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三峽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注釋

三峽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注釋

發布時間: 2020-11-24 21:02:16

『壹』 三峽文言文翻譯

在三峽七百里的抄(沿途)中,峽襲谷的兩岸都是山連著山,沒有一點缺口。重疊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見到日月的。

到了夏季,江水上漲,淹沒丘陵,順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路都被阻絕。有時遇到皇帝命令急需傳達,早上從四川的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湖北的荊州。這中間相隔一千二百多里,即使是乘御快馬疾風,也沒有這樣迅疾。在春冬季節,則有白色的急流清波迴旋,綠色的水潭倒映出各種景物的影子。極高的山峰之上,大多生長著奇形怪狀的松柏;懸在空中的泉水和瀑布在峰巒間飛速沖盪,更顯出水清山峻,草木茂盛。(這情景)給人帶來無限的情趣。

每逢到了天氣放晴或降霜的早晨,在凄清的林木、靜寂的澗谷中,常常聽到高處傳來猿猴的叫聲,凄厲異常,綿延不息。(那叫聲)在空谷中鳴盪,哀婉凄切,久久不絕。所以,打魚的人往往唱道:「巴東三峽哦,巫峽最長;聽那綿綿不息的猿猴叫聲哦,不禁淚濕衣裳。」

『貳』 文言文《三峽》的翻譯

【原文】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翻譯】

在三峽東西七百里中,兩邊岸上山連山,一點也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遮住了天,擋住了陽光。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陽和
月亮。至於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時候,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絕了。有時君王有命令必須急速傳達,有時候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趕到了江陵,在這中間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快馬,駕著風,也沒有這樣快。春冬的季節,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迴旋著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姿態怪異的柏樹,懸泉和瀑布在那裡飛流沖盪。水清樹榮山高草盛,實在很有趣味。每到初晴的日子或者結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常有高處的猿猴放聲長叫,聲音持續不斷凄涼異常,空盪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打魚的人唱道:「巴東三峽以巫峽最長,猿嗚叫三聲淚沾濕衣裳!」

『叄』 《三峽》的原文和翻譯

【作者介紹】

酈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長,北魏時期范陽(今河北省涿縣)人。散文家、地理學家。出生於官宦世家.他的父親酈范年少有為,在太武帝時期,給事東宮,後來以他優秀的戰略眼光成為了一個優秀的軍師,曾經做過平東將軍和青州刺史。酈道元也先後在平城(北魏首都,今山西省大同市)和洛陽(公元493年北魏首都南遷到這里)擔任過騎都尉,御史中尉和北中郎將等中央官史,並且多次出任地方官,做過冀州(今河北省冀縣)長史,魯陽郡(今河南省魯山縣)太守,東荊州(今河南省唐河縣)刺史,河南(今洛陽)尹等職務。
酈道元前半生,北魏正是鼎盛時期,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統一北方之後,經過獻文,文成等諸多帝王的勵精圖治,至後來的北魏孝文帝的積極改革,北魏國力日漸強盛。酈道元也跟隨孝文帝等人致力於統一大願的實現。然而,在孝文帝死後,北魏從500年開始,國內矛盾又開始高漲起來,逐漸走下坡路,至527年,六鎮叛亂,四方叛亂揭竿而起。在國家正值多事之秋的時候,酈道元慷慨殉國。長空孤雁鳴,秦山鳥悲歌,在流星閃過之時,一代英豪就此隕落。酈道元在做官期間,「執法清刻」,「素有嚴猛之稱」。頗遭豪強和皇族忌恨。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酈道元在奉命赴任關右大使的路上,雍州刺史蕭寶夤受汝南王元悅慫恿派人把酈道一行圍困在陰盤驛亭(在今陝西省臨潼東)。亭在岡上,沒有水吃,鑿井十幾丈,仍不得水,最後力盡,和他的弟弟道峻以及兩個兒子一同被殺害。酈道元從少年時代起就愛好游覽。他跟隨父親在青州時候,曾經和友人游遍山東。做官以後,到過許多地方,每到一個地方,都要游覽當地名勝古跡,留心勘察水流地勢,探溯源頭,並且在餘暇時間閱讀了大量地理方面的著作,逐漸積累了豐富的地理學知識。他一生對我國的自然、地理作了大量的調查、考證和研究工作,並且撰寫了地理巨著——《水經注》,為我國古代的地理科學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原文】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quē)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x ī )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泝(sù)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yǎn ) 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zhǔ)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cháng)。」

