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欣賞課題
❶ 小學四年級美術窗口課件
湘版小學美術第八冊教案(總13課時)
一課 中國繪畫作品欣賞 (二)
教學目的:
1、了解作品的人物神態和藝術表現形式。
2、使學生在思想上獲得教益的同時,審美能力得到提高。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欣賞、分析作品內容。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體會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教學准備:
1、課件
2、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導人課題:
教師: 中國繪畫作品分類就題材而言,有風景畫、靜物畫、人物畫等等。這節課我們來欣賞繪畫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就是人物畫。(板書課題)
二、欣賞作品:
(一)油畫 《貧農的兒子》 作者:蔡亮(板書)
1、介紹作品內容:
教師:你知道什麼是「貧農」嗎? (學生回答)
「貧農」是指在舊中國被地主、官僚壓迫剝削的貧窮的農民。
教師:從畫面上人物的衣著特點看,同學們知道作品表現的年代嗎?(學生欣賞投影畫面,回答問題)
教師:作品表現的是1934年至1936年紅軍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年代。
那是1933年10月,蔣介石向中國共產黨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五次大規模的反革命
迸攻。當時的領導人是王明(板書),硬要紅軍跟敵人死打硬拼,結果紅軍死傷很多,為了保存紅軍實力,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被迫離開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征。隊伍到了貴州省的遵義城,黨中央開了一個大會,取消了王明的領導資格,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所以畫面上表現的是毛澤東和兩個貧農的兒子以及紅軍隊伍。
學生通過課件看圖片,對人物的動態和表情發表自己的看法。(舉手發言)
2、分析作品的藝術特色:
教師:同學們知道這幅作品美在哪裡嗎?
(1)、人物神情、動態刻畫細膩真切:貧農的兒子神態懇切,體現了要求參軍的迫切心情;毛澤東笑容滿面,流露出愛護和歡迎的神,清;紅軍隊伍由近到遠步伐整齊,精神抖擻。
(2)、色彩沉著、協調:作品色彩的藍灰色為主。身穿藍灰色軍裝的紅軍隊伍,藍灰色的天空顯得陰沉,說明長征路上會有很多風險。
(3)、仰視構圖:畫面上的地平線位置較低,人物形象高大。中間是毛澤東和貧農的兒子,左邊是紅軍隊伍,畫面重點突出。
(二)中國畫 《童年》 作者 王盛烈
1、作品表現的背景:改革開放初期。
2、作品表現的內容:一群活潑可愛、天真無邪的小學生。
3、師生分析作品風格與特色(服飾、神態、動作、構圖等)。
(三)中國畫 (悄悄話》 作者:王有政
1、作品內容分析:
提問:仔細觀察,作品中的環境背景、人物穿著,說明爺孫倆是哪個地方的人?作品中的爺孫倆在干什麼?你能說說他們在說什麼嗎? (學生回答)
教師:作品表現了陝北農家的生活小景,從背景上的窯洞、棗樹和老大爺頭上系的白毛巾上可以看出陝北農民的生活特徵。
老大爺在編筐,系著紅領巾的小孫女背著書包,手上拿著成績通知書,興沖沖地靠在爺爺身上,對著爺爺的耳朵,告訴爺爺她考試得了多少分。從她和爺爺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一定是好成績,作品充滿朴實、溫馨、甜蜜的氣氛。
2、分析作品的藝術特色:
(1)、通過對比產生美:
一老一小,老的慈祥可親,小的天真可愛。
畫人物用墨濃,用線具體仔細,特別是人物面部線條生動自然,越看越覺得美。
畫背景用墨淡,用筆用線簡潔,襯託了人物形象,而且有立體感。
(2)、人物神態美:
爺爺停下手中的活,身子偏向孫女,側耳細聽。小孫女偏頭伸頸對著爺爺的耳朵高興地說什麼。一隻胖乎乎的小手搭在爺爺的肩膀上,胸脯靠著爺爺的背側,重心都落在爺爺身上。另一隻手拿著通知書背在後面像飛起來的小鳥翅膀。
(四)水印木刻 《蒲公英》 作者:吳凡
1、介紹作品內容:
學生欣賞作品,講述畫面內容。
教師:作品通過一個割草的小女孩吹蒲公英這一生活小景,引起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聯想。
蒲公英是一種生命力很強的草本植物,種子藏在絨絮里,飛到哪就在哪裡生根。割草的小女孩吹著蒲公英,看著它們隨風飄向遠方,心中也許有著一種嚮往吧!
2、介紹作品表現形式:
作者用水印木刻的形式表現出一種國畫的趣味,有一種淡雅的美。
水印木刻:在特製的木板上用木刻刀刻出畫面形象後,再用水調和顏料拓印在宣紙
上的作品。
3·分析作品構圖特點:
以大片的空白襯托朴實可愛的小女孩,給人以想像的餘地。
(五)水印木刻 《和平》 作者 方國雄
(六)中國工筆畫 《小夥伴》 作者 陳白一
1、作品內容:《和平》、《小夥伴》都是表現富有生活氣息的兒童題材作品。
2、作品的表現形式。
3、作者介紹。
三、小結:
1、作品的表現形式:
寫意畫粗獷、豪放,又稱潑墨畫;工筆畫整潔、細膩;兼工帶寫的中國畫,比寫意畫法工,比工筆畫法粗放。
2、分析作品的形式。
3、下課。
第二課 命題畫 過年
教學目的:
通過教學,便學生在回憶春節節日氣氛的同時,無拘束地用繪畫形式表達自己對節日之夜的感受。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回憶過年的喜慶場景。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在構圖時突出重點。
教學准備:
教具:課件、電腦、電視機
學具:彩色筆或毛筆、顏料、白紙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導人課題:
1、年的來歷故事
2、過年與平時有什麼不同?
3、指導學生回憶回答。
4、過年又稱春節,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在過年的日子裡,人們吃團年飯、放煙花、走親戚、玩花燈……一派紅紅火火、喜慶熱鬧的景象。
(課件展示,過年的情景)
5、板書課題。
二、課件展示,直觀感受
1、分析煙花燃放時的形狀。
A、放射狀;B、團狀;C、旋轉狀;D、點線狀。
2、學生回憶逢年過節,自己和家人、朋友玩煙花的情景。
A、在陽台上「彩珠筒」。
B、一家人欣賞「天女散花」、「火樹銀花」。
C、除夕夜12點,家家燃放煙花迎新年。
(每種情景都配以圖片展示)
3、指導學生回憶電視里玩花燈、舞龍、舞獅的場景。
4、春節還有哪些特殊的活動?
5、欣賞課本范圖,分析構圖特點。
三、學生作業:
1、 學生自由畫出過年的喜慶情景。
2、 播放第三冊學過的童聲合唱歌曲《小拜年》的錄音:「正月里好耍獅子燈呀,耍起那個獅子燈拜個新年。咚咚鏘咚咚鏘咚咚鏘鏘咚咚鏘……。鑼鼓龍燈好熱鬧呀,耍起那個獅子燈拜個新年……」
四、小結下課。
第三課 紙條鎖編粘貼紋樣
教學目的
通過學會利用舊掛歷紙鎖編粘貼成各種紋樣,進一步提高手、腦協調並用的能力,發展分析、綜合、比較等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
紙條鎖編的步驟及排列的方法。
教學難點
紋樣美觀大方。
教具::范作若干,掛歷紙、小刀、錄音機、磁帶等。
學具:掛歷紙、單色底紙、漿糊、小刀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教師分別出示鎖編紋樣范作:「同學們,這些紋樣美不美呀?你們知道是怎樣做成的嗎?別急待會兒你們就知道了。」
2、分解紋樣:
請一名學生上台來拆一個紋樣,展示給其他同學看,並說一說它變成了什麼?
教師:「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紋樣現在變成了紙條,好,今天我們就要學慣用紙條來鎖編粘貼成各種紋樣。」
二、自己動手,嘗試體驗
1、指導回憶:「同學們玩過風車嗎?知道風車是怎麼做的嗎?」
請一位學生上台,用剛才拆下來的紙條做一個風車。
小結:「剛才這位同學做風車又快又好。不過你們發現什麼秘密沒有?」
學生觀察、討論:做風車只要3根紙條,而剛才拆下來的紙條有4根。
教師小結:「對了。同學們觀察很仔細。我們今天做的紋樣要4根紙條才能鎖編成一個紋樣。這個紋樣就叫風車結。下面請大家打教材第6頁。怎樣鎖編風車結呢?」
2、自學:請同學們看清風車結鎖編步驟圖,相信同學們是能夠看懂的。然後用小刀裁16根或更多的等寬、等長紙條,邊看步驟圖邊鎖編成許多風車結。等會要進行評比,看誰排列出的花樣最好看。
三、學生作業,教師指導。
1、每個同學自由排列,看看可以排列出多少種花樣,然後將你認為量漂亮的花樣粘貼在作業紙上。(播放音樂製造氣氛。)
2、作業要求:
A、剪切的紙條寬度基本均勻、光潔。
B、製作精細、花樣繁多(有橫擺、豎擺、斜擺,有四葉風車結、八葉風車結,色彩豐富)。
3、老師巡視,個別輔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四、作品展示,評價
五、小結
第四課 紙條穿編
教學目的:
1、學習運用紙條穿編造型的有關知識和技能,鍛煉學生靈巧的雙手。
2、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重點、難點:
紙條穿編的方法和技巧。
教學准備:
1、搜集各種材料穿編而成的工藝品實物。
2、製作紙條穿編范作,剪好經緯紙條。
3、錄音機、磁帶。
4、彩色紙、剪刀、漿糊、直尺、小竹片。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認識紙條穿編。
1、小朋友,今天這堂課我們來學習紙條穿編(板書課題)。也許大家對這一內容感到很陌生,但是它並不難學。只要用心,保准一學就會做。
2、展示教師課前製作的紙條穿編范作。你們看,這就是紙條穿編作品。它運用較厚的紙條、通過編織進行造型。是一種裝飾性很強的手工藝術品。
3、出示課前搜集的運用其它各種材料穿編的工藝品,指導學生欣賞。雖然材料不同,但穿編的方法類似。通過欣賞,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講解示範,學習紙條穿編方法。
1、進一步理解紙條穿編的意思。紙條穿編就是將寬度相同的紙條用經緯交穿編織的方法來造型。
2、認識經線與緯線:
聯系地理知識簡述經線與緯線的概念,告訴學生橫的叫緯線,豎的叫經線。
3、學生自學,思考問題。
A、你認為紙條穿編是怎麼做的?
B、經線可做怎麼樣的變化?
C、有什麼好辦法剪經線?
4、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5、教師示範:
A、把一張紙對折;
B、用剪刀剪出經線;
C、拿另一種色紙裁出寬窄一致的緯線;
D、穿編完成。
6、學生作業,教師指導。
按照穿編的方法步驟進行紙條穿編競賽。教師予以個別指導。
比賽結束後,教師把部分作業貼到黑板上,讓學生評議誰的最好,誰的還存在什麼缺點,值得改進。便大家能取長補短、共同得到提高。
三、小結全課,勉勵學生。
1、肯定全體學生認真細致的學習精神。告訴學生靈巧的雙手是自己鍛煉出來的,敢於動腦動手才會有所創造。
2、鼓勵學生課外嘗試紙條穿編其它的圖案。
第六課 命題畫 植樹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畫出植樹時的感人情景。
2、培養學生的記憶、想像能力,發展形象思維,進一步提高繪畫表現力。
3、進行綠化祖國、美化環境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如何生動地表現出植樹時的感人場面。
教學難點:
植樹時的人物動態描繪及構圖處理。
教學准備:
教具:掛圖兩幅、圖釘、幻燈機、投影片、錄音機及磁帶等。
學具:白紙、各種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人課題。
1、 課前教師在教室四周擺些綠色植物。鈴聲響,學生人教室,感覺空氣特別清新。
2、教師按下錄音機,播放(百鳥爭鳴》的輕音樂。
3、播放音樂的同時,打開兩幅森林掛圖,幻燈映出樹林燈片。
4、教師用輕柔的聲音導入課題:同學們,空氣清新,鳥語花香是因為有了枝繁葉茂的樹林。
現在正是陽春三月,我們不要錯過了這個植樹造林、綠化環境的好季節,我們國家還把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畫一畫植樹時的感人場面好嗎?
