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比賽
Ⅰ 2009第8屆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大賽初中文言文閱讀訓練70篇全部翻譯
http://hi..com/doloveselin/blog/item/b8f3f4f2a675f31ab17ec57a.html
自己看把,太多了
Ⅱ 中學生古詩文大賽 古詩譯文
1紇干狐尾
並州有個人姓紇干,喜歡開玩笑。當時外面正鬧狐狸精。一天,他得到一條狐狸尾巴,隨即就拴在了衣服後面。來到妻子身旁,他側身而坐,故意將狐狸尾巴露在外邊。妻子見了,暗自懷疑他是狐狸精,於是便悄悄操起斧頭向他砍來。他嚇得連忙磕頭說:「我不是狐狸精!」妻子不相信,急忙又跟鄰居們說了,鄰居們又拿起刀棍追逐不已。他嚇得急忙說出實情:「我這是惡作劇,不料想你們竟然一心要殺死我。看來,這狐妖一說也是由人的作用才興盛起來的呵!」
2孫泰
孫泰是山陽人,年輕時師從皇甫穎,志行品德很有古代人的風度。孫泰的妻子是姨母的女兒。起初是姨母年紀老了,把兩個女兒託付給孫泰,說:「長女一隻眼睛有毛病,你可以娶她的妹妹。」姨母去世了,孫泰娶了姨母的長女為妻。有人問他的緣故,孫泰說:「那人眼睛有毛病,除了嫁給我就嫁不出去了。」眾人都佩服孫泰的義氣。孫泰曾經在都市遇見一座鐵燈台,把它買了下來,叫人洗刷,原來是銀製品。孫泰趕忙前往歸還賣主。
3唐太宗吞蝗
貞觀二年,京師大旱,蝗蟲四起.唐太宗進入園子看糧食(損失情況),看到有蝗蟲(在禾苗上面),撿了幾枚蝗蟲卵念念有辭道:"糧食是百姓的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是害了百姓,百姓有罪,那些罪過全部在我(古時認為蝗蟲有靈異,修有奶奶廟,因為蝗皇音同百姓不敢捕殺.而在古代一但發生大災都認為是上天降的懲罰)你如果真的有靈的話,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在降罪百姓了),將要吞下去,邊上的人諫道:"不能吃啊!吃了可能要生病的!"太宗說道:"我正希望它把給百姓 的災難移給我一個人!又怎麼會因為害怕生病而不做了?!"(說完)馬上就把它吞了。
4陶侃惜谷
陶侃曾經到郊外去游覽,看到一個人拿著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問:「拿這些東西干什麼?」那人說:「走在路上我看見它,隨便拔一把罷了。」陶侃大怒說:「你既然不種田,竟然還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來,抽了一頓鞭子。陶侃愛護莊稼而執法嚴,因此老百姓都勤懇耕種,家家生活寬裕,人人豐衣足食。
5書法家歐陽詢
唐代歐陽詢,有一天騎馬趕路,無意中看到一塊古碑。原來是晉代著名書法家索靖書寫的,他駐馬瀏覽,看了很久後離開。他走離古碑幾百步又返回來,下了馬站在碑前觀察,等到疲乏,又鋪開皮衣坐下來觀察,竟然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離去。
6李廙
李廙是尚書左丞相,人品很好很清廉。他的表妹是劉晏的妻子。當時劉晏掌握大權,劉晏曾經到過李廙的房間,看到李廙掛在門上的簾子很破舊了,就讓手下悄悄的測量門的長寬,然後用沒打磨過的竹子編成簾子,不加修飾,然後送給李廙。劉晏去李廙家三次,都沒敢說這個事情然後就回去了。
7少年治縣
子奇十六歲的時候,齊國的國君派(他)去治理阿縣。不久,齊君反悔了,派人追趕。追趕的人回來說:「子奇一定能夠治理好阿縣的,同車的人都是老人。憑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輕的人來作最終決定,一定能治理好阿縣啊!」子奇治理阿縣,把兵庫里的兵器鍛造成為耕田的農具,打開糧倉來救濟貧窮的人民,阿縣治理得整整有條。魏國的人聽說小孩子治理阿縣,兵庫里沒有武器,糧倉里沒有積糧,於是就起兵攻打(齊國)阿縣,阿縣的人父子兄弟相互鼓勵,以自己家的兵器打敗了魏國軍隊。
8鸚鵡滅火
有一群鸚鵡飛到一座山上,山中的禽獸都(很喜歡),互敬互愛。鸚鵡想,這里雖然感到很快樂,但是不能長久居留下去,於是便飛走了。過了好幾個月以後,山中突然失火。鸚鵡遠遠地看到,便用自己的羽毛沾濕水,飛到山上,灑水去救火。天神見此,說道:「你雖然很有意氣和氣志,但又有什麼用(效果)呢!」鸚鵡答道:「我雖然知道不能夠把火救滅,但是我曾經住過這座山,與山上的禽獸友好相處,親如兄弟,(山中這樣著火),我不忍心看下去啊!」天神聽了很感動,以示嘉獎,便把山火滅了。
9農婦與鶩
過去皖南有一個農婦,在河邊拾柴,隱隱約約聽到了鳥的叫聲,好像在哀鳴,仔細一看,是一隻野鴨。農婦走近它,看見它的兩個翅膀上血跡斑斑,懷疑是受傷了。農婦捧著野鴨回家,治療了十天左右,收口慢慢痊癒,(野鴨)臨行之時,頻頻點頭,好像是在感謝。過了一個多月,有幾十隻野鴨來到了農婦的園中棲息,並且每天產很多的蛋,農婦不忍心拿去賣,就孵化了他們,孵出的小鴨成群。又過了兩年,農婦家生活小康,就是因為受傷的野鴨報答的結果呀!
10治駝
從前有個醫生,自吹能治駝背。他說:"無論駝得像弓那樣的,像蝦那樣的,還是彎曲像鐵環那樣的,請我去醫治,管保早晨治了,晚上就如同箭桿一般直了。"有個人信以為真,就請他醫治駝背。
這個醫生要來兩塊門板,把一塊放在地上,叫駝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塊壓在上面,然後跳上去使勁地踩。這么一來,駝背倒是很快就弄直了,但人也被踩斷了氣。駝背人的兒子要到官府去告他,這個醫生卻說:"我的職業是治駝背,只管把駝背弄直,那管人是死是活!"
