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亦有知文言文翻譯
㈠ 想找一個文言文的原文
19、關羽刮骨療毒
關羽曾經被亂箭射中,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後來傷口雖然癒合了,但是每到陰雨天,骨頭常常疼痛。醫生說:「箭頭有毒,毒已滲入到骨頭里,應當刨開臂膀,刮掉滲入毒葯的骨頭,除掉毒葯,這樣病才能根除。」關羽便伸出臂膀讓醫生刨開。當時關羽恰好邀請各位將領在一起喝酒吃飯,臂膀上的鮮血淋漓,溢出盤子,而關羽卻依然吃烤肉,舉起酒杯喝酒,談笑自若。
20.白毛女
【原文】
佃戶楊白勞,早失偶,育有一女,名曰喜兒,許配同村大春。地主黃世仁,為富不仁,以田賦相逼。楊號呼無路,遂自盡。喜兒頓陷虎口,為黃所污。既而黃又欲售之。喜兒無奈,遂中夜脫逃,走深山而匿,擷(採摘)果自食。為延生報仇,潛入古寺,攫(抓)供品以啖,人皆以為鬼魅。後義軍(指解放軍)至,為大春截獲。大春熟視(仔細看),乃喜兒也。喜兒自述坎坷,二人不勝唏噓(感慨的樣子)。此正可謂:漫漫長夜見旭日,地覆天翻人間易。自此世上無苛政(殘酷的政令),豺狼虎豹成灰燼。
【譯文】
有個佃農名叫楊白勞,早年失偶,養育了一個女兒,名字叫做喜兒,許配給了住同一個村子裡的名叫大春的青年。(村裡有個)地主叫黃世仁,(此人)為富不仁,逼(楊白勞)交租,楊白勞呼喊求助無路可走,於是自殺而死。喜兒立刻陷入虎口,被黃世仁所姦汙了。接著黃世仁又想把喜兒賣掉。喜兒沒有辦法,就在半夜裡逃跑了,跑到深山然後躲藏起來,採摘野果吃。為了報仇而生存,偷偷進入古寺,抓人們供給菩薩的供品吃,人們都以為她是鬼。後來解放軍到來,(喜兒)被大春抓住了。大春仔細看看,正是喜兒啊!喜兒自己說出了(她)的坎坷經歷,兩個人不由得感慨起來。這正是:漫漫長夜後終於看見日出了,地覆天翻(的革命)讓勞動人民都當家作主人了。從此世界上沒有殘酷的政令,豺狼虎豹般的壓迫者都被人民燒成灰燼(打倒了)。
23:邴原泣學,
【原文】
邴原少孤,數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一則願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感傷,故泣耳。」師惻然曰:「欲書可耳!」原曰:「無錢資。」師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資也。」於是遂就書。一冬之間,誦《孝經》《論語》。
【譯文】
邴原很小的時候(他)父親就去逝了,幾歲時,從書塾經過忍不住哭了。書塾的老師問他說:「小孩子為什麼哭泣?」邴原答道:「孤兒容易悲哀,窮人容易感傷。那些讀書的,凡是能夠學習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來羨慕他們沒有喪父,二來羨慕他們能夠上學。內心感傷,因此而哭泣。」 老師憐憫地說:「你想讀書就來吧!」邴原說:「(我)沒有錢讀書。」老師說:「孩子你如果有志向,我可以白教你,不用交錢。」於是,邴原進了學堂,學習異常努力。一個冬天,就背誦了《孝經》和《論語》。
24、小兒飼鵲
【原文】
庭有樹,其上一巢,鵲育二子,日呱呱自鳴。後值狂風,樹折巢毀,二雛墜地。一兒見之,不勝喜,懷而歸,旦夕喂之,愛甚,稍長而飛。一貓襲來,攫而去,兒亟逐之,不及,蹬足而泣。兒曰:「早知是,吾放汝林間,且不為貓所食也。此及吾之過也。」
【譯文】
院子里有棵樹,樹上有一個鳥巢,喜鵲在巢中喂養兩個孩子,每天它自己在那裡呱呱地叫著。後來遇到狂風,樹枝折斷了,鵲巢毀壞了,兩個小鳥掉在地上了。一個小孩看見了,不禁歡喜,把小鳥抱了回去,每天早晚喂養它們,非常喜歡,等它們漸漸長大才能飛。一隻貓過來襲擊,叼走了小鳥,孩子立刻去追貓,未趕上,頓時停下來哭泣。小孩說:「早知道這樣,我把你們放回林間,(你們)就不會被貓吃了。這是我的過錯啊!」
25、劉氏善舉
【原文】
劉氏者某鄉寡婦也,育一兒,晝則耕作於田間,夜則紡織於燭下,竟年如是。鄰有貧乏者,劉氏輒以斗升相濟。偶有無衣者,劉氏以己之衣遺之。鄉里咸稱其善。然兒不解,心有怨言。母誡之,曰:「與人為善,乃為人之本,誰無緩急之事?」母喪三年,劉家大火,屋舍衣物殆盡(幾乎全部燒光),鄉鄰給衣物,且為之伐木建屋,皆念劉氏之情也。時劉兒方悟母之善舉也。
【譯文】
劉某某是某一個鄉里的寡婦,生養有一個兒子。她白天在田間耕作,晚上點著蠟燭在織機上紡織,一年到頭都是這樣。鄰居中有窮困的,她總是能夠拿一升一斗的糧食周濟他們。偶爾有沒有穿的,她就拿自己的衣服送給他們,鄉里的人都說她太好了。然而她的兒子不理解,心裡很有怨言。母親就告戒他,說:「對別人做好事,是人的本分,哪一個人沒有急窘的事情遭遇呢?」母親死後三年,劉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都被燒毀,鄉鄰們都主動地給予他們衣物,並且為他們砍樹建造房屋,這都是念劉寡婦的情呀。到這時劉寡婦的兒子才明白善舉的作用。
26、梟逢鳩
貓頭鷹遇見了斑鳩,斑鳩說:「你要到哪裡去?」貓頭鷹說: 「我要搬到東面去。」.斑鳩說: 「為甚麽緣故呢?」 貓頭鷹說: 「村裏的人都討厭我叫的聲音,為了這個緣故,我要搬到東面去。」斑鳩說:「你要是能改變了叫的聲音,那就好了; 要是不能改變叫的聲音,就是搬到東面去,人還是討厭你的聲音的。」
27、鹿亦有知
博山有個姓李的人,以砍柴為生。一天,他在山坳里撿到一隻鹿仔,就帶回家喂養。鹿長大一點後,十分馴服,見到人就呦呦叫。他們家周圍都是大山,鹿出去,到晚上必然回來。到了秋祭的時候,照常例要用鹿祭祀,官府監督打獵的人很著急,限期要送上,但是獵戶十幾天都沒有打到鹿,就向這個姓李的人請求把鹿給他,姓李的人不給。獵戶一個勁地哀求。姓李的人遲疑道:"等我考慮考慮。"當夜鹿就逃走了,不再回來。姓李的人十分後悔。
28、二鴻
有一個獵人得到了一隻天鵝,其中雄的那隻跟著獵人飛到了他家,悲傷地鳴叫著,徘徊著,到了黃昏才走。第二天來了,獵人捉住了他,看見他伸出頭頸俯仰著,吐出半塊黃金。獵人明白了他的意思,這是用來贖妻子的。獵人放了兩只天鵝,兩只天鵝雙飛而去。獵人稱了一下金子,有二兩六錢多。唉!禽獸知道這樣,深情能夠這樣!悲痛不過悲在生死別離時,難道動物也是這樣的嗎?
29、朝三暮四
宋國有一個很喜歡飼養猴子的人,人們叫他狙公。他家養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他寧可減少全家的食物,也要滿足猴子的要求。然而過了不久,家裡越來越窮困了,打算減少猴子吃橡子的數量,但又怕猴子不順從自己,就先欺騙猴子說:「給你們的橡子,早上三個晚上四個,夠了嗎?」猴子一聽,都站了起來,十分惱怒。過了一會兒,他又說:「給你們橡子,早上四個,晚上三個,這該夠吃了吧?」猴子一聽,一個個都趴在地上,非常高興。
30、殺駝破瓮
【原文】昔有一人,先瓮②中盛谷。駱駝入頭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為憂③。有一老人來語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當斬頭,自能出之。」即用④其語,以刀斬頭。既殺駝,而復破瓮,如此痴人,為世人所笑。
【譯文】從前有一個人,一開始把糧食存放到了瓮中。一頭駱駝偷吃糧食把頭伸到了這瓮中,結果頭被卡在裡面出不來了。因為駱駝的頭出不來,這個人就為此事發愁。有一個老人來到見了就說:「你不要發愁,我教你一個能讓駱駝頭出來的方法。你把駱駝的頭斬斷,自然就能夠出來了。」這個人聽了隨即就採納了老人的意見,用刀把駱駝頭斬斷了。已經殺死了駱駝,進而又要把瓮打破才能取出糧食。這樣行事的人,被後人所恥笑。
【注釋】①選自《百喻經》。《百喻經》的全部名稱為《百句譬喻經》。天竺僧人伽司膃肭從修羅藏十二部經中抄錄出譬喻,集為一部,共一百個故事。②瓮:一種口小腹大的陶器。③以為憂:以之為憂,為此事發愁。④用:採納。
31、雁冢
【原文】無錫(今江蘇無錫市)盪口鎮,有人得一雁,將殺而烹之。有書生見而憫焉,買以歸,畜之以為玩。懼其逸(逃)去,以線聯其兩翅,使不得飛。雁雜處雞鶩(鴨子)間,亦頗馴(溫順),惟聞長空雁唳(鳴叫),輒昂首而鳴。一日,有群雁過其上,此雁大鳴。忽有一雁自空而下,集於屋檐,二雁相顧,引吭奮翅(伸長脖子鳴叫,努力展翅欲飛),若相識者:一欲招之下,一欲引之上。書生悟此二雁必舊偶也。乃斷其線,使飛。然此雁久系,不能奮飛,屢飛屢墮。竟(終)不得去。檐上之雁,守之終日,忽自屋飛下,相對哀鳴。越日,則俱斃矣。書生感其義,合而葬之,名曰「雁冢」。
【譯文】無錫縣盪口鎮有一個老百姓得到一隻大雁,准備殺了燒著吃,有一個書生看見覺得很可憐,就買下它回家後養著玩。但是怕它飛走用繩子縛住大雁的兩翅膀,使它不能飛。大雁和雞鴨同關在籠中,也很溫順,只有聽得空中大雁叫時就抬頭叫喊回應。一天,有一群大雁在上空飛過,這只大雁大叫,忽然有一隻大雁從空中飛下來棲在屋檐上,兩大雁相互看著,伸長脖子鳴叫,努力展翅欲飛,象認識的一樣:一隻要請它下來,另一隻請它上去。書生看了後悟出兩大雁必定舊相識,就剪斷了繩子讓它飛走。但是這只大雁垂下翅膀很久了,不能展翅飛翔了,每次飛起又掉下來,竟然不能飛走。屋檐上的大雁守了一天,忽然從屋檐上飛下來,兩大雁相對悲哀地鳴叫。過了一天,書生來察看,兩只大雁都死了。書生被大雁的情義所感動,合起來葬了它們,取墓名為「雁冢」。
32、小人
【原文】清康熙年間,有藝人攜一瓮,瓮藏小人,長約尺許。投以錢,則啟蓋令小人出,唱曲而退。至掖(古縣名,今山東境內),掖令索瓮入署,細審小人出處。初不敢言。令固詰之,方自述其鄉與族。蓋讀書童子,一日自塾中歸,路遇藝人,為其迷,復投以葯,四肢遂暴(突然)縮。彼遂攜之,以為戲具。令怒,杖殺藝人。
【譯文】朝康熙年間,有個玩摩術的人,帶著一個盒子,盒子里藏著個小人,這個小人高有一尺左右。有人向盒子中投了錢,玩魔術人就打開盒子讓小人出來唱曲。唱完以後,小人就退回到盒子里去。玩魔術的人到了宮掖時,管理宮掖的負責人把盒子給搞魔術的人要過來,拿到辦公的地方,仔細查問盒子中小人來自哪裡。小人開始的時候不敢說。這個負責人一再追問,小人才自己說出了他是哪裡的屬於哪個家族。原來,這個小人是讀書童子,從私塾老師那裡回來的時候,被玩魔術的人麻醉了。玩魔術的人接著讓他吃了葯,使他四肢極度縮小;會魔術的人於是就拾帶著他到處走,當作戲耍的工具。知道這些情況後,宮掖的負責人大怒,用棍棒打殺了這個玩魔術的人。
33、義士趙良
【原文】趙良者,燕人(河北一帶的人)也。漂泊江湖,疾惡如仇。一日,途經謝庄,聞有哭聲,遂疾步入茅舍,見一少女蓬頭垢面,哀甚。義士詢之,乃知為某村惡少所凌辱(欺侮與污辱)也,痛不欲生。義土怒不可遏(控制),徑自詣某村,索二惡少,責之曰:」汝等何故凌辱無辜少女?」一惡少虎視眈眈曰:「何預爾事?」義土嗔目(瞪大眼睛)斥之:「汝非人也,但(只是)禽獸耳!」未及惡少出劍,義士之白刃已入其胸,立仆。一惡少伏地求恕。義土斬其耳以示眾,儆(警告)其不得為非作歹也。
【譯文】趙良這個人,祖籍燕趙(今河北一帶)。漂泊江湖之中,疾惡如仇。一天路過謝庄,聽到有哭的聲音,就快步進入茅草屋裡,見到一個少女面目臟亂,表情非常悲傷,趙良問她怎麼了,這才得知是被某村兩個惡少欺凌,痛苦的不想活了。趙良憤怒的不可忍耐,徑直到了那個村莊,找尋到了兩個惡少,責問他們:「你們為什麼欺凌無辜的小女駭?」一個惡少虎視耽耽的說:「關你什麼事?」趙良用眼瞪他並說道:」你不是人啊~是個禽獸。」還沒等惡少拔出劍來,趙良的劍已經插進了他的心臟,立刻就倒地了。另一個惡少跪地求饒,趙良割下他的耳朵以示眾人,告訴他們不能再做壞事了!
