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全解

文言文全解

發布時間: 2020-11-19 01:32:55

㈠ 初中文言文全解出師表答案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②以光先帝遺德 ( )
③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 ) ④悉以咨之 ( )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①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12、古之賢者善於以史為鑒,察治國家興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顧先帝「嘆息痛恨」的情形有什麼意圖?(2分)
13、陸游在《感狀》中說「凜然出師表,一字不可刪。」足可見此文傳唱千古的原因在於作者凜然正氣中所蘊含的耿耿忠心。細讀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答出三點即可)(3分)
14、作者「報先帝而忠陛下」的摯誠,緣於先帝的三顧之恩、託孤之重,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用畢生心血履行著自己神聖的職責。請結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點談談,在重視責任意識的今天,他的這種精神將會對你產生怎樣的影響?(3分)
[參考答案]
10、①卑鄙:出身卑微②光:發揚光大③簡拔:選擇提拔④咨:詢問
11、①這實在是萬分危急(關繫到我們國家)生死存亡的時刻啊。②今天正當將要遠離陛下的時候,面對著所寫的奏表,禁不住熱淚縱橫,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麼。
12、圍繞「借先帝之意,告誡後主(劉禪)要親賢遠佞」回答即可。(圍繞「親賢臣,有利於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回答也可以得滿分。或圍繞「親賢臣,遠小人,有利於國家強盛發展」回答也可得滿分。或圍繞「親賢遠佞,才能治理好國家」回答亦可得滿分)
13、①積極獻言,提岀三項建議。(或答「提岀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三項建議」)②積極薦賢,安排內政、軍事人才。(或回答「推薦人才」)③平定南方,使後方穩定,得以岀師北伐。④積極籌備北伐,為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作準備。
14、圍繞「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盡職盡責,盡心盡力作好分內的事」來回答即可。

㈡ 中庸文言文全解

中庸,儒家的道德標准,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調和折中。出自《論語·雍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何晏 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教子》:「上智不教而成,下愚雖教無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三階》:「言人有三等,賢、愚、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作者為孔子後裔子嗣子思,後經秦代學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學人提到突出地位上來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並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稱為四書。

子思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庸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

中庸·中國畫
[名詞]中國古代哲學觀點,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
第一層意義: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就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第二層意義: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所以月牙山人說:只要保持一顆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長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層意義: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要在其位謀其職。
引子月牙山人《中華心法》
(1)指平常的。猶言中材,中人。
(2)指儒家的道德說教。
《論語·雍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朱熹註:「中者,無過無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3)泛指謹慎、妥善協調的處事方法(用一個字形容為:政)。
魯迅《華蓋集·通訊》:「遇見強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這些話來粉飾,聊以自慰。」

㈢ 初中文言文全解哪本好

最好是一個字一個字解釋的,像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文言文常用字子典,可以用很長時間呢,價格在18元左右,我們老師就讓我們用這種。

㈣ 文言文全解

荊宣王問群臣曰:「吾聞北方畏昭奚恤也,果誠何如?」群臣莫對。

江乙對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於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今王之地五千里,帶甲百萬,而專屬之於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兵也!猶百獸之畏虎也!」

【譯文】

楚宣王問群臣,說:「我聽說北方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這樣嗎?」群臣無人回答。
江乙回答說:「老虎尋找各種野獸來吃。找到了一隻狐狸,狐狸對老虎說:「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獸的領袖,如果您吃掉我,這就違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話,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後面,看看群獸見了我,有哪一個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獸見了它們,都紛紛逃奔。老虎不明白群獸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卻以為是害怕狐狸。

現在大王的國土方圓五千里,大軍百萬,卻由昭奚恤獨攬大權。所以,北方諸侯害怕昭恤,其實是害怕大王的軍隊,這就象群獸害怕老虎一樣啊。」

成語:狐假虎威

啟示:
這個故事告誡人們,要善於去偽存真,由表及裡,步步深入,弄清真相,不然,就很容易被「狐假虎威」式的人物所蒙蔽。
這個寓言故事告誡人們,千萬不要因一孔之見,便洋洋自得,不要因一得之功,便沾沾自喜。

