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美術鑒賞梵高作品賞析

美術鑒賞梵高作品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1-23 16:07:53

① 求一篇關於梵高的美術鑒賞,要求1500字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與《有烏鴉的麥田》等,現已躋身於全球最具名、廣為人知與昂貴的藝術作品的行列。
梵高出生於荷蘭鄉村的一個新教牧師家庭,他早年做過職員和商行經紀人,還當過礦區的傳教士。他充滿幻想、愛走極端,在生活中屢遭挫折和失敗,最後他投身於繪畫,決心「在繪畫中與自己苦鬥」。他早期畫風寫實,受到荷蘭傳統繪畫及法國寫實主義畫派的影響。1883年底,梵高回到父親供職的教堂所在地紐南。在紐南的兩年時間里, 梵高苦練素描技巧。在畫了大量素描寫生和習作後,他完成了第一幅著名作品-《吃土豆的人》。這幅作品和他這一時期的很多作品都受荷蘭現實主義畫風的影響,畫面深沉,有極強的鄉土氣息。這也表現出梵高很強的農民情結,他似乎很想成為一位農民畫家。一方面,他受到「精神導師」米勒的影響,更重要的可能是內心深處對鄉間生活的嚮往,對淳樸農民的尊敬和對誠實勞動的贊美。
1886年,他來到巴黎,結識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畫家,並接觸到日本浮世繪的作品。視野的擴展使其畫風巨變,他的畫,開始由早期的沉悶、昏暗,而變得簡潔、明亮和色彩強烈。而當他1888年來到法國南部小鎮阿爾的時候,則已經擺脫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響,走到了與之背道而馳的境地。在阿爾,梵谷想要組織一個畫家社團。1888年,高更應邀前往。但由於二人性格的沖突和觀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敗。此後,梵谷的瘋病(有人記載是「癲癇病」)時常發作,但神志清醒時他仍然堅持作畫。
這位易於激動而富於神經質的藝術家,在其短暫一生中留下大量震撼人心的傑作。他的藝術,是心靈的表現。他曾說: 「作畫我並不謀求准確,我要更有力地表現我自己」,他並不關注於客觀物象的再現,而注重表現對事物的感受。亨利·福西隆在論述梵谷時說道: 「他是他時代中最熱情和最抒情的畫家。……對他來說,一切事物都具有表情、迫切性和吸引力。一切形式、一切面容都具有一種驚人的詩意」,「他感到大自然生命中具有一種神秘的升華,他希望將它捕捉。這一切對他意味著是一個充滿狂熱和甜蜜的謎,他希望他的藝術能將其吞沒一切的熱情傳達給人類」。

為了能更充分地表現內在的情感,梵谷探索出一種所謂表現主義的繪畫語言。他認為:「顏色不是要達到局部的真實,而是要啟示某種激情。」在他畫中,濃重響亮的色彩對比往往達到極限。而他那富於激情的旋轉、躍動的筆觸,則使他的麥田、柏樹、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騰、顫動,震撼觀者的心靈。在他的畫上,強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與筆觸的交響樂中。
採用點彩畫法。
他的大部分作品如《奧維爾教堂》等,畫面色彩強烈,色調明亮。後來受到革新文藝思潮的推動和日本繪畫的啟發,大膽的探索、自由地抒發內心感情的風格,追求線條和色彩自身的表現力,追求畫面的平面感、裝飾性和寓意性。梵高的作品中包含著深刻的悲劇意識,強烈的個性和形式上的獨特追求,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躍和扭動。
梵高最早的油畫——包括埃頓時期,海牙時期和德倫特時期。當梵高畫它們時已經是快30歲的人了。這些作品大約完成於1881年—1883年間。此前,梵高在博里那日礦區受到巨大打擊,對上帝幾乎絕望,卻終在迷茫與困惑中找到了一生的歸宿--繪畫。他開始大量臨摹名畫,並畫了大量素描習作。可以說,梵谷是一個自學成才的天才畫家。他從小受到藝術熏陶,又有極高的文學素養,這使他具有很高的藝術鑒賞力。梵高喜歡倫勃朗,喜歡米勒,他用自己的畫筆描繪農民,工人,社會底層人。深沉厚實的風格雖與其以後的畫風有極大的反差,但畫中所表現出的氣質與精神卻是永恆不變的。
他的早期作品受印象主義和新印象主義畫派影響,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納河濱》等。曾兩次在咖啡館和飯館等地向勞工階層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厭倦巴黎生活,來到法國南部的阿爾勒,開始追求更有表現力的技巧;同時受革新文藝思潮的推動和日本繪畫的啟發,大膽探索自由抒發內心感受的風格,以達到線和色彩的自身表現力和畫面的裝飾性、寓意性。
梵高的作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並不被世人所接受,直到十九世紀末的時候世界正進行著一次全面的革新,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變革,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大大的提高。而過去相對於印象派較為超前的梵高,此時正適應了人們的審美需求。