34.魯人鋸竿入城
【原文】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一老父至,曰:「吾非聖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譯文】魯國有個拿著長長的竿子進入城門的人,起初豎立起來拿著它,不能進入城門,橫過來拿著它,也不能進入城門,實在想不出辦法來了。一會兒,有個老人來到這里說:「我並不是聖賢,但是我見到的事情多了,為什麼不用鋸子將長竿從中截斷後進入城門呢?」那個魯國人於是聽從了老人的辦法將長竿子截斷了。
35.熊與坎中人
【原文】有人入山射鹿,忽墮一坎(坑)內,見熊子數頭。須臾,有大熊入,以為必害己。良久,大熊出果分與諸子。末後作—份與此人。此人餒久,冒死啖之。熊似甚憐之。每旦,熊母覓食還,輒分果與之,此人賴以支命(活命)。後熊子大,其母一一負而出。子既出盡,此人自分(估計)必死坎中,而熊母復還,入坐人邊。人解其意,便抱熊足,熊即躍出,遂不得死。嗚呼,人言禽獸無義,然顧此熊,安得言無情哉!
【譯文】有一個人到山裡射鹿,忽然掉進一個坑裡,看到有幾頭小熊。一會兒,有隻大熊進入坑裡,那人以為它要傷害自己。一會兒,大熊把食物分給幾個孩子,最後給了那人一份。那人餓了很久,冒著生命危險吃了。大熊似乎很同情他。每次母熊覓食回來,都會分給他一份,這個人就這樣活了下來。後來,後來小熊長大了,母熊把它們一一背出坑。小熊全走了,那人估計自己必死在坑中,但母熊又回來了,坐在人身邊。人明白了它的意思,便抱著熊的腿,熊立即跳出,就死不了了。唉,都說禽獸沒有情義,但看這熊,怎麼能說它沒有情義呢?
36、陳萬年教子諂諛
【原文】陳萬年為朝中顯官,嘗病,召子陳咸教戒於床下,語至夜半,咸睡,頭觸屏風。萬年大怒,欲仗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聽吾言,何也?」咸叩頭謝曰:「具曉所言,大要教咸諂也。」萬年乃不復言。選自《漢書•陳萬年傳》
【譯文】陳萬年是朝中顯赫的大官,有一次陳萬年病了,把兒子陳咸叫到床前。教他讀書,教至半夜,陳咸瞌睡,頭碰到了屏風。陳萬年很生氣,要拿棍子打他,訓斥說:「我口口聲聲教你,你卻睡去,不聽我講,為什麼?」陳咸趕忙跪下,叩頭說:「爹爹的話,我都曉得,大抵教兒子對上司要拍馬屁、討好啊,如此而已!」陳萬年沒有再說話。
37.「黃耳」傳書
【原文】晉之陸機,畜一犬,曰「黃耳」。機官京師(京城),久無家信,疑有不測。一日,戲語犬曰:「汝能攜書馳取消息否?」犬喜,搖尾。機遂作書,盛以竹筒,系犬頸。犬經驛路,晝夜不息。家人見書,又反書(回信)陸機。犬即上路,越嶺翻山,馳往京師。其間千里之遙,人行往返五旬,而犬才二旬余。後犬死,機葬之,名之曰「黃耳冢」。
【譯文】晉初大詩人陸機養了一隻狗,名叫黃耳,甚受主人喜愛。陸機久寓京師洛陽,十分想念江南的家鄉,有一天便對黃耳開玩笑說:我很久不能和家裡通信,你能幫忙傳遞消息嗎?不想這只狗竟搖著尾巴,連連發出聲音,似乎表示答應。陸機大為驚詫,立即寫了一封信,裝入竹筒,綁在黃耳的頸上,放它出門。黃耳不僅把信送到了陸機的家裡,還把家人的回信帶了回來。家鄉和洛陽相隔千里,人往返需五十天,而黃耳只用了二十天。後來,黃耳就經常在南北兩地奔跑,為陸機傳遞書信,成了狗信使。為了感謝「黃耳」傳書之功,它死後,陸機把它埋葬在家鄉,村人呼之為「黃耳冢」。
38、報應
【原文】平望(古縣名)人王均,好食蛙,制一鐵針,長二尺許(左右)。每捕得一蛙,則以針穿其頸,針滿,始攜之歸,以充饌(菜餚)焉。如是者多年矣。一日,至親戚家,見盤中無蛙,甚憾。日暮,親戚留其宿。是夜,遠處失火,王均登屋望之,其火熊熊。親戚家臨河而居,懼盜賊由水攀援登屋,故於水邊植鐵條數十,末端皆銳,如鋒刃狀。王均遠望火光,幸災樂禍,失足而墜,鐵條適貫其頸,呼號甚慘,救之者無法可施,後豎一長梯水中,眾人緣梯而上(沿著梯往上爬),始將其解下,而氣已絕矣,其死狀宛然鐵針穿蛙,蓋殺生之報應也。
【譯文】平望人王均,喜歡吃青蛙,製造了一根鐵針,長兩尺左右。每捉到一隻青蛙,就用針穿它的頭頸,針穿滿了,就帶回去,作為菜餚。象這樣好多年。一天,他到親戚家,見到桌上沒有青蛙,十分遺憾。晚上,親戚留他住宿。半夜裡,遠處失火,王均攀到屋頂觀看,見火勢熊熊。親戚家靠河居住,害怕盜賊順著水爬上房屋,所以在河邊插了數十根鐵條,頂端都十分銳利,向鋒利的刀刃一樣。王均在屋頂遠遠地觀望火光,幸災樂禍,失足墜落,鐵條正好穿過他的頭頸,他叫得很慘。來營救他的人沒有辦法可想。後來有人在水中放了一把長長的梯子,大家沿著梯子往上爬,才將他營救下來,但是他已經死了。他的死狀像針穿青蛙,大概是他殺生的報應吧。
39、南岐之人
【原文】南岐在蜀(今四川)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飲之者輒得癭病(即頸瘤病,脖子腫大),故其地之民無一人無癭者。有一外方人至,群小(小孩子)與婦人聚觀而笑之,曰:「異哉,人之頸也!焦(瘦)而不吾類(不像我們)!」外方人曰:「爾之壘然(高起的樣子)凸出於頸者,癭病也。爾等不求善葯治爾病,反以吾頸為焦耶?」南歧之人曰:」吾鄉之人皆然,焉用去哉!」終莫知其為病。
【譯文】南岐座落在陝西、四川一帶的山谷中。他們很少與外界的人接觸.南岐的水很甜,但是缺碘。常年飲用這種水就會得大脖子病。南岐的居民沒有一個脖子不大的。有一天,從山外來了一個人,這就轟動了南岐。居民們扶老攜幼都來圍觀。他們看著看著,就對外地人的脖子議論開了:「唉他大嬸,你看那個人的脖子。」「他二嫂,真怪呀,他的脖子怎麼那麼細那麼長,難看死了!」「乾乾巴巴的,他的脖子準是得了什麼病。」「這么細的脖子,走到大街上,該多丟丑!怎麼也不用塊圍巾裹起來呢?」外地人聽了,就笑著說:「你們的脖子才有病呢,那叫大脖子病!你們有病不治,反而來譏笑我的脖子,豈不笑死人了!」南岐人說:「我們全村人都是這樣的脖子,肥肥胖胖的,多好看啊!你掏錢請我們治,我們還不幹吶!」
【啟發】這則寓言故事主要是講閉關自守、孤陋寡聞會使人眼光短淺,盲目自大,甚至發展到是非顛倒,黑白混淆的地步。
40、犬負米救主人
【原文】楊光遠之叛青州(古地名,在今山東境內)也,有孫某居圍城中,其田莊在青州西。城閉既久,內外隔絕,食且盡,舉族愁嘆。有犬傍徨於側,似有憂思。孫某曰:「家無糧,人且死,奈何?爾能為吾至田莊取米耶?」犬搖尾應之。是夜,置一布囊,並簡,系於犬背。犬即由水竇出,至田莊吠。庄人啟門,識其犬,取簡視之,令負米還,未曉入城。如此數月,孫某舉族得不餒。後楊光遠敗,城開。
【譯文】楊光遠反叛青州的時候,有個姓孫的人被圍困在城裡,他的田莊在青州西側。城門關閉了很久,內外隔絕,食物都吃光了,全族都愁苦嘆息。有一隻狗在旁邊走來走去,似乎很憂慮的樣子。孫某說:「家裡沒有糧食,人就要死了,怎麼辦?你能為我去田莊取米嗎?」狗搖搖尾巴回應他。這天夜裡,(孫某)把一個布袋和書信系在狗的背上。狗就從排水溝出去了,到了田莊就叫了起來。莊上的人開了門,認識這只狗,拿下書信看了之後,讓狗背了米回來,天還沒亮就進城了。像這樣幾個月,孫某全家得以不餓死。後來楊光遠敗北,城門大開。
41、迂公修屋
【原文】是人迂氏,世稱迂公,性吝嗇。籬(籬笆)敗不修,瓦裂不葺。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兒女東藏西匿,仍半身淋漓,且號且詬。妻詰曰:「吾適(嫁)爾,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為夫?何以為父?」迂公無奈。旦日,延(請)人治屋。然自後二月,天晴月朗,不見雨兆(徵兆)。迂公嘆曰:「適葺治,即不雨,豈不徒耗資財!」
【譯文】有一個姓迂的人,世人稱他迂公,性格吝嗇。籬笆破了也不修理,屋頂上的瓦片破了也不修理。 一天,半夜下起了暴雨,屋子漏雨漏得象水柱,他的兒女們東躲西藏,還是被雨水打濕了大半身,他們滿身污垢的一邊大叫大罵,妻子質問他說:「我嫁給你,是因為你家中富貴,卻沒想到要受這種苦累,你如何為人夫,如何為人父?」迂公無可奈何。第二天,請來工匠將屋子修好。然而在後來的兩個月中,天氣晴朗無比,看不見將要下雨的徵兆。迂公嘆息道:「剛剛將屋子修好,就不下雨了,這不是白白浪費許多工錢嗎?」
42、買豬千口
【原文】某縣官寫字潦草,欲置酒延(請)賓,批票(寫條子)付隸人買豬舌,「舌」字書之過長,隸人誤為買豬「千口」。遍鄉尋買,但得五百口,赴官哀告,願減其半。縣官笑曰:「吾令爾市豬舌,何以識為市豬千口?」隸人對曰:「今後若市鵞(「鵝」的異體字),千萬書短些,休要寫作買「我鳥」(我的生殖器;民間以「鳥」指男性生殖器)。
【譯文】某縣官寫字太潦草,總是信手舞來。一次准備宴請客人,就寫了清單派吏役去買菜,其中「豬舌」的」舌」字寫得很長,吏役以為是買豬千口.到市場去後,哪裡有這許多?便遍鄉尋買,也只是買到500口,只得硬著頭皮回去稟報。縣官大笑說:「我讓買豬舌,怎麼弄成買豬千口啊?」 吏役回答縣官:「以後若要到市場去買鵝的話,寫字千萬要短些,不要寫作買『我鳥』!」
43、若石之死
【原文】若石居冥山(山名)之陰。有虎恆(常)窺其藩(籬笆)。若石帥(率領)家人晝夜警:日出而殷鉦(敲擊金屬),日入而舉輝(升火),築牆掘坎以守。卒歲虎不能有獲。一日,虎死,若石大喜,自以為虎死無毒(害)己者矣。於是弛其備,牆壞而不葺。無何,有貙(一種體小而兇猛的野獸)聞其牛羊豕(豬)之聲而入食焉。若石不知其為摳也,斥之不走。摳人立而爪之斃。人曰: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死也宜。
【譯文】若石隱居在冥山的山北,有老虎經常蹲在他的籬笆外窺視。若石率領他的家人晝夜警惕:日出的時候敲響鉦,日落就點起篝火,夜晚就敲鈴鐺守夜。種荊棘灌木、在山谷築牆來防守。一年過去了老虎沒有得到任何東西。 一天,老虎死了,若石大喜,自以為老虎死了沒有對自己形成威脅的動物了。於是放鬆了警惕,撤除了防備。牆壞了也不修。沒過多久,有貙聽到他的牛羊豬的聲音就進入並吃它們。若石不知道它是貙,呵叱它它不跑開,貙象人一樣站立起來用爪子抓死了他。人們認為若子是只知一不知二,應有此下場啊。
44、魯恭治中牢
【原文】魯恭為中牢令(中牢縣的縣官),重德化,不任刑罰。袁安(朝中大官)聞之,疑其不實,陰使人往視之。隨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俗稱野雞)過,止其旁,旁有兒童。其人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雛,不得捕。其人訝而起,與恭決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績也。今蝗不犯境,此一異也;愛及鳥獸,此二異也;童有仁心,此三異也。久留徒擾賢者耳,吾將速反,以狀白安。」
【譯文】魯恭擔任中牟縣令,注重道德教化,不採用刑罰的方式。河南尹袁安聽說這件事,懷疑它不是真的,便讓自己的下屬肥親到中牟縣去視察。肥親走進中牟縣,在視察過程中,來到一棵桑樹下休息。忽然,從遠處飛來一隻野雞,在他們旁邊落下,野雞旁還有一個小孩。肥親問那個小孩:「你為甚麼不把它抓住?」那個小孩說:「這個季節正是野雞培育它們的雞雛的時候,抓了它,小雞們就沒法活了。」肥親聽了,對魯恭說:「我此次前來,是來檢查你的政績的,蝗蟲不犯縣境,這是我看到的第一個現象;教化的恩澤施之於鳥獸,這是第二個現象;小孩也懷有仁愛之心,這是第三個現象。這就夠了,我不在這里久留了,我在這里久留,只能起到打擾賢者的作用。」說完就回去向袁安匯報去了。
45、責人當以其方
【原文】某富翁夜暴疾,命僕人鑽火(擊石取火)。其夜陰暝(暗),不得刀與石。富人催之急。僕人忿然曰:「君貴人亦大無道理,今暗如漆,何不以火照我?我當得覓鑽火具,然後易得耳。」富翁曰:」我有火,何更欲爾照!」人聞之,曰:貴人當以其方(正當的道理)也!