【翻譯】

在三峽的七百里之間,兩岸山連著山,沒有一點空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岩峰像屏障一樣,遮蓋住了天空和太陽。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陽;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順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隻都被阻隔斷了。如果有皇帝的命令急於傳達,有時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大約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騎著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行得快。
到了春、冬兩季時,白色的急流迴旋著清波,碧綠的潭水,映出了各種景物。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古柏,懸掛著的泉水瀑布,從它們中間飛瀉沖盪下來。水清,樹榮,山高,草茂,實在有很多樂趣。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寒冷的樹林山澗一片寂靜。經常有猿猴在高處長鳴,叫聲連續不斷,聲音非常凄涼,空盪的山谷里傳來回聲,悲哀婉轉,很長時間才消失。所以打漁的人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註解】

名字:「三峽」
自 / 三 峽 七 百 里 中 , 兩 岸 / 連 山 , 略 無 / 闕quē 處 。 重chóng 岩 / 疊 嶂zhàng , 隱 天 / 蔽 日 。 自 非 / 亭 午 夜 分 , 不 見 / 曦xī 月 。
至 於 夏 / 水 襄 陵 , 沿 / 溯sù / 阻 絕 。 或 / 王 命 急 宣 , 有 時 / 朝 發 白 帝 , 暮 到 / 江 陵 , 其 間jiān / 千 二 百 里 , 雖 / 乘 奔bēn 御 風 , 不 以 / 疾 也 。
春 冬 之 時 , 則 / 素 湍tuān / 綠 潭 , 回 清 / 倒 影 。 絕 巘yǎn / 多 生 怪 柏bǎi , 懸 泉 / 瀑 布 , 飛 漱shù / 其 間 。 清 / 榮 / 峻 / 茂 , 良 / 多 / 趣 / 味 。
每 至 / 晴 初 霜 旦 , 林 寒 / 澗 肅 , 常 有 / 高 猿 長 嘯 , 屬zhǔ / 引 凄 異 , 空 谷 / 傳 響 , 哀 轉 / 久 絕 。 故 / 漁 者 歌 曰 : 「 巴 東 三 峽 巫 峽 長cháng , 猿 鳴 三 聲 淚 沾 裳/。 」
【三峽】: 選自《水經註疏》。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在長江上游重慶奉節和湖北宜昌之間。酈道元(466或472—527),范陽涿(zhuō)縣(現在屬河北)人,北魏地理學家。好學博覽,留心水道等地理現象,撰《水經注》。其書名為注釋《水經》,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址、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七百里】:約合現在二百公里。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沒有中斷的地方。略無,毫無。闕,通「缺」。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這里指太陽。
【襄】:上。
【沿】:順流而下。
【溯(sù)】:逆流而上。
【白帝】:在現在重慶奉節東。
【江陵】:即現在湖北江陵。
【奔】:這里指飛奔的馬。
【疾】:快。
【素湍(tuān)】:白色的急流。
【回清】:迴旋的清波。
【絕巘(yǎn)】:極高的山峰。
【飛漱(shù)】:飛瀉沖盪。
【清榮峻茂】: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盛。
【晴初】:天剛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屬(zhǔ)引】:接連不斷。屬:連接。引,延長。
【巴東】現在重慶東部雲陽、奉節、巫山一帶。

【古今異義詞】

1、或王命急宣(或 古義:如有 )
(或 今義:常用於選擇復句的關聯詞)
2、至於夏水襄陵(至於古義:一個動詞「到」和一個介詞「於」 )
(至於今義:常連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3、雖乘奔御風 (雖 古義:即使 )
(雖 今義:雖然)

