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夙惠文言文翻譯

夙惠文言文翻譯

發布時間: 2020-11-24 20:03:55

『壹』 文言文《韓康伯不畏天寒》的翻譯

韓康伯①數歲,家酷貧,至大寒,止得襦②,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謂康伯曰:「且著襦,尋作復褌③。」兒雲:「已足,不須復褌也。」母問其故,乃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熱,今既著襦,下④亦當暖, 故不須耳。」母甚異之,知為國器⑤。
(選自《世說新語·夙惠》,略改)
譯文:
韓康伯很小的時候,家裡非常窮,到了最冷的季節,他還只穿了件短襖。是母親殷夫人給他做的短襖,(做時)讓康伯提著熨斗,對康伯說:" 你先穿著短襖,過段時間再給你做夾褲。" 兒子說:" 這就夠了,不要夾褲了。" 母親問他原因,他回答說:" 火在熨斗里熨斗把就熱了,我現在穿上短襖,下身也就暖和了,所以不要了。" 母親非常詫異(康伯的回答),斷定他將來一定會成為治國之才。

『貳』 日近長安遠文言文翻譯

晉明帝(司馬紹)幾歲時,坐在晉元帝(司馬睿)的膝蓋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就問明帝:「你覺得長安和太陽哪個遠?」明帝回答說:「太陽遠,沒有聽說有人從太陽那裡來,根據這一點可以知道。」元帝感到驚奇。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舉行宴會,把這件事告訴了群臣,並又重新問他,他卻回答說:「太陽近。」元帝吃驚臉變色說:「你怎麼跟昨天說的不一樣呢?」明帝回答說:「抬頭只看得見太陽,看不見長安。」

『叄』 復褌文言文 詳解

復褌
韓康伯數歲,家酷貧,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謂康伯曰:「且著襦,尋作復褌。」兒雲:「已足,不需復褌也。」 母問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熱,今既著襦,下亦當暖,故不須耳。」 母甚異之,知為國器。(《世說新語·夙惠》劉義慶)
譯文: 韓康伯幾歲時,家境非常貧苦,到了隆冬,只穿上一件短襖,是他母親 殷夫人親手做的,做時叫康伯拿著熨斗取暖。母親告訴康伯說:「暫時先穿上短襖,過一些日子就給你做夾褲。」康伯說:「這已經夠了,不需要夾褲了。」 母親問這樣說的原因,他回答說:「火在熨斗裡面,熨斗柄也就熱了,現在已經穿上短襖,下身也會暖和的,所以不需要再做夾褲呀。」他母親聽了非常驚奇,知道他將來會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1[復褌] 夾褲。褌,褲子。 2[韓康伯] 生平不詳。 3[襦] 短襖。 4[自成之] 親自縫紉短襖。 5[著] 穿。 6[尋] 過一些日子。 8[國器] 國家的棟梁之材。 8[韓康伯]:名伯,東晉玄學思想家。 9[熨斗]:形狀如勺子,斗中燒木炭,用來燙平衣物。 10[止]:只有。 11[既]:已經。 12[為]:成為。
選自《世說新語》(中華書局1983年版)。題目為編者所加。劉義慶(403~444),南朝宋彭城(今江蘇徐州)人。《世說新語》是劉義慶組織文人編寫的一部筆記小說。

『肆』 《河間游僧》文言文的翻譯【全文的翻譯】

譯文

河間縣有一個四處遊走的和尚,在集市上賣葯。先在桌子上放一尊銅佛,旁邊盤子里盛著葯丸,那銅佛伸手像是要拿東西的樣子。來買葯的,先要向銅佛祈禱,然手雙手捧著葯盤靠近銅佛。如果病可治,盤中葯丸就會跳到佛手裡;如果病難治好,盤中葯丸就不動。全城的人都非常相信他。

後有人在和尚住宿的廟里看見他關上房門偷偷地研磨鐵屑,這才明白和尚盤千里的葯丸一定有一半混有鐵屑,有一半沒有混鐵屑;那佛手一定是用磁石做的,只不過在外面鍍一層金(以掩人耳目)。經過檢驗,確實是這樣,那和尚騙人的花招也就敗露了。

(4)夙惠文言文翻譯擴展閱讀

原文

河間有游僧,賣葯於市,先以一銅佛置案上,而盤駐葯丸,佛作引手取物狀。有買者,先禱於佛,而捧盤近之,病可治者,則丸躍入佛手。其難治者,則丸不躍,舉國信之。後有人於所寓寺內,見其閉戶研鐵屑,乃悟其盤中之丸,必半有鐵屑,半無鐵屑,其佛手必磁石為之,而裝金於外,驗之信然,其術乃敗。

