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及文言文
⑴ 初三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人教版
九年級上冊
1.陳涉世家(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輟耕上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佣者笑而應曰:「若為佣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並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銍、酇、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陳。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傑皆曰:「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陳勝乃立為王,號為張楚。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
譯文:
陳勝是陽城縣人,表字叫涉。吳廣是陽夏縣人,表字叫叔。陳勝年輕的時候,曾經跟別人一道被僱傭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邊高地(休息),悵然嘆息了好長時間以後,對同伴們說:「有朝一日有誰富貴了,可別忘記咱窮哥兒們。」同伴們笑著回答他:「你給人家耕地當牛馬,哪裡談得上富貴啊!」陳勝長嘆一聲,說:「燕雀怎麼能知道鴻鵠的凌雲壯志啊!」
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徵召窮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漁陽,臨時駐扎在大澤鄉。陳勝、吳廣都被編進這支隊伍,並擔任小隊長。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計已經誤了期限。誤了期限,按秦王朝的軍法,就要殺頭。陳勝、吳廣在一起商量,說:「如今逃跑(抓了回來)也是死,起來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為國家而死,這樣好吧?」陳勝說:「全國人民長期受秦王朝壓迫,痛苦不堪。我聽說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兒子,不該立為國君,該立的是長子扶蘇。扶蘇因為多次諫勸始皇的緣故,始皇派他到邊疆去帶兵。最近傳聞說,並不為什麼罪名,二世就將他殺害。老百姓大多聽說他很賢明,卻不知道他已經死了。項燕擔任楚國將領的時候,(曾)多次立功,又愛護士卒,楚國人很愛憐他,有人認為他戰死了,有人認為逃走了。如今假使我們這些人冒充公子扶蘇和項燕的隊伍,向全國發出號召,應當有很多人來響應的。」吳廣認為(這個見解)很正確。(二人)於是去算卦。那算卦的人知道他倆的意圖,說:「你們的事都能辦成,能建功立業。不過你們還是去問問鬼神吧!」陳勝、吳廣很高興,(又)捉摸這「問問鬼神」的意思,終於悟出:「這是教我們先在眾人中樹立威信啊。」於是用硃砂在綢條上寫了「陳勝王」三個字,再把綢條塞進人家網起來的一條魚肚子里,士兵買魚回來烹食,發現了魚肚子里的綢條,本來已經覺得奇怪了。又暗地裡派吳廣潛藏在駐地附近叢林里的神廟當中,天黑以後點上燈籠(裝鬼火),裝做狐狸的聲音,向(士兵們)喊道:「大楚復興,陳勝為王。」士兵們一整夜既驚且怕。第二天,大家到處談論這件事,都指指點點的,互相示意地看著陳勝。
吳廣平時很關心周圍的人,士兵們大多願意為他出力。(那天)(兩個)軍官喝醉了,吳廣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惹他們發火,讓他們責罰他,藉此來激怒士兵。那軍官果然鞭打了吳廣。(眾士兵憤憤不平,)軍官(剛)拔出劍來威嚇(士兵),吳廣一躍而起,奪過劍來殺死了他。陳勝協助吳廣,一同殺了兩個軍官。陳勝把眾戍卒召集起來,宣布號令,說:「各位(在這里)遇到大雨,都超過了規定到達漁陽的期限。過期就要殺頭。就算僥幸不殺頭,而戍守邊塞的人十個中也得死去六七個。再說,大丈夫不死則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業啊。王侯將相難道是天生的貴種嗎?」眾戍卒齊聲應道:「一定聽從您的號令。」於是冒充是公子扶蘇和項燕的隊伍,為的是順從百姓的願望。大家露出右臂(作為義軍的標志),打出大楚旗號。又築了一座高台,舉行誓師儀式,用那兩個軍官的頭祭祀天地。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任都尉。起義軍(首先)進攻大澤鄉,佔領該鄉後接著進攻蘄縣。攻克蘄縣後,就派符離人葛嬰帶兵攻取蘄縣以東的地方。攻打、、苦、柘、譙等縣,都拿下來了。一路上收編人馬,等打到陳縣的時候,已有戰車六七百輛,馬一千多匹,士卒幾萬人。進攻陳縣時,郡守和縣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帶兵在譙門中應戰。起義軍(一時)不能戰勝,(不久)守丞被人殺死,大軍才進入陳縣。幾天後,陳勝召集當地的鄉官和有聲望的人共同商討大事。這些人異口同聲地說:「將軍您親自披甲上陣,手拿武器,討伐殘暴無道的秦國,恢復楚國的社稷,論功應當稱王。」於是陳勝被擁戴稱王,宣稱要重建楚國。這時,各郡縣受秦朝官吏壓迫的人都紛紛起事,懲辦當地的長官,把他們殺死,來響應陳勝的號召。
2.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佛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譯文:
秦始皇派人對安陵君說:「我要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可要答應我!」安陵君說:「大王結予恩惠,用大的交換小的,很好;雖然如此,但我從先王那裡接受了封地,願意始終守衛它,不敢交換!」秦王不高興。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國。
秦王對唐雎說:「我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不聽從我,為什麼呢?況且秦國滅亡韓國和魏國,然而安陵君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倖存下來,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當作忠厚老實的人,所以不加註意。現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領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願,難道不是輕視我嗎?」唐雎回答說:「不,不是這樣的。安陵君從先王那裡接受了封地並且保衛它,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難道僅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換嗎?」