板書課題:命題畫 植樹
二、新授。
1、啟發回憶:
(1)同學們上星期到植物園開展了植樹活動,還記得當時的熱鬧場面嗎?
學生各抒己見,描述當時植樹的情景:
「有的扛樹苗、有的培土、有的澆水……除了你們小學生外,還有什麼人也在植樹?」
學生記起還有大哥哥、大姐姐,特別是一部分省市領導同志也在那裡植樹,大家都在為綠化祖國出一份力。
2、講解難點:
(1)植樹時的動態是怎樣的?請兩名同學上台表演,教師在黑板上用簡筆人物畫速記。
(2)為生動地表現植樹時的感人情景,同學們最好將人物表現得更充分。比如:充分仔細地描繪人物的表情、服飾、發型等。教師打幻燈,提供一些具體的人物形象,同時,選擇黑板上的一個動態進行具體描繪。(板書:人物動態生動)
(3)欣賞第10頁的三幅學生作品:
教材左上圖描繪的是小朋友植樹時的熱鬧場面,人物動態各異,造型簡練,構圖飽滿右圖畫的是去植樹的情景,人物動態、表情生動,服飾描繪仔細,構圖有主有次,用色大膽。
下圖是一幅想像畫,主題是:"把綠色灑向地球",表達了作者綠化環境的美好願望。
小結:要使畫面生動、耐看,除了注意人物形象的描繪外,還要特別注意構圖飽滿、完整,因此,可添畫周圍環境、植樹工具等,也可進行想像,表達自己綠化祖國的美好願望。
板書:構圖飽滿完整
3、指導畫法:(教師繼續范畫)
(1)構思:可根據記憶進行描繪,也可根據平時的感受進行想像創作。
(2)構圖:先確定主體物的位置,合理安排人物及場景,注意人物之間的前後關系及內在聯系。
(3)描繪:具體、生動地表現人物形象及植樹場面。
三、學生作業,教師巡視。
1、根據自己的記憶和感受,畫一幅表現植樹情景的命題畫,注意人物動態生動,場面熱鬧感人,可進行想像創作,工具材料不限。
2、教師行間指導。
四、作業展評。
1、學生將作業展示在黑板上,進行集體評議。
2、課堂小結。
第八課 中國畫 雲和水
教學目的:
1、學習*
2、鞏固中國畫的用筆和用墨技法,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中國畫的興趣。
教學重點:
中國畫雲和水的畫法-。
教學重點:
1、毛筆所含水分的掌握。
2、外形的變化。
教學准備:
教具:幻燈、掛圖、中國畫工具。
學具:中國畫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檢查工具,講述要求。
二、復習舊知:
1、五色指哪五色?
2、運筆的方法有哪些?
3、講評上節課作業。
三、講授新課。
1、出示陸一飛山水畫作品欣賞。
2、由教師發問,三至四名學生談感受,了解中國畫雲和水的特徵與畫法。
教師講述。
3、揭示課題:中國畫 雲和水
四、展示教師范畫,講述雲和水的畫法。
雲和水外形多變,常見的畫法有勾線法和潑墨法,非常注重墨色變化。
五、教師講述並演示畫雲和水的方法。(將演示宣紙掛上)
教師採用多種方法和墨色的濃淡變化表現雲和水的不同形狀,注意形狀、大小、線條的變化。
六、講述作業要求:
運用雲和水的畫法,發揮想像,畫出有創意的雲和水。
七、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八、小結,下課。
第十課 給蝴蝶添畫花紋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對稱形的特點。
2、訓練學生大膽進行頓色搭配和表瑰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才能。
重點與難點
啟發學生運用線條和色塊,大膽漆畫花紋。
教具與學具
教具: 搜集有關蝴蝶的圖片、彩照、郵票、工藝琨和標本;幻燈片兩張,錄音機,音樂磁帶,小紅花;印好蝴蝶紋樣的小卡片。
學具:作業用紙;各種彩色紙、鉛筆。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教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花姑娘朋友。是誰呢?大家看!(出示蝴蝶標本)小朋友
異口同聲地說是蝴蝶。(板書:蝴蝶)
大家喜歡蝴蝶嗎?為什麼?因為它們有美麗的花紋,漂亮極了。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給蝴蚨添畫花紋,(把標題板書完整)
二、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老師這里還有很多漂亮的小蝴蝶哩,(出示彩照、圖片、郵票上的蝴蝶)你看,它們有著各式各樣的花紋,五顏六色的,好看極了。小朋友們願意和它做朋友嗎?"
大家仔細看看,這些蝴蝶的形狀和花紋都有一個什麼共同特點
讓學生認識什麼是對稱形)大家想想還有什麼也是對稱形嗎?
蝴蝶的形狀、花紋、顏色兩邊是一樣的,所以,蝴蝶是對稱形。蜻蜓、小蜜蜂也是對稱
形。
三、老師講解示範畫法
老師這里畫了兩只蝴蝶,大家比一比,哪只蝴蝶好看?(用幻燈打出兩只蝴蝶,一隻花紋、色彩都很鏢亮,一隻是單色白描)。
如果老廓也給第散只蝴蝶添上花紋,它也會很好看的。
怎樣添畫呢?先畫一邊的花紋,再畫另一邊,兩邊要基本一樣。顏色呢?先上一邊的顏色,自己喜歡什麼濁色就配什麼顏色。(老師用彩筆直接在幻燈片上描畫,邊講邊演示,讓學生十分形象地看到添畫步驟。)
添畫完了,再讓大家比較看看,認識到這只蝴蝶也同樣漂亮了。所以,添畫花紋非常重要。
四、學生添畫練習。
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怎麼樣?每位小朋友都做一名小小設計師,給蝴蝶姑娘設計一件漂亮的衣服,看誰設計得最好看。把印有蝴蝶紋樣的卡片分發給每位同學,輕輕播放歡快的音樂。
老師隨時鼓勵大家大膽地塗色、配色、創新。
把效果好的作業張貼在展覽板上,然後民主評曲最佳設計師、並獎勵一朵小紅花。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給蝴蝶添畫花紋,大家都畫得很不錯,都緒蝴蝶蛄娘穿上了非常漂亮的衣服。我們的生活是美好、幸福的,但我們從小就要艱苦朴索,·不要只講穿得漂亮,而要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將來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十一課 命題畫 賽龍舟
教學目的:
一、讓學生了解賽龍舟的來歷,簡略了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也通過畫賽龍舟,讓學生懂得集體團結協作的力量,是一種民族凝聚力的象徵,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思想感情,知道湖南的一些風土人情。
二、鞏固和練習畫人物動態的繪畫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記憶力和想像力。
三、通過畫賽龍舟這種熱烈場面,迸一步學習和鞏固構圖布局能力,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畫出賽龍舟的熱烈場面。
教學難點:
劃船的隊員和打鼓的隊員的動態描繪。
教學准備:
教具:電視機、錄放機、投影儀、錄音機、錄像帶、槳、劃槳的木偶人、活動燈片、水彩筆、藍色的卡片紙、學生作業用紙。
學具: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聽故事,了解賽龍舟的歷史由來。
小朋友們特別喜歡聽故事,下面請大家聽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打開錄音機)"歷史上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叫屈原,(貼出詩人屈原的畫像)……大家上中學時將會學到詩人那千古吟唱的詩篇《離騷》。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每年的五月初五在全國各地都要舉行非常隆重的龍舟賽。"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十一課 :命題畫賽龍舟(板書課題)。
二、說龍舟賽,啟發學生回憶、想像龍舟賽的熱鬧情景。
在我們湖南省很多地方,每年的端午節前後幾天,都要舉行熱鬧非凡的龍舟賽(板書)。小朋友們見過嗎?是一幅怎樣的情景?
學生餳談,教師綜合性地板書:
"人山人海 競爭激烈
鼓聲、加油聲響徹雲霄"
2、1991年5月,在我們湖南汨羅江舉行了"國際龍舟賽"(出示有關的圖片資料),全世界許多國家的代表隊在那裡歡聚一堂。別具一格的主席台和觀望台扎在江中。江的兩岸裝滿了彩燈,掛滿了彩旗,緊張激烈的比賽場面真是世人罕見,振奮人心3、打開教材第32頁,指導學生看教材上介紹的賽龍舟時熱鬧情景的照片,加深學生的印象,充實學生的想像。
三、學畫法,嘗試畫出龍舟賽。
1、教師講授畫法。
無論哪次龍舟賽,都離不開隊員、龍舟等。那麼每條龍舟上都有些什麼成員呢?(讓學生回億、發言,教師板書:旗手、鼓手、隊員)既然是賽龍舟,那麼龍舟的模樣便可以畫得形象些、誇張些(教師板畫幾種不同形式的龍舟模樣,啟發學生大膽想像、放手作畫。同時增強了學生的自信,減少了學生作業的難度)。
要在畫面上表現出比賽的激烈,就要在畫面的構圖,尤其是龍舟的位置安排上動點腦筋(教師用自製的活動燈片演示說明怎樣的距離才能使競賽場面激烈些,使學生懂得如何來處理畫面才能取得好的畫面效果)。為了增強畫面的熱烈氣氛,還可以畫觀眾。通過觀眾的動作、表情來襯托比賽激烈。
2、學生嘗試創作練習。
播放音樂。
教師隨時發現典型,抓住典型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大膽創作。
四、評作業,總結畫的特點。
學生基本完成作業後,把一張張色彩鮮艷、激動人心的畫面貼到教師課前畫好的作業背景圖上,再讓大家評選出優秀作業。然後教師概括總結,肯定大家大膽創作精神,鼓勵學生平時要關心生活、熱愛生活。要把詩人屈原那種愛國精神落實到自己的學習之中去,刻苦努力學習,將來建設祖國。
第十二課 剪貼盆景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了解盆景的有關知識,發展審美感知能力。
2、掌握剪貼盆景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提高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
製作方法的掌握與運用。
教學難點:
構圖恰當,材料運用巧妙。
教學准備:
教具:利用l日《盆景》月歷充當掛圖,各種廢舊彩印紙片(將每張裁成若干小塊)、剪刀、漿糊、展示板、收錄機、磁帶。
學具:配給數張小廢彩印紙片、白色作業紙一張、剪刀、漿糊。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導人新課。
1、觀賞 出示掛圖並口述。
生活離不開美,現在我們來欣賞園林藝術申的奇葩 盆景。盆景將大自然申宏偉秀麗的山水、樹木等,濃縮在一個較小的空間內,用來裝點庭院、廳室等,使人們在小范圍里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恢弘壯麗。
要求學生認真觀賞掛圖。
教師板書:"盆景"
2、簡評。
(1)樹樁盆景:圖一、青翠欲滴、清新秀麗。
圖二、古樸蒼勁、氣度不凡。
圖三、碩果累累、豐收在望。
(2)山水盆景:圖一、崇山峻嶺、雄偉壯麗。
圖二、峭壁懸崖、險峻雄勁。
圖三、峰巒疊翠、優雅寧靜。
(3)結語一一文人雅士贊美盆景是
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板書)
3、揭示課題。(板書"盆景"的前面添加"第29課 剪貼)
三、講授新課。我們今天不是製作盆景,而是利用各種廢舊彩印紙剪貼盆景1、翻開課本,要求學生通覽本課內容。
2、提問:
(1)書中有些什麼盆景?(根據學生所答進行歸納。板書:樹樁盆景 山水盆景)
(2)盆景由哪兩大部分組成?(51導學生概括為盆子、景物。)接著又問:為什麼有的盆子偏高,有的盆子卻偏寬?
