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誇父追日文言文原文

誇父追日文言文原文

發布時間: 2020-11-24 08:16:49

1. 誇父逐日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文

誇父與太陽競跑,一直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水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又去北
原文:
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譯文:
誇父與太陽競跑,一直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水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還沒趕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遺棄的手杖,化成桃林。
《誇父逐日》是我國最早的神話之一。在這篇神話中,巨人誇父敢於與太陽競跑,最後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為桃林。這個奇妙的神話表現了誇父無比的英雄氣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強烈願望和頑強意志。
誇父是一位十分神奇的人物。他是一個善於奔跑的巨人,他與太陽「逐走」。他口渴如焚,雖然接連喝乾了黃河和渭水兩條大河,仍不解渴,又趕往大澤,終於沒來得及喝大澤的水而渴死。他遺下的手杖,化為一片桃林,還能為人類造福。誇父敢與太陽決一高低,可以賓士於天地,可以飲干大河大江,可以化手杖為桃林,真是氣概非凡,本領非凡。誇父這一神話人物形象,具有超現實的想像、誇張的浪漫主義魅力。
方的大湖喝水。還沒趕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遺棄的手杖,化成桃林。或

2. 誇父追日文言文意思

選自:
《山海經·海外北經》

原文:
誇父與日/逐走①,入日②。渴,欲得飲,飲於河、渭③;河、渭/不足,北飲/大澤④。未至⑤,道/渴而死⑥。棄/其⑦杖,化為/鄧林⑧。

翻譯:
誇父與太陽競跑,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很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水邊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他喝,就到北方的大湖去喝水。還沒有到,就在路上因口渴死了。誇父將他的手杖丟棄了,化作了一片桃林。
注釋:
逐:角逐;
逐走:競跑,賽跑;
入日: 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
於:到。
河. 渭: 黃河和渭水;
不足:不夠;
北:向北
大澤: 大湖。傳說其大橫縱千里,在雁門山山北。
至: 到;
道:名詞作狀語,在半路上;
而:表因果;
道渴而死: 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其: 代詞(代誇父);
鄧林: 桃林。

3. 《誇父追日》文言文的翻譯

誇父逐日》譯文復:
1 誇父與日逐走,入制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
譯:誇父和太陽追趕著賽跑,接近太陽,(非常)渴,想要喝水,在黃河,渭河裡河水;黃河,渭河的水不夠喝,向北去喝大湖裡的水,沒有走到,半路就渴死了。

2 棄其杖,化為鄧林。
譯:(誇父)丟掉他的手杖,(手杖)化作了樹林。

誇父逐日——《山海經·海外北經》
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譯文】
誇父(神話中的巨人,善奔跑,傳說是大地之神後土的孫子。父:古代用在男子名後的美稱,又寫作「甫」)與太陽賽跑。趕上(接近)了太陽,口渴,想要得到喝的水。到黃河、渭水中去喝水,黃河和渭水的水不夠喝。到北邊去喝大湖裏的水(大澤:神話中的大湖),還沒趕到,就在半路上渴死了。丟下他的手杖,(手杖)化成了鄧林(即桃林)。

4. 誇父逐日文言文翻譯

原文:
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 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譯文:
誇父追趕太陽,一直追到太陽落山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河喝水;黃河、渭河的水不夠他喝,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還沒趕到大湖,半路上就渴死了。他遺棄的手杖,化成了桃林。

5. 文言文∶女媧補天,誇父逐日,精衛填海

《女媧補天》原文: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濫(lǎn)焱而專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屬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圓天。《誇父逐日》原文: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精衛填海》原文: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音同「笑」)。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山海經》

6. 文言文《誇父追日》解釋

誇父與太陽競跑,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很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水邊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他喝,就到北方的大湖去喝水。還沒有到,就在路上因口渴死了。誇父將他的手杖丟棄了,化作了一片桃林。
注釋;
逐:角逐;
逐走:競跑,賽跑;
入日: 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
於:到。
河. 渭: 黃河和渭水;
不足:不夠;
北:向北
大澤: 大湖。傳說其大橫縱千里,在雁門山山北。
至: 到;
道:名詞作狀語,在半路上;
而:表因果;
道渴而死: 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其: 代詞(代誇父) ;
鄧林: 桃林。 這是我國最早的著名神話之一,講的是誇父奮力追趕太陽、長眠虞淵的故事。