㈤ 文言文全解是哪本

你說的應該是《文言文全解(初中卷)》,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

㈥ 伯牙鼓琴 古文全解

高山流水
《列子》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林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像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高山流水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很高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郁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彷彿響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會了。」
有一日他坐船來到川江峽口處,突遇狂風暴雨。船夫速將船搖到一山崖下拋錨歇息,暴雨停後,伯牙見這高山之間的川江有別樣的風韻,不禁犯了琴癮就在船上藉此情景彈奏起來。突然琴弦斷了一根,抬頭一看,就見不遠處的山崖上有個樵夫立在那裡聆聽!伯牙問到:小哥怎麼會在此處 那人答道:「小人打柴被暴雨阻於此崖。忽聽琴聲一片,不覺聽上了癮!伯牙高興的問道:「你既然聽琴,可知老夫適才彈的是什麼曲子?」樵夫說到:大人所彈,乃是您見到山中川江在雨後的感慨,琴聲就像那高山一樣啊!琴聲里我還聽到了山間江水流動的聲音。
俞伯牙驚呆了!他推琴而起,拱手作禮道:「真是荒山藏美玉,今天遍訪知音,今得遇小哥,此生心願已了!便拉他面對青山作拜。伯牙又說到;我與你知音一回,就把剛才彈一曲起名叫《高山流水》吧!約定來年春暖花開之際在此聚首,以敘衷腸。
轉眼到了約定日期,俞伯牙又來到長江口,卻不見鍾子期來與他會面。一打聽才知道,子期已於年前病世!伯牙聽了頓時熱淚長流。來到子期的墳前捶打著墓碑道:「可憐我遍訪才華才遇到這一個知音,這么年輕竟先我而去。俞伯牙跪在琴前,熱淚盈眶泣灑在琴上。仰天叫道:子期呀,且聽伯牙再為你彈一曲吧……! 俞伯牙彈完此曲,淚流滿面地說:「從此知音絕矣!」說完,他拿起琴,對著鍾子期墓前的石頭用力一摔,琴身粉碎,從此俞伯牙再也不彈琴,卻給後人留下一曲《高山流水》。
摘錄關於高山流水的典故如下:
據《呂氏春秋.本味篇》載: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時而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㈦ 孫權勸學的文言文全解誰能告訴我,謝謝!

當初,孫權來對呂蒙說:「你現在源當權掌管事務,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託。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學官嗎!我只是讓你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務繁多,誰像我?我經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很多。」呂蒙於是開始學習。當魯肅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一起談論議事,魯肅十分吃驚地說:「你現在的(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乾和謀略,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吳縣的(沒有學識的)阿蒙了!」呂蒙說:「讀書人(君子)分別幾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長兄你認清事物怎麼這么晚呢?」魯肅就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為朋友後分別了。望採納!

㈧ 文言文全解與練習 初中古詩文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②以光先帝遺德 ( )
③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 ) ④悉以咨之 ( )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①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12、古之賢者善於以史為鑒,察治國家興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顧先帝「嘆息痛恨」的情形有什麼意圖?(2分)
13、陸游在《感狀》中說「凜然出師表,一字不可刪.」足可見此文傳唱千古的原因在於作者凜然正氣中所蘊含的耿耿忠心.細讀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答出三點即可)(3分)
14、作者「報先帝而忠陛下」的摯誠,緣於先帝的三顧之恩、託孤之重,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用畢生心血履行著自己神聖的職責.請結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點談談,在重視責任意識的今天,他的這種精神將會對你產生怎樣的影響?(3分)
[參考答案]
10、①卑鄙:出身卑微②光:發揚光大③簡拔:選擇提拔④咨:詢問
11、①這實在是萬分危急(關繫到我們國家)生死存亡的時刻啊.②今天正當將要遠離陛下的時候,面對著所寫的奏表,禁不住熱淚縱橫,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麼.
12、圍繞「借先帝之意,告誡後主(劉禪)要親賢遠佞」回答即可.(圍繞「親賢臣,有利於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回答也可以得滿分.或圍繞「親賢臣,遠小人,有利於國家強盛發展」回答也可得滿分.或圍繞「親賢遠佞,才能治理好國家」回答亦可得滿分)
13、①積極獻言,提岀三項建議.(或答「提岀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三項建議」)②積極薦賢,安排內政、軍事人才.(或回答「推薦人才」)③平定南方,使後方穩定,得以岀師北伐.④積極籌備北伐,為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作準備.
14、圍繞「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盡職盡責,盡心盡力作好分內的事」來回答即可.

