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仁宗諱高熾文言文

仁宗諱高熾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1-24 12:44:11

㈠ 從1583年到1644年明朝大事年表

明朝皇帝列表

明朝:1368--l644,共277年,歷十六帝,

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樂,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熾,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鎮,正統,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鈺,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鎮,天順,在位 8年。(復辟)

八、憲宗見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載垕,隆慶,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鈞,萬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啟,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檢,崇禎,在位17年。

明朝帝王世系

太祖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諱元璋,字國瑞 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

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鍾離。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母陳氏。

年號洪武(1368年-1398年) 應天孝陵
惠宗 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

諱允炆。太祖孫,懿文太子第二子也。母妃呂氏。

年號建文(1399年-1402年)無陵
成祖 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諱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後。

年號永樂(1403年-1424年)長陵
仁宗 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

諱高熾,成祖長子也。母仁孝文後。

年號洪熙(1425年)獻陵
宣宗 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

諱瞻基,仁宗長子也。母誠孝昭後。

年號宣德(1426年-1435年)景陵
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

諱祁鎮,宣宗長子也。母貴妃孫氏。

年號正統(1436年-1449年)天順(1457年-1464)裕陵

代宗 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

諱祁鈺,宣宗次子也。母賢妃吳氏。英宗即位,封郕王。

年號景泰(1450年-1457年)景泰陵
憲宗 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

諱見深,英宗長子也。母貴妃周氏。

年號成化(1465年-1487年)茂陵
孝宗 達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諱佑樘,憲宗第三子也。母淑妃紀氏,成化六年七月生帝於西宮。

年號弘治(1488年-1505年)泰陵
武宗 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諱厚照,孝宗長子也。母孝康敬皇後。

年號正德(1506年-1521年)康陵
世宗 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

諱厚熜,憲宗孫。父興獻王佑杬,國安陸,正德十四年薨。

年號嘉靖 (1522年-1566年)永陵
穆宗 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庄皇帝

諱載垕,世宗第三子。母康妃杜氏。

年號隆慶(1567年-1572年) 昭陵
神宗 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諱翊鈞,穆宗第三子也。母貴妃李氏。

年號萬曆(1573年-1620年)定陵
光宗 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

諱常洛,神宗長子。母恭妃王氏。

年號泰昌(1620年)慶陵
熹宗 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諱由校,光宗長子。母選侍王氏。

年號天啟(1621年-1627年)德陵
毅宗 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諱由檢,光宗第五子。母賢妃劉氏。

年號崇禎(1628年-1644年)昭陵
安宗 處天承道誠敬英哲纘文備武宣仁度孝簡皇帝

諱由崧,年號弘光(1644年) 史稱弘光帝。
紹宗 配天至道弘毅肅穆思文烈武敏仁廣孝襄皇帝

諱聿鍵,

年號隆武(1645年-1646年) 史稱隆武帝。
昭宗 應天推道敏毅恭檢經文緯武禮仁克孝匡皇帝

諱由榔,

年號永曆(1646年-1662年 ) 史稱永曆帝。

一般史學家認為明朝是16帝(從太祖到毅宗),毛佩奇認為是17帝(加上安宗)。如果承認南宋最後兩位皇帝,在福州即位的宋端宗趙昰(景炎帝)和在崖山即位的宋末帝趙昺(祥興帝),就應該承認明朝最後幾位皇帝。
南明至少有五個皇帝,兩個監國。明安宗弘光帝、明紹宗隆武帝和明昭宗永曆帝得到史學屆普遍承認,如果承認南宋最後兩位皇帝,就應該承認這三個皇帝。魯監國、潞監國沒有稱帝,不算;隆武帝弟弟紹武帝和永曆帝一起稱帝,但很快就殉國了,連廟號也沒有,可以不算;定武帝據研究是訛傳,也不算。

附:朱元璋家族列表

父親 仁祖淳皇帝朱世珍(原名朱五四)
母親 淳皇後陳氏
兄弟姊妹 朱興隆(南昌王)、 太原長公主、曹國長公主。

皇後 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後馬氏,宿州人,卒於1382年,壽51歲。父馬公母鄭媼(公與媼非正式名字),郭子興義女。

妃:
成穆貴妃孫氏,陳州人,卒於1374年,壽32歲。兄孫藩,元帥馬世熊義女。
淑妃李氏,壽州人,父李傑。
寧妃郭氏,濠州人,父郭山甫,兄郭興、郭英。

子:
朱標,長子,懿文太子(孝慈高皇後出)
朱樉,次子,秦愍王(孝慈高皇後出)
朱棡,三子,晉恭王(孝慈高皇後出)
朱棣,四子,明成祖(碩妃出,但自稱孝慈高皇後出)
朱橚,五子,周定王(孝慈高皇後出)
朱楨,六子,楚昭王(胡充妃出)
朱榑(1364年~1428年),七子,齊王(永樂朝廢為庶人)(達定妃出)
朱梓(1369年~1390年),八子,潭王(洪武朝自焚死)(達定妃出)
朱杞,九子,趙王(幼殤)
朱檀,十子,魯荒王(郭寧妃出)
朱椿(1371年~1423年),十一子,蜀獻王(郭惠妃出)
朱柏(1371年~1399年),十二子,湘獻王(胡順妃出)
朱桂(1374年~1446年),十三子,代簡王(郭惠妃出)
朱柍,十四子,肅庄王(郜氏出)
朱植,十五子,遼簡王(韓妃出)
朱栴,十六子,慶靖王(余妃出)
朱權,十七子,寧獻王(楊妃出)
朱楩,十八子,岷庄王(周妃出)
朱橞,十九子,谷王(永樂朝廢為庶人)(郭惠妃出)
朱松,二十子,韓憲王(周妃出)
朱模,二十一子,沈簡王(趙貴妃出)
朱楹,二十二子,安惠王
朱桱,二十三子,唐定王(李賢妃出)
朱棟,二十四子,郢靖王(劉惠妃出)
朱㰘,二十五子,伊歷王(葛麗妃出)
朱楠,二十六子。

公主:
臨安公主,1376年下嫁韓國公李善長子李祺(-1403年),1421年卒。
寧國公主,母孝慈高皇後,1378年下嫁汝南侯梅思祖從子梅殷(淮安總兵官),1434年卒。
崇寧公主,1384年下嫁牛城,未幾薨。
安慶公主,母孝慈高皇後,1381年下嫁歐陽倫。
汝寧公主,1382年下嫁吉安侯陸仲亨子陸賢。
懷慶公主,母成穆貴妃孫氏,1382年下嫁永春侯王寧,子王貞亮。
大名公主,1382年下嫁灤城侯李堅,1426年卒,子李庄。
福清公主,母安妃鄭氏,1385年下嫁鳳翔侯張龍子張麟。麟未嗣侯卒。永樂十五年(1417年)卒。
壽春公主,洪武十九年(1386年)下嫁穎國公傅友德子傅忠,1388年卒。
十公主,早薨。
南康公主,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下嫁東川侯胡海子胡觀(自縊死),1438年卒。
永嘉公主,母惠妃郭氏,洪武二十二(1389年)年下嫁武定侯郭英子郭鎮,1455年卒。
十三公主,早薨。
含山公主,母高麗妃韓氏,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下嫁尹清(掌後府都督事),1462年卒,壽82歲。
汝陽公主,母惠妃郭氏,洪武二十七年(1392年)下嫁謝達(前府都督僉事)。
寶慶公主,太祖最幼女(父崩時,年3歲),1413年下嫁趙輝(南京都督),1433年卒。
福成公主,父南昌王(朱興隆),母王氏,嫁王克恭。王克恭曾任福建行省參政,後改福州衛指揮使。
慶陽公主,蒙城王(仁祖朱世珍弟壽春王之子)女,嫁黃琛(淮安衛指揮使)。

