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高中文言文實詞

高中文言文實詞

發布時間: 2020-11-18 16:22:33

① 高中文言文常見實詞及常見意思

1、哀
①傷心,悲痛,哀嘆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前赤壁賦》
杜鵑啼血猿哀鳴 《〈琵琶行〉並序》
②同情,憐憫
君將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說》
③傷悼(為……哀嘆)
秦不哀吾喪,而伐吾同姓 《秦晉崤之戰》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 《阿房宮賦》
2、愛
①喜歡,喜愛
苟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恩 《種樹郭橐駝傳》
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宮賦》
②愛護,愛惜,顧惜
愛劍偽心,廉者不為也 《延陵季子將西聘晉》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師說》
國事至此,予不得愛身 《〈指南錄〉後序》
③吝惜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過秦論》
④同情
愛其二毛,則如服焉 《左傳·子魚論戰》
⑤愛戴
袁有守多惠政,民甚愛之 《書博雞者事》
○6吝嗇
百姓甚以王為愛也 《齊桓晉文之事》
3、安
①安定,安逸,安適
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諫太宗十思疏》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歸去來兮辭》
②使……安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種樹郭橐駝傳》
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諫太宗十思疏》
哪裡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前赤壁賦》
怎麼
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夢游天姥吟留別》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史記·陳涉世家》
庶人安得共之 《黃州快哉亭記》
⑤安慰
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6容
京中安不得身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4、按
①用手壓或摁
項王按劍而跽曰(按劍:以手撫劍,預示擊劍之勢)《鴻門宴》
按劍坐於席上 《群英會蔣干中計》
②壓抑,止住
偃然按兵不動 《荀子·王制》
③巡行,巡視
按榆溪舊塞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④追究,查究
按誅五人 《五人墓碑記》
5、案
①幾案,短長桌
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 《項脊軒志》
②通"按"審察,察看
召有司案圖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古代一種短腿的托盤
有心待與他舉案齊眉 《長亭送別》
6、拔
①超越,超過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夢游天姥吟留別》
②攻下
其後秦伐趙,拔石城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拔出
項庄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 《鴻門宴》
因拔刀斫前奏案 《鴻門宴》
③提拔
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陳情表》
是以先帝間拔以遺陛下 《出師表》
7、白
①白色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蒹葭》
白首不見招 《詠史》
不知東方之既白(白:顯出白色,指天亮)《前赤壁賦》
②清楚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訓儉示康》
③下對上告訴
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於 《蘇武傳》
④潔白
要留清白在人間(以石灰等等潔白喻作者正直的人生)《石灰吟》
⑤明白,昭雪
然使君冤未白 《書博雞者事》
8、敗
①破敗
於敗堵叢草處,探石發穴 《促織》
②敗壞,毀壞
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 《訓儉示康》
③失敗
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 《過秦論》
抑本其成敗之跡《伶官傳序》
④打敗
夏四月辛巳,敗秦師於餚 《秦晉餚之戰》
⑤凋殘,衰落
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 《秋聲賦》
9、拜
①表示恭敬的一種禮節
問者爇香於鼎,再拜……成妻納錢案上,焚拜如前人《促織》
拜送書於庭(拜:行過叩拜禮)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拜謝
若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拜:拜領)《秦晉餚之戰》
③拜見,拜會
拜夫人於堂上 《左忠毅公逸事》
④授予名位或官職
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 《廉頗藺相如列傳》
詔書特下,拜臣郎中 《陳情表》
⑤接受任命
於是辭相印不拜 《指南錄後序》
○6拜上,呈上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陳情表》

② 幾個高中文言文實詞翻譯

1.愛
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護)
2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歡,愛好)
3齊國雖褊小,我何愛一牛(愛惜,吝惜)
4向使三國各愛其地(愛惜,吝惜)
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慕,欣賞)
6古之遺愛也(恩惠)
7愛而不見,搔首躑躅(隱蔽,躲藏)

1風雨不動安如山(安穩)
2何故置某於安閑之地。(安全)
3然後得一夕安寢(安逸)
4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安撫,撫慰)
5離山十里有王平安營(安置、安放)
6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乎(哪裡)
7衣食所安(養生)
8既來之,則安之(使---安)