3、示範:(緊扣上述內容。)
(1)對折剪出偏高和偏寬的"盆"各一個,並分別粘於展示板上,同時發問:這適合做什麼?那又適合做什麼?讓學生自由回答。
(2)教師取一張廢月歷紙,當堂演示剪貼一幅盆景,並一邊講述怎樣選材,巧妙利用它的顏色和紋理,以及景物安排,如大小、疏密,虛實等變化。
(3)剪貼盆景要求用平視構圖。
A、口述什麼是平視構圖。(不管什麼角度,都把它當作與視平線平行來看待。)
B、教師用實物演示、說明。
C、要求學生運用實物進行觀察。
四、進行練習。
1、傳遞作業用紙。
2、提出作業要求:大膽想像 巧妙選材
平視構圖 先盆後景
盆分高寬 景重變化(板書)
3、巡視指導。(略)
五、課堂小結。(略)
第十三課 五面對稱紋樣剪紙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五面對稱紋樣剪紙的方法和步驟。
2、提高學生視察、分析、判斷能力,培養學生耐心細致的工作習慣。
教學重點:
折疊方法的掌握和紋樣的設計。
教學難點:
剪出美麗對稱的紋樣。
教學准備:
教具:4件對稱紋樣剪紙作品。
學具:彩色紙、剪刀、漿糊。
❷ 求高中關於美術的研究性課題文章,至少1000字
網路環境下高中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教學模式的探究_美術論文 鎮江市第四中學藝術組 呂 昌
21世紀,我們正經歷著由工業文明向信息文明轉變的時代,以網路為 媒介的信息技術全面進入人類活動。多媒體與超文本技術結合通過網 絡的交互方式,極大地推動了傳統文化向網路文化轉變。在網路中, 人們可以把抽象思維能力和切身情感體驗結合起來,促進科學和人文 的直接結合,促進文化的加速發展。網路技術不僅提高了人們獲取知 識的速度和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強烈沖擊和改變人們的教育思想觀念,改變了教育教學的環境、過程和方法。
高中美術欣賞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塑造學生的品格,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完備學生的知識修養以及發達其心智、開發其潛能都具有重要意義。在信息時代,我們高中美術教師應當與時具進,研究更加適應時代要求、更適合現代學生性格特徵的新教學模式。
依據新的國家課程標准,在美術教學中倡導愉快教學、自主教學、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綜合學習。我在高中美術欣賞教學中,依據現代高中生極具個性和創造性的特徵,集合網路資源和技術,引導學生在美術欣賞過程中實現研究性學習作了一些探索。一. 首先要正確理解「網路環境」
網路資源的知識包容量巨大、覆蓋領域廣闊,是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獲得知識源泉的寶庫,具有資源無限開放性和共享性,它彌補了其他媒體傳播方式上的不足。表現在美術欣賞教學課上,網路就是博
物館、美術展覽館和圖片庫。同學們可以方便快捷地通過搜索引擎查找到所需要的作品圖片及其相關背景資料,並可以將學習內容下載保存,再通過軟體進行編輯處理,以供長遠研究學習使用。
以上只不過揭示了網路的資源觀、工具觀、媒體觀,也就是說將網路作為一種硬體的「物」,而網路技術在教學中運用的本質應當是強調學生學習生活的環境,即生命觀。在教學實踐中將網路技術與美
術欣賞課程的整合,以學生的學為中心才是網路環境下美術欣賞課研究性學習的核心。那麼,這就需要我們重新思考教師在網路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里的作用;學生在網路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
中的地位;以及網路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中,教師、學生與網路環境的相互關系。二.教師在網路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里的作用
網路環境下,學生學習內容的開放性使學生的認識領域大為拓展,吸納知識的途徑由單一變為多元,教師不再是學生唯一的知識來源。
1.美術欣賞課研究性學習中,美術教師角色由知識的權威者轉化為學生課題研究的參與者與合作者。美術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的課題研究,教師經常深入學生課題組,了解他們的需要和碰到的難
題,教師和學生一起研究課題,隨時掌握學生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輔導。美術欣賞涉及科學知識領域和人文知識領域,在學科聯系中,美術欣賞與中學歷史、地理、政治、文學、物理、化學、音樂、生物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聯系。比如青銅器的冶煉工藝涉及金屬熔點和合金的概念;美術作品的時代背景與政治、歷史緊密關聯;美術作品的發祥地及作者的生活地域又與地理相銜接;花鳥畫中各類花鳥形體結構的理解完全依賴生物課學到的知識。在此過程中,美術教師不斷意識到自己的知識結構單一、知識面狹窄、對本學科與生活實際聯系 的漠視等問題,從而產生繼續學習完善自我的願望,這就需要不停地充實自己的學識修養,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課題研究,在參與中學習,在學習中指導,這樣也是教師責任心和學術胸懷的體現。2. 美術欣賞課研究性學習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這種指導與傳統教學指導不同,課 題研究的答案沒有所謂的標准,甚至課題的提出也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自己列出。歸納起來,主要有①課題選題的指導②研究思路的指導③研究方法的指導④信息資料來源的指導。例如,我在中國古代山水畫教學中,教師先列出多條研究性課題:山水畫中詩情的體現、從山水畫里的樹種看現代環境保護、山水畫與古典音樂的聯系等十多條。學生可以選擇這些課題進行研究,也可以從中得到啟發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重新選擇課題,有的學生就自定了如:從山水畫看現代旅遊資源、山水畫里的名山大川、山水畫里的宗教氣氛、水墨山水畫在現代家庭裝飾中的品位等優秀的選題。在確定的選題之後,教師指導學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相關資料,下載保存後繼續分析直至完成分析報告。有幾位選擇《山水畫里的名山大川》為課題的同學,在網路資源庫中游歷了全國著名的名山大川,飽覽了以《溪山行旅圖》、《瀟湘圖》、《廬山高圖》、《華山圖》等為代表的歷代水墨山水名作,並且下載了這些山水畫圖片以及和他們相對應的實地照片和相關的文字說明資料,通過課後的編輯研究,得出中國名山大川不僅有極美的自然景觀,還具有極其深厚的人文背景的研究報告,他們還將課題延伸至與古代山水詩相聯系,更加感覺到我國古代文化精華的博大精神,提高了學習中國古典文化的興趣和審美品位,激發了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3. 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中,美術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促進者。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活動是分散的。各學生之間的能力也有差異,教師根據學生不同層次將學生編排成不同的課題組,並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困難。三.學生在網路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里的地位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求學生在課程實施中自主地探究問題。學生個人或課題組在研究性學習中徵求各種意見後,由自己決定研究內容、方式,結果的表達展示方式。有這樣一個實例,園林藝術和山水畫是中國古代美術中不同門類的兩種形式,但是它們的那種親近自然、模仿自然、妙造自然的精神內涵將兩種藝術形式聯系起來,我們的高中生在學習時感覺到了這一點。教師應當不失時機
地引導他們對此建立研究性課題,學生們成立了課題組,作了具體分工安排,他們通過上網查找各類相關資料,不但查閱了著名園林建築的圖片和建築結構圖、研究了園林在中國的地域分布狀況、考證了園
林主人的文化背景和歷史變遷情況、下載了山水畫圖片與園林中的假山、水池、花木、建築的布局進行對比分析,甚至連園林建築內部陳設和匾額、楹聯的內容都不放過,將這些信息資料編輯,通過一系列對比之後驗證了課題。在圍繞美術欣賞為中心的課題研究中能積極思維、提出問題,對提出的問題查找理論依據,依靠自己查找的資料分析解剖問題最終做出可靠的評價。說明高中的學生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能夠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並能夠有效地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並達到終生學習的能力。通過對美術欣賞的終生學習,從而達到自身修養和審美水準的不斷提高。四.網路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中,教師、學生與網路環境
的相互關系
網路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中,教師與學生是人―――人的關系,教師、學生與網路是人―――物的關系。教師和學生共同使用網路資源,教師也可以通過網路引導、指導學生的美術欣賞學習,學生可以通過網路反饋所學到的知識和學習知識的能力,這樣就形成了如下圖模式:(略)現在網路交互的方式非常豐富,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BBS、QQ、E—MAIL達到交流。專業的美術論壇為廣大師生提供了相互學習的園地,也可以在專業論壇發表個人美術欣賞專著,譬如全國著名的七彩網美術論壇等,當然還有更加專業的藝術論壇,譬如建築論壇里的美術論壇等,都是人氣極旺的優秀論壇;QQ猶如網路電話,師生可以面對面、點對點直接對話;學生也可以把自己研究的成果或階段性成果及疑問編輯成超文本通過E—MAIL發到老師信箱,待教師閱讀完畢給與完善的答復;還有網路留言板,教師可以通過留言板布置研究方向、策略,學生通過留言板回答問題或提出問題,鎮江教育網里熱門網頁
教科教研里的藝術教育就有專門的留言板,為全市美術教師的業務交流、師生對話提供了交流平台。這些交流平台使得信息的傳遞和反饋得以迅疾和便捷。網路技術為高中美術欣賞教學提供了資源庫,為高中生圍繞美術欣賞進行研究性學習提供了基礎,是高中生學會學習和學會終生學習、自主學習的堅強後盾,為我們所有高中美術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方便。那麼我現在思考的是如何結合高中美術欣賞教學課程優化網路資源,為學生研究性學習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作為網路時代的美術教師,我現在正在學習網路技術,准備建立自己的網頁,內容涵蓋高中美術欣賞各課,針對教學內容建立美術欣賞圖片庫、編寫自己的欣賞性文字、鏈接其他優秀的美術專業網站、建立網路留言板,在此基礎上體現自己教學思想和個性。這是一個工作量巨大但極具意義的工程,但我願意在新時代美術教學中對教學模式作新的探索,我們已經把眼光放眼到計算機遠程教育中,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學生能夠通過網路,在internet環境下學會欣賞美、鑒賞美、創造美。
❸ 如何在中學音體美教學中滲透德育子課題階段總結
內容提要: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美術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質方面所具有的獨特作用。本文通過「欣賞課」、「繪畫課」、「工藝課」、「美術綜合實踐活動」等美術教學內容闡述了在美術教學中是如何滲透德育的。關鍵詞:中學美術 欣賞課 繪畫課 工藝課 美術綜合實踐活動德育 眾所周知,教師有「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美稱。這就要求: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傳授好知識,更重要的是育好人。因此,德育是當前學校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點之一。在學校中,實施德育的途徑很多,其中通過各學科教學使德育與教學相結合,用知識本身去吸引、教育、影響學生是重要的途徑之一。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美術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質方面所具有的獨特作用。美術課以其自身的特點向我們證明在教學中也可以滲透德育。它主要是通過完美的藝術形象的感染來樹立學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樂觀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新《美術課程標准》中指出:「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完善人格。」在中學美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有其必要性和實效性。那麼如何利用美術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並產生良好效果呢?我就個人的一些體會談一點不太成熟的想法。 《美術課程標准》把對美術的學習劃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通俗的講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 「繪畫課」 、「工藝課」 、「欣賞課」和「美術綜合實踐活動」等四項內容。因此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德育教育。一、 在欣賞課中滲透德育。 