「梵高不僅是一個偉大的畫家,而且是一個出色的作家與哲學家!」獲得這項殊榮的時候,梵高已經去世了47年。
當他在世時他的作品雖很難被人接受,卻對西方20世紀的繪畫藝術有深遠的影響。同時對現代人也有著積極的影響。
法國的野獸主義、德國的表現主義以及20世紀初出現的抒情抽象主義等,都從他的主體在創作過程中的作用、自由抒發內心感情、意識和把握形式的相對獨立價值、在油畫創作中吸收和擷取東方繪畫因素等方面,得到啟發,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繪畫流派。

梵高摒棄了一切後天習得的知識,漠視學院派珍視的教條,甚至忘記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機盎然的自然景觀,他陶醉於其中,物我兩忘。他視天地萬物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他用全部身心,擁抱一切。梵高很晚才作為一位極具個性化的畫家而嶄露頭角,距他去世時只有八年。
梵高著意於真實情感的再現,也就是說,他要表現的是他對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視覺形象。

梵高在巴黎結識了印象主義畫家群體,並多次參與他們的畫家交流聚會之後,他的調色板就變亮了。他發現,他唯一深愛的東西就是色彩,輝煌的、未經調和的色彩。他手中的色彩特徵,與印象主義者們的色彩根本不同。即使他運用印象主義者的技法,但由於他對於人和自然特有的觀察能力,因而得出的結論也具有非凡的個性。

梵高把他的作品列為同一般印象主義畫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類,他說:「為了更有力地表現自我,我在色彩的運用上更為隨心所欲。」其實,不僅是色彩,連透視、形體和比例也都變了形,以此來表現與世界之間的一種極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實的關系。而這一鮮明特徵在後來成了印象派區別於其他畫派而獨立存在的根本。
梵高死後不出幾年,一些畫家就開始模仿他的畫法,為了表現強烈的感情,可以不對現實作如實的反映,這種創造性的態度被稱作表現主義,並且證明是現代繪畫中一種歷久不衰的傾向。即為了主觀意識而對物體進行再塑造。

盡管高更和梵高的名字雙雙成為現代表現主義的先鋒,成為極端個性化的藝術家的典型,但他們的個人性格特點又有某些不同。高更是個攻擊傳統觀念的人,語言刻薄、玩世不恭、冷漠無情,有時蠻橫無禮。而梵高對於共事的藝術家,則充滿了一種天真的熱情的深沉的愛。
梵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藝術家,梵高在談到他的創作時,對這種感情是這樣總結的:「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險;由於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潰了;不過這都沒關系……」.