1禹,湯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表示被動)
3將軍身被堅執銳,(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發行吟澤畔(通「披」披散)
5一日晝寢帳中,落被於地(被子)
6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覆蓋)

1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違背)
2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一倍,加倍)
3焉用亡鄰以倍鄭(增加)
4每逢佳節倍思親(越發、更加)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莖干)
2蓋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礎)
3本在冀州之南(本來,原來)
4今存其本不忍廢,道中手自鈔錄(版本,稿本)
5是無難,別具本間章(臣子給皇帝的奏章或書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詞,書冊的計量單位)
7此之謂失其本心(天賦的善心)
8本未倒置(樹根,樹梢,引申為主次,先後等)
9抑本其成敗之跡(推究本源、考查)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邊界地方)
2鄙*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庸俗,淺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諱。(鄙人,復合詞,自稱的謙辭)
4孔子鄙其小器(輕視)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兵器,軍械)
2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士兵,軍隊)
3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戰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殺人)
5贏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內(兵符,復合詞,古代調兵用的憑證)

1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疾病)
2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困苦,睏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點)
4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擔心,憂慮)
5夫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損害)
6今人乃以儉相詬病 (責備、羞辱)

1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仔細看,觀察)
2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詳審)
3雖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 (察察 ,潔白的樣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則無魚(精明)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時,常稱病(朝見,朝拜)
3強國請服,弱國入朝(朝見,朝拜)
4於是入朝見威王(朝廷)
5兩朝開濟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聽朝(朝政)
7坐南朝北(對、向)

1曾不能毀山之一毛(用作加強語氣,有時相當於連----都----或竟、竟然)
2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經)
3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竟然)
4是高、曾時為一戶(與自己隔兩代的親屬)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chéng
1乘犢車,從吏卒(駕車,坐車,騎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著,憑借)
3自京師乘風雪(冒著)
4比至陳,車六七百乘,(shèng量詞,古時一車四馬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顧兮(登上)
6以乘韋先,牛二十犒師(shèng四)

1帝感其誠(真心真意)
2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實在,的確)
3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果真,如果)
4帝感其誠(誠心,誠意)

1黎明即起,灑掃庭除(台階)
2為漢家除殘去穢(清除,去掉)
3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拜官授職)
6扶輦下除(門屏之間)

1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言詞,言語)

③ 高中常見的文言文實詞有哪些

文言實詞練習及答案

1 愛

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護)
2.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歡,愛好)
3.齊國雖褊小,我何愛一牛(吝惜)
4.向使三國各愛其地(愛惜,吝惜)
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欣賞)
6.愛而不見,搔首躑躅(通「薆」,隱蔽,躲藏)

2 安
1.風雨不動安如山(安穩)
2.何故置某於安閑之地。(安全)
3.然後得一夕安寢(安逸)
4.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安撫,撫慰)
5.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乎(哪裡)
6.衣食所安(養生)
7.既來之,則安之(使……安)

3 被
1.禹,湯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表示被動)
3.將軍身被堅執銳(通"披",披在身上)
4.被發行吟澤畔(通「披」,披散)
5.一日晝寢帳中,落被於地(被子)
6.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覆蓋)

4 倍
1.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違背)
2.焉用亡鄰以倍鄭(增加)
3.每逢佳節倍思親(越發、更加)

5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莖干)
2.蓋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礎)
3.本在冀州之南(本來,原來)
4.今存其本不忍廢,道中手自鈔錄(版本,稿本)
5.若止印三二本(量詞,書冊的單位)
6.此之謂失其本心(天生具有的)
7.本未倒置(樹根,引申主次,先後等)
8.抑本其成敗之跡(推究本源、考查)

6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邊界地方)
2.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庸俗,淺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諱。(鄙人,復合詞,自稱的謙辭)
4.孔子鄙其小器(輕視)

7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兵器,軍械)
2.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軍隊)
3.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戰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殺)
5.贏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內(兵符,復合詞,古代調兵用的憑證)

8 病
1.君之病在肌膚,不治益深(疾病)
2.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困苦)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缺點)
4.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擔心,憂慮)
5.今人乃以儉相詬病(責備、羞辱)

