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美術異同
Ⅰ 中西繪畫區別
1,線條方面:
中國畫盛用線條,西洋畫線條都不顯著。線條大都是畫家用以代表兩物象的境界。例如中國畫中,描一條蛋形線表示人的臉孔,其實人臉孔的周圍並無此線,此線是臉與背景的界線。
2,透視方面:
中國畫不注重透視法,西洋畫極注重透視法。 透視法,就是在平面上表現立體物。西洋畫力求肖似真物,故非常講究透視法。試看西洋畫中的市街、房屋、傢具、器物等,形體都很正確,競同真物一樣。
3,解剖學方面:
東洋人物畫不講解剖學,西洋人物畫很重解剖學。解剖學,就是人體骨骼筋肉的表現形狀的研究。西洋人作人物畫,必先研究解剖學。這解剖學英名曰anatomy for art students,即藝術解剖學。
4,色彩方面:
中國畫敢於突破物象本身的色彩代之以情感中醞釀的色彩,西洋畫注重利用自然光來表現美感。色彩,在傳統繪畫理論中有南齊謝赫《六法論》中的「隨類賦彩」一說,它比較尊重物象的固有顏色,但並不是機械的「自然主義」,而是敢於突破物象本身的色彩特點,代之以從情感中醞釀的色彩。
(1)中西美術異同擴展閱讀:
有關這類比較的書籍:
《中西方美術作品比較》是2010年天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中西方美術作品比較》內容簡介:這本美術史教材有兩個與以往教材不同之處。首先,這本教材只是作為學生學習的一個綱要,給學生一種直觀的引導,更多的是聽取教師的講解。教材配以大量圖片,這樣更能從視覺上提高對學生的吸引力,讓他們從簡要的文字中了解最基礎的知識。
其次,以往的中、外美術史教材都是單獨編寫、分別講授,學生對美術史知識沒有縱觀的認識,更沒有把中、外美術史知識橫向聯系起來,這樣掌握的知識是斷裂的,缺乏整體性。而這本教材按時間將中外美術作品、美術家、美術風格等對比講述和分析,使學生更加全面、立體地掌握知識。希望這本教材能給教師、學生以新的感受。
Ⅱ 中西方繪畫的異同
總的來來看,中國美術源追求精神層面的和諧,把樸素的陰陽理論和辯證法詮釋出無限豐富的具體形象.
西方美術更多的是追求物質層面的和諧,竭盡所能的體現"數的和諧",比例的和諧,由此形成了源源流長的寫實傳統.當然,西方現代美術是反傳統的.
http://www.tjtv.com.cn/system/2006/08/17/001386459.shtml這里的應該比較詳細可以看一下
Ⅲ 中西藝術有何異同論文
藝術史家丹納曾經說過,種族、時代、環境這三個原則決定著藝術的發展。藝術的風格離不開民族的文化特點。本文試以中國秦漢的雕塑和古希臘雕塑為例,從中西藝術比較中解讀其蘊含的不同的形式美。
在西方,古希臘文明和希伯來文明從不同方向代表著西方人重分析的世界觀追求,在藝術中,體現了西方藝術的審美價值和精神的所在,影響和規范了西方藝術家的審美追求。古希臘人的審美追求,促成了世界的「古典美」的理想模式,這種理想中包含了一些想法。古希臘的人體雕塑藝術達到了藝術的高峰,溫克爾曼將其風格歸屬於「高貴的單純與靜穆的偉大」,不僅體現對藝術的古典形式的一致好評,也從形式的贊美折射出對於藝術靈魂即內容的贊美。歌德認為經典的藝術形式可以表達某種「意蘊」的成功的藝術形式,而黑格爾從不同的角度引出「理念的感性顯現」這著名的美的定義。我國秦漢時代的建築和雕塑作品也為後人展示了昔日的氣魄和風采。
秦兵馬俑造型的宏渾氣勢讓人有世界第八奇跡的感慨,其時間雖晚於希臘古典時期,在造型上顯示出對於絕對寫實以及個性化千人千面的追求,技術上也不遜於希臘和希臘化國家(如埃及)的逼真造型。但我們將兵馬俑與希臘雕塑相比,總顯得有點牽強,他們之間這種不倫不類的性質,是一個巨大的差異,如果我們分析出這個區別就在,這種比較就自然可以被顯示。