河間游僧

《河間游僧》是清代學者紀昀所創作的一篇散文,散文主要講述了一個河間的游僧在市集中用騙人的手段賣葯的故事。

作者簡介

紀昀(1724-1805)清代學者、文學家。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河北滄縣人。生於清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卒於嘉慶十年(1805年)二月,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後謚號「文達」,鄉里世稱文達公。

他資質聰慧,博聞強記,貫通群籍,旁征百家,有出口成對之才。並常以利齒伶牙和貪官鬥智斗勇,固有「鐵齒銅牙」之美稱。

『伍』 《明帝說日》文言文的翻譯【全文的翻譯】

一、譯文:晉明帝只有幾歲的時候,坐在元帝膝蓋上。有個從長安來的人,元帝就向他詢問洛陽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淚。明帝問元帝因為什麼哭泣,元帝便把東遷的原委詳細地告訴了他。

於是問明帝說:「你認為長安與太陽相比,哪個更遠?」明帝回答說:「太陽遠。沒聽說有人從太陽那邊來,這顯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詫異。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舉行宴會,把明帝所說的意思告訴了大家。然後又重新問明帝,明帝卻回答說:「太陽近。」元帝大驚失色,問:「你為什麼與昨天說的不一樣呢?」明帝回答說:「因為抬頭就能看見太陽,但是總是看不見長安。」

二、原文:南朝 劉義慶《世說新語-夙惠第十二》

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仁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5)夙惠文言文翻譯擴展閱讀

一、解析

1、明晉元帝(司馬睿)的兒子聰明。

2、晉朝的都城原來在洛陽,匈奴兵攻佔洛陽後又於公元316年攻佔長安滅掉西晉。317年晉朝皇族司馬睿不得不逃到江南的建康(今南京)重建晉朝,史稱東晉。現在有人從長安來,晉元帝自然會想了解長安特別是故都洛陽的情況。但這時洛陽已在異族統治下而且破壞不堪,想到這里,晉元帝自然會「潸然流涕」。

二、人物簡介

晉明帝司馬紹(299~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東晉王朝第二位皇帝(322~325年在位),晉元帝司馬睿長子 ,晉簡文帝司馬昱異母兄,母為宮人荀氏,

性情孝順,文韜武略,聰明有機斷。永昌元年(322年),正式即位。在位期間,憑借弱勢之中央,成功制衡權臣世家,推動南方社會安定發展。

太寧三年(325年),病逝,終年二十七,謚號明皇帝,廟號肅宗 ,葬於武平陵(今南京市玄武區雞籠山北側)。

三、作者簡介

劉義慶(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漢族,原籍彭城(今江蘇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蘇鎮江),南朝宋文學家。宋武帝劉裕之侄,長沙景王劉道憐次子,其叔父臨川王劉道規無子,即以劉義慶為嗣,襲封臨川王。

劉義慶曾任秘書監一職,掌管國家的圖書著作,有機會接觸與博覽皇家典籍。17歲升任尚書左僕射,位極人臣,但其堂弟宋文帝和劉義康的「主相之爭」日益激烈,因此劉義慶也懼遭不測之禍,29歲便乞求外調,解除左僕射一職。曾任荊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後任江州刺史。

劉義慶是劉裕的侄子,在諸王中頗為出色,自幼就被劉裕所知,稱贊其「此吾家豐城也」。他「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學,廣招四方文學之士,聚於門下。劉宋宗室,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著有《世說新語》,志怪小說《幽明錄》。為中國古代文學做出了巨大貢獻。

『陸』 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急需!!

自我復虛靈不昧之明德本自靈光,亦制稱妙智慧體。簡稱慧光、慧根、慧命。以自光照貪欲塵勞之蔽光之物,謂自照,謂之返觀內照。用自慧光除掉邪念濁想,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因明德虛靈不昧之明光能普照三界十方,能自悟、自尊,能自覺、自照,比喻十目視。十手指是圓明返照透徹分明。神明神自威,所以其嚴乎。自明無雲霧,如一輪明日,光明廣大,普照大地,明遍空間。明明德之慧光,光同百千日,能與無量真空合而為一,此光遍滿無量虛空。明德自明能映太陽光,清晰可見,所以與日月合其明,與天地合其德。天地包羅萬象,明明德能包天地。天大地大沒有人的心靈大。心靈又名法身,法身周遍法界,圓融無礙,廣大無邊。所以說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無一分人私慾,天理流焉,復一性之○明獲圓通。故君子必誠其意。