9 察
1.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仔細看,觀察)
2.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詳審)
3.雖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潔白的樣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則無徒(精明)

10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時,常稱病(朝見,朝拜)
3.強國請服,弱國入朝(朝見,朝拜)
4.於是入朝見威王(朝廷)
5.兩朝開濟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聽朝(朝政)
7.坐南朝北(對、向)
(此文出自《網路文庫》詳細請參閱《網路文庫》。)

④ 高中文言實詞120個

高中教材文言實詞例析
(高考120個文言實詞)
1.愛本義是悲哀、傷心。用作動詞:
(1)愛護,體貼。如: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師說》)
(2)珍惜,愛惜。如:倘使三國各愛其地……(《六國論》)
(3)喜愛。如:予獨愛蓮之出於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4)吝嗇,捨不得。如:百姓皆以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2.安本義是安靜。
(1)用作形容詞,意為「安全」「安定」「安穩」。如: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用作動詞,意為「安身」「養生」。如:衣食所安,弗敢專也。(《曹劌論戰》)
附虛詞用法:
(1)用作疑問副詞。出現在疑問句中,置於動詞之前,作狀語。相當於「怎麼」「怎樣」。如:
A.君安與項伯有故?(《鴻門宴》)
B.安得廣廈千萬間……(《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用作疑問代詞。用在疑問句中作賓語,置於動詞之前。相當於「什麼」「哪裡」。如:
A.沛公安在?(《鴻門宴》)
B.君謂計將安出?(《隆中對》)
3.被本義指一種睡衣。
(1)用作動詞,意為「蒙受」「遭受」「受到」。如:
A.忠而見疑,信而被謗。(《屈原列傳》)
B.妝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C.如被冰雪。(《促織》)
(2)通「披」,意為「披著」「佩戴」「穿戴」。如:
A.被發行吟澤畔。(《屈原列傳》)
B.被明月兮佩寶璐。(《涉江》)
C.將軍身被堅執銳。(《陳涉世家》)
4.倍本義是按原數增加,與現代漢語表「多少倍」的「倍」相同。用作動詞,通「背」,意為「背棄」「違背」「背叛」。如: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鴻門宴》)
附虛詞用法:
用作副詞。意為「加倍」「更加」「愈加」。如:每逢佳節倍思親。(《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5.本本義為樹的干、根,與「末」相對。
(1)用作名詞,意為「根本(的東西)」「基礎(的東西)」,「根源」「來源」。如:
A.本末倒置。(成語,原意為「樹根」,這里引申為「根本的」「主要的」。)
B.今背本而趨末。(《論積儲疏》,「本」在這里引申為「農業」,「末」在這里引申為「工商業」。)
C.人窮則反本。(《屈原列傳》,根源。)
(2)用作量詞,或相當於現代漢語作量詞的「本」,或可根據實際情況譯為「冊」「份」等。如:
A.別具本章。(《獄中雜記》,本、份。)
B.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沈括《活板》,冊。)
附虛詞用法:
副詞,意為「原本」「本來」。如:
A.用芽者自從本說……(《采草葯》,原本。「本說」指「原來的說法」)
B.本圖宦達,不矜名節。(《陳情表》,本來。)