11劉氏善舉
劉某某是某一個鄉里的寡婦,生養有一個孩子。她白天在田間耕作,晚上點著燭火在織機上紡織,一年到頭都是這樣。鄰居中有窮困的,她總是能夠拿一升一斗的糧食周濟他們。偶爾有沒有穿的,她就拿自己的衣服送給他們,鄉里的人都說她太好了。然而她的兒子不理解,心裡很有怨言。母親就告戒他,說:「對別人做好事,是人的本分,哪一個人沒有急窘的事情遭遇呢?」母親死後三年,劉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都被燒毀,鄉鄰們都主動地給予他們衣物,並且為他們砍樹建造房屋,這都是念劉寡婦的情呀。到這時劉寡婦的兒子才明白善舉的作用。
12硯眼
明朝有一位陸公廬峰,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曾經在市集上遇到一塊上好的硯台,價格有爭議沒有定。已經到了官辦的旅館了,差使僕人前往,用一兩銀子買下硯台後回來。僕人拿著硯台回來了,陸廬峰對它不像原來的硯台感到驚訝。僕人說是這個硯台。陸廬峰說:「先前者硯台有八哥眼,為什麼現在沒有了?」僕人回答說:「我嫌它有一點凸,路上遇見石工,幸虧有剩餘的銀兩,叫他打磨使他平整。陸廬峰大為惋惜。
13一篋磨穴硯
古時候有個學習書法的人,自以為學成了,告別師父離去。師父說:「我有一箱東西,不想送給其他人,希望安放在某山下面。」那個人接受了,由於東西封條封得不是很牢,於是就打開來看,箱子中都是些磨出洞的硯台,幾十枚,才知道是師父從前用過的。頓時覺得十分慚愧,於是返回繼續學習,直到使那書法精通。
14唐臨為官
唐臨,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是北周內史唐瑾的孫子。他的祖先從北海遷徙到關中。唐臨的伯父唐令則,開皇(隋煬帝)末年擔任左庶子(官職名),因為討好太子楊勇被處死。唐臨少年時和哥哥唐皎都有名聲。……,掉出京城擔任萬泉縣縣丞。縣里有犯輕罪的囚犯十多人,趕上晚春下雨,唐臨請示縣令釋放了他們,縣令沒有準許。唐臨說:"您如果有所擔心,我甘願承擔所有責任。"縣令因此讓囚犯暫時回去,唐臨召集囚犯讓他們回家耕種,並和他們約好期限,到期就回到監獄。囚犯們都被他的恩德感動,到了期限全都回到了監獄,唐臨因此出名。
15二翁登泰山
從前有兩個老翁,住在同一個城市裡,關系和特別好,甲老翁的妻子早去世了,只有他自己而已.一天,他帶著酒去乙翁的家,兩個人一起喝酒,十分快樂!乙翁說:"以前我曾去巴蜀遠處交遊,但沒有登過泰山,心中很悔恨,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呢?"甲翁說:"那山很陡峭,我也沒有登過,總想著他,然而老了,恐怕力氣不夠"乙翁說:"你說的不對吧,以前的愚公,舊九十歲的時候還可以移山,今日我門才六十來歲,哪裡老呢!"甲翁說:"那太好了"第2天,兩個老人都取樂,走過錢塘,渡過長江,走著從鴯到泰陰.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他,甲翁說:"我的力氣還可以,不用互相攙扶"從太陽出來到薄暮降臨,已經走過了半坐大山.
16酒徒遇嗇鬼~~從前有個喜歡喝酒的人,忽然遇到了老朋友,那個老朋友是一個吝嗇的人。愛喝酒的人說:「我希望能夠去一趟你家,口渴心煩,或者茶或者酒,只要能止渴就行了。」老朋友說:「我家很遠,不敢勞煩您走遠路。」愛喝酒的人說:「料想你家只有二三十里遠罷了。」老朋友說:「我家房子很破舊, 你到來真是屈尊。」愛喝酒的人說:「只要開門就好。」老朋友說:「只是器皿沒有準備好,沒有杯子。」愛喝酒的人說:「我和你是好朋友,用瓶子喝也好。」老朋友說:「你暫且等我半天,我拜訪完朋友就叫你一起回家。」愛喝酒的人目瞪口呆。
17若石之死~~若石住在山的北面,由虎常偷看他家的籬笆。若石率領家人日夜戒備,一年了虎沒有什麼收獲。有一天,虎死了,若石十分高興,自認為虎死了以後再也沒有傷害自己的動物了。於是松下了他裝有機關的弓,撤下了他的防備,牆壞了卻不修,籬笆破了也不修。沒過多久,有野獸追鹿停在了若石屋子的牆腳,聽到牛羊豬的叫聲就進去把它們吃了。若石不知道那是chu,罵它不走,就用石頭丟它,chu像人一樣立起來把若石抓死了。人們說:若石只知道一而不知道二,他死得活該。
47
王翱的一個女兒,嫁給京城附近的一個官員為妻。王翱的夫人非常疼愛女兒,每次要女兒回家,女婿堅持不放走,憤怒的對妻子說:「你的父親是選拔官吏的長官,把我調到京城做官,那麼你可以整天陪侍你的母親。況且調動我輕易的就像振落樹葉,有什麼不願意的呢?」於是女兒將想發告訴了母親,夫人在當天准備了酒菜,跪著稟告王翱,王翱非常生氣,拿起幾案上的器具打傷了夫人,出門去,坐馬車住到朝房裡,十天後才回家,女婿最終沒有被調職。
48.私恩於公法
漢順帝初年,蘇章調職去擔任冀州刺史,他的一個朋友是冀州的太守。蘇章知道他貪污受賄,將要追究他的罪行。一天,邀請太守,沒了酒席菜餚,雙發訴說著從前相交友好的情況,很友好。太守高興的說:「人們都說你公正無私。」蘇章說:「今天蘇章我與你一起喝酒,是私下的事情。明天冀州的刺史按章辦事,則是公法。」太守沉默不語,第二天,便將太守逮捕了。
49.晉平公游於河
晉平公在黃河裡暢游覺得非常快樂,說:「怎麼能得到有才能的人並和他共度這快樂?」船夫盍胥跪著回答說:「國君也不喜歡好的人才罷了,真主長在湖泊中,玉石長在昆侖山上,沒有腳而得到的人因為國君喜歡,有腳而沒有得到的人,大概是因為國君沒有尋覓有才能的人的意願,不要擔憂沒有人才。
50.子產不毀鄉校
鄭人在地方上的學校遊玩,討論政治上的事情,然後問子產說:「為什麼不毀了這地方上的學校?」子產說:「夫人早晚都在那裡遊玩,來討論朝廷要員的好壞,他所擅長的,我就去做。他們所厭惡的,我就改掉他。這是我的老師,怎麼能廢掉他呢?我聽說忠誠善良能夠減少怨恨,不發威用來防禦怨恨,這是人們說的,我聽到這些言論就把他當作良葯。
51.董閼於法無赦
董閼於是上地的郡守,在石岩山中行走時,看見山溝極深,陡的如同牆壁。因而問他的下屬官吏:「有沒有人曾經出入此地?」回答說:「沒有。」又問:「嬰兒、痴呆聾人、發瘋的人,有沒有曾經出入此地?」回答說:「沒有。」董閼於嘆口氣說:「我能治療,用我方法的沒有赦免,人們觸及到便死,人就沒有誰敢觸犯它,為何不能治好呢?」
52.商陵君養「龍」
由個人送給商陵君一隻穿山甲,以為這是龍,商陵君非常開心,為它吃什麼,回答說:「螞蟻。」商陵君養它並使它溫順,有的人說:「這是穿山甲,並不是龍。」商陵君非常憤怒,並且鞭打他,於是下屬們都很害怕,沒有人再敢說它不是龍了,就跟著商陵君認為它是神。商陵君觀察龍,龍捲曲著像個丸子,一下子又伸直了,下屬們都假裝很驚奇,都說龍很神奇。夜裡穿山甲穿透牆壁逃走了,下屬們奔走告之:「龍太強壯,穿透牆壁逃走了!」商陵君痛惜不已,仍然用螞蟻等候它的回來,希望龍再回來,沒有結果。天下大雨,電閃雷鳴,真的龍出現了,商陵君毅為原來的那條龍回來了,便拿著螞蟻邀它吃。龍非常憤怒,震塌了他的宮宿,商陵君死了。
53.錢貨入瓶
揚州有個乞丐,叫胡媚兒,他有一個瓶子,同別人說:「如果施捨的錢放滿這個瓶子,就會永遠幸福!」旁觀的人看到瓶子只裝滿了一半,有施捨十文錢,百文錢的,然而瓶子扔就沒有滿。人們對此感到奇怪,一個有錢人經過此地,施捨了千文錢,還是沒有滿。有一個好事的人牽著一頭驢,說:「施捨一頭驢。」乞討者點了點頭,驢子隨後便成像繩子似的進入到瓶子里,整個市場上的人都感到驚訝。這個時候,有輛貨車經過,貨車的主人聽後便開玩笑說:「能不能讓我的貨車進入到瓶子里?」回答說:「可以。」乞丐將瓶口微微一側,貨車一個個進入到瓶中,貨主非常驚訝,想要揪住乞丐,然而乞丐已經躲進瓶子中。貨主將瓶子打碎,卻一無所有。
55.樵夫毀山神
康熙十五年,餘姚有人在山中趕路,夜裡住在山神寺。半夜,有隻老虎出現,像人一樣的說話,乞討食物。神答應把鄧樵夫給他。第二天早上,客人等待在廟外,果然看見一個樵夫經過,迎上去問:「你姓鄧嗎?」回答說:「是的。」就告訴他晚上聽到的事情,告誡他不要前往。鄧樵夫說:「我有母親,靠打柴為生,一天不打柴,母親就會餓肚子,關繫到生死的事情,我還有什麼可以畏懼的呢」就頭也不回的走了。客人尾隨他偷偷的看。鄧樵夫剛剛打完柴,老虎突然從竹林間竄出,鄧樵夫徒手與他搏鬥了數個回合,抓住老虎的尾巴轉了很久。老虎很憤怒,於是咆哮著高高跳起,逃跑了。鄧樵夫跟上去將他殺了。客人上前慰勞他,鄧樵夫說:「感謝你深厚的情義,何不帶我到廟中去?」於是到了,死掉的老虎斥責山神,說:「如何?「於是將泥塑的山神砸掉了。
56.奇鷹
楚文王年輕的時候喜歡打獵,友人贈他一隻老鷹,楚文王看了,爪子非常鋒利,跟普通的鷹很不同。後來,楚文王在雲夢打獵,設置的網像雲一樣布滿,火燒的煙蓋過天空。其他的老鷹,相互捕殺獵物,這支鷹高高昂起脖頸瞪大眼睛。,沒有搏鬥的意向。楚文王說:「我的老鷹捕獲的獵物有好幾百隻,你的老鷹竟沒有奮戰的意思,你是要欺負我嗎?」獻者說:「如果它像幼兔那樣溫順,我怎麼敢將它獻給您?」突然,天空有一個東西飛過,無法辨清它的形狀。老鷹立刻展開翅膀飛起來,就像閃電。一會兒,羽毛像雪一樣落下來,血像雨一樣下下來。有一個大鳥掉到地上。測量它的兩只翅膀,有好幾里長,眾人都不能識別。這時有個博學的君子說:「這是幼禽。」楚文王於是對他重賞。
57.雉鳥報復
有人在山中打獵,為了射一隻雄的野雞而將手中一隻雌的野雞放走,有人問他,這是什麼原故,他說:「放走雌的是為了吸引雄的。到時候把雌雄的都抓住就得了。」幾個月後,雌雞果然招來一隻雄雞,獵人就將它捕射了。就這樣過了好幾年,捕得了很多雄的野雞。一天,雌雞和獵人一起回家頭碰到了香爐而死了,而後,他的家人相繼都死了,又因為被官司牽連而傾家盪產,不多時,獵人也死了。有的人說:「人沒有不愛他的配偶的,鳥也是這樣的。」獵人的計謀雖然狡猾,而雉雞報復的後果更慘了。