㈡ 仁宗皇帝 至誠納諫

宋仁宗(1010年—1063年),中國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於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1018年立為皇太子,賜名趙禎,1023年即帝位,時年13歲。1063年駕崩於汴梁皇宮,享年53歲。在位四十一年。在位時候宋朝面臨官僚膨脹的局面,冗官冗兵特多,而對外戰爭卻又屢戰屢敗,雖然西夏已向宋稱臣,但邊患危機始終未除。後來雖一度推行「慶歷新政」,但未克全功。其陵墓為永昭陵。謚號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

清仁宗睿皇帝(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愛新覺羅氏,原名永琰,後為避免避諱擾民,改稱顒琰,年號嘉慶,世稱嘉慶皇帝。

明仁宗朱高熾(1378-1425年),中國明代第四位皇帝,為明成祖朱棣長子。永樂二十二年(1424)八月登基,次年改元「洪熙」。他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由於他的儒雅與仁愛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愛。但身形較胖,導致身體較弱。在位期間發展生產、與民休息,為「仁宣之治」打下基礎。於洪熙元年(1425)五月暴死,在位僅十月,終年47歲。廟號仁宗,謚號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葬於十三陵獻陵。
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蒙古帝國可汗,汗號「普顏篤可汗」。元朝第四位皇帝,廟號仁宗,謚號聖文欽孝皇帝。

㈢ 明朝幾個皇帝的稱呼

德祖元皇帝 諱百六(追封)
懿祖恆皇帝 諱四九(追封)
熙祖裕皇帝 諱初一(追封)
仁祖淳皇帝 諱世珍(追封)
太祖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諱元璋
興宗孝康皇帝 諱標(追封)
惠宗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 諱允炆
成祖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諱棣
仁宗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 諱高熾
宣宗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 諱瞻基
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 諱祁鎮
代宗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 諱祁鈺
憲宗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 諱見深
孝宗達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諱佑樘
武宗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諱厚照
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聖恭檢敬文獻皇帝 諱佑杬(追封)
世宗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 諱厚熜
穆宗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庄皇帝 諱載垕
神宗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諱翊鈞
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 諱常洛
熹宗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諱由校
毅宗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諱由檢
悼皇帝 諱慈烺(追封)
貞純肅哲聖敬仁毅孝皇帝 諱常洵(追封)
安宗處天承道誠敬英哲纘文備武宣仁度孝簡皇帝 諱由崧
端皇帝 諱碩潢(追封)
裕皇帝 諱器墭(追封)
紹宗襄皇帝 諱聿鍵
禮宗端皇帝 諱常瀛(追封)
昭宗匡皇帝 諱由榔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裏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成湯有可能是太祖)。廟號最初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准,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周朝確立謚號制度,對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為給予蓋棺定論的評價。廟號制度被廢止。秦朝連謚號制度也廢止了。

漢朝以後承襲了廟號這一制度。漢朝對於追加廟號一事極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劉邦是開國君主,廟號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後世多慣用之),謚號為高皇帝(謚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漢朝強調以孝治天下,所以繼嗣皇帝謚號都有「孝」字。兩漢皇帝人人都有謚號,但有廟號者極少。西漢劉邦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劉盈上廟號)、劉恆為太宗孝文皇帝(孝景帝劉啟上廟號)、劉徹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劉詢上廟號)、劉詢為中宗孝宣皇帝(劉秀上廟號);東漢劉秀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劉莊上廟號)、劉庄為顯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劉炟上廟號)、劉炟為肅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劉肇上廟號)。另外東漢還有幾個皇帝有廟號:劉肇為穆宗孝和皇帝、劉佑為恭宗孝安皇帝、劉保為敬宗孝順皇帝、劉志為威宗孝桓皇帝,不過這一些廟號在孝獻帝時被取消。

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國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廟號。

廟號常用「祖」字或「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後面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濫,始於曹魏。到十六國時期,後趙、前燕、後秦、西秦等等小國,其帝王廟號幾乎無不稱祖。

在稱呼時,廟號常常放在謚號之前,同謚號一道構成已死帝王的全號。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謚號,如漢武帝、隋煬帝,而不稱廟號。唐朝以後,由於謚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來說,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謚法,但是也有褒貶之意。太祖、高祖開國立業,世祖、太宗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號,仁宗、宣宗、聖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中宗、憲宗都是中興之主。另外,哲宗、興宗等都是有所作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業不足,德宗、寧宗過於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文宗、武宗名褒實貶,穆宗、敬宗功過相當,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國。

