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120文言文小故事帶翻譯

120文言文小故事帶翻譯

發布時間: 2020-11-24 16:29:04

Ⅰ 120個文言實詞小故事全文翻譯

實詞小故事及翻譯:

1、倍:

蘇武陷匈奴,不倍節義。鄉情於遊子過百倍。十年間,每逢佳節,猶倍思親。

譯文:蘇武被困在匈奴,不違背自己的氣節道義。思念之情和遊子相比,還要超過百倍,十年間,每遇到佳節,就更加思念親人。

2、本:

柳宗元本求宦達,而謫柳州;近自然,植木本,反其本也;多有所得。後人將其所述輯成多本,即今日所見本,以本其當日心境。

譯文:柳宗元本來追求飛黃騰達,但被貶到柳州,親近自然,種植植物,返回到他的根本,有很多收獲;後人將他的言論編輯成許多冊書,就是今天所見的版本,來推究他當日的心境。

3、非

唐有二人,一老一少,席間論陳涉滅秦,老者曰:陳涉非有兵家之能而滅秦。少者非之,曰:此言非也,陳涉勝於民心也。

譯文:唐朝有兩個人,一老一小,吃飯間討論陳涉滅秦 的事情。老人說:「陳涉沒有用兵的能耐卻能滅了秦國。年輕人反對老人的說法,說『這么說不對』 ,陳涉的勝利在於得到民心。



(1)120文言文小故事帶翻譯擴展閱讀:

實詞類型:

1、名詞:

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稱。如:書本、桌子、兒童、雷鋒、思維、政治等。

2、動詞:

表示人或事物的動作、存現及發展趨勢。如:走、跑、思考、學習、有、存在、能、可以等。

3、形容詞: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質、狀態,漢語中的形容詞可以修飾名詞,也可以修飾動詞。如:老、好、護。

4、數詞:

表示數目。如:一、十、第八、每等。

5、量詞:

表示人或事物及動作的計量單位。量詞一般與數詞連用構成數量短語。如:個、件、幢、下、次、趟等。

6、代詞:

用來指代人、事物、狀態、過程。如:你、他們、這、彼等。

Ⅱ 求文言文小故事帶翻譯的越少越好

21、晉平公炳燭而學
晉平公問師曠說:「我七十歲了,想學習(音樂),恐怕已經晚了。」師曠說:「為什麼不點燃蠟燭學呢?」晉平公說:「哪有做臣子卻戲弄他的君王的呢?」師曠說:「盲眼的我怎麼敢戲弄大王呢?我聽說,年輕時喜歡學習,好像初升太陽的陽光;壯年時喜歡學習,好像日中的陽光;老年時喜歡學習,好像點燃蠟燭的光亮。(擁有)蠟燭的光亮,與摸黑走路比,哪一個更好呢?」平公說:「說得好啊!」
原文: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22、高鳳專心致志
高鳳,字文通,家裡把種田作為職業。妻子曾到田地(勞作),在庭院里曬麥,讓高鳳看守著雞。正值天下著暴雨,高鳳拿著竹竿誦讀經書,沒有發覺雨後地上的積水使麥子流走了。妻子回來感到驚訝詢問,高鳳才醒悟過來。
原文:
高鳳,字文通,家以農畝為業。妻常之田,暴麥於庭,令鳳護雞。時天暴雨,鳳持竿誦經,不覺潦水流麥。妻還怪問,乃省。23、葉廷圭與《海錄》
我年輕時非常喜歡學習,四十多年,不曾放開書卷,拿著它吃東西嘴裡覺得香甜,疲倦時用它當枕頭。士大夫家有與眾不同的書,借來的沒有不讀的,讀的沒有讀完全篇不會終止。常常遺憾沒有錢財,不能全部抄寫。在那麼多書里,分出幾十大冊,選擇其中有用的親手抄下來,取名為《海錄》。
原文:
余幼嗜學,四十餘年未嘗釋卷,食以飴口,怠以為枕。士大夫家有異書,借無不讀,讀無不終篇而後止。常恨無資,不能盡傳寫,間作數十大冊,擇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錄》。24、為人大須學問
唐太宗對房玄齡說:「做人非常需要學習與求問。我過去因為許多凶敵沒有平定,東征西討,親自參與軍事,沒有空暇讀書。近來,到處安靜(沒有紛亂),人在殿堂,不能親自拿著書卷,(就)命令別人讀給我聽。做國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書里。古人說:『不學習,一無所知,處理事情只有煩惱。』不只是說說,回想年輕時的處事行為,很是覺得不對。」
原文:
(唐)太宗謂房玄齡曰:「為人大須學問。朕往為群凶未定,東西征討,躬親戎事,不暇讀書。比來四海安靜,身處殿堂,不能自執書卷,使人讀而聽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書內。古人雲:『不學,牆面,蒞事惟煩。』不徒言也。卻思少小時行事,大覺非也。」25、任末好學勤記
任末十四歲,學習沒有固定的老師,背著書箱不怕路途遙遠,危險困阻。常常說:「人如果不學習,那麼憑什麼成功呢。」有時靠在林木下,編白茅為小草屋,削荊條製成筆,刻劃樹汁作為墨。晚上就在星月下讀書,昏暗(的話)就綁麻蒿來自己照亮。看得符合心意,寫在他的衣服上,來記住這件事。一同求學的人十分喜歡他的勤學,便用干凈的衣服交換他的臟衣服。(他)不是聖人的話不看。快死時告誡說:「人喜歡學習,即使死了也好像活著;不學的人,即便是活著,只不過是行屍走肉罷了。」
原文:
任末年十四時,學無常師,負笈不遠險阻。每言:「人而不學,則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編茅為庵,削荊為筆,刻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望月,暗則縷麻蒿以自照。觀書有合意者,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悅其勤學,更以凈衣易之。非聖人之言不視。臨終誡曰:「夫人好學,雖死猶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26、王充市肆博覽
王充少年時死了父親,家鄉人都說他對母親很孝敬。後來到了京城,在太學學習從業的本領,拜扶風班彪為師。王充愛好廣泛,瀏覽而不拘泥於某些段落和句子。他家窮沒有書,經常去逛洛陽街上的書店,看人家所賣的書,看一遍就能背誦,於是(他)廣泛地弄通了眾多流派的學說。後來回到家鄉,退居在家教書。
原文:
(王)充少孤,鄉里稱孝。後到京師,受業太學,師事扶風班彪。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貧無書,常游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遂博眾流百家之言。後歸鄉里,屏居教授。27、歐陽修「三上」作文
錢惟演(錢思公)雖然生長在富貴之家,卻沒有什麼嗜好。在西京洛陽的時候,曾經對僚屬說:平生唯獨愛好讀書,坐著讀經書、史書,睡者則讀先秦百家著作和各種雜記,入廁的時候則讀小令。所以從未把書放下片刻。謝絳(謝希深)曾經說:「和宋公垂一起在史院的時候,他每次入廁一定帶上書,古書之聲,清脆響亮,遠近都能聽見,好學竟到了如此地步。」我因此對謝絳說:「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馬上、枕上、廁上。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好好構思啊。」
原文:
錢思公雖生長富貴,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時嘗語僚屬言:平生惟好讀書,坐則讀經史,卧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蓋未嘗頃刻釋卷也。謝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廁,必挾書以往,諷誦之聲,琅然聞於遠近,其篤學如此。」余因謂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28、林逋論學問
求學的人提問,不光要聽師長的論說,還一定要了解他們治學的方法;不光要了解方法,還要實踐師長所教誨的事。這其中,既能向師長請教、又能跟朋友探討,是求學的人最實在的事情。這是因為學習是為了學習做人的道理,提問是為了弄清學習中的疑難。作為一個人不能不學習,學習就當然不能不提問。
原文:
學者之問也,不獨欲聞其說,又必欲知其方:不獨欲知其方,又必欲為其事。而以既問於師,又辯諸友,為當時學者之實務。蓋學以學為人也,問以問所學也。既為人則不得不學,既學之則不容不問。29、歐陽修誨學