國家教委決定在學校開設藝術欣賞課的有關文件中,明確指出開設藝術欣賞課是為了「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開闊學生的文化藝術視野,提高藝術修養,陶冶情操。使之樹立正確的審美觀,促進其全面發展。」主要是通過對中外古今的各種優秀作品,有代表性的作品的介紹、賞析,使學生逐步獲得審美的愉悅,受到教益和啟迪。在美術教學中,美術欣賞課對學生思想意志、情感有很大的影響,而思想、意志、情感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美是道德的純潔、精神豐富和體魄健全的有利源泉。」因此,通過欣賞課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中學美術課本中每一冊都安排有欣賞課,欣賞課的內容包含很多,有西方繪畫雕塑欣賞,有中國的民間刺綉、剪紙、風箏、臉譜、年畫等民間藝術欣賞,還有中國的書法繪畫、園林建築的欣賞等等。通過讓學生欣賞這些作品,在教師生動的講解中,讓中學生感受偉大祖國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以及民間藝術的優美和深沉。如在上《洋洋八千兵馬俑》、《漫步書法世界》和《北京故宮》等欣賞課時,經過教師的指導,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了學生熱愛祖國、熱愛藝術的良好思想品格;在上《生命之源》、《沉重的紀念》、《我們愛和平》等課時,通過讓學生欣賞和自己動手製作環保和反戰招貼畫,讓學生認識到了環境保護和愛護和平的重要性,增強了學生愛護環境,珍惜水資源的意識,激發了學生更加愛護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這些欣賞課中的很多作品後面也都蘊藏著深刻的教育意義。我們教師應該分析加工和利用。例如七年級課本上的一幅潘鶴的雕塑作品《艱苦歲月》,它取材於長征途中兩個紅軍戰士在行軍休息時吹橫笛的情景,它通過一老一少的兩個戰士對革命充滿必勝的信念的形象,歌頌了革命戰士的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通過欣賞使同學們能聯想到艱苦歲月時期的那些南征北戰,流血犧牲的烈士,對他們來說具有很強的感染力,也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二、 在繪畫課中滲透德育。 繪畫在普通中學美術課教學內容中佔有很大比例,其本身包含諸多內容,如:國畫、彩畫、素描等。繪畫內容不同,滲透方式也不一樣。例如:中國畫是我國傳統的精緻文化,是我國民族智慧的結晶,民族情感的表現。由於表現獨特,風格高雅,在世界林苑中佔有重要位置,無論從工具、材料、技法、表現內容到審美意蘊上都與西方繪畫有很大差別。它熔詩、書、畫、印為一爐,具有獨特的怡神功能和鮮明的風格。中國畫的繪畫材料:筆、墨、紙、硯、色等,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悠久的歷史,其中「筆墨紙硯」中紙的製造被稱為四大發明之一。以此來引導學生進行習作,有助於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遺產的思想、陶冶他們的愛國情操,增強民族自豪感。 有些課的內容對學生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顯而易見,有些則並不明顯。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鑽研教材,挖掘出思想品德教育的材料。在上《漫步書法世界》一課時,我給學生講解了很多書體的特點讓學生先總結黑體字的筆畫結構特點:橫平豎直,方方正正。然後告訴學生做人也要站得正,行得直,堂堂正正,穩穩當當,踏踏實實,不幹壞事兒;在教《小橋、流水、人家》、《姑蘇行》等課時讓學生發覺家鄉的美景,表現家鄉的美景,激發了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三、 在工藝課中滲透德育。 工藝美術與人民的生活有密切聯系,無論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建設上都不可缺少。教學中可利用課堂中的製作內容來引導同學們的愛國情感,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例如:中國民間美術等,它蘊含著勞動人民的智慧,濃縮了中華民族文化,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內容廣泛,技藝精湛,風格獨特,為世界罕見,中國民間美術在漫長的創造過程中不斷發展變化,直接反映了特定歷史條件下人民的生活狀貌、社會風俗和思想情感。為人民所喜聞樂見,成為華夏民族美術傳統的源泉。這可以使同學深深感覺到民間美術是一個豐富和珍貴的藝術寶庫,使同學們在親自動手中了解民間藝術,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感,使他們在自覺和不自覺中接受耳濡目染的熏陶,打下良好的審美意識基礎,雖然有些作品(如剪紙等)屬土俗藝術,但它卻與所謂「高雅」藝術具有同樣審美價值,是我國民族美術和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這同樣能使學生獲得美的感受,達到美育之目的。 在新教材中,工藝課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內容種類很多,有包裝、折紙、紙塑、樹葉拼貼畫、賀卡製作等等,佔美術課內容的40%左右。在工藝課中,不僅要教學生製作原理和製作方法,還要對學生進行愛藝術、愛勞動及愛集體的高尚情操的培養。如在《剪貼風景畫》一課中,通過用色彩紙剪貼風景,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教育,同時在動手製作過程中,使學生懂得勞動創造了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我們周圍的一切都是勞動人民用雙手辛勤創造的,為了更加幸福、燦爛的明天,我們應該愛勞動、愛人民、愛藝術,刻苦學習,運用我們學到的知識,動手創造美好未來。 又如,在上《封面設計》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充分地了解設計、包裝的重要作用,我先給學生講了一個故事:「某山區出產豐富的土特產,那裡的野生蘑菇質量很好。以前是用麻袋來裝的,賣得很便宜,由於外觀不美,還賣不出去,那裡的農民很窮。後來,有一個農民的兒子考上了工藝美術學校,畢業後回到家鄉,他把野生蘑菇改成250克一袋的小包裝,還專門設計了漂亮的圖案和商標。由於商品的外觀很美,蘑菇的銷路很好,而且比原來的價格提高了不少,山區的農民開始富起來了,大家都感謝這位大學生。」學生受到了啟發,然後出示幾件商品的包裝和有關的圖片資料。我又適時地放上音樂,很多學生都感激這位大學生。欣賞完後,我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為什麼同樣的蘑菇,有了美觀的包裝後,不但價錢賣得貴,而且人們反而要爭著買?有的同學說:「漂亮的包裝人人喜歡,看到這么好的商品當然要買嘍。」還有的同學說:「要感謝這位大學生,知識就是能創造財富。我們現在要抓緊時間學習,學好知識和本領,將來也要為家鄉出力。」聽,說得多好呀!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激起學生的情感,較好地完成了德育的滲透。四、 在美術綜合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 美術綜合實踐活動是美術課教學的主要形式之一,可以在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使美術課的教學具有育人功能。為了配合我校德育處組織的各項主題活動,我讓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發揮自己的特長,將自己親手繪制的一幅畫或新年賀卡送給可敬可愛的人;還讓他們畫家鄉的小橋流水。這樣既深化了主題活動,又使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發揮自己的美術特長。寓教育於活動中,愉快和諧地滲透德育。 中學美術教學中的德育不同於思想品德課中的直接道德說教。它是在進行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的同時進行的,它會起到「潤物細無聲」的神奇效果,不亞於一切思想品德課的滲透。綜上所述,在美術教學中,我們應該全方位地滲透德育,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一切線索和資源,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讓學生感到美本身就是一種心靈的凈化。寓教於情感、趣味、娛樂之中,使學生的情趣受到陶冶,道德受到影響,心靈受到凈化,智慧受到啟迪。做為一名美術教師,只有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了藝術教育的教育功能,才無愧於「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美稱
❹ 如何在美術拓展性課程教學中,採用多種教學方法策略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有效欣賞的策略研究方案及總結
一、課題的提出背景及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美術課程標准》提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
2、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
3、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4、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
5、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
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本美術教研組確定了《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有效欣賞的策略研究》這一課題。小學美術欣賞課業在美術教學中佔用的課時雖然最少,但教與學的矛盾卻常常比較突出,因此也是美術教學中的難點所在。美術欣賞教育能全面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發展。《課標》中指出「美術教育在於激發學生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美術欣賞是學生通過對大自然、美術作品、生活環境的感受、想像、體驗、理解和判斷等一系列相互聯系的心理活動,達到以美促知,以美啟智,以美怡情,以美促能的教育效果。從而獲得終身的、可持續的審美創造力。如何提高欣賞課的教學質量,值得我們美術教師去研究和探討。
二、課題界定、理論假設
(一)小學美術欣賞的概念界定
欣賞:欣賞就是從一個作品中發現有意義的地方,慢慢去品味,得到一種很愉快的感覺,是個看似簡單卻十分深奧的東西.
美術欣賞:美術欣賞是對美術作品進行欣賞,是運用感知、經驗和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從而獲得審美享受,並理解其作品背後的藝術現象的活動。
美術欣賞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課業形式,它和繪畫及工藝教學組成完整的教學體系。從美術教學總的目標和任務出發,欣賞教學在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同時,還應重視思想素質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把他們引向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發展的道路。
(二)理論假設
1、眾所周知,審美教育是學生全面發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羅克韋爾肯特曾說過:「藝術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們更深地懂得生活,進而更加熱愛生活。」
馬克思曾引用黑格爾設想的一個生動比喻,來說明人類在創造活動中實現其本質力量叫產生的愉悅:一個小男孩,將一塊石子投入水中,他看到水的漣漪不斷變大,他欣賞自己的創造,從中得到無比的欣喜 …… 學生從中獲得審美喜悅,正是和藝術再現世界相對應的,即熟悉,親切,又陌生新鮮的心靈體現,學生獲得知識是一個主動發現過程,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
2、莎士比亞在《風月通鑒》中曾經寫道:人們齊心贊賞新玩具,不理會他們是用舊物捏成,寧願歌頌鍍金的劣貨,不願欣賞蓋了灰的金泊。
因此,作為美術教師,我們的任務不僅僅是在課堂上欣賞好一張畫,一件工藝品,而更重要的是帶動學生能獨立的去認識美,有選擇的接受新的觀念。
三、研究目標
1、通過研究,教師把藝術作品作為審美對象並以情感為主導因素,引導學生認識事物,理解、欣賞其內涵。
2、通過研究,從兒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發展方向來分析掌握兒童的欣賞習慣和欣賞特徵,運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引導孩子提升美術欣賞能力
3、通過研究,根據美術欣賞教學的目的、任務及自身的特殊規律,靈活運用教材,善於結合實際培養、提高學生欣賞能力。
四、研究的對象、方法及過程
(一)研究對象
本課題研究的對象小學五年學生為研究對象,以美術課堂教學及美術興趣活動課為載體進行研究。
(二)研究過程
1、准備階段:2010.3月至2010.4月.
(1)調查美術課堂現狀,了解學生美術欣賞興趣
(2)收集資料、學習理論
(3)撰寫課題申請報告
(4)嘗試研究
2、具體實施階段:2010. 4月至2010. 9月.
(1)撰寫開題報告,調整課題實施計劃。
(2)繼續收集文獻,充實理論基礎.
(3)進行美術欣賞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究.
(4)撰寫中期報告,調整實施方案.
3、總結成果階段:2010.9月至2010.12月.