【譯文】有個富人夜晚突然得了重病,叫僕人擊石取火。這天夜裡特別陰暗,找不到刀與石頭。富人催促得很急迫。僕人憤然道:「您責備人也太無理了,現在夜黑如漆,為何不拿火來給我照照?要能夠找到鑽火用的工具,然後就容易得到火了。」富人說:「我有火,還要你照明嗎!」孔文舉所說這件事後說:「責備人應當講究方法才行。」
46、鄭韶大難不死
【原文】隋煬帝時,閩中(今福建境內)太守(郡的長官)鄭韶養一犬,憐愛過子。韶有仇家,曰薛元周。薛怨恨於心,常懷刃欲刃韶,然未得其便。一日,薛俟於巷口,知韶欲出。韶將出,犬曳(拉住)其衣不放。韶怒,令家人縛犬於柱。犬掣絕繩而走奔之,又曳其衣不使去。韶異之。犬忽嗥吠,騰身咬殺元周。韶搜元周衣,果匿匕首。
【譯文】隋煬帝時,閩中(今福建境內)太守(郡的長官)鄭韶養了一條狗,對它的寵愛超過了對自己的兒子。鄭韶有個仇人,叫做薛元周。薛元周懷恨在心,常常懷里藏著匕首打算刺殺鄭韶,但是一直沒有得到機會。一天,薛元周在巷口等著,知道鄭韶將要出門。鄭韶正要出門,他的狗拉住他的衣服不放。鄭韶大怒,命令家人把狗拴在柱子上。狗咬斷繩子跑上來,又拉著他的衣服不讓他走。鄭韶感到奇怪。那狗突然大叫,跳起來咬死了薛元周。鄭韶搜查了薛元周的衣服,果然發現了他藏的匕首。
㈡ 在線求文言文
一、王如泚求及第 進士王如泚者,妻公以伎術供奉。玄宗欲與改官,拜謝而請曰:「臣女婿王如泚,見應進士舉,付望聖恩回授,乞一及第。」上許之,宣付禮部宜與及第。侍郎李湋以咨執政,右相曰:「王如泚文章堪及第否?」湋曰:「與亦得。」右相曰:「若爾,未可與之。明經、進士國家取材之地,若聖恩優異,差可與官。今以及第與之,將何以觀材?」即令奏聞。居二日,如泚賓朋讌賀,車騎盈門,忽中書下牒禮部:「王如泚可依例考試。」聞之罔然自失。 翻譯: 進士王如泚,岳父憑有些技術在皇帝身邊任職。唐玄宗想給王如泚的岳父升個官職,(他)拜謝而請求說:「我的女婿王如泚,即將要參加進士科考試,希望皇上開恩給予照顧,請求給他一個及第。」皇上答應了他,傳聖旨吩咐禮部要給王如泚及第。侍朗李緯把這件事向(中書省)執政請示,右相問:「王如泚文章能夠及第嗎?」李緯回答:「給(他及格)也可以。」右相說:「如果這樣,不可以給他。明經、進士科,是國家選拔人才的,如果皇上要特別優厚,略微可以給他一個官職。現在把及第給他,那以後拿什麼考察人才呢?」立即讓他把這件事上報讓皇上知道。過了兩天,王如泚請朋友赴宴祝賀,車馬停滿了門口。忽然中書省下文書到禮部:「王如泚可以依照條例參加考試。」(王如泚)聽了非常失望。 二、鹿亦有知 原文: 博山李氏者,以伐薪為生。一日,於山坳得一鹿仔,攜家喂養。鹿稍長,甚馴,見人則呦呦鳴。其家戶外皆山,鹿出,至暮必歸。時值秋祭,例用鹿。官府督獵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間無所獲,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與。獵者固請。李氏遲疑曰:「待吾慮之。」是夜鹿去,遂不歸。李氏深悔之。 譯文: 博山有個姓李的人,以砍柴為生。一天,他在山坳里撿到一隻鹿仔,就帶回家喂養。鹿長大一點後,十分馴服,見到人就呦呦叫。他們家周圍都是大山,鹿出去,到晚上必然回來。到了秋祭的時候,照常例要用鹿(祭祀),官府監督打獵的人很著急,限期要送上,但是(獵戶)十幾天都沒有打到鹿,就向這個姓李的人請求(把鹿給他),姓李的人不給。獵戶一個勁地哀求。姓李的人遲疑道:"等我考慮考慮。"當夜鹿就逃走了,不再回來。姓李的人十分後悔。 三、晚游六橋待月記 【作者】:袁宏道 【原文】: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②。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③。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石簣④數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餘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wán)之盛⑤,多於堤畔之草,艷冶極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⑥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注釋】①六橋:西湖蘇堤上的六座橋,由南向北依次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 ②為春為月:意為是春天月夜。③夕嵐:傍晚山裡的霧氣 ④石簣:即陶望齡,字周望,號石簣。明萬曆年進士,袁宏道的朋友,公安派作家。 ⑤羅紈之盛:羅紈,這里是指穿羅紈製作的衣服的人。 ⑥夕春(chōng):夕陽 (1)勒:制約、控束。(2)石簣:即陶望齡,明代公安派作家。(3)傅金吾:姓傅的宮廷宿衛,明代禁軍中有金吾衛。(4)張功甫:南宋將領張峻的孫子,玉照堂是其園林,有名貴梅花四定址。(5)歌吹為風:美妙的音樂隨風飄揚。(6)粉汗為雨:帶粉香的汗水如雨流淌。(7)艷冶:艷麗妖冶。(8)午未申:指午時、未時、申時三個時辰,相當於現在從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五時的這一段時間。 【翻譯】: 《晚游六橋待月記》翻譯/袁宏道 西湖最美的時候,是春天,是月夜。白天最美時候,是煙霧彌漫的早晨,是山嵐繚繞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盛,梅花被寒雪抑制住,後來才和桃花、杏花次第開放,這還是難得一見的奇觀。吾友陶望齡多次告訴我:「傅金吾園中的梅花,是宋代張功甫玉照堂中的舊東西,應該要趕緊去欣賞欣賞啊!」我當時被桃花迷戀住了,竟然捨不得離開湖上。 從斷橋到蘇堤這一帶,綠草如煙、紅花似霧,彌漫有二十多里呢!歌吹的聲音恍若微風陣陣吹來,仕女的粉汗有似紛紛的細雨飄落,穿羅衫、著紈褲,遊客之多,還多過堤畔的小草。真是艷麗極了! 然而杭州人游覽西湖,卻僅僅在午、未、申三個時辰(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五時);其實翠綠染著湖光的美,嵐色添加山嶺的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陽未下的時候才最濃麗! 有月的夜景,其美更是難以形容。那花的姿態、柳的柔情,山的容顏、水的心意,更是別有一番情趣韻味。這種樂趣,只能留給山中的僧人和識趣的遊客享用,哪能夠和凡夫俗子去說呢! 四、魏徵其人 魏徵狀貌不逾中人,而有膽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顏苦諫;或逢上怒甚,徵神色不移,上亦為之霽威。嘗謁告上冢,還,言於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嚴裝已畢,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實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輟耳。」上嘗得佳鷂,自臂之,望見徵來,匿懷中;徵奏事固久不已,鷂竟死懷中。 房玄齡.高士廉遇少府少監竇德素於路,問:北門進何營繕?德素虞之.上恕,讓房玄齡等曰:君但知南牙政事,北門小營繕,何預君事!房玄齡等拜謝.魏徵進曰:臣不知陛下何以責玄齡等,而玄齡等亦何所謝?玄齡等為陛下股肱耳目,於中外事有不應知者?使所營為是,當助陛下成之,為非,當請陛下罷之.問於有司,理則 宜然.不知何罪而責,亦何罪而謝也.上甚愧. 翻譯:魏徵相貌平平,但是很有膽略,善於挽回皇帝的主意,常常犯顏直諫。有時碰上太宗非常惱怒的時候,他面不改色,太宗的神威也為之收斂。他曾經告假去祭掃祖墓,回來後,對太宗說:「人們都說陛下要臨幸南山,外面都已嚴陣以待、整裝完畢,而您最後又沒去,不知為什麼?」太宗笑著說:「起初確實有這個打算,害怕你又來嗔怪,所以中途停止了。」太宗曾得到一隻好鷂鷹,將它置於臂膀上,遠遠望見魏徵走過來,便藏在懷里;魏徵站在那裡上奏朝政大事,很久不停下來,鷂鷹最後竟死在太宗的懷里。 房玄齡、高士廉在路上遇到少府少監竇德素,問道:「北門最近建造什麼?」竇德素(將這件事)報告給了皇上。皇上大怒,責務房玄齡等(人)說:「你們只要管理南面衙門里的政事就行了,北門一個小規模建造,干你們什麼事呢?」房玄齡等下拜謝罪。魏徵向皇上進諫說:「我不知道陛下為什麼責務房玄齡等人,房玄齡等人有什麼可謝罪的。房玄齡等人作為陛下的助手和耳目,對於朝廷內外的事情難道有不應該知道的嗎?如果所要建造的工程是合理的,就應該幫助陛下建成它;(如果)不合理的,就應當請求陛下制止它。向有關官吏打聽一下,從道理上講是應該的。不知道他們犯了什麼罪而受到責備,也不知道他們犯了什麼罪而要道歉。」皇上非常慚愧。 五、物各有所長 原文: 甘戊使於齊,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間耳,君不能自渡,能為王者之說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長,謹願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騏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宮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將為利,名聞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隨流,吾不如子;說千乘之君,萬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選自劉向《說苑》 譯文: 甘戊出使齊國,要渡過一條大河。船戶說:〃河水那麼淺,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又怎麼能做出使齊王高興的事呢?」甘戊說:不是這樣的,你不知道這其中的道理。事物各有長處和短處;老實謹慎地做事,輔助主人不戰而勝;騏驥、騄駬這樣的好馬,可以日行千里,而把它們放在家裡,讓它們去捕老鼠,還不如小貓;干將這樣鋒利的好劍,工匠用來伐木不如斧頭,而現在在河中搖船,進退自如,我不如你,游說那些國君,國王,你就不如我了。 六、為人不黨 趙宣子言韓獻子於靈公,以為司馬。河曲之役,趙孟使人以其乘車干行,獻子執而戮之。眾咸曰:「韓厥必不沒矣。其主朝升之,而暮戮其車,其誰安之!」宣子召而禮之,曰:「吾聞事君者比而不黨。夫周以舉義,比也;舉以其私,黨也。夫軍事無犯,犯而不隱,義也。吾言女於君,懼女不能也。舉而不能,黨孰大焉!事君而黨,吾何以從政?吾故以是觀女。女勉之。苟從是行也,臨長晉國者,非女其誰?」皆告諸大夫曰:「二三子可以賀我矣!吾舉厥也而中,吾乃今知免於罪矣。」 〔譯文〕 趙宣子把韓獻子推薦給晉靈公,任命他為司馬。