(如果)玉不雕琢,(就)不能製成器物;(如果)人不學習,(也就)不會懂得道理。然而玉這種東西,有(它)永恆不變的特性,即使不琢墨製作成器物,但也還是玉,(它的特性)不會受到損傷。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就會發生變化。(因此,人們如果)不學習,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從而變成品行惡劣的小人,難道不值得深思嗎?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30、王安石傷方仲永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不曾認識筆、墨、紙、硯,(有一天)忽然放聲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仲永)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即寫好,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把他的父親當作賓客一樣招待,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我聽到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裡見到他,(他已經)十二三歲了。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他已經)才能完全消失,成為普通人了。」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鈣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予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31、李存審出鏃教子
李存審出身貧窮沒有地位,他常常訓誡他的孩子們說:「你們的父親年輕時只帶一柄劍離開家鄉,四十年了,地位到達將相之高,在這中間經過萬死才獲得一次生存的險事絕不止一件,剖開骨肉從中取出的箭頭共有一百多個。」於是,把所取出的箭頭拿出給孩子們看,吩咐他們貯藏起來,說:「你們這些人都出生在富貴之家,應當記得你們的父親當年起家時就是這樣艱難啊。」
原文:
(李)存審出於寒微,常戒諸子曰:「爾父少提一劍去鄉里,四十年間,位極將相,其間出萬死獲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鏃者凡百餘。」因授以所出鏃,命藏之,曰:「爾曹生於膏梁,當知爾父起家如此也。」32、貪污者不得歸本家
包孝肅公(包拯謚號)包拯在家訓中有這樣一段話:「後代包家子孫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貪污財物罪而撤職的人,都不允許回歸老家;死了以後,也不允許葬在家族祖墳上。如不繼承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孫後代。」原文共有三十七個字。在家訓後面簽字時又寫道:「希望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塊上,把刻石豎立在堂屋東面的牆壁旁,用來曉喻包家後代子孫。」原文又有十四個字。包珙,就是包拯的兒子。
原文:
包孝肅公家訓雲:「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臟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雲:「仰珙刊石,豎於堂屋東壁,以詔後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肅之子也。33、陶母責子退鮓
晉代陶侃年青時,曾經擔任監管魚池官員,他將一些腌魚送給母親。母親封好魚干交給送來的人,反而寫信責備陶侃說:「你當官,把官府的東西送給我,不僅沒有好處,反而增加我的憂慮啊。」
原文:
陶公少時,作魚梁吏。嘗以坩鮓餉母。母封鮓付吏,反書責侃曰:「汝為吏,以官物見餉,非唯不益,乃增吾憂也!」34、諸葛亮誡子書
有道德修養的人,是這樣進行修養鍛煉的,他們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朴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探討,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如果不下苦工學習就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幹;如果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縱欲放盪、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節操高尚。如果年華與歲月虛度,志願時日消磨,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這樣的人不會為社會所用而有益於社會,只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里,到那時再悔也來不及了。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35、陸游家訓
後輩中鋒芒畢露的人最容易變壞。倘若有這樣的人,做父兄的應當引以為憂,而不可以高興。一定要經常認真地嚴加管教,令他們熟讀儒家經典和諸子百書,訓導他們做人必須寬容、厚道、恭敬、謹慎,不要讓他們與輕浮淺薄之人來往和相處。這樣經過十多年,志向和情趣自然養成。要不然,可以憂煩的事情決非一件。我這是給後人防止過錯的良言規戒,各位都要謹慎地對待,不要留下後悔的遺恨。
原文:
後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子,訓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游處。如此十許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慮之事,蓋非一端。吾此言後人之葯石也,各須謹之,毋貽後悔。

