何?(《鴻門宴》)
②如姬為公子泣(《信陵君竊符救趙》)
5.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可譯為"當""等到"等。
①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呢。
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10.【焉】

(一)兼詞。
1.相當於「於之」、「於此」、「於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其中)。(《論語》)
2.相當於「於何」。譯為「在哪裡」「從哪裡」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詞。
1.相當於「之」。
①惟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
②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2.哪裡,怎麼。
①未知生,焉知死(《論語》)

(三)語氣詞。
1。句末語氣詞,了,啊,呢。
①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
②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齊桓晉文之事》)
2.作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相當於「也」。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師說》)
3.作詞尾,相當於「然」,譯為「……的樣子」「……地」。
①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阿房宮賦》)

11.【也】

(一)句末語氣詞,
1.表示判斷語氣。
①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鴻門宴》)
2.句末語氣詞,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齊桓晉文之事》)
②雷霆乍驚,宮車過也。(《阿房宮賦》)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嘆的語氣。
①鳴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過秦論》)
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反詰語氣。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庄暴見孟子》)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
①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崤之戰》)

(二)句中語氣詞。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
①是說也,人常疑之。(《石鍾山記》)

12.【以】

(一)介詞
1.表示工具。譯為:拿,用,憑著。
① 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2.表示憑借。譯為:憑,靠。
①以勇氣聞於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
3.表示所處置的對象。譯為:把。 ①操當以肅還付鄉黨。(《赤壁之戰》)
4.表示時間、處所。譯為:於,在,從。
①以八月十三斬於市。
5.表示原因。譯為:因為,由於。
① 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頗藺相如列傳》)
6.表示依據。譯為:按照,依照,根據。 ①今以實校之。(《赤壁之戰》)
說明:「以」字的賓語有時可以前置,有時可以省略。
①以一當十(成語) ②夜以繼日(成語)

(二)連詞。
1.表示並列或遞進關系。可譯為「而」「又」「而且」「並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
2.表示承接關系,前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可譯為"而"或省去。
①余與四人擁火以入。(《石鍾山記》)
3.表示目的關系,後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果。可譯「而」「來」「用來」「以致」等。
①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廉頗藺相如列傳》)
4.表示因果關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例如:
①不賂者以賂者喪(《六國論》
5.表示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淵明《歸去來辭》)

(三)助詞
1.作語助,表示時間、方位和范圍。例:
①受命以來,夙夜憂嘆。(以:表時間)(《出師表》)
2.作語助,起調整音節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懷。(《孔雀東南飛》)

(四)動詞
1.以為,認為。 ①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觸龍說趙太後》)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涉江》)

(五)名詞。譯為:緣由,原因。 ①古人秉燭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經。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盡矣。
2.通「已」,止。 ①無以,則王乎?

13.【因】

(一)介詞。
1.依照,根據。
①罔不因勢象形。(《核舟記》)
2.依靠,憑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過秦論》)
3.趁著,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鴻門宴》)
4.通過,經由。
①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鴻門宴》)
5.因為,由於。
①因造玉清宮,伐山取材,方有人見之。

(二)副詞。
1.於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戰》)
2.原因,緣由,機緣。
①於今無會因。(《孔雀東南飛》)

(三)動詞
1.根據
①故事因於世,而備適於事(《五蠹》)
2.沿襲,繼續。
①蒙故業,因遺策。(《過秦論》)

14.【於】

(一)介詞。
1.在,從,到
①乃設九賓禮於庭。(在)《廉頗藺相如列傳》
2.「在……方面」「從……中」
①荊國有餘地而不足於民。
②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悔。(《游褒禪山記》)
3.由於
①業精於勤、荒於嬉(《進學解》)
4.向,對,對於。
①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赤壁之戰》)
5.被。
①君幸於趙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屈原列傳》)
6.與,跟,同。
①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
②燕王欲結於君。《廉頗藺相如列傳》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於虎也。」

15.【與】

(一)介詞。
1.介詞。和,跟,同。
①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
②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2。給,替。
①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陳涉世家》)
②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3.比,和……比較。
①吾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六國論》)

(二)連詞。
1.連詞。和,跟,同。
①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勾踐滅吳》)
②勾踐載稻與脂於舟以行。(《勾踐滅吳》)

(三)動詞。
1.給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與之母;生二子,公與之餼。(《勾踐滅吳》)
②則與一生彘肩(《鴻門宴》)
2.結交,親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
3.對付。
①龐暖易與耳。
4.參加,參與。
①騫叔之子與師。(《騫叔哭師》)
5.贊許,同意。
①吾與點也。
②朝過夕改,君子與之。

(四)通假。通「歟」。句末語氣詞,表示感嘆或疑問。
①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16.【則】

(一)連詞。
1.表示承接關系。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是"。例如:
①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鴻門宴》)
2.表示條件、假設關系。譯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麼」「就」「便」。
3.表示並列關系。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構相似的一個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間是並列關系。可譯為"就",或不譯。
①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4.表示轉折、讓步關系。表示轉折時,用在後一分句,譯為"可是""卻";表示讓步時,用在前一分句,譯為"雖然""倒是"。
①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②手裁舉,則雙超忽而躍(《促織》)
5.表示選擇關系。常和「非」「不」呼應著用,譯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