【一詞多義】

①自:自三峽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絕:沿泝阻絕(斷絕)
絕巘多生怪柏(極,最)
哀轉久絕(停止)
【通假字】
①略無闕處(「闕」通「缺」,缺少)
②哀轉久絕(「轉」通「囀」,婉轉發生)

【詞類活用】

①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奔:動詞用作名詞,飛奔的馬)
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詞用作名詞,清波)
③晴初霜旦(霜:名詞用作動詞,結霜)
④空谷傳響(空谷:名詞作狀語,在空盪的山谷里)
【特殊句式】
1.兩岸連山:省略句,省略定語「三峽」。2.重岩疊嶂:省略句,省略主語「兩岸」。
【重點語句翻譯】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譯:即使騎著賓士的駿馬,駕著風,也沒有這樣快。
2、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譯: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茂,實在是有很多趣味
3、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
譯:到了夏天江水暴漲,順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隻都被阻隔斷了。
4、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譯:空盪的山谷里傳來回聲,悲哀婉轉,很長時間才消失。
5、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譯: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肆』 初中 語文 課文 《三峽》原文及翻譯

三峽七百里來中,兩岸高山連自綿不絕,沒有一點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至於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時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絕了。有時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須急速傳達,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兩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騎上快馬,駕著風,也沒有這樣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時候,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迴旋著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長著姿態怪異的柏樹,懸泉和瀑布在那裡飛流沖盪。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橫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結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高處的猿猴放聲長叫,聲音持續不斷,異常凄涼,空盪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的漁民唱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伍』 三峽原文,譯文,注釋

原文: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譯文:

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懸崖峭壁重巒疊嶂,遮擋了天空和太陽。如果不是正午半夜,連太陽和月亮都無法看見。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時候,上行和下行船隻的航路都被阻斷,無法通行。有時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飛奔的快馬,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迴旋著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松柏,山峰間懸泉瀑布飛流沖盪。水清,樹榮,山峻,草盛,確實趣味無窮。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就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常常有猿猴在高處拉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不斷,顯得非常悲慘凄涼,在空盪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漁民的歌謠唱道:「巴東三峽之中巫峽最長,猿猴鳴叫三聲凄涼得令人眼淚滿衣裳。」

《三峽》是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創作的一篇散文。

注釋

自:在,從。

三峽:指長江上游重慶、湖北兩個省級行政單位間的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峽全長實際只有四百多里。

略無:毫無,完全沒有。闕:通「缺」,缺口,空隙。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樣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xī):日光,這里指太陽。

襄(xiāng):上,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這里泛指山陵。

沿:順流而下(的船)。溯:逆流而上(的船)。

或:有的時候。王命:皇帝的聖旨。宣:宣布,傳達。

朝發白帝:早上從白帝城出發。白帝:城名,在重慶奉節縣東。朝:早晨。

江陵:今湖北省荊州市。

雖:即使。 奔:賓士的快馬。御:駕著,駕駛。

不以:不如。此句謂和行船比起來,即使是乘奔御風也不被認為是(比船)快,或為「以」當是「似」之誤。

(5)三峽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注釋擴展閱讀:

1,創作背景

酈道元生於官宦世家,幼時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後又游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搜集有關的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創作《水經注》四十卷。它名義上是以《水經》為藍本作的注釋,實際上是在《水經》基礎上的再創作。

全書記述了一千二百五十二條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比原著增加了近千條,文字增加了二十多倍,內容比《水經》原著要豐富得多。

此篇即節選自《水經注》三十四卷《江水》,文題為後人所加。是作者記錄長江三峽的雄偉險峻和四季風光所作。

2,作品賞析

全文以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的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來往的船隻都被阻絕了。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雪白的激流,碧綠的潭水,迴旋的清波,美麗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贊嘆「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則「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那凄異的叫聲持續不斷,在空曠的山谷里「哀轉久絕」。

三峽的奇異景象,被描繪得淋漓盡致。作者寫景,採用的是大筆點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餘字,就把七百里三峽萬千氣象盡收筆底。寫春冬之景,著「素」「綠」「清」「影」數字;寫秋季的景色,著「寒」「肅」「凄」「哀」數字,便將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文章先寫山,後寫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寫水則分不同季節分別著墨。在文章的節奏上,也是動靜相生,搖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構成了一幅幅風格迥異而又自然和諧的畫面,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引用的詩句表現了突出山高水長的特點同時渲染三峽秋色悲寂凄涼的氣氛。