『柒』 日近長安遠文言文翻譯

原文:
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度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譯文:
晉明帝只有幾歲的時候,坐在元帝膝蓋上。有個從長安來的人,元帝就向他詢問洛陽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淚。明帝問元帝因為什麼哭泣,元帝便把東遷的原委詳細地告訴了他。於是問明帝說:「你認為長安與太陽相比,哪個更遠?」明帝回答說:「太陽遠。沒聽說有人從太陽那邊來,這顯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詫異。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舉行宴會,把明帝所說的意思告訴了大家。然後又重新問明帝,明帝卻回答說:「太陽近。」元帝大驚失色,問:「你為什麼與昨天說的不一樣呢?」明帝回答說:「因為抬頭就能看見太陽,但是總是看不見長安。」

『捌』 古文《不見長安》翻譯

不見長安
出處:世說新語 夙惠第十二
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便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譯文: 晉明帝才幾歲的時候,一次,坐在元帝膝上。當時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向他問起洛陽的情況,不覺傷心流淚。明帝問父親什麼事引得他哭泣,元帝就把過江來的意圖一五一十地告訴他。於是問明帝:「你看長安和太陽相比,哪個遠?」明帝回答說:「太陽遠。沒聽說過有人從太陽那邊來,顯然可知。」元帝對他的回答感到驚奇。第二天,召集群臣宴飲,就把明帝這個意思告訴大家,並且再重問他一遍,不料明帝卻回答說:「太陽近。」元帝驚愕失色,問他:「你為什麼和昨天說的不一樣呢?」明帝回答說:「現在抬起頭就能看見太陽,可是看不見長安。」
不見長安是有多重含義,出自世說新語。現有多人編寫當年凄美的愛情故事。消失若墨的江南小說《不見長安》,主角為女性;而較有人氣的小說當屬余溫編寫的版本,現有4399根據該小說改編的網頁游戲,同步小說劇情。而真正讓人認識「不見長安」的,是河圖演唱的古風歌曲《不見長安》。 這首歌唱的很清靈,餘音裊裊的感覺,讓人沉沉陷入思考。
《世說新語》又名《世語》,內容主要是記錄魏晉名士的逸聞軼事和玄言清談,也可以說這是一部記錄魏晉風流的故事集,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
《世說新語》是由南北朝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梁代劉峻作注。全書原八卷,劉峻注本分為十卷,今傳本皆作上、中、下三卷,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全書共一千多則,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軼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
《世說新語》是研究魏晉風流的極好史料。其中關於魏晉名士的種種活動如清談、品題,種種性格特徵如棲逸、任誕、簡傲,種種人生的追求,以及種種嗜好,都有生動的描寫。綜觀全書,可以得到魏晉時期幾代士人的群像。通過這些人物形象,可以進而了解那個時代上層社會的風尚。

『玖』 文言文翻譯

原文:
晉平公問於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國人稱善焉。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譯文:
晉平公問祁黃羊,說:「南陽沒有縣令,你認為誰可以勝任?」祁黃羊說:解狐可以。 晉平公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 他回答說:您是問我誰能勝任而不是誰是我的仇人。晉平公說:好。就用他做縣令了,全國的百姓都稱贊祁黃羊。
過了些日子,平公又問祁黃羊,說:國家沒有太尉,你認為誰可以勝任?」祁黃羊說:午可以。晉平公說:午不是你的兒子嗎?他回答說:您是問誰可以勝任而不是誰是我的兒子,晉文公說好。又任用了。全國的百姓都稱贊祁黃羊。
孔子聽說後,感嘆道:「唉,祁黃羊做的是對的,他薦舉別人,大公無私啊!」

原文: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①之中,傅說②舉於版築③之間,膠鬲(4)舉
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土⑤,孫叔敖舉於海(6),百里奚舉於市(7)。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 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8)益其所不能。人恆過, 然後能改;
困於心,衡(9)於慮,而後作;征(10)於色,發於聲,而後 喻。入則無
法家拂士(11),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也。」

譯文:

孟子說:「舜從田間勞動中成長起來,傅說從築牆的工作中被 選拔出來,
膠鬲被選拔於魚鹽的買賣之中,管仲被提拔於囚犯的位置上,孫叔敖從海邊被
發現,百里奚從市場上被選拔。所以,上天將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
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練,使他的筋骨受到勞累,使他的身體忍飢挨餓,
使他備受窮困之苦,做事總是不能順利。這樣來震動他的心志,堅韌他的性情,
增長他的才能。人總是要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錯誤;。心氣郁結,殫思
極慮,然後才能奮發而起;顯露在臉色上,表達在聲音中,然後才能被人了解。
一個國家,內沒有守法的大臣和輔佐的賢士,外沒有敵對國家的憂患,往往容
易亡國。由此可以知道, 憂患使人生存,安逸享樂卻足以使人敗亡。」