梵高從來沒有放棄他的信念:藝術應當關心現實的問題,探索如何喚醒良知,改造世界。

② 梵高割耳朵的自畫像的美術鑒賞

梵谷的畫改變的傳統的色彩運用方法和印象派的客觀性,他更多的強調的畫家的主管感受。繪畫上帶有東方繪畫味道的大面積單純色彩和平塗,更突出肖像本身,色彩在強烈的對比中達到最完美的和諧,粗狂的筆觸間流露著他激情的情緒。梵谷說:「殊不知我並不著力謀求准確表現我眼前所見的事物,我是在相當隨心所欲地運用著色彩,我是在更有力地表現自己。」《割耳朵(吸煙斗)的自畫像》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幅。從他那閃爍著淡綠色光芒的眼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內心的困惑,驚恐不安,以及他敏感,理智的探求。它的畫以純情和真誠給人們以無法抗拒的力量。

③ 梵高的星空 美術鑒賞怎麼寫 2000字

這幅星月之夜是梵谷深埋在靈魂深處的世界(宇宙進化)感受...星雲與棱線宛如一條巨龍不停的版蠕動著.暗綠褐色的柏權樹像一股巨形的火焰,由大地的深處向上旋冒...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迴旋,轉動,煩悶,動搖,在夜空中放射絢麗的色彩...... --"世界名畫與巨匠-梵谷"



?t=1324981377488

④ 對梵高的作品《向日葵》的賞析

在世界當中有非常多知名的藝術家,他們給我們帶來了一副又一副精妙絕倫的作品,梵高就是其中的一位,知名代表作品《向日葵》更是火遍世界,在藝術界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連我們在上學的時候應該也聽說過這幅作品,大家對於這一幅作品的評價程度非常之高,那麼這部作品到底好在哪裡呢?接下來就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而更重要的是,這幅作品背後所表達的意義更是讓人潸然淚下,梵高想通過向日葵這樣一幅作品,呼籲人們懷著感激之心對待家人,懷著善良之心對待他人,懷著坦誠之心對待朋友,懷著赤誠之心對待工作等等,呼籲人們要像那燦若盛開的向日葵一樣,發揮著自己獨特的光芒。梵高的一生雖然並沒有那麼的幸運,但是對於生活他從來沒有放棄過希望,希望大家也是如此,不知道大家都是怎樣看待這樣一幅作品的呢?

⑤ 求梵高《星空》鑒賞,1500字左右,作為西方美術鑒賞課結課作業

梵高的宇宙,可以在《星夜》中永存。這是一種幻象,超出了拜占庭或羅曼藝術不同層次的藍色里,一些節奏顫動的線條,映襯出美麗的雕塑般的頭部和具有結實

⑥ 梵高美術鑒賞

荷蘭畫家梵高,全名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 後期印象畫派代表人物,是19世紀人類最傑出的藝術家之一。梵高全部傑出的、富有獨創性的作品,都是在他生命最後的六年中完成的。他最初的作品,情調常是低沉的,可是後來,他大量的作品即一變低沉而為響亮和明朗,好象要用歡快的歌聲來慰藉人世的苦難,以表達他強烈的理想和希望。一位英國評論家說:「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簡單、最普通的東西,這就是太陽。」他的畫面上不單充滿了陽光下的鮮艷色彩,而且不止一次地下面去描繪令人逼視的太陽本身,並且多次描繪向日葵。為了紀念他去世的表兄莫夫,他畫了一幅陽光下《盛開的桃花》,並題寫詩句說:「只要活人還活著,死去的人總還是活著。」。《向日葵》就是在陽光明媚燦爛的法國南部所作的。畫家像閃爍著熊熊的火焰,滿懷熾熱的激情令運動感的和彷彿旋轉不停的筆觸是那樣粗厚有力,色彩的對比也是單純強烈的。然而,在這種粗厚和單純中卻又充滿了智慧和靈氣。觀者在觀看此畫時,無不為那激動人心的畫面效果而感應,心靈為之震顫,激情也噴薄而出,無不躍躍欲試,共同融入到梵高豐富的主觀感情中去。總之,梵高筆下的向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沖動和熱情的生命體。

⑦ 美術鑒賞:畫家與畫的故事或畫的故事 1000字左右的論文

梵高的名畫《向日葵》(時間:1888年長寬:91X72厘米)