秦王氣勢洶洶的發怒了,對唐雎說:「您也曾聽說過天子發怒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秦王說:「天子發怒,使百萬屍體倒下,使血流千里。」唐雎說:「大王曾經聽說過普通平民發怒嗎?」秦王說:「普通平民發怒,也不過是摘掉帽子赤著腳,用頭撞地罷了。」唐雎說:「這是見識淺薄的人發怒,不是有膽識的人發怒。從前,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慧星的光芒沖擊了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般白色的雲氣穿過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突然撲擊到宮殿上。這三個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膽識的人,心裡的怒氣還沒發作,禍福的徵兆就從天上降下來了,現在,專諸、聶政、要離同我一起將要成為四個人了。如果有志氣的人一定發怒,就要使兩個人的屍體倒下,使血只流五步遠,全國人民都是要穿孝服,今天就是這樣。」於是拔出寶劍站立起來。
秦王的臉色馬上變軟和了,長跪著向唐雎道歉說:「先生請坐!為什麼要這樣呢!我明白了:為什麼韓國、魏國滅亡,然而安陵卻憑借五十里的土地卻倖存下來,只是因為有先生啊。」
3.隆中對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卧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大,而智太短淺,遂用猖獗,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
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譯文:
諸葛亮親自耕種田地,喜愛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與管仲、樂毅相比,當時的人沒有誰承認這一點。只有博陵崔州平,穎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說是確實這樣。
當時劉備駐軍在新野。徐庶拜見劉備,劉備很器重他,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是卧龍啊,將軍可願意見他嗎?」劉備說:「您和他一起來吧。」徐庶說:「這個人只能到他那裡去拜訪,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門來,您應當屈身去拜訪他。」
於是劉備就去拜訪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見到。劉備於是叫旁邊的人避開,說:「漢朝的天下崩潰,奸臣竊取了政權,皇上逃難出奔。我沒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張大義,但是自己的智謀淺短、辦法很少,終於因此失敗,造成今天這個局面。但是我的志向還沒有罷休,您說該採取怎樣的計策呢?」
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篡權以來,各地豪傑紛紛起兵,占據幾個州郡的數不勝數。曹操與袁紹相比,名聲小,兵力少,但是曹操能夠戰勝袁紹,從弱小變為強大,不僅是時機好,而且也是人的謀劃得當。現在曹操已擁有百萬大軍,挾制皇帝來號令諸侯,這的確不能與他較量。孫權占據江東,已經歷了三代,地勢險要,民眾歸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孫權這方面可以以他為外援,而不可謀取他。荊州的北面控制漢、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資都能得到,東面連接吳郡和會稽郡,西邊連通巴、蜀二郡,這是兵家必爭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劉表不能守住,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來資助將軍的,將軍難道沒有佔領的意思嗎?益州有險要的關塞,有廣闊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豐饒,形勢險固的地方,漢高祖憑著這個地方而成就帝王業績的。益州牧劉玲昏庸懦弱,張魯在北面占據漢中,人民興旺富裕、國家強盛,但他不知道愛惜人民。有智謀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賢明的君主。將軍您既然是漢朝皇帝的後代,威信和義氣聞名於天下,廣泛地羅致英雄,想得到賢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據了荊州、益州,憑借兩州險要的地勢,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撫各族,對外跟孫權結成聯盟,對內改善國家政治;天下形勢如果發生了變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將軍率領荊州的軍隊向南陽、洛陽進軍,將軍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出擊秦川,老百姓誰敢不用竹籃盛著飯食,用壺裝著酒來您呢?如果真的做到這樣,那麼漢朝的政權就可以復興了。」
劉備說:「好!」從此同諸葛亮的情誼一天天地深厚了。
關羽、張飛等人不高興了,劉備勸解他們說:「我有了孔明,就像魚得到水一樣。希望你們不要再說什麼了。」關羽、張飛才平靜下來。
4.出師表(諸葛亮)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依、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劣得所也。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譯文:
先帝開創大業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國,我益州地區人力疲憊、民生凋敝,這真是處在萬分危急、存亡難料的時刻。但是,宮廷里侍奉守衛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場上忠誠有志的將士,捨身忘死的作戰,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報答給陛下的緣故。陛下確實應該廣開言路聽取群臣意見,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鼓舞志士們的勇氣,絕不應隨便看輕自己,說出無道理的話,從而堵塞了忠誠進諫的道路。宮里身邊的近臣和丞相府統領的官吏,本都是一個整體,升賞懲罰,揚善除惡,不應標准不同。如有作壞事違犯法紀的,或盡忠心做善事的,應該一律交給主管部門加以懲辦或獎賞,以顯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切不應私心偏袒,使宮廷內外施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董允等,這都是些品德良善誠實、情志意念忠貞純正的人,因而先帝才選留下來輔佐陛下。我認為宮內的事情,事無論大小,都要征詢他們的意見,然後再去施行。這樣一定能夠補正疏失,增益實效。將軍向寵,性情德行平和公正,了解通曉軍事,當年試用,先帝曾加以稱贊,說他能幹,因而經眾人評議薦舉任命為中部督。我認為軍營里的事情,事情無論大小,都要征詢他的意見,就一定能夠使軍伍團結和睦,德才高低的人各有合適的安排。親近賢臣,遠避小人,這是漢朝前期所以能夠興盛的原因;親近小人,遠避賢臣,這是漢朝後期所以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時候,每次跟我評論起這些事,對於桓帝、靈帝時代,沒有不哀嘆和憾恨的。侍中郭攸之、費,尚書陳震,長史張裔,參軍蔣琬,這些都是忠貞、坦直,能以死報國的節義臣子,誠願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則漢王室的興盛,就時間不遠了。