狼 [原文]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才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譯文]
一個屠夫傍晚回家,擔子裡面的肉已經賣完,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遇見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
屠夫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一隻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隻狼仍然跟著他。屠夫又把骨頭扔給狼,後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扔完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後一起受到狼的攻擊。屠夫看見田野里有一個打麥場,打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打麥場里,覆蓋成小山(似的)。屠夫於是跑過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擔子拿起屠刀。兩只狼不敢上前,瞪著眼睛朝著屠夫。
一會兒,一隻狼徑直走開了,另一隻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時間長了,那隻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屠夫剛想要走,轉身看見柴草堆的後面,另一隻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鑽洞進去,來攻擊屠夫的後面。身子已經鑽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從狼的後面砍斷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殺死了。屠夫這才明白前面的那隻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來誘惑敵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

【原文】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①。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②。融謂使者曰:「冀罪止於身③,二兒可得全不。」兒徐④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⑤?」尋亦收至⑥。
【注釋】
①孔融被收,中外惶怖:這里敘述孔融被曹操逮捕一事。收:捉捕。中外:指朝廷內外。 惶怖:指驚恐
②琢釘戲:一種小孩玩的游戲。了:完全。遽(jù)容:恐懼的臉色。
③冀:希望 。只:通「只」。
④徐:慢慢的,緩慢的
⑤大人:對父親的敬稱。完:完整,按:這句話比喻主體傾覆,依附的東西不能倖免,必受株連。
⑥尋亦收至:不久(來拘捕兩個兒子的)差役也到了。尋:不久。收:差役。
【譯文】
孔融被捕,朝廷內外都很驚恐。當時孔融兒子九歲,小的八歲,兩個孩子依舊在玩琢釘戲,一點也沒有恐懼的樣子。孔融對前來逮捕他的差使說:「希望懲罰只限於我一個人,兩個孩子能不能保全性命呢?」這時,兒子從容地上前說:「父親難道看見過打翻的鳥巢下面還有完整的蛋嗎?」

原文;

一蜈蚣盤旋蚓穴之上。蚓匿穴中,忽探首拔去蜈蚣一足。蜈蚣怒欲入穴,而穴小不能容,正彷徨旋繞,蚓復乘間拔其一足。

蜈蚣益怒而無如之何,守穴口不肯去。蚓遂漸拔其足,閱一時許閱:經過,則蜈蚣已無足,身雖未死,而不能轉動,橫卧於地,如僵蠶

焉。蚓乃公然出穴,噬其腹而吸食之

譯文:

一隻蜈蚣盤伏在蚯蚓的洞口上,蚯蚓藏在洞裡面,突然伸出頭拔掉蜈蚣一隻腳。蜈蚣發怒想鑽進洞里,但蚯蚓洞太小,進不去,正轉來轉去不知道怎麼進去的時候,蚯蚓又趁機拔掉蜈蚣一隻腳。

蜈蚣更加憤怒缺不知道怎麼辦,就守在洞口不肯走。蚯蚓於是逐漸拔掉蜈蚣的所有腳,雖然蜈蚣沒有死但也不能動彈,橫躺在地上,就像凍僵的蠶一樣。於是蚯蚓大搖大擺的鑽出洞口,咬開蜈蚣的腹部吸食蜈蚣。(完)

【原文】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quē)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x ī )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泝(sù)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yǎn ) 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zhǔ)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翻譯】

在三峽的七百里之間,兩岸山連著山,沒有一點空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岩峰像屏障一樣,遮蓋住了天空和太陽,如果不是正午或者半夜,就看不到太陽或者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順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隻都被阻隔斷了。如果有皇帝的命令急於傳達,有時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大約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騎著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行得快。
到了春、冬兩季時,白色的急流迴旋著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出了各種景物的影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古柏,懸掛著的泉水瀑布,從它們中間飛瀉沖盪下來。水清,樹榮,山高,草茂,實在有很多樂趣。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寒冷的樹林山澗一片寂靜。經常有猿猴在高處長鳴,叫聲連續不斷,聲音非常凄涼,空盪的山谷里傳來回聲,悲哀婉轉,很長時間才消失。所以打漁的人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鄭人買履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歸取之。
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
注釋