㈣ 翻譯這段文言文

張珪字公端,張弘范之子。年少時能挽強弓,百發百中。有一次,與其父打獵於林中,遇猛虎。珪抽箭往前,虎如人一樣站起來撲向張珪,珪一箭射穿虎喉,全軍無不為之歡騰,其勇敢如此。至元十六年(1279),弘范平定廣東海南,宋禮部侍郎鄧光薦赴水自盡,弘范救起並以禮相待,命珪以光薦為師。光薦給珪一書,名《相業》,對他說:「熟讀此書,後必有用。」元軍北還,經江淮,命珪攝管軍萬戶,這時年十六歲。
十七年,拜珪為昭勇大將軍、管軍萬戶,有實權,佩其父虎符,治理所統轄的元軍,鎮守建康(南京)。不久,其父弘范卒,喪事辦完後,世祖召見張珪,親加撫慰。珪奏稱:「臣年幼肩此軍務重任,誠恐能力不足。聶禎隨我祖父、父親久經征戰,希望任命他為臣之輔佐。」世祖稱贊道「:求老成者來輔佐自己,一般年青人還想不到這點。」至元十九年,太平、宣城、徽州群盜競起,行省傳令張珪出兵討伐,其士卒為賊所敗,有士卒殺民家牲畜並毆傷其主人。珪宣稱:「這就是我軍打敗仗的原因。」斬殺這些搶掠百姓的士卒,嚴肅軍紀,諸盜悉平。
至元二十九年(1292),張珪回到朝廷。當時朝廷認為天下大局已定,行樞密院可以撤銷,江浙行省參知政事張王宣也這樣說。樞密副使暗問珪有何意見,珪說:「見皇上當陳述我的看法。」一日皇帝召問,珪回答說「:即使行院可撤銷,也不應由張王宣出面提出。」結果不僅未撤,而且任命張珪為樞密副使。太傅月兒魯那演對皇帝說:「珪年紀尚輕,姑且任為僉書,果可大用,日後再任命為樞密副使不遲。」皇帝說:「不然,他家祖孫三代為我朝滅金滅宋,誓死效力,還要吝惜此樞密副使之一官職么!」拜珪為鎮國上將軍,江淮行樞密副使。
成宗即位,廢行樞密院。大德三年(1299),遣使巡行天下,珪奉命巡行川陝,訪問民間疾苦,賑恤孤貧,罷黜冗官貪吏。還京後升為江南行御史台侍御史,換為文官階中奉大夫,又轉任浙西肅政廉訪使。在任此職期間,彈劾罷免郡縣地方長官以下三十餘人,府史胥徒數百人,沒收贓款巨萬。珪得悉鹽司奸詐圖利的事,打算揭發。此事涉及行省,有人為之不安,極力中傷張珪,同時賄賂皇帝近臣,妄言張珪以巫術制人,並阻礙鹽法的施行。成宗遣官員共同審理此案,結果查出了行省大小官吏及鹽官欺下罔上的許多罪狀,對他們均按律治罪。帝召珪回京,拜為僉樞密院事,辭不受命。又拜為江南行台御史中丞。因上疏,詳細論述天道與人道的關系及災異發生的原因,其內容包括:修德行,廣言路,進君子,退小人,信賞必罰,裁減不必要的官員,節制浪費,遵行祖宗的成法,共數百言。他還彈劾一些大官的不法行為,以及迷惑皇帝的左右小人。他的這些奏章都被扣壓,不上報皇帝,珪因而稱病辭官歸家。許久之後,拜為陝西行台中丞,而他辭不赴任。
武宗即位,召拜張珪為太子諭德,幾天後又相繼拜為賓客、詹事,均辭不就任。朝廷設立尚書省,全國上下議論紛紛。中丞之位久已空缺,正考慮適當人選。當時仁宗為太子,他提出:「要想得到一位才德兼備的中丞,非張珪莫屬。」於是當即拜珪為中丞。至大四年(1311),武宗崩,仁宗即位,召張珪入宮面諭「:朕本想賜卿寶玉,但這不是卿所希望的東西。」說畢,用手巾擦擦額上的汗,然後將汗巾送到珪懷中言道:「朕的汗水在哪裡,朕的心也就在哪裡。」
皇慶元年(1312),拜珪為榮祿大夫、樞密副使。徽政院使失列門奏請將洪城軍隸屬於興聖宮,而由他自己統領。此事以皇帝的名義發文給樞密院,樞密院官員懼怕失列門的權勢,只得承命照辦,而張珪堅決不同意,致使此事未能實現。皇慶二年拜為中書平章政事。教坊使曹咬住被任命為禮部尚書,張珪認為「讓樂師為禮部尚書,對後人將如何交代」,極力勸阻了。皇太後任命右丞相鐵木迭兒為太師,萬戶別薛為參知行省政事。張珪奏道:「太師必須能經邦治國,而鐵木迭兒不是這樣的人才;別薛無功,不可為外省長官。」珪隨皇帝出居庸關,一天失列門傳皇太後懿旨,譴責張珪反對任鐵木迭兒為太師、別薛為參知行省政事,還對他施以杖刑。珪受傷甚重,被抬回京師,第二天就離開了京都。珪之子景元掌管皇帝符印,平時一天也未離開宿衛,這時因父病重,立即告假回家。仁宗大驚,問其原因,景元只是頓首哭泣,不敢講明實情,仁宗憂郁好久,遣參議中書省事換住去賜張珪酒宴,並拜為大司徒。珪託病推辭,居家調養。後因母親去世,在墓旁守喪三年。至治二年(1322),英宗召珪於易水,對他說「:卿為四朝老臣,朕想請你執掌朝政。」珪辭謝返鄉,帝命侍臣設酒宴餞行。丞相拜住問珪:「作為宰相,首先應干什麼?」珪回答說:「莫先於糾正君王的過失,莫急於廣開言路。」這年冬,起任珪為集賢大學士。在此之前,鐵木迭兒復為丞相,為報私怨而殺平章蕭拜住、御史中丞楊朵兒只、上都留守賀伯顏,弄得大小官員惶恐不安,不能自保。這時發生地震颶風,皇帝命廷臣商議消災的辦法,張珪直言不諱地說:「消災,當追究災異發生的原因。昔漢代殺孝婦,以致三年不雨;蕭、楊、賀冤死,難道不是導致災禍發生嗎?死者固然不可復生,但公正的評論卻可使沉冤昭雪,切不可使朝廷失去公正評論。」英宗拜珪為中書平章政事,命侍宴於萬壽山。
至治三年八月,御史大夫鐵失謀反,刺殺英宗,夜入京城,奪中書省符印。珪密奏朝廷「:賊黨罪不可逃。」鐵失等皆處死刑,唯獨要把鐵木迭兒之子治書侍御史鎖南流放,珪抗爭道「:按照法律,強盜不分首惡脅從,凡掘墓傷屍者,均應處死。鎖南隨從鐵失殺害皇上,且砍斷丞相拜住胳臂,還讓他活著嗎?」終於治鎖南死罪。仁宗的靈位牌被盜,當時參知政事馬剌正兼領太常禮儀使,卻擬升為左丞。珪上書說:「以參政升左丞可算為循序遷升,然而太常管宗廟不謹嚴,以致神位被盜,應當治罪,為何反而陞官,這樣怎能答謝仁宗在天之靈?」於是,遷升馬剌的詔令停止下達。
泰定元年(1324)六月,泰定帝到上都。此前,帝為災異事,詔令百官商議辦法。珪與樞密院、御史台、翰林院、集賢院等各衙官員,詳細討論了當前政務之得失,與左右司員外郎宋文瓚至上都陳奏,其奏議如下:
「國之安危,在於相得其人。昔唐玄宗前用姚崇、宋王景則治,後用李林甫、楊國忠,天下騷動,幾致亡國。雖賴郭子儀諸將效忠竭力,恢復江山,然從此以後藩鎮專橫跋扈,紀綱不振,實由李林甫之流忌害忠良,布置奸黨,蒙蔽聖聽,保祿養禍所致,真死有餘辜。我朝前宰相鐵木迭兒,奸狡巨猾,老謀深算,陰謀叢出。其專政十年內,凡宗戚有忤他意者,巧言離間,陰謀中傷,忠直之士被誅殺流竄者不知多少人。當其貪贓枉法之罪惡敗露之時,又諂媚權奸失列門及為皇上寵愛的也里失班之徒,苟全其性命,且不久又任太子太師。仁宗升天後,他又得到英宗寵信,再任中書令,與失列門等相互勾結為奸,誣殺蕭、楊等以報私怨。幸失列門之黨徒被誅,而鐵木迭兒又搖身一變,竟邀功請賞,獲得信任,其諸子分布於宿衛,掌顯要之職,欺上蒙下,杜絕言路,賣官鬻爵,作威作福,一令發出,上下恐懼不安,稍有不附和於他,大禍立至。其權勢日熾,中外寒心。因此一時群邪並進,如逆賊鐵失之徒,名為義子,實為腹心。忠良之士逃避不迭,或坐以待捕。先皇帝已察其奸惡,奪其官爵,沒其家產,但終因未做嚴厲處置,留下遺患,以致他敢於刺殺皇帝。其子鎖南,參與逆謀,罪惡昭彰,雖開棺戮其屍,滅其家族,還不足以抵其罪。但如今卻交還其所收家產,諸子尚在京師,攀附權貴,再入宿衛。世祖時,阿合馬貪殘之罪敗露,人雖死但仍宣判其罪,何況如鐵木迭兒這樣的奸惡。臣等認為:應遵循祖宗法制,仍沒收鐵木迭兒家產,將其子孫流放於外郡,以昭示懲此國家之大惡大奸。