河曲之戰時,趙宣子讓人用他乘坐的戰車去干擾軍隊的行列,韓獻子把趕車的人抓了起來,並且殺掉了他。大家都說:「韓厥一定沒有好結果。他的主人早晨剛讓他升了官,晚上他就殺了主人的車夫,誰還能使他保住這個官位呢?」趙宣子召見了韓厥,並且以禮相待,說:「我聽說事奉國君的人以義相結,而不結黨營私。出於忠信,為國推舉正直的人,這是以義相結。舉薦人才而徇私情,這是結黨營私。軍法是不能違犯的,犯了軍法而不包庇,這叫做義。我把你推薦給國君,怕的是你不能勝任。推舉的人不能勝任,還有什麼結黨營私比這更嚴重的呢!事奉君主卻結黨營私,我還憑什麼來執政呢?我因此借這件事情來觀察你。你努力吧。假如能堅持這樣去做,那麼將來掌管晉國的,除了你還有誰呢?」趙宣子遍告大夫們說:「你們諸位可以祝賀我了!我推薦韓厥非常合適,我現在才知道自己可以不犯結黨營私的罪了。」 七、試粱道士筆 善將不擇兵,善書不擇筆 善於統率部隊的將領,不必選兵即能打勝仗;擅長書法的大家,不必選筆自能揮灑自如。 八、陽子之宋 【原文】 陽子之宋(1),宿於逆旅(2)。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惡,惡者貴而美者賤(3)。陽子問其故,逆旅小子對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陽子曰:「弟子記之!行賢而去自賢之行,安往而不愛哉!」 【譯文】 陽朱到宋國去,住在旅店裡。旅店主人有兩個妾,其中一個漂亮,一個醜陋,可是長得醜陋的受到寵愛而長得漂亮的卻受到冷淡。陽朱問他的緣故,年青的店主回答:「那個長得漂亮的自以為漂亮,但是我卻不覺得她漂亮;那個長得醜陋的自以為醜陋,但是我卻不覺得他醜陋。」陽子轉對弟子說:「弟子們記住!品行賢良但卻不自以為具有了賢良的品行,去到哪裡不會受到敬重和愛戴啊!」 【寓意】做人要品德高尚而又不自以為賢明這才對。恃才而驕傲被人輕視,賢德而謙虛受人喜愛。 九、顧亭林好學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釋書,出門則以一二羸馬捆書自隨。偶邊塞亭障,呼老兵詣道邊酒壚,對坐痛飲。咨其風土,考其區域。若與平生所聞不合,發書詳正,必無所疑乃已。馬上無事,輒據鞍默誦諸經註疏,遇故友若不相識,或顛墜崖谷,亦無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詣淵涵博大,莫與抗衡與! 顧炎武(字亭林)先生從小到老都手都沒放下過書(形容極愛看書,學習勤奮) 出門就帶一兩匹瘦弱的馬隨身.有時候到了邊塞亭障(障、城、亭、燧,都是古代駐軍防戍的軍事建築),就找老兵到路邊的小酒店一起暢飲.詢問當地的風土人情和地理.如果和自己知道的不同就寫在紙上詳細的記下來,一定到沒有任何疑惑的程度為止.坐在馬上空閑的時候,就跨著馬鞍默默背誦四書五經等經典和對它們的注釋文.(對經典的解釋叫"注"或"疏". )即使遇到親朋好友也不認識(默頌經典太投入,沒有注意到其他事),有的時候因此(太專心的輒據鞍默)掉到山谷中,也不後悔.認真仔細到這個程度,他的學問博大精深,沒有能與他相比的. 十、二人並走 (前秦符融為冀州牧)有者姥逼劫於路,喝賊,路人為逐擒之。①賊反誣路人,時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見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並走,先出鳳陽門者非賊。」既而還入、融正色謂後出者曰:「汝真賊也,何誣人乎?」賊遂服罪。②蓋以賊若善走,必不被捻,故知不善走者賊也。 (《晉書。符融傳》) [譯文]前秦符融做冀州牧的時候,有個老婆在路上被搶劫,她就拉長聲高喊「捉強盜呀!」有個過路的人聞聲追趕,替她把強盜捉住了。誰知強盜反咬一口,誣賴這個過路的人是強盜。 當時天色已經合黑,誰也分不清他們之中哪個是強盜,於是便一起被捉送到言府那裡去。符融看見他們就笑著說:「這事容易搞清楚嘛,可這兩個人賽跑,先出風陽門的就不是強盜。」他們跑完又回到州衙門里來,符融就嚴肅地對那個後跑出風陽門的人說:「你才真正是強盜啊,為什麼要誣賴別人呢?」強盜遂認罪。原來那個強盜假如跑得快的話,就決不會被過路的人追上捉住,所以知道跑得不快的人是強盜。 十一、東坡食湯餅① 陸游 呂周輔言:東坡先生與黃門公②南遷③相遇於梧、藤間④。道旁有鬻⑤湯餅者,共買食之。惡⑥不可食。黃門置箸而嘆,東坡已盡之矣。徐謂黃門曰:「九三郎⑦,爾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聞之,曰:「此先生『飲酒但飲濕』⑧而已。」 【注釋】①湯餅:面條。②黃門公:即蘇軾弟蘇轍。③南遷:貶謫到南方。④相遇於梧、藤間:紹聖四年蘇軾貶海南,蘇轍貶雷州,南行途中兩人相遇於梧州、藤州之間。⑤鬻:賣。⑥惡(cū):通「粗」。⑦九三郎:蘇軾對弟弟的稱呼。⑧飲酒但飲濕:只管飲酒,莫管它的味道。 呂周輔說:蘇軾與弟弟蘇轍貶謫到南方時曾經在梧州、藤州之間相遇,路邊有賣面條的人,於是兄弟二人買了面條吃,粗陋而難以下咽。蘇轍放下筷子嘆氣,但是蘇軾已經很快吃光了,他慢悠悠地對蘇轍說:「九三郎,你還想細細咀嚼嗎?」說完大笑著站起來。秦少游聽說這件事後,說:「這是東坡先生『只管飲酒,莫管它的味道』(的風格)罷了。」 十二、寧廚下兒曾有過 寧(即甘寧)廚下兒曾有過,走投呂蒙。蒙恐寧殺之,故不即還。後寧齎禮(贈送禮物)禮蒙母,乃出廚下兒還寧。寧許蒙不殺。斯須(一會兒)還船,縛至桑樹,自挽弓射殺之。畢,解衣卧船中。蒙大怒,擊鼓會兵,欲就船攻寧。寧聞之,故卧不起。蒙母徒跣(赤腳步行)出諫蒙曰:「至尊(指吳主孫權)待汝如骨肉,屬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殺甘寧?寧死之日,縱至尊不問,汝是為臣下非法。」蒙素至孝,聞母言,即豁然意釋, 自至寧船,笑呼之曰:「興霸(甘寧的字),老母待卿食,急(趕快)上!」寧涕泣噓欷(哽咽,抽噎)曰:「負卿!」與蒙俱還見母,歡宴竟日。 甘寧的兒子廚下兒曾經有過錯,跑來投奔呂蒙(希望得到庇護)。呂蒙恐怕甘寧殺了他,故意不立即送還回去。後來甘寧給呂蒙的母贈送禮物,呂蒙才讓廚下兒出來,送還給甘寧。不會兒他們坐著船回去了,甘寧把廚下兒綁在桑樹上,親自挽弓把廚下兒射死了。完事後,脫下衣服躺在船中(若無其事)。呂蒙(知道後)大怒,擂起戰鼓,集合軍隊,打算上船攻打甘寧。甘寧聽到這件事,故意卧船不起。呂蒙的母親赤腳步行出來勸說呂蒙說:「至尊待你如親骨肉,拿國家大事囑托給你,你為何因私人怒氣而想攻打殺害甘寧呢?甘寧死的那天,即使至尊不過問,你這種作為也屬做臣子的不合禮法。」呂蒙向來最後孝順,聽了母親的話,馬上豁然開朗,親自到甘寧的船上,笑著喊他說:「興霸,老母親等你吃飯呢,趕快上來!」甘寧流著淚哽咽著說:「是我辜負了你啊!」於是甘寧與呂蒙都回來見呂蒙母親,歡宴一整天。
㈢ 鹿亦有知的譯文
博山有一個姓李的人,憑借砍柴謀生。一天,(他)在山坳(里)撿到一隻幼鹿,(就)帶回家喂養。鹿漸漸長大,十分溫順,見到人就呦呦鳴叫。他家四面環山,鹿每次出去,到傍晚必然回來。到了秋天祭祀的時候,按照規定要用鹿祭祀。(由於)官府監督(著),獵人(很)著急,(因為)到了限期(就要)送上(鹿),然而(獵人)一連十天都沒有打到鹿,就向姓李的人請求(把鹿給他)。姓李的人不答應。獵人堅持請求(姓李的人把鹿給他)。姓李的人遲疑著說道:「(請)等待我考慮這件事。」這天晚上鹿離開之後就不回來了。姓李的人對這件事感到十分後悔。
1.者:有……的人。
2.以:依靠。
3.至:到。
4.值:遇到。
5.乃:於是,就。
6.是:這。
7.稍:漸漸。
8.旬日:十天。
9.固:堅持。
10.鹿稍長,甚馴 :鹿漸漸長大,十分溫順。
11.與 :給。
12.馴:馴良。
13.薪:柴。
14.秋祭:在秋天祭祀天地。[1]
15.是:這。
16.攜:帶(回)。
17.例:照例,名詞作狀語。
18.然:但是。
19.求:討取。
20、以:將
㈣ 文言文啟蒙讀本15~120的譯文~急~
1、 鸚鵡滅火
有一群鸚鵡飛到一座山上,山中的禽獸都(很喜歡),互敬互愛。鸚鵡想,這里雖然感到很快樂,但是不能長久居留下去,於是便飛走了。過了好幾個月以後,山中突然失火。鸚鵡遠遠地看到,便用自己的羽毛沾濕水,飛到山上,灑水去救火。天神見此,說道:「你雖然很有意氣和氣志,但又有什麼用(效果)呢!」鸚鵡答道:「我雖然知道不能夠把火救滅,但是我曾經住過這座山,與山上的禽獸友好相處,親如兄弟,(山中這樣著火),我不忍心看下去啊!」天神聽了很感動,以示嘉獎,便把山火滅了。
2、 鱔救婢
高懷中在揚州的小東門賣鱔魚面。他每天要殺數十條鱔魚,有一位婢女心生憐憫,每天夜晚,偷偷從水缸里撈了兩三條鱔魚,由後窗拋入河中。這樣經過了大約一年的光景。
有一天,店裡發生火災,婢女倉皇逃出,被火所灼傷。她很疲倦地躺在河邊,到半夜睡著了。醒來以後,發現:不但痛苦減輕了,連灼傷的部位也好了許多。有河中的污泥堆積在傷口,而地面留下鱔魚走過的痕跡。她才知道:是從前所放生的鱔魚來救她。
高懷中被婢女的行為所感動,於是停止行業,拆除爐,將庫存的數石活鱔魚,全部放到河裡。
3、黃香溫習
漢朝時候,有個孝子黃香,是江夏地方的人。他九歲時,他的家裡又很窮,於是黃香自己做著勤勞艱苦的事情,一心服侍他的父親,盡他的子職。
到了夏天的時候,天氣很熱,黃香就把扇子去搧涼父親所睡的枕席。到了冬天的時候,天氣很冷,黃香就用自己身子去溫暖父親所睡被頭。後來名滿京城,說「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4、陸績懷橘
陸績是三國時期的吳國人。他的父親陸康,曾經擔任過廬江太守,和袁術關系很好。陸績六歲時,到九江去拜見袁術。袁術命令下人拿出許多橘子來給陸績吃。陸績暗地裡把三個橘子裝在袖子里,等到告別的時候,就向著袁術拜謝。不料這三個橘子從袖子里滾落到地上。
袁術笑著說:「陸郎呀,你來做客人,竟暗地裡藏了主人的橘子,這是為什麼呢?」陸績跪在地上,回答道:「這橘子很甜,我想起帶幾只橘子回去給母親吃。」袁術說:「陸郎你那麼小就知道要孝敬父母,長大後必然會成才。」袁術感到十分驚奇,後來經常向別人稱贊陸績懷橘的美德。
5、 犬救幼女
呈貢縣村民養了一隻狗.一天一位母親上山打柴,小女跟不上,一下子落後了母親幾里.突然大雪,母親在傍晚擔柴回來的時候,女兒和狗都不見了.母親非常驚恐,在村中來回奔走大聲呼叫,始終見不到女兒.附近的村子協助找尋,還是無濟於事.晚上父母傷心極了,認為女兒可能被水淹死了,可能掉進井裡了,也可能被狼狗吃了,天剛剛亮,父母又請附近的村子幫助找.終於見到女孩卧在一棵樹下,狗依偎在旁邊,居然還沒有死.這是雍正十一年十一月的事,同縣的人沒有不感到驚奇的。
6、 孫泰
孫泰是山陽人,年輕時拜皇甫穎為師,志行品德很有古代賢人的風度。孫泰的妻子是姨母的女兒。起初是姨母年紀老了,把兩個女兒託付給孫泰,說:「長女一隻眼睛有毛病,你可以娶她的妹妹。」姨母去世了,孫泰娶了姨母的長女為妻。有人問他的緣故,孫泰說:「那人眼睛有毛病,除了嫁給我就嫁不出去了。」眾人都佩服孫泰的義氣。孫泰曾經在都市遇見一座鐵燈台,把它買了下來,叫人洗刷,原來是銀製品。孫泰趕忙前往歸還賣主。
7、 文徵明習字
