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中國美術史

中國美術史

發布時間: 2020-11-19 02:45:39

『壹』 中國美術

第一章 原始美術
(一)原始陶器藝術
1、陶器及陶器的裝飾手段
早期:以實用為目的,簡單粗劣、種類少,
第二個時期:既有實用價值又有作為藝術品存在的價值,採用了彩繪、紋飾等裝飾手段
第三個時期:種類繁多,造型豐富,鏤孔、印紋等手法的應用。
2、我國新石器時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遺址
仰韶文化(彩陶代表,公元前4100-前2500左右)、
馬家窯(前3300-前1800,分石嶺下、馬家窯、半山、馬廠四個類型)、半山類型陶器代表新石器彩陶藝術的最高水平
大汶口、龍山(素麵陶突出代表),大汶口3大顯著特點:1、色澤多樣化,2、黑陶製作成熟,3、雕刻技術發達鏤孔隨之發展、紋飾多樣。龍山文化使用了快輪制陶術。
河姆渡文化等。
3、新石器時代陶器的主要類型及風格特徵
(風格上分黃河上游彩陶[仰韶、馬家窯]、下游素麵陶[大汶口、龍山])
仰韶陶器:在彩繪上表達美的意識和願望,但受實用性的約束,形體變化不大。
龍山文化:表面裝飾相對簡單,但造型變化豐富。許多器皿已擯棄了實用目的。

(二)原始繪畫
1、原始陶繪藝術
分圖案和圖畫兩大類,圖案居多,
2、早期地畫、壁畫、岩畫
82年,秦安大地灣仰韶晚期遺址發現地畫。
岩畫:內蒙陰山岩畫、廣西花山岩畫、連雲港將軍崖等

(三)原始雕塑
1、史前陶塑藝術品的造型種類
新石器時代雕塑有實用性和象徵性兩大特徵,最具代表性的雕塑是玉器和陶塑。陶塑造型有動物和人物兩大種類。
2、新石器時代石雕刻的兩個中心及主要風格
南北兩個中心,南方為良渚文化,北方為紅山文化。
南方良渚:採用平面淺浮雕和線刻結合的手法,描繪對象主要為宗教禮器上的神人像,造型莊重神聖,較強的宗教意味。
北方紅山:採用圓雕的技法,描繪生活中或神化中的動物,造型生動活潑,帶有較強的裝飾性。

第二章 先秦美術
(一)先秦青銅藝術
1、夏商周三代青銅器的發展過程及各階段的風格特徵
*****
2、青銅器的分類 :按用途分: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等。
3、青銅器紋飾的主要分類及其特徵:
動物(造型及主體裝飾)和幾何紋樣(底紋或細部)兩大類,
造型裝飾特徵:a、根據動物形態造型,被稱之為「尊」;b、將人或動物形象與青銅器造型融為一體;c、以主體動物形象作為青銅器的附件