「君父之仇,不共戴天,其所以如此,是要明綱常倫理,別上下之分。鐵失之流結黨謀反,皇帝丞相均遭毒害,天下之人,痛心疾首,皆不忍聞。近奉朝旨『:鐵失之徒既然伏罪,諸王按梯不花、孛羅、月魯鐵木兒、曲呂不花、兀魯思不花,亦已流放。逆黨脅從眾多,怎可盡誅。關於這件事,以後不必追問了。』臣等認為,按古法,凡官吏謀叛,均應殺無赦。我聖朝立法,強盜劫殺百姓,同案犯無論首惡脅從,一並治罪,何況殺君謀反之黨,天地不容,應該誅殺按梯不花之徒,以安民心。
「《書》曰:『只有君王能作福,只有君王能作威。』臣子不能作威作福,若有作威作福者,必有害於家,有危於國。生殺予奪之權操於天子,臣下不得盜用。遼王脫脫,居宗室之首位,鎮守遼東,其任不輕,然當國家不幸,有非常變故之時,非但不能討賊,反而期望赦免,為報仇泄忿,殺親王妃主百餘人,瓜分羊馬畜產。如此殘害骨肉,盜竊君主權力,聞者莫不切齒。如今不僅不問罪,而且厚賜放還,讓他仍守其爵土。臣恐國家紀綱,從此不振,如有效尤,將何以對付?且遼東地廣,素為重鎮,若彼脫脫久居,彼更將肆無忌憚,何況令死者含冤九泉,有傷天地和祥之氣。臣等以為:我歷朝法典規定,如赦免了殺人犯,其罪不可原諒。對於脫脫,應削奪其爵土,放到別處去,以顯揚皇上之威嚴。
「刑以懲惡,國有常法。武備卿即烈、前太尉不花,我歷代皇帝待他們至厚,均至高位。但他們不思報恩,專務奸欺,詐稱奉旨,令鷹師強收鄭國寶妻古哈,貪其家人畜產,自恃權貴,誰敢將他奈何。刑部衙門審訊,如實供認,結果仍原諒其罪行。在皇帝宮闕之下,尚敢肆行無忌,遠在外郡者,是什麼事也會幹得出來的。京師為天下之根本所在,縱惡如此,將何以為政?古人有言,一婦含冤,三年不雨,由此看來,以上諸事確非尋常政務。臣等以為:宜將即烈、不花交付刑部衙門收審。
「官府收買寶物,世祖時不知有其事,自成宗以後,始有此弊。分珠寸石,價值數萬,所付巨款,都是百姓膏血,而且是用鞭子棍棒強行搜括來的,揮霍無度,民怨沸騰,監察官員也交口阻止。以國家有用之寶鈔,買此不濟飢寒之物,大抵都非官府所需,而是一些達官權貴,假借呈獻、回賜之名,將國家財錢私下瓜分。如沙不丁之徒就是這樣,其敗露事跡,有案可查。陛下即位之初,首知其弊,下令禁止,天下為之歡欣。臣等近聞中書省仍奏請朝廷支付自成宗以來收買珠寶而未付價之款四十餘萬錠,比原來價值高出數倍。其中三十餘萬錠系應支付給市舶番貨多年來所欠之款。如今國家每年所征金銀,總計不過十一萬錠,上述四十餘萬錠,相當於四年全國所征之金銀。如今因國家經費不足,急於向民間征派。臣等以為:番舶之貨,應用為國用,以減輕人民負擔,所欠之價款,等國家財政充足後再說。
「太廟中的君王牌位,是祖宗神靈之所在。國家以孝治天下,四時祭祀,成為重典。近來仁宗皇帝、皇後的金質靈牌被盜,至今尚未破案。這樣非常之事,捕盜官兵卻不受懲罰。臣等認為:百姓被盜,應捕官兵,尚有三限不獲之罪;監察官吏和主管官員,若失官物,也有失於檢點之罪。今帝後靈牌被盜,應治太常之罪,對於他們的屬吏請予赦免。
「國家財賦,皆出於民,官府應量入為出。近來建立西山寺,損軍害民,費財以億萬計。所用刺綉旗幡,系逼迫江浙郡縣男女數年趕制而成,人民怨聲載道。近雖已有明詔罷去,但仍聞奸人乘機奏請恢復,謠言四起,群情驚駭。臣等以為:仍須遵行前詔,取信於民,凡建造、刺綉等事,不是日常所需者,一概罷除。
「人有冤情,必當昭雪,事有曲直,尤當明辨。平章政事蕭拜住、中丞楊朵兒只等,橫遭鐵木迭兒誣陷,沒收其家產以分賜別人,聞者嘆息。近奉明詔,歸還原來財產。子孫奉祀的家廟修理草草完工,還未及安頓,卻又以其家財仍賜予原來那些人,只給予物主少數錢,實與再度沒收無異。臣等以為:應如前詔,將家財歸還原主,只給那些受賜者適當的賞錢,則必人無怨言。
「國家以德治天下,以刑防姦邪。若刑罰不立,犯上作亂之人日多,雖有智士能人,亦不能禁止。近來也先鐵木兒之徒,遇朱太醫妻女,強行與之奸宿館所。被揭發後,有關衙門以他們正扈從皇帝至上都為辭,不加追究。宮闕之下竟如此肆無忌憚,京師百姓又驚又憤。像這樣京師何能為四方榜樣?臣等認為:應遵行世祖成法,令有關衙門將也先鐵木兒之徒,以強奸罪審判處治。臣等還以為:天下被囚禁的犯人中,難免有受冤屈者,方今盛夏之時,應命省台選官去逐一審查,重刑正法,輕者開導,疑案則評審上報。邊鎮利病,宜命行省、行台查究,興利除害。廣東、海南守邊士卒,病者給粥給葯,為國捐軀者,每人給鈔二十五貫,責令所在官府及同鄉將其屍骨送回家鄉。
「每年各地歲貢有一定的制度。廣州東莞縣大步海及惠州珠池,自大德元年(1297),在奸民劉進、程連花言巧語蒙騙下,分派..戶七百餘家採珠,由官府給糧,三年一采,僅獲小珠五兩六兩,而入水為蟲魚傷死者甚多,於是罷珠戶為民戶。其後同知廣州路事塔塔兒等,又慫恿失列門創設提舉司監采,廉訪司極稱此舉擾民,復罷提舉司,仍由各地官府監采。不久,內正少卿魏暗都剌假傳聖旨,馳令廣州督采,費財疲民。臣等建議:若非原來規定,請一概停止,遣民歸家。
「善良者死於非命,國法當為昭雪,鐵失殺帝謀反,學士不花、指揮不顏忽里、院使禿古思,皆無罪而被處死,至今未受表彰及追贈官爵;鐵木迭兒專權之時,御史徐元素及賈禿堅不花之屬,慘遭殺害,其冤屈均未為之申辯昭雪。臣等以為:對死者應追贈官爵,對其子孫加以優待,且命刑部及監察御史調查其他受冤屈者,如實上報。
「政出多門,自古以來都是要防備的,如今朝廷內外增設官署,官多俸多。本一介平民,突然成為官吏,這樣的事日益加多,軍民俱受其害。治國首先在於安民,安民的辦法,最緊要的是節省不必要的開支,裁汰多餘的官員。世祖設官分職,俱有定製。自至元三十年(1293)以後,官員的遷升,官衙的創設,越來越多,雖曾奉旨審查,該減則減,該降則降,然侍衛各私設官署,攀附權貴以保俸祿,聖上旨令無端中止不行。至英宗時決心裁撤崇祥院、壽福院所屬之十三署,徽政院斷事官及江淮財賦機構六十餘署。不幸英宗被害,其他地方和部門未能按詔令裁撤減員。近又奉詔:一切均遵行世祖成法,若虛文敷衍,延誤歲月,必無實效,有違聖旨。臣等建議:應明令朝廷內外軍民,凡添增官員不合世祖規定者,及至元三十年以後遷升增加的冗員,自詔書送到之日起,一律裁並罷除;近侍之臣不得巧言奏免,不該升遷者不得隨便升遷。歷朝斡耳朵(行宮)所設之長秋、承徽、長寧寺及邊鎮屯守機構及其官員,當另行議處。