文徵明臨貼寫《千字文》,每天以寫十本作為標准,書法就迅速進步起來。他平生對於寫字,從來也不馬虎草率。有時給人回信,稍微有一點不符合心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寫過它,不怕麻煩。因此,他的書法越到老年,越發精緻巧妙。
8、狂泉
從前有一個國家,全國只有一眼泉水,名叫「狂泉」。全國的人都飲這水,沒有不瘋的;唯有國家的君主打水才可以沒有疾病。全國的人既然都瘋了,於是聚集在一起想辦法,一起抓住國王,治療國王的瘋病,用艾葉燒熏、扎針、吃葯,沒有不全部用上的。國王受不了那苦,於是來到泉邊,舀水喝了,他們的瘋病都一樣,,君臣、大人小孩,他們的瘋病都一樣,大家便興高采烈。
9、智犬破案
離杭州一百里的地方,有座寺廟,香火很旺盛。一天晚上,有個盜賊翻牆進入(寺廟)。狗大叫不止,一名僧人發現了盜賊。盜賊將和尚砍倒在地上,於是就帶著貨物逃走了。幾天後,有兩個小和尚看見了屍首,非常驚訝。於是到官府告狀,他的狗也去了。路上經過一個酒館,看見5、6個酒鬼在喝酒。狗停止不再前進,僧人責怪那隻狗。突然狗跳近酒館,咬住其中的一個酒鬼不放。和尚懷疑他是盜賊,綁起來送到官府。官吏審問後,果然就是他。原來狗也很聰明。
10、雛燕
我的弟弟喜歡鳥,一心想養一隻小鳥。今年春天,有燕子從南方來,每天銜泥,在我家的屋檐下築巢,非常辛苦。不久,就可以聽到啾啾的聲音了,因為小燕子已經破殼而出了。一天,有一隻小燕子掉在屋子裡,被弟弟撿到了,他非常高興,就把小燕子放到籠子里飼養起來。母親知道了,說:「燕子是益鳥,吃的是害蟲,它們不久就要飛到南方去度過冬天,你怎麼能養的久呢?」要弟弟馬上把小燕子放掉。弟弟對小燕子戀戀不舍,但是看到它的神態非常悲哀,於是弟弟就把小燕子放出籠子。小燕子飛回了燕巢,和它的家人們快快樂樂的生活在一起。
11、愚人食鹽
從前有個愚蠢的人到了別人家裡,主人便請他吃飯。這人覺得主人的菜淡而無味,主人聽說後,便加了些鹽。加鹽之後,菜的味道變得鮮美,這人便想:「菜的味道鮮美,是由於加了鹽,加少許一點便這樣好吃,多放些豈不更好吃嗎?」這人真是愚蠢到了極點,便不要菜,只吃鹽。空口吃鹽吃得口味敗壞,結果反為鹽所害。
12、籠中鸚鵡
有一個姓段的富商,養了一隻鸚鵡,十分聰明,能與客人誦詩交談,這個姓段的商人於是剪了他的兩個翅膀上的羽毛,把他養在雕刻精美的籠子裡面.宋神宗年號六年,姓段的商人因為出了事進了監獄.他出獄以後問鸚鵡說:"我在監獄半年,處處不自由,是何等的痛苦.你在家裡有人喂養,是多麼的快樂啊!"鸚鵡說:"你只在監獄里呆了半年就已經覺得痛苦不堪了.而我在這個監獄一樣的籠子里呆了好多年了,又有什麼快樂可言?"姓段的商人聽了翻然醒悟,馬上就把他放了.
13、盜牛
有一個人因偷牛而被抓,他的熟人路過,便問:「因什麼事被抓?」他回答說:「倒霉撞到我了!」熟人問:「晦氣是怎麼來的?」他說:「剛才在街上走路,看到地上有一條草繩,認為有用,就撿了起來。」熟人問:「既然這樣,那麼罪過為什麼到了這個程度?」他又回答說:「繩那頭還有一頭小牛啊。」聽到的人不禁十分驚訝。
14、孫叔敖殺兩頭蛇
楚國有一個孫叔敖,曾經到外面遊玩,看見一條兩個頭的蛇,就殺了蛇並把蛇埋了,回家後,很憂傷而不吃飯。母親問他原因。他說:「我聽說見了兩頭蛇的人一定會死,現在我見到了,害怕我拋下母親先死了。」母親說:「蛇現在在哪裡?」回答說:「我害怕後來的人又見到這條蛇,已經把它殺了並埋了起來。」母親說:「不要憂慮。我聽說有陰德的人,一定會得善報。你一定會在楚國興旺發達。」孫叔敖後來果然當了令尹,掌管楚國的大權。
15、水滴石穿
宋朝時,張乖崖在崇陽當縣令。一天,他在衙門周圍巡行。突然,他看見一個小吏從府庫中慌慌張張地走出來。張乖崖喝住小吏,發現他頭巾下藏著一文錢。那個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認是從府軍中偷來的。張乖崖把那個小吏帶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氣:「一文錢算得了什麼!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殺我!」張乖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為了懲罰這種行為,張乖崖當堂斬了這個小吏。
16、芒山盜臨刑
宣和年間,芒山有一盜將要受極刑,他母親來和他訣別。 芒山盜對母親說:「我想像小孩時吸一下母親的乳汁,死了也感到無憾。」母親讓他吮乳,芒山盜咬斷乳頭,流血滿地,母親死去。芒山盜就告訴劊子手說:「我小時候,偷來一棵菜一根柴,我的母親看見,卻很喜歡我的這種不良行為,以至於後來不能約束自己,才有今天的下場。所以懷恨把她殺了。」
17、爾輩亦鷹犬
從前有一個少年,家非常貧困,砍柴養活自己,晚上就照著月光讀書。鄰村有富人,穿錦緞作的衣服,吃肉,常常在眾人面前炫耀。一天富人出去打獵,他的左右隨從手持弓箭,飛鷹和獵犬跟隨在他的前後,途中與少年相遇。富人一群人侮辱他說:「你貧困像這樣,還不如我的老鷹和獵犬。」少年不回應他。富人又說:「你跟隨在我後面,和我的鷹、獵犬一同追逐狐狸和兔子,誰先追到,我就賞他!」少年說:「我雖然家裡只有四面牆壁,然而志向很高很遠大,不是你們這些鼠類可比的!」左右隨從想要打他,少年睜大眼睛斥責他們:「你們這些人也是老鷹和獵犬!」頭也不回的離去了。
18、王戎早慧
王戎七歲的時候,有一次和幾個小孩子遊玩,看見路邊的李子樹有好多果實,枝斷了,許多小孩爭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實。只有王戎不動。人們問他為什麼,回答說:「李樹長在路邊卻有許多果實,這必定是一棵苦味李子。」摘取果實品嘗確實是這樣的。
19、關羽刮骨療毒
關羽曾經被亂箭射中,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後來傷口雖然癒合了,但是每到陰雨天,骨頭常常疼痛。醫生說:「箭頭有毒,毒已滲入到骨頭里,應當刨開臂膀,刮掉滲入毒葯的骨頭,除掉毒葯,這樣病才能根除。」關羽便伸出臂膀讓醫生刨開。當時關羽恰好邀請各位將領在一起喝酒吃飯,臂膀上的鮮血淋漓,溢出盤子,而關羽卻依然吃烤肉,舉起酒杯喝酒,談笑自若。
20、白毛女
楊白勞,早年失去了妻子,有一個女兒,叫喜兒,許配給同村的大春。地主黃世仁,非常富有,但是不仁慈,他用天地賦稅相逼。楊白勞走投無路,自盡。喜兒頓時陷入虎口,被黃世仁所污。然後黃世仁又想把喜兒賣了。喜兒無奈,夜裡逃走,在深山躲藏,採摘果實吃。為了生活和報仇,潛入古寺,拿供品吃,大家都以為她是鬼。後來解放軍到了,喜兒被大春截獲。大春仔細看,是喜兒。喜兒自己講述坎坷,二人不勝感慨。這正可以表示說:漫漫長夜見旭日,地覆天翻人間易。自從這件事自後,沒有殘酷的政令,豺狼虎豹成灰燼。
21、 歐陽詢觀古碑
唐代歐陽詢,有一天騎馬趕路,無意中看到一塊古碑。原來是晉代著名書法家索靖書寫的,他駐馬瀏覽,看了很久後離開。他走離古碑幾百步又返回來,下了馬站在碑前觀察,等到疲乏,又鋪開皮衣坐下來觀察,竟然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離去。
22、公冶長與鷂鷹
世俗傳說公冶長能聽懂各種鳥語。有一次公冶長聽到老鷹嘎嘎地叫:「公冶長,公冶長,南山有隻死獐,你來吃肉,我吃腸。」公冶長跑到南山,果然找到一隻獐,可是他並不想把腸子拿給老鷹吃。老鷹因此懷恨在心。過了不久,那隻老鷹又像上次一樣來通報,公冶長又像上次那樣跑往南山去。他遠遠見到幾個人圍著一個東西,在那裡議論紛紛。公冶長以為是死獐,怕被別人搶走,老遠就喊著:「那是我打死的!"等他跑過來一看,竟然是一具屍體,不是獐。這些人就逮捕公冶長,扭送到官府去。縣令問案情,公冶長說明來龍去脈,但縣令不相信他懂鳥語。剛好這時屋檐下的鳥雀叫聲很急,縣令就問公冶長:"你如果懂得鳥語,那麼,你聽懂這只鳥吱吱喳喳的是為了什麼事嗎?"公冶長仔細聽了好一會兒之後說:"那隻鳥說,東鄉有一車粟米翻車,粟米撒了一地,來叫大夥兒去吃啊!"縣令派人到東鄉去考察,果真如此,就放了公冶長。
23、邴原泣學
邴原幼時喪父,從書塾經過,聽見書聲琅琅忍不住哭了,書塾的老師問他說:「小孩子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兒容易悲哀,窮人容易感傷。那些讀書的,凡是能夠學習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來羨慕他們有雙親,二來羨慕他們能夠上學。內心感傷,因此而哭泣。"老師憐憫地說:「你這么可憐,那就去讀書吧!」邴原說:「沒錢交學費」老師說:「你如果立志讀書,我願意免費教你,不收學費。」邴原於是進了學堂學習,學習異常努力。才一個冬天,就讀熟了《孝經》和《論語》。
24、小兒飼鵲
院子里有棵樹,樹上有一個鳥巢,鳥鵲在喂養她的兩個孩子,每天自己在那裡呱呱地叫。後來遇到狂風,樹折了,巢毀了,兩個小鳥掉在地上。一個小孩看見了,不禁歡喜,把小鳥抱了回去,每天早晚喂養它們,非常喜歡它們,等他們漸漸長大,才能飛走。一隻貓過來襲擊,叼走了小鳥,孩子立刻去追貓,未趕上,頓時停下來哭泣。小孩說:「早知道這樣,我把它們放回林間,貓就不會吃了小鳥。這是我的過錯。」
25、劉氏善舉
劉氏是某一個鄉里的寡婦,生養有一個孩子。她白天在田間耕作,晚上點著燭火在織機上紡織,一年到頭都像這樣。鄰居中有窮困的人,她往往用一升一斗的糧食救濟他們。偶爾有沒有衣服穿的人,她就用自己的衣服贈送給他們,鄉里的人都稱贊她的善良。然而她的兒子不理解,心裡很有怨言。母親就告誡他,說:「為別人做好事,是做人的根本,誰沒有緩急的事情呢?」母親死後三年,劉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幾乎都被燒毀,鄉鄰們都給予他們衣物,並且為他們砍樹建造房屋,這都是懷念劉寡婦的情意呀。這時劉寡婦的兒子才明白母親做好事的原因。
26、梟逢鳩
貓頭鷹遇見了斑鳩,斑鳩說:「你要到哪裡去?」貓頭鷹說: 「我要搬到東面去。」.斑鳩說: 「為甚麽緣故呢?」 貓頭鷹說: 「村裏的人都討厭我叫的聲音,為了這個緣故,我要搬到東面去。」斑鳩說:「你要是能改變了叫的聲音,那就好了; 要是不能改變叫的聲音,就是搬到東面去,人還是討厭你的聲音的。」
27、鹿亦有知
博山有個姓李的人,以砍柴為生。一天,他在山坳里撿到一隻鹿仔,就帶回家喂養。鹿長大一點後,十分馴服,見到人就呦呦叫。他們家周圍都是大山,鹿出去,到晚上必然回來。到了秋祭的時候,照常例要用鹿祭祀,官府監督打獵的人很著急,限期要送上,但是獵戶十幾天都沒有打到鹿,就向這個姓李的人請求把鹿給他,姓李的人不給。獵戶一個勁地哀求。姓李的人遲疑道:"等我考慮考慮。"當夜鹿就逃走了,不再回來。姓李的人十分後悔。
28、二鴻
有一個獵人得到了一隻天鵝,其中雄的那隻跟著獵人飛到了他家,悲傷地鳴叫著,徘徊著,到了黃昏才走。第二天來了,獵人捉住了他,看見他伸出頭頸俯仰著,吐出半塊黃金。獵人明白了他的意思,這是用來贖妻子的。獵人放了兩只天鵝,兩只天鵝雙飛而去。獵人稱了一下金子,有二兩六錢多。唉!禽獸知道這樣,深情能夠這樣!悲痛不過悲在生死別離時,難道動物也是這樣的嗎?