58.桑中生李
張助在田裡種苗,看見李子的核,想要將它丟掉,回頭看見桑樹周圍有空閑的泥土,於是把它種在那裡,用多餘的水來澆灌。後來的人看到桑樹中結有李子,都相互傳告。有個眼痛的人在李樹下休息,說:「李樹使我的眼疾痊癒,我要有一頭豬來禮贈它。」眼痛是小毛病,不久自己就能痊癒,聽說的人就傳告:「眼瞎的人能復明。」遠近的人聞此都很轟動。於是樹下常有數千輛馬車,擺了很多酒席。一年之後,張助遠處歸來,看見這一場景,問:「這里哪有什麼神仙?這是我種的樹呀!」之後便把樹砍了。
59.縣令捕蝗
錢穆甫擔任如埠的縣令,適逢當地爆發蝗蟲引起的旱災,而泰興的縣令卻欺騙郡的長官說:「當地沒有蝗蟲。」不久,蝗蟲成災,郡長官責問,泰興的管縣無話可說,說當地的蝗蟲,大概是從如埠飛來的。於是下公文給如埠的官縣要求捕捉蝗蟲,不能讓它侵害鄰近的地區。錢穆甫拿到公文,就在對方公文的末了寫了首詩恢復他:「蝗蟲原本是天災,而不是管縣沒有能力。既然是從我的地盤上飛出去的,就請你們從你的地盤上將它們押回來。」
60.天敵
蘇轍說:「魚不怕捕魚的網,而怕鵜鶘,這是它的天敵。」村裡的一個老人看見一個蜈蚣正在追一條蛇,走得很快。蜈蚣漸漸靠近蛇,蛇不動,張開嘴巴等待,蜈蚣徑直鑽進它的腹中。過了一段時間出來,蛇已經死了。老人將蛇扔到深山裡,過了一些時日跑去查看,看到有無數小蜈蚣在吃已經腐爛的蛇肉,原來蜈蚣是在蛇腹里產卵。蜘蛛不再進去,只在竹子上停留片刻,搖了搖小腹便走了。看到蜈蚣很久沒有出來,把竹子剝開一看,蜈蚣已經一節節的腐爛斷裂了。大概蜘蛛在搖腹部的時候,已經撒了尿將蜈蚣殺死了。動物害怕他的天敵竟有如此奇妙的事。
Ⅲ 初中文言文知識歸納
在古漢語詞彙中,實詞占絕大多數,所以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是正確閱讀文言文的關鍵,也是中考文言文考查的重點。文言實詞的重點是理解文言實詞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的不同含義。
文言實詞的特殊用法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應該用甲字,而使用時卻借用與其意義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止有剩骨」(《狼》)中,「止」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只」。又如「滿坐寂然」(《口技》)中,「坐」是通假字,其本字為「座」,初中課本中涉及的通假字,大約有六十個,我們列表把它們集中起來記憶。通假字的讀音要按其本字的讀音來讀,如「將軍身被堅執銳」中的「被」讀作「pī」,通假字的意思也要按本字理解,「被」作「穿著」解釋。
(二)一詞多義。
文言文中有些字詞根據語言發展的規律,應用范圍有所變化,同樣一個詞在這個句子中是一個意思,在那個句子中又是另一個意思。要讀懂文言文必須了解一個詞的多種含義,以便確定其在具體句子中的含義。因此,對文言實詞詞義的理解一定要心中有數,平時要多留意和掌握常見實詞的一詞多義現象。
例:1. 以為妙絕(極)群響畢絕(消失)
2. 朝服衣冠,窺鏡(早晨)於是入朝見威王(朝廷)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朝拜)
(三)古今異義。
語言,特別是它的詞彙,總是處在不斷變化之中,隨著時代的變化、歷史的變遷,古今詞彙及其意義有了明顯的差異,對於初中學生來說,了解古今詞義的變化,掌握常用實詞的變遷情況,對於讀懂文言文是有極大的幫助的,古今詞義變化有下列幾種情況:
1. 詞義擴大。「再」古義為「第二次」,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現在的意思不僅指第二次,還指幾次以上或重復與繼續,使用范圍擴大。
2. 詞義縮小。「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妻子」在古代包括「妻子和兒女」。現在只表示「男子的配偶」,詞義范圍變窄了。
3. 詞義轉移。「涕」在古義中指「眼淚」,如「汪然出涕曰」,現在則專指「鼻涕」。詞義出現了轉移。
4. 詞類活用。在古代漢語中,某些詞可按照一定的語言習慣靈活運用,臨時改變其詞性,這是文言實詞的詞類活用現象。在平時的學習、朗讀過程中,要把握這種語言現象,一般有下列幾種情況:
(1)名詞活用為動詞。「驢不勝怒,蹄之。」(《黔之驢》)「蹄」本為名詞,這里活用為動詞,作「用蹄子踢」理解。
(2)動詞活用為名詞。「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醉翁亭記》)「提攜」本為動詞,在這里活用為名詞,作「用手攙扶的小孩」理解。
(3)形容詞做名詞。「吾與汝畢力平險」(《愚公移山》)「險」本為形容詞,在這里活用為名詞,作「險峻的大山」理解。
由於《中考說明》規定「不考查對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故初中生對這一內容稍作了解即可。
Ⅳ 初中文言文
1、呂蒙來短時間內才略驚人長進的原源因是因為孫權的勸說及自身努力的學習
2、 傅永之所以發奮讀書時因為有朋友給他寫信,而不會回信,請教洪仲的時候受到嚴厲的批評並不幫他回信,激起了他發奮讀書的心。
3、身份相同,都是武將。認識到讀書的意義後都能刻苦學習,都有了驚人的長進!
Ⅳ 初中文言文匯總
童趣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盛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怡然稱快。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塹,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蛤蟆,鞭數數十,驅之別院。
譯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時候,能睜大眼睛直視太陽,視力好到可以看得清最細微的事物,每次看到細小的東西,一定要仔細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常能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夜裡,群蚊發出雷鳴似的叫聲,我心裡暗暗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心裡這么一想,那成百上千的蚊子,果真就像和鶴一樣;一直抬著頭看著它們,連脖子也變得僵硬了。我又留幾只蚊子在白色的帳子里,慢慢地用煙噴它們,讓它們沖著煙邊飛邊叫,當作「青雲白鶴」的景觀,果然像鶴一樣在雲端鳴叫,我因此高興得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牆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雜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檯子一般高,聚精會神地看,把叢草當成樹林,把蟲蟻當成野獸,把土塊凸出的部分當成山丘,低陷的部分當成山溝,我便憑著假想在這個境界中游覽,愉快而又滿足。
有一天,我看見兩只小蟲在草間相鬥,便蹲下來仔細觀察,興趣正濃時,忽然有個極大的東西,推倒山、壓倒樹而來,原來是一隻癩蛤蟆,舌頭一吐兩只小蟲就全被它吃掉了。我那時年紀很小,正看得出神,不覺得大叫了一聲。等到心神安定,捉住癩蛤蟆,鞭打了它幾十下,便把它驅趕到別的院子去了。
http://ke..com/view/481841.html?tp=0_11#2
山市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恆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méng),始悟為山市。
未幾,高垣睥(pì)睨(nì),連亘(gèn)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 層層指數,樓愈高,則明漸少。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
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雲。
譯文
