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鑒賞的一般方法
『壹』 美術鑒賞的形式鑒賞
偏重於對藝術形式(藝術語言)的感知和體驗,而且首先強調對形式的把握。這種鑒賞方式更適合與形式感強的、非故事性和情節性的、藝術語言突出性的作品。
『貳』 美術鑒賞的四種鑒賞方式分別是
(1)感悟式鑒賞
(2)形式鑒賞
(3)社會學式鑒賞
(4)比較式鑒賞
(一)實地參觀,用直接感知的實踐形式發現美
(二)知識豐富,用專業獨特回的藝術語答言展現美
(三)視覺探索,用啟發引領的個性思想挖掘美
由於現代教育活動的復雜性、多樣性及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的不同特點,不可能有那種教學方式適用於一切教學活動,但如何發揮美術學科的優勢和特點進行有規律可循,有相對穩定性和系統性,理論化得模式優化探索,對於現代生活及素質教育的實施,無疑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肆』 如何運用美術鑒賞的5個方法去分析藝術作品
首先藝術鑒賞始終飽含著鑒賞者的情感。藝術作品充滿著藝術家傾注的情感,在藝術鑒賞過程中,首先要體驗到藝術作品中所含的情感。為作品的傳達的情感所打動。接受作品。
其次,在藝術鑒賞過程中,鑒賞者不能消極的刺激,而興發情感而去積極的富有創造性的接收作品。第三。通過鑒賞者的聯想想像,可以使藝術形象更加豐富,生動完滿,我國傳統的藝術作品。這創作時總會留下。大量的想像餘地在鑒賞作品時,我們要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審美習慣。通過想像聯想將作品提供的信息在頭腦中構建的十分豐滿。
最後。藝術鑒賞中的審美體驗。對於建廠者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鑒賞者必須切身體驗不能只感覺表層的審美愉快。真正領略藝術的真諦。
『伍』 美術鑒賞的特點和本質是什麼
美術鑒賞這門學問改變了人們的觀看方式。 美術鑒賞是運用自己的視覺感知、過去已經有的生活經驗和文化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並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的活動。
美術鑒賞的特點和本質:
1、美術鑒賞
美術鑒賞這門學問改變了人們的觀看方式。美術鑒賞是運用自己的視覺感知、過去已經有的生活經驗和文化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並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的活動。
欣賞一般局限於感知、想像、情感體驗等感性認識方面。
而鑒賞是運用視覺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綜合作用、生活經驗和文化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並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即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的一種比較深刻的認識。
在美術鑒賞的基礎上就能夠產生一定的「美術批評」,自己根據一定的標准,對美術作品或美術現象所做出的理論分析和價值判斷。
要在文化情境中來認識和理解美術,「情境」,即指影響各個時期美術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背景。美術作品中所反映的各種思想、觀念,都與藝術家所受到特定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背景的影響有關。
2、感悟鑒賞:
感悟式鑒賞所要求的主要是從觀看者自身的經驗出發,充滿想像力和激情地去欣賞美術作品。在欣賞過程中,可以任由思維馳騁而不受限制。這種鑒賞方式比較適合於寫意性和表現性的藝術作品,因為這類作品所追求的不是客觀地記錄形象,而是通過主觀化的形象處理來表達藝術家的情感。
3、社會學鑒賞:
應該意識到美術這種文化現象不是存在於真空環境之中,而是有著特定社會階層和社會生活的烙印。要理解不同創作目的以及社會背景對藝術家的影響。這些因素不是單靠表面的觀察就能完全了解的,所以社會學式鑒賞的核心在於探究、追問,了解作品的主題,發現作品的獨特之處,並要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積累一定的知識才能有很好的把握。
4、比較式鑒賞
比較式鑒賞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把握每件作品的特色。俗話說,有比較才有鑒別。但在比較式鑒賞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美術作品的好壞是可以通過比較來確定的;但在很多情況下,作品之間並不存在誰好誰壞的問題,僅僅是表現方式和風格上的不同而已。比較的內容主要是形式方面的,但根據這些形式方面的差異也可以引導我們去尋找原因,這就需要涉及一些社會的因素了。至於具體對比哪些內容,還需要依靠感覺的指引,所以比較的方法其實是幾種鑒賞方式的綜合運用。