名畫向日葵

《向日葵》1889年1月

東京安田水災東鄉青兒美術館

梵高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這幅畫中,他用簡練的的筆法表現出植物形貌,充滿了律動感及生命力。整幅畫仍維持一貫的黃色調,只是較為輕亮。這幅畫被認為是梵高在黃色小屋裡畫的最後一幅大型《向日葵》。

梵·高最有名的作品無疑是這幅《向日葵》。他曾多次描繪以向日葵為主題的靜物,他愛用向日葵來布置他在阿爾的房間。他曾說過:「我想畫上半打的《向日葵》來裝飾我的畫室,讓純凈的或調和的鉻黃,在各種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種程度的藍色底子上,從最淡的維羅內塞的藍色到最高級的藍色,閃閃發光;我要給這些畫配上最精緻的塗成橙黃色的畫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繪玻璃一樣。」梵·高確實做到了讓阿爾八月陽光的色彩在畫面上大放光芒,這些色彩熾熱的陽光,發自內心虔誠的敬神情感。

梵·高作畫時,懷著極狂熱的沖動,追逐著猛烈的即興而作,這幅流芳百世的《向日葵》就是在陽光明媚燦爛的法國南部所作的。畫家像閃爍著熊熊的火焰,是那樣艷麗,華美,同時又是和諧,優雅甚至細膩,那富有運動感的和彷彿旋轉不停的筆觸是那樣粗厚有力,色彩的對比也是單純強烈的。然而,在這種粗厚和單純中卻又充滿了智慧和靈氣。觀者在觀看此畫時,無不為那激動人心的畫面效果而感應,心靈為之震顫,激情也噴薄而出,無不躍躍欲試,共同融入到梵·高豐富的主觀感情中去。總之,梵·高筆下的向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沖動和熱情的生命體。

1987年3月30日,梵·高的一幅向日葵以3950萬美元賣出。買家是日本的安田火災與海南保險公司總裁後藤安夫。

⑧ 梵高星空的賞析

梵·高通過這幅畫作不是想用浩瀚的宇宙來反襯出人類的渺小,令人類生出畏懼之心,而是傳達出一種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天空中飛卷的星雲,好像在旋轉著跳舞,好像鮮花一樣怒放,那柔韌的枝條雖然力量微薄,卻無畏地抽向天空。而直上雲端的巨大柏樹,形如一團黑色的火舌,不屈地奮力伸展著枝葉。傳達出作者內心的苦悶和憂郁。也表現出人類的掙扎與奮斗。

從構圖上來說,該畫面構圖極為准確,畫中以樹木襯托天空,下部的房舍托起了無邊的宇宙,以獲得構圖上微妙的平衡。特別是那些柏樹的線條畫得流暢而別具一格,正如梵·高自己曾描寫的那樣:「那些柏樹總是占據著我的思緒——從來沒有人把它們畫得像我看到它們的樣子,這使我驚訝。柏樹的線條和比例正如埃及金字塔及尖碑那麼美麗——在晴朗的風景中的黑色飛濺。」

在繪畫技法上,梵·高接受了前期印象派的某些特點,不是用簡單的線和面來表達物體。而是用點來表現物體的光影,達到了傳統畫作無法達到的效果。同時,他又注重採用誇張和對比的方法,給光影添加動感。前景中以短促清晰的水平線筆觸描繪出來的小鎮,與畫面上部呈主導趨勢的曲線筆觸,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教堂的細長尖頂與地平線的交叉,柏樹的頂端恰好攔腰穿過旋轉橫飛的星雲,這一切都使畫面產生出一種流動的感覺。

這幅畫的色彩主要是藍和紫羅蘭,同時也有星星發光的黃色,深藍色的 基調,給人以沉重的感覺,加強了夜色的黑暗,前景中的柏樹用了深綠和棕色,意味著黑夜的籠罩。明亮的白色和黃色來畫星星及周圍的光暈,又給人一種溫暖光明的感覺。 梵·高運用濃厚並且短促的筆觸,交織成彎曲的旋轉線條,海浪般的圖形使畫面呈現出炫目的奇幻景象,畫中旋渦狀的天空與平靜的村落形成對比。在大面積冷色調的流動星雲中,一輪橙色的月亮散發出亮光,彷彿明燈般點亮了沉寂的夜宅,奇幻的色彩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整個畫面著色搭配協調。濃淡相宜,深淺適中,很好地配合了畫中的氛圍。