Ⅲ 求文言文小故事帶翻譯的越少越好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刻舟求劍 漫畫
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刻舟求劍》
楚國有一個坐船渡江的人,他的劍不小心從船上落入江中。他急在船上用刀刻上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之後,這個人從他用刀刻的地方下水去尋找劍。船已經行駛了,而劍卻沒有走,像這樣去尋找寶劍,這不是很糊塗嗎?
——《刻舟求劍》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謂
曰:「吾忘持度!」返歸取之。及返,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鄭人買履》
有一個想買鞋子的鄭國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腳的尺碼,把它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後,他忘記帶量好的尺碼。拿到了鞋子,才說:「我忘記了帶量好的尺碼。」於是返回去取尺碼。等到他返回來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賣鞋的也走了,他最終沒買到鞋。有人問:「你為何不用腳試試呢?」他說:「我寧願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鄭人買履》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絕湘水。中濟,船破,皆游。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其侶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後為?」曰:「吾腰千錢,重,是以後。」曰:「何不去之?」不應,搖其首。有頃益怠。已濟者立岸上呼且號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貨為?」又搖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貨之溺大氓者乎?於是作《哀溺》。
——《哀溺》

永州的百姓都善於游泳。一天,河水暴漲得很厲害,有五、六個百姓乘著小船渡湘江。船渡到了河中間,船破了,(大家)都游水逃生。其中一個人竭盡全力也不能像平常一樣(順利地游水)。他的同伴們說:「你平時游泳游得最好,如今為什麼落在後面了?」(他回答)說:「我腰上(系著)很多錢,太重了,因此落後了。」同伴又說:「為什麼不丟掉它呢?」(他)沒有回答,(只是)搖了搖頭。過了一會兒,他更加疲憊了。已經游到岸上的同伴大聲地向他喊叫道:「你太愚蠢了!太蒙昧了!性命都保不住了,還要錢干什麼呢?」(這個人)又搖了搖頭。於是(他)淹死了。我很憐憫他。如果(大家)都像這樣,難道不會因為巨額錢財而淹死更多的人嗎?於是,我寫了《哀溺》。
——《哀溺》

Ⅳ 簡短的古文小故事及翻譯

拔苗助長
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注釋:
憫:耽心、憂慮的意思。長:生長、發育的意思。揠:拔的意思。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樣子。謂:告訴。病:勞累。予:文言人稱代詞,我的意思。趨:趕去。非徒:不僅只是。

(戰國時候),宋國有個農民種了一塊地。栽下禾苗後,他希望它很快長高。結出果實。他每天都到地里去看,但禾苗長得很慢,他心裡非常著急。怎樣才能讓禾苗盡快長高呢?
天氣很好,艷陽高照,他到地里去把禾苗一一拔高。回家後,他很得意地對家裡人說:「累死我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的兒子到地里一看,禾苗全枯死了。

此則寓言從反面生動地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遇事如果不從客觀實際出發,只能是好心辦壞事