(1)全面總結,歸因分析
(2)撰寫課題研究報告
(3)整理研究論文、教學案例等資料
(三)研究方法
採用調查研究法、訪談法、比較法、問卷調查法、經驗總結法、文獻資料法、現場觀賞法、案例分析法等開展研究。
五、研究內容
1、在欣賞課中凸現人文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等新的教學理念,對相關資料進行調查、整和與研究。在實踐教學中提倡要注意營造適合培養學生創造性的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
2、積極引導學生參與美術欣賞學習,逐步提高審美能力,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開發學生智力。
3、課堂教學整體優化,重視多媒體等等不同教學方式的相關資料的調查、研究。
4、在直觀教學原則的基礎上進行兒童美術欣賞教育的探索,加強直觀教學,注重引導學生對美術學科的認同,增強學生對提高美術欣賞能力的重視。
5、美術第二課堂的確立。如:美術興趣小組的建立;校園文化對美術教學的重視;家庭美術學習氛圍的創造;
六、實驗研究保障 :做到了研究任務,制定了學習研究制度,每學年都走出去,學習借鑒其他學校的先進經驗。
七、研究需要注意的問題和反思。
我們所提出的「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研究」在研究中雖體現了一定的優越性,但也有必須努力加強與改進的地方:
(一)在美術欣賞中,教師往往在課始出示範作後,便一講到底,造成教師投入,而學生漠然的尷尬場面,欣賞成了「講賞」。美術欣賞是主客體的統一,欣賞活動必須依賴學生主體的直接參與,才能激發學生欣賞的情意、獲得深刻的體驗。教師過多、過細的講解,既不利於學生對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於學生欣賞能力的養成。同時也忽視學生創造個性的培養,有時會埋沒了部分學生個體的創造思想。
(二)教師在欣賞教學過程中會忽略作品的背景及創作的社會生活。欣賞要達到教師的理解與學生的體驗相結合;介紹作品的背景與作品內在藝術性與學生的情感體驗相結合;達到 「內外」結合,逐步豐富學生的知能結構,提高對藝術形像的審美感受能力。
(三)如何將美術欣賞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的課內外活動、及其他學科有機結合起來,還需我們進一步的研究。
八、課題研究的初步成效
通過一年時間的實驗和研究,教師和學生都欣喜地感受到了其效果的顯著,特別是對學生的美術欣賞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豐富了學生的視覺語言,受到了學校各教師和學生的高度重視。
(一)學生方面
1、逐步培養學生美術欣賞的審美能力。
審美能力的高低對一個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和發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小學生自身要加強美學知識的學習,增加審美知識的積累,明確什麼是美,什麼是審美,為什麼審美,努力把這些基本的審美知識弄清楚了,才能為審美能力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欣賞教學中,看、講、辨、談這四種教學方式在作用過程中有一種相互聯系、相互補充、滲透的關系,,高年級欣賞評述教學則以「辨」、「談」為主,「看」、「講」為輔的教學形式,著重培養學生逐步形成提高視覺感受能力,掌握運用語言、文字和形體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認識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審美能力。
要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還要在平常多加強對藝術作品的欣賞,比如說音樂、舞蹈、歌劇等等,還要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藝術修養。只有積累更多更廣泛的知識才能逐步積累自己的審美經驗,才能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同時,平常生活中要注意多觀察周圍的世界,在觀察中要善於用眼用心用腦去觀察,使審美能力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逐步提高起來。
通過對美術作品的欣賞,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更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使學生逐步成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和健康的審美能力、欣賞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同時,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欣賞課在教學時喚起了學生的生活聯想,補充了必要的審美經驗,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
2、運用提高美術欣賞評價的能力。
藝術的審美價值是建立在實踐價值基礎上的,具有客觀性。通常的美術欣賞可缺少切身的體驗欣賞作品所帶來的愉悅和深刻感受。因而在校園宣傳窗開辟美術欣賞專欄,展示學生優秀作品,組織學生觀看畫展和有關美術方面的錄象等等。通過各種途徑,逐步提高他們對美術作品從內容到形式、從思想性到藝術性的欣賞評價的能力。
美術欣賞是在主體參與下進行的,個人的視野和知識經驗決定了評價具有主觀成份,這些成份造成欣賞活動的復雜性,也造成評價難於統一。教師在講解作品前,首先對自己的判斷作內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審美的和非審美的成份。在教學中,把自己的判斷從推測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去感知和評價作品。如,「我體驗到……」和「我感覺到……」等非定性語氣。使學生覺得教師的評價也並非是權威的和終極的。於是,學生也會進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應代表自己個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暫時的情緒和突變的東西,或是片面的判斷。將自己的判斷和他人的判斷進行對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評價哪些方面符合多數人的意見。如此反復開展教學評價活動,使學生養成自覺驗證判斷,減少盲目沖動的評價,使評價達到主客觀的統一。
3、實踐提高學生的繪畫技能
我們的學生由於有著不同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因此他們的想像思維和繪畫水平也各不相同。課後,我會盡可能多地去接觸自己的學生,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和畫畫習慣,幫助他們尋找自己的不足、正視自己的不足、彌補自己的不足。例如,當我發現有個學生的造型能力比較弱時,我不會對他的作品,提出一些過高的要求。因為這樣不僅增加了他的學習負擔,更會讓他因此厭惡繪畫。所以在平時的美術課上,我讓他在一段時間內只要完成事物的基本形狀便可。除此之外,我還會再找一些簡單易學的圖片資料,讓他欣賞、臨摹。這樣他也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繪畫領域也能找到屬於他自己的那片天空。等到時機成熟以後再對他的作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於造型能力相對弱的學生,我不僅要耐心進行個別指導,盡可能多地鼓勵他們,還要提供一些適合他的圖片資料,拓寬他們的思維。
在平時的美術課上,我也注重增強學生繪畫的靈活性。讓學生將自己的作品盡可能地畫大,或適當的畫一些彎曲幅度特別大的線條。學生在美術欣賞過程中也能將學過的知識用起來,這更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繪畫技能。
4、滲透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新課程標准注重對美術語言以及美術界的發展規律等基礎性內容的學習;充分利用和開發校內外美術課程資源,增加課程的多樣化,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這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為學生的自我提升鑒賞能力打下基礎。
美術鑒賞活動是對美術作品的再認識、再創造的過程,美術作品本身通過外在的現象、色彩等畫面因素及由此而產生的各種作用於人的可感因素共同傳達著豐富的信息。美術作品所包含的信息層次異常豐富且有一定深度,鑒賞者因個人閱歷、文化層次、生活環境等的不同存在著個體差異,鑒賞者主觀上的好惡、藝術上所持觀點及與原作者創作時想法的差異也影響著對作品的認識和理解。美術作品的多樣性及鑒賞者的差異性要求美術鑒賞能力的培養必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並且重在能力的培養而非知識的灌輸。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改變學生的一些觀念,培養他們勇於開口、敢說真話的良好品格及敢於向權威提出疑問的精神。並且結合每個人自己的經驗背景,對美術作品作初步的評價,老師所要做的是繼續豐富充實他們的經驗世界,並且給他們一個衡量藝術的天平。在我們創造的這個融洽、平等的師生關系的課堂上,學生暢所欲言,他們自我感覺到了對美術作品也有自己的鑒賞能力,這為深層次的鑒賞做好鋪墊。
(二)教師方面
美術欣賞課是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源泉,是培養學生認識美、欣賞美、發現美、表現美、進而創造美的重要環節。小學美術教師應該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識水平,並且注意課堂教學語言的運用;嘗試改變固有的教學方法,採用新的教學手段,上好小學的美術欣賞課。
1、美術教師應該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識水平。
美術欣賞課所涉及的知識面很廣,幾乎涵蓋了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甚至是科學等學科;而且欣賞課可以欣賞的作品種類繁多,如國畫、油畫、雕塑、建築、工藝美術、園林等。面對如此豐富的內容,教師必須博覽廣學。所以,作為美術教師,應平時就注重廣泛收集查閱資料,對美術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作品的思想性、作者的生平、主要事跡等都要進行認真的提取、融於作品介紹之中,在此基礎上,若能在教學時選擇一些適當的音樂來烘托課堂氣氛,創造美的意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將更能使學生對美術欣賞課產生濃厚的興趣,認為欣賞課富有情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2、教師也要注意語言的藝術。
所謂「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好的引言所帶出的藝術魅力既是學生的學習動力,也是使學生對美術欣賞產生興趣的辦法之一。「萬事開頭難」,一堂出彩的美術欣賞課,首先就是要將學生的注意力完全地吸引到所要欣賞的作品上來。在此,就必須要求教師要在短短的幾句開場白上進行仔細推敲,既要符合學生的口味吸引學生的注意,又能與所要欣賞的作品聯系起來。所以,美術教師也應該加強自身的美術及美術教學能力的修養,提高自身的美術素質,同時也必須精心准備教案,並且重視對學生的審美情操的培養,積極地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一個美的環境。在此,教師應該積極運用自身的語言、教態、知識和各種形象的手段(如投影、范畫、故事、音樂以及各種現代化教學工具等)通過有聲、有色、有形的環境氛圍,使學生在處於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從而提高學生審美意識和欣賞能力。例如:在指導學生欣賞中國美術作品時可以這樣來引導學生進入狀態:這節課,我們將有一個機會去了解我國的稀世珍品——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圖》以及規模宏大、被世界稱為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另外我們還將欣賞到著名的雲岡石窟大佛。這節課,我們將通過對這些文化遺產的欣賞、分析,去了解一下我國歷史上一些著名的美術作品,去認識祖國豐富的藝術文化遺產。這樣啟發,使學生對新課和教師要講的內容產生興趣和好奇,可以增強學生們求知的願望。
3、改變教學方法,嘗試新的教學手段,來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是優化欣賞課的辦法之一。
通常的欣賞課,全靠教師講解,教學方法呆板,效果並不佳。現在,教師可以結合新的教學理念,採取一系列的新教學措施來提高美術欣賞課的教學質量,例如:讓課堂與平時相結合,給學生布置「課外作業」,也就是讓學生在業余課後自行搜集美術資料;可以這樣來操作:讓學生任選一幅自己最喜歡的畫,要求學生加上自己對這幅畫的簡單評語或是自己的理解,內容和形式可以不限。這樣既能教會學生學會自己欣賞,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對美術欣賞產生一定興趣;還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可以一舉兩得。另外在學生為美術作品寫評語時,必然會使學生的審美與評價相結合,這樣可一通過評價美術作品來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動腦思考而不是一味的接受教師的給予,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❺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美術課本的第五課是什麼課題啊
小學美術第七冊教案
補充課 期初准備
學習目標:
•通過觀看與欣賞美術畫冊,學生初步了解教材內容,對新學期美術學習任務有一個大體的認識,激發學習的慾望,樹立學好美術的信心。
•說說自己對美術學習的希望和打算,交流心得。
•明確本學期的美術學習要求以及具體的要求和注意事項。在日常生活中做有心人,注意收集一些廢舊材料。
重點難點:
•觀看、欣賞新教材,初步了解學習內容,明確學習目標。
學習准備:
•教師准備——新學期書本、同學以往的作業和作品。
•學生准備——彩色水筆。
教學過程:
•回顧與總結:
1、學生分成4——6人小組展開交流,回憶自己的暑假生活,再互相合作用簡潔的線條和色彩繪制一幅「暑樂圖」,選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學做匯報。
2、在組長的組織下對三年級的美術學習及相關的活動進行討論,對自己的表現作出評價。
3、發表自己對進入四年級學習的想法,說說具體的打算。
•欣賞與了解:
1、學生採用摸、看、比、說的形式觀看新書,初步的了解新學課本,同桌同學相互交流一下:
(1) 這本新的美術書與原來的有什麼不同?
(2) 你更喜歡那一本?為什麼?
(3) 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課?為什麼?
(4) 你希望老師用怎樣的方法來教?
(5) 你認為學好美術課要作好哪些方面的准備?
2、以小組競賽的方式,在老師的組織下,將練習畫本上的畫紙一一上繳,集中擺放,看哪一組收繳得又快又齊。
3、聽老師提出的新學期學習要求。
(1) 每次課前准備好美術用品和工具。
(2) 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時注意收集一些廢舊材料。
(3) 保持作業時的教室整潔。
(4) 針對各班特點所提出的不同要求……
教學後記:
第一課 賀卡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欣賞各種有特色的賀卡,工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審美意識。
操作目標:學生能夠選擇身邊的各種材料,大膽地設計賀卡,體驗繪制的樂趣。
情感目標:在賀卡作品中表達自己美好的祝願,增進情感的交流,傳播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賀卡的結構形式。學生認識、了解各種個性賀卡,並能動手繪制一張。
教學難點:賀卡的設計構思,材料運用的巧妙,作品有創意。
課時:2課時
課前准備:
師生共同收集各種有個性的賀卡,准備製作賀卡的紙張、廢舊材料及剪刀、雙面膠等工具。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向學生介紹為朋友、老師、長輩祝賀生日、新年等應該怎樣做,送賀卡是一種最常用的方法,如果能自己設計製作一張賀卡則更有意義。
(二)展示課題:做賀卡
說明:結合實際生活來引出課題,可使學生更有學習的興趣,從而產生學以致用的願望。
(三)出示一些賀卡的實物供學生觀賞。通過分析讓學生掌握賀卡的形式可分為:
賀卡的結構:單頁式 折疊式 開門式 立體式 抽動式異型式等,賀卡的內容可分為:
賀卡的種類:生日賀卡 新年賀卡 尊師卡 聖誕卡 祝賀卡 友誼卡 電子賀卡 邀請卡等
說明:
以實物展示,邊欣賞邊講解,讓學生有一個深刻的印象,同時也為以下的課堂作業做好准備,增加學生的創作靈感。
師生共同交流收集的各種賀卡,分析作品的材料運用及表現方法,激起創作的熱情。
(四)賀卡的設計方法及製作過程。
1、根據贈卡的目的的選定賀卡的類型。
2、根據內容構思適合的圖案內容。
3、裁取紙張,折疊成賀卡形狀。
4、用鉛筆描繪構思好的圖案及文字等。
5、上色,應根據圖案內容確定色調。
6、修剪外形或開挖窗口等。
7、填寫賀詞、贈言。
說明:這些步驟是設計一張賀卡的一般方法,教師在講授時一定要邊示範邊講解,讓學生直觀地了解賀卡的製作過程。
(五)學生作業,巡視指導。
1、學生可自行選定賀卡的類型及形式。
2、根據所定賀卡,設計圖案色彩及外形。
3、每個學生應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才能,獨立完成賀卡的設計與製作。
4、在巡視過程中要重點幫助設計有困難的學生,啟發他們的創造思維,從而順利完成作業。
說明:由於是要求學生獨立設計完成作業,所以教師應該著眼於輔導學生根據方法步驟,設計並製作完成作業。
(六)完成作業,分析講評,總結本課教學情況。
1、選取3-4張好的作品,請作者從構圖、色彩、表現手法、表現心情等方面講解。學生評價,部分有代表性的作業展示評比。
2、分小組欣賞,每組選1-3張作業展示在黑板上,介紹挑選原因。(要多分析每張賀卡的優點,加以表揚。還可請小作者講述一下設計思想。)
3、表揚學生的創造性勞動及成果,鼓勵學生繼續努力。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題回顧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平時主要用哪些美好的方式進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呢?」
學生:「當朋友過生日時,我會買一個精美的禮物送給他!」
學生:「我除了買一份禮物外,還會送給他一張賀卡!」
教師:「剛才這幾位同學都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想法。新的學期開始了,同學們都有哪些美好的祝願送給老師或朋友呢?