29、朝三暮四
宋國有一個很喜歡飼養猴子的人,人們叫他狙公。他家養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他寧可減少全家的食物,也要滿足猴子的要求。然而過了不久,家裡越來越窮困了,打算減少猴子吃橡子的數量,但又怕猴子不順從自己,就先欺騙猴子說:「給你們的橡子,早上三個晚上四個,夠了嗎?」猴子一聽,都站了起來,十分惱怒。過了一會兒,他又說:「給你們橡子,早上四個,晚上三個,這該夠吃了吧?」猴子一聽,一個個都趴在地上,非常高興。
30、殺駝破瓮
從前有一個人,一開始把糧食存放到了瓮中。一頭駱駝吃糧食把頭伸到了這瓮中,結果頭被卡在裡面出不來了。因為駱駝的頭出不來,這個人就為此事發愁。有一個老人來到,見了就說:「你不要發愁,我教你一個能讓駱駝頭出來的方法。你把駱駝的頭斬斷,自然就能夠出來了。」這個人聽了隨即就採納了老人的意見,用刀把駱駝頭斬斷了。已經殺死了駱駝,又要把瓮打破才能取出糧食。這樣行事的人,被後人所恥笑。
31、雁冢
無錫縣盪口鎮有一個人得到一隻大雁,准備殺了燒著吃,有一個書生看見覺得很可憐,就買下它回家後養著玩。但是怕它飛走用繩子,就縛住大雁的兩翅膀,使它不能飛。大雁寄居在雞舍中,忍受著雞的欺負,只聽得空中大雁叫時就抬頭叫喊回應。一天,有一群大雁在上空飛過,這只大雁大叫,忽然有一隻大雁從空中飛下來棲在屋檐上,兩大雁相互對應鳴叫展翅,象認識的一樣,一隻要請它下來,另一隻請它上去。書生看了後悟出兩大雁必定舊相識,就剪斷了繩子讓它飛走。但是這只大雁垂下翅膀很久了,不能展翅飛翔了。屋檐上的大雁守了一天,忽然從屋檐上飛下來,兩大雁相對悲哀地鳴叫。過了一天,兩只大雁都死了。書生被大雁所感動,合起來葬了它們,取墓名為「雁冢」。
32、小人
清朝康熙年間,有個玩魔術的人,帶著一個盒子,盒子里藏著個小人,這個小人高有一尺左右。有人向盒子中投了錢,玩魔術人就打開盒子讓小人出來唱曲。唱完以後,小人就退回到盒子里去。玩魔術的人到了宮掖時,管理宮掖的負責人把盒子向玩魔術的人要過來,拿到辦公的地方,仔細查問盒子中小人來自哪裡。小人開始的時候不敢說。這個負責人一再追問。原來,這個小人是讀書童子,從私塾老師那裡回來的時候,被玩魔術的人麻醉了。玩魔術的人接著讓他吃了葯,使他四肢縮小;會魔術的人於是就帶著他到處走,當作戲耍的工具。負責人大怒,打死了這個玩魔術的人。
33、義士趙良
趙良,祖籍燕趙。漂泊江湖之中,疾惡如仇。一天路過謝庄,聽到有哭的聲音,就快步進入茅草屋裡,見到一個少女面目臟亂,表情非常悲傷,趙良問她怎麼了,這才得知是被村裡兩個惡少欺凌。趙良憤怒,徑直到了那個村莊,找尋到了兩個惡少,責問他們:「你們為什麼欺凌小女駭?」一個惡少說:「關你什麼事?」還沒等惡少拔出劍來,趙良的劍已經插進了他的心臟。
34、魯人鋸芊入城
魯國有個拿著長長的竿子進入城門的人,起初豎立起來拿著它,不能進入城門,橫過來拿著它,也不能進入城門,實在想不出辦法來了。一會兒,有個老人來到這里說:「我並不是聖賢,但是我見到的事情多了,為什麼不用鋸子將長竿從中截斷後進入城門呢?」那個魯國人於是依從了老人的辦法將長竿子截斷了。
35、熊與坎中人
有一個人到山裡射鹿,忽然掉進一個坑裡,看到有幾頭小熊。一會兒,有隻大熊進入坑裡,那人以為它要傷害自己。一會兒,大熊把食物分給幾個孩子,最後給了那人一份。那人餓了很久,冒著生命危險吃了。大熊似乎很同情他。每次母熊覓食回來,都會分給他一份,這個人就這樣活了下來。後來,肖雄長大了,母熊把它們一一背出坑。小熊全走了,那人估計自己必死在坑中,但母熊又回來了,坐在人身邊。人明白了它的意思,便抱著熊的腿,熊立即跳出。唉,都說禽獸沒有情義,但看這熊,怎麼能說它沒有情義呢?
36、陳萬年教子
陳萬年病了,把兒子陳咸叫到床前。教他讀書,教至半夜,陳咸瞌睡,頭碰到了屏風。陳萬年很生氣,要拿棍子打他,訓斥說:「我口口聲聲教你,你卻睡去,不聽我講,為什麼?」陳咸趕忙跪下,叩頭說:「爹爹的話,我都曉得,大抵教兒子對上司要拍馬屁、討好啊,如此而已!」陳萬年沒有再說話
㈤ 鹿亦有知中李氏悔什麼
李氏後悔他曾動搖了,文中說「李氏遲疑曰:「待吾慮之。」」這里可以看出李氏曾一度想將鹿給屠夫做秋祭的祭品。因為他有這一動機,鹿感覺到李氏會把它交出去,所以離家出走再也沒有回來。李氏因此失去了他從小養到大的鹿,所以他後悔。
㈥ 鹿亦有知(古文翻譯)
博山的西關有一戶人家姓李,養了一隻鹿,鹿容易被馴服,見到人就呦呦的叫內.他家門外面都是山容,鹿有時出去,到了傍晚一定會來.到了秋天祭祀的時候,按照慣例是需要用鹿的.官府都督去出獵,但沒有收獲.就請求李仕得到那頭鹿.李仕不答應.獵者繼續請求.李仕遲疑了一下,說:"姑徐徐"(與鹿對話,叫鹿走.)。第二天,鹿自己走了,永遠都不會來.
㈦ 古文鹿亦有知翻譯
博山有個姓李的人抄,以砍柴為襲生。一天,他在山坳里撿到一隻鹿仔,就帶回家喂養。鹿長大一點後,十分馴良,見到人就呦呦叫。他們家周圍都是大山,鹿出去,到晚上必然回來。到了秋祭的時候,照常例要用鹿(祭祀),由官府監督,打獵的人很著急,限期要送上,那個獵戶十幾天都沒有打到鹿,於是向李氏請求要那隻鹿,李氏不給他。獵戶一個勁地哀求。姓李的人遲疑道:"等我考慮考慮。"當夜鹿就離開了(逃走了),不再回來。姓李的人十分後悔。
㈧ 文言文啟蒙翻譯64~75
1《鸚鵡滅火》翻譯
一隻鸚鵡非到了其他山上,山上的飛禽走獸都對它很友善,鸚鵡有自己的想法,此處雖然好,卻不是自己能久留的地方,鸚鵡還是離開了這里,飛到別處去了。飛禽走獸都不捨得它走。
幾個月後,這座山發生火災,火焰高聳入天,在遠處的鸚鵡看見後,將身子鑽進水裡,沾濕羽毛,飛過森林把水灑在火上,想要用羽毛上的水珠澆滅火山,天神對鸚鵡說「你雖然是好意,但是這點水珠怎麼夠呢?」鸚鵡回答說:「我也知道我這點小水珠救不了火,但我曾經在這山上居住過,山裡的動物們曾待我非常好,我實在不忍心見它們被這場大火滅絕,只好盡我所能來幫助它們!」天神贊揚鸚鵡的好心腸,就把大火滅掉了。
64.莽漢斷棘
終南山上面有一條道路布滿荊棘,(它的)主幹柔軟刺很密,碰上它的人總是被纏上無法解脫,不受傷就沒完。人們害怕它的刺,都繞開那路躲避它。一個人露出義憤的樣子,撩起衣裳進去,想一段路一段路地折斷它們。哪知左邊手指掐斷了它,右邊的手臂被拉住了,下邊衣裳被鉤住了,而上面的衣袖又被牽住了,沒到片刻時間就已極其疲乏了。君子說:「人痛恨荊棘這種害人的東西是對的,(然而)恨它卻沒有用正確的方法(對付它),如果拿斧子,找到它的根砍斷它,什麼荊棘不能除去?」
65.酒徒遇嗇鬼
曾經有個人嗜好喝酒,忽然遇到故人,他的故人是個吝嗇的人。嗜酒的人說:「希望到貴府敘舊,又口渴又心煩,茶也行酒也行,只求止渴。」故人說:「我的賤寓很遠,不敢勞煩您的玉趾。」嗜酒的人說:「料想只不過二三十里罷了。」故人說:「敝寓十分簡陋,不能讓您來。」嗜酒的人說:「只要能開門就好。」故人說:「只是沒有準備器皿,沒有杯具。」嗜酒的人說:「我和你相互熟悉,用瓶子喝也行。」故人說:「暫且等我半天,我拜訪完朋友就來叫你一起回去。」嗜酒的人目瞪口呆。
66.楚王射獵的翻譯
有一次,楚王到雲夢澤打獵。他讓手下人把豢養(豢,huàn)的禽獸全部驅趕出來,供自己射獵。一時間,天空禽鳥齊飛,滿地野獸奔逐。幾只梅花鹿在楚王的馬左蹦跳,一群麋鹿(麋,mí)在楚王的馬右追逐。楚王舉弓搭箭,一會兒對准鹿,一會兒對准麋,正想放箭,一隻天鵝又扇動兩只大翅膀從楚王的頭上掠過,饞得他又把弓箭指向空中。就這樣,楚王瞄了半天,一箭沒放,不知道該射哪個好了。這時候,有個叫養叔的大夫對楚王說:「我射箭的時候,把一片樹葉放在百步之外,射十次中十次。如果放上十片葉子,那麼能不能射中,就很難說了』
67.唐臨為官
唐臨當上萬泉縣令的從屬官員。縣里有十幾個囚犯,都是因為未交賦稅而被關押的。適逢暮春時節的雨季,正是耕種的好日子。唐臨稟報縣令:「囚犯也有妻子孩子,不能耕種與收獲怎麼養活他們,請把他們放出來。」縣令害怕他們逃跑,不允許。唐臨說:「大人如果有所顧忌,我一個人承擔罪責。」於是縣令請假回家。唐臨把囚犯全部召集起來讓他們回家耕種,並且和他們約定:農忙結束,都要回到監獄里去。囚犯們感激唐臨的恩情,到時候全部集中在縣的監獄里了。唐臨從此出名了。
68.<<鸚鵡亦有情>>的譯文
宋朝高宗時,隴山縣有人把一隻能說話的鸚鵡帶到了宮中。高宗養他,非常喜歡。有一天,高宗問他:「你思念家鄉馬?」回答說:「怎麼不思念家鄉?然而思念又有什麼用。」皇帝很可憐他,立即派人把它送回龍山。幾年後,宮里有人經過那個地方。鸚鵡問:「皇上還安康馬?」回答說:「已經去世了。」鸚鵡悲傷地不停的叫。
69.陶母責子
晉朝人陶侃青年時代做管理河道及漁業的官吏,曾經(派官府里的差役)把一壇糟魚送給母親。陶侃的母親將送來的糟魚封好交還給差役,寫了一封回信責備陶侃,信中寫道:「你身為官吏(本應清正廉潔),卻用官府的東西(作為禮品)贈送給我,(這樣做)不僅沒有好處,反而增加我的憂愁。」
70.荀巨伯譯文
荀巨伯從遠方來探視生病的朋友,恰逢胡賊圍攻這座城池。朋友對巨伯說:「我現在快死了,你可以趕快離開。」巨伯回答道:「我遠道來看你,你讓我離開,敗壞『義』而求活命,哪裡是我巨伯的行為!」賊兵已經闖進,對荀巨伯說:「大軍一到,全城之人皆逃避一空,你是什麼樣的男子,竟敢獨自留下來?」荀巨伯說:「朋友有重病,不忍心丟下他,寧願用我的身軀替代朋友的姓名。賊兵相互告訴說:「我們這些沒有道義的人,卻闖入了有道義的國土!」便率軍撤回。全城人的生命財產到得到了保全。
71.任末削荊為筆譯文.