奐山的山市,是淄川縣八景中的一景。但經常好幾年也不出現一次。有一天,孫公子禹年跟他的同業朋友在樓上喝酒,忽然看見山頭有一座孤零零的寶塔聳立起來,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驚訝又疑惑,心想這附近並沒有寺院呀。過了一會兒,又看見幾十座宮殿,瓦是碧綠的,屋檐高高翹起,這才知道原來是出現「山市」了。沒多久,又出現了高高低低的城牆,有六七里長,竟然像一座城市。其中有像樓閣的,有像廳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現在眼前,數量可以用億萬來計數。忽然颳起了大風,煙塵彌漫,全城的景象都變得模糊不清了。過一陣子,大風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樓,高聳彷彿與天相接,每層有五間房,窗戶都打開著,都有五處明亮的地方,那裡是樓外的天空。一層一層地用手指指著數上去,已經不能計算層數。房間越高,亮點越小;數到第八層,亮點只有星星那麼小;再往上就昏暗地看不分明了,數不清它的層次。低層樓上的人們來往匆匆,有靠著(欄桿)的,有站著的,姿態各不相同。過了一段時間,樓漸漸低矮下來,可以看見樓頂了;漸漸地,又變得跟平常的樓房一樣;漸漸地,又變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縮成拳頭一般大小,再縮小成為豆粒一般大小,終於完全消失。
我又聽說,有早起趕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鋪,跟塵世上的情形沒有什麼區別,所以人們又管它叫「鬼市」。
http://ke..com/view/159490.htm#2
孫權勸學
初,權謂 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 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yé)!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譯文
起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重要事務了,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忙多來推託。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成為治理儒家經典傳授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你的事務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己認為非常有好處。」呂蒙於是開始讀書學習。等到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討論評議,非常驚奇地說:「你現在的才幹、謀略,(已)不再是(當年)吳縣的(那個)阿蒙了!」呂蒙說:"和讀書人分別一段時間後,就要重新擦亮眼睛用新的眼光相看了,長兄為什麼認清事理這么晚啊!」魯肅於是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與呂蒙)結為朋友(後)就分別了。
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Ⅲ,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譯文
唧唧唧唧,木蘭在對著門在織布。聽不到織布的聲音,只聽見姑娘的嘆息聲。
問木蘭在想什麼,在思念什麼呢?木蘭沒有想什麼,也沒有思念什麼。昨夜看見軍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規模地徵兵,徵兵的名冊很多卷,上面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長大成人的兒子,木蘭沒有兄長,願意為此去買鞍馬,從此替代父親去應征。
木蘭跑遍東南西北市去購買駿馬,鞍韉,轡頭和長鞭。早晨辭別父母上路,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的流水聲。早晨辭別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燕山胡人的戰馬啾啾的鳴叫聲。
不遠萬里,奔赴戰場,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清冷的月光映照著戰士們的鐵甲戰袍。征戰多年,經歷很多戰斗,許多將士戰死沙場,木蘭等倖存者勝利歸來。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論功行賞)。木蘭被記了很大的功勞,賞賜了很多財物。天子問木蘭想要什麼,木蘭不願做官,只希望騎上一匹千里馬,返回故鄉。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外城來迎接木蘭;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准備殺豬宰羊。(木蘭回到家裡)打開東西閣樓的門,坐一坐東西閣樓的床,脫去我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打開窗戶,對著鏡子整理像雲一樣柔美的鬢發,在額上貼好頭上的金片(舊時女子的裝飾物)。出門去見同去出征的夥伴,夥伴們都很吃驚: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蘭是姑娘。
把兔子耳朵拎起時,雄兔的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的兩眼時常眯著。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著跑,怎能分辨得出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傷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譯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不曾認識筆、墨、紙、硯,等書寫工具,有一天忽然放聲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那裡借來給他,仲永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物品讓他寫詩,他能立刻寫好,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的請他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到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裡見到他,他已經十二三歲了。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了。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問起仲永的情況,回答說:「他的才能已經消失,成為普通人了。」
王先生說:仲永的通曉、領悟能力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像他那樣天生聰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尚且要成為平凡的人;那麼,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夠吧?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yì)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hǔhǔ)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譯文
京城裡有一個擅於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擺酒席請客,在客廳的東北角上安放了一個八尺寬的屏障,這位表演口技的藝人坐在屏障內,裡面只放了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客人們圍坐在一起。過了一會兒,只聽得屏障里醒木一拍,全場都安靜下來,沒有一個敢大聲說話的。
只聽到遠遠的深巷裡一陣狗叫聲,就有一個婦人被驚醒,打著哈欠,伸著懶腰,她丈夫說著夢話。一會兒小孩子醒了,大聲哭著。丈夫也被吵醒。婦人拍著孩子,給他餵奶,孩子口裡含著乳頭還是哭,婦人一面拍著孩子,一面嗚嗚地哼唱著哄他睡覺。又一個大孩子也醒了,嘮嘮叨叨地說個不停。這時候,婦人用手拍孩子的聲音,口中嗚嗚哼唱的聲音,小孩子含著乳頭啼哭的聲音,大孩剛剛醒來的聲音,丈夫大聲呵斥大孩子的聲音,同時都響了起來,各種聲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全場客人沒有一個不伸長脖子,偏著頭凝神地聽著,微笑著,暗暗贊嘆著,認為妙極了!
沒隔多久,丈夫的鼾聲響起來了,婦人拍孩子的聲音也漸漸地拍一會兒停一會兒。隱隱地聽到老鼠悉悉索索的聲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聲音,婦人在夢中咳嗽的聲音。客人們聽到這里,心情稍微放鬆了,身子漸漸坐正了。