(二)先秦雕塑藝術
1、青銅雕塑的兩種類型
a、以動物形象進行造型,大多表現與尊上,器物多為凝重寬博。
b、表現於器物的耳、蓋、扣、嘴等附件上的立體雕塑。
2、簡述先秦時期的雕塑藝術
就製作材料來看,大致可分為青銅雕塑、玉石雕塑、陶雕三類。
青銅雕塑主要指青銅器上的立體雕塑附件,可分為動物形象造型和器物附件立體雕塑。
玉石雕塑歷史悠久,商代的成就最為顯著,有大型大理石立雕,也有表現動物的小型雕塑
陶塑相對青銅玉石,為數較少,商代中期內容逐漸增加,商代後期以後由於玉石雕塑顯著增多,陶塑大為減少。
(三)先秦繪畫
1、三幅先秦帛畫的名稱、內容、性質
《龍鳳人物圖》長裙細腰女子,雙手向前合掌,前上方畫一龍一鳳。有引魂升天的性質。
《人物御龍圖》危冠長袍側身貴族,駕馭巨龍飛天的景象
《繒書》以文字為主,四周畫有神及動物的形象。最為突出的是三頭人物形象。
2、戰國帛畫對後世人物畫的影響
用筆用色等繪畫創作實踐上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墨線勾畫人物的技法為後世傳統繪畫表現技法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第三章 秦漢美術
(一)秦漢繪畫
1、西漢長沙馬王堆1號墓帛畫的主題、特點
主題:乞求靈魂歸天;具有濃厚的迷信色彩,有機的將三部分貫穿起來,罕見的表現手法,畫面突出了墓主的高貴身份。
2、西漢長沙馬王堆3號墓帛畫的繪畫技巧
繪畫技巧:對人物形象的塑造能應用正側半側等多種手法。
3、山東金雀山西漢帛畫的繪制方法
靈活運用淡墨線與硃砂線起稿,然後分別用各種色彩平塗。(沒骨畫法的先驅)
4、秦漢墓室壁畫興起的原因
受壁畫盛行風氣的影響。
5、漢代墓室壁畫的重要代表、主要表現題材
重要代表:河北望都1號東漢墓壁畫,漢代帛畫主要反映墓主企望升天以及表現死者生前的顯赫生活。題材有80多項,如城池幕府,樂舞百戲,庄園生產,孝子列女等等
6、漢代宮廷繪畫的主要職能
出於宣傳或政治目的
7、漢代文人畫家代表人物
張衡,劉褒,蔡邕,趙歧等
(二)秦漢雕塑
1、秦代陶塑兵馬俑的主要藝術特點
皆為手塑,風格寫實,形象純朴,總體布局上利用眾多直立重復,氣勢雄偉。
2、漢代霍去病墓石刻的手法及代表性的石雕
手法上採用因材施雕的技巧,代表性的石雕是《馬踏匈奴》
3、漢代陶俑的主要分類
王侯兵馬俑,民間日用俑
4、漢代青銅塑像的傑出代表作品:《馬踏飛燕》
(三)秦漢畫像石、畫像磚
1、畫像石、畫像磚的概念
畫像石:以石為地,以刀代筆的繪畫藝術。
畫像磚:秦漢時代的建築裝飾構件
2、秦漢畫像石、畫像磚的兩種製作方法
3、秦漢畫像石、畫像磚興盛的原因
興盛的原因:封建統治者為滿足其奢侈生活或出於輔助政教的需要。
4、漢代畫像石、畫像磚的主要分布地區及藝術表現特徵
畫像磚西漢以洛陽、鄭州為中心,東漢以湖南四川、江浙為多;
畫像石大致分布在山東江蘇安徽的北部等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重地。
藝術表現特徵。。。。。。
5、漢代畫像石、畫像磚的題材與表現內容
a、反映勞動與生活的情景:如農民勞動場面、統治者奢華生活等。
b、反映歷史故事與宗教神話傳說的
(四)秦漢工藝美術
舉例說明秦漢金屬工藝、漆器工藝與染織刺綉工藝的藝術成就
如有名的「長信宮燈」,將人物造型、通煙、照明燈相結合,是審美與實用完美的統一。
P66未整理。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美術
(一)南傳佛教美術
早期佛教造像南傳系統的風格特點
源於秣莵羅風格,抽象、臉型短圓、眼球框較大,發型有螺狀肉髻、螺發、肉髻三種。
(二)北方佛教美術
北方佛教造像幾大石窟的藝術成就及造像風格特徵
雲岡石窟:造型氣勢雄偉,內容豐富,繼承發展秦漢傳統,吸取融合外來精華。
龍門石窟:雲岡石窟的延續,風格漢化,表現手法更加純熟,精巧。
鞏縣石窟寺:臉型方圓、體型豐腴,注重內在性情刻畫。
敦煌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泥塑
南北響堂山、天龍山石窟:臉型圓渾、衣褶貼身、線條柔和、造型寫實等
(三)魏晉南北朝繪畫
1、魏晉南北朝繪畫的代表人物及其風格特點、代表作品
曹不興(較早的佛像知名畫家)
衛協(曹不興之徒,《史記伍子胥圖》、《張儀像》等等)
戴逵(三馬伯樂圖、孔子弟子圖)
顧愷之《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列女仁智圖》
陸探微:風格秀骨清像,從師顧愷之
張僧繇:受佛教繪畫的影響
將少游、楊子華、曹仲達
2、顧愷之的三件傳世作品及主要內容、表現手法
《女史箴圖》:絹本、墨畫淡彩,橫卷十二段,每段有葴文
《洛神賦圖》:以連環畫的長卷形式表現曹植《洛神賦》,採用勾染的表現手法
《列女仁智圖》:用筆剛勁,強調暈染
3、魏晉南北朝時期山水畫的發展狀況
三水畫在晉代成為了獨立的畫科,南北朝時,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成熟和完善,開啟了隋唐山水畫的繁榮局面。
(四)繪畫理論
1、列舉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幾篇畫論著作
顧愷之《畫論》《魏晉勝流畫贊》《畫雲台山記》,謝赫《古畫品錄》,宗炳《畫山水序》,王薇《敘畫》
2、山水畫形成期宗炳、王微的兩篇山水畫論著作
宗炳《畫山水序》,王薇《敘畫》
3、顧愷之的三篇畫論及主要論點
a、傳神論,b、強調以形寫神,c、遷想妙得。
4、謝赫的六法論
一、氣韻生動,二、骨法用筆,三、應物象形,四、隨類賦彩,五、經營位置,六、傳移模寫。
第五章 隋唐五代美術
(一)隋唐五代人物畫
1、閻立本及其代表作品
唐初人物畫最高水平的代表。代表作品有:歷代帝王圖、步輦圖、職貢圖等
2、吳道子的作品、風格特徵、藝術成就
送子天王圖、地域變相圖、伏生授經、鬼伯圖
用筆遒勁神速,白描,以宗教人物畫成就最著
3、尉遲乙僧的繪畫特點
佛教畫為主,西域特徵。
4、張萱、周昉的仕女畫作品及畫風
張萱:搗練圖、虢國夫人游春圖,
畫風:工整而妍巧,肥碩而濃麗。
周昉:簪花仕女圖、紈扇仕女圖
風格:衣裳簡勁,彩色柔麗,以豐厚為體。
5、孫位及其作品
孫位《高逸圖》
6、南唐著名的代表性畫家及其作品
周文矩:《宮中圖卷》《重屏會棋圖》等
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王齊翰:《勘書圖》
衛賢:《高士圖》《閘口盤車圖》
7、中國人物畫的「四家樣」及各自的風格
四家樣:張僧繇、周肪、吳道子、曹仲達
風格。。。。?
(二)隋唐五代的山水畫
1、隋展子虔的代表作品及其在山水畫史上的意義
展子虔《游春圖》,今存最早的一幅完整的三水畫。
2、唐青綠山水畫派畫家李思訓、李昭道及其作品
