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高文言文

高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1-24 21:27:34

『壹』 高的古文意思


①<形>高,與「低」、「矮」、「下」相對。《涉江》:「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滕王閣序》:「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
②<動>加高;抬高。《促織》:「欲居之以為利,而高其直,亦無售者。」
③<動>重;推崇。《與陳伯之書》:「夫迷途知返,往哲是與;不遠而復,先典攸高。」
④<名>高度。《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核舟記》:「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
⑤<名>高處。《勸學》:「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滕王閣序》:「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
⑥<形>指品級地位高;尊貴。《岳陽樓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滕閣王序》:「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⑦<形>高明;高尚。《五蠹》:「輕辭天子,非高也,勢薄也。」《廉頗藺相如列傳》:「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
⑧<副>高度。《東方朔》:「朔文辭不遜,高自稱譽,上偉之。」
⑨<形>大。《鴻門宴》:「勞苦而功高如此。」又專指大年齡《醉翁亭記》:「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⑩<形>高亢;響亮。鮑照《代堂上歌行》:「箏笛更彈吹,高唱相追和。」
⑾<形>熱烈;盛大。《史記·項羽本紀》:「飲酒高會。」
⑿<動>高出;超出。《張衡傳》:「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
⒀<形>敬辭,稱與對方有關的事物。《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素不相識,去問官人高姓大名。」

『貳』 高中文言文~~~

我曾經游觀過京城世宦富貴人家的亭園,見那裡集聚的東西,自極遠的邊地到海外,奇異的花卉石子沒有不能羅致的,所不能羅致的只有竹子。我們江南人砍伐竹子當柴燒,築園構亭也必定購買尋求海外的奇花異石,有的用千錢買一石,有的用百錢買一花,並不吝惜。然而如有竹子占據在當中,有時就將它砍去,說:「不要讓它佔了我種花置石的地方」。但京城人如果能覓到一竿竹子,常常不惜化費數千錢來購買;然而一遇到下霜降雪,便又都乾枯而死。正因為它的難以尋覓而且又多枯死,人們因此就更加珍愛它。而江南人甚而笑他們說:「京城人竟把我們當柴燒的東西視為珍寶。」
嗚呼!奇花異石誠然為京城與江南人所珍愛。然而追溯它們的產地,則邊地和海外人看待它們,我想也與竹子在江南沒有什麼大的區別。而邊地海外,或許是從不出產竹子的地方,假如讓那裡的人一旦看到竹子,我想他們必定比京城人更加珍愛和看重它。這種情況恐怕是笑不完的了。俗語說:「人離鄉則愈賤,物離鄉則愈貴。」如此說來,世上的美醜好惡,又有什麼不變的標准呢!
我的舅舅任光祿君在荊溪的邊上構築了一個亭園,到處種竹,不種其它的花木。竹林間造了一座小樓,有空就與客人在那裡吟詩嘯歌。他偶然對我說:「我不能與有勢力的人比池亭花石的勝況,單獨在這里取山地本來所有的東西,可以不化費勞力而使滿園蒼翠蔥蘢,也足以自適。因此自稱是竹溪主人。請外甥為我記述一下吧。」
我以為任君哪裡是真的不能與有勢力者攀比,而隨意取其當地所有;恐怕還是對竹獨有特殊的愛好,而不願意把它告訴別人吧?過去有人談論竹子,以為它決沒有動人的姿色和香味值得喜愛。所以它奇巧怪異不如石,妖艷柔美不如花,孑孑然,孑孑然有如高傲獨立的士人,不能與塵俗混同合一。因此自古以來,知道珍愛竹子的人極少。那麼京城人難道也是能知竹而加以珍愛的嗎?他們不過是想用此與別人爭誇富貴,如同用奇花異石向人炫耀一樣。所以京城人的珍愛竹子,與江南人的不重竹子,他們同屬於不知竹是一樣的。任君在繁華紛鬧中生長,而能不沉溺其中,衣飾車馬僮僕歌舞,凡是富貴人家所沉湎嗜好的,一切摒斥而去。尤其是方正剛直不隨意與人交往,凜然有高潔獨立之氣,這正是任君對於竹子必有自得的地方。世上可喜可玩的萬物,原有不能割捨的嗎?那麼雖然假使竹子不是這里的土地所有,任君也將竭盡其力予以收集,然後心裡才高興。任君的財力雖然使他能盡量尋覓奇花異石,然而他的愛好本不在此啊。可嘆啊!竹子本可以不出江南而為人貴重,對此我重新有了感受了。

後面的題就應該會做了吧?

『叄』 高 文言文里的意思

高尚,崇高,在文言文中高有很多意思,很多時候都需要根據語境而來,這有點像英語閱讀猜詞。

『肆』 文言文翻譯高

(1)吾德薄不足以蔭卿,屬之何益。
翻譯為:我的德行淺薄不足以庇護你,求情有什內么益處!
(2)裒常以為人容之所行期於當歸善道,何必以所能而責人所不能。
翻譯為:王裒常認為人的行事應該達到歸附善道目的,何必以自己擅長的方面去要求別人做不到的事。

『伍』 高中 文言文

行在文言文中有代理,行使某種權利的意思。在這句話中,及魏帝告禪於晉,一句可以看做一個說明時間的句子,在這個時期,熹憑借自己的官職行使司徒的事情。也就是說熹還兼任著司徒該管的事情,但自己卻不是司徒,所以這里行可以解釋為代理。
(來自搜搜網路)魏咸熙二年(265年),司馬炎逼魏主常道鄉公曹奐禪位,為晉武帝。此時李熹以司隸校尉行司傳事,上書彈劾故立進令劉友……
從這里看,李熹當時的官職是司隸校尉