拓展資料:

《星月夜》(The Starry Night)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於1889年在法國聖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創作的一幅油畫,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現藏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在這幅畫中,梵高用誇張的手法,生動地描繪了充滿運動和變化的星空。 整個畫面被一股洶涌、動盪的藍綠色激流所吞噬,旋轉、躁動、捲曲的星雲使夜空變得異常活躍,脫離現實的景象反映出梵·高躁動不安的情感和瘋狂的幻覺世界。

《星月夜》是後印象派畫家梵·高的代表作之一。在這幅畫中,梵·高用誇張的手法,生動地描繪了充滿運動和變化的星空。夜晚的天空高又遠,大星、小星迴旋於夜空,金黃的滿月形成巨大的漩渦,星雲的短線條糾結、盤旋,彷彿讓人們看見時光的流逝。暗綠褐色的柏樹像巨大的火焰,是星夜狂歡的響應者。天空下,安睡的村莊那麼寧靜、安詳。淡藍的色調,動感的線條,給人自由的時空感。

⑨ 西方美術鑒賞論文

——文森特•威廉•梵高
始終無法忘記初中時剛接觸繪畫,聽老師講起梵高,在美術書上看到他的向日葵,我說不出他的畫那裡好,但他的畫就是讓我著迷,如痴如醉。我看了一遍又一遍,也許是他的熱情感染了我,我希望我就是那朵向日葵,永遠向著太陽。
後來慢慢的對梵高有了深入的了解,他生性善良,熱愛生活,但在生活中屢遭挫折,艱辛倍嘗。他獻身藝術,大膽創新,在廣泛學習前輩畫家倫勃朗等人的基礎上,吸收印象派畫家在色彩方面的經驗,並受到東方藝術,特別是日本版畫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創作出許多洋溢著生活激情、富於人道主義精神的作品。《向日葵》、《星夜》、《麥田群鴉》等代表作,大都是在他生命最後的六年中完成的,表現了他心中的苦悶、哀傷、同情和希望,透過這些作品,我可以看到一個更加真實的梵高,更加理解畫家的精神和思想。

文森特•威廉•梵高,出生於荷蘭贊德特鎮一個新教牧師家庭。24歲之前曾在海牙、倫敦、巴黎等地的古匹爾畫店當店員,後來成為傳教士,在比利時西南部的博里納日礦區傳教,由於同情和支持窮苦礦工的要求而被解職。在度過了一段極度失望和貧困的生活後,他決定在藝術的探求中完成自我的解脫。1880年以後,他到處求學,向比利時皇家美術學院求教,向荷蘭風景畫家安東•莫夫學畫,但最後還是決定自學。在1886年以前,他的作品還都處於探索的時期,代表作有《吃土豆的人》、《紡織工》等。1886年梵高隨他擔任古匹爾畫店高級職員的弟弟來到巴黎,結識了圖魯茲一勞特累克、高更、畢沙羅、修拉和塞尚,並參加印象主義畫家們的集會,在色彩方面受到啟發和熏陶。1888年2月,他同高更結伴同行,到法國南部的阿爾寫生作畫,長達一年之久。這是他藝術風格形成的最重要的時期,南國的強烈陽光和陽光照耀下的市鎮、田野、花朵、河流、農舍和教堂,使他禁不住一遍又一遍地高喊: 「明亮一些,再明亮一些!」 但後因兩人意見不合,高更離去,梵高的精神也開始逐漸分裂。梵高於1888年12月23日發病後,病情時好時壞,時重時輕,一次次住進醫院。1889年5月他被送進離阿爾一公里的聖雷米神經病院,成了徹頭徹尾的精神病人。但就在這時,奇跡出現了,梵高的繪畫竟然突飛猛進,風格迅速形成。然而這奇跡的代價卻是一個靈魂的自焚。1890年,經過聖雷米的德莫索爾精神病院的長期住院治療,病勢稍有好轉後,梵高回到巴黎,住在瓦茲河畔的奧韋爾,接受伽塞醫生的專門治療,並勤奮作畫,作有《伽塞醫生肖象》、《奧韋爾的教堂》等。但是,在1890年10月27日,在同伽塞醫生發生爭吵之後,梵高在麥田裡開槍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梵高一生留下了豐富的作品,直到去世之後才逐漸被人們所認識。這些作品中作者突出地追求自我精神的表現,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躍和扭動。這樣的藝術對20世紀表現主義影響甚深,特別是蘇丁和德國表現派畫家,從梵高的作品中吸取了不少重要的原則。他是繼倫勃朗之後荷蘭最偉大的具有世界性影響的畫家。但是,當他還活著的時候,一共只賣出過1幅畫。