我認為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第一,希臘雕塑更是一個藝術家個人創造,同時反映了更多的藝術理想追求。中國古人強調文人和工匠的區別在西方並不強調這種區別,古老的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大多出於的能工巧匠。事實上,即使是工匠的作品,也不會影響他們的藝術理想反映。這里姑且把中國的這種區分運用到上面的對比中,我們會看到大量的希臘雕塑藝術家(包括工匠)個人的創作激情,而兵馬俑的工匠,只有實用的目的,是按計劃製作的某種產品,很難說是具有遠見和激情的創作自由。兵馬俑的時代,還沒有產生代表中國文人畫的美學。第二,希臘的雕塑藝術家始終刻意追求時尚和精神,它代表著那個時代,是對於宇宙中永恆、和諧,也就是「美」的追求。兵馬俑即便代表一個統一帝國的盛大氣勢,也僅僅展現帝國的權力和專制統治者財大氣粗,沒有反映自由創作的熱情和自己對於能力的自信,從這個角度看,兵馬俑和其他古老的東方遺跡倒仍有些近似,而西方美學的「理念」不能被用來在對其進行分析。第三,欣賞希臘雕塑,它表現的是人所敬仰的非凡的神或英雄,兵馬俑表現的(或製作)是殉葬品,不同的功能決定前者表現出人們追求的某種「理念」,而後者則不能。與此相關的是,從技能水平的角度探索文物,甚至也不能從中國傳統的審美標准,從「形」和「神」來之間的關系去評價,用西方美學的角度來看更是不恰當的評價,而對於那些古希臘雕塑的經典創作,關注的焦點不僅是對藝術的討論,更多的審美探索。
在中國,形式美是表達對客體主觀感受所需要的語言形式的規律;而在西方,形式美往往就是主體所認識的客體外部形態特徵和內在的理性規律。中國藝術對形式美規律的探討,主要是要求藝術家的情感真誠以及藝術描寫對象與人情感的相符合,而衡量其藝術品的標准,也是看其是否寫出了描寫對象的「神」或者藝術家本人的「神」。我國千年輝煌的民族藝術傳統的形式美特徵,總是離不開全面的民族文化修養的基礎。古人雲「樂以安德」,而「立象以盡意」。這里的「象」即「形式美」。意思是形式美是表達畫家思想的語言工具,而用形式美所表達的思想是為了規范社會道德。 對美神維納斯形象的頻繁描繪,正反映了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之下的畫家們對人類自身形體的無限贊美和宣揚。
總之,由於中西方各自文化傳統的思維方式的不一樣,對藝術形式美的追求有著較大的差別:
西方的藝術形式美所強調的是與客觀自然的相似,中國則強調提倡藝術家情感的真誠以及藝術描寫對象與人的情感相符,「合情為真」。
在對待自然上,中西雖然都有「以自然為師」之說,但如何處理自然創造藝術卻又各有不同的思想,西方人近乎科學的態度,冷靜地觀察自然,強調如實地摹仿再現自然;中國人則講究體認自然、妙悟自然,與自然融為一體,創作過程中達到主客同一,物我一體,最後以傳神寫意出之。形似則退居次要地位。
由於藝術總有共同的規律與特徵,中西方在形成不同藝術的中,也有共同的地方。比如,自然之真是產生藝術之美的客觀基礎,注重藝術虛構的創造能力,注重藝術創造過程中的主客統一等等。隨著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東西方彼此了解也更加深入、更為全面。尤其是本世紀以來,東西方的藝術觀念都發生了嶄新的變化,彼此借鑒、彼此靠攏,在許多方面都產生了交叉與相互影響的現象。因為東西方畢竟有各自的特點和傳統,受到歷史進程和泛原始的地域文化制約和深遠影響。比較中西藝術,是為了了解中西藝術之間的差異、相互關系及相互影響,在比較中取長補短,才是科學態度。
Ⅳ 中西方美術的區別
您好!
中國美術注重神韻、意境,講求「神似」。
西方古典的美術注重形似。內您看見沒,那些東容西畫的跟真的一樣,使人疑心作畫者是照相機。
西方近代美術注重表達。您可看看美術大師的作品。
個人看法,個人看法。
希望對您有些啟發。
Ⅳ 中西藝術的異同!