「自古聖君,只要全心全意致力於國事,便可感動天地鬼神,最初未曾求福於僧道,因為這樣會有害於人民和國家。以至元三十年為例,打醮拜佛的事只有一百零二起;大德七年(1303),再設功德使司,打醮拜佛達五百餘次,今年又有增加,明年又援為例,共計已增至四倍以上。僧徒買通皇宮衛侍,舉行佛事、算卦,欺矇皇上,奏請增修廟宇,施捨財物,他們還自稱侍奉、傳奉,官府不敢過問,且爭先向他們供給一切。佛教以清凈為本,不追求世間財物,而僧徒貪圖利益,自違教義,每辦一件佛事,所費金銀鈔幣不可數計,為此每年花費鈔數千萬錠,比至元時期增加數倍。凡所供之物,僧徒悉為己有,所施捨的錢鈔,均為民脂民膏。而這些僧徒縱其所欲,用以畜養妻子,行為不正,褻瀆天神,如何求福?近年來佛事日繁,而歷朝皇帝在位不久,以致災禍連年,求佛不靈於此可見。臣等以為:應罷除功德使司,凡在至元三十年以前,及歷朝忌日打醮求佛的事,除宣政院主持者外,其餘一概減免;皇帝侍衛之臣,不得巧言奏請,妄增名目,若有特奉、傳奉,隨中書省奏准後施行。
「古今帝王治國理財,首先要講求節用。侈用則必有損財政,財政損則必有害於民;國用不足則必多向人民征派,如鹽課增價之類,皆為害民的措施。近年來許多游手好閑之徒,任意投身於京師警衛,有當宦官的,有做紡織刺綉的,有做太醫的,有做陰陽先生的,不可勝數。一人投身於官府,全家免除徭役。這些人一年所花費的財物,向數十戶徵收的賦稅還不足以供給,可見其耗國財損民利之甚。臣等建議:宮廷宿衛所養的女婢,應按照世祖時所規定的人數,多餘的全數裁汰。
「闊端赤牧養馬駝,每年有規定,其分布於郡縣亦各有定數。但宮廷宿衛近侍委交養馬官役使百姓放牧,這幫人無所拘束,強佔百姓房屋,令百姓供飲食,還殘傷桑果,私賣飼料,以致瘠損馬駝。大德中始責令州縣正官監視,蓋暖棚,建馬槽飼養。至治初又散於民間畜養,其害如前。監察御史及河間路守臣多次報告下情。臣等認為:應實行大德年間的設槽飼養之制,仍令州縣正官監視,拘束宿衛所屬之養馬官,成為定製。
「興兵打仗,不是好事,特別是擅開邊釁,非國之福;蠻夷無知,缺乏聖王教化,得之無益,失之無損。至治三年(1323),參卜郎為盜,其初不過是劫殺使臣,奪其財物而已,朝廷派大軍征討,為期整整一年,傷亡士卒,耗費資糧。臣等認為:好生惡死,人之常情。最好令宣政院一面督促守將嚴防邊關,一面遣使招撫,裁減多餘士兵,明令邊吏守御疆土,勿生事端,如此則蠻夷必然臣服。
「天下官田的每年收入,用以贍養宮廷衛士,邊關戍卒。但自至元三十一年(1294)以後,歷朝皇帝將官田分賜給諸王、公主、駙馬及百官、太監、寺觀等,令中書省將自南方海運而來的糧食供贍養衛士戍卒之用,耗費國家儲備。受賜田產之家,各任土著奸吏為庄官。這些徵收租稅的人稱為催甲斗級,他們巧立名目向人民搜括;還差人向州縣索取每月的俸祿,而自己應交納而未交納的國賦,不肯交納,變賣歸己,官府無不憤慨,農民被迫逃亡。臣等建議:諸王、公主、駙馬、寺觀等,均按照公主桑哥剌吉及普安等三寺所行的制度,將田地收入交付政府歸倉,由官府計月折鈔作為俸祿支給,其餘由地方政府送交省部,輸送於大都。所賜百官及太監的田地,一律還官,定為法令,永遠執行。
「國家經費皆取於民。世祖時,淮北內地只納丁稅,鐵木迭兒為相,專務搜括,遣使丈量兩淮、河南田地,重定賦稅。又將兩淮、荊襄的沙石地作為熟田徵收賦稅。致使農民逃亡。臣等認為:應按舊制只征丁稅,其勘察田畝而重定的稅糧,以及沙石田地的稅糧,一律取消。
「世祖之制:凡有田者均服勞役,土地買賣,隨土地征發勞役。鐵木迭兒為相,受江南諸寺的賄賂,奏請令僧人買民田者,不服里正等職役,流毒至今。臣等建議:除歷朝所賜僧寺田產及亡宋舊業按舊制不征外,其他僧道所買民田及民間所施各產業,一律征派勞役,定為法令。
「僧道出家,別妻離子,是想超出紅塵,所以受國家優待,不派勞役。出家僧道本應凈絕凡俗之欲,一心誦經祝壽。但近年來,僧道往往娶妻養子,無異常人,至於像蔡道泰、班講主之徒,縱欲傷人,敗壞風教,冒犯刑法者,不可勝數,讓他們掌管祭祀大典,豈不褻瀆神靈!臣等認為:僧道凡娶妻育子者,均按律治罪,並令還俗為民。
「賞功勸善,君王之大權,豈能輕易與人。世祖在位三十五年,左右之臣雖甚受寵愛,但未聞有一人無功而給賞者。近年來賞賜泛濫,是因為近侍之人,乘皇上喜悅之時,或詐稱貧困,或說要嫁女娶婦,或以物呈獻,全無寸功善行,一個個都奏請賞賜,擁有國家金銀珠玉及沒收的奴婢、牲畜、田產。像這樣無功而受賞,又何能激勵那些真正為國效力為民行善的人,既損國家財力,又開僥幸之門。臣等認為:非有明顯的功勛勞績的人,不宜賞賜,請定為法令。
「總之,臣等提出的:殺君謀反之賊未討,奸惡未除,忠君憂國之士未得到昭雪,冤案未加審理,政令不信,賞罰不公,賦役不均,財用不節,民怨神怒,皆足以傷和祥之氣,望陛下裁擇,以答謝天意,消滅災禍。」
以上這些建議,泰定帝不加採納,張珪又上書說:「臣聞日蝕應修德,月蝕應修刑,回報上天應求實在,不求表面,要以行為而不是以言論來感動人民。因刑政失平,故上天示警。望陛下明察,准允臣等建議,請求全部施行。」泰定帝始終不肯聽從。
不久,張珪病重,只能由別人攙扶行走。皇上詔令常見免行跪拜禮,賜小車乘坐至殿門下。帝開經筵,令左丞相與珪主持其事。珪薦舉翰林學士吳澄等人為顧問。從此以後,珪雖極力辭去職位,但還是封為蔡國公,主持經筵事,賜蔡國公印。泰定二年(1325)夏,獲准暫歸故里。
泰定三年,皇上遣使召見張珪。珪奉召至朝廷,帝問:「卿來時民間情形如何?」珪回答說:「臣年老,賓客不多,離家很遠的情形不能了解,真定、保定、河間是臣的故鄉,這些地方民間飢荒嚴重,朝廷雖賑以金帛,但受惠者僅十之五六,望陛下垂憐。」帝為之憂傷,令官府完全賑濟。拜珪為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兼修國史,仍為蔡國公,主持經筵如故。帝知其真正有病,令在西山調養,接著又准予還家。
不久,召珪商議中書省事,珪因病不能奉召。泰定四年(1327)十二月逝世,遺囑家人奉還蔡國公印。珪曾自號「澹庵」。有子六人。