鄭——春秋時代一個小國的名稱,在現今河南省的新鄭縣。
履——音呂,革履,就是鞋子。
度——音奪,忖度,這里作動詞用,即計算、測量的意思。後面的度字,音杜,作名詞用,就是尺子。
之——文言代名詞,這里指量好的尺碼。
坐——同座,就是座位,這里指椅子、凳子一類的傢具。
操——操持,帶上、拿著的意思。
罷——罷了,完結的意思,這里指集市已經解散。
無——虛無,沒有,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
譯文

鄭國有一個人,眼看著自己腳上的鞋子從鞋幫到鞋底都已破舊,於是准備到集市上去買一雙新的。

這個人去集市之前,在家先用一根小繩量好了自己腳的長短尺寸,隨手將小繩放在座位上,起身就出門了。

一路上,他緊走慢走,走了一二十里地才來到集市。集市上熱鬧極了,人群熙熙攘攘,各種各樣的小商品擺滿了櫃台。這個鄭國人徑直走到鞋鋪前,裡面有各式各樣的鞋子。鄭國人讓掌櫃的拿了幾雙鞋,他左挑右選,最後選中了一雙自己覺得滿意的鞋子。他正准備掏出小繩,用事先量好的尺碼來比一比新鞋的大小,忽然想起小繩被擱在家裡忘記帶來。於是他放下鞋子趕緊回家去。他急急忙忙地返回家中,拿了小繩又急急忙忙趕往集市。盡管他快跑慢跑,還是花了差不多兩個時辰。等他到了集市,太陽快下山了。集市上的小販都收了攤,大多數店鋪已經關門。他來到鞋鋪,鞋鋪也打烊了。他鞋沒買成,低頭瞧瞧自己腳上,原先那個鞋窟窿現在更大了。他十分沮喪。

有幾個人圍過來,知道情況後問他:「買鞋時為什麼不用你的腳去穿一下,試試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說:「那可不成,量的尺碼才可靠,我的腳是不可靠的。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這個鄭國人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他只相信量腳得到的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不僅鬧出了大笑話,連鞋子也買不到。而現實生活中,買鞋子只相信腳碼而不相信腳的事,也許是不會有的吧?但類似這樣的人,倒確是有的。有的人,說話、辦事、想問題,只從本本出發,不從實際出發;本本上寫得有的,他就相信,本本上沒有寫但實際上存在著的,他就不相信。在這種人看來,只有本本上寫的才是真理,沒寫上的就不是真理。這樣,思想當然就要僵化,行動就要碰壁。

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注釋

涉——跋涉,就是渡過江河的意思。
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時間很緊迫。
契——音氣,動詞,用刀子雕刻。
惑——音或,迷惑,這里是對事物感到糊塗不理解的意思。
呂氏春秋——這是一部古書的名稱,是秦國的宰相呂不韋的賓客們合編的。全書的內容較雜,包括儒家、道家等各家學說,共分八覽、六論、十二紀。

[譯文]

有個楚國人乘船過江時,劍從船上掉進水裡,他就在船幫上刻下一個記號,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他就從刻記號的地方跳進水裡去找劍。船已走了很遠,而劍卻沒走,這樣去找劍,不是很糊塗嗎?

『拾』 文言文----復褌解釋

韓康伯幾歲時,家境非常貧苦,到了隆冬,只穿上一件短襖,是他母親殷夫人親手做的,做時叫康伯拿著熨斗取暖。母親告訴康伯說:「暫時先穿上短襖,隨著就給你做夾褲。」康伯說:「這已經夠了,不須要夾褲了。」母親問他為什麼,他回答說:「火在熨斗裡面,熨斗柄也就熱了,現在已經穿上短襖,下身也會暖和的,所以不需要再做夾褲呀。」他母親聽了非常驚奇,知道他將來準是個治國的人才。

熱點內容
老師待遇好 發布:2024-11-02 22:28:33 瀏覽:83
新教育論壇 發布:2024-11-02 20:04:13 瀏覽:45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 發布:2024-11-02 18:51:57 瀏覽:321
英語必修一教案 發布:2024-11-02 18:42:57 瀏覽:856
數學必修一目錄 發布:2024-11-02 14:44:47 瀏覽:858
身上有靜電怎麼辦 發布:2024-11-02 14:34:51 瀏覽:127
吉他散步教學 發布:2024-11-02 13:36:21 瀏覽:139
肥城市第六高級中學 發布:2024-11-02 11:49:45 瀏覽:287
花藝老師招聘 發布:2024-11-02 11:49:01 瀏覽:509
白絲襪中學生 發布:2024-11-02 11:48:03 瀏覽: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