任末14歲,背著書求學,不怕困難。常以「人如果不勤奮好學,如何成就事業?」為自勉。有時在大樹下蓋毛屋,用樹木滕條削起來當筆用,刻樹皮取樹汁當墨水。夜晚靠星月的亮光勤奮好學,如實在太黑,那麼用一種麻蒿做成火把,讀書。讀書時一有心得,則把心得記在衣服上。他的學生極為敬佩其學習精神,常用干凈的好衣服去換取他那記滿心得的臟衣服。任末臨終的時候告誡學生們:勤奮好學的人,雖然人死了,但仍活在人們的心中。那些不學無知的人,雖然活在世上,也不過是行屍走肉罷了。
72.硯眼
明朝有一位陸公廬峰,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曾經在市集上遇到一塊上好的硯台,價格有爭議沒有定。已經到了官辦的旅館了,差使僕人前往,用一兩銀子買下硯台後回來。僕人拿著硯台回來了,陸廬峰對它不像原來的硯台感到驚訝。僕人說是這個硯台。陸廬峰說:「先前者硯台有八哥眼,為什麼現在沒有了?」僕人回答說:「我嫌它有一點凸,路上遇見石工,幸虧有剩餘的銀兩,叫他打磨使他平整。陸廬峰大為惋惜。
73.王羲之學書譯文:
晉代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曠的兒子。七歲就擅長書法,十二歲時在父親的枕中看到古代的《筆說》,就偷來讀。父親(發現後)問:「你為什麼偷我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母親說:「你看《筆說》。」父親見他小,怕他不能守住秘密。就對王羲之說:「等你長大成人後,我傳授給你。」王羲之誠懇的請求父親:「現在就給我用吧。倘使等到我成人,恐怕會埋沒幼年的才華。」父親很高興,於是就給了他。不到一個月,書法便大有長進。衛夫人見了後,對擔任太常官的王策說:「羲之一定是看了《筆說》,最近看他的書法,已有了老成智慧。」淚流滿面地說:「這孩子一定會比我還有名。」晉帝時,朝廷在北郊舉行祭祀大典,更換祝版時,工人削去他的字,滲入木板三分。
74.孟母三遷譯文:
過去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里定居下來了。
75祝英台女扮男裝,到學校讀書,與梁山伯成為同學。在一起讀書三年,兩人感情很好。學業完成後,英台准備回家,山伯送她。途中英台對山伯說,家裡有一個妹妹,今年剛滿28,賢淑而且很有才華,要幫妹妹做媒,山伯同意了。第二年,山伯到英台家看望,見到英台穿著女裝,便明白了先前說的都不是真的,所謂的妹妹,就是英台自己。山伯很高興,可是英台已經許配給馬家,兩個人不緊黯然垂淚,於是約定要一起生一起死。不久,山伯因為思念英台而生病去世,英台被逼出嫁。當花轎路過山伯的墳墓時,墳墓裂開了,英台跳了下去,兩人化成蝴蝶自由飛舞。
2
《鱔救婢》翻譯
高懷中在揚州的小東門賣鱔魚面。他每天要宰殺數千條鱔魚,有一位婢女心生憐憫,每天夜晚,偷偷地從水缸里撈幾條鱔魚,從後窗拋入河中。這樣經過了大約一年的光景。 有一天,店裡發生了火災,婢女倉皇地逃了出來,被火所燒傷了。她很疲倦地躺在河邊,到半夜睡著了。醒來以後,發現不但痛苦減輕了,連灼傷的部位也好了許多。她看了一下四周,發現有河中的污泥堆積在傷口上,而地面留下鱔魚走過的痕跡。她這才知道:是從前所放生的鱔魚來救她。
高懷中被婢女的行為所感動,於是立刻停止經營,拆除了鍋爐,鍋爐下有洞,他將無數條動中的活鱔魚,全部放到河裡。
3
《黃香溫席》翻譯
黃香是從前漢朝人,在他9歲的時候,就懂得侍奉父母的道理。夏天到了,天氣異常悶熱。黃香就拿著扇子,扇涼父母睡覺的床和枕頭,把蚊帳內的蚊子和吸人血的小蟲扇跑,還要使勞累了一天的父親安然入睡。
冬夜裡,天氣特別寒冷。黃香就用自己的體溫使父母的被窩暖和,才招呼父親睡下。黃香溫席的故事,就這樣傳開了,號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4
《陸績懷橘》翻譯
陸績,是三國時期吳國人。官職最大時曾居太守之職,精通天文、歷法,陸績六歲那年,在九江見到袁術,袁術叫人拿了橘子給他吃,陸績偷偷藏了三隻,臨走時告辭袁術時,橘子掉在地上。袁術笑著說「陸郎在這里做客卻懷揣著橘子回去,是什麼原因呢?」陸績跪著回答說:「是因為橘子很甜,想拿回去給我母親吃!」袁術說:「陸郎這么小就知道孝順,長大後必然成大才!」袁術感到很驚奇,往後常常稱道此事。
5
《犬救幼女》翻譯
呈貢縣村民養了一隻狗.一天一位母親上山打柴,小女跟不上,一下子落後了母親幾里.突然大雪,母親在傍晚擔柴回來的時候,女兒和狗都不見了.母親非常驚恐在村中,來回奔走大聲呼叫,始終見不到女兒.附近的村子協助找尋,還是無濟於事.晚上父母傷心極了,認為女兒可能被水淹死了,可能掉進井裡了,也可能被狼狗吃了,天剛剛亮,父母又請附近的村子幫助找.終於見到女孩卧在一棵樹下,狗依偎在旁邊,居然還沒有死.這是雍正十一年十一月的事,同縣的人沒有不感到驚奇的
6
《孫泰》翻譯
孫泰是山陽人,年輕時師從皇甫穎,志行品德很有古代人的風度。孫泰的妻子是姨母的女兒。起初是姨母年紀老了,把兩個女兒託付給孫泰,說:「長女一隻眼睛有毛病,你可以娶她的妹妹。」姨母去世了,孫泰娶了姨母的長女為妻。有人問他的緣故,孫泰說:「那人眼睛有毛病,除了嫁給我就嫁不出去了。」眾人都佩服孫泰的義氣。孫泰曾經在都市遇見一座鐵燈台,把它買了下來,叫人洗刷,原來是銀製品。孫泰趕忙前往歸還賣主。中和年間,孫泰將在義興安家,購置一座別墅,用兩百貫錢。已經交付了一半錢,孫泰就前往吳興郡游覽,約定回來後就到新買的別墅去。過了兩個月,孫泰回來,停船步行,又把其餘的款項交給房主,讓那人搬遷到別處。在這個時候,看到一個老婦人連聲痛哭。孫泰聽了心裡驚悸,叫她來問。老婦人說:「我曾經在這里侍奉過公婆,子孫不成材,使別墅被別人擁有,因此悲傷。」孫泰茫然自失了很久,就騙她說:「我剛好收到京師文書,已經另外授職,不能住在這里,所住的地方暫且由你的兒子掌管它。」說完,解開船繩就離去了,不再回來。
7
《文徵明習字》翻譯
文徵明監貼寫《千字文》,每天以寫十本作為標准,書法就迅速進步起來。他平生對於寫字,從來也不馬虎草率。有時給人回信,稍微有一點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寫過它,不怕麻煩。因此他的書法越到老年,越發精緻美好。
8
《狂泉》翻譯
從前有一個國家(今天所謂城市),全國只有一眼泉水,名叫「狂泉」。全國的人都飲這水,沒有不瘋的;唯有國家的君主打井取水,唯一可以沒有疾病。全國的人既然都瘋了,於是聚集在一起想辦法,一起抓住國王,治療國王的瘋病,用艾葉燒熏、扎針、吃葯,沒有不全部用上的。國王受不了那苦,於是來到泉邊,舀水喝了,喝完就瘋了。(全國)君臣、大人小孩,他們的瘋病都一樣,大家便興高采烈。
9
《智犬破案》翻譯
離杭州一百里的地方,有已座古老是寺廟,香火很旺盛。一天晚上,有個盜賊翻牆進入(寺廟)。狗大叫不止,一名僧人發現了盜賊。盜賊將和尚砍倒在地,於是就帶著貨物逃走了。幾天後,有兩個小和尚進入看見了屍首,非常驚訝。於是到官府告狀,他的狗也去了。路上經過一個酒館,看見5、6個酒鬼在喝酒。狗停止不再前進,僧人責怪那隻狗。突然狗跳近酒館,咬住其中的一個酒鬼不放。和尚懷疑他是盜賊,綁起來送到官府。官吏審問後,果然就是他。原來狗也很聰明。
10.我弟弟喜歡鳥,一心想養一隻小鳥。今天春天,有燕子從南方來,每天銜泥,在我家的屋檐下築巢,(它們工作的)非常辛苦。不久,就可以聽到啾啾的聲音了,因為小燕子已經破殼而出了。一天,有一隻小燕子掉在屋子裡,被弟弟撿到了,他非常高興,就把小燕子放到籠子里飼養起來。母親知道了,說:「燕子是益鳥,吃的是害蟲,它們不久就要飛到南方去度過冬天,你怎麼能養的久呢?」要弟弟馬上把小燕子放掉。弟弟對小燕子戀戀不舍,但是看到它的神態非常悲哀,於是弟弟就把小燕子放出籠子放飛了。小燕子飛回了燕巢,和它的家人們快快樂樂的生活在一起。
11.古時有個很愚蠢的人,到朋友家去。主人請他吃飯,他嫌飯菜淡而無味。主人聽到他的話,又加了些鹽。加鹽以後飯菜味道鮮美,於是蠢人自言自語:「飯菜之所以好吃了,是因為加鹽的緣故。加了一點尚且這么好吃,何況多加一些呢?」蠢人不動腦子,不吃別的只是吃鹽。空口吃鹽吃得口味敗壞,結果反為鹽所害。
12.有一個姓段的富商,養了一個鸚鵡,十分聰明,能與客人誦詩交談,這個姓段的商人於是剪了他的兩個翅膀上的羽毛,把他養在雕刻精美的籠子裡面.熙寧六年,姓段的這個商人突然因為出事進了監獄.他出獄以後問鸚鵡說:"我在監獄半年,處處不的自由,是何等的痛苦.你在家裡有人喂養,是多麼的快樂啊."鸚鵡說:"你只在監獄里呆了半年就已經覺得痛苦不堪了.而我在這個監獄一樣的籠子里呆了好多年了,又有什麼歡樂可言?"姓段的商人聽了翻然醒悟,馬上就把他放了.