李思訓及其子李昭道,父< 江帆樓閣圖> 子<明皇幸蜀圖><春山行旅圖>
3、唐代水墨山水畫的代表人物
王維、張璪、王洽等等
4、王維的山水畫及技法特點
水墨渲染,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體涉古今。南宗畫派鼻祖
5、五代北方山水畫派代表人物荊浩、關仝及其作品、風格
荊浩:北方山水,《匡廬圖》
關仝:師法荊浩 傳《山豀待渡圖》及《關山行旅圖》筆愈簡而氣愈壯,景愈少而意愈長
6、五代南方山水畫派代表人物董源、巨然及其作品、風格
董源:《瀟湘圖》《龍宿郊民圖》《夏山圖》等,擅長用披麻皴
巨然:董源弟子,其畫輕嵐淡墨、煙雲流動。
(三)隋唐五代山水花鳥鞍馬畫
1、鞍馬題材畫家及代表作品
曹霸(作品今皆不存)
陳閎《八公圖》
韋無忝(記載《習馬圖》《散馬圖》等皆不傳世)
韓干《牧馬圖》《照夜白圖》
韋偃《雙騎圖》
2、畫牛名家及存世作品
韓滉《五牛圖》、
戴蒿《鬥牛圖》
3、唐代花鳥畫代表畫家及藝術成就
薛稷:擅長畫鶴、
殷仲容:擅書畫
邊鸞:花鳥畫祖師
4、五代花鳥畫「徐黃異體」指哪兩種風格,各自有何特點
黃筌 「黃家富貴」;首創沒骨法
徐熙 「徐家野逸」;線條為主 色彩為輔
(四)宗教墓室壁畫及石刻線畫
唐代宗教壁畫和墓室壁畫與當時繪畫的相互影響 。。。。
(五)隋唐五代雕塑
1、唐代陵墓石雕藝術的代表
唐太宗的昭陵、高宗及武則天的乾陵、武則天母親的順陵
2、隋唐重要的雕塑家
韓伯通、宋法智、吳道子、楊惠之、張阿乾、王耐兒等。
3、唐代雕塑藝術的成就及對後世的影響
融會了南北朝時北方和南方雕塑藝術的成就,又通過絲綢之路汲取了域外藝術的養分,雕塑藝術到盛唐時大放異彩,創造出具有時代風格的不朽傑作。主要表現在陵墓石雕、宗教雕塑、陶塑等。
宋代畫家郭熙受楊惠之啟發,創造了塑繪結合的「影壁」藝術。
(六)隋唐五代工藝美術
唐代陶瓷美術的代表作品
唐三彩:低溫釉陶
第六章 宋元美術
(一)宋元山水畫1、北宋四大家的代表作品及風格特點 ?
1. 李成:多寫寒林平遠風光,《讀碑窠石圖》氣象蕭疏 煙林清曠
2. 范寬《溪山行旅圖》,重山疊嶺,雄奇壯偉,筆力堅實,山石作「雨點皴」
3. 郭熙《早春圖》以幽奇神奧取勝,布置巧妙,變化多端。山石如「亂雲」。樹如「蟹爪」
4. 趙伯駒和趙伯驌兄弟:《江山秋色圖》《萬松金闕圖》精工之極,又有士氣。
2、郭熙山水畫論《林泉高致集》的主要觀點
提出「三遠」構圖置景法;即「高、深、平」 提出山水畫價值論
提出山水畫學習方法 提出對山水美的觀照 提出山水畫對修養的積煉和對精神的涵攝作用
3、南宋四大家的代表作品及風格特點
李唐《萬壑松風圖》《清溪魚隱圖》 大斧劈皴、水墨蒼勁 劉松年:《四景山水》斯文 細膩
馬遠《踏歌圖》一角構圖、人物情節與山水結合 夏圭《山水十二景》善於半邊取景
4、兩宋其他的山水畫家
許道寧、翟院深、王詵等,燕文貴,趙令穰,米芾父子,王希孟
蕭照、馬和之、江參等
5、元初趙孟頫的代表作品及畫風
《鵲華秋色圖》;倡古排宋、清雅樸素、書畫結合。
6、趙孟頫倡導的「復古」的含義
提倡古意,力排南宋畫風。
7、元四大家的代表作品、風格特徵
黃公望《富村山居圖》水墨或淺絳設色,表現江浙風光 吳鎮《漁夫圖》重用墨,多濕染。
倪瓚《漁庄秋霽圖》多瘦樹平坡 王蒙《青卞隱居圖》千岩萬壑、茂密高峻,構圖多為高、深遠
8、元代山水畫的其他代表人物
錢選、高克恭、趙雍、曹知白、唐棣、朱德潤、盛懋
(二)宋元人物畫
1、北宋宗教人物畫代表畫家及其作品、藝術特點
武宗元、師法吳道子,《朝元仙仗圖》
2、南宋減筆人物畫的代表畫家及其作品
梁楷《布袋和尚圖》《李白行吟圖》《六祖斫竹圖》等
3、宋代風俗畫的代表畫家及其作品
張澤瑞《清明上河圖》
4、元代人物畫的代表畫家
1錢選和趙孟頫古意畫風 2張渥的白描人物 3王繹的肖像畫 5、元代宗教壁畫的代表
佛教的莫高窟3號窟和西藏寺廟壁畫
道教的永樂宮壁畫
(三)宋元花鳥畫
1、宋代畫院機構名稱《翰林圖畫院》
2、宋徽宗趙佶的花鳥畫作品及風格
《芙蓉錦雞圖》、《紅蓼白鵝圖》、《池塘秋晚圖》《柳鴉圖》
微宗以工整細致色彩絢麗見長,重寫實。
3、宋代畫院的其他花鳥畫家代表人物
趙昌(善用色)易元吉(善畫猿)、崔白(多才多藝)、李迪(脫離黃家富貴,向荒疏淡逸方向發展)林椿(工整細膩)
4、宋代文人花鳥畫家的代表人物
文同,擅長畫竹《墨竹圖》、僧仲仁和趙孟堅,都以畫梅著稱,
5、元代花鳥畫的兩大風格
體院風格花鳥,工筆設色,代表有錢選、趙孟頫、任仁發和王淵。
文人花鳥,代表有:李衎、趙孟頫、柯九思、王冕、王淵等。
6、元代擅畫竹、梅、墨花墨禽的代表人物
李衎(kàn) 畫竹、王冕畫梅、王淵張中墨畫墨梅
(四)宋元雕塑
元代宗教雕塑的特點及代表性作品
元代雕書最大特點是宗教題材與各民族間的交流與融合趨勢。
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居庸關過街塔的天王像;杭州飛來峰的摩岩造像;洛陽白馬寺十八羅漢像和晉城玉皇廟二十八宿像。
(五)宋元工藝美術
1、宋代五大名窯及各自特色
」定、汝、官、哥、鈞「是聞名於世的宋代五大名窯。
1汝窯:釉質瑩厚滋潤,蔥綠或深灰色,有印花、刻花。 2鈞窯:胎骨為羊肝色、厚而不透明,窯變色斑美麗無比。以紫、紅、青、白聞名。 3定窯:白釉瓷器為主,堅細輕巧、花紋圖案風格典雅
4官窯:釉色有月白、粉青、大綠等 哥窯:百圾碎、魚子紋,釉色有月白、粉青等。
2、元代瓷器產地及各自特點
南方的景德鎮、龍泉窯和北方的鈞窯
景德鎮:白瓷得到發展,釉里紅裝飾,粗大、厚重、朴俗
龍泉窯:釉色青中帶綠、供應出口。
鈞窯:粗。
第七章 明清美術
(一)明清山水畫
1、明代浙派山水畫家及作品
明早期山水代表,師承南宋院體。
戴進(浙派創始人)《風雨歸舟圖》《漁舟伯月圖》《春山積翠圖》《溪堂詩意圖》等
吳偉:《踏雪尋梅圖》《長江萬里圖》《雪景山水圖》《灞橋風雪圖》 等。
藍瑛:《山水冊》《秋壑霜林圖》《溪山曳杖圖》
2、吳門四家的作品及風格特徵
明中期,吳派興起,始創於沈周,成於"文徵zhǐ明",另有唐寅、仇英等,沈文唐仇合稱「吳門四家」
1沈周:早期謹細,師法王蒙,後期粗簡,師法吳鎮。《吳門十二景》《廬山高圖》
2.文徵明:也分粗細風格,以細見長《綠蔭清話圖》《真賞齋圖》等
3唐寅(唐伯虎):題材處理方面更重思想性。《騎驢歸思圖》《春山伴侶圖》
4 仇英:青綠水墨均有,《桃源仙境圖》《停琴聽阮圖》
3、明代後期華亭派的代表人物
明代後期,上海松江一代。代表人物為董其昌:扭轉了吳浙兩派的頹風。他提倡摹古,師法董源、米芾等
4、董其昌的畫風及代表作品
追求以書法入畫所導致的筆墨聯系變幻的表現力。強調布局中的勢,筆墨中的虛實,追求畫面的含蓄性。
畫風有兩種格調:一是枯筆水墨,一是沒骨或淺絳
《仿米氏水墨山水圖》《仿唐代揚升沒骨山水圖》《秋興八景圖》
5、明代其他著名的山水畫家及作品
較有名的還有早期的王履《華山圖》、王紱fú《山亭文會圖》《鳳城餞詠圖》,中期的周臣《田家圖》培養了唐寅和仇英。
6、清初「四王」、吳歷的藝術風格