Ⅳ 簡短文言文小故事加譯文

32.李存審出鏃教子
【原文】李存審出於寒微,嘗戒諸子曰:「爾父少提一劍去鄉里,四十年間,位極將相,其間出萬死獲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鏃者凡百餘。」因授以所出鏃,命藏之,曰:「爾曹生於膏粱,當知爾父起家如此也。」
【參考譯文】李存審出生於家境貧寒,地位低微的家庭,他常常告誡自己的孩子說:「你父親年輕時提著一把劍到鄉里去,四十年裡面,地位達到將軍宰相,這當中脫離危難,險境,得以生存(的情況)不只一次,拔出箭頭的也有數百次.」因此將拔出的箭頭交給兒子,命令他收藏起來,說:「你們出生在富貴人家,應當知道你父輩是像這樣起家的.」
33.孫臏脫險
【原文】孫臏嘗與龐涓俱學兵法。龐涓既事魏,得為惠王將軍,而自以為能不及孫臏,乃陰使召孫臏。臏至,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見。齊使者如梁,孫臏以刑徒陰見,說齊使。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
【參考譯文】孫臏曾經跟龐涓一起學習兵法。龐涓在魏國做官,成為魏惠王的將軍,自己認為才能比不上孫臏,就暗中派人把孫臏叫到魏國來。孫臏到了(魏國),龐涓害怕他才能超過自己,嫉妒他,就用辦法懲罰(他),弄殘了他兩條腿,並在他臉上刺了字,想讓他埋沒不被發現。齊國的使者到了魏國,孫臏以受刑者的身份暗中拜見(使者),說服齊國使者。齊國使者認為(他)才能出眾,偷偷的用車把他帶到齊國。齊國的將軍田忌對(孫臏)很友好,以賓客的待遇來接待他。
34.陶母責子退鮓
【原文】陶公少時,作魚梁吏。嘗以坩鮓餉母。母封鮓付使,反書責侃曰:「汝為吏,以官物見餉,非唯不益,乃增吾憂也!」
【參考譯文】晉代陶侃年青時,曾經擔任監管魚池官員,他將一些腌魚送給母親。母親封好魚干交給送來的人,反而寫信責備陶侃說:「你當官,把官府的東西送給我,不僅沒有好處,反而增加我的憂慮啊! 」
35.畫鬼最易
【原文】客有為齊王畫者,齊王問日:「畫孰最難者?」日:「犬馬最難。」「 孰易者?」日:「鬼魅最易。」夫犬馬,人所知也,旦暮罄於前,不可類之。故難。鬼魅無形者,不罄於前,故易之也。
【參考譯文】有人為齊王作畫,齊王問他:「畫什麼最難?」 他說:「狗、馬最難畫。」 齊王又問:「畫什麼最容易?」 他說:「畫鬼怪最容易。」 狗、馬是人們所熟悉的,早晚都出現在你面前,不可僅僅畫得相似而已,所以難畫;鬼怪是無形的,不會出現在人們面前,所以容易畫。
41.【原文】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毋俞於人乎?」子墨子曰:「我將上大行,駕驥與羊,我將誰驅?」耕柱子曰:「將驅驥也。」子墨子曰:「何故驅驥也?」耕柱子曰:「驥足以責。」子墨子曰:「我亦以子為足以責。」
【參考譯文】墨子對耕柱子發怒,耕柱子說:「難道我就沒有勝過旁人的地方嗎?」墨子問:「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良馬或一頭牛來駕車,你預備驅策那一乘呢?」耕柱子答道:「那我當然用良馬了。」墨子問:「為什麼要良馬呢?」耕柱子說:「因為良馬可以負得起責任。」墨子說:「我也以為你是負得起責任的。」
42.唐太宗賜絹懲順德
【原文】右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受人饋絹,事覺,上曰:「順德果能有益於國家,朕與之共有府庫耳,何至貪冒如是乎。」猶惜其有功,不之罪,但於殿庭賜絹數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順德枉法受財,罪不可赦,奈何復賜之絹?」上曰:「彼有人性,得絹之辱,甚於受刑。如不知愧,一禽獸耳,殺之何益?」
右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接受他人贈送的絲絹,事情被發覺後,唐太宗說:「順德確實是對國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府倉庫的財物,他為什麼貪婪到這地步呢?」因為吝惜他有功績,不懲罰他了,不過在大殿中贈送絲絹幾十匹。大理少卿胡演說:「順德違法接受財物,所犯的罪行不可赦免,怎麼還再送他絲絹?」唐太宗說:「他是有人性的,獲得絲絹的侮辱,超過了接受刑罰。如果不知道慚愧,就是一隻禽獸了,殺了他又有什麼益處呢?」

43.陳萬年父子
【原文】陳萬年字幼公,沛郡相人也。......善事人,賂遺外戚許、史,傾家自盡,尤事樂陵侯史高。......子咸字子康,年十八,以萬年任為郎。有異材,抗直,數言事,刺譏近臣,書數十上,遷為左曹。萬年嘗病,召咸教戒於床下,語至夜半,咸睡,頭觸屏風。萬年大怒,欲仗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聽吾言,何也?」咸叩頭謝曰:「具曉所言,大要教咸諂也。」萬年乃不復言。
【參考譯文】陳萬年字幼公,是沛郡湘人.他擅長討好別人,用盡全部家產去討好遠戚許、史家,特別是樂陵侯 史高. 陳萬年的兒子陳咸字子康,十八歲,憑借陳萬年做了侍郎。他資質與眾不同,性子比較直,而且敢於說話。多次上書論及國事,諷刺皇帝身邊的近臣。這樣的書奏大概上了數十次,結果被貶為左曹。陳萬年病了,把兒子陳咸叫到床前。教他讀書,教至半夜,陳咸瞌睡,頭碰到了屏風.陳萬年很生氣,要拿棍子打他訓斥說:「我口口聲聲教你,你卻睡去,不聽我講,為什麼?」 陳咸趕忙跪下,叩頭說:「爹爹的話,我都曉得,大抵教兒子對司要拍馬屁、討好啊,如此而已!」陳萬年沒有再說話。

44.錢大昕觀弈
【原文】 予觀弈於友人所。一客數敗,嗤其失算,輒欲易置之,以為不逮己也。頃之,客請與予對局,予頗易之。甫下數子,客已得先手。局將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餘。竟局數之,客勝予十三子。予郝甚,不能出一言。後有招予觀弈者,終日默坐而已。
今之學者讀古人書,多訾古人之失;與今人居,亦樂稱人失。人固不能無失,然試易地以處,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見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論人哉!