突然有一個人大聲喊道:「著火啦!」丈夫起身大叫,妻子也起身大叫,兩個孩子一齊哭了起來。剎時間,成百上千的人大喊起來,成百上千的小孩兒哭了起來,成百上千的狗叫了起來。中間夾著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烈火燃燒而發出的爆烈聲,呼呼的風聲,千百種聲音一齊響了起來;還夾雜著成百上千人的求救聲,救火的人們拉倒燃燒著的房子時一齊用力發出的呼喊聲,在火中搶奪物件的聲音,潑水的聲音。凡是應該有的聲音,沒有一樣沒有。即使一個人有上百隻手,一隻手上有上百個指頭,也不能指明其中一種聲音來;即使一個人有上百張嘴,一張嘴有上百條舌頭,也不能說出其中的一個地方來。在這種情況下,客人們沒有一個不嚇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揚起衣袖,露出手臂,兩腿索索直抖,幾(jī) 乎都想爭先恐後地逃跑。
忽然醒木一拍,各種聲響全都消失。撤掉屏障一看裡面,(仍只有)一個人、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
答謝中書書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譯文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贊嘆的啊。巍峨的山峰聳入雲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長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景色了。
與朱元思書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piǎo)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miǎo),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líng)泠(líng)作響;好鳥相鳴,嚶(yīng)嚶(yīng)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yuān)飛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經綸(lún)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譯文
江面上的風停了,煙霧都消散盡,天空和群山呈現出同樣的顏色。(我乘著船)隨著江流飄盪,時而偏東,時而偏西,漂漂盪盪。從富陽到桐廬大約(相距)一百里的水路,奇異的山水,是天下絕無僅有的。
江水都呈青白色,深深的水流清澈得千丈也能見底。游動的魚和細小的石頭可以直接看見。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洶涌的波浪猶如飛奔的馬。
兩岸的高山,都長滿了蒼翠的樹木,看上去使人頓生寒意,這些山憑借著(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長,這些山巒彷彿互相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筆直地向上,直插雲天,形成無數的山峰。泉水沖激著石頭,泠泠地發出聲響;美麗的鳥兒互相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樹上的)蟬兒長久不斷地鳴唱,(山中的)猿猴也時刻不住地啼叫。極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也會平息熱衷於功名利祿的心;那些籌劃政務、管理世俗之事的人,看到這些優美的山谷,也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也可以見到陽光。
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為坻(chí)為嶼(yǔ),為嵁(kān)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cēn)差(cī)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動,俶(chù)爾遠逝,往來翕(xī)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ci)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liáo)無人,凄神寒骨,悄(qiǎo)愴(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gōng )古,余弟宗玄。隸(lì)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譯文
從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著竹林,聽到了水聲。好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相互碰擊發出的聲音,(我的)心情高興起來。砍倒竹子,開辟出一條道路(走過去),沿路走下去看見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澈。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坻、嶼、嵁、岩各種不同的形狀。青蔥的樹木,碧綠的藤蔓,樹枝藤蔓覆蓋、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靠也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獃獃地一動不動,忽然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遊人一起嬉戲。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泉水曲曲折折,一段看的見一段看不見。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參差不齊,不能探知水的源頭。
我坐在潭邊,四面的竹林和樹木環繞著,寂靜空曠沒有旁人。使我感到心情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 因為這里的環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於是記下了所有的景色後離開了。
同游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跟著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叫恕己,一個叫奉壹。
岳陽樓記
慶歷四年春,滕(téng)子京謫(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zhǔ)予(yú)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fú)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shāng),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yǐ)。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連月不開,陰風怒號(háo),濁浪排空;日星隱曜(yào),山嶽潛(qián)形;商旅不行,檣(qiáng)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qǐng),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zhǐ)汀(tīng)蘭,鬱郁青青(qīng)。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譯文
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職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於是(滕子京)就重新修整岳陽樓,擴大它舊時的規模,刻唐代和現代(宋)名人的詩詞文章在上面,囑托我寫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我看那巴陵的美景,全在洞庭湖。連接遠處的山,吞吐著長江的水,水勢浩大,寬闊無邊;早晚間的陰晴變化,氣象萬千。這些就是岳陽樓雄偉的景象,前人的記述很詳盡了。既然這樣,那麼北面直到(至)巫峽,南面遠通瀟湘水,降職遠調者和詩人,大多在這里聚集,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的心情,難道沒有不同嗎?