提起梵高的經典作品,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往往是《向日葵》。它是梵高在陽光明媚燦爛的法國南部所作的,現藏於倫敦國家畫廊。畫面上那種彷彿是從作者內心裡流淌出來的金黃色肆意渲染,單純的陶罐花瓶,粗糙的檯布,層層疊疊的陽光交織成的背景,在檯布上泛動著光暈;充滿朝氣的9朵向日葵正值盛開時節,花盤未盡顯露出來,甚至帶著嬌嫩的綠色,而另外幾朵向日葵則是蒼老的、成熟甚至是行將頹敗的,花瓣殘缺不齊,枝椏僵硬並扭曲傾斜。這似乎暗示著某種宿命,雖然在強烈陽光的沐浴底下,向日葵還是逃脫不了蒼老頹敗的結局,彷彿一切都那麼短暫地輝煌,世間萬物都不可能像太陽一樣永恆放光,短暫似乎是一切萬物的宿命。然而,梵高將陽光的金黃色強加給了所有的背景物,空氣、花瓶和檯布等等。當他一筆筆仔細地完成從調色板到畫布的顏料轉移時,他應該看到,整個畫室里已經被那種耀眼的金黃色所照亮了,包括他的臉,他那嚴肅的表情,他的精神世界。在梵高的筆下,那一團團如火焰般的向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沖動和熱情的生命體,他們更狂放地表現出畫家對生活的熱烈渴望與頑強追求,宣洩著畫家對生命的盡情體驗與永久激動。
梵高的另一幅代表作品《星夜》,畫於1890年6月,現藏於紐約現代美術館。《星夜》呈現兩種線條風格,一是彎曲的長線,一是破碎的短線。二者交互運用,使畫面呈現出眩目的奇幻景象。這顯然已經脫離現實,純為梵高自己的想像。在構圖上,騷動的天空與平靜的村落形成對比。柏樹則與橫向的山脈、天空達成視覺上的平衡。暗黑的龍柏樹巫一樣飄舞著,渦旋般的星雲、旋轉的大小星體、甚至是新月都在快速旋轉中。那種獰厲的流紋彷彿是宿命的流向,一切都是動盪不安的,搖搖欲墜的。而教堂的尖頂顯得那麼渺茫無助,它的尖頂幾乎被夜空的渦漩所淹沒。梵高的世界其實就是如此脆弱無助,而他陷入了一個無法擺脫的渦漩中。全畫的色調呈藍綠色,畫家用充滿運動感的、連續不斷的、波浪般急速流動的筆觸表現星雲和樹木;在他的筆下,星雲和樹木象一團正在熾熱燃燒的火球,正在奮發向上,具有極強的表現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梵高曾在給弟弟迪奧的信中寫道「凝望著璀璨的星空,我總是不由得浮想聯翩……我不禁問自己,為什麼夜空中閃爍的亮點不能像法國地圖上的黑色標志那樣容易到達呢?我們只需坐上火車就可以到達特魯斯肯或盧昂,而到達星星那裡卻要經歷一次死亡之旅」。梵高所描繪的那些攪動著的漩渦似的星辰,在我們看來也許只是新奇創意的景色,但事實上那是作者心中的暗涌,以及對死亡的詮釋。或許對於梵高來說,死亡並不是災禍,而是通向天堂的隧道,是種精神的解脫。
梵高的最後一幅油畫是《麥田群鴉》,這是他生命中最後一幅逼真而可怕的寫照,也是他留給世人一份刺目的圖像的遺書。那是一個令人不安的畫面:一塊被三條岔道切割成兩等分的麥田,最左邊的道路幾乎呈現出一種邊界的狀態,中間一條道路以令人無限遐想的S形向遠方延伸,道路的盡頭全是一片迷茫與陰森,道路旁邊是充滿敬意的綠草,另一條道路向右邊遽然偏離並消失。它彷彿一個舉著雙臂的人,平躺著,雙肩上舉著豐收的麥田。那種令人激動並慰藉的金黃色,彷彿太陽照耀的聖域,它點燃了一個人的內心的喜悅。而卻在此時,天空令人不安地被烏雲遮住了,准確地說,那是一群會飛動的陰影,它是一群烏鴉,純黑色的烏鴉以及遠處天空中出現的陰霾彷彿是女巫的黑色大氅一樣遮住越來越少的陽光和麥田的光芒。它是一種矛盾的心情,是一種內心深處隱約的恐懼。這就是瀕臨死亡之前的梵高的世界,他眼裡的世界分為兩種顏色,一種是令人激動的金黃色,它是屬於他那執著的精神的陽光色彩,另一種是令他恐懼的陰影和失望,他對那個世界失去了最後的信心,他的心情因此被切割瓦解,一塊麥田因此陷落,一片陽光因此而支離破碎。
梵高以自己的生命為賭注作畫,像荊棘鳥般用靈魂與鮮血譜寫生命的最後華章。在這幅絕筆畫中表達出梵高的「悲傷與極度的寂寞」, 他的結局似乎早就註定了。於是在奧維爾,七月燦爛的夏天,他朝自己的胸膛扣動了扳機,倒下的一剎那他的靈魂歸於永恆的金黃色大地,這位癲狂的天才畫家終於得到了解脫。