㈨ 高中文言文翻譯用什麼文言文全解好

自己多看文言文的書,然後逐字翻譯自然就翻譯出來了。也可以買古漢語常用字典。全解很多時候和所在地區的考核標准不一樣,所以不建議購買

㈩ 求初中文言文全解TXT

(一)要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和思想道德的素養,必須重視文言文的教學價值。
文言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了古漢語的底子,中學生閱讀古典的名著,甚至現代作家的著作,就容易得多了。拿《三國演義》來說,裡面的文言成分還是挺多的,如在《曹操煮酒論英雄》中寫到「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 這里的「值」 義同《出師表》中:「後值傾覆,受命於危難之際」的「值」,應作「遇到,碰上」解釋。《劉老老游賞大觀園》中有一句「及進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的玩器全無。」其中的「雪洞」一詞,連現代漢語詞典中都沒有解釋,「洞」是「明亮」之意,義同「初日照之,雪色洞明」(出自范成大的《吳船錄》)的「洞」,「雪洞」和「漢語的素養,不僅能掃除許多文字障礙,而且對我們民族特有的文化心態和審美觀念也能理解了。比如說,在辛棄疾的《破陣子》中有一句:「八百里分麾下炙」。課文對此的解釋是「戰士們正在分烤牛肉吃」,學生難以理解的是「吃肉」和「激昂豪壯的戰斗生活」有什麼關系,從古至今,在中國人的審美觀念中,男人會吃肉喝酒,是一種英雄氣概的表現。《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這里,在鴻門宴上樊噲吃生豬肉,是豪氣沖天之舉,連傲慢的楚霸王都敬稱他為壯士。再比如說,成語「一飲而盡」來形容喝酒,也是一種豪邁的表現。
文言文的閱讀,有助於學生提高運用現代漢語的能力,和學習現代漢語相輔相成。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一脈相承,如同母子關系,文言文里的形成的一些句語到現在還經常在使用,比如說,「世外桃源」、「大器晚成」、「五十步笑百步」、「溫故知新」、「醉翁之意不在酒」、「不亦樂乎」、「一鼓作氣」等,都出自初中課本中的文言文,學了課文就對這些詞語了解得更全面、更透徹了,寫作文就能恰如其分地運用。重要的是,中學生作文的遣詞造詞,往往因為不能准確地理解詞語的意義而使用不當,例如,學生經常會寫出「我們歡迎專家來到我校蒞臨指導。」這樣的句子,在古漢語中,「蒞」有「到」的意思,如《詩經?小雅?采芑》:「方叔蒞止,其車三千。」「臨」也有「到」的意思,如曹操的《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蒞臨」就是「來到」的意思,從古沿用至今,有了古漢語的修養,就不會寫出這樣語義重復的句子。再比如,讀了袁枚的《大龍湫》,「及至此而後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臆測也。」就知道了「及」就含有「到」的意思,就不會再寫出「涉及到」之類的短語。
文言文教學對學生道德情操的培養,德育」的好材料,「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將永遠激勵、鞭策著莘莘學子,以國家民族大業為己任。《桃花源記》里展示了那種和平、寧靜田園生活,詩一般的美;那些和睦相處、真誠相待的人們,透露著一種人情的美,吸引著學生去追求至善至美,為創造理想社會而奮斗。
(二)在理解的基礎上誦讀,誦讀做到「有形」和「有神」,神形兼備,就能相得益彰。
我們經常看到,許多學生誦讀文言文時,是簡單地重復,機械地發音,臉上更上沒有一絲心領神會的表情,甚至是漠然的,原因不外乎這些:文言文讀起來比較拗口;讀現代文,學生能一邊讀一邊領會大意,文言文則不然。誦讀,作為一種語文基本的教育手段,沒有發揮其作用。針對這些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在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基礎下誦讀,誦讀應該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每一個環節,它既可以是學生初步熟悉課文的途徑,也可以用以檢驗學生是否理解文義,更是學生積累古漢語知識、提高語文素養的有效方法。
誦讀的「有形」,指的是語音上的各個方面,包括字音、停頓、語調、語氣等,要做到規范准確。比如說通假字的讀音,通假的兩個字原來是同音或音近的,後來變得不相同了,為了保持音同義通的關系,通假字應該改讀被通假字的音。這樣區別讀音,同時起到辨義的作用。音讀錯,字義的理解上可能會有誤。例如,「見」在古漢語中經常通假「現」,如韓愈《馬說》:「才美不外見」,《三國志》中:「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其中的「見」都要讀xiàn(現),解釋成「出現,顯露」。困難的是,在一篇陌生的課文里,碰到這個「見」字,讀jiàn還是讀 xiàn,只有結合具體的語境,明白了句中的「見」的意思後確定。要特別注意句子的停頓,不要讀破句。學生容易讀破句,該停頓時不停,不該停時則停,例如下面兩個句子就比較容易讀錯:「丞相正肅吳公︱與歐公︱姻家」,「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原因就在於學生對句義不大理解,所以背誦應該在理解的基礎上,才是行之有效的。

熱點內容
英語研修心得 發布:2024-12-29 01:50:31 瀏覽:104
師德師風討論心得體會 發布:2024-12-29 01:23:19 瀏覽:649
王老師狼人殺 發布:2024-12-29 00:41:06 瀏覽:733
安碩教育 發布:2024-12-28 23:57:45 瀏覽:180
微體古生物學 發布:2024-12-28 21:55:04 瀏覽:651
卷褲腳教學 發布:2024-12-28 21:50:26 瀏覽:931
高中物理力學思維導圖 發布:2024-12-28 21:34:23 瀏覽:505
教師發展三年規劃 發布:2024-12-28 17:06:15 瀏覽:396
師風師德考試 發布:2024-12-28 16:35:33 瀏覽:747
數學周期題 發布:2024-12-28 15:28:09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