(二)副詞。
1.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2.表對已然或發現的強調。可譯為「已經」「原來」「原來已經」。
①及諸河,則在舟中矣。(《餚之戰》

(三)名詞。
1.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
①《論語》六則。
2。准則,法則。
①以身作則。
(四)動詞。效法。
①遵後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輒」,總是,常常。
①居則曰:「不吾知也!」

17.【者】

(一)助詞。
1.指人、物、事、時、地等。「……的」,「……的(人、東西、事情)」。
①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觸龍說趙太後》)
2.用在數詞後面,譯為「……個方面」「……樣東西」「……件事情」。
①此數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戰》)
②或異於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3.用作「若」「似」「如」的賓語,譯為「……的樣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說》)
4.放在後置的定語後面,相當於「的」。
①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赤壁之戰》)
5.放在主語後面,引出判斷,不必譯出。
6.用在「今」「昔」等時間詞後面,不必譯出。
①近者奉辭伐罪。(《赤壁之戰》)
②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赤壁之戰》)

(二)語氣詞。
1.放在疑問句的句末,表示疑問語氣等。
①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18.【之】

(一)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他、她、它(們)。有時靈活運用於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
①太後盛氣而揖之。(《觸龍說趙太後》)
2.指示代詞,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將伐顓臾》)

(二)助詞。
1.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
①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②子而思報父母之仇,臣而思報君之仇。(《勾踐滅吳》)
2.放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①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退秦師》)
3.放在倒置的動(介)賓短語之間,作為賓語提前的標志。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師說》)
4.放在倒置的定語與中心語之間,作為定語後置的標志。
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②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傳》)
5.用在時間詞或動詞(多為不及物動詞)後面,湊足音節,沒有實在意義。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於國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三)動詞,到……去。
①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兮辭》

❼ 高考文言文的18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分別是什麼

一、而

1.連詞

(1)表並列,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蟹六跪而二螯。(《勸學》)

(2)表遞進,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3)表承接,可譯為「就」「接著」「然後」「於是」,或不譯。

①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石鍾山記》)

②圖窮而匕首見。(《史記·荊軻刺秦王》)

(4)表轉折,可譯為「但是」「卻」。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5)表假設,可譯為「如果」「假如」。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

婉貞》)

(6)表修飾,即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不譯或譯為「地」。

①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

②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

(7)表因果,可譯為「因而」。

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2.代詞

只用作第二人稱,一般做定語,譯為「你的」;偶爾也做主語,譯為「你」。

某所,而母立於茲。(《項脊軒志》)

3.音節助詞

常與其他虛詞構成「復音虛詞」。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

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口技》)

②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已而」「俄而」一般用來表示時間不久。

二、何

1.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麼」「怎麼」。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麼」「多麼」「怎麼這樣」。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觀滄海》)

2.代詞

(1)疑問代詞,可譯為「什麼」。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2)做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裡」。

①豫州今欲何至?(《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②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兮辭》)

3.復音虛詞

「何如」,「何以」。

「何如」常用於疑問句中,表疑問或詰問,相當於「怎麼樣」或「什麼樣」。

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史記·鴻門宴》)

「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於疑問句中做狀語,根據「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拿什麼」「憑什麼」等。

何以戰?(《左傳·曹劌論戰》)

三、乎

1.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

兒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2)表測度或商量語氣,可譯為「吧」。

①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庄暴見孟子》)

②日食飲得無衰乎?(《觸龍說趙太後》)

(3)表反問語氣,可譯為「嗎」。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

(4)用於感嘆句,可譯為「啊」「呀」等。

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

(5)用在句中的停頓處,表舒緩語氣,可不譯。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兮辭》)

2.介詞,相當於「於」

①生乎(在)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比)吾。(《師說》)

②叫囂乎東西。(《捕蛇者說》)

3.用於詞尾,可譯為「……的樣子」。

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庖丁解牛》)

四、乃

1.副詞

(1)表示順接,可譯為「就」「這才」等。

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左傳·曹劌論戰》)

(2)表示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

①今君乃亡趙走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

(3)表示限制或條件,可譯為「才」「僅」等。

臣乃敢上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4)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②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史記·陳涉世家》)

2.代詞

第二人稱代詞,「你」「你的」。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

五、其

1.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可代人、事物,用在名詞之前,做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第三人稱代詞。一般代人,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做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主謂短語,在句中做主語或賓語修飾語),應譯為「他」「它」,不能加「的」。

①秦王恐其破璧。(「其破璧」做賓語)(《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其聞道」做主語)(《師說》)

③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其可目」做賓語)(《芙蕖》)

(3)第一人稱代詞。可用做定語或小主語,視句意譯為「我的」或「我(自己)」。

①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②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4)指示代詞,表遠指。做定語,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

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5)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

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鍾山記》)

2.副詞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測度、反詰、婉商、期望、祈使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視情況可譯為「大概」「難道」「還是」「可要」等,或省去。