我本是個平民,在南陽郡務農親耕,在亂世間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諸侯知道我而獲得顯貴。先帝不介意我的卑賤,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連三次到草廬來訪看我,征詢我對時局大事的意見,因此我深為感激,從而答應為先帝驅遣效力。後來正遇危亡關頭,在戰事失敗的時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機患難期間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先帝深知我做事謹慎,所以臨去世時把國家大事囑托給我了。接受遺命以來,日夜擔憂興嘆,只恐怕託付給我的大任不能完成,從而損害先帝的英明。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瀘水,深入荒蕪之境。如今南方已經平定,武庫兵器充足,應當鼓勵和統率全軍,北伐平定中原地區,我希望竭盡自己低下的才能,消滅姦邪勢力,復興漢朝王室,遷歸舊日國都。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並盡忠心於陛下的職責本分。至於掂量利弊得失,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費、董允的責任了。
希望陛下責成我去討伐奸賊並取得成效,如果不取得成效,那就懲治我失職的罪過,用來上告先帝的神靈。如果沒有發揚聖德的言論,那就責備郭攸之、費、董允等人的怠慢,公布他們的罪責。陛下也應該自己思慮謀劃,征詢從善的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進言,遠念先帝遺詔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激不盡了。如今正當離朝遠征,流著淚寫了這篇表文,激動得不知該說些什麼話。
⑵ 常見古文詞及意思
(1)「何如」:怎麼樣,怎樣。例: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2)「何消」:哪用得著。例:這自然,何消吩附。
(3)「何若」:如何,怎樣。例:此為何若人。
(4)「何嘗」:並非。例:你說的何嘗不是。
(5)「何為」:⑴什麼是。例:何為「護官符」?⑵怎麼會?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⑶作什麼。例:①客何為者?②敬傑多而財有餘,何為而不成?
(6)「何意」:⑴什麼意思。例:卻不害我,倒與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⑵豈料,哪裡料到。例: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7)「何由」:⑴如何。例:長夜沾濕何由徹。⑵什麼原因。例:致之何由?由於疾病。⑶從什麼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
(8)「何乃」:怎麼能。例:何乃太區區!(
(9)「何得」:怎麼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10)「何加」:有什麼益處。例:萬鍾於我何加焉!
(11)「何曾」:有什麼益處。例: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
(12)「何其」:多麼。例:何其衰也!
一、而
1、表示轉折關系,相當於「然而」、「可是」、「卻」。2、表示偏正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詞,相當於「著」、「地」等,或不譯。3、表示假設關系,連接主語和謂語,相當於「如果」、「假使」。4、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或不譯。5.表示承遞關系,相當於「而且」、「並且」、「就」或不譯。6.通「如」:好像,如同。7.通「爾」,你,你的。8.復合結構的用法(1)「而已」:罷了。例: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2)「而後」:才,方才。例:賴膚覺之助,而後見為體。(3)「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例:今以鍾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二、何
1.什麼。2.怎麼樣。3.哪裡。4.多麼。:5.為什麼。6.怎麼。7.作語助詞相當於「啊」。8.何:通「呵」,喝問。(誰何:呵問他是誰何意思是檢查盤問。)
9.復合結構的用法(1)「何如」:怎麼樣,怎樣。例:痛定思痛,痛何如哉!(2)「何消」:哪用得著。例:這自然,何消吩附。(3)「何若」:如何,怎樣。例:此為何若人。(4)「何嘗」:並非。例:你說的何嘗不是。(5)「何為」:⑴什麼是。例:何為「護官符」?⑵怎麼會?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⑶作什麼。例:①客何為者?②敬傑多而財有餘,何為而不成?(6)「何意」:⑴什麼意思。例:卻不害我,倒與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⑵豈料,哪裡料到。例: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7)「何由」:⑴如何。例:長夜沾濕何由徹。⑵什麼原因。例:致之何由?由於疾病。⑶從什麼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8)「何乃」:怎麼能。例:何乃太區區!(9)「何得」:怎麼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10)「何加」:有什麼益處。例:萬鍾於我何加焉!(11)「何曾」:有什麼益處。例: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12)「何其」:多麼。例:何其衰也!