6.鄙本義是邊疆、邊陲、邊遠的地方,名詞。如:
A.蜀之鄙有二僧。(《為學》)
B.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燭之武退秦師》「鄙」在此活用為意動詞,意為「以……為邊境」,「以鄙遠」意即「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東部的邊境」。)
(1)用作形容詞,意為「庸俗」「淺陋」「地位低下」。如:人賤物亦鄙。(《孔雀東南飛》)
(2)用作動詞,意為「看不起」「輕視」。如「鄙視」,「鄙薄」。
7.兵本義是雙手拿著武器。用作名詞:
(1)兵器,武器。如:六國破滅,非兵不利……(《六國論》)
(2)士兵,軍隊。如:
A.可汗大點兵。(《木蘭詩》,士兵。)
B.秦發兵擊之。(《屈原列傳》,軍隊。)
(3)戰爭,軍事。如:
A.兵旱相乘……(《論積儲疏》,戰爭。)
B.紙上談兵。(成語,軍事。)
8.病本義是重病。
(1)用作名詞。意為「疾病」「病殘」。如:
A.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扁鵲見蔡桓公》)
B.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病梅館記》)
(2)用作動詞:
①怕,擔心,憂慮。如: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衛靈公》)——君子擔心的是自己沒有才能,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
②疲勞,困苦不堪。如: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眾,眾數雖多,甚未足畏。(《赤壁之戰》)
③名詞活用為使動詞,意為「使……成為病態」。如: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病梅館記》)
9.察本義為仔細看、觀察。
(1)用作動詞
①仔細看、觀察。如:徐而察之。(《石鍾山記》)
②考察、調查。如:向察眾人之議……(《赤壁之戰》)
③看清楚、了解明白。如成語「明察秋毫」的「察」,又如:故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察今》)
④推薦、選拔。如:郡察孝廉,州舉茂才。(《三國志•吳主傳》)
(2)雙音詞「察察」,原意為看得清清楚楚,引申為潔白,形容詞。如: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傳》)
10.朝本義為早晨,與「暮(夕)」相對。
(1)讀zhāo,名詞,意為「早晨」。如成語「朝三暮四」「朝氣蓬勃」,又如:
A.朝聞道,夕可死矣。(《論語•里仁》)
B.朝服衣冠。(《鄒忌諷齊王納諫》)
(2)讀cháo,主要有兩個用法:
①動詞。意為「朝見」「朝拜」(專指臣見君),「拜見」「拜訪」(泛指下對上或平級之間)。如:
A.弱國入朝。(《過秦論》,朝見。)
B.序八州而朝同列。(《過秦論》,「朝」在這里活用為使動詞,「使(讓)……朝見(朝拜)」之意。)
C.臨邛縣繆為恭敬,日往朝相如。(《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拜見,拜訪。)
②名詞。意為「朝廷」,「朝代」。如:入朝見威王。(《鄒忌諷齊王納諫》,朝廷。)
11.曾本義是增加,為「增」的假借字。
(1)讀zēng,名詞。指與自己相隔兩代的家屬。如曾祖、曾孫。
(2)通「層」,意為「重疊」。如: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
附虛詞用法:
副詞,起加強或延緩語氣作用。有兩種情況:
(1)表過去發生過,可譯為「曾經」。如:
A.相逢何必曾相識!(《琵琶行》)
B.……人道寄奴曾住。(《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2)表出乎意料,或已達到某種極限,可譯為「竟(然)」「還」等。如:
A.曾不若霜妻弱子。(《愚公移山》)
B.而計其長,曾不盈寸。(《核舟記》)