①其皆出於此乎?(表測度,大概)(《師說》)

②其孰能譏之乎?(表反詰,難道)(《游褒禪山記》)

③汝其勿悲!(表婉商,可要)(《與妻書》)

④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表期望,一定)(《伶官傳序》)

⑤吾其還也。(表祈使,還是)(《燭之武退秦師》)

3.連詞

做連詞用時,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設,可譯為「如果」;或表選擇,可譯為「是……還是……」。

①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表假設)(《送東陽馬生序》)

②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表選擇或反詰,難道)(《馬說》)

六、且

1.連詞

(1)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而且」「況且」「再說」。

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2)表並列關系,可譯為「並且」「又」。

示趙弱且怯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表讓步關系,相當於「尚且」,先讓步,後推進一層。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史記·鴻門宴》)

2.副詞

相當於「將」「將要」「暫且」「姑且」。

①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

②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孔雀東南飛》)

七、若

1.代詞

第二人稱代詞,「你」「你的」。

若為佣耕,何富貴也?(《史記·陳涉世家》)

2.連詞

(1)表假設,相當於「如果」「假設」等。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2)表選擇,相當於「或」「或者」。

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漢書·高帝紀》)

3.復音虛詞

「若」和「夫」「至」結合,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層意思的開頭,表示他轉。

①若夫淫雨霏霏。(《岳陽樓記》)

②至若春和景明。(《岳陽樓記》)

八、所

1.助詞

(1)經常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結合,組成「所」字結構。「所」字結構是名詞性短語,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況」等。

①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②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

(2)「所」和動詞結合,後面再有名詞性結構,則「所」字結構起定語的作用。

夜則以兵圍所寓舍。(《〈指南錄〉

後序》)

2.在有些句子中,「為」和「所」呼應,組成「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

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黨所笑。(《報任安書》)

3.復音虛詞

「所以」。「所」和「以」連用,文言文中也常見。用法主要有兩種:一種表示原因,一種表示手段和目的。

①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表示原因)(《出師表》)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表示手段或憑借的方法)(《師說》)

九、為

1.動詞

(1)有「做」「作為」「充當」「變成」「成為」等義,翻譯比較靈活。

①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過秦論》)

②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過秦論》)

③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勸學》)

⑤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史記·鴻門宴》)

(2)可譯為「以為」「認為」。

①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史記·鴻門宴》)

②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

(3)判斷詞,可譯為「是」。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史記·鴻門宴》)

2.介詞

(1)除表被動外,一般讀去聲。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可譯為「向」「對」等。

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2)表示介紹涉及的對象,可譯為「替」「給」等。

①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史記·廉頗藺相如傳》)

②公為我獻之。(《史記·鴻門宴》)

(3)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可譯為「當」「等到」等。

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

(4)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可譯為「為著」「為了」。

①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

②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孔雀東南飛》)

(5)表示動作、行為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

(6)表示被動。讀「wéi」,可譯為「被」。「為」所引進的是動作行為的主動者;有時亦可不出現主動者;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結構。

①身死國滅,為天下笑者。(《過秦論》)

②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史記·鴻門宴》)

③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3.助詞

讀「wéi」,常用於句末,表示詰問,前面有疑問代詞跟它呼應。可譯為「呢」。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史記·鴻門宴》)

十、焉

1.語氣助詞

(1)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譯出。

於是予有嘆焉。(《游褒禪山記》)

(2)有時用於反詰語氣,可譯為「呢」。

萬鍾於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3)用在形容詞、副詞詞尾,起附加作用,相當於「然」,可譯為「……的樣子」。

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鍾山記》)

2.代詞

(1)相當於人稱代詞「之」。

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

(2)疑問代詞,可譯為「哪裡」。

未知生,焉知死。(《論語》)

3.兼詞

相當於「於之」「於是」。

①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從這里)(《勸學》)

②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其中)(《論語》)

③激於義而死焉者也。(在這件事情上)(《五人墓碑記》)

十一、也

1.語氣助詞

經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種語氣。

(1)表判斷。

①雷霆乍驚,宮車過也。(《阿房宮賦》)

②環滁皆山也。(《醉翁亭記》)

(2)表肯定。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鍾山記》)

(3)表疑問。「也」表示疑問語氣,句中一般要用疑問代詞。

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庄暴見孟子》)

(4)表感嘆。「也」表示感嘆語氣,句中一般要用疑問代詞。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5)表商量。可譯為「吧」。

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2.句中語氣詞

用在句中,表示停頓,以舒緩語氣。

①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送東陽馬生序》)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

十二、以

1.介詞

(1)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視情況譯為「用」「拿」「憑借」「依據」「按照」「用(憑)……身份」等。

①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察今》)

②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問:「何以戰?」(《左傳·曹劌論戰》)

④余船以次俱進。(《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2)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

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於」。

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時操軍兼以飢疫,死者太半。(《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4)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和處所,用法同「於」,可譯為「在」「從」。

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祭妹文》)

(5)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

①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戰國策·周策》)

②(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信陵君竊符救趙》)