中西藝術的相同之處:
1、藝術都是表現了人類的社會文化發展。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從古至今的藝術作品,如繪畫、詩詞、文章,都是在象徵性的描繪當時的時代。比如中國的繪畫形式,有壁畫、油畫等形式,從戰爭、經濟、文化等各個角度不間斷的描寫,向我們展示了社會的發展。
2、藝術都表現了人類的創造性。
無論是詩詞、繪畫、舞蹈,都是從無到有,從凌亂到完整,這都是在人類的創造下才有的。
中西文化的不同之處:
1、文化根源不同。
中國文明的起源是華夏文明,上古時期,神州大地遍布各種部落,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生活理念和信仰。漢武帝推翻道家無為而治,獨尊儒術開始,漢文化以儒學為核心開始成型,漢文化可以說是經歷千百年的演變升華,影響著華夏子民。
西方的文化根源有古希臘文化:理性主義與原始意識。對外在世界的探索熱情。還有希伯來文化:宗教信仰,原始意識,對人內在世界的發現。
2、藝術表現形式不同
中國的藝術表現形式有戲曲、剪紙、刺綉、繪畫、國畫、書法等。、
西方的藝術表現形式有歌劇、舞蹈、建築等。
(5)中西美術異同擴展閱讀:
—由羅丹沉思者像和北魏思維像談起,試把羅丹的沉思者像和中國的北魏思維像擺在一起來看,您便會發現二者在思想的方式上迥然不同,一個是滿頭大汗地在想 ,一個是悠閑自在地在想。
前者的精神狀態是緊張的,所以全身的筋肉都在用力氣,尤其是腿的部分筋絡奮張,形勢危急,從一個中國人或東方人的眼中看去,我們每每不禁要問一聲,思想亦要這樣吃力的嗎?這樣緊張地苦苦追索,真理就會為我們所捕捉到?說不定反會因此而失之交臂。
回頭看一看北魏思維像那姿態就「從容」多了,半跏趺而坐,支頤而思,意態十分自在,不但沒有肌肉緊張地去想,臉上還分明想呈現出一種了悟後的欣悅微笑。
我以為這兩尊思想像的意態表現,亦能從某一個角度中透露出中西藝術思想底色的不同。
譬如說,西方人畫一個天使,多半要給它插上一雙翅膀,他們的想法非常踏實,沒有翅膀怎麼能飛翔呢?中國人或東方人就思有別徑,何必身插羽翼,只需駕一朵雲彩就行了,人在雲中即是仙,顯然空靈多了。
西方人畫畫,不論其為人物、靜物、風景,都態度踏實,而且好採取大自然的一角一隅,以風景畫為例,不但比例正確,而且光線色彩逼真,畫成之後,還一定在四周給它釘上一個鏡框,嵌在牆上就同在室內打開了一扇窗戶,透過這扇窗門,您就可以看到花園中的一角芬芳。
中國人在這方面別有會心,不以割取大自然的一角一隅為滿足,以山水畫為例,他的用心是要攝取山川雲樹的大全,而不是只窺伺真實自然的某一部分,北宋的巨軸山水畫和南宋的山水詩意小品都可以現身說法證明這一點。
中國藝術的追求在全,西方藝術的追求在分,這在西方畫的裝鏡框和中國畫的裱中堂上也可以透露出一點消息來。
西方人務實,一切都要剖析來看,羅丹的《沉思者》就是由解剖學的立場而如此表現的。中國人好統攝起來看,所以掛一幅中堂就山川雲樹無不歸納入宇宙秩序中。
西方哲人如培根(Francis Bacon)便主張人要征服自然,而且說:大自然是最狡猾的東西,一定要把它套上夾棍逼它的口供。
中國人則不如此想,一心只想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三才者:天地人;萬物皆吾與也,一一都在說明這種是和諧而不是對立的基本觀點之不同,所以在藝術的表現上亦迥異其趣。所以錢穆先生很有意思地說過:「西方的哲學是跨前一步的想法,而中國哲學則有退後一步的想法的趨勢。」
塞尚被西方人稱為近代繪畫之父,他為了要描寫出蘋果的永恆性,蘋果在靜物台上每每都被觀察到已經腐爛,他仍執筆描繪不輟。這是畫史上有名的故事,因為他不滿足於只追求到表面的浮光掠影。
同樣的,中國的牧溪和尚,他有墨色的《六柿圖》傳流於世,看他用筆的深意、用墨的層次,藝術家鑒賞家大都同意這樣的評語:「山川變易,圖畫長存。」可知地無分東歐亞,時無分中古近代,藝術家對事物永恆的追求是一樣的。
塞尚是19世紀的後印象派大師,比他更近的還有1973年才逝世的畢加索(Pablo Picasso),他曾畫了一幅牧者的人像,一個人手執長竿騎在馬上,試以這幅畫和梁楷的《潑墨仙人圖》來相比。
一個是13世紀的出家人,一個是20世紀的大藝術家,一個生在亞洲中國,一個生在歐洲西班牙,所畫的題材又不相同,然而多麼動人深思,因為兩幅畫擺列在一起,一無舛錯,都是要表現他們思想上、心腹中的筆墨淋漓。