王時敏:師法董其昌,「畫不在形似,而在筆墨之妙」。早期淡雅溫潤,工整精細,晚年作品較為粗疏,荒率蒼莽之氣。《夏山飛瀑圖》等
王鑒:運筆出鋒,用墨濃潤,樹木叢郁,後壑深邃,皴法爽朗空靈,匠心渲染,有沉雄古逸之長。間作青綠重色,亦能妍麗融洽。《浮嵐暖翠圖》等
王翚huī:對古人激發涉及面最廣。作品雖多仿古,卻具清麗深秀風致,功力深厚,但有時過於圓熟或刻露。晚年脫落,轉有蒼茫之致。《溪山漁樂圖》
王原祁:王時敏孫子,自稱筆端「金剛杵」。擅長枯筆焦墨,層層皴擦,不厭其煩,韻味厚重,「熟而不甜,生而不澀,淡而厚,實而清」
吳歷:集各家之長,創立自己的面貌,創造了「陽面皴」
7、清代三畫僧的藝術風格
弘仁:「敢言天地是吾師」,畫布局奇兀,近景大岩壁立,遠山縹渺朦朧。
髡kūn殘:他的繪畫分兩部分,即師法前人和師法造化。傳統與造化相融合,形成了自身風范。
石濤:大膽的革新與創造精神,力倡革新,打破前人巢臼,掃除當時萎靡之風。
8、「金陵八家」的代表人物
龔賢、樊圻qí、高岑cén、鄒喆、吳宏、葉欣、胡慥和謝蓀
龔賢成就最高,其風格分為黑龔、白龔兩種,「白龔」指其簡筆無皴或少皴的作品,「黑龔」即為晚期作品,《溪山無盡圖》《掛壁飛泉圖》等等。
(二)明清花鳥畫
1、明代宮廷花鳥畫的代表人物及風格特點
邊文進:擅長畫果翎毛,取法「黃家」,代表作有《竹鶴圖》
林良:擅長水墨花鳥,造型准確,法度森嚴,用筆粗闊有力,用墨豪放。對文人花鳥畫的真正確立起到了開啟作用。代表作《雄鷹八哥圖》
呂紀:有工筆重彩《桂菊山禽圖》 也有水墨淡色寫意《殘荷鷹鷺圖》;
2、吳派文人花鳥畫的代表作品
吳派花鳥畫反映了文人花鳥(題材和技法)在明代的發展,
沈周《枯樹八哥圖》《墨花圖》《慈烏圖》
文徵明:蘭竹題材較多《墨竹圖》《寒香仙伴圖》
唐寅《春雨鳴禽圖》《墨梅圖》
3、明代大寫意水墨花鳥畫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與影響
陳淳《葵石圖》開啟水墨大寫意花鳥風格。
徐渭《雜花圖卷》真正完成水墨大寫意花鳥畫的畫家。筆勢狂逸,墨汁淋漓,是寫意花鳥畫成熟的標志。
4、清代惲壽平、朱耷花鳥畫的風格特點
惲yùn壽平:或純色作畫,寓色於筆,明麗清潤,造意精微;或墨色並用,相映成趣,點染雅淡,疏秀飄逸。朱耷dā:簡括、誇張、變形
5、「揚州八怪」的代表性畫家與風格
汪士慎、黃慎、金農、李鱔、鄭燮、李方膺、高翔、羅聘
1鄭燮xiè:以畫竹來表現它的思想情感,提出藝術應心摹手追以氣韻為先,代表作有《叢竹圖》 2李鱔:用筆奔放自如,在題材、筆墨上,大膽地創新。代表作:《芭蕉睡鵝圖》《松石牡丹圖》
3.金農:構圖別有意境,形象古拙,筆墨凝重,風格高古,擅畫竹
4.黃慎:人物為主,山水花鳥為次。 5.汪士慎:以畫梅著名,密蕊繁枝,清淡秀雅。
6.高翔:也以畫梅著名,還能山水肖像 7.李方膺:畫梅蘭竹菊,落筆磊落飛動,晚年專工畫梅,以瘦硬見長。 8羅聘:金農弟子,八怪中唯一能畫壁畫的。見多識廣。
6、「海上畫派」的代表性畫家
海派求變化,喜創新。生機勃勃,不守成規。
三任(仁熊、任薰兄弟,徒弟任頤)、趙之嫌(創立海派基調)、虛谷、吳昌碩。
(三)明清人物畫
1、明代浙派宮廷人物畫的代表人物
取法南宋院體,筆墨以粗放蒼勁為特色,畫面注重氣勢
代表人物有:郭詡,吳偉,戴進(三人均有工整粗放兩種風格)
2、唐寅、仇英的人物國代表作品及風格特點
吳派唐寅:水墨寫意和工筆重彩。《秋風紈扇圖》(兼工帶寫)為其水墨作品代表。工筆代表為《孟蜀宮妓圖》(線條細勁、流動,設色妍麗、明快。)
仇英:也有細工設色和粗簡水墨兩種畫法。工筆重彩《搗衣圖》;粗筆水墨《柳下眠琴圖》
3、「南陳北崔」的代表人物及畫風
陳洪綬:人物成就最為突出。誇大、變形的風格特徵,人物奇古艷雅;《仕女圖》細秀清淡,具古典之趣。《籠鵝圖》;
崔子忠:畫風也以高古變形為特色,但比陳洪綬溫和。《雲中玉女圖》《杏園夜宴圖》
4、明代肖像畫的代表畫家及技法特點
丁允鵬:擅人物,早期用筆文秀細膩,晚年變得粗厚蒼勁、自成一家。《漉灑圖》《洗象圖》
曾鯨:受西洋人物畫影響,並將其融入傳統肖像中而別開生面。《張卿子像》
5、清代人物畫的代表畫家
清代人物畫家前期以禹之鼎、焦秉貞、改琦、費丹旭等盛名於世,晚期以「三任(仁熊任薰任頤)」為代表。
陳洪綬體系:高古雄偉,筆力勁健(前期高其佩〔創「指頭畫」〕蘇六朋蘇長春,晚期「三任」);
仇英體系:精密工麗,靈秀艷逸(禹之鼎〔以白描取勝〕、郎世寧、焦秉貞、冷枚)
(四)明代壁畫、版畫和年畫
1、明代版畫的代表作品
較有名的有:西廂記插圖、水滸傳插圖、青樓韻語插圖、牡丹亭插圖、十竹齋畫譜和十竹齋箋jiān譜
2、明代年畫的產地及各自的風格特點
天津楊柳青年畫:受北京版畫和院體畫影響,精細生動,設色鮮雅,題詞講究。追求繪畫效果,彩色套印與彩繪結合,具有悉尼輝煌效果
蘇州桃花塢:受南方版畫影響,嚴謹精緻,人物作微笑表情。著重描繪日益繁榮的城市面貌和市民生活。
山東濰縣楊家埠:造型誇張,完整飽滿均衡有裝飾,色彩鮮明對比強烈,善於表現農村生活風俗和民間戲曲故事。具有很強的民俗特色。
(五)明清雕塑
明清雕塑的特點
其中的儀衛雕刻(如明代石獅形象)與宗教雕塑,特別是在朝廷官府直接控制下所產生的作品,規模大,材料貴重,製作精細,但大多缺乏創造性和生命力。
而一些與廣大人民群眾有著較密切關系的小型玩賞性雕塑,則有顯著的發展,出現了生機勃勃的景象,代表著這一歷史時期雕塑藝術的新成就(如天津的「泥人張」)。
(六)明清工藝美術
明式傢具的特點與主要產地
明式傢具造型簡潔,線條流利,裝飾適度。重視功能性與藝術性的統一,產地主要有三處:北京皇家的「御用監」;民間聲場中心蘇州與廣州。
第八章 近代美術
(一)近代中國畫
1、近代中國畫的三大分期?
近代美術可分為三個階段:
1、中國美術的近代化(1911-1927);2、中西美術混流(1928-1937);
3、現實主義美術鼎盛和向現代轉型(1938-1949)
近代中國畫的三大流派:
1、北京畫壇(繪畫風氣趨於保守,陳師曾);
2、海上畫派(繼承揚州畫派的創新精神,一定程度接受外來文化藝術影響);
3、嶺南畫派(受外影響,大膽融合西洋畫法以革新國畫,高氏)。
近代中後期傑出國畫家有張大千,溥心畲,黃賓虹,齊白石。
2、北京畫壇的代表性畫家及各自特點
陳師曾:主張中國畫革新,率先反對「四王」的復古陋習,努力恢復中國繪畫師造化的優秀傳統;吸收西洋畫對景寫生之長,形成他開創的寫生法。
金拱北:博物館事業奠基人,民國前期畫壇上力倡傳統的主帥。
還有蕭俊賢、姚茫父、陳半丁、齊白石等。
3、「畫壇三重臣」指哪三位畫家及他們各自的風格特點
徐悲鴻:遠洋功習油畫,回國主要精力放在藝術教育和改良中國畫上,渾厚扎實的寫實功力,作品蘊含著深刻思想,作品分西洋畫和中國畫兩類,以人物為主,動物風景為次;
劉海粟:創辦中國第一所美術學院——上海圖畫美術院,注重個性發揮,氣度豪放、筆勢奔逸、敢於創新。
林風眠:認為一年是藝術創作的原動力。其繪畫感情色彩濃郁,線條流暢奔逸,色墨濃重