學生:「馬上到教師節了,我自己製作賀卡送給老師。」
教師板書課題:傳情達意的節日賀卡
二、 講授新課
*賀卡的內涵與製作意義。
賀卡是架起友誼的橋梁,賀卡是聯系親情的紐帶。」
今天,我要送給全班同學一份珍貴的禮物。」(教師用三分鍾的時間把課前准備好的材料,製作成一張特大的賀卡,然後展示在黑板上。)
教師:「祝全班同學:學習進步,天天快樂!
聆聽大家的發言,感受情感的互動。
三、探索活動
1、 啟迪學生發現美。
教師:同學們,生活中那些廢棄的材料可以用來製作賀卡?請各小組先討論,然後每組推選一名同學發言。
第一組:「我們組的同學認為那些紙做的手袋,還有漂亮的包裝紙、包裝盒都能用來製作賀卡。」
第二組:「我們組認為那些吸管、毛線、乾花都可以用力來製作賀卡的圖案和文字。」
第三組:「我們組認為布條、樹皮、繩子也可以用來裝飾賀卡。」
第四組:「我們組認為塑料材料、過期的日歷、畫報、掛歷、吹塑紙、牙簽都可以用來做賀卡。」
教師:「各組的意見都很好!說明同學們發現了我們生活中的這些材料都是可以利用的。」
2、引導學生欣賞美。
教師:請大家翻開課本第1-2頁,我們一起來欣賞各種各樣的賀卡。
教師:「大家看了這些不同的賀卡,一定會有許多想法。再過幾天就是教師節了,按照習慣大家要贈送賀卡,我相信你們一定能製作出各種各樣的賀卡。」
展示課前准備的各種廢舊材料及紙張,探討如何運用到作品
中。鼓勵學生自由、3、體驗材料:大膽地想像設計,體驗創作的樂趣。
四、課堂作業:指導學生創造美
教師布置作業:現在大家根據自己帶來的材料,運用簡單的剪、貼、揉、卷、折、撕等各種方法繪制一張教師節賀卡。
教師巡迴指導,參與學生的設計與製作 。
五、展示學生課堂作業,討論。
在賀卡空白處寫上祝福的話語,欣賞評析不同風格的賀卡。教師:「好!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已經製作好的賀卡。」教師把學生已經完成的賀卡展示在黑板上。
教學後記:
第二課 誘人的瓜果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啟發學生去觀察、體會、表現各種瓜果的外形、顏色等。
操作目標:能夠用色彩大膽表達自己獨特感受,創作出有情趣的畫面。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創造力,體驗生活美。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用多種給畫形式與色彩表現瓜果,體驗藝術的美感。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能突破瓜果常規的造型與色彩,進行大膽的想像與創作。
課時:1課時
課前准備:
學生:畫板、自己喜歡的瓜果、自己准備的表現工具。
老師:多媒體課件、幾幅多種形式的繪畫作品。
教學過程:
方案1:
1、 導入。
a. 游戲:你畫我猜(一個學生簡單地勾畫出一個瓜果的線條,其餘同學猜出瓜果的名稱)
b. 揭示課題:誘人的瓜果。
2、 新授。
a. 看顏色、說瓜果。請學生根據各種不同的顏色說說可能是哪些瓜果?
b. 走近大師的畫。引導學生欣賞瑞典當代畫家格利斯的繪畫作品《靜物》。
c. 欣賞夥伴的作品。通過欣賞課本中或生活中小夥伴表現瓜果的作品,學習表現方法,激發表現激情。作品中的瓜果是如何表現的?(繪畫、剪紙、拓印等)
d. 教師的范畫或出示相關作品,激發學生的創作激情。
e. 讓學生思考自己可以怎樣去表現各種各樣的瓜果,交流討論。
f. 作業布置:每個學生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表現各式瓜果。
g. 教師巡迴指導,學生作業。
3、 小結。
作品展示:通過各種途徑(懸掛、粘貼、贈送等)。
學生通過自評、互評和教師點評,評選現最佳創意獎、最佳作品獎。
4、 課後拓展。
a. 嘗試用課上沒有運用過的其他方法來表現瓜果。
b. 學一首和瓜果有關的英文歌曲。
方案2
1、 運用猜謎的形式導入新課
如:一顆又一顆,顆顆玉珠綴碧蘿。不是珠寶不能戴,甜甜滋味人人愛。(葡萄)
2、 課件展示各種瓜果
請學生著重說說它們的顏色、外形以及自己對它們的美的感受。
3、同伴分享:
拿出自己帶來的水果,嘗一嘗然後再說一說它的外形和顏色各有什麼特點,你為什麼喜歡它。
4、欣賞與評析
欣賞課本中大師和其他小作者的作品,說一說他們的畫給了你什麼樣的感受?他們為什麼要採用這樣的表現形式?他們在努力地想用作品表達什麼情感?
5、小組交流討論
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表現瓜果?你想用什麼方法來表現呢?
6、學生作業,教師巡迴指導
展示評議作業:學生自評、互評與師生共評結合。
7、總結
課後拓展:給爸爸媽媽說你畫中的故事。
教學後記:
第三課 瓜果的想像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了解瓜果在大小、形狀、色彩和質感等方面的不同特點。
技能目標:能掌握切挖、拼接、鑲嵌、組合等多種方法設計製作作品。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感知美存在於生活之中,激發學生大膽參與和積極創作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啟發學生充分利用瓜果本身的大小、形狀、色彩進行充分想像,能巧妙地運用拼接、切挖、組合等方法進行製作。
教學難點:能創造性地使用材料,大膽想像。
課時:1課時
課前准備:
教師准備:Flash課件《瓜果也美麗》;實物投影儀及視頻展示台;布置好展台「我的瓜果變變變」。
學生准備:各種各樣的瓜果、蔬菜,牙簽、小刀、雙面膠等工具;水彩筆、水粉顏料、汕畫棒、材料紙等。
教學過程:
方案1:
(1)導入(看一看)
①播放Flash課件--《瓜果也美麗》片斷(逐步演示播放並配解說詞)。
「我本來是個長得圓圓胖胖的大蘋果,又香又甜。有一天,我的主人對我說:喂,你想不想變得漂亮一點?我可以幫助
你!於是,我高興地答應了。看,我變了(用兩顆黑白紐扣裝上眼睛)--又變了(貼上了用橘子皮剪成的翹嘴巴)--繼續變(頭上插上了一些小碎花)--哈哈!我變成一個漂亮的小姑娘。
②提問:
c. 誰來說一說這個蘋果是怎樣變成一個漂亮的小姑娘的?
d. 你又可以把它變成什麼呢?
③繼續演示課件,並揭題: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就是把我們帶來的各種好吃的瓜果變一變、打扮一下,看看誰把瓜果打扮得最新奇、最有趣、最漂亮(播放課件--《瓜果的想像》)。
(2)討論、探究方法(想一想)。
①教師引導:看了剛才教師播放的內容,你學到了什麼方法?
②學生:有添加五官的、有把水果切割分開的、有在瓜果上挖出口子的、有把挖掉的部分加在另外部分的……
③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有添加、切割、切挖、擺放、拼接等方法。
(3)「誰是最佳設計師」(說一說)
①教師:通過剛才我們總結的方法,再看一看你們今天帶來的各種瓜果材料,誰已經有新的主意了?
②每組請一位學生講述自己的創意與方法。
(4)「大家一齊來設計」(運動手、說一說、做一做)。
學生分別根據自己帶來的材料設計,教師巡迴指導,關注學生的製作過程,肯定並鼓勵新奇的設計及大膽巧妙的組合,並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完成製作任務。
(5)「請問你最欣賞誰的作品?」(議一議)。
①將學生設計的作品擺放在一起,大家一起欣賞,說一說自己最喜歡誰的作品?為什麼?
② 教師以欣賞的口吻引導學生發現同學作品中的新方法,重點介紹有新意的、別具匠心、與眾不同的新穎作品。
③ 教師小結:同學們的想像真豐富,把本來平淡無奇的雙手巧妙加工,有的變得有趣,有的變得非常可愛,有的又變得非常漂亮。其實,美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我們敢於想像,敢於動手實踐,敢於創造,生活一定會變得更美好!
方案2:
(1) 小組討論
布置學生帶一些奇形怪狀的蔬菜和瓜果來,課堂上可以分成小組討論這些蔬菜、瓜果像什麼?