『陸』 文言文三峽重點字詞翻譯

1、三峽:重慶市至湖北省間的瞿塘峽、西陵峽和巫峽的總稱。

2、自:於。這里是「在回」的意思。答

3、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全然沒有中斷的地方。略無,完全沒有。闕(quē),同「缺」,空隙、缺口。

4、澗肅:山溝里氣候清冷。澗,夾在兩山之間的水溝。肅,肅殺,凄寒。

5、嘯:動物拉長聲音叫。

6、屬(zhǔ):動詞,連接。

7、引:延長。

8、凄異:凄慘悲涼。

9、沾:打濕。

10、裳(cháng):古代遮蓋下肢的衣裙,借指衣服。

(6)三峽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注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酈道元生於官宦世家,幼時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後又游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搜集有關的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創作《水經注》四十卷。它名義上是以《水經》為藍本作的注釋,實際上是在《水經》基礎上的再創作。

全書記述了一千二百五十二條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比原著增加了近千條,文字增加了二十多倍,內容比《水經》原著要豐富得多。

此篇即節選自《水經注》三十四卷《江水》,文題為後人所加。是作者記錄長江三峽的雄偉險峻和四季風光所作。

『柒』 三峽 古文字詞翻譯

屬引凄異:
寂靜
高,懸泉和瀑布在那裡飛流沖盪,迴旋的清波:堯時洪水「湯湯洪水滔天,沒有一點中斷的地方,雖乘奔御風,不能通行,猿鳴三聲淚沾裳。
每至晴初霜旦、從來:
在三峽七百里江流中:
順著(和現在「沿」的意思相同}
溯。
三峽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不見曦月,有時朝發白帝。高山上多生長著姿態怪異的柏樹:
通缺。有時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須急速傳達,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
結霜的早晨
肅,哀轉久絕:
不是:消失。絕巘多生怪柏,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
清波
絕:
向來:「巴東三峽巫峽長:
高處
屬引。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結霜的早晨。或王命急宣,沿泝阻絕,良多趣味,常有在高處的猿猴放聲長叫,猿鳴三聲淚沾裳,駕著風!即使騎上快馬,凄涼怪異,層層的峭壁:
早上
奔,缺口。
春冬之時;重重的懸崖,這里是「乘風」
以,林寒澗肅:
隔斷
或:中午
曦,其間千二百里。清榮峻茂,則素湍綠潭,傍晚就到了江陵。水清,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絕了,山高:
太陽
襄。
自。
非,很多;重岩疊嶂,真是妙趣橫生,遮蔽了天空:「巴東三峽巫峽長:
流淌
榮,隱天蔽日:
騎(馬):
高而陡峭
巘。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很久才消失、不到。故漁者歌曰:

湍,也不像這樣快:
「良多」意思是.五帝本紀,早晨從白帝城出發,悲哀婉轉:
有時候
朝。所以三峽中的漁歌唱到,回清倒影:
悲哀
絕。
亭午。
霜旦:快
素、乘(車):
認為
疾,不以疾也,暮到江陵:
湍流:
包圍(史記,聲音接連不斷,自非亭午夜分。
到了於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時候,兩岸連山,空谷傳響,浩浩懷山襄陵」)
沿,飛漱其間,碧綠的深潭,懸泉瀑布:
山崖
漱:
快馬
御:
逆流
絕,常有高猿長嘯,略無闕處自。
至於夏水襄陵,空曠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茂盛
良。漩渦
回:
迴旋
清,兩岸高山連綿不絕,白色的急流,草盛。
闕!」
譯文,樹林和山澗清涼和寂靜,這兩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樹榮:
從:
繁盛(樹長的茂盛)

『捌』 三峽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1、《三峽》文言文的原文: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2、《三峽》文言文的白話譯文:

在七百里的三峽中,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全然沒有中斷的地方。層層的懸崖,排排的峭壁,遮擋了天空和太陽。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陽;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斷。有時帝王的命令要緊急傳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期間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飛奔的快馬,駕著疾風,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迴旋著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極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松柏,懸泉瀑布在山峰之間飛流沖盪。水清,樹榮,山峻,草盛,的確是趣味無窮。

在秋天,每到天剛放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經常有猿猴在高處拉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不斷,顯得非常悲慘凄涼,在空盪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聲音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漁民的歌謠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3、《三峽》文言文重點字詞解釋:

自:在,從。

三峽:指長江上游重慶、湖北兩個省的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峽全長實際只有四百多里。

略無:毫無,完全沒有。

闕:通「缺」,缺口,空隙。

嶂:直立如屏障一樣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這里指太陽。

襄:上,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這里泛指山陵。

沿:順流而下(的船)。

溯:逆流而上(的船)。

或:有的時候。

宣:宣布,傳達。

朝發白帝:早上從白帝城出發。白帝:城名,在重慶奉節縣東。朝:早晨。

江陵:今湖北省荊州市。

雖:即使。

奔:賓士的快馬。

御:駕著,駕駛。

不以:不如。此句謂和行船比起來,即使是乘奔御風也不被認為是比船快。疾:快。

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

綠潭:碧綠的潭水。

回清倒影:迴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玖』 文言文《三峽》課文和翻譯

三峽酈道元
三峽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譯文:
從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高山連綿不絕,沒有一點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到了於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時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絕了.有時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須急速傳達,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兩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騎上快馬,駕著風,也沒有這樣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時候,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迴旋著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長著姿態怪異的柏樹,懸泉和瀑布在那裡飛流沖盪.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橫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結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高處的猿猴放聲長叫,聲音持續不斷,異常凄涼,空盪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的漁民唱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注釋:
自:從,此處有「在」之意.三峽:指長江上游重慶、湖北兩省間的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峽全長實際只有四百多里.
略無:毫無.闕:空缺.
嶂(zhàng):屏障似的高峻山峰.
停午:一作「亭午」,中午.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
夏水襄陵:夏天大水漲上了高陵之上.襄,上.陵,大的土山.
沿:順流而下.溯(sù):同「溯」,逆流而上.
或:有時.王命:朝廷的文告.宣:宣布,傳達.
朝發白帝:早上從白帝城出發.白帝:城名,在重慶市奉節縣.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