2.連詞

(1)表並列或遞進,可譯為「而」「又」「而且」「並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

(2)表承接,可譯為「而」或省去。

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游褒禪山記》)

(3)表目的,可譯為「來」「用來」「以便」等。

①作《師說》以貽之。(《師說》)

②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4)表因果,可譯為「因為」。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5)表修飾,可譯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歸去來兮辭》)

(6)表結果,可譯為「以致」。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

3.助詞

(1)表示時間、方位和范圍。

①受命以來,夙夜憂嘆。(《出師表》)

②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起調整音節作用。

逆以煎我懷。(《孔雀東南飛》)

4.動詞

可譯為「認為,以為」「用」「行」等。

①皆以美於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涉江》)

5.復音虛詞

「以是」「是以」,相當於「因此」,引出事理發展或推斷的結果。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送東陽馬生序》)

十三、因

1.介詞

(1)引進動作行為實施的根據、前提。可譯為「根據」「依據」「按照」等。

變法者因時而化。(《察今》)

(2)引進動作行為發生、出現時所憑借、依靠、依賴的事物或條件。可譯為「憑借」「依賴」「依靠」「憑(著)」等。

我欲因之夢吳越。(《夢游天姥吟留別》)

(3)引進動作行為發生、出現時所藉助的時機、條件。可譯為「乘」「趁著」「趁」「順著」等。

不如因善遇之。(《史記·鴻門宴》)

(4)以人或事物為媒介或手段而達到某種目的或實施某一動作行為。可譯為「通過」「由」等。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5)引進動作行為發生、出現的原因、理由。可譯為「因為」「由於」。

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諫太宗十思疏》)

2.副詞

於是,就。

因拔刀斫前奏案。(《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3.連詞

連接分句,用於因果關系復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

時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送東陽馬生序》)

4.動詞

沿襲。蒙故業,因遺策。(《過秦論》)

十四、於

1.介詞

(1)引進動作的時間、處所、范圍、對象、方面、原因等,可譯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從」「跟」「同」「對」「對於」「給」「由於」等。

①得復見將軍於此。(在)(《史記·鴻門宴》)

②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在……方面)(《墨子·公輸》)

③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在……中)(《出師表》)

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向)(《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⑤故燕王欲結於君。(跟、同)(《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⑥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對、對於)(《師說》)

(2)放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可譯為「比」。

①良曰:「長於臣。」(《史記·鴻門宴》)

②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勸學》)

有時則只是表示對象的性質和狀態,可不譯。

非常之謀難於猝發。(《五人墓碑記》)

(3)放在動詞之後,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有時動詞前還有「見」「受」等字和它相應。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復音虛詞

「於是」,用法與現代漢語的「於是」不完全相同。

(1)放在句子開頭,表前後句的承接或因果關系,與現在的承接連詞或因果連詞相同。現代漢語也這樣用。

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放在謂語之前或謂語之後,「於是」屬介賓短語做狀語或補語,分別相當於「在這」「從這」等。

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捕蛇者說》)

十五、與

1.介詞

(1)和,跟,同。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史記·鴻門宴》)

(2)給,替。

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史記·陳涉世家》)

(3)比,和……比較。

吾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2.連詞

和,跟,同。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師說》)

3.動詞

(1)給予,授予。

則與一生彘肩。(《史記·鴻門宴》)

(2)結交,親附。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六國論》)

(3)參加,參與。

蹇叔之子與師。(《崤之戰》)

(4)贊許,同意。

吾與點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4.通假。通「歟」。句末語氣詞,表示感嘆或疑問

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十六、則

1.連詞

(1)表承接,可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是」。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史記·鴻門宴》)

(2)表假設,相當於「假使」「如果」或「那麼」「就」。

①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②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

(3)表並列,這種用法都是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構相似的一個分句里,表示兩個(或兩個以上)分句之間(不是表示兩詞之間)是並列關系。可譯為「就」,或不譯。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4)表轉折、讓步,可譯為「可是」「卻」,或譯為「雖然」「倒是」。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5)表示選擇關系,常和「非」「不」呼應著用,譯為「就是」「不是……就是」。

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

2.副詞

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十七、者

1.代詞

(1)指人、物、事、時、地等,表示「……的」,「……的(人、東西、事情)」。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核舟記》)

(2)用在數詞後面,譯為「……個方面」「……樣東西」「……件事情」。

①此數者,用兵之患也。(《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②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3)用在「今」「昔」等時間詞後面,不必譯出。

今者項庄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史記·鴻門宴》)

2.助詞

(1)語氣詞,用於詞、片語之後,表示提頓、說明與判斷。經常與「也」配合,組成「……者,……也」這一文言典型判斷句式。

①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語氣詞,放在疑問句的句末,表示疑問語氣等。

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與「如」「似」「若」等相呼應,表示同類事物或類似事物的關系,可譯為「……的樣子」「……似的」。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說》)

(4)定語後置的標志。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石鍾山記》)

十八、之

1.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他(們)、她(們)、它(們)。有時靈活運用於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

①作《師說》以貽之。(代人,做賓語)(《師說》)

② 使之然也。(代物,做兼語)

(《勸學》)

(2)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做復指性定語。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助詞