5、形式鑒賞
偏重於對藝術形式(藝術語言)的感知和體驗,而且首先強調對形式的把握。這種鑒賞方式更適合與形式感強的、非故事性和情節性的、藝術語言突出性的作品。
『陸』 上好美術鑒賞課的幾種方法
廣東龍川河源職業技術學院美術教研室 曾仕標 作為文化教育及審美教育的美術鑒賞課,是對學生進行認識美和評價美教育的專設課程。因此,上好美術鑒賞課不但可以開拓學生視野,增長知識,還可以在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中,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1 、激發興趣 創設課堂情景,激發學習的興趣,是上好鑒賞課的前提。我在講課之前,把臨摹的一幅高兩米的油畫《蒙娜麗莎》及范寬的《溪山行旅圖》掛在教室。雖然學生們以前也在很多印刷品中看過這兩幅畫,但從來沒有看過如此大而且如此美的畫,許多同學走在畫前認真觀察,津津樂道,甚是驚奇,在學生們止不住發出嘖嘖的贊嘆聲之際,求知慾望被激發起來。此時我適時地向學生介紹油畫與國面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介紹油畫與國畫的技法。介紹《蒙娜麗莎》的作者、創作年代、所表現的內容、思想感情等,以及作品給觀賞者帶來什麼樣的作用,我們在認真分析研究以後應採取什麼樣的態度等等,使學生感到美術作品的背後還有豐富、有趣內容。學生學習美術鑒賞的興趣被激發起來,從而為上好美術鑒賞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外出參觀 為開拓學生視野,拓展思維,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或實地考察是很有必要的。如講中國古代工藝美術鑒賞這一章時,帶同學們參觀博物館。館內有許多學生從未見過的工藝品一一彩陶、瓷器、玉器、青銅器、漆器……琳琅滿目,目不暇接。要求同學們留意這些工藝品的名稱、 出土時間和出產年代,分析工藝品櫚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如彩陶:半坡類型彩陶造型朴實厚重,彩繪紋樣除幾何圖案外,以人面、魚、自等形象最為人注目;廟底溝類型彩陽彩繪紋樣以幾何圖案為主,變化更為多樣,除少數兼用紅彩外,多為黑彩,有時彩陶上有紅白色陶衣,加強了 色彩的對比效果;馬家類型彩陶則滿身裝飾;半山型造型更加優美,最有特色的是長頸和短頸或無頸而有折沿的小口寬肩大腹雙耳罐、壺,形象豐滿渾厚,穩重大方。在對比中分析彩陶的異同,另外還邀請博物館管理人員給學生做了一次有關古代工藝美術知識的講座。管理人員把水倒進有舞蹈人物的彩陶盆里,舞蹈者的身姿便倒映在水中,巧妙地構成了一個池畔歡舞的場面。動一下盆內的水就發生晃動,倒映在水中的舞蹈者和身姿,產生一種婆婆起舞、婀娜多姿的藝術效果。同學們被祖國有如此悠久的歷 及人類如此燦爛的文化所吸引。增強了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逐步樹立起繼承中華優秀傳統的審美理念,培養積極向上的創造精神,為發揚光大中華文明努力學習,扎實奮進。 3 、舉辦展覽 為了讓學生弄清中國畫的分類及其裝裱藝術形式,我舉辦了一次中國書畫展覽。展覽的作品都是臨本,內容包括山水、人物、花鳥,裝裱形式有立軸、橫披、鏡肝、手卷、冊頁等,直觀教學的手段使學生掌握知識輕松愉快,同時感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產生民族自豪感。 4 、搜集整理 在中國民間美術鑒賞教學中要求同學們到農村、街道去搜集舊的年畫、剪紙、民間玩具、草編、竹編等,從報刊雜志搜集有關圖片資料,並按類別、作者、創作年代、風格等整理出來,加以文字說明。同學們在搜集過程中親眼見到民間藝人熟練的剪紙工夫,不用草稿,一幅生動活潑的《老鼠嫁女》就出來了,又一幅代表喜慶氣氛的《五穀豐登》躍然紙上;還有質朴自然的草編的蟲、魚等玩具。這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的課堂教學,學生獲得甘醇美酒般的民間藝術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勞動群眾質朴熱情和醇厚的情感,深深打動了同學們的心,這是無窮的影響。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學習,愉快學習,是上好鑒賞課的基礎。外出參觀或實地考察,使學生的課本知識與現實得到聯系,在親身體驗美中去領略文化的內涵,並潛移默化為內在的人文素養。搜集整理是鍛煉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在整理收集回來的紛繁復雜的資料過程中,形成一種有條不紊的工作習慣及一種有始有終的工作毅力,並形成一種鑒別美醜的能力。舉辦展覽是直觀的教學手法,是鑒賞課中很理想的手法,又有類似實習的功能。這幾種教學手法的過程本身就影響著學生的人文素養。
『柒』 什麼是美術鑒賞,美術鑒賞的一般過程和特點
美術鑒賞就是運用我們的視覺感知、視覺經驗和相關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歸類、分析、判斷、體驗、聯想和評價,從而獲得審美享受,是一個綜合的審美活動。