『貳』 中國美術學院的美術史教材(中國美術史和西方美術史)各是什麼樣的

《中國美術史》洪再新編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中國美術史》是專門為藝術院校以及綜合性大學人文學科本科師生編寫的中國美術史教材,展示了民國以前中國古代美術演變的宏大畫卷。其特色是立足於文化史的高度,運用多學科交叉滲透的研究方法,吸收當代中國與西方中國美術史學以及中國畫論研究的主要成果,呈現出中國美術在人類視覺文化中別具一格的輝煌傳統。

編著者洪再新博士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在美國通史、專題史和個案研究等方面,均有重要的著述,多次獲得國家圖書獎,為國內外學術界所矚目。他在多年的專業教學中,強調教學方法的改進,使得《中國美術史》的編寫既符合通用教材的規格,又突出了編著者的獨到見解,以適應現代參與式教學的需要。

同時,《中國美術史》顧問、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伯敏先生對此也給予了熱情的關懷和指導。

『叄』 中國美術史的開端

中國美術史是從石器時代就已經開始了。舊石器時代的粗石器,已能磨光、雕琢、鑽孔,符合對稱、均衡等形式美法則,初具節奏和線條的韻律美。

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中,可以找到中國美術的早期形式,這種形式一直延續直公元前6世紀。早期的陶瓷製品沒有畫上去的圖案,但是有滾花。有很多畫有以對稱形式展開的魚或者人的面部的圖案。

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從幾何紋飾進展到動植物紋樣,其中以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的彩陶紋樣最為豐富生動。除彩陶之外,具有獨立審美價值的人像、動物陶塑也同時出現。

(3)中國美術史擴展閱讀

漢時畫跡今已幾乎無存,最完整的為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描繪了墓主人的地上和地下生活。山東肥城孝堂祠、嘉祥武梁祠石刻尚存,可窺見漢時古拙有力的繪畫風格特徵。

戰國、秦漢,以秦始皇陵兵馬俑和霍去病墓石刻為代表,雕塑藝術成就卓著。繪畫品類繁多,帛畫、壁畫、畫像石、畫像磚,異彩紛呈。篆隸形成中國書法藝術。

據記載,周代已有歷史人物的畫像,春秋時期已有大型壁畫。從出土的青銅器紋飾、漆器彩繪和楚墓帛畫可看出在春秋戰國時期以線造型的特色已初步形成。

秦漢時期的繪畫藝術已十分發達。既有壁畫又有肖像畫,既有歷史畫又有神怪畫,題材多樣,種類不一,從漢墓出土的大量壁畫、畫像石、畫像磚、帛畫、漆畫等可睹當時繪畫藝術之風貌。

其壁畫造型生動洗練,用筆質朴簡率,在單純、稚拙的形式中表現出運動、力量和速度感,其畫像磚多為各種生活場面,造型誇張簡括,注意整體動勢的描繪。

『肆』 中國美術史(名詞解釋)

  1. 洛神賦圖是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依據曹植的洛神賦所做的一幅畫。

  2. 蘭亭序是東晉王羲之回在蘭亭和友人答流水賦詩所做的一篇序,後又書寫記錄下來,成為著名的行書書法臨帖。

  3. 吳帶當風是指唐畫家吳道子所畫人物,衣帶飄飄的畫風。

  4. 步攆圖是唐代畫家閻立本所畫外國使者來拜時的一幅場景畫。

  5. 這個不太清楚

  6. 昭陵六駿是唐太宗為一生中六次重要戰役的坐騎雕刻的石碑,具體名字記不清了,但都像是外國名字一樣,因為都是西域那邊的良馬,應該是少數民族的名字。

  7. 記得圖,不記得是誰畫的了

  8. 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畫的一幅民俗長卷,反映了汴梁城內外一片繁忙的景象,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伍』 對中國美術史的看法及感受

美術是人類的一種創造性活動及其成果,是對生活的一種能動的審美的反映,美術史是對美術現象和對具體美術作品及與之相關的歷史事實的學術性研究,是各個時代的審美意識和文化特徵,所以應把握美術史發展的基本規律。下面是學習啦帶來的讀中國美術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

平時利用空餘時間翻閱了中國美術史這本書。剛開始接觸這本書時,看著厚厚的一本我還擔心沒有信心看完它。但當我真正翻閱的時候,才發現這本書真的很精彩,不僅可以了解中國的美術,還把我國的歷史也研究了。



美術包括:建築、雕塑、繪畫、工藝美術。可是在中國美術史上還包括了書法和篆刻兩大類,光繪畫這一個門類就經歷了從石器時代---漢代的壁畫---漢唐的宮殿壁畫(由於時代的久遠,很多沒有保存下來,留下來的只是墓室壁畫和一些畫像石,畫像磚)。還有很多宗教美術保存在石窟中,到了唐末又出現了很多屏風畫和卷軸畫。

我國是從舊石器時代漫漫演化過來的,光是從舊石器時代到新時代就經歷了上萬年的歷史,在石器時代我國就出現很多「美」的事物,當時的磨製石器和陶器上的花紋更是當時人民藝術的結晶。其中彩陶和黑陶標志著古代美術創造的第一次高峰。

『陸』 中國美術史的簡介

中國廣泛流傳的宗教和哲學思想也在不斷地影響藝術創作。沒有道家的存在,中國繪畫,唐詩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這些主題經常是關於與自然相協調的生活的。就是繪畫技巧也透露出了道家的陰陽理論的影響,有的在虛實的辯證轉換之間,有的在干濕用筆技巧的對比之間。在中國的藝術作品中總是出現道家神話傳說的人物形象。相比之下佛教的影響就不那麼大,尤其考慮到佛教隨著實踐的推移不斷的中國化這個因素。16世紀以後,隨著西方傳教士的到來,又有了西方的影像。
出於經濟的原因,中國美術的載體局限於宮廷和學院之中。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孤獨的藝術家,他們在田園和山林當中進行創作。這常常是一些學者和被貶的官員,他們對社會現狀不滿,從而逃避現實。每逢朝代更替時經常有這種情況發生,比如,明末清初,滿族入侵之際。
中國藝術的影響在整個東亞文化圈都可以觀察得到。尤其在曾經在中國統治下的地區,像朝鮮,越南這些藩屬,或者有中國人移民的地方,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日本藝術同樣不能擺脫中央帝國的影響。在一些領域,日本的追隨者甚至超越了他們的先師,比如在日本達到鼎盛的漆器手工藝。16世紀以來,中國的工藝品---尤其是瓷器,大量向歐洲出口,這對歐洲藝術也產生了影響。台灣地區的美術以及中國移民的美術創作可以認為是中國美術的一部分。