像那連綿的雨下個不停,接連數日不放晴,陰冷的風怒吼著,渾濁的波浪沖向天空,太陽和群星隱去了光輝,大小山峰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不能出行,桅桿倒下,船槳折斷;傍晚天色昏暗,陰風濁浪的聲勢猶如老虎怒吼,猿猴哀啼。登上這座樓,就會有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讒言,害怕譏諷的情懷,滿眼望去,一片蕭條的景象,感慨萬千,十分悲傷。
又如春風和煦,陽光明媚,沒有驚濤駭浪,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游著泳;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蘭花,香氣很濃,顏色很青。然而有的時候大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浮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漁夫的歌聲一唱一和,這樣的樂趣哪有窮盡!登上這座樓,就有心情開闊,精神愉快,榮耀和屈辱一並忘了的感覺,在清風吹拂中端起酒來喝,那是快樂到了極點。
唉!我曾經探求過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心情,為什麼呢?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為那百姓擔憂;不在朝廷做官,就為那君主擔憂。這樣在朝廷做官也擔憂,不在朝廷做官也擔憂。那麼什麼時候才快樂呢?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吧?哎!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寫於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
累死我了,看在我那麼辛苦的份上,你好歹也得給我點分吧,呵呵。
Ⅵ 2009第8屆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大賽初中文言文閱讀訓練70篇翻譯 (急求~~~)
《曹劌論戰》復習資料
【參考譯文】
(魯庄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大舉攻打我(魯)國。庄公將要派兵迎戰。曹劌(聽到這個消息後)請求拜見(庄公)。他的鄉親們說:「(國家大事,就讓)那些吃肉的大官們去商量吧,(你)為何去參與呢?」曹劌說:「不。那些吃肉的大官們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曹劌)就進宮拜見(庄公)。他問道:「您靠什麼(讓將士們)跟齊國軍隊(拚命)作戰?」庄公說:「(我待人不錯)凡是衣食之類養生的東西,我都不敢獨自享用,一定要分一些給別人(臣下)。」曹劌應答說:「這種小恩小惠並沒有普及到全體百姓身上,他們不會(因此而)跟從(您去拚命作戰的)。」庄公說:「(我在祭祀鬼神的時候)所用的牲畜、寶玉、絲綢,不敢虛報浮誇,總是按實數(有多少說多少)。」曹劌應答說:「(對鬼神不說謊這種)小信用,還不能得到(鬼神的)信任,鬼神不會(因此)保佑(您打勝仗)。」庄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我)雖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按情理(來審理)。」曹劌應答說:「(這是)忠於職守(盡心盡力為人民辦好事)之類的事。憑這一點,就可以跟敵人打一仗了。如果(跟齊國)作戰,就請(讓我)跟從(您)。」
庄公和曹劌同乘一輛戰車(率領魯國軍隊出征)。齊、魯兩國的軍隊在長勺開戰。庄公將要(下令)擊鼓(進攻齊國軍隊)。曹劌(阻止)說:「還不行。」齊國軍隊擊過了三次鼓,曹劌(才)說:「可以(擊鼓進攻)了。」齊國軍隊大敗。庄公准備驅車追擊。曹劌(又阻止)說:「還不行。」他下車察看了齊軍戰車輪子留下的印跡,又登上車前的軾木認真眺望敵情,(然後)說:「行了。」(庄公)就(命令魯軍)大舉追擊齊軍。
打了勝仗之後,庄公問曹劌那樣(指揮軍隊)的原因。曹劌回答說:「打仗是要憑敢作敢為毫不畏懼的氣概的。第一次擊鼓的時候,將士們士氣高漲,第二次擊鼓的時候,他們的士氣衰減了,到第三次擊鼓時他們的士氣耗盡了。敵人(擊鼓進攻了三次)土氣耗盡,而我軍(才第一次擊鼓)士氣高漲,因此戰勝了他們。齊國這樣的)大國,很難預料,(我)害怕(他們)埋下伏兵(假裝逃跑,因此沒讓您下令追擊)。我仔細察看發現齊軍戰車輪跡混亂,又遠遠望見齊軍戰旗也倒了,(知道他們真的敗了)這才(請您下令)追擊他們。」
【知識要點】
1、背景資料
①《曹劌論戰》選自《左傳•庄公十年》。
②關於《左傳》
《左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是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況的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孔子的同代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
③關於長勺之戰
長勺之戰發生在公元前684年,是齊桓公即位後向魯國發動的第二次戰爭。它是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之一。
④關於歷史散文體例
歷史散文也稱史傳文,它有國別、編年、紀傳三體。
國別體:通過各國史事個別獨立地排列載述,以完成對某一歷史進程的敘述。國別體史書有《國語》和《戰國策》。《國語》是以記言為主,兼及記事;《戰國策》是以記事為主。
編年體:即以時間為經,以事件為緯來敘寫史實。它的優點是線索清楚、背景明確、系統性較好;不足是不便於集中而廣泛地描寫人物。《春秋》《左傳》和《資治通鑒》都是編年體。
紀傳體:即以人物為中心敘寫歷史,為司馬遷所獨創。古代官方編輯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紀傳體。這種體例對後世影響很大。
2、 段落大意
第一段,寫魯國戰前的准備。(①寫曹劌與鄉人對話,交待「請見」的原因;②寫曹劌與庄公對話,說明「政治上取信於民」是作戰的先決條件)
第二段,敘長勺之戰的全過程。
第三段,論魯國取勝的原因。(①抓住有利戰機,後發制人;②判斷敵方真實動態,詳察敵情)
3、主旨:本文以曹劌為主,庄公為賓,通過他們有關齊魯戰爭問題的對話,闡明弱國在對強國的戰爭中所應採取的戰略戰術原則,即政治上取信於民,軍事上後發制人等。
4、用原文回答:
①曹劌請見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②「忠之屬也」指什麼(第一段中含有取信於民思想的句子是什麼)?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③全篇的文眼是(全文的關鍵詞語是):遠謀
④曹劌追擊敵人的依據是: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
⑤曹劌認為克敵制勝的有利戰績是:彼竭我盈。
⑥曹劌阻止庄公追擊(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的原因是什麼?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5、「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這句話的作用是什麼?
交待了對話的背景。
6、魯庄公提出將要迎戰的條件是什麼?表明了什麼?
①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②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其中,前兩者說明魯庄公把勝利希望寄託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的保佑上,表現魯庄公的「鄙」。而政治上取信於民,才是這次作戰想要取得勝利的保證。
7、曹劌與魯庄公的第一次對話,表現了曹劌怎樣的戰略思想?