(2) 介紹方法
❻ 如何上好初中美術欣賞課 課題界定
新美術課程標准首次提出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概念,其目的是強調通過學生親自參與美術活動來體驗和感受活動的價值,從而形成自己的藝術和價值觀念。美術欣賞是一項審美活動,它需要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如觀察、判斷和想像來感悟美術作品,這種活動更需要個人的審美感受和情感的體驗。
長期以來,美術教學一直都停留在以傳播一些基本技能為目的的狀態上,遇到欣賞課,也僅對於作品的創作背景和象徵寓意及歷史事件等,很少引導學生去進行分析、評論,這無疑就限制了學生的藝術想像力和大膽評論對象的能力。學生由於生活閱歷、審美經驗、知識修養的不足,能對美術作品積極主動地欣賞是比較困難的。
對於初中美術課型中的欣賞課,學生每次都感到無所適從,不知從哪入手,教師講解很累。怎樣才能讓學生產生興趣,掌握一種規律或方法,真正體會到藝術的魅力,同時減輕教師的負擔。
二、課題研究的方法與過程
(一) 2011年9月為課題申報立項與研究的准備階段
1. 2011年9月通過課堂調查的形式了解學生對學習欣賞課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內容;確立研究方法,制定研究方案;進行課題申報工作。同時開展資料收集和整理工作。
2. 利用圖書和網路資源進行大量的資料查閱和整理工作,為欣賞課教學提供理論上的支持與幫助。並結學生實際,初步進行嘗試教學,為下一步的研究積累經驗。
(二)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是試驗研究的實施階段
1. 2011年10月,對學生的知識積累情況進行了解。
2. 2011年10月,研究進入實施階段。這一時期我們根據校課題研究的規定,在校內建立了博客,針對課題研究的內容,結合教學活動,定期撰寫教學反思並上傳到網上,與其他課題組成員進行網上交流,相互學習課題研究經驗,並定期參加校課題組組長會議,聽取專家的指導與課題主管領導的工作安排。
3.精心編制導學案,在研究過程中不斷完善,修改導學案,嘗試多種教學方法,積極書寫教學反思、認真收集資料,並於2012年3月份順利通過了學校教科室對立項課題的中期驗收
4. 2012年5月6,研究告一段落,對學生的收獲進行了對比分析,得出試驗結果,證明了試驗研究的預期效果。。
(三)2012年5月6月,為研究的總結階段
對本課題的試驗研究進行分析總結,對平時的教學實踐和教學研究中所積累的教學反思和階段性小結等資料進行歸納、分析。撰寫課題結題報告。
三、主要做法與經驗:
(一)主要做法
1.注重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和欣賞的積極性的。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要想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就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初步了解學生對美術各門類的了解程度,及興趣點。
發現學生對美術的了解僅停留在漫畫和動畫片方面,因此我准備就從漫畫和動畫片入手。
方式:欣賞動畫作品、談感受最深的動畫形象,
(2)嘗試簡單評價動漫畫形象特徵
從動態、表情等方面入手
(3)描摹自己喜歡的,簡單的動漫畫形象。
以簡筆畫的形式,有表情到動態
(4)及時運用激勵性評價培養學生自信心
學生多半有為難情緒,及時的鼓勵能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激發學習的慾望。
2. 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感受與技法相結合的欣賞方法
(1)介紹一些學生耳熟能詳的繪畫作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了解欣賞的方法。
(2)讓學生多說多聽,培養學生的表述能力
(3)由淺入深的分析作品的技法,帶領學生逐步了解美術技法的表現。
(4)嘗試讓有能力的學生運用美術的表現技法再現作品,以便加深對作品的深入理解。
(二) 獲得的經驗
1.通過本次研究實踐,增加了學生對藝術作品的興趣。
2. 通過本次研究實踐,幫助學生初步掌握欣賞作品的方法。
3. 通過本次研究實踐,幫助學生建立了學好美術的信心。
4. 通過本次研究實踐,也帶動了我對美術教學方法的深入思考。
四、存在的問題和今後的設想
1.堅持推進本課題的研究。
2.如何把欣賞的內容運用到創作中去。
❼ 高中美術研究性學習有什麼課題
21世紀,我們正經歷著由工業文明向信息文明轉變的時代,以網路為 媒介的信息技術全面進入人類活動。多媒體與超文本技術結合通過網 絡的交互方式,極大地推動了傳統文化向網路文化轉變。在網路中, 人們可以把抽象思維能力和切身情感體驗結合起來,促進科學和人文 的直接結合,促進文化的加速發展。網路技術不僅提高了人們獲取知 識的速度和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強烈沖擊和改變人們的教育思想觀念,改變了教育教學的環境、過程和方法。
高中美術欣賞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塑造學生的品格,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完備學生的知識修養以及發達其心智、開發其潛能都具有重要意義。在信息時代,我們高中美術教師應當與時具進,研究更加適應時代要求、更適合現代學生性格特徵的新教學模式。
依據新的國家課程標准,在美術教學中倡導愉快教學、自主教學、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綜合學習。我在高中美術欣賞教學中,依據現代高中生極具個性和創造性的特徵,集合網路資源和技術,引導學生在美術欣賞過程中實現研究性學習作了一些探索。
一. 首先要正確理解「網路環境」
網路資源的知識包容量巨大、覆蓋領域廣闊,是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獲得知識源泉的寶庫,具有資源無限開放性和共享性,它彌補了其他媒體傳播方式上的不足。表現在美術欣賞教學課上,網路就是博
物館、美術展覽館和圖片庫。同學們可以方便快捷地通過搜索引擎查找到所需要的作品圖片及其相關背景資料,並可以將學習內容下載保存,再通過軟體進行編輯處理,以供長遠研究學習使用。
以上只不過揭示了網路的資源觀、工具觀、媒體觀,也就是說將網路作為一種硬體的「物」,而網路技術在教學中運用的本質應當是強調學生學習生活的環境,即生命觀。在教學實踐中將網路技術與美
術欣賞課程的整合,以學生的學為中心才是網路環境下美術欣賞課研究性學習的核心。那麼,這就需要我們重新思考教師在網路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里的作用;學生在網路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
中的地位;以及網路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中,教師、學生與網路環境的相互關系。
二.教師在網路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里的作用
網路環境下,學生學習內容的開放性使學生的認識領域大為拓展,吸納知識的途徑由單一變為多元,教師不再是學生唯一的知識來源。
1.美術欣賞課研究性學習中,美術教師角色由知識的權威者轉化為學生課題研究的參與者與合作者。美術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的課題研究,教師經常深入學生課題組,了解他們的需要和碰到的難
題,教師和學生一起研究課題,隨時掌握學生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輔導。美術欣賞涉及科學知識領域和人文知識領域,在學科聯系中,美術欣賞與中學歷史、地理、政治、文學、物理、化學、音樂、生物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聯系。比如青銅器的冶煉工藝涉及金屬熔點和合金的概念;美術作品的時代背景與政治、歷史緊密關聯;美術作品的發祥地及作者的生活地域又與地理相銜接;花鳥畫中各類花鳥形體結構的理解完全依賴生物課學到的知識。在此過程中,美術教師不斷意識到自己的知識結構單一、知識面狹窄、對本學科與生活實際聯系 的漠視等問題,從而產生繼續學習完善自我的願望,這就需要不停地充實自己的學識修養,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課題研究,在參與中學習,在學習中指導,這樣也是教師責任心和學術胸懷的體現。
2. 美術欣賞課研究性學習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這種指導與傳統教學指導不同,課 題研究的答案沒有所謂的標准,甚至課題的提出也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自己列出。歸納起來,主要有①課題選題的指導②研究思路的指導③研究方法的指導④信息資料來源的指導。例如,我在中國古代山水畫教學中,教師先列出多條研究性課題:山水畫中詩情的體現、從山水畫里的樹種看現代環境保護、山水畫與古典音樂的聯系等十多條。學生可以選擇這些課題進行研究,也可以從中得到啟發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重新選擇課題,有的學生就自定了如:從山水畫看現代旅遊資源、山水畫里的名山大川、山水畫里的宗教氣氛、水墨山水畫在現代家庭裝飾中的品位等優秀的選題。在確定的選題之後,教師指導學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相關資料,下載保存後繼續分析直至完成分析報告。有幾位選擇《山水畫里的名山大川》為課題的同學,在網路資源庫中游歷了全國著名的名山大川,飽覽了以《溪山行旅圖》、《瀟湘圖》、《廬山高圖》、《華山圖》等為代表的歷代水墨山水名作,並且下載了這些山水畫圖片以及和他們相對應的實地照片和相關的文字說明資料,通過課後的編輯研究,得出中國名山大川不僅有極美的自然景觀,還具有極其深厚的人文背景的研究報告,他們還將課題延伸至與古代山水詩相聯系,更加感覺到我國古代文化精華的博大精神,提高了學習中國古典文化的興趣和審美品位,激發了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3. 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中,美術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促進者。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活動是分散的。各學生之間的能力也有差異,教師根據學生不同層次將學生編排成不同的課題組,並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困難。
三.學生在網路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里的地位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求學生在課程實施中自主地探究問題。學生個人或課題組在研究性學習中徵求各種意見後,由自己決定研究內容、方式,結果的表達展示方式。有這樣一個實例,園林藝術和山水畫是中國古代美術中不同門類的兩種形式,但是它們的那種親近自然、模仿自然、妙造自然的精神內涵將兩種藝術形式聯系起來,我們的高中生在學習時感覺到了這一點。教師應當不失時機
地引導他們對此建立研究性課題,學生們成立了課題組,作了具體分工安排,他們通過上網查找各類相關資料,不但查閱了著名園林建築的圖片和建築結構圖、研究了園林在中國的地域分布狀況、考證了園
林主人的文化背景和歷史變遷情況、下載了山水畫圖片與園林中的假山、水池、花木、建築的布局進行對比分析,甚至連園林建築內部陳設和匾額、楹聯的內容都不放過,將這些信息資料編輯,通過一系列對比之後驗證了課題。在圍繞美術欣賞為中心的課題研究中能積極思維、提出問題,對提出的問題查找理論依據,依靠自己查找的資料分析解剖問題最終做出可靠的評價。說明高中的學生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能夠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並能夠有效地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並達到終生學習的能力。通過對美術欣賞的終生學習,從而達到自身修養和審美水準的不斷提高。
四.網路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中,教師、學生與網路環境
的相互關系
網路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中,教師與學生是人―――人的關系,教師、學生與網路是人―――物的關系。教師和學生共同使用網路資源,教師也可以通過網路引導、指導學生的美術欣賞學習,學生可以通過網路反饋所學到的知識和學習知識的能力,這樣就形成了如下圖模式:(略)
現在網路交互的方式非常豐富,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BBS、QQ、E—MAIL達到交流。專業的美術論壇為廣大師生提供了相互學習的園地,也可以在專業論壇發表個人美術欣賞專著,譬如全國著名的七彩網美術論壇等,當然還有更加專業的藝術論壇,譬如建築論壇里的美術論壇等,都是人氣極旺的優秀論壇;QQ猶如網路電話,師生可以面對面、點對點直接對話;學生也可以把自己研究的成果或階段性成果及疑問編輯成超文本通過E—MAIL發到老師信箱,待教師閱讀完畢給與完善的答復;還有網路留言板,教師可以通過留言板布置研究方向、策略,學生通過留言板回答問題或提出問題,鎮江教育網里熱門網頁
教科教研里的藝術教育就有專門的留言板,為全市美術教師的業務交流、師生對話提供了交流平台。這些交流平台使得信息的傳遞和反饋得以迅疾和便捷。
網路技術為高中美術欣賞教學提供了資源庫,為高中生圍繞美術欣賞進行研究性學習提供了基礎,是高中生學會學習和學會終生學習、自主學習的堅強後盾,為我們所有高中美術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方便。那麼我現在思考的是如何結合高中美術欣賞教學課程優化網路資源,為學生研究性學習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作為網路時代的美術教師,我現在正在學習網路技術,准備建立自己的網頁,內容涵蓋高中美術欣賞各課,針對教學內容建立美術欣賞圖片庫、編寫自己的欣賞性文字、鏈接其他優秀的美術專業網站、建立網路留言板,在此基礎上體現自己教學思想和個性。這是一個工作量巨大但極具意義的工程,但我願意在新時代美術教學中對教學模式作新的探索,我們已經把眼光放眼到計算機遠程教育中,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學生能夠通過網路,在internet環境下學會欣賞美、鑒賞美、創造美。
❽ 0小學美術中國繪畫作品欣賞如何導入課題
這個好容易復啊,我教過這節制課。。。。。。。。
幻燈片或者實物把國畫的工具給他們看,,筆墨紙硯你懂得,這些是國畫的標志當然也是區分於其它畫種的標記,,,拿出來問:「它們可以做些什麼??有什麼用途。。」回答「。。。。」ok,說出事中國書寫繪畫特有的工具或(播放兩種圖片具象的油畫和寫意的中國畫)問用這些工具可以畫成哪種效果?提出問題,找舉手的讓他們選擇一下,然後講解一下,,,水墨畫源自中國等,,,可以深入一下講講中國畫的淵源,,,引入中國畫欣賞,,,,,,,,,,,
❾ 如何化解美術教學中的難點的策略研究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有效欣賞的策略研究方案及總結
一、課題的提出背景及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美術課程標准》提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
2、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
3、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4、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
5、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
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本美術教研組確定了《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有效欣賞的策略研究》這一課題。小學美術欣賞課業在美術教學中佔用的課時雖然最少,但教與學的矛盾卻常常比較突出,因此也是美術教學中的難點所在。美術欣賞教育能全面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發展。《課標》中指出「美術教育在於激發學生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美術欣賞是學生通過對大自然、美術作品、生活環境的感受、想像、體驗、理解和判斷等一系列相互聯系的心理活動,達到以美促知,以美啟智,以美怡情,以美促能的教育效果。從而獲得終身的、可持續的審美創造力。如何提高欣賞課的教學質量,值得我們美術教師去研究和探討。
二、課題界定、理論假設
(一)小學美術欣賞的概念界定
欣賞:欣賞就是從一個作品中發現有意義的地方,慢慢去品味,得到一種很愉快的感覺,是個看似簡單卻十分深奧的東西.