(1)結構助詞,定語的標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2)結構助詞,補語的標志。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

為「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3)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

(4)結構助詞,定語後置的標志。用於倒置的定語和中心語之間,可譯為「的」。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5)結構助詞,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師說》)

(6)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意義,譯時應省去。

❽ 求高中18個文言文虛詞及例句

「而」字的用法1.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系。一、表示並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勸學》)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二、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三、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然後」,或不譯。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四、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五、表示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假如」。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1.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系。六、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可不譯。如: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於國也》)
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七、表示因果關系,
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
八、表示目的關系,
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用作代詞。通「爾」,譯為「你的」「你」。例如: 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項脊軒志》)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記王忠肅公翱事》通「如」:好像,如同。
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而後】才,方才。
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既而】不久,一會兒。
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❾ 高中文言常用虛詞有哪些(常考的呢)

高中文言常用古代虛詞18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


(一)用作連詞。
1.表示並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
2.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4.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5.表示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可不譯。
7.表示因果關系,因而。
8.表示目的關系, 可譯為「來」。
(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三)通"如":好像,如同。
(四)通「能」,才能,能力。
(五)作助詞,表示語氣、情感、停頓等,或組成雙音節詞。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
【而後】才,方才。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已而】不久,後來。
【俄而】不久,一會兒。

(一)用作疑問代詞。
1.單獨作謂語,後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麼""什麼原因"。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裡""什麼"。譯時,"何"要後置。
3.作定語,可譯為"什麼""哪"。
(二)用作疑問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麼""怎麼"。
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麼""多麼""怎麼這樣"。
(三)作語助詞,相當於"啊"。
(四)何:通"呵",喝問。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為"怎麼樣""怎麼辦""為什麼"。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季氏將伐顓臾》)
②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記》)
③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鴻門宴》)
④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
【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於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拿什麼""憑什麼"等。
①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觸龍說趙太後》)
②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齊桓晉文之事》)
③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庄暴見孟子》)
【無何】譯為"不久""沒多久"。
①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促織》)
【何乃】譯為"怎能"
①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孔雀東南飛》)

(一)用作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
①兒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②技蓋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歸乎?(《赤壁之戰》)
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嗎"、"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師說》)
③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赤壁之戰》)
3.表測度或商量語氣,可譯為"吧"。
①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庄暴見孟子》)
②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③日食飲得無衰乎(《觸龍說趙太後》)
④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
⑤無以,則王乎?(《齊桓晉文之事》)
4.用於感嘆句或祈使句,可譯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齊桓晉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離騷》)
③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赤壁賦》)
④長鋏歸來乎!出無車(《馮諼客孟嘗君》)
5.用在句中的停頓處。
①於是乎書。
(二)用作介詞,相當於"於",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譯。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記》)(乎:於)
②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後矣。(《捕蛇者說》)(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前一個"乎":在;後一個"乎":比。)
④吾嘗疑乎是。(乎:對。)
⑤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乎:對。)
⑥亦無怪乎其私之也。(乎:對於)
⑦蓋進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長乎爾。(爾:比。)
(三)可作詞尾,譯為"……的樣子""……地"。
①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賦》)

(一)用作副詞。
1.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才""這才""就"等
①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悉使蠃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赤壁之戰》)
③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2.強調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
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桃花源記》)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鍾山記》)
④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
3.可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只""僅"等。
①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
4.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
②嬴乃夷門抱關者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③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齊桓晉文之事》)
(二)用作代詞。
1.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也作主語,譯為"你"。不能作賓語。
①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2.用作指示代詞,譯為"這樣"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齊桓晉文之事》)
3.還可作連詞用,釋為"若夫"、"至於""如果"等。
(缺例文)
【無乃】表猜測,譯為"恐怕……"。
①今君王既棲於會稽之上,然後乃求謀臣,無乃後乎(《勾踐滅吳》)
②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無乃與仆私心剌謬乎(《報任安書》)
【乃爾】譯為"這樣"。
①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孔雀東南飛》)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
①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包括復數)。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②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③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觸龍說趙太後》)
4.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
①及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②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
③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孔雀東南飛》)
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於"這""這個""這些"。
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
②今存其本不忍廢。(其:這)
5.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
①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鍾山記》)
(二)用作副詞。
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於"可"、"還是"。
①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③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①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師說》)
②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庄暴見孟子》)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 。
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三)用作連詞。
1.表示選擇關系,相當於"是……還是……" 。
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②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如果"。
①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四)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
①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何其】譯為"多麼"。
①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一)用作連詞。
1.遞進關系,而且,並且。例:
①且立石於其墓之門(《五人墓碑記》)
2.遞進關系,況且,再說。
①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陳涉世家》)
3.讓步關系,尚且,還。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②故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4.並列關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趙弱且怯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用作副詞。
1.將,將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
②且為之奈何(《鴻門宴》)
③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④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孔雀東南飛》)
2.暫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且夫】句首助詞,表示下文是更進一步的議論,"況且","再說"。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餚函之固,自若也(《過秦論》)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兵車行》)