三、乎
1.表示疑問語氣,相當於「嗎」、「呢」。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嗎」、「呢」。3.形容詞詞尾,有時相當於「地」。4.表示測度語氣,相當於「吧」。5.同「於」。6.表示感嘆語氣,相當於「啊」、「呀」。7.表示商量語氣,相當於「嗎」,「吧」。8.用在句中,表示停頓語氣。
四、乃
1.於是,就。2.才,這才。3.卻。4.是,就是,原來是。5.竟然。6.而,又。7.你,你的。
五、其
1.用作第三人稱,表示領屬關系,相當於「他、她、它(們)的。」2.其中,其中的。3.活用作第一人稱。相當於「我(的)」、「自己(的)。」4.用作第三人稱,相當於「他、她、它(們)。」5.在句中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遠指,相當於「那」之類的詞。7.指示人、事、物,有時表示近指,相當於「這」之類的詞。8.在句中表示祈使語氣,相當於「可」、「還是」。9.在句中表示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不概」、「可能」。
10.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如果」。
六、且
1.暫且,姑且。2.將,將要。3.而且,並且。4.況且,再說。5.尚且,還。6.連接兩個形容詞,表示關系:又,又......又......。7.同「夫」,句首助詞。8.連接兩個動詞表示並列關系:一面......,一面......;一邊......,一邊......。
七、若
1.如果,假如。2.像,好像。3.你(的),你們(的)。4.此,如此,這樣。5.至於。
八、所
1.處所,地方。2.用在動詞或者「介詞+動詞」之前,組成名詞性片語,相當於「......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
3.復合結構的用法(1)「所以」:⑴表示行為所憑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據,相當於「用來......的方法」「是用來......的」等。⑵表示原因。相當於「......的原因(緣故)」。(2)「所謂」:所說的。(3)「所在」:⑴到處。⑵所在之處,處所。
九、為
1、成為,變成。2、做。3、作為,當作。
4、是。5、以為,認為。6、被。7、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8、治理。9、裝作。
10、給,替。11、對,向。12.因為。13則「於」,在,當
十、焉
1、相當於「於之」、「於此」、「於彼」。2、:哪裡,怎麼。3、作語氣助詞,用於句末。4、作詞尾,相當於「然」、「......的樣子」5、相當於「之」。6、作語氣助詞,用於句中,表示停頓,無義。
十一、也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斷語氣。2、用在句末,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3、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4、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嘆的語氣。5、用在句末,表示反詰語氣。6、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
十二、因
1、於是,就。2、依照,根據。3、依靠,憑借。4、趁著,趁此。5、通過,經由。6、因為。7、緣由,機緣。8、沿襲。9、繼續。
十三、於
1.對,對於。2.在。3.與,跟,同。
4.到。5.從,自。6.在......方面。7.比。
8.被。9.受。10.向。11.給
十四、與
1、解釋為:和、跟、同。2、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感嘆。後寫作「歟」。3作實詞用,可解釋為「給予、給」,「結交、交好」
十五.則
1.卻,可是。2.那麼,就。3.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4.用在對比句中,相當於「就」。
5.就是。6.原來是。7.同「輒」,總是,常常。8、原來已經
十六.以
1、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視情況譯為「用」「拿」「憑借」「依據」「按照」「用(憑)什麼身份」等2、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3、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4、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和處所,用法同「於」,可譯為「在」「從」。5、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6、表示並列或遞進關系,常用來連接動詞、形容詞(包括以動詞、形容詞為中心的短語),可譯為「而」「又」「而且」「並且」等,或者省去。7、表示承接關系,「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可譯為「而」或省去。8、表示目的關系,「以」後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果。可譯「而」「來」「用來」「以致」等。9、表示因果關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10、表示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11、復音虛詞「以是」「是以」,相當「因此」,引出事理發展或推斷的結果。
十七、者
1、指人、物、事、地點等,相當於「......的」或「......的人(東西、事情、地方)。」2、放在主語之後,表示提頓或判斷。往往構成判斷句。
3、放在主語之後,引出原因。往往構成判斷句。4、放在疑問句末,表示疑問。5、放在假設復句中,表示假設,相當於「如果......」、「......的話」。6、放在「有」字的賓語之後,表示提頓。7、放在數詞之後(翻譯時,要根據所列事物,在數詞詞後加上相應的量詞和名詞)。8、放在後置的定語這後,相當於「的」。
9、放在時間詞之後,表示停頓,起調整音節作用。10、放在陳述句末,表示陳述結束。
十八、.之
1、他,她,它(們)。2、的。3、往,到......去。4、這,此。5、作賓語前置的標志。6、我。7、用在主謂結構中,表示了消句子獨立性。8、作定語後置的標志。9、向。
⑶ 高中文言文中 「之」「何」的意思及原句翻譯。
你的原句呢?「之」字的用法:一、「之」作代詞用
如下列加點的「之」字:
1、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馬說》)
2、名之者誰?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記》)
3、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4、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小石潭記》)
5、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口技》)
6、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曹劌論戰》)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當「之」用在動詞的後面,「之」的用法為代詞,作它前面動詞的賓語。
二、「之」作動詞用
例:
1、吾欲之南海,何如?(《勸學》)
2、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孟浩然之廣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嘗與人佣耕,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們知道「之」用作動詞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動詞「之」的後面一般會跟一個地點名詞,如例句中的「南海」、「廣陵」、「蜀州」、「壟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稱代詞,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雖沒直接出現人名,但很明顯是承前省略了陳涉。整個句子合起來應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詞用
「之」作助詞的用法比較復雜一些,在初中階段出現的大致有以下三種:
1、「之」作結構助詞「的」解。
如:①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關雎》)
④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⑤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公輸》)
⑥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當「之」後面的一個詞是名詞(如「趣」、「洲」、「獄」、「意」、「地」)或名詞性短語(如「一毛」)時,「之」作結構助詞「的」解。
2、「之」用於主謂之間,不譯。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③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
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當「之」用在一個名詞或代詞(主語)和一個動詞或形容詞(謂語)之間時,「之」不譯。
3、「之」起調節音節作用,不譯。
這種用法,在初中階段並不多見,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陳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這種「之」多用於時間副詞後面,作用為調節音節,不譯。「何」字用法:⑴什麼。例:①子何而往?(何:憑什麼。)②大鐵椎,不知何許人。③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故自托於趙?