奔:賓士的快馬.御風:駕風.
以:認為.此句謂和行船比起來,即使是乘奔御風也不被認為是快.或認為「以」當是「似」之誤.(見清趙一清《水經注刊誤》)
素湍:浪花翻滾的急流.綠潭:綠色的潭水.
回清倒影:迴旋的清波倒映著岸上景物的影子.
絕巘(yǎn):險峻的山峰.巘,凹陷的山頂.
懸泉:從山頂飛流而下的泉水.飛漱:飛流沖盪.漱,噴射.
清榮峻茂:清清的江水,欣欣向榮的樹木,高峻的山峰,茂盛的野草.
晴初:初晴的日子.霜旦:打霜的早晨.
屬(zhǔ):連續.引:延長.凄異:凄涼異常.
哀轉久絕:悲哀婉轉,很久才能消失.
巴東:漢郡名,在現在重慶雲陽、奉節一帶.
沾:打濕.
裳:(cháng)
賞析一:
酈道元的《三峽》(首段)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以不到區區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寫了三峽錯落有致的自然風貌.
作者用「自三峽七百里中」起筆,既交代了描寫對象,又介紹了其總體長度.
接著,作者先寫山,用「兩岸高山,略無闕處」寫山之「連」,「重岩疊嶂,隱天蔽日」寫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側面烘托,讓人進一步感到三峽的狹窄,寥寥數筆形象地勾勒出三峽磅礴逶迤、雄偉峭拔的整體風貌,使讀者很快被三峽的雄險氣勢所吸引.
水是山的眼睛.作者按自然時令來寫水,先寫水勢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正面極寫水勢之險惡、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通過對比、誇張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暴漲後的水流之疾.再寫水勢減小的春冬,此時的三峽可用一「秀」字概括.「素湍」「綠潭」,兩種色彩、兩種情態,動靜交織,對比鮮明;「怪柏」「懸泉」「瀑布」,也是有靜有動、有聲有色,山水樹木交匯其中,蔚為奇觀.「清榮峻茂」一句話四字寫三物:「清」字寫水,「峻」字寫山,「榮」「茂」寫柏樹.「良多趣味」,又摻入了作者的審美意趣,使得詩情畫意融為一體.寫秋水,作者用一「霜」字暗示,寫三峽秋景的清寒,並用猿鳴來烘托蕭瑟的秋高,讓人不勝凄涼.
作為描寫山水之作,本文並非單純寫景色,而是以情托景(如「良多趣味」托出春冬景色之佳,「猿嘯」「凄異」托出秋季景色之涼),緣情入景(如開頭幾句體現了初賞三峽的總體之情,使人頓有雄偉奇險之感,以下再分寫時而悚懼,時而欣喜,時而哀凄的四季之情),作者以情而非四季的順序來布局謀篇.
一切景語皆情語,初學寫作者,寫景狀物要做到寫出其特點,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作者介紹:
酈道元,字善長,范陽涿鹿(今河北諑州市)人,生年不詳,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卒於關中(今陝西臨漳).酈道元出生於官宦世家,其祖父、父親曾多年為官.酈道元成年之後,也多次出任中央和地方官吏,到過很多地方.酈道元做官期間,執法嚴格,辦事果斷,對各種違法行為予以嚴加懲處,因此觸犯了一些地方豪強和皇親國戚,後遭皇室暗算而死.
酈道元從少年時代起就有志於地理學的研究.他喜歡游覽祖國的河流、山川,尤其喜歡研究各地的水文地理、自然風貌.他充分利用在各地做官的機會進行實地考察,足跡遍及今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安徽、江蘇、內蒙等廣大地區,調查當地的地理、歷史和風土人情等,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要游覽名勝古跡、山川河流,悉心勘察水流地勢,並訪問當地長者,了解古今水道的變遷情況及河流的淵源所在、流經地區等.同時,他還利用業余時間閱讀了大量古代地理學著作,如《山海經》、《禹貢》、《禹本紀》、《周禮職方》、《漢書·地理志》、《水經》等,積累了豐富的地理學知識,為他的地理學研究和著述打下了基礎.
通過把自己看到的地理現象同古代地理著作進行對照、比較,發現其中很多地理情況隨著時間的流逝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果不及時把這些地理現象的變遷記錄下來,後人就更難以弄明白歷史上的地理變化.因此,應該對此時的地理情況進行詳細的考察,同時查閱古代文獻,與古代的地理學著作相印證,將地理面貌的歷史變遷盡可能詳細、准確地記載下來.為此,酈道元決定以《水經》為藍本,以作注的形式寫一本完整的地理學著作.
《水經》是三國時代桑欽所著的一部地理學著作,此書簡要記述了137條全國主要河流的水道情況.原文僅1萬多字,記載相當簡略,缺乏系統性,對水道的來龍去脈及流經地區的地理情況記載不夠詳細、具體.為此酈道元利用自己掌握的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在《水經》的基礎上,酈道元終於完成了《水經注》這一地理學名著.

熱點內容
新教育論壇 發布:2024-11-02 20:04:13 瀏覽:45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 發布:2024-11-02 18:51:57 瀏覽:321
英語必修一教案 發布:2024-11-02 18:42:57 瀏覽:856
數學必修一目錄 發布:2024-11-02 14:44:47 瀏覽:858
身上有靜電怎麼辦 發布:2024-11-02 14:34:51 瀏覽:127
吉他散步教學 發布:2024-11-02 13:36:21 瀏覽:139
肥城市第六高級中學 發布:2024-11-02 11:49:45 瀏覽:287
花藝老師招聘 發布:2024-11-02 11:49:01 瀏覽:509
白絲襪中學生 發布:2024-11-02 11:48:03 瀏覽:830
非普通教育 發布:2024-11-02 10:32:35 瀏覽: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