(一)動詞,像,好像。
①視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長脛,意似良(《促織》)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齊桓晉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見梁襄王》)
(二)用作代詞。
1. 表對稱,相當於"你""你們";作定語時則譯為"你的"。
①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鴻門宴》)
2.表近指,相當於"這""這樣""如此"。
①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齊桓晉文之事》)
(三)用作連詞。
1.表假設,相當於"如果""假設"等。
①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赤壁之戰》)
2.表選擇,相當於"或""或者"。
①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漢書o高帝紀》)
3.至,至於。
①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齊桓晉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話的開頭、引起論述的詞。近似"要說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岳陽樓記》)
【若定】心中有數,從容不迫。
①指揮若定。(《赤壁之戰》)
【若何】怎麼樣。
①以閑敝邑,若何?(《崤之戰》)
【若干】約計之詞,相當於"幾許"、"多少"。
①車後若干遞送夫。

(一)名詞,處所,地方。
①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
(二)助詞
1.放在動詞前同動片語成"所"字結構,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
①會征促織,成不敢斂戶口,而又無所賠償(《促織》)
2."所"和動詞結合,後面再有名詞性結構,則所字結構起定語的作用。
①夜則以兵圍所寓舍。(《〈指南錄〉後序》)
【為……所】"為"和"所"呼應,組成"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
①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信陵君竊符救趙》)
【所以】
1.表示行為所憑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據,相當於"用來……的方法" "是用來……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天下莫不聞(《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2.表示原因。相當於"……的原因(緣故)"。
①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所謂】所說的。
①此所謂戰勝於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師說》)
【所在】
1.到處。
①石之鏗然有聲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鍾山記》)
2.所在之處,處所。
①原來有這等一個所在,且回衙去(《閨塾》)

(一)動詞。
1.有"做""作為""充當""變成""成為"等義,翻譯比較靈活。
①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過秦論》)
②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過秦論》)
2.以為,認為。
①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鴻門宴》)
②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
3.判斷詞,是。
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鴻門宴》)
②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孔雀東南飛》)
(二)介詞。
1.表被動,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譯為"被"。
①吾屬今為之虜矣。(《鴻門宴》)
2.介紹原因或目的。為了,因為。
①慎勿為婦死,貴賤輕何薄(《孔雀東南飛》)
3.介紹涉及的對象。給,替。
①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廉頗藺相如列傳》)
4.對,向。
①為之奈何?(《鴻門宴》)
5.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可譯為"當""等到"等。
①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呢。
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一)兼詞。
1.相當於"於之"、"於此"、"於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其中)。(《論語》)(《五人墓碑記》)
2.相當於"於何"。譯為"在哪裡""從哪裡"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詞。
1.相當於"之"。
①惟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
②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記》)
2.哪裡,怎麼。
①未知生,焉知死(《論語》)
②割雞焉用牛刀(《論語》)
(三)語氣詞。
1。句末語氣詞,了,啊,呢。
①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
2.作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相當於"也"。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師說》))
3.作詞尾,相當於"然",譯為"……的樣子""……地"。
①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阿房宮賦》)

(一)句末語氣詞,
1.表示判斷語氣。
①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句末語氣詞,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齊桓晉文之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嘆的語氣。
①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旁宮賦》)
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反詰語氣。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
①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崤之戰》)
(二)句中語氣詞。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
①是說也,人常疑之。(《石鍾山記》)
【……之謂也】【其……之謂也】【其……之謂乎】意思是"說的就是……啊"
①詩雲:"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齊桓晉文之事》)
【也哉】語氣助詞連用,為加強語氣,多有感嘆或反詰之意。例:
①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觸龍說趙太後》)

(一)介詞
1.表示工具。譯為:拿,用,憑著。
①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②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璧之下。(《石鍾山記》)③以衾擁覆(《送東陽馬生序》)
2.表示憑借。譯為:憑,靠。
①以勇氣聞於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
3.表示所處置的對象。譯為:把。①操當以肅還付鄉黨。(《赤壁之戰》)
4.表示時間、處所。譯為:於,在,從。
①以八月十三斬於市。
5.表示原因。譯為:因為,由於。
①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頗藺相如列傳》)
6.表示依據。譯為:按照,依照,根據。①今以實校之。(《赤壁之戰》)
②余船以次俱進。(《赤壁之戰》)
說明:"以"字的賓語有時可以前置,有時可以省略。
①以一當十(成語)②夜以繼日(成語)③秋以為期(《詩經o氓》)
(二)連詞。
1.表示並列或遞進關系。可譯為"而""又""而且""並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
2.表示承接關系,前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可譯為"而"或省去。
①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游褒禪山記》)
3.表示目的關系,後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果。可譯"而""來""用來""以致"等。
①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廉頗藺相如列傳》)
4.表示因果關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例如:
①不賂者以賂者喪(《六國論》)②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游褒禪山記》)
③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信陵君竊符救趙》)
5.表示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淵明《歸去來辭》)
(三)助詞
1.作語助,表示時間、方位和范圍。例:
①受命以來,夙夜憂嘆。(以:表時間)(《出師表》)
2.作語助,起調整音節作用。例:①逆以煎我懷。(《孔雀東南飛》)
(四)動詞
1.以為,認為。①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觸龍說趙太後》)②皆以美於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2.用,任用。①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涉江》)
(五)名詞。譯為:緣由,原因。①古人秉燭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經。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盡矣。
2.通"已",止。①無以,則王乎?
【以為】
1.認為,把……當作或看作。①虎視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②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⑵把……作為或製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以為:把它設為。)
【以是】【是以】相當"因此",引出事理發展或推斷的結果。
①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鍾山記》)
【有以】【無以】意思分別是"有什麼辦法用來……""沒有什麼辦法用來……"
①項王未有以應,曰:"坐。"(《鴻門宴》)