㈤ 明朝所有的皇帝名字,年號

明朝(1368年-1683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太祖 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諱元璋,字國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鍾離。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母陳氏。年號洪武(1368年-1398年) 應天孝陵

惠帝 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 諱允炆。太祖孫,懿文太子第二子也。母妃呂氏。年號建文(1399年-1402年)無陵
成祖 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諱棣,太祖第四子,母孝慈高皇後。年號永樂(1403年-1424年)長陵

仁宗 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 諱高熾,成祖長子。母仁孝文後。年號洪熙(1425年)獻陵

宣宗 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 諱瞻基,仁宗長子。母誠孝昭後。年號宣德(1426年-1435年)景陵

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 諱祁鎮,宣宗長子。母貴妃孫氏。年號正統(1436年-1449年)天順(1457年-1464年)裕陵
代宗 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 諱祁鈺,宣宗次子。母賢妃吳氏。英宗即位,封郕王。年號景泰(1450年-1457年)景泰陵
憲宗 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 諱見深,英宗長子。母貴妃周氏。年號成化(1465年-1487年)茂陵

孝宗 達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諱佑樘,憲宗第三子。母淑妃紀氏,成化六年七月生帝於西宮。年號 弘治(1488年-1505年)泰陵

武宗 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諱厚照,孝宗長子。母孝康敬皇後。年號正德(1506年-1521年)康陵

世宗 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 諱厚熜,憲宗孫。父興獻王佑杬,國安陸,正德十四年薨。年號嘉靖 (1522年-1566年)永陵

穆宗 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庄皇帝 諱載垕,世宗第三子。母康妃杜氏。年號隆慶(1567年-1572年) 昭陵

神宗 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諱翊鈞,穆宗第三子。母貴妃李氏。年號萬曆(1573年-1620年)定陵

光宗 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 諱常洛,神宗長子。母恭妃王氏。年號泰昌(1620年)慶陵

熹宗 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諱由校,光宗長子。母選侍王氏。年號天啟(1621年-1627年)德陵

毅宗 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諱由檢,光宗第五子。母賢妃劉氏。年號崇禎(1628年-1644年)昭陵

安宗 處天承道誠敬英哲纘文備武宣仁度孝簡皇帝 諱由崧,年號 弘光(1644年) 史稱弘光帝。

紹宗 配天至道弘毅肅穆思文烈武敏仁廣孝襄皇帝 諱聿鍵,年號隆武(1645年-1646年) 史稱隆武帝。

昭宗 應天推道敏毅恭檢經文緯武禮仁克孝匡皇帝 諱由榔,年號永曆(1646年-1662年 ) 史稱永曆帝。

一般史學家認為明朝是16帝(從太祖到毅宗),毛佩奇認為是17帝(加上安宗)。如果承認南宋最後兩位皇帝,在福州即位的宋端宗趙昰(景炎帝)和在崖山即位的宋末帝趙昺(祥興帝),就應該承認明朝最後幾位皇帝。
南明至少有五個皇帝,兩個監國。明安宗弘光帝、明紹宗隆武帝和明昭宗永曆帝得到史學屆普遍承認,如果承認南宋最後兩位皇帝,就應該承認這三個皇帝。魯監國、潞監國沒有稱帝,不算; 隆武帝弟弟紹武帝和永曆帝一起稱帝,但很快就殉國了,連廟號也沒有,可以不算;定武帝據研究是訛傳,也不算。

㈥ 明朝所有皇帝的年號和謚號是什麼

姓名 廟號 謚號 年號 陵墓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 太祖 高皇帝 洪武(1368年——1398年) 孝陵
朱允炆 惠宗 成皇帝 建文(1399年——1402年) 上金貝古墓
朱棣 成祖(原為太宗) 文皇帝 永樂(1403年——1424年) 長陵
朱高熾 仁宗 昭皇帝 洪熙(1424年——1425年) 獻陵
朱瞻基 宣宗 章皇帝 宣德(1426年——1435年) 景陵
朱祁鎮 英宗 睿皇帝 正統(1436年——1449年)、天順(1457年——1464年)註:1449年三月被俘退位,1457年一月復位。 裕陵
朱祁鈺 代宗 景皇帝 景泰(1450年——1457年) 景泰陵
朱見深 憲宗 純皇帝 成化(1465年——1487年) 茂陵
朱祐樘 孝宗 敬皇帝 弘治(1488年——1505年) 泰陵
朱厚照 武宗 毅皇帝 正德(1506年——1521年) 康陵
朱厚熜 世宗 肅皇帝 嘉靖(1522年——1566年) 永陵
朱載垕 穆宗 庄皇帝 隆慶(1567年——1572年) 昭陵
朱翊鈞 神宗 顯皇帝 萬曆(1573年——1620年) 定陵
朱常洛 光宗 貞皇帝 泰昌(1620年)實際在位一個月 慶陵
朱由校 熹宗 悊皇帝 天啟(1621年——1627年) 德陵
朱由檢 毅宗(原為思宗) 烈皇帝 崇禎(1628年——1644年) 思陵

㈦ 明朝所有的皇帝與王爺的名字都是什麼

太祖 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諱元璋,字國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鍾離。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母陳氏。年號洪武(1368年-1398年) 應天孝陵 惠宗 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 諱允炆。太祖孫,懿文太子第二子也。母妃呂氏。年號建文(1399年-1402年)無陵 成祖 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諱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後。年號永樂(1403年-1424年)長陵 仁宗 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 諱高熾,成祖長子也。母仁孝文後。年號洪熙(1425年)獻陵 宣宗 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 諱瞻基,仁宗長子也。母誠孝昭後。年號宣德(1426年-1435年)景陵 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 諱祁鎮,宣宗長子也。母貴妃孫氏。年號正統(1436年-1449年)天順(1457年-1464年)裕陵 代宗 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 諱祁鈺,宣宗次子也。母賢妃吳氏。英宗即位,封郕王。年號景泰(1450年-1457年)景泰陵 憲宗 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 諱見深,英宗長子也。母貴妃周氏。年號成化(1465年-1487年)茂陵 孝宗 達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諱佑堂,憲宗第三子也。母淑妃紀氏,成化六年七月生帝於西宮。年號 弘治(1488年-1505年)泰陵 武宗 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諱厚照,孝宗長子也。母孝康敬皇後。年號正德(1506年-1521年)康陵 世宗 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 諱厚熜,憲宗孫。父興獻王佑杬,國安陸,正德十四年薨。年號嘉靖 (1522年-1566年)永陵 穆宗 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庄皇帝 諱載垕,世宗第三子。母康妃杜氏。年號隆慶(1567年-1572年) 昭陵 神宗 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諱翊鈞,穆宗第三子也。母貴妃李氏。年號萬曆(1573年-1620年)定陵 光宗 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 諱常洛,神宗長子。母恭妃王氏。年號泰昌(1620年)慶陵 熹宗 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諱由校,光宗長子。母選侍王氏。年號天啟(1621年-1627年)德陵 毅宗 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諱由檢,光宗第五子。母賢妃劉氏。年號崇禎(1628年-1644年)昭陵 安宗 處天承道誠敬英哲纘文備武宣仁度孝簡皇帝 諱由崧,年號 弘光(1644年) 史稱弘光帝。 紹宗 配天至道弘毅肅穆思文烈武敏仁廣孝襄皇帝 諱聿鍵,年號隆武(1645年-1646年) 史稱隆武帝。 昭宗 應天推道敏毅恭檢經文緯武禮仁克孝匡皇帝 諱由榔,年號永曆(1646年-1662年 ) 史稱永曆帝。