我要向我靈魂深處最愛的藝術家致敬,梵高一生坎坷,尤其是在生命的最後幾年,他的精神世界已經完全破碎。一如大海,風暴時起,顛簸傾覆,沒有多少平穩的陸地了。然而與之相對的,卻是他對藝術的愛。在面對不可遏止的疾病的焦灼中,他說:「繪畫到底有沒有美,有沒有用處,這實在令人懷疑。但是怎麼辦呢?有些人即使精神失常了,卻仍然熱愛著自然與生活,因為他是畫家!」「面對一種把我毀掉的、使我害怕的病。我的信仰仍然不會動搖!」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對繪畫有著偏執信仰的「瘋子」,用其短暫的一生向我們描繪了他對生命的熱愛與追求,訴說著他的激情與理想,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永恆的色彩。

熱點內容
雪兒老師 發布:2024-11-01 17:17:47 瀏覽:310
有什麼歌好聽的 發布:2024-11-01 15:59:51 瀏覽:20
高中班主任工作交流 發布:2024-11-01 15:04:02 瀏覽:68
頂層美術學校 發布:2024-11-01 14:45:05 瀏覽:442
印度化學液體泄露 發布:2024-11-01 14:31:04 瀏覽:458
張江生物晶元 發布:2024-11-01 14:02:26 瀏覽:33
真的嗎英語 發布:2024-11-01 13:30:06 瀏覽:503
師德事跡簡要 發布:2024-11-01 11:16:50 瀏覽:24
班主任設備 發布:2024-11-01 10:39:53 瀏覽:384
七八年級數學 發布:2024-11-01 10:37:56 瀏覽: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