(一)介詞。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原因、依據、方式,可分別譯為「因為」「趁著」「憑借」「經過」「通過」等。
1.依照,根據。
①罔不因勢象形。(《核舟記》)
2.依靠,憑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過秦論》)
3.趁著,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鴻門宴》)
②因擊沛公於坐。(《鴻門宴》)
4.通過,經由。
①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藺相如列傳》)
5.因為,由於。
①祥符年間,因造玉清宮,伐山取材,方有人見之。(《雁盪山》)
(二)副詞。
1.於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戰》)
2.原因,緣由,機緣。
①於今無會因。(《孔雀東南飛》)
(三)動詞
1.根據
①故事因於世,而備適於事(《五蠹》)
2.沿襲,繼續。
①蒙故業,因遺策。(《過秦論》)

(一)介詞。總是跟名詞、代詞或短語結合,構成介賓短語去修飾動詞、形容詞,表多種組合關系。
1.在,從,到
①乃設九賓禮於庭。(在)《廉頗藺相如列傳》
2.「在……方面」「從……中」
①荊國有餘地而不足於民。(《公輸》……方面)
3.由於
①業精於勤、荒於嬉(《進學解》)
4.向,對,對於。
①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赤壁之戰》)
5.被。(放在動詞後,引進行為的主動者。)
①君幸於趙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6.與,跟,同。
①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隆中對》)
7.「比」。放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
①孔子曰:「苛政猛於虎也。」(《捕蛇者說》)
有時則只是表示對象的性質和狀態,可不譯。
①非常之謀難於猝發……(《五人墓碑記》)
【於是】用法與現代漢語的「於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開頭,表前後句的承接或因果關系,與現今的承接連詞或因果連詞相同。現代漢語也這樣用。
①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放在謂語之前或謂語之後,相當於「於+此」, 「於是」屬介賓短語作狀語或補語。可根據「於」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在這時,在這種情況下,對此,從此,因此、「在這」、「從這」等。
①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在這時)(《口技》)
【見……於】表示被動。
①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秋水》)


(一)介詞。
1.介詞。和,跟,同。
①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
2.給,替。
①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陳涉世家》)
3.比,和……比較。
①吾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二)連詞。
1.連詞。和,跟,同。
①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勾踐滅吳》)
(三)動詞。
1.給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與之母;生二子,公與之餼。(《勾踐滅吳》)
2.結交,親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
②合從締交,相與為一(《過秦論》)
③與嬴而不助五國也(《六國論》)
3.對付。
①龐煖(nu?n同「暖」)易與耳。(《史記》)
4.參加,參與。
①騫叔之子與師。(《崤之戰》-《騫叔哭師》)
5.贊許,同意。
①吾與點也。(《子路、冉有、公西華侍坐》))
(四)通假。通「歟」。句末語氣詞,表示感嘆或疑問。
①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孰與】【與……孰】表示比較與選擇,譯為:「跟……比較,哪一個……」
①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孰若】【與其……孰若】表示選擇(舍前取後),譯為:「哪如」「與其……哪如……」
①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馮婉貞》)
(一)連詞。
1.表示承接關系。一般用來連接兩個分句或緊縮復句中的前後兩層意思,表兩件事情在時間上、情理上的緊密聯系。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是」。例如:
①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鴻門宴》)
2.表示條件、假設關系。有的用在前一個分句,引出假設情況,譯為「假使」「如果」;有的用在後一個分句,表假設或推斷的結果,譯為「要是……就」「那麼」「就」「便」。
①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3.表示並列關系。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構相似的一個分句里,表示兩個分句之間(不是兩個詞)是並列關系。可譯為「就」,或不譯。
①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4.表示轉折、讓步關系。表示轉折時,用在後一分句,譯為「可是」「卻」;表示讓步時,用在前一分句,譯為「雖然」「倒是」。
①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5.表示選擇關系。常和「非」「不」呼應著用,譯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
②非其身之所種則不食(《勾踐滅吳》)
(二)副詞。
1.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2.表對已然或發現的強調。可譯為「已經」「原來」「原來已經」。
①及諸河,則在舟中矣。(《餚之戰》)
(三)名詞。
1.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
①《論語》六則。
2.准則,法則。
①以身作則。
(四)動詞。效法。
①遵後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史記》)
(五)通假。同「輒」,總是,常常。
①居則曰:「不吾知也!」(《子路、冉有、公西華侍坐》))
【則是】只當是。
①與竇娥燒一陌兒,則是看你死的孩兒面上。(《竇娥冤》)
【則則】贊嘆的聲音。
①連呼則則。