⑵怎樣樣。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
⑶那邊。例: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此中也哉?(何往:到那邊。)②卻看老婆悉安在。③豫州今欲何至?④何由知吾可也。
⑷何等。例:①水何澹澹,山島竦峙。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昔日之中國!③作計何不量!
⑸為什麼。例:①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許二者之為,何哉?②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③安陵群不聽寡人,何也?④地點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⑤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
⑹怎樣。例:①若為佣耕,何貧賤也?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⑺作語助詞相稱於「啊」。例: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
[8]何:通「呵」,喝問。例: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呵問他是誰何意思是反省盤詰。)
「奈何」怎樣樣,怎樣。例:①吾欲之南海,奈何?②昔日之事奈何?③君謂皇上奈何人也?④痛定思痛,痛奈何哉!⑤求,爾奈何?
「何消」哪用得著。例:這天然,何消吩附。
「何若」怎樣。怎樣。例:此為何若人。
「何嘗」並非。例:你說的何嘗不是。
「作甚」
⑴什麼是。例:作甚「護官符」?
⑵怎樣會?例:則眾作甚而不洶洶?
⑶作什麼。例:①客作甚者?②敬傑多而財不足,作甚而不可?
「何意」
⑴什麼意思。例:卻不害我,倒與我好差使正不怎樣意?
⑵豈料,那邊推測。例: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何由」
⑴怎樣。例:永夜沾濕何由徹。
⑵什麼緣由。例:致之何由?由於疾病。
⑶從什麼中央。例:何由知吾可也?
「何乃」怎樣能。例:何乃太戔戔!
「何得」怎樣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富何得不蹶?
「何加」有什麼好處。例:萬鍾於我何加焉!
「何曾」有什麼好處。例:可又是亂說,你又何曾見過他?
「何其」何等。例:何其衰也! 1.怎樣樣(怎樣)
2.為什麼(為何)
⑷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求古文翻譯
翻譯:您美極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
這句話出自《鄒忌諷齊王納諫》作者是西漢劉向編纂的《戰國策·齊策一》。
《鄒忌諷齊王納諫》講述了戰國時期齊國謀士鄒忌勸說君主納諫,使之廣開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文章塑造了鄒忌這樣有自知之明,善於思考,勇於進諫的賢士形象。又表現了齊威王知錯能改,從諫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願望和巨大決心。告訴讀者居上者只有廣開言路,採納群言,虛心接受批評意見並積極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4)何及文言文擴展閱讀: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全文翻譯
鄒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形象外貌光艷美麗。早晨,(鄒忌)穿戴好衣帽,照了一下鏡子,對他妻子說:「我和城北徐公比,誰更美呢?」他的妻子說:「您非常美,徐公怎麼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最美的男子。
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而又問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誰更美呢?」妾說:「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從外面來(拜訪),(鄒忌)與他相坐而談,問他:「我和徐公比,誰更美呢?」客人說:「徐公不如您美麗。」
又一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地看著他,自己認為不如徐公美;照著鏡子里的自己,更是覺得自己與徐公相差甚遠。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時想這件事,說:「我的妻子贊美我漂亮,是偏愛我;我的妾贊美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贊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於我。」
在這種情況下,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知道自己確實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於我,(所以)他們都認為我比徐公美。如今齊國有方圓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
宮中的姬妾及身邊的近臣,沒有一個不偏愛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沒有一個不懼怕大王的,全國范圍內的百姓沒有一個不有事想求助於大王。由此看來,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嚴重了!」
齊威王說:「你說的很好!」於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們,能夠當面批評我的過錯的人,給予上等獎賞;上書直言規勸我的人,給予中等獎賞;能夠在眾人集聚的公共場所指責議論我的過失,並傳到我耳朵里的人,給予下等獎賞。」
命令剛下達,許多大臣都來進獻諫言,宮門和庭院像集市一樣熱鬧;幾個月以後,還不時地有人偶爾進諫;滿一年以後,即使有人想進諫,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燕、趙、韓、魏等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朝拜齊威王。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戰勝了敵國。
⑸ 求古文中「何」的全部意思及例句20個左右
1。背,扛 何戈與祋
2。疑問代詞 什麼
3。副詞,多麼
⑹ 「何」字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請列出例句,並說明出處
(一)用作疑問代詞。
1.單獨作謂語,後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麼""什麼原因"。
①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③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裡""什麼"。譯時,"何"要後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
②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③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觸龍說趙太後》)