我在朋友家裡看一棋。一位客人屢次輸掉,我譏笑他計算失誤,總是想替他改放棋子,認為他趕不上自己。過一會兒,客人請求和我下棋,我頗為輕視他。剛剛下了幾個棋子,客人已經取得主動的形勢。棋局快到中盤的時候,我思考得更加艱苦,而客人卻輕松余。終局計算雙方棋子,客人贏我十三子。我很漸愧,不能說出一句話。以後有人邀請我觀看下棋,我整天默默地坐著看而已。
現在求學的人讀古人的書,常常非議古人的錯誤;和現在的人相處,也喜歡說別人的錯誤。人本來就不可能沒有錯誤,但是試試彼此交換位置來相處,心平氣和地估計一下,自己真的沒有一點失誤嗎?自己能夠認識別人的失誤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失誤,自己能夠指出別人的小失誤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誤,自己檢查自己的失誤尚且沒有時間,哪裡有時間議論別人呢!
45.王荊公旁聽文史
【原文】王荊公介甫,退處金陵。一日,幅巾杖屨,獨游山寺,遇數客盛談文史,詞辨紛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顧。有一客徐問公日:「亦知書否」公唯唯而已,復問公何姓,公拱手答日:「安石姓王。」眾人惶恐,漸俯而去。

王荊公介甫,退居金陵。一天,他頭裹一塊絹,拄著手杖行走,獨自游覽山寺,遇見幾個人在那裡高談闊論文史,議論紛紛。王安石坐在他們旁邊,沒人注意到他。有一個客人慢慢問他說:「你也懂得文書?」王安石含糊的應答。人家再問他姓名,王安石拱拱手回答說:「我姓王,叫安石。」那群人惶恐,慚愧的低著頭離開。

46.大樹將軍馮異
【原文】(馮)異為人謙退不伐, 行與諸將相逢,輒引車避道。進止皆有表識,軍中號為整齊。每所止舍,諸將升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及破邯鄲,乃更部分諸將,各有配隸,軍中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光武以此多之。

馮異為人處事謙虛退讓,不自誇。出行與別的將軍相遇,就把馬車駛開避讓。軍隊前進停止都有標明旗幟,在各部隊中號稱最有紀律。每到一個地方停下宿營,其他將軍坐在一起討論功勞時,馮異經常獨自退避到樹下,軍隊中稱他為「大樹將軍」。等到攻破邯鄲,要重新安排各將領任務,沒人都有被分配隸屬,士兵們都說願意跟隨大樹將軍。光武帝因為這個而贊揚他。

47.顏回不遷怒不貳過
【原文】回年二十九,發盡白,蚤死。孔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顏回二十九歲,頭發全白了,過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傷心,說:「自從我有了顏回,學生們(以顏回為榜樣)更加親近我。」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最好學,(他)從不把脾氣發到別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樣的錯誤。不幸年紀輕輕死了,現在沒有(像顏回那樣好學的人)了。

熱點內容
新學期班主任工作計劃 發布:2024-11-05 00:01:04 瀏覽:799
班主任口罩 發布:2024-11-04 22:16:36 瀏覽:970
什麼是熱鍵 發布:2024-11-04 19:55:58 瀏覽:683
細說中國歷史 發布:2024-11-04 19:46:21 瀏覽:201
化學試題初中 發布:2024-11-04 19:45:38 瀏覽:442
2017語文選擇答案 發布:2024-11-04 18:12:30 瀏覽:608
太原優優教育 發布:2024-11-04 18:07:41 瀏覽:347
瑞德英語 發布:2024-11-04 18:05:29 瀏覽:971
語文級六上 發布:2024-11-04 17:44:48 瀏覽:996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發布:2024-11-04 13:33:25 瀏覽: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