(一)助詞。
1.附在別的詞或短語之後,組成名詞性短語。指人、物、事、時、地等。「……的」,「……的(人、東西、事情)」。
①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觸龍說趙太後》))
2.用在數詞後面,譯為「……個方面」「……樣東西」「……件事情」。(可譯為「個」、「樣」之類)
3.用作「若」「似」「如」的賓語,譯為「……的樣子」。
4.放在後置的定語後面,相當於「的」。
5.放在主語後面,引出判斷,不必譯出。
6.用在「今」「昔」等時間詞後面,(「者」有時放在時間詞之後,起語助作用,可不譯。)不必譯出。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二)語氣詞。
1.放在疑問句的句末,表示疑問語氣等。
(一)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他、她、它(們)。有時靈活運用於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
2.指示代詞,這,此。
(二)助詞。
1.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
2.放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3.放在倒置的動(介)賓短語之間,作為賓語提前的標志。)
4.放在倒置的定語與中心語之間,作為定語後置的標志。
5.結構助詞,補語的標志,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
6.用在時間詞或動詞(多為不及物動詞)後面,湊足音節,沒有實在意義。
(三)動詞,到……去。

❿ 高中文言文實詞、虛詞總結

考綱要求掌握的120個實詞總結。(只選出了例句,雖然比較粗糙,但全是時間凝成,涵蓋1---6冊除詩歌外的所有文言文篇目。可編成練習,也可附上解釋編成講義) 第一部分:(愛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1、愛: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愛憐之《觸龍》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過秦》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同上)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師說》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同上)向使三國各愛其他,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六國》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項脊》 上於盆而養之,蟹白栗黃,備極護愛,留待限期,以塞官責。《促織》見大王愛女牧羊於野,風鬟雨鬢。《柳毅》蓋犯之者不避其死,感之者不愛其生,此真丈夫之志《柳毅傳》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齊桓》是以帶甲萬人事君也,無乃即傷君王之所愛乎?《勾踐滅吳》 2、安:如寡人者,安與知恥?請姑無庸戰!《燭之武》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季氏》既來之,則安之。(同上)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鴻》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歸去來》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閑田……《病梅》不夭斤斧(37),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逍遙》毅良久稍安,乃獲自定。《柳毅》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屈原》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同上) 3、被: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於義而死焉者也。〈五人〉仍更被驅遣,何言復來還!〈孔雀〉未幾,成歸,聞妻言,如被冰雪。《促織》公,乃陌上人也,而能急之。幸被齒發,何敢負德!」《柳毅》若遇公於洪波之中,玄山之間,鼓以鱗須,被以雲雨,將迫毅以死。今體被衣冠,坐談禮義,盡五常之志性,負百行之微旨。(同上)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其次關木索、被楚受辱。《報任安書》 4、倍: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師,叩關而攻秦。《過秦》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鴻》前列絲竹,後羅珠翠,物玩之盛,殊倍人間。《柳毅傳》 5、本: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諫太宗》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伶官傳序》予本非文人畫士,甘受詬厲。《病梅》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孔》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陳情》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23),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24)《逍遙》舟人皆側立,曰:「此本無山,恐水怪耳。《柳》蓋亦反其本矣⑤!今王發政施仁⑥,……《齊桓》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報任安書》 6、鄙: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燭之武》敢竭鄙誠,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滕王》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後人。《孔》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世也。《報任安書》 「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廉》 7、兵:齊曰:「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觸龍》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過秦》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六國》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綿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伶官》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內,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內,力能竊之。《信陵君》 8、病:令孤子、寡婦、疾疹、貧病者,納官其子;《勾踐》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觸龍》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飢凍雖切,違己交病。《歸去》其後二年,余久卧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項》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沒不足道者,亦已眾矣;《五人》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而江浙之梅皆病。孰謂少者歿而長者存,強者夭而病者全乎《祭十二郎文》 9、察: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滕王》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石鍾》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陳情表》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齊桓》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微察公子,公子顏色愈和。《信陵君》 10、朝: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鄒忌》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強國請服,弱國入朝。《過秦》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此吾祖太常公宣德 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項》我世世為洴澼

熱點內容
教學的教育性 發布:2024-10-19 23:30:08 瀏覽:176
濟南學易佳教育中心 發布:2024-10-19 21:58:57 瀏覽:25
關英語 發布:2024-10-19 21:40:32 瀏覽:898
世界生物工廠 發布:2024-10-19 21:33:07 瀏覽:856
長豐縣教育局 發布:2024-10-19 21:27:07 瀏覽:897
北京教育學院地址 發布:2024-10-19 21:06:05 瀏覽:161
師德小姐 發布:2024-10-19 20:58:46 瀏覽:569
語文教學質量分析 發布:2024-10-19 20:50:17 瀏覽:23
物理矯正陰莖 發布:2024-10-19 20:42:24 瀏覽:996
師錦教育 發布:2024-10-19 19:11:06 瀏覽: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