3.作定語,可譯為"什麼""哪"。
①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
②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
(二)用作疑問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麼""怎麼"。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麼""多麼""怎麼這樣"。
①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三)作語助詞,相當於「啊」。
①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孔雀東南飛》)
(四)何:通「呵」,喝問。
①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呵問他是誰何。意思是檢查盤問。)(《過秦論》)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為「怎麼樣」「怎麼辦」「為什麼」。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季氏將伐顓臾》)
②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記》)
③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鴻門宴》)
④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
【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於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拿什麼""憑什麼"等。
①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觸龍說趙太後》)
②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齊桓晉文之事》)
③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庄暴見孟子》)
【無何】譯為「不久」「沒多久」。
①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促織》)
【何乃】譯為「怎能」
①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孔雀東南飛》)
⑺ 文言文閱讀《書何易於》及答案
何易於嘗為益昌令。縣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嘗乘春自上游,多從賓客歌灑,泛舟東下,直出益昌旁。至則索民挽舟。易於即自腰笏,引舟上下。刺史驚問狀。易於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蠶隙不可奪易於為屬令當其無事可以充役。」刺史與賓客跳出舟,偕騎還去。
益昌民多即山樹茶,利私自入。會鹽鐵官奏重榷筦,詔下所在不得為百姓匿。易於視詔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厚其賦以毒民乎!」命吏剗去。吏爭曰:「天子詔『所在不得為百姓匿』,今剗去,罪益重。吏止死,明府公寧免竄海裔耶?」易於曰:「吾寧愛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爾曹。」即自縱火焚之。觀察使聞其狀,以易於挺身為民,卒不加劾。
邑民死喪,子弱、業破不能具葬者,易於輒出俸錢,使吏為辦。百姓入常賦,有垂白僂杖者,易於必召坐與食,問政得失。庭有競民,易於皆親自與語,為指白枉直。罪小者勸,大者杖,悉立遣之,不以付吏。治益昌三年,獄無系民,民不知役。改錦州羅江令,其治視益昌。是時故相國裴公出鎮錦州,獨能嘉易於治。嘗從觀其政,道從不過三人,其察易於廉約如此。
會昌五年,樵道出益昌,民有能言何易於治狀者,且曰:「天子設上下考以勉吏,而易於考止中上,何哉」?樵曰:「易於督賦如何」?曰:「止請貸期,不欲緊繩百姓,使賤出粟帛。」「督役如何?」曰:「度支費不足,遂出俸錢,冀優貧民。」「饋給往來權勢如何?」曰:「傳符外一無所與。」「擒盜如何?」曰:「無盜。」樵曰:「余居長安,歲聞給事中校考,則曰:『某人為某縣,得上下考,由考得某官。』問其政,則曰:『某人能督賦,先期而畢;某人能督役,省度支費;某人當道,能得往來達官為好言;某人能擒若干盜。』縣令得上下考者如此。」邑民不對,笑去。
樵以為當世在上位者,皆知求才為切。至於緩急補吏,則曰:吾患無以共治。膺命舉賢,則曰:吾患無以塞詔。及其有之,知者何人哉?繼而言之,使何易於不有得於生,必有得於死者,有史官在。
參考譯文:
何易於曾經做益昌縣縣令。益昌縣離刺史的治所四十里,縣城在嘉陵江南岸。有一次,刺史崔朴乘著春光明媚,帶了許多賓客,坐著大船,唱歌喝酒,從上游放舟東下,船一直到益昌縣附近。船到,就下令要民夫拉纖。何易於就把朝版插在腰帶里,拉著纖,與幾個民夫一起拉著船,跑上跑下奔忙。刺史發現縣令在拉纖,很吃驚,問他為什麼。何易於說:「現在正是春天,百姓不是忙於春耕,就在侍弄春蠶,一點點時間都不能損失。易於是您主管下的縣令,現在沒啥事干,可以來承當這個差使。」刺史聽了,和幾個賓客跳出船艙,上岸騎馬一起回去了。
益昌縣的百姓多數在附近山上種茶樹,收了茶葉賺得的錢 完全歸自己。正遇到鹽鐵官具奏朝廷要嚴格執行專賣制度,皇帝下詔書說,凡專賣物品生產地的官員,不準為百姓隱瞞。詔書貼到縣里,何易於看了詔書說:「益昌不征茶稅,百姓都還沒法活命,何況要增加稅賦去害百姓呢!」他下令要差役把詔書鏟掉。差役爭辯說:「皇上的詔書說,『官員不準為百姓隱瞞』,現在鏟去詔書,比隱瞞的罪名更重。我不過丟一條命,大人您難道不會因此而流放到海角天涯?」何易於說:「難道我為了保自己的命而使一縣的百姓都受苦難?我也不讓你們承擔罪名 。」他就自己放火,把詔書的木牌燒掉了。州里的觀察使知道了這事的經過,因為何易於勇於挺身為百姓,到底也沒有把這事上報而彈劾他。
本縣百姓死了,死者的兒子年幼、家業破敗無力辦喪葬的,何易於常常拿出自己的官俸錢,叫手下人給那家辦喪事。百姓來繳租稅,其中有頭發花白、彎腰僂背拄拐杖的,何易於一定招他過來給他吃東西,問他政治上什麼事辦得對、什麼事辦得不對。百姓有事爭訟,何易於都親自和他們談話,給他們分清是非黑白,犯了罪的,小罪就勸導,大罪就杖打,都當場打發回去,不把他們交給獄吏。他治理益昌三年,牢獄里沒有一個罪犯,百姓不知道什麼是徭役。以後調派到錦州羅江任縣令,治理的方法和在益昌一樣。當時,已故的宰相裴公正擔任錦州刺吏,特別贊賞何易於的政績。裴公曾經下到羅江去視察他辦理公務,帶的隨從不超過三個,他就是這樣清楚地知道何易於的廉潔儉約的。
會昌五年,我路過益昌。有百姓詳細告訴我何易於怎樣治理政務,並且說:「皇上設立考績制度來勉勵官吏,可是何易於僅僅考到中上級,這是為什麼呢?」我問:「何易於催繳賦稅做得怎樣?」回答說:「向上級申請寬放期限,不去嚴厲勒逼百姓,不讓他們低價賣出糧食絲綢。」「他催服勞役做得怎樣?」回答說:「縣里開支費用不夠,就把自己的官俸拿出來貼補,寬放貧苦百姓的勞役。」路過有權勢的人物,他怎樣招待?」回答說:「供應車馬,給具證明,其他什麼也沒有。」「捕捉盜賊怎樣?」回答說:「全縣沒有發生過盜賊案件。」我說:「我在京城裡,每年聽到給事中考核州縣官吏,說是:『某縣縣令某人,考績得某級,可以得到某官。』問那些官員的政績,就說:「某人催繳賦稅有成績,比限期提早完成,某人監督勞役有功勞,能為官府節省開支費,某人所管縣是交通要道,往來路過官員都說他接待得好;某人一年能抓到多少盜賊。』縣令的考績,就是這樣子的。」那百姓聽了我的介紹,一句不說,笑著走開了。
我認為如今在朝廷掌權的人,都懂得要迫切搜求人才。到急需補充官員的時候,就說:「我耽心沒有好官可以共同治理。』受到皇命叫薦舉賢才,就說:「我耽心找不到人去完成皇命。』等到有了好官賢才,有幾個人能夠賞識?再說,象何易於這樣的好官,即使活著得不到什麼,他死後一定美名流傳,因為我們還有史官呢!