德國的大畫家丟勒(Albrecht Dürer),他畫了一隻兔子栩栩如生,全世界都傾仰得不得了。中國在北宋時,有一位大畫家叫崔白,他在有名的《雙喜圖》上也畫了一隻兔子,同樣之生動。
若把這兩只毛兔並列在一起,你就會知道,時代不同,地域不同,工具不同,而所表現的主旨卻完全相同,這使我們倏然體會到,藝術上的追求,最核心的部分,一定超越乎世俗地域、時間之上。
從羅丹的沉思者像和北魏思維像的形態表現上,我們先看到了中西藝術思想底色之異,但是在伊斯坦布爾之貓和沈周的貓、塞尚對蘋果描繪的追求和牧溪《六柿圖》等的相似,卻又很清楚地看到了中西藝術思想的相同。
《中西美術比較》是2008年04月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孔新苗。本書以清晰的線索,將中西美術自古至今的審美理想嬗變,形式語言演化、思潮與批評現象,進行了系統的比較分析。
本書的特點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沒有將對中西美術的比較闡釋局限於古典時期,或停留在點與點之間的比較聯想,而是從「審美現代性」切入,建構了中西美術自古至今歷史演進雙線並行的比較闡釋構架。
從中定位、考察了豐富多彩的中西藝術思潮與美術創作現象,從而在比較中揭示了中西美術各自的文化品格、語言形態和變革動力特點,以及在現代世界中的交融演變和沖突關系,使比較研究的視角具有鮮明的當代性和問題意識。
二是作者的比較研究關注方法論,關注當代思想界的新成果,並力圖在美術研究中利用這些新思想、新方法引發新思考。該書2002年首次出版,再版多次。本次重新修訂不僅添加了新內容,也對整書進行了全面調整,使其更趨完善。
用具體的案例和精練的闡釋,對中西美術的典型特徵及其演變線索進行了歸納與提煉,是目前本領域相關研究中比較完整而有特點的成果。
Ⅵ 中西方繪畫差異比較
中西方繪畫的最大的差異是:東方偏向寫意,西方偏向寫實。
繪畫理念上:西方繪畫注重思維,東方的繪畫更加註重情感。因此,西方繪畫再現性強,形象逼真,具有更高的認識價值;而中國的繪畫表現性強,抒情味濃,更加註重情與理的統一,詩與畫的結合。
繪畫透視上:這是最根本的,中國繪畫在創作上重視構思,講求意在筆先和形象思維,注重藝術形象的主客觀統一;而西方繪畫著重於焦點透視,比較客觀科學地體現了物體的外觀,真實客觀是其主要特點。
繪畫工具:繪畫工具的不同也造就了中西方繪畫的差異。毛筆、紙張、繪畫顏料可謂獨樹一幟,更生動地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當然,當時整個西方社會的工藝水平也是很高的。
中西繪畫都反映生活的真實,但方式不完全相同。西方繪畫像戲劇電影一樣,是通過逼真的外在形象來表現生活內在本質的真實;東方繪畫像中國的戲劇一樣,是通過近似的外在形象來表現生活內在本質的真實。
中西方繪畫藝術猶如兩座形貌各異的山峰,雖然同樣具有令人回味無窮的藝術感染力,但卻各成一體。在全球一體化的這一特定歷史時期,中國繪畫藝術與西方繪畫藝術之間的交流也日漸密切。
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決定了中西藝術內在本質的差異。也許正是中西方對待自然態度的不同使中西繪畫放生了如此大的差異。
盡管它們有著很大的不同,但當今社會都是各取所需,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審美觀,有著不同的愛好,因而他們選擇的畫風也不同。
(6)中西美術異同擴展閱讀:
西方繪畫與現代繪畫差異,還反映在對於所謂再現的不同態度上。對於傳統繪畫來說,再現是其根本所在,也可以說是西方傳統繪畫的基本目標。
雖然相對於現代繪畫而言,西方傳統繪畫以「再現性」為其主要特徵,但是這種再現絕非對自然一成不變的描摹,這種寫實帶有濃厚的風格特色:時代的、民族的,以及藝術家個人的風格特色。
在致力於追求純藝術的現代派畫家看來,傳統繪畫攙雜太多的「非藝術的雜質」。實際上,西方傳統繪畫並不是不講藝術,只不過是在講究藝術性的同時,兼顧著諸多非藝術性的方面。這大概就是傳統繪畫區別於現代派繪畫的重要標志。
傳統繪畫在藝術上的這種不純粹性,主要表現在功利性和描述性等方面 。
Ⅶ 中西藝術的異同
技法不同,表達方式不同,文化基礎不同,表達意境不同,內容不同。
態度相同,刻苦程度相同,終極關懷思想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