7. 直譯文言文:誇父逐日

原文:誇父與日逐走①,入日②。渴,欲得飲,飲於河、渭③;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④,道⑤渴而死。棄其⑥杖,化為鄧林⑦。
翻譯:誇父與太陽相逐而跑,進入了太陽的光輪。他很渴,想要喝水,在黃河、渭水邊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他喝,就到北方的大湖去喝水。還沒有到,就在路上因口渴死了。被他丟棄的手杖,化作了一片桃林。
注釋;①逐走:互相競賽,相逐而走;
②人日:進入了太陽的光輪;
③河、渭:黃河和渭水;
④至:到;
⑤道:名作狀,在路上;
⑥其:代詞,此指代誇父;
⑦鄧林:桃林。

8. 文言文 誇父逐日怎麼翻譯

額,誇父來追日的版本有很多,不源知你要的是哪個耶,說一下我知道的這個:
原文〕
誇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逮之於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

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釋文〕
誇父不自量力,想要追逐太陽的影子,在太陽沉落的禺谷,抓住太陽。將飲黃河之水,不夠,又要去大澤湖飲水,沒有走到大澤,就渴死在道路上。

誇父與日競走,在陽光照射下,口渴要喝水,在黃河、渭河飲水,水不夠喝,又向北去大澤湖飲水,還沒有走到大澤湖,就渴死了。遺留下的手杖,化為一片桃林。

大致是這樣吧,我不太確定,不過應該比較准確的。

9. 誇父逐日原文及翻譯

一、典故之一出自楚國所作《山海經·海外北經》

原文: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譯文:誇父與太陽競跑,一直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水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誇父就去北方喝大湖的水。還沒趕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誇父丟棄他的手杖,他的手杖化成了桃林。

二、典故之二出自戰國列子的《列子·湯問》

誇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隅谷之際。渴欲得飲,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屍膏肉所浸,生鄧林。鄧林彌廣數千里焉。

譯文:相傳古代勇士誇父身材魁梧、力大無窮,認為世界上沒有做不成的事情,他拿著手杖去追趕太陽,他翻過許多座山,渡過很多江河,累得精疲力盡也沒有趕上太陽。他還是不死心,一直堅持找,直到他快到大湖邊時,他因勞累過度而死。

(9)誇父追日文言文原文擴展閱讀

一、作品鑒賞

《誇父逐日》的主題思想即古代先民企圖超越有限生命的束縛以及對生命永恆的渴求。遠古先民,通過幻想、想像與逐日等神話來表現他們對生命——時間——生命的思考:有限的人類生命,強烈地嚮往永恆的時光。

《山海經》對誇父的描述雖然簡單,但關於誇父的死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說是渴死的;一說是被應龍殺死的。

二、誇父逐日意圖

誇父逐日實際上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次長距離的部族遷徙,是一次很有膽略的探險。但是,由於他們對太陽的運行和我國西北部地理狀況的認識是完全錯誤的,最終悲壯地失敗。

在遠古時期,任何一個部族在一個地方定居了相當長時間,其原始的,破壞性的勞動,必定會使那裡的資源受到破壞並趨於枯竭。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一種選擇,部族必須遷徙,移居到新的,更好的地方。

10. 誇父追日文言文翻譯

於:到。其:代詞,他,指誇父。
道渴而死:在半路因口渴而死。道:名詞作狀語,在半路上。而:表修飾關系。

【《誇父逐日》全文翻譯】
誇父與太陽賽跑,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喝乾了黃河、渭水的水卻仍不能解渴,便想去北方的大澤湖喝水。還沒趕到大澤湖,就在半路因口渴而死。他丟棄的手杖,化作一片桃林。

熱點內容
二年級語文園地一 發布:2024-11-05 21:10:25 瀏覽:684
2017二卷數學文科 發布:2024-11-05 19:23:13 瀏覽:401
歷史課評語 發布:2024-11-05 16:16:22 瀏覽:117
信用卡多久能下來 發布:2024-11-05 15:10:20 瀏覽:842
一年級語文上冊聽課記錄 發布:2024-11-05 14:31:54 瀏覽:4
細思極恐的文言文 發布:2024-11-05 14:15:26 瀏覽:574
學校師德建設先進集體事跡材料 發布:2024-11-05 14:11:23 瀏覽:190
scientist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4-11-05 13:03:28 瀏覽:943
物化學習方法 發布:2024-11-05 12:20:33 瀏覽:544
鄭的英語 發布:2024-11-05 11:29:04 瀏覽: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