美術欣賞:美術欣賞是對美術作品進行欣賞,是運用感知、經驗和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從而獲得審美享受,並理解其作品背後的藝術現象的活動。
美術欣賞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課業形式,它和繪畫及工藝教學組成完整的教學體系。從美術教學總的目標和任務出發,欣賞教學在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同時,還應重視思想素質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把他們引向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發展的道路。
(二)理論假設
1、眾所周知,審美教育是學生全面發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羅克韋爾肯特曾說過:「藝術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們更深地懂得生活,進而更加熱愛生活。」
馬克思曾引用黑格爾設想的一個生動比喻,來說明人類在創造活動中實現其本質力量叫產生的愉悅:一個小男孩,將一塊石子投入水中,他看到水的漣漪不斷變大,他欣賞自己的創造,從中得到無比的欣喜 …… 學生從中獲得審美喜悅,正是和藝術再現世界相對應的,即熟悉,親切,又陌生新鮮的心靈體現,學生獲得知識是一個主動發現過程,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
2、莎士比亞在《風月通鑒》中曾經寫道:人們齊心贊賞新玩具,不理會他們是用舊物捏成,寧願歌頌鍍金的劣貨,不願欣賞蓋了灰的金泊。
因此,作為美術教師,我們的任務不僅僅是在課堂上欣賞好一張畫,一件工藝品,而更重要的是帶動學生能獨立的去認識美,有選擇的接受新的觀念。
三、研究目標
1、通過研究,教師把藝術作品作為審美對象並以情感為主導因素,引導學生認識事物,理解、欣賞其內涵。
2、通過研究,從兒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發展方向來分析掌握兒童的欣賞習慣和欣賞特徵,運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引導孩子提升美術欣賞能力
3、通過研究,根據美術欣賞教學的目的、任務及自身的特殊規律,靈活運用教材,善於結合實際培養、提高學生欣賞能力。
四、研究的對象、方法及過程
(一)研究對象
本課題研究的對象小學五年學生為研究對象,以美術課堂教學及美術興趣活動課為載體進行研究。
(二)研究過程
1、准備階段:2010.3月至2010.4月.
(1)調查美術課堂現狀,了解學生美術欣賞興趣
(2)收集資料、學習理論
(3)撰寫課題申請報告
(4)嘗試研究
2、具體實施階段:2010. 4月至2010. 9月.
(1)撰寫開題報告,調整課題實施計劃。
(2)繼續收集文獻,充實理論基礎.
(3)進行美術欣賞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究.
(4)撰寫中期報告,調整實施方案.
3、總結成果階段:2010.9月至2010.12月.
(1)全面總結,歸因分析
(2)撰寫課題研究報告
(3)整理研究論文、教學案例等資料
(三)研究方法
採用調查研究法、訪談法、比較法、問卷調查法、經驗總結法、文獻資料法、現場觀賞法、案例分析法等開展研究。
五、研究內容
1、在欣賞課中凸現人文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等新的教學理念,對相關資料進行調查、整和與研究。在實踐教學中提倡要注意營造適合培養學生創造性的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
2、積極引導學生參與美術欣賞學習,逐步提高審美能力,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開發學生智力。
3、課堂教學整體優化,重視多媒體等等不同教學方式的相關資料的調查、研究。
4、在直觀教學原則的基礎上進行兒童美術欣賞教育的探索,加強直觀教學,注重引導學生對美術學科的認同,增強學生對提高美術欣賞能力的重視。
5、美術第二課堂的確立。如:美術興趣小組的建立;校園文化對美術教學的重視;家庭美術學習氛圍的創造;
六、實驗研究保障 :做到了研究任務,制定了學習研究制度,每學年都走出去,學習借鑒其他學校的先進經驗。
七、研究需要注意的問題和反思。
我們所提出的「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研究」在研究中雖體現了一定的優越性,但也有必須努力加強與改進的地方:
(一)在美術欣賞中,教師往往在課始出示範作後,便一講到底,造成教師投入,而學生漠然的尷尬場面,欣賞成了「講賞」。美術欣賞是主客體的統一,欣賞活動必須依賴學生主體的直接參與,才能激發學生欣賞的情意、獲得深刻的體驗。教師過多、過細的講解,既不利於學生對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於學生欣賞能力的養成。同時也忽視學生創造個性的培養,有時會埋沒了部分學生個體的創造思想。
(二)教師在欣賞教學過程中會忽略作品的背景及創作的社會生活。欣賞要達到教師的理解與學生的體驗相結合;介紹作品的背景與作品內在藝術性與學生的情感體驗相結合;達到 「內外」結合,逐步豐富學生的知能結構,提高對藝術形像的審美感受能力。
(三)如何將美術欣賞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的課內外活動、及其他學科有機結合起來,還需我們進一步的研究。
八、課題研究的初步成效
通過一年時間的實驗和研究,教師和學生都欣喜地感受到了其效果的顯著,特別是對學生的美術欣賞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豐富了學生的視覺語言,受到了學校各教師和學生的高度重視。
(一)學生方面
1、逐步培養學生美術欣賞的審美能力。
審美能力的高低對一個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和發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小學生自身要加強美學知識的學習,增加審美知識的積累,明確什麼是美,什麼是審美,為什麼審美,努力把這些基本的審美知識弄清楚了,才能為審美能力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欣賞教學中,看、講、辨、談這四種教學方式在作用過程中有一種相互聯系、相互補充、滲透的關系,,高年級欣賞評述教學則以「辨」、「談」為主,「看」、「講」為輔的教學形式,著重培養學生逐步形成提高視覺感受能力,掌握運用語言、文字和形體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認識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審美能力。
要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還要在平常多加強對藝術作品的欣賞,比如說音樂、舞蹈、歌劇等等,還要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藝術修養。只有積累更多更廣泛的知識才能逐步積累自己的審美經驗,才能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同時,平常生活中要注意多觀察周圍的世界,在觀察中要善於用眼用心用腦去觀察,使審美能力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逐步提高起來。
通過對美術作品的欣賞,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更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使學生逐步成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和健康的審美能力、欣賞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同時,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欣賞課在教學時喚起了學生的生活聯想,補充了必要的審美經驗,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
2、運用提高美術欣賞評價的能力。
藝術的審美價值是建立在實踐價值基礎上的,具有客觀性。通常的美術欣賞可缺少切身的體驗欣賞作品所帶來的愉悅和深刻感受。因而在校園宣傳窗開辟美術欣賞專欄,展示學生優秀作品,組織學生觀看畫展和有關美術方面的錄象等等。通過各種途徑,逐步提高他們對美術作品從內容到形式、從思想性到藝術性的欣賞評價的能力。
美術欣賞是在主體參與下進行的,個人的視野和知識經驗決定了評價具有主觀成份,這些成份造成欣賞活動的復雜性,也造成評價難於統一。教師在講解作品前,首先對自己的判斷作內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審美的和非審美的成份。在教學中,把自己的判斷從推測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去感知和評價作品。如,「我體驗到……」和「我感覺到……」等非定性語氣。使學生覺得教師的評價也並非是權威的和終極的。於是,學生也會進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應代表自己個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暫時的情緒和突變的東西,或是片面的判斷。將自己的判斷和他人的判斷進行對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評價哪些方面符合多數人的意見。如此反復開展教學評價活動,使學生養成自覺驗證判斷,減少盲目沖動的評價,使評價達到主客觀的統一。
3、實踐提高學生的繪畫技能
我們的學生由於有著不同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因此他們的想像思維和繪畫水平也各不相同。課後,我會盡可能多地去接觸自己的學生,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和畫畫習慣,幫助他們尋找自己的不足、正視自己的不足、彌補自己的不足。例如,當我發現有個學生的造型能力比較弱時,我不會對他的作品,提出一些過高的要求。因為這樣不僅增加了他的學習負擔,更會讓他因此厭惡繪畫。所以在平時的美術課上,我讓他在一段時間內只要完成事物的基本形狀便可。除此之外,我還會再找一些簡單易學的圖片資料,讓他欣賞、臨摹。這樣他也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繪畫領域也能找到屬於他自己的那片天空。等到時機成熟以後再對他的作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於造型能力相對弱的學生,我不僅要耐心進行個別指導,盡可能多地鼓勵他們,還要提供一些適合他的圖片資料,拓寬他們的思維。
在平時的美術課上,我也注重增強學生繪畫的靈活性。讓學生將自己的作品盡可能地畫大,或適當的畫一些彎曲幅度特別大的線條。學生在美術欣賞過程中也能將學過的知識用起來,這更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繪畫技能。
4、滲透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新課程標准注重對美術語言以及美術界的發展規律等基礎性內容的學習;充分利用和開發校內外美術課程資源,增加課程的多樣化,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這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為學生的自我提升鑒賞能力打下基礎。
美術鑒賞活動是對美術作品的再認識、再創造的過程,美術作品本身通過外在的現象、色彩等畫面因素及由此而產生的各種作用於人的可感因素共同傳達著豐富的信息。美術作品所包含的信息層次異常豐富且有一定深度,鑒賞者因個人閱歷、文化層次、生活環境等的不同存在著個體差異,鑒賞者主觀上的好惡、藝術上所持觀點及與原作者創作時想法的差異也影響著對作品的認識和理解。美術作品的多樣性及鑒賞者的差異性要求美術鑒賞能力的培養必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並且重在能力的培養而非知識的灌輸。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改變學生的一些觀念,培養他們勇於開口、敢說真話的良好品格及敢於向權威提出疑問的精神。並且結合每個人自己的經驗背景,對美術作品作初步的評價,老師所要做的是繼續豐富充實他們的經驗世界,並且給他們一個衡量藝術的天平。在我們創造的這個融洽、平等的師生關系的課堂上,學生暢所欲言,他們自我感覺到了對美術作品也有自己的鑒賞能力,這為深層次的鑒賞做好鋪墊。
(二)教師方面
美術欣賞課是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源泉,是培養學生認識美、欣賞美、發現美、表現美、進而創造美的重要環節。小學美術教師應該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識水平,並且注意課堂教學語言的運用;嘗試改變固有的教學方法,採用新的教學手段,上好小學的美術欣賞課。
1、美術教師應該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識水平。
美術欣賞課所涉及的知識面很廣,幾乎涵蓋了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甚至是科學等學科;而且欣賞課可以欣賞的作品種類繁多,如國畫、油畫、雕塑、建築、工藝美術、園林等。面對如此豐富的內容,教師必須博覽廣學。所以,作為美術教師,應平時就注重廣泛收集查閱資料,對美術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作品的思想性、作者的生平、主要事跡等都要進行認真的提取、融於作品介紹之中,在此基礎上,若能在教學時選擇一些適當的音樂來烘托課堂氣氛,創造美的意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將更能使學生對美術欣賞課產生濃厚的興趣,認為欣賞課富有情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2、教師也要注意語言的藝術。
所謂「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好的引言所帶出的藝術魅力既是學生的學習動力,也是使學生對美術欣賞產生興趣的辦法之一。「萬事開頭難」,一堂出彩的美術欣賞課,首先就是要將學生的注意力完全地吸引到所要欣賞的作品上來。在此,就必須要求教師要在短短的幾句開場白上進行仔細推敲,既要符合學生的口味吸引學生的注意,又能與所要欣賞的作品聯系起來。所以,美術教師也應該加強自身的美術及美術教學能力的修養,提高自身的美術素質,同時也必須精心准備教案,並且重視對學生的審美情操的培養,積極地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一個美的環境。在此,教師應該積極運用自身的語言、教態、知識和各種形象的手段(如投影、范畫、故事、音樂以及各種現代化教學工具等)通過有聲、有色、有形的環境氛圍,使學生在處於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從而提高學生審美意識和欣賞能力。例如:在指導學生欣賞中國美術作品時可以這樣來引導學生進入狀態:這節課,我們將有一個機會去了解我國的稀世珍品——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圖》以及規模宏大、被世界稱為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另外我們還將欣賞到著名的雲岡石窟大佛。這節課,我們將通過對這些文化遺產的欣賞、分析,去了解一下我國歷史上一些著名的美術作品,去認識祖國豐富的藝術文化遺產。這樣啟發,使學生對新課和教師要講的內容產生興趣和好奇,可以增強學生們求知的願望。
3、改變教學方法,嘗試新的教學手段,來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是優化欣賞課的辦法之一。
通常的欣賞課,全靠教師講解,教學方法呆板,效果並不佳。現在,教師可以結合新的教學理念,採取一系列的新教學措施來提高美術欣賞課的教學質量,例如:讓課堂與平時相結合,給學生布置「課外作業」,也就是讓學生在業余課後自行搜集美術資料;可以這樣來操作:讓學生任選一幅自己最喜歡的畫,要求學生加上自己對這幅畫的簡單評語或是自己的理解,內容和形式可以不限。這樣既能教會學生學會自己欣賞,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對美術欣賞產生一定興趣;還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可以一舉兩得。另外在學生為美術作品寫評語時,必然會使學生的審美與評價相結合,這樣可一通過評價美術作品來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動腦思考而不是一味的接受教師的給予,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