文言文試題及答案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易於即腰笏,引舟上下 引:引導
B.矧厚其賦以毒民乎 厚:增加
C.改錦州羅江令,其治視益昌 治:治理
D.止請貸期,不欲緊繩百姓 繩:勒逼
7.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語,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詔下所在不得為百姓匿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B.以易於挺身為民 臣以險釁,夙遭閔凶
C.易於必召坐與食 今王與百姓同樂
D.樵以為當世在上位者 石之鏗然有聲者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當刺史崔朴乘船進入益昌縣後,「索民挽舟」,身為下屬的何易於既不趨奉討好,也不驅民助興,而是「腰笏,引舟上下」。
B.何易於縱火焚詔,寧願冒流放海裔的危險,也不厚賦毒民,徵收茶稅。這件事以易於與小吏間的問答來表現,顯示出了小吏的剛正和易於的愛民。
C.為了使何易於的形象更加完整豐滿,在引舟焚詔兩個典型事例之外,作者又從助民治喪、尊老問政、立遣競民、部從極少、為政簡約等不同角度予以補充和擴展。
D.「何易於不有得於生,必有得於死者」,是作者以滿腔熱情而下的預言。這預言不僅顯示了作者的歷史洞察力,也包含著作者充分的自信心。
9.用/給文中打波浪線的句子斷句。(3分)
方春百姓不耕即蠶隙不可奪易於為屬令當其無事可以充役。
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易於曰:「吾寧愛一 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爾曹。」
(2)嘗從觀其政,道從不過三人,其察易於廉約如此。
(3)天子設上下考以勉吏,而易於考止中上,何哉?
6. A(引,牽拉)
7.D(A都為介詞「替」。B都為連詞「因為」。C都為介詞「和,跟」。D代詞「......的人」/助詞,表示定語後置。)
8. B(不能顯示小吏的剛正,只是表現小吏對何易於的關心之情。)
9. 方春/百姓不耕即蠶/隙不可奪/易於為屬令/當其無事/可以充役。(對2處1分,全對3分)
10.
(1)何易於說:「難道我為了保自己的命而使一縣的百姓都受苦難?我也不讓你們承擔罪名。」(寧、毒、爾曹各1分,句意和表達各1分。)
(2)(裴公)曾經下到羅江去視察他辦理公務,(看到他)帶的前導和隨從不超過三個,他就是這樣清楚地知道何易於的廉潔儉約的。(觀、道、廉約各1分,句意和表達各1分。)
(3)(3)皇上設立考績制度來勉勵官吏,可是何易於僅僅考到中上級,這是為什麼呢?(上下考、勉、止中上各1分,句意和表達各1分。)
⑻ 文言文《與長子受之》翻譯
翻譯:
如果你努力學習,在家裡也可以讀書寫文章,弄明白言論或文章的內容和道理,用不著遠離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從老師學習。
你既然不能這樣,就是自己不好學,也不能指望你懂得這個道理。但是現在讓你出外從師的原因,是擔心你在家裡為俗務所纏身,不能專心讀書學習。同時,父子之間,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責備你。
在家裡也沒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討,增長見識,所以要讓你出去走一走。你要到了那裡,能奮發努力有所作為,用心改去以前的不好的習慣,一心勤奮謹慎,那麼我對你還有希望。
若不是這樣,則是徒勞費力,和在家裡沒有兩樣,以後回來,又僅僅是以前那樣的小人物,不知道你准備用什麼樣的面目來見你的父母親戚同鄉和老朋友呢?
記住!記住!「勤奮學習,不要愧對了父母」這一次行程,要千萬努力呀!
原文:
蓋汝好學,在家足可讀書作文,講明義理,不待遠離膝下,千里從師。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學,已無可望之理。
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於俗務,不得專意。又父子之間,不欲晝夜督責。及無朋友聞見,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奮然勇為,力改故習,一味勤謹,則吾猶可望。
不然,則徒勞費。只與在家一般,他日歸來,又只是伎倆人物,不知汝將何面目。歸見父母親戚鄉黨故舊耶?