13.時國中有盜牛者,牛主得之。盜者曰:「我邂逅迷惑,從今以後將為改過。子既已赦宥,幸無使王烈聞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遺之。或問:「此人既為盜,畏君聞之,反與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盜其駿馬食之,乃賜之酒。盜者不愛其死,以救穆公之難。今此盜人能悔其過,懼吾聞之,是知恥惡,則善心將生,故與布勸為善也。」
譯文:當時,國都中有一個偷牛的人,牛的主人抓到他。偷牛的人說:「我遇到牛一時被利慾迷惑,從今後將改正,您既然寬恕了我,希望不要讓國君烈王知道這件事。」有人把這件事告訴了烈王,烈王把一匹布贈給了盜牛者。有人說:「這個人已經做了盜賊,害怕你
知道,你反而給他布,為什麼?」烈王說:「以前的秦穆公,有人偷了他的駿馬把馬吃了,秦穆公卻賜給他們酒。偷馬的人不吝惜生命,來解救秦穆公的災難,現在這個偷馬的人能夠悔過,害怕我知道,這是有羞恥之心,是善心將要產生了,所以給他布勸他做善事。」
14.楚孫叔敖嘗出遊,見兩頭蛇,殺而埋之,及歸,憂而不食。母問其故。泣對曰:「兒聞見兩頭蛇者必死。今兒見之,恐棄母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曰:「恐後人又見,已殺而埋之矣。」母曰:「無憂。吾聞有陰德者,必獲喜報。汝必興於楚。」後果為令尹,執楚政。
翻譯:
楚國有一個孫叔敖,曾經到外面遊玩,看見一條兩個頭的蛇,就殺了蛇並把蛇埋了,回家後,很憂傷而不吃飯。母親問他原因。他說:「我聽說見了兩頭蛇的人一定會死,現在我見到了,害怕我拋下母親先死了。」母親說:「蛇現在在哪裡?」回答說:「我害怕後來的人又見到這條蛇,已經把它殺了並埋了起來。」母親說:「不要憂慮。我聽說有陰德的人,一定會得善報。你一定會在楚國興旺發達。」後來果然當了令尹,掌管楚國的大權。
15、水滴石穿
宋朝時,張乖崖在崇陽當縣令。一天,他在衙門周圍巡行。突然,他看見一個小吏從府庫中慌慌張張地走出來。張乖崖喝住小吏,發現他頭巾下藏著一文錢。那個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認是從府軍中偷來的。張乖崖把那個小吏帶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氣:「一文錢算得了什麼!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殺我!」 張乖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為了懲罰這種行為,張乖崖當堂斬了這個小吏。
16、芒山盜臨刑
宣和年間,芒山有一盜將要受極刑,他母親來和他訣別。芒山盜對母親說:「我想像小孩時吸一下母親的乳汁,死了也感到無憾。」母親讓他吮乳,芒山盜咬斷乳頭,流血滿地,母親死去。芒山盜就告訴劊子手說:「我小時候,偷來一棵菜一根柴,我的母親看見,卻很喜歡我的這種不良行為,以至於後來不能約束自己,才有今天的下場。所以懷恨把她殺了。」
17、爾輩亦鷹犬
從前有一個少年,家非常貧困,砍柴養活自己,晚上就照著月光讀書。鄰村有富人,穿錦緞作的衣服,吃肉,常常在眾人面前炫耀。一天富人出去打獵,他的左右隨從手持弓箭,飛鷹和獵犬跟隨在他的前後,途中與少年相遇。富人一群人侮辱他說:「你貧困像這樣,還不如我的老鷹和獵犬。」少年不回應他。富人又說:「你跟隨在我後面,和我的鷹、獵犬一同追逐狐狸和兔子,誰先追到,我就賞他!」少年說:「我雖然家裡只有四面牆壁,然而志向很高很遠大,不是你們這些鼠類可比的!」左右隨從想要打他,少年睜大眼睛斥責他們:「你們這些人也是老鷹和獵犬!」頭也不回的離去了。
18、王戎早慧
王戎七歲的時候,有一次和幾個小孩子遊玩,看見路邊的李子樹有好多果實,枝斷了,許多小孩爭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實。只有王戎不動。人們問他為什麼,回答說:「李樹長在路邊卻有許多果實,這必定是一棵苦味李子。」摘取果實品嘗確實是這樣的。
19、關羽刮骨療毒
關羽曾經被亂箭射中,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後來傷口雖然癒合了,但是每到陰雨天,骨頭常常疼痛。醫生說:「箭頭有毒,毒已滲入到骨頭里,應當刨開臂膀,刮掉滲入毒葯的骨頭,除掉毒葯,這樣病才能根除。」關羽便伸出臂膀讓醫生刨開。當時關羽恰好邀請各位將領在一起喝酒吃飯,臂膀上的鮮血淋漓,溢出盤子,而關羽卻依然吃烤肉,舉起酒杯喝酒,談笑自若。
20、白毛女
楊白勞,早年失去了妻子,有一個女兒,叫喜兒,許配給同村的大春。地主黃世仁,非常富有,但是不仁慈,他用天地賦稅相逼。楊白勞走投無路,自盡。喜兒頓時陷入虎口,被黃世仁所污。然後黃世仁又想把喜兒賣了。喜兒無奈,夜裡逃走,在深山躲藏,採摘果實吃。為了生活和報仇,潛入古寺,拿供品吃,大家都以為她是鬼。後來解放軍到了,喜兒被大春截獲。大春仔細看,是喜兒。喜兒自己講述坎坷,二人不勝感慨。這正可以表示說:漫漫長夜見旭日,地覆天翻人間易。自從這件事自後,沒有殘酷的政令,豺狼虎豹成灰燼。
21、 歐陽詢觀古碑
唐代歐陽詢,有一天騎馬趕路,無意中看到一塊古碑。原來是晉代著名書法家索靖書寫的,他駐馬瀏覽,看了很久後離開。他走離古碑幾百步又返回來,下了馬站在碑前觀察,等到疲乏,又鋪開皮衣坐下來觀察,竟然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離去。
22、公冶長與鷂鷹
世俗傳說公冶長能聽懂各種鳥語。有一次公冶長聽到老鷹嘎嘎地叫:「公冶長,公冶長,南山有隻死獐,你來吃肉,我吃腸。」公冶長跑到南山,果然找到一隻獐,可是他並不想把腸子拿給老鷹吃。老鷹因此懷恨在心。過了不久,那隻老鷹又像上次一樣來通報,公冶長又像上次那樣跑往南山去。他遠遠見到幾個人圍著一個東西,在那裡議論紛紛。公冶長以為是死獐,怕被別人搶走,老遠就喊著:「那是我打死的!"等他跑過來一看,竟然是一具屍體,不是獐。這些人就逮捕公冶長,扭送到官府去。縣令問案情,公冶長說明來龍去脈,但縣令不相信他懂鳥語。剛好這時屋檐下的鳥雀叫聲很急,縣令就問公冶長:"你如果懂得鳥語,那麼,你聽懂這只鳥吱吱喳喳的是為了什麼事嗎?"公冶長仔細聽了好一會兒之後說:"那隻鳥說,東鄉有一車粟米翻車,粟米撒了一地,來叫大夥兒去吃啊!"縣令派人到東鄉去考察,果真如此,就放了公冶長。
23、邴原泣學
邴原幼時喪父,從書塾經過,聽見書聲琅琅忍不住哭了,書塾的老師問他說:「小孩子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兒容易悲哀,窮人容易感傷。那些讀書的,凡是能夠學習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來羨慕他們有雙親,二來羨慕他們能夠上學。內心感傷,因此而哭泣。"老師憐憫地說:「你這么可憐,那就去讀書吧!」邴原說:「沒錢交學費」老師說:「你如果立志讀書,我願意免費教你,不收學費。」邴原於是進了學堂學習,學習異常努力。才一個冬天,就讀熟了《孝經》和《論語》。
24、小兒飼鵲
院子里有棵樹,樹上有一個鳥巢,鳥鵲在喂養她的兩個孩子,每天自己在那裡呱呱地叫。後來遇到狂風,樹折了,巢毀了,兩個小鳥掉在地上。一個小孩看見了,不禁歡喜,把小鳥抱了回去,每天早晚喂養它們,非常喜歡它們,等他們漸漸長大,才能飛走。一隻貓過來襲擊,叼走了小鳥,孩子立刻去追貓,未趕上,頓時停下來哭泣。小孩說:「早知道這樣,我把它們放回林間,貓就不會吃了小鳥。這是我的過錯。」
25、劉氏善舉
劉氏是某一個鄉里的寡婦,生養有一個孩子。她白天在田間耕作,晚上點著燭火在織機上紡織,一年到頭都像這樣。鄰居中有窮困的人,她往往用一升一斗的糧食救濟他們。偶爾有沒有衣服穿的人,她就用自己的衣服贈送給他們,鄉里的人都稱贊她的善良。然而她的兒子不理解,心裡很有怨言。母親就告誡他,說:「 為別人做好事,是做人的根本,誰沒有緩急的事情呢?」母親死後三年,劉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幾乎都被燒毀,鄉鄰們都給予他們衣物,並且為他們砍樹建造房屋,這都是懷念劉寡婦的情意呀。這時劉寡婦的兒子才明白母親做好事的原因。
26、梟逢鳩
貓頭鷹遇見了斑鳩,斑鳩說:「你要到哪裡去?」貓頭鷹說: 「我要搬到東面去。」.斑鳩說: 「為甚麽緣故呢?」 貓頭鷹說: 「村裏的人都討厭我叫的聲音,為了這個緣故,我要搬到東面去。」斑鳩說:「你要是能改變了叫的聲音,那就好了;要是不能改變叫的聲音,就是搬到東面去,人還是討厭你的聲音的。」
27、鹿亦有知
博山有個姓李的人,以砍柴為生。一天,他在山坳里撿到一隻鹿仔,就帶回家喂養。鹿長大一點後,十分馴服,見到人就呦呦叫。他們家周圍都是大山,鹿出去,到晚上必然回來。到了秋祭的時候,照常例要用鹿祭祀,官府監督打獵的人很著急,限期要送上,但是獵戶十幾天都沒有打到鹿,就向這個姓李的人請求把鹿給他,姓李的人不給。獵戶一個勁地哀求。姓李的人遲疑道:"等我考慮考慮。"當夜鹿就逃走了,不再回來。姓李的人十分後悔。
28、二鴻
有一個獵人得到了一隻天鵝,其中雄的那隻跟著獵人飛到了他家,悲傷地鳴叫著,徘徊著,到了黃昏才走。第二天來了,獵人捉住了他,看見他伸出頭頸俯仰著,吐出半塊黃金。獵人明白了他的意思,這是用來贖妻子的。獵人放了兩只天鵝,兩只天鵝雙飛而去。獵人稱了一下金子,有二兩六錢多。唉!禽獸知道這樣,深情能夠這樣!悲痛不過悲在生死別離時,難道動物也是這樣的嗎?
29、朝三暮四
宋國有一個很喜歡飼養猴子的人,人們叫他狙公。他家養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他寧可減少全家的食物,也要滿足猴子的要求。然而過了不久,家裡越來越窮困了,打算減少猴子吃橡子的數量,但又怕猴子不順從自己,就先欺騙猴子說:「給你們的橡子,早上三個晚上四個,夠了嗎?」猴子一聽,都站了起來,十分惱怒。過了一會兒,他又說:「給你們橡子,早上四個,晚上三個,這該夠吃了吧?」猴子一聽,一個個都趴在地上,非常高興。
30、殺駝破瓮
從前有一個人,一開始把糧食存放到了瓮中。一頭駱駝吃糧食把頭伸到了這瓮中,結果頭被卡在裡面出不來了。因為駱駝的頭出不來,這個人就為此事發愁。有一個老人來到,見了就說:「你不要發愁,我教你一個能讓駱駝頭出來的方法。你把駱駝的頭斬斷,自然就能夠出來了。」這個人聽了隨即就採納了老人的意見,用刀把駱駝頭斬斷了。已經殺死了駱駝,又要把瓮打破才能取出糧食。這樣行事的人,被後人所恥笑。
㈨ 《鹿亦有知》的翻譯
The deer as well knows
㈩ 古文《芒山盜臨刑》,《自護其短》,《農夫與名畫》,《鹿亦有知》的翻譯
《芒山盜臨刑》
宋朝宣和年間,芒山有一個盜賊即將行刑,他母親來和他訣別。那盜賊對母親說:「我希望和小時候一樣再一次吮吸母親的乳頭,死了也沒有遺憾了。」母親出於憐憫而答應了,給盜賊喝了乳奶。沒想到盜賊卻要斷了母親的乳頭,血流了滿地,母親死了。行刑的人問盜賊:「你為什麼如此狠毒?」盜賊對行刑的人說:「我小時候,偷來一棵菜一根柴,我母親見了都會高興,以至於後來我不能檢點自己的行為,才有了今天的下場,所以我恨她,把她殺了。」
《自護其短》
有個北方人,自出生以來就沒有見過菱角。後來他到南方作官,(一次大家)坐在席上吃菱角,這個人連殼一起放到嘴裡。有人提醒他說:「吃菱角要去殼。」他卻想掩蓋自己的短處,說:「我不是不知道要去殼,是想用來清熱呀!」人家問他:「北方也有菱角嗎?」他說:「前山後山,哪塊地上沒有!」
《農夫與名畫》
宋朝有個人叫馬知節,曾經珍藏了一幅唐朝戴嵩的名畫《鬥牛圖》,空閑的時候就在大廳前展示。有個農民看了後便偷笑,馬知節覺得奇怪,就問他為什麼笑。農夫回答:「我一個農夫雖然不懂畫畫,但對牛是了解的。它們相鬥的時候,將尾巴夾在大腿間,即使是極有力氣的壯漢也比不過它們。這張圖中的牛都豎起尾巴,就不像是牛了。」馬知節因此而佩服那農夫。
《鹿亦有知》
博山中有個姓李的人,靠砍柴來生活。一天,他在山坳里找到一隻小鹿,便帶回家喂它養它。小鹿漸漸長大,它很聽話,一見到人就「呦呦」的叫。李氏家門外都是山,鹿每天出去,到了黃昏必定會回來。轉眼到了秋祭,照例要用鹿。官府便緊急督促獵人要在一定時間內呈給上部,可十幾天了,獵人都沒有收獲,所以問李石要鹿,李氏不答應給鹿。獵人一再向李氏提出請求。李氏猶豫了一下說:「等我考慮一下。」這天晚上鹿出門後,就再也沒回來。李氏非常後悔。
好啦,還有《猿子》,《齊人攫金》,《食粥心安》,《樊重有遠見》我也翻好嘍!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