『柒』 中國美術史的真正起源

1976年山東諸城呈子遺址出土的龍山文化的蛋殼高柄杯:舊石器時代的粗石器,已能磨光、雕琢、鑽孔,符合對稱、均衡等形式美法則,初具節奏和線條的韻律美。
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中,可以找到中國美術的早期形式,這種形式一直延續直公元前6世紀。早在紅山文化時期,就已經有玉雕的龍形及其他佩飾作品出土,從半坡遺址中可以發現,仰韶時期已經有陶藝存在。早期的陶瓷製品沒有畫上去的圖案,但是有滾花。有很多畫有以對稱形式展開的魚或者人的面部的圖案。
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從幾何紋飾進展到動植物紋樣,其中以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的彩陶紋樣最為豐富生動。除彩陶之外,具有獨立審美價值的人像、動物陶塑也同時出現。
商、周和春秋時期以富有想像力和裝飾性的青銅器作為這一時期美術成就的標志。中國目前已經發現最早的繪畫為長沙楚墓出土的帛畫《龍鳳仕女圖》以及戰國時期的《御龍圖》。
漢時畫跡今已幾乎無存,最完整的為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描繪了墓主人的地上和地下生活。山東肥城孝堂祠、嘉祥武梁祠石刻尚存,可窺見漢時古拙有力的繪畫風格特徵。
戰國、秦漢,以秦始皇陵兵馬俑和霍去病墓石刻為代表,雕塑藝術成就卓著。繪畫品類繁多,帛畫、壁畫、畫像石、畫像磚,異彩紛呈。篆隸形成中國書法藝術。