『陸』 「高」字的文言文翻譯。

高(gāo):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樓台重疊之形。漢字部首之一。從「高」的字多與高大或建築有關。本義:離地面遠;從下向上距離大)

高,崇也,像台觀高之形。——《說文》

巽為高。——《易·說卦》傳

窮高極遠,而測深厚。——《禮記·樂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荀子·勸學》

無楚、韓之患,則大王高枕而卧,國必無憂矣。——《戰國策·魏策》

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曹植《野田黃雀行》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公孫丑下》

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清·姚鼐《登泰山記》

又如:高平(指土地高而平);高丘(高的土山);高壇(高聳的祭壇);高燥(指土地較高而又乾燥)

2.等級在上,超越流俗或標准

輕辭天子,非高也,勢薄也。——《韓非子·五蠹》

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史記·淮陰侯列傳》

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又如:高世(高出世人);高仙(崇高的仙人);高作(高著;絕招);高軌(高尚的規范、崇高的典範);高品(品德高尚的人,技藝高超的人)

3.敬稱,稱別人的事物

高台未傾,愛妾尚在,悠悠爾心,亦何可言。——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高情遠致,弟子早已伏膺。——《晉書·孫楚傳》

素不相識,動問官人高姓大名?——《水滸傳》

又如:高鄰(對鄰居的敬稱);高作(大作。對他人詩文的敬稱);高喻(敬稱他人的教諭);高誨(尊稱別人的教誨)

4.空泛,不切實際

孔公諸清談高論,噓枯吹生,並無軍旅之才,執銳之干。——《後漢書·鄭太傳》

又如:高言(誇大不實的言論);高虛(官位高而不負實際責任);高滄(不實的言談。即空談)

5.年長,年老

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漢書·蘇武傳》

又如:高壽;高齡

6.高大;遠大;盛大

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醲而飫肥鮮者。——明·劉基《賣柑者言》

又如:高殿(高大的殿堂);高台(高大的樓台或台榭);高榭(高大的台榭);高墳(高大的墳墓);高廩(高大的米倉);高館(高大的館閣)

7.聲調激越

有吏夜扣門,高聲催納粟。——唐·白居易《納粟》

又如:高詠(吟詠時聲音激越);高鳴(高聲鳴叫)

8.通「膏」

9.肥沃,膏腴

為人謹厚,然內殖貨財,多買田至四百頃,皆涇渭溉灌,極高腴上賈。——《漢紀·孝成紀三》

10.甘美

高粱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素問·生氣通天論》

11.由下至上的距離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唐·劉禹錫《陋室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列子·湯問》

又如:標高;加高;增高

12.高處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荀子·勸學》

13.通「膏」。膏肓,古代醫學指心下

爰從寢疾,遽致高肓。——吳《尋陽公主墓誌》

14.通「郊」。泛指城外,野外

仲春之月:玄鳥至。至之日,以太牢祠於高禖,天子親往。——《禮記·月令》

15.姓

16.加高,提高

高其閈閎,厚其牆垣。——《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唐·白居易《賣炭翁》

欲居之以為利,而高其直,亦吾售者。——《聊齋志異·促織》

又如:高發(官位高升);高捷(科舉考試高中);高枕(加高枕頭)

17.尊崇,敬重

世上所高,莫若皇帝。——《莊子·盜跖》

愈窮愈榮,雖死,天下愈高之。——《呂氏春秋》

貴財賤義,高富下貧。——《漢書·地理志》

18.遠離,隱居

賦詩歸來,高蹈獨善。——南朝宋·顏延年《陶徵士誄》

又如:高步(脫離世俗,邁向高遠的理想);高逝(遠離世俗,不求名利;遠去);高聲棲(遠居山林,不問俗事);高遁(避世而隱居山林)

『柒』 高1文言文

你等等啊,我也是高一的,不知道你是哪一冊啊,是人教實驗辦么?

『捌』 高 字在文言文中的所有意思

  1. 從下向上距離大【陋室銘:「山不在~,有仙則名」】

  2. 距離開始的時間就,相當於「深」 「晚」【李憑箜篌引:「吳絲蜀桐張~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3. 等級或程度居上的【張衡傳】

  4. (年齡)大

  5. (力量或強度)大

  6. 高超,高明

  7. 高尚

  8. 敬詞,相當於「尊」 「貴」


『玖』 高中文言文

「而」是虛詞。(一)用作連詞。 1.表示並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 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③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2.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②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 ③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登泰山記》)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3.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陳情表》) 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4.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①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②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陳情表》) 5.表示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假如"。 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②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可不譯。 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於國也》) ③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 7.表示因果關系。 ①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②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 8.表示目的關系。 ①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①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②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項脊軒志》)(三)通「如」:好像,如同。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拾』 文言文中有高的意思的字

危,巔,聳,

熱點內容
數學必修一目錄 發布:2024-11-02 14:44:47 瀏覽:858
身上有靜電怎麼辦 發布:2024-11-02 14:34:51 瀏覽:127
吉他散步教學 發布:2024-11-02 13:36:21 瀏覽:139
肥城市第六高級中學 發布:2024-11-02 11:49:45 瀏覽:287
花藝老師招聘 發布:2024-11-02 11:49:01 瀏覽:509
白絲襪中學生 發布:2024-11-02 11:48:03 瀏覽:830
非普通教育 發布:2024-11-02 10:32:35 瀏覽:783
化學方程式配平口訣 發布:2024-11-02 08:52:23 瀏覽:75
淘寶大學教學 發布:2024-11-02 08:49:04 瀏覽:687
大學物理學張三慧答案 發布:2024-11-02 07:26:02 瀏覽: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