㈧ 求一張明朝歷代皇帝表,每位皇帝是多少年到多少年,真實姓名,跟上個皇帝是什麼關系。

明朝(1368年-1683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明朝帝王世系
太祖 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諱元璋,字國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鍾離。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母陳氏。年號洪武(1368年-1398年) 應天孝陵
惠帝 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 諱允炆。太祖孫,懿文太子第二子也。母妃呂氏。年號建文(1399年-1402年)無陵
成祖 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諱棣,太祖第四子,母孝慈高皇後。年號永樂(1403年-1424年)長陵
仁宗 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 諱高熾,成祖長子。母仁孝文後。年號洪熙(1425年)獻陵
宣宗 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 諱瞻基,仁宗長子。母誠孝昭後。年號宣德(1426年-1435年)景陵
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 諱祁鎮,宣宗長子。母貴妃孫氏。年號正統(1436年-1449年)天順(1457年-1464年)裕陵
代宗 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 諱祁鈺,宣宗次子。母賢妃吳氏。英宗即位,封郕王。年號景泰(1450年-1457年)景泰陵
憲宗 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 諱見深,英宗長子。母貴妃周氏。年號成化(1465年-1487年)茂陵
孝宗 達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諱佑樘,憲宗第三子。母淑妃紀氏,成化六年七月生帝於西宮。年號 弘治(1488年-1505年)泰陵
武宗 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諱厚照,孝宗長子。母孝康敬皇後。年號正德(1506年-1521年)康陵
世宗 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 諱厚熜,憲宗孫。父興獻王佑杬,國安陸,正德十四年薨。年號嘉靖 (1522年-1566年)永陵
穆宗 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庄皇帝 諱載垕,世宗第三子。母康妃杜氏。年號隆慶(1567年-1572年) 昭陵
神宗 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諱翊鈞,穆宗第三子。母貴妃李氏。年號萬曆(1573年-1620年)定陵
光宗 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 諱常洛,神宗長子。母恭妃王氏。年號泰昌(1620年)慶陵
熹宗 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諱由校,光宗長子。母選侍王氏。年號天啟(1621年-1627年)德陵
毅宗 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諱由檢,光宗第五子。母賢妃劉氏。年號崇禎(1628年-1644年)昭陵
安宗 處天承道誠敬英哲纘文備武宣仁度孝簡皇帝 諱由崧,年號 弘光(1644年) 史稱弘光帝。
紹宗 配天至道弘毅肅穆思文烈武敏仁廣孝襄皇帝 諱聿鍵,年號隆武(1645年-1646年) 史稱隆武帝。
昭宗 應天推道敏毅恭檢經文緯武禮仁克孝匡皇帝 諱由榔,年號永曆(1646年-1662年 ) 史稱永曆帝。

一般史學家認為明朝是16帝(從太祖到毅宗),毛佩奇認為是17帝(加上安宗)。如果承認南宋最後兩位皇帝,在福州即位的宋端宗趙昰(景炎帝)和在崖山即位的宋末帝趙昺(祥興帝),就應該承認明朝最後幾位皇帝。
南明至少有五個皇帝,兩個監國。明安宗弘光帝、明紹宗隆武帝和明昭宗永曆帝得到史學屆普遍承認,如果承認南宋最後兩位皇帝,就應該承認這三個皇帝。魯監國、潞監國沒有稱帝,不算; 隆武帝弟弟紹武帝和永曆帝一起稱帝,但很快就殉國了,連廟號也沒有,可以不算;定武帝據研究是訛傳,也不算。

㈨ 明朝皇帝廟號謚號帝號

德祖元皇帝 諱百六(追封)
懿祖恆皇帝 諱四九(追封)
熙祖裕皇帝 諱初一(追封)
仁祖淳皇帝 諱世珍(追封)
太祖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諱元璋
興宗孝康皇帝 諱標(追封)
惠宗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 諱允炆
成祖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諱棣
仁宗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 諱高熾
宣宗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 諱瞻基
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 諱祁鎮
代宗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 諱祁鈺
憲宗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 諱見深
孝宗達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諱佑樘
武宗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諱厚照
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聖恭檢敬文獻皇帝 諱佑杬(追封)
世宗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 諱厚熜
穆宗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庄皇帝 諱載垕
神宗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諱翊鈞
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 諱常洛
熹宗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諱由校
毅宗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諱由檢
悼皇帝 諱慈烺(追封)
貞純肅哲聖敬仁毅孝皇帝 諱常洵(追封)
安宗處天承道誠敬英哲纘文備武宣仁度孝簡皇帝 諱由崧
端皇帝 諱碩潢(追封)
裕皇帝 諱器墭(追封)
紹宗襄皇帝 諱聿鍵
禮宗端皇帝 諱常瀛(追封)
昭宗匡皇帝 諱由榔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裏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成湯有可能是太祖)。廟號最初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准,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周朝確立謚號制度,對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為給予蓋棺定論的評價。廟號制度被廢止。秦朝連謚號制度也廢止了。

漢朝以後承襲了廟號這一制度。漢朝對於追加廟號一事極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劉邦是開國君主,廟號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後世多慣用之),謚號為高皇帝(謚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漢朝強調以孝治天下,所以繼嗣皇帝謚號都有「孝」字。兩漢皇帝人人都有謚號,但有廟號者極少。西漢劉邦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劉盈上廟號)、劉恆為太宗孝文皇帝(孝景帝劉啟上廟號)、劉徹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劉詢上廟號)、劉詢為中宗孝宣皇帝(劉秀上廟號);東漢劉秀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劉莊上廟號)、劉庄為顯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劉炟上廟號)、劉炟為肅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劉肇上廟號)。另外東漢還有幾個皇帝有廟號:劉肇為穆宗孝和皇帝、劉佑為恭宗孝安皇帝、劉保為敬宗孝順皇帝、劉志為威宗孝桓皇帝,不過這一些廟號在孝獻帝時被取消。

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國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廟號。

廟號常用「祖」字或「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後面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濫,始於曹魏。到十六國時期,後趙、前燕、後秦、西秦等等小國,其帝王廟號幾乎無不稱祖。

在稱呼時,廟號常常放在謚號之前,同謚號一道構成已死帝王的全號。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謚號,如漢武帝、隋煬帝,而不稱廟號。唐朝以後,由於謚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來說,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謚法,但是也有褒貶之意。太祖、高祖開國立業,世祖、太宗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號,仁宗、宣宗、聖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中宗、憲宗都是中興之主。另外,哲宗、興宗等都是有所作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業不足,德宗、寧宗過於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文宗、武宗名褒實貶,穆宗、敬宗功過相當,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國。

㈩ 文言文 宋史歐陽修傳全文翻譯

白話釋義:

歐陽修字永叔,廬陵人。四歲時即死了父親,母親鄭氏一直守節未嫁,在家親自教歐陽修讀書學習,因家裡貧窮,以至於只能以蘆荻作筆,在地上學習寫字。

後來考中了進士,並被任命為西京推官。此時歐陽修開始結交尹洙,一起作古文,議論時事,二人互為師友,又結交梅堯臣,吟詩作歌,相互唱和,從此以文章名揚天下。以後歐陽修回京返朝,升為館閣校勘。