更多
http://tieba..com/f?kz=369619920

⑤ 高中文言文實詞

詳細字義
◎ 強
強、彊 jiàng
〈形〉
(1) 倔強;固執 [stubborn]
申生甚好仁而彊。——《國語·晉語》
(2) 又如:強氣(倔強脾氣);強顏(指人不知羞恥);強團練(宋代杭州俗諺。指性情倔強,對人倔傲的人);強頭別腦(形容倔強的神氣)
(3) 僵硬 [stiff]
一連吃了四五劑,口不歪了,只是舌根還有些強。——《儒林外史》
(4) 另見 qiáng,qiǎng
常用片語
強嘴
基本詞義
◎ 強
強 qiáng
〈名〉
(1) (形聲。從蟲,弘聲。本義:米中小蟲)
(2) 同本義 [a black insect]
(3) 通「襁」。襁褓 [swadding clothes]
成王少在強葆之中。——《史記·魯周公世家》
詞性變化
◎ 強
彊 qiáng
〈形〉
(1) (通彊。弱的反義詞)
(2) 弓有力 [strong;forceful]
彊,弓有力也。——《說文》
強,健也。——《廣韻》
材官引彊。——《史記·絳侯世家》
強弩之末。——《漢書·李廣蘇建傳》
(3) 又如:強弩(用機括發射的強弓)
(4) 強盛;勢力大 [strong and prosperous]
不可謂強。——《墨子·公輸》
兵革之強。——《戰國策·秦策》
天下強國無過齊者。——《戰國策·齊策》
自勝者強。——《老子》
趙強而 燕弱。——《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以弱為強。——《三國志·諸葛亮傳》
少年強則國強。——清·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5) 又如:強家(勢力強盛的卿大夫);強雄(強盛);強壽(強盛而長久);強對(強大的對手);強元(以強大立足天下);強兵(強大的軍隊);強陣(強大的軍隊);強旅(強大的軍隊);強弱(強大與弱小)
(6) 強健;健壯,有力 [strong;powerful]
筋骨之強。——《荀子·勸學》
以強壯出。——《漢書·李廣蘇建傳》
剛健強力。——宋· 蘇軾《教戰守》
(7) 又如:強仕(四十歲。這年齡的人各方面已經成熟,正好出仕做官);身強力壯;強死(人尚壯健而死於非命)
(8) 剛強;堅決 [firm]
四十曰強。——《禮記·曲禮》
強立而不反。——《禮記·學記》。注:「臨事不惑也。」
彊而義。——《書·皋陶謨》。傳:「無所屈撓也。」
彊忍不義。——《國語·楚語》
申生甚好仁而彊。——《國語·晉語》
(9) 又如:強果(堅強果敢); 強執(堅強固執)
(10) 強橫 [brutal and unreasonable]
凶強俠氣。——《世說新語·自新》
(11) 又如:強悍(強橫勇猛);強戾(強橫凶暴);強虐(強橫暴虐);強狠(強橫兇狠)
(12) 強暴 [violent]
彊,暴也。——《爾雅》
侯彊侯以。——《詩·周頌·載芟》
曾是彊御。——《詩·大雅·盪》
(13) 又如:強俊(強暴而又才智出眾);強虜(強暴的敵人);強塞(強暴固執);強鷙(強暴兇狠)
(14) 優越;好 [better;surpass]
博聞強志。——《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15) 又如:強起(強如。勝過;比…更好);比他強;比昨天強;我們的勞動條件一年比一年強;博聞強記;強處
(16) 略多於…的 [slightly more than]
策勛十二轉,賞賜千百強。——《木蘭詩》
(17) 又如:三分之一強
◎ 強 qiáng
〈名〉
(1) 強有力的弓 [powerfulbow]
挽弓當挽強。——杜甫《前出塞》
(2) 強者 [powerhouse]
弱固不可以敵強。——《孟子》
(3) 姓
◎ 強 qiáng
〈動〉
(1) 使強,加強 [reinforce;strengthen]
其為食也,足以增氣充虛,彊體適腹而已矣。——《墨子·辭過》
(2) 另見 jiàng;qiǎng