『捌』 中國美術史重點

中國美術史重點第一部分
名詞解釋:
唐三彩:是在白色的粘土胎的外表,按設計需要,施以含銅鐵錳等油料著色劑,加入鉛作助溶劑,經低溫燒制後,釉色成光鮮富麗的綠藍赭三色。種類有俑和生活器具、殉葬的俑和駝、馬動物是三彩中的精品。絢麗奪目、鮮艷多彩。三才的塑造以豐富多彩的變化,生動感人的形象,成為唐代雕塑和工藝美術的一個重要類別。
畫品:南齊的謝赫著作《畫品》,是古代第一部對繪畫作品,作者進行品評的理論文章。其中提出了繪畫的社會功能以及品評繪畫的六法論: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同時也對曹不興以來的27位畫家品第高下,提出的繪畫功能繼承了曹植的理論思想,明確的概括出繪畫創作與政教密切相關的主張。
吳門畫派:明代中期活動於蘇州,繼承和發展了元代人文化的傳統,重視詩書畫三者的融匯,崇尚高潔而優雅的藝術風格,以繪畫的形式表現理想的人文精神與審美情操,體現自得其樂的精神生活。代表人物: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
青山綠水:以石青和石綠色為主要色相描繪的青山綠水是中國山水畫的一個重要門類,其表現手法是先施以筆墨勾畫出景物的輪廓,然後在添染濃重之青綠色,其顯著特徵是顏色覆蓋性強,色相鮮麗光彩,具有裝飾意味。
院體畫:又稱院體院畫,是中國畫的一種,一般指宋代翰林圖畫院及其後宮廷畫家比較工緻一路的繪畫,同時也專指南宋畫院的作品,或泛指非宮廷畫家而效法南宋畫家之作,這類作品為迎合帝王宮廷的需要,多以花鳥,山水,宮廷生活及宗教內容為題材,作畫講究法度,重視形神兼備,風格華麗細膩。
彩陶:新石器時代的最重要的藝術形式,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紅色陶胚上,以天然的礦物質顏料進行描繪,用赭石和氧化錳作為呈色元素,然後入窯燒制,在橙紅色的陶胚上呈現赭紅,黑,白諸種顏色的美麗圖案,形成的紋樣與器物造型高度統一。達到裝飾美化的效果,這樣的陶器稱為彩陶。
畫像石和畫像磚:兼具繪畫和雕塑兩種功能。畫像石萌發於西漢武帝時期,雕刻著不同的圖畫用於構築墓室,石棺,享祠或石閥的建築材料。畫像磚是秦漢時代的一種建築裝飾構建,多用於裝飾宮殿衙舍的階基,西漢中期以後多用於墓室壁畫,東漢則是其鼎盛時期。
莫高窟:位於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境內,是古代關中通往西域的咽喉。尚存492個洞窟,保存歷代塑像兩千四百餘身,壁畫4.5萬平方米,成為我國一處重要的石窟寺。洞窟內的壁畫,雕塑,主要是北朝,隋,唐,宋,西夏,元代的作品。
浙派:明初活躍於浙江地區的一個繪畫流派,風格承接南宋院體畫,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有戴進的《春遊晚歸圖》,吳偉的《漁樂圖》。
白描:宋代李公麟所創,在白畫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形成,以不著色彩完全以墨筆線描塑造形象而著稱。既精密嚴謹又注重格法技巧,包含人文士大夫的審美情致。這一單純洗練,樸素優美的藝術形式豐富了民族繪畫的技巧。
徐黃異體:以西蜀黃筌為代表的一派,被稱為「黃家富貴」,他繼承了唐代花鳥畫的傳統,以極細的線條勾勒,配以柔麗的賦色,線色相容幾乎不見墨跡,體現精謹艷麗的富貴氣象。江南的徐熙一派被稱為徐家野逸,他注重落墨,用筆不拘於精勾細描,而是信筆書寫,略加色彩。徐黃二人,一在宮廷,一在處土,不同的生活環境,思想和筆法技巧都使畫面形成面貌迥異的風格。
明式傢具:明式傢具繼承了宋代的傳統,並形成了獨特的格式。採用的木材多是海外進口或南方優質木材,如花梨,紫檀,紅木等硬木。也有一些採用木質輕松,紋理細直的的木材,如桐木,楠木等。其色澤柔和,紋理細密,木質堅實而有彈性,製成傢具後無需鑲嵌金玉螺絲即呈現細膩生動的質地美,輕巧挺拔,簡潔又具有木質肌理的特點。
海派:19世紀中葉,上海工商業的發展活躍了這里的藝術市場,吸引了江浙一帶的眾多畫家,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海派善於把詩書印一體的文人畫傳統與民間美術傳統相結合,將明清大寫意水墨畫技藝和金石藝術中剛健雄強的審美特色,強烈鮮艷的色彩融會貫通,描寫民間喜聞樂見的題材,形成雅俗共賞的風貌。
歷代名畫記:唐代張彥遠所著,是中國第一部體例完備,史論結合,內容豐富的繪畫通史著作。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史論結合的著史傳統,成書於大中元年,整理前人的著述並發揮自己的見解。全書分為三部分:繪畫史發展的評述及理論認識;繪畫有關的資料,著錄以及鑒賞收藏;畫家傳記及作品。在中國繪畫史學的發展上具有承先啟後的劃時代意義,長期以來被認定是一部繪畫史學名著。
中國美術史重點第二部分
1.秦漢雕塑的功能、形式與代表作品:
功能:宣揚統一功業,顯示王權威嚴,美化陵園建築,紀念勇士而鑄造。
形式:陵墓裝飾雕塑,冥器雕塑,建築前雕塑,工藝雕塑,宮苑裝飾雕塑。
代表作:陵墓雕塑代表作《馬踏匈奴》《卧馬》,建築前代表作有李冰石像,冥器雕塑如秦代兵馬俑。
2.秦代兵馬俑與霍去病墓雕塑藝術風格:
1)秦兵馬俑:崇尚寫實,手法嚴謹;性格鮮明,形象生動;在整體布局上利用眾多直立靜止體的重復,造成排山倒海的氣勢,使人產生敬畏而難忘的印象。其嚴謹的布局,排列成面向東方,氣勢磅礴,威武雄壯的軍陣場面,再現秦軍宏偉氣派。
2)霍去病墓:漢代紀念碑性質的一組大型石刻,作者運用循石造型的藝術手法,巧妙的將圓雕、浮雕、線刻等技法融匯在一起,刻畫形象恰到好處,足以表現客體特徵為度,絕不做作自然主義的過度雕鏤,從而加強了作品的整體感和力度感。體積巨大,環境遼闊;因勢象形,樸拙粗曠;形態各異,動感有力。
3.莫高窟北朝壁畫的內容及代表作品:
內容:一般位於四壁上層及頂部:飛天和天宮伎樂;下層為葯叉;中層:除千佛外主要畫說法。本生和因緣故事。(佛像畫是以佛為主體的說法圖;故事畫,向人們灌輸佛教思想宣傳佛教教義,具有一定情節性的繪畫;裝飾性圖案,具有象徵意義;民族傳統神話題材。)
代表作品:《鹿王本生圖》《薩埵那太子本生》。
4.顧愷之的繪畫成就:
1)顧愷之,東晉人,士大夫專業畫家,並有三絕之稱,藝術成就表現在藝術創作和理論建樹。
2)在藝術實踐上,師承衛協,注重傳神寫照,善於表現人物的精神氣質、性格特徵和眼神描繪,體現人的精神風貌;顧愷之的繪畫創作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女史箴圖》將戰國以來形成的「高古游絲描」發展到完美無缺的境地;《洛神賦圖》畫面中的兩人物之間情思不是通過面部表情顯露,而是依靠人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巧妙處理表現出來的。
3)理論上他總結了前人的理論和藝術創作,實踐經驗上建立傳神寫照體系,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承上啟下的理論價值。《畫雲台山記》《論畫》。
5.唐代人物畫家與作品:(閻、吳、張、周。題材;風格;作品)
1)閻立本:初唐畫家,擅長故事畫,取材貴族、官宦以及宮廷的歷史事件;強勁的線描,深沉的設色,動態雖然拘謹,但是重視刻畫面部特徵都反映了對傳統的繼承和發展。《歷代帝王圖》《步輦圖》。
2)吳道子:盛唐畫家,擅長宗教題材壁畫;高度的想像力創造不同的情景和氣氛,結合內容的表現和形象的創造,在線條上滲透著強烈的情感,富有強烈的節奏感和運動感,並創造了一種「燉菜條」描法。《天王送子圖》《觀音圖》。
3)張萱:擅長人物畫,常以宮廷游宴如畫;題材:貴公子,鞍馬,宮苑等;畫面表現健康美和雍容華貴的氣質。《搗練圖》《虢國夫人游春圖》,後一作品不依靠背景,僅以一組人物的配置,馬的跑動和色彩的運用襯托春天的氣息。
4)周昉:擅長貴族階級生活和宗教壁畫;人物的形象准確,能通過畫筆揭示人物的心理和性情,感受和追求足以概括出盛唐,中唐的人物畫的特徵,對社會現實與人物心理狀態的深刻理解,同時宗教畫中的「水月觀音」形象被稱為「周家樣」。《游春仕女圖》《楊妃出浴圖》。
6.五代山水的發展:
五代時期一些畫家深入自然,創造了真實生動的北方重巒峻嶺和江南的秀麗風光。
北方以荊浩,關仝為代表。荊浩著重筆法的變化,在皴擦點染的筆法技巧上有開創性的貢獻。他的畫面場面宏大,氣勢雄偉。空間感很強,著有《筆法記》。關仝的寫景繪形更為概括提煉,筆簡氣壯,景少意長。《關山行旅圖》是其代表作。