范仲淹因著文指陳時弊而被貶謫,在朝官員大多上章為他解救,只有左司諫高若訥認為應當黜除。對此歐陽修寫信對高若訥進行譴責,說他簡直不知道人間還有羞恥一事。高若訥將歐陽修的信交給皇帝,以致歐陽修被貶出為夷陵縣令,不久又遷任乾德縣令、武成節度判官。

過了很久,歐陽修復任為館閣校勘,以後又改任為集賢校理。慶歷三年(1043),兼掌諫院。當時仁宗對在朝大臣進行人事更動,杜衍、富弼、韓琦、范仲淹都參與執政,增加諫官,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歐陽修最先入選。歐陽修每次進見皇上,仁宗都詢問他以治國執政之事,看哪些是可以做的。

因其時國家政事之許多方面都在從事改革,一些小人遂勢焰昌熾,大肆攻訐。歐陽修擔心從事改革的一些好人難以獲勝,便也多次分別就有關問題向仁宗上書進言。當初范仲淹之被貶去饒州,歐陽修與尹洙、余靖都因范仲淹之事而被斥退,世人都視他們為「黨人」。

從此,朋黨的議論便產生了,歐陽修於是作《朋黨論》一文以進呈仁宗。在文中他議論道:「君子以志同道合結為朋黨,小人因有共同的利益結為朋黨,這是很自然的道理。所以作為一國之君,應當摒退小人的偽朋黨,而多多提攜君子的真朋黨,這樣,天下就可以達到大治了。」

歐陽修論事切直了當,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敵一樣,唯獨仁宗勉勵他敢於說話,當面賜給他五品官的服飾。適逢保州發生了兵變,因此又任命他為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在告別皇上時,仁宗對他說:「到那裡去不要作久留的打算,想要說什麼,就隨時講吧。」

歐陽修回答說:「我做諫官時可以直接論事,現在論事就超過我職務的范圍了,是有罪的。」仁宗說:「只管說好了,不要區別在朝還是在地方。」

正當這個時候,杜衍等人因被誣陷私結朋黨而相繼罷去,歐陽修慨然上疏說:「杜衍、韓琦、范仲淹、富弼四人,天下人都知曉他們有治國的賢能,正直之士在朝,是邪惡者之大忌,謀臣置而不用,乃是敵人的福份啊。

現在這四個人一旦被罷除,而讓在朝姦邪之徒彈冠相慶,四鄰蠻夷之敵振臂喝彩,臣下我真為朝廷感到惋惜呀。」從此姦邪之徒更加忌恨歐陽修,並借歐陽修外甥女張氏犯罪下獄之事羅織他的罪狀,致使他降職為知制誥、滁州知州。

到任二年又徙遷揚州、潁州。恢復龍圖閣直學士官職,兼南京留守司事。小人皆恐懼歐陽修的重新起用,有人就偽造他的奏章,請求清洗宦官中作奸謀利的人。

那些宦官都非常怨恨,他們聯合起來陷害歐陽修,使得歐陽修出京為同州知州,皇上聽取了吳充的意見後才取消了這一道命令。升遷翰林學士,讓他修撰《唐書》。

歐陽修當初在滁州時,別號醉翁,晚年改號為六一居士。

原文:

歐陽修,字永叔,廬陵人。四歲而孤,母鄭,親誨之學,家貧,至以荻畫地學書。舉進士,調西京推官。始從尹洙游,為古文,議論當世事,迭相師友,與梅堯臣游,為歌詩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為館閣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貶,在廷多論救,司諫高若訥獨以為當黜。修貽書責之,謂其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若訥上其書,坐貶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節度判官。

久之,復校勘,進集賢校理。慶歷三年,知諫院。時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韓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諫官員,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選中。

每進見,帝延問執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張弛,小人翕翕不便。修慮善人必不勝,數為帝分別言之。初,范仲淹之貶饒州也,修與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見逐,目之曰「黨人」。自是,朋黨之論起,修乃為《朋黨論》以進。

其略曰:「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故為君但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

修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獎其敢言,面賜立品服。會保州兵亂,以為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陛辭,帝曰:「勿為久留計,有所欲言,言之。」對曰:「臣在諫職得論事,今越職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為間。」

方是時,杜衍等相繼以黨議罷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韓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賢。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謀臣不用,敵國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罷去,而使群邪相賀於內,四夷相賀於外,臣為朝廷惜之。」

於是邪黨益忌修,因其孤甥張氏獄傅致以罪,左遷知制誥、知滁州。居二年,徙揚州、潁州。復學士,留守南京。小人畏修復用,有詐為修奏,乞澄汰內侍為奸利者。

其群皆怨怒,譖之,出知同州,帝納吳充言而止。遷翰林學士,俾修《唐書》。

熙寧四年,以太子少師致仕。五年,卒,贈太子太師,謚曰文忠。修始在滁州,號醉翁,晚更號六一居士。

此文出自元朝脫脫所著的《宋史》

(10)仁宗諱高熾文言文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宋史》最早為至正刊本,次為成化朱英重刊本。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詔修宋史,但因體例、年號不一而未成。

元順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遼、金、宋三史。鐵木兒塔識、賀惟一、張起岩、歐陽玄等七人任總裁官,還有史官斡玉倫徒、泰不華、於文傳、貢師道、余闕、賈魯、危素等23人。

脫脫於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辭職,中書右丞相阿魯圖繼任,阿魯圖雖名為都總裁,但不諳漢字。

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書,只用了兩年半的時間。至正六年(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

內容簡介:

《宋史》中《本紀》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傳》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國二十四史中最龐大的一部史書。

《宋史》卷帙浩繁,共兩千多人的列傳,比《舊唐書》列傳多出一倍,《周三臣傳》將韓通、李筠、李重進同列,橫跨五代至宋初,彌補過去新舊五代史之不足。

《志》共有十五志(天文、五行、律歷、地理、河渠、禮、樂、儀衛、輿服、選舉、職官、食貨、兵、刑、藝文),約佔全書三分之一,僅次於《列傳》。

份量在二十四史中也是很大的,《職官志》詳細地記述了宋朝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僚機構的組織情況,《食貨志》、《兵志》亦編得好,敘述之詳,為二十四史中所僅見。

《食貨志》十四卷,相當於《舊唐書·食貨志》的七倍。

根據宋朝的情況,《宋史》還有《奸臣》四卷、《叛臣》三卷,為蔡京、黃潛善、秦檜、張邦昌、劉豫等所作的傳記;另有《道學》四卷,為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等道學人物所作的傳記。

人物背景: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 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

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

累贈太師、楚國公。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並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

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

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集》傳世。

熱點內容
信用卡多久能下來 發布:2024-11-05 15:10:20 瀏覽:842
一年級語文上冊聽課記錄 發布:2024-11-05 14:31:54 瀏覽:4
細思極恐的文言文 發布:2024-11-05 14:15:26 瀏覽:574
學校師德建設先進集體事跡材料 發布:2024-11-05 14:11:23 瀏覽:190
scientist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4-11-05 13:03:28 瀏覽:943
物化學習方法 發布:2024-11-05 12:20:33 瀏覽:544
鄭的英語 發布:2024-11-05 11:29:04 瀏覽:504
西安楊付教育 發布:2024-11-05 11:29:02 瀏覽:626
教學資質掛靠 發布:2024-11-05 10:58:06 瀏覽:262
班主任拉黑 發布:2024-11-05 10:53:04 瀏覽: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