美術鑒賞的作用:認識、教育、審美。
『捌』 簡述美術鑒賞的方法 急求解決
不知道現在回答是否還能幫到你呢,你的問題有點兒大,因為美術包括的內容太多。我就隨便說一點兒,看能不能對你有啟發。
美術作品鑒賞,
從作品風格入手,一般而言繪畫作品都有自己的風格,然而自己的風格也是包容在時代中的,例如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同在一個時代中出現,但是卻是不同風格,你可以先把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概念搞清楚,然後了解那個時代背景和風格產生的關系。
從作者生平入手,作者創作一幅作品和他自身生活經歷還是有很多直接或者間接的關系。作品是反應作者精神世界的產物,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和他成長經歷以及環境分不開,於是觀察美,展現美的角度是不同的,所以在作品中會有很多體現,例如:繪畫技法、畫面布局、畫面內容等。
從繪畫(雕塑.....)技法入手,技法是作品表達的直接語言,通過技法的發展其實也是繪畫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古典主義和印象派所展現的技法明顯不同,其中繪畫意識是不同,所要闡述的重點是不同,表達的語言也不同。
除了以上之外,還可以說說自己的一些對現實繪畫的思考,可以結合社會、人文等。
以上所述比較粗淺,還需樓主自己多讀一些作品鑒賞,同時也要學會觀察同時也要多開闊眼界,對歷史、哲學、宗教等方面多了解探究,這樣會讓你的鑒賞更具可讀性。
『玖』 運用美術鑒賞的四種方式鑒賞《蒙娜麗莎》
感悟式鑒賞:
作品印象:蒙娜麗莎的微笑是由一種普普通通的表現載體呈現出了一種對藝術的升華。畫面不再是單純的畫面,其中的內涵影射了對人類對萬物造化的一種贊美。她平和的微笑中蘊含了豐富的內容,如那清澈的目光給予人們已純潔的洗禮一種心靈的洗禮。她的安然又給予我們一種母性的感動和親切。
觀察(形式鑒賞):
構圖:達•芬奇在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下,著力表現人的感情。在構圖上,達•芬奇改變了以往畫肖像畫時採用側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習慣, 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構圖,透視點略微上升,使構圖呈金字塔形,蒙娜•麗莎就顯得更加端莊、穩重。
形體:除了臉部外,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屬夫人那雙高貴纖細、而且美麗無比的手了.它也不由地勾起我的長久的、無窮無盡的興趣.象牙雕刻般的手指中流動著紅色的血液,光潤的雙手搭在一起,雙手的纖細形狀確定了手的穩定美。這幅肖像畫中的風景,起到了意想不到的背景效果,廣闊的自然風光襯托著夫人,向遠方伸展去.我們欣賞背景必須留心注意的是,這幅畫中的風景絕不能認為是現實存在的風景.必須懂得這一切只不過是從純粹的裝飾性作用的角度描繪的.
色彩:喬孔達夫人身著的柔軟而且帶美的衣褶的衣裳,看上去似乎非常單純,這是芬奇用一種綠灰色帶光澤的色調將衣裳描繪出來的.這種衣裳會使人陶醉於散發著芳香的夫人肉體.從袒露的雪白的胸部至衣下流動著的曲線美,與目光和嘴角的微笑一起,充滿了驚人的力量,直逼觀眾。
明暗:在一幅畫中,光線的變化不能像在雕塑中產生那樣大的差別。但在蒙娜麗莎的臉上,微暗的陰影時隱時現,為她的雙眼與唇部披上了一層面紗。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現在眼角和嘴角上,達•芬奇卻偏把這些部位畫得若隱若現,沒有明確的界線,因此才會有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形象: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
探究(社會學式鑒賞)
文化背景:文藝復興盛期,16世紀初。社會基本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中世紀教會和宗教思想的控制,強調人本主義的思想。
畫家生平:畫者生平列奧納多•達•芬奇(1452-1519年)是15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名人,是人類文明史上罕見的全才。他不僅是天才的畫家、雕塑家、建築師、詩人、哲學家和音樂家,而且是位很有成就的解剖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和工程師等等。500多年來,人們一談起人類的文化進步,就會提及其中燦爛輝煌的一頁——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就要聯想到達•芬奇的豐功偉績。
人物裝束:發際線較高,額頭較寬,沒有眉毛,反映了當時的審美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