念之!念之!「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在此一行,千萬努力。
蓋:如果。汩:攪亂,擾亂他,沉沒。伎倆:原指不正當的手段,這里是不務正業的意思。夙:早晨。
出自:宋 朱熹《與長子受之》
(8)何及文言文擴展閱讀
主旨:
朱熹教導兒子珍惜學習機會,對兒子的良苦用心清楚可見;希望兒子改掉舊習,發奮學習,有所作為;語重心長,發人深醒。
作者成就影響:
在宋朝,學術上造詣最深、影響最大的是朱熹。他總結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學思想,建立了龐大的理學體系,成為宋代理學之大成,其功績為後世所稱道,其思想被尊奉為官學,而其本身則與孔子聖人並提,稱為「朱子「。
元朝皇慶二年(1313年)復科舉,詔定以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為標准取士,朱學定為科場程式。明洪武二年(1369年),科舉以朱熹等「傳注為宗」。
朱學遂成為鞏固封建社會統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它強化了「三綱五常」,對後期封建社會的變革,起了一定的阻礙作用。朱熹的學說,也對後來明朝王陽明的心學有深刻的影響。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正是在朱熹哲學基礎上的突破。
朱熹在總結前人教育經驗和自己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基於對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徵的初步認識,把一個人的教育分成「小學」和「大學」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階段,並提出了兩者不同的教育任務、內容和方法。
朱熹認為8~15歲為小學教育階段,其任務是培養「聖賢坯璞」。鑒於小學兒童「智識未開」,思維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學教育的內容是「學其事」,主張兒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具體行事,懂得基本的倫理道德規范,養成一定的行為習慣,學習初步的文化知識技能。
⑼ 「為」字的一詞多義及文言文出處
為:為、為 wéi
動詞義:
1、為的本義是母猴。象形。
按字,從爪,古文下象兩母猴相對形。
2、假借為「偽」。做;作;干;搞。
我生之初,尚無為。——《詩·王風·兔爰》
子為不知,我將不墜。——《左傳·定公十二年》
為善者,非善也,故善無以為也。——《管子·樞言》
3、製作;創作。
造作,為也。——《爾雅》
以為樂器。——《周禮·春官·典同》。註:「為,作也。」
其為衣裘何?以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墨子·節用上》
夫仰而視其細枝,則拳曲而不可以為棟梁,俯而見其大根,則軸解而不可為棺槨。——《莊子·人間世》
應聲便為詩。——《世說新語·文學》
4、治理。
為,治也。——《小爾雅》
諸葛瑾為豫州。——《世說新語·排調》
5、變成;成為。
何遽不為福。——《淮南子·人間訓》
6、是。
不為遠者小。——《列子·湯問》
不為近者熱。——《列子·湯問》
治不病以為功。——《韓非子·喻老》
謂為三橫。——蔡元培《圖畫》
7、學習;研究。
群臣為學,門子好辯,商賈外積,小民右仗者,可亡也。——《韓非子》
8、種植;營作。
東周欲為稻,西周不下水,東周患之。——《戰國策》
9、設置;建立。如:為法(制定法律;成為法律);為命(撰寫政令、盟會的文辭);為山(建立功業)等。
10、使。
井渫不食,為我心惻。——《易·井》
⑽ 文言文字詞及句式總結
1.參考高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
2.參考鄂版高二上語文教科書最後一頁語法.
書店去看!應該會有的!
一、主謂倒置
為了強調謂語,有時將謂語置於主語之前。這僅僅是因為語言表達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譯文:「你太不聰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竊符救趙》)譯文:「公子能為別人困難而急的地方在哪裡呢?二、賓語前置
【1】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格式:主十否定詞【不、未、無、莫、毋、弗】十賓【余、吾、爾、自、之、是】十動
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碩鼠》) 譯文:「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②時人莫之許(《隆中對》) 譯文:「可當時的人並不贊許他(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過秦論》) 譯文:「秦人來不及哀嘆自己」。
④忌不自信(《鄒忌諷齊王納諫》) 譯文:「鄒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齊桓晉文之事》)譯文:「這樣還不能稱王天下,沒有這樣的事」
還有如: 毋吾以也,莫己若也 (譯:「不能因為我,(他)還不如自己」)
成語有: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譯:「我不欺騙你,你不欺騙我」)
從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否定句中賓語代詞前置,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賓語必須是代詞,第二,全句必須是否定句,即必須有否定副詞「不、未、毋(無)」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詞「莫」。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否定詞之後。
」
三、狀語後置
我們知道,在現代漢語中狀語置於謂語之前,若置於謂語之後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於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即翻譯時大多數時候要提到謂語前面去翻譯。
(1)格式:動十以十賓
①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張衡傳》) 譯文:「用篆文山龜鳥獸的形狀來裝飾」
②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傳序》) 譯文:「把箭放回先王靈位之前,稟告大功告成」
③請其矢,盛以錦囊(《伶官傳序》) 譯文:「並請出那三枝箭,裝進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組,(《伶官傳序》) 譯文:「當庄宗用繩索捆綁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義 (《齊桓晉文之事》)譯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們反復講述」
①覆之以掌 (《促織》) 譯文:「用手掌覆蓋(蟋蟀)」
四、定語後置
在現代漢語中,定語是修飾和限制名詞的,一般放在中心詞前,這種語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況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詞後。定語放在中心詞後面,用「者」煞尾,構成定語後置的形式。那麼,在翻譯的時候,要注意把後置定語提到中心詞前面去翻譯。
【1】格式:中心詞十定語十者
①求人可使報秦者。(《廉頗藺相如列傳》)譯文:「尋找可以出使秦國回來復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劍》) 譯文:「楚國有個渡江的人」
③荊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戰》) 譯文:「荊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來者。(《勾踐滅吳》) 譯文:「四方前來投奔吳國的士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驢》) 譯文:「村中有個喜歡多事的年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