政治上取信於民是作戰的先決條件,其中體現這個思想的句子是「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8、「何以戰」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內容上表現曹劌重遠謀,結構上承上啟下。
9、「既克,公問其故」這句話在文中有何作用?
內容上寫出了曹劌善於觀察,善於抓住戰機,也表現出庄公的「鄙」;結構上承上啟下。
10、用自己的話概括曹劌論述作戰取勝的兩個因素。
抓住有利戰機,後發制人;判斷敵方真實動態,詳察敵情。
11、寫出出自本文的一個成語。
一鼓作氣(比喻趁勁頭大時把事情一下做完。)再衰三竭(指力量一再消耗,已經衰減耗竭)轍亂旗靡(形容軍隊潰敗混亂)
12、「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與上文哪一句相照應?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13、曹劌從哪些方面論戰?
①先決條件;②出擊的時機;③追擊的時機。
14、讀了這篇短文,魯國獲勝給你啟示最深的一點是什麼?請聯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①獲勝的根本原因是取信於民,獲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如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
②戰爭應善於分析敵情,把握敵情。
③統治者應善於聽取並採納群眾的意見。
15、曹劌高超的指揮(軍事)才能表現在哪些方面?
適時出擊與適時追擊。
16、本文第二段運用對比的寫法,用「將鼓」「將馳」表現庄公的急躁冒進,用「未可」「可矣」表現曹劌的胸有成竹和從容不迫。而以「齊師敗績」和「遂逐齊師」的證據證明曹劌指揮的正確。
17、指出「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在文中的作用。
①為下文描寫庄公與曹劌的對話作鋪墊,「遠謀」還是全篇的文眼;
②襯托曹劌的遠見卓識。
18、用自己的話說明文中哪些部分表現了庄公的「鄙」?
①沒有準備就急於應戰;②把取勝的希望寄託在近臣和神靈的保佑上;③將鼓」「將馳」表現庄公的急躁冒進;④「既克」而「不知其故」表明庄公完全是軍事上的門外漢。
19、第一段結尾「戰則請從」在行文上有何作用?
為下文寫曹劌親臨戰場指揮作鋪墊。
20、試分析文中曹劌和庄公的人物形象。
課文集中體現了曹劌作為一名軍事家的「遠謀」。曹劌請見,表現他的愛國熱情;曹劌問戰,表現他的政治遠見;曹劌參戰,表現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從容鎮定的品質;曹劌論戰,表現他過人的謀略。
課文集中體現了魯庄公作為國君見識的「鄙」。魯庄公把戰爭的希望寄託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靈的保佑上,說明他政治上無能;他急於求戰,急於攻擊,說明他軍事上的無知。
但魯庄公不是一個昏君。魯庄公備戰見劌,三問三答,實事求是,虛心聽意見;庄公作戰用劌,親自參與打仗,表現他禮賢下士,任人唯賢;庄公戰後問劌,不因勝而自喜,表現他為求真知而不恥下問。
因此,魯庄公並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軍事才能的明君。
21、讀完本文,你從曹劌身上學到了什麼品質?
①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和愛國心;②臨戰的從容鎮定;③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精神。
22、文章寫鄉人對戰爭的冷漠態度和魯庄公的見識淺陋,目的是什麼?
是為了反襯曹劌的愛國精神和深謀遠慮。
23、你怎樣看待曹劌鄉人的想法?
鄉人不關心國家大事,不足取。
24、簡述本文安排材料的特點。
本文緊扣「論戰」,敘述了曹劌對戰爭的有關論述和指揮長勺之戰的史實,材料安排詳略得宜,生動耐讀。第一段略去曹劌去求見的詳細情節,對曹劌和魯庄公的論戰作了詳寫。其中又著重於戰前政治准備的論述,因為這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前提。第二段不作戰爭場面的一般描寫,只概述了作戰的過程。文中只用四個短句直接寫戰斗場面:「戰於長勺」,交代戰斗地點,「齊人三鼓」、「齊師敗績」、「遂逐齊師」,概括了魯軍防禦、反擊、追擊三個階段。寫曹劌指揮作戰,只用兩個「未可」,兩個「可矣」,只講其然,不講其所以然。第三段是論戰的重點,詳寫曹劌論「何以勝」。「夫戰,勇氣也。」解釋了擊鼓一事,論戰爭中要養精蓄銳,激勵士氣,依靠勇氣去壓倒敵人。「夫大國,難測也。」解釋了追擊一事,表現了曹劌卓越的軍事才能。
文章之所以這樣安排詳略是表現中心的需要。文章的題目是「曹劌論戰」,意在說明取勝的道理,表現曹劌的政治遠見和軍事才能,當然要詳寫論戰,略寫作戰。
25、再舉出3個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經典戰役。
牧野之戰、淝水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薩爾滸之戰、遼沈戰役等。
回答者:58.68.138.* 4-29 20:08
1紇干狐尾
並州有個人姓紇干,喜歡開玩笑。當時外面正鬧狐狸精。一天,他得到一條狐狸尾巴,隨即就拴在了衣服後面。來到妻子身旁,他側身而坐,故意將狐狸尾巴露在外邊。妻子見了,暗自懷疑他是狐狸精,於是便悄悄操起斧頭向他砍來。他嚇得連忙磕頭說:「我不是狐狸精!」妻子不相信,急忙又跟鄰居們說了,鄰居們又拿起刀棍追逐不已。他嚇得急忙說出實情:「我這是惡作劇,不料想你們竟然一心要殺死我。看來,這狐妖一說也是由人的作用才興盛起來的呵!」
2孫泰
孫泰是山陽人,年輕時師從皇甫穎,志行品德很有古代人的風度。孫泰的妻子是姨母的女兒。起初是姨母年紀老了,把兩個女兒託付給孫泰,說:「長女一隻眼睛有毛病,你可以娶她的妹妹。」姨母去世了,孫泰娶了姨母的長女為妻。有人問他的緣故,孫泰說:「那人眼睛有毛病,除了嫁給我就嫁不出去了。」眾人都佩服孫泰的義氣。孫泰曾經在都市遇見一座鐵燈台,把它買了下來,叫人洗刷,原來是銀製品。孫泰趕忙前往歸還賣主。
3唐太宗吞蝗
貞觀二年,京師大旱,蝗蟲四起.唐太宗進入園子看糧食(損失情況),看到有蝗蟲(在禾苗上面),撿了幾枚蝗蟲卵念念有辭道:"糧食是百姓的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是害了百姓,百姓有罪,那些罪過全部在我(古時認為蝗蟲有靈異,修有奶奶廟,因為蝗皇音同百姓不敢捕殺.而在古代一但發生大災都認為是上天降的懲罰)你如果真的有靈的話,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在降罪百姓了),將要吞下去,邊上的人諫道:"不能吃啊!吃了可能要生病的!"太宗說道:"我正希望它把給百姓 的災難移給我一個人!又怎麼會因為害怕生病而不做了?!"(說完)馬上就把它吞了。