南方以董源和巨然為代表。董源,他創造了披麻皴和點子皴等表現技法,水墨和著色並用,畫面幽雅。代表作《瀟湘圖》等。巨然的山水畫筆墨秀潤,其《秋山問道圖》山勢高聳,但結構圓潤,布局宏大,有天雄奇駿之感。
7.董源山水畫的特徵及其對後代的影響:
特徵: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峻之筆,所畫風光一派江南丘陵江湖景色,與荊浩相比更具有優美抒情的意趣,他的水墨山水,皴擦點染結合並用,創造了披麻皴和點子皴等表現技法,具有革新精神,風格平淡天真。代表作:《瀟湘圖》《夏山圖》《龍宿教民圖》
影響:在元明以後產生重大影響,他得平淡天真的風格特別受到北宋書法家米蒂的推崇。
8.范寬山水畫特徵以及代表作品:
北宋山水畫巨匠,源於五代北方山水畫派,畫崇山峻嶺往往以頂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壯的氣勢,又用碎而堅實的筆墨皴出有質感的山石,被譽為「得山之骨,與山傳神」,成功的刻畫北方關陝地區「山巒渾厚。勢狀雄強」的特色。代表作:《雪景寒林圖》
9.南宋山水畫的特徵及代表人物、作品:
特徵:靖康之變,宋室南渡,在作品風格上也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同時南宋是處於北宋向元代過度的時期,所以作品既略透北宋時期的雄沉壯偉,也同時流露出元代寄情於景的風格。(課本沒有做具體的解釋,關於南宋的山水畫特徵還需具體找答案)
代表人物:馬遠。繼承並發展了李唐的畫風,尤善於在章法上大膽取捨剪裁,描繪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面,畫面上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觀,表現空間及濃郁的詩意,馬遠突破了全景式山水,創造了諸多富於表現力的山水技法,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畫。
作品:《踏歌圖》《寒江獨釣》《水圖》
10.元代山水畫與宋代山水畫相比有了哪些發展:
宋代以宮廷繪畫為主,院體山水畫構圖飽滿,畫面內容豐富,表現手法多樣,畫面雄沉壯偉,境界開闊,空間曠達。元代多以文人畫為主,畫風簡練,用筆精煉,從構圖看,畫面寧靜致遠,沒有大的起伏,山石也稀少許多,從內容到筆墨都追求士氣、人文士大夫的審美情趣,使宋代精密不苟的畫風得以改造,「自娛」而不屈於社會審美愛好。
11.清初四王與四僧的不同之處:
四王:王時敏,王鑒,王原祈,王翚,信奉董其昌的藝術主張,對古人的師承不遺餘力,苦心精研宋元所謂的海宗大家,致力於摹古或在摹古中求變化,尤其推崇「元四家」,他們十分重視筆墨,表現平靜安閑的情感狀態,體現所謂的士氣和書卷氣,但較少觀察自然,描寫具體感受。審美與趣味的表達更加精緻。
四僧:朱耷,石濤,髡殘,洪仁。帶有深摯的情感色彩,借筆墨抒發激越,壓抑的情感。繪畫的形式不守前人規范,有強烈個性,與當時佔主流地位的正流畫風大異其趣,表現內容情感來自客觀世界又有高度加工的藝術形象,豐富了自然美的表現和意境的創造,與客觀相結合。尚義,又有法則的新手法,突破了舊形式在發揮詩歌書法入畫的效用並密切結合似與不似之間的形象上,發揮了筆墨技法,富有創造力。
區別:四王一派主張臨古,又在身份地位上具有代表性,收受到統治者的重視確立了正統地位。四僧非正統畫派,具有較強的反清意識,不限於臨摹,而帶有豐富的情感色彩,重視觀察自然和感受靈性。
12.徐渭寫意花鳥畫風格:
兼收吳門派與林良寫意花鳥之長而不為所集,大膽變革,極具創造力,賦予花卉以強烈的主觀情感,並且一反吳門恬適的意趣,直抒憤世嫉俗激盪難平之情,賦予作品以震撼人心的藝術感染力,一狂草的筆法縱情揮灑,潑墨淋漓,在似與不似的花木形象中著眼於生韻的體現,具有磅礴奇崛的氣勢和雄肆豪放的格調。徐渭把中國花鳥畫推向能夠強烈抒寫內心情感的極高境界,成為中國寫意花鳥畫發展中的里程碑。
13.吳昌碩花鳥畫特徵:
畫面有機結合,其用濃墨淡干濕,各得相宜,表現出物體的內在氣質和生命力,並傳達出超乎形似的神韻,給人以出神入化的藝術享受。在色彩上大膽使用強烈,鮮明的重色,如西洋紅,在強烈的對比中生機盎然,渾厚古拙而不乏書卷氣,形成了個人獨特的新風格。
中國美術史重點第三部分
1.揚州畫派畫風及其社會原因:
畫風:分為三類;首先有丟官後賣畫的文人,這一類人受個人情感的驅使,畫風非溫文爾雅,而是清剛跌宕,潑辣奔放,不守規范。其次有一生布衣的畫家,他們抒個性,尚創造的文人畫傳統,注重金石書法古樸自然,畫面中時而流露不滿,但大多數還是表現不同流合污的高潔。最後有一類人是有文人修養的職業畫家,他們有廣而深厚的功力,適應民間欣賞習慣,受揚州風氣影響,汲取人文畫的主張,講求人品,擅三絕,放筆寫意,題材廣泛,畫法精熟。總體來說:接受與發展石濤等人的革新精神,順應時代審美要求,注重藝術自身發展,重視師造化和個人的獨特感受,抒發個性,自法成家。
社會原因:
1>商業城市的繁榮,市民階級的擴大及其對藝術的要求。
2>民族矛盾下降而社會矛盾包括封建階級內部矛盾加劇,帶有初步民主色彩的思想文化抬頭。
3>商品市場揚州雲集了各家各派。
4>在石濤以及另外一些清初富有創新精神畫家畫風的影響下,發展了重視生活感受,強烈書法性靈的闊筆寫意花。
2.對中國古代花鳥畫的認識和作品評述:
認識:花鳥畫是以動植物為主要描繪對象的中國傳統畫,是以寫生作為創作基礎,犧牲是在真實描繪客觀對象基礎之上,表現出花鳥的生命力和其各不相同的特徵,它不以外部的形似為目的。而是重視傳神,花鳥畫借物傳情,善於抓到動植物與人的某種思想情感的聯系,再加上藝術的誇張強調。花鳥畫技法主要有工藝重彩花鳥畫和水墨寫意花鳥畫,表現出精工富麗的宮廷院體風格和水墨寫意的人文風格。
作品評述:結合簡答「徐渭的花鳥畫風格」即可,並闡述一下其代表作。
3.對中國傳統人文畫的理解與作品評述:
特點:在朝在野的文人,表現作者對情趣和心靈的感受,山水花木、梅蘭竹菊為主要題材,追求筆墨效果,不求形式強調神韻,講述筆墨情趣。形成詩書畫三者統一與一體的整體,及文學,書法,篆刻於一體,突出畫家的文學素養。
作品評述:結合文徵明的作品加以闡述,具體見課本,突出其繪畫特點。
4.對中國古代重彩人物畫的理解與作品評述:
理解:工筆重彩畫法是一種造型工整細致,色彩濃艷而略帶裝飾性的畫法,用筆朴實,氣韻古雅。以線造型是中國畫技法的特點,也是工筆畫的基礎和骨幹。工筆畫對線的要求是工整、細膩、嚴謹。一般中鋒用筆比較多。以固有色為主,一般設色艷麗,明快,沉著,高雅,有統一的色調。具有濃郁的中國民族色彩審美意趣。關於裝飾性的一方面是來源於傳統的程式化手法,一方面是作者對生活中的形象通過提煉、誇張、創造而形成的美感效果。
作品評述:結合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理解。
5.《韓熙載夜宴圖》的題材,內容,與表現特點:
題材:人物畫,刻畫失意官僚的心理矛盾和腐朽生活面貌,表現其放盪不羈的夜生活。
內容:夜宴圖以長卷形式分為夜宴、觀舞、休息、演樂、賓客酬應等五個場面。聆聽琵琶演奏,席中所有人物沉溺在樂聲之中。觀舞一段韓熙載親自敲鼓伴奏,在場人也拍掌擊聲,與舞蹈節奏相吻合。
表現特點:畫中人物形象生動的傳神,不同的身姿容貌以至手的表現都處理的較為成功,特別是韓熙載的形象富有肖像畫的特點,衣著也表現了放縱,情態動作刻畫的合情合理、恰如其分。畫中的細節也都起著烘托主題的作用,屏風把各個場景加以分割又連成一個整體,筆致細勁,用筆縝密,線條細膩而圓勁,設色濃麗而沉著,整體效果同統一和諧。取得很好的效果。

熱點內容
確定起跑線教學設計 發布:2024-10-19 13:39:58 瀏覽:428
小學班主任的成長故事 發布:2024-10-19 11:36:21 瀏覽:19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編制要求 發布:2024-10-19 10:58:05 瀏覽:469
內江歷史 發布:2024-10-19 10:50:55 瀏覽:209
廣平教師招聘2017 發布:2024-10-19 10:24:33 瀏覽:95
化學品海運 發布:2024-10-19 08:39:32 瀏覽:608
手機怎麼使用北斗導航 發布:2024-10-19 06:22:07 瀏覽:492
關於教育論文 發布:2024-10-19 06:13:50 瀏覽:821
英語演講比賽稿 發布:2024-10-19 04:08:45 瀏覽:776
語文字音題 發布:2024-10-19 03:20:03 瀏覽: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