4陶侃惜谷
陶侃曾經到郊外去游覽,看到一個人拿著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問:「拿這些東西干什麼?」那人說:「走在路上我看見它,隨便拔一把罷了。」陶侃大怒說:「你既然不種田,竟然還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來,抽了一頓鞭子。陶侃愛護莊稼而執法嚴,因此老百姓都勤懇耕種,家家生活寬裕,人人豐衣足食。
5書法家歐陽詢
唐代歐陽詢,有一天騎馬趕路,無意中看到一塊古碑。原來是晉代著名書法家索靖書寫的,他駐馬瀏覽,看了很久後離開。他走離古碑幾百步又返回來,下了馬站在碑前觀察,等到疲乏,又鋪開皮衣坐下來觀察,竟然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離去。
6李廙
李廙是尚書左丞相,人品很好很清廉。他的表妹是劉晏的妻子。當時劉晏掌握大權,劉晏曾經到過李廙的房間,看到李廙掛在門上的簾子很破舊了,就讓手下悄悄的測量門的長寬,然後用沒打磨過的竹子編成簾子,不加修飾,然後送給李廙。劉晏去李廙家三次,都沒敢說這個事情然後就回去了。
7少年治縣
子奇十六歲的時候,齊國的國君派(他)去治理阿縣。不久,齊君反悔了,派人追趕。追趕的人回來說:「子奇一定能夠治理好阿縣的,同車的人都是老人。憑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輕的人來作最終決定,一定能治理好阿縣啊!」子奇治理阿縣,把兵庫里的兵器鍛造成為耕田的農具,打開糧倉來救濟貧窮的人民,阿縣治理得整整有條。魏國的人聽說小孩子治理阿縣,兵庫里沒有武器,糧倉里沒有積糧,於是就起兵攻打(齊國)阿縣,阿縣的人父子兄弟相互鼓勵,以自己家的兵器打敗了魏國軍隊。
8鸚鵡滅火
有一群鸚鵡飛到一座山上,山中的禽獸都(很喜歡),互敬互愛。鸚鵡想,這里雖然感到很快樂,但是不能長久居留下去,於是便飛走了。過了好幾個月以後,山中突然失火。鸚鵡遠遠地看到,便用自己的羽毛沾濕水,飛到山上,灑水去救火。天神見此,說道:「你雖然很有意氣和氣志,但又有什麼用(效果)呢!」鸚鵡答道:「我雖然知道不能夠把火救滅,但是我曾經住過這座山,與山上的禽獸友好相處,親如兄弟,(山中這樣著火),我不忍心看下去啊!」天神聽了很感動,以示嘉獎,便把山火滅了。
9農婦與鶩
過去皖南有一個農婦,在河邊拾柴,隱隱約約聽到了鳥的叫聲,好像在哀鳴,仔細一看,是一隻野鴨。農婦走近它,看見它的兩個翅膀上血跡斑斑,懷疑是受傷了。農婦捧著野鴨回家,治療了十天左右,收口慢慢痊癒,(野鴨)臨行之時,頻頻點頭,好像是在感謝。過了一個多月,有幾十隻野鴨來到了農婦的園中棲息,並且每天產很多的蛋,農婦不忍心拿去賣,就孵化了他們,孵出的小鴨成群。又過了兩年,農婦家生活小康,就是因為受傷的野鴨報答的結果呀!
10治駝
從前有個醫生,自吹能治駝背。他說:"無論駝得像弓那樣的,像蝦那樣的,還是彎曲像鐵環那樣的,請我去醫治,管保早晨治了,晚上就如同箭桿一般直了。"有個人信以為真,就請他醫治駝背。
這個醫生要來兩塊門板,把一塊放在地上,叫駝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塊壓在上面,然後跳上去使勁地踩。這么一來,駝背倒是很快就弄直了,但人也被踩斷了氣。駝背人的兒子要到官府去告他,這個醫生卻說:"我的職業是治駝背,只管把駝背弄直,那管人是死是活!"
11劉氏善舉
劉某某是某一個鄉里的寡婦,生養有一個孩子。她白天在田間耕作,晚上點著燭火在織機上紡織,一年到頭都是這樣。鄰居中有窮困的,她總是能夠拿一升一斗的糧食周濟他們。偶爾有沒有穿的,她就拿自己的衣服送給他們,鄉里的人都說她太好了。然而她的兒子不理解,心裡很有怨言。母親就告戒他,說:「對別人做好事,是人的本分,哪一個人沒有急窘的事情遭遇呢?」母親死後三年,劉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都被燒毀,鄉鄰們都主動地給予他們衣物,並且為他們砍樹建造房屋,這都是念劉寡婦的情呀。到這時劉寡婦的兒子才明白善舉的作用。
12硯眼
明朝有一位陸公廬峰,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曾經在市集上遇到一塊上好的硯台,價格有爭議沒有定。已經到了官辦的旅館了,差使僕人前往,用一兩銀子買下硯台後回來。僕人拿著硯台回來了,陸廬峰對它不像原來的硯台感到驚訝。僕人說是這個硯台。陸廬峰說:「先前者硯台有八哥眼,為什麼現在沒有了?」僕人回答說:「我嫌它有一點凸,路上遇見石工,幸虧有剩餘的銀兩,叫他打磨使他平整。陸廬峰大為惋惜。
13一篋磨穴硯
古時候有個學習書法的人,自以為學成了,告別師父離去。師父說:「我有一箱東西,不想送給其他人,希望安放在某山下面。」那個人接受了,由於東西封條封得不是很牢,於是就打開來看,箱子中都是些磨出洞的硯台,幾十枚,才知道是師父從前用過的。頓時覺得十分慚愧,於是返回繼續學習,直到使那書法精通。
14唐臨為官
唐臨,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是北周內史唐瑾的孫子。他的祖先從北海遷徙到關中。唐臨的伯父唐令則,開皇(隋煬帝)末年擔任左庶子(官職名),因為討好太子楊勇被處死。唐臨少年時和哥哥唐皎都有名聲。……,掉出京城擔任萬泉縣縣丞。縣里有犯輕罪的囚犯十多人,趕上晚春下雨,唐臨請示縣令釋放了他們,縣令沒有準許。唐臨說:"您如果有所擔心,我甘願承擔所有責任。"縣令因此讓囚犯暫時回去,唐臨召集囚犯讓他們回家耕種,並和他們約好期限,到期就回到監獄。囚犯們都被他的恩德感動,到了期限全都回到了監獄,唐臨因此出名。
15二翁登泰山
從前有兩個老翁,住在同一個城市裡,關系和特別好,甲老翁的妻子早去世了,只有他自己而已.一天,他帶著酒去乙翁的家,兩個人一起喝酒,十分快樂!乙翁說:"以前我曾去巴蜀遠處交遊,但沒有登過泰山,心中很悔恨,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呢?"甲翁說:"那山很陡峭,我也沒有登過,總想著他,然而老了,恐怕力氣不夠"乙翁說:"你說的不對吧,以前的愚公,舊九十歲的時候還可以移山,今日我門才六十來歲,哪裡老呢!"甲翁說:"那太好了"第2天,兩個老人都取樂,走過錢塘,渡過長江,走著從鴯到泰陰.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他,甲翁說:"我的力氣還可以,不用互相攙扶"從太陽出來到薄暮降臨,已經走過了半坐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