⑥ 高中文言文實詞總匯

高中教材文言實詞例析
(高考120個文言實詞)
1.愛本義是悲哀、傷心。用作動詞:
(1)愛護,體貼。如: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師說》)
(2)珍惜,愛惜。如:倘使三國各愛其地……(《六國論》)
(3)喜愛。如:予獨愛蓮之出於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4)吝嗇,捨不得。如:百姓皆以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2.安本義是安靜。
(1)用作形容詞,意為「安全」「安定」「安穩」。如: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用作動詞,意為「安身」「養生」。如:衣食所安,弗敢專也。(《曹劌論戰》)
附虛詞用法:
(1)用作疑問副詞。出現在疑問句中,置於動詞之前,作狀語。相當於「怎麼」「怎樣」。如:
A.君安與項伯有故?(《鴻門宴》)
B.安得廣廈千萬間……(《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用作疑問代詞。用在疑問句中作賓語,置於動詞之前。相當於「什麼」「哪裡」。如:
A.沛公安在?(《鴻門宴》)
B.君謂計將安出?(《隆中對》)
3.被本義指一種睡衣。
(1)用作動詞,意為「蒙受」「遭受」「受到」。如:
A.忠而見疑,信而被謗。(《屈原列傳》)
B.妝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C.如被冰雪。(《促織》)
(2)通「披」,意為「披著」「佩戴」「穿戴」。如:
A.被發行吟澤畔。(《屈原列傳》)
B.被明月兮佩寶璐。(《涉江》)
C.將軍身被堅執銳。(《陳涉世家》)
4.倍本義是按原數增加,與現代漢語表「多少倍」的「倍」相同。用作動詞,通「背」,意為「背棄」「違背」「背叛」。如: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鴻門宴》)
附虛詞用法:
用作副詞。意為「加倍」「更加」「愈加」。如:每逢佳節倍思親。(《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5.本本義為樹的干、根,與「末」相對。
(1)用作名詞,意為「根本(的東西)」「基礎(的東西)」,「根源」「來源」。如:
A.本末倒置。(成語,原意為「樹根」,這里引申為「根本的」「主要的」。)
B.今背本而趨末。(《論積儲疏》,「本」在這里引申為「農業」,「末」在這里引申為「工商業」。)
C.人窮則反本。(《屈原列傳》,根源。)
(2)用作量詞,或相當於現代漢語作量詞的「本」,或可根據實際情況譯為「冊」「份」等。如:
A.別具本章。(《獄中雜記》,本、份。)
B.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沈括《活板》,冊。)
附虛詞用法:
副詞,意為「原本」「本來」。如:
A.用芽者自從本說……(《采草葯》,原本。「本說」指「原來的說法」)
B.本圖宦達,不矜名節。(《陳情表》,本來。)
6.鄙本義是邊疆、邊陲、邊遠的地方,名詞。如:
A.蜀之鄙有二僧。(《為學》)
B.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燭之武退秦師》「鄙」在此活用為意動詞,意為「以……為邊境」,「以鄙遠」意即「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東部的邊境」。)
(1)用作形容詞,意為「庸俗」「淺陋」「地位低下」。如:人賤物亦鄙。(《孔雀東南飛》)
(2)用作動詞,意為「看不起」「輕視」。如「鄙視」,「鄙薄」。
7.兵本義是雙手拿著武器。用作名詞:
(1)兵器,武器。如:六國破滅,非兵不利……(《六國論》)
(2)士兵,軍隊。如:
A.可汗大點兵。(《木蘭詩》,士兵。)
B.秦發兵擊之。(《屈原列傳》,軍隊。)
(3)戰爭,軍事。如:
A.兵旱相乘……(《論積儲疏》,戰爭。)
B.紙上談兵。(成語,軍事。)
8.病本義是重病。
(1)用作名詞。意為「疾病」「病殘」。如:
A.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扁鵲見蔡桓公》)
B.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病梅館記》)
(2)用作動詞:
①怕,擔心,憂慮。如: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衛靈公》)——君子擔心的是自己沒有才能,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
②疲勞,困苦不堪。如: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眾,眾數雖多,甚未足畏。(《赤壁之戰》)
③名詞活用為使動詞,意為「使……成為病態」。如: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病梅館記》)
9.察本義為仔細看、觀察。
(1)用作動詞
①仔細看、觀察。如:徐而察之。(《石鍾山記》)
②考察、調查。如:向察眾人之議……(《赤壁之戰》)
③看清楚、了解明白。如成語「明察秋毫」的「察」,又如:故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察今》)
④推薦、選拔。如:郡察孝廉,州舉茂才。(《三國志•吳主傳》)
(2)雙音詞「察察」,原意為看得清清楚楚,引申為潔白,形容詞。如: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傳》)
10.朝本義為早晨,與「暮(夕)」相對。
(1)讀zhāo,名詞,意為「早晨」。如成語「朝三暮四」「朝氣蓬勃」,又如:
A.朝聞道,夕可死矣。(《論語•里仁》)
B.朝服衣冠。(《鄒忌諷齊王納諫》)
(2)讀cháo,主要有兩個用法:
①動詞。意為「朝見」「朝拜」(專指臣見君),「拜見」「拜訪」(泛指下對上或平級之間)。如:
A.弱國入朝。(《過秦論》,朝見。)
B.序八州而朝同列。(《過秦論》,「朝」在這里活用為使動詞,「使(讓)……朝見(朝拜)」之意。)
C.臨邛縣繆為恭敬,日往朝相如。(《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拜見,拜訪。)
②名詞。意為「朝廷」,「朝代」。如:入朝見威王。(《鄒忌諷齊王納諫》,朝廷。)
11.曾本義是增加,為「增」的假借字。
(1)讀zēng,名詞。指與自己相隔兩代的家屬。如曾祖、曾孫。
(2)通「層」,意為「重疊」。如: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
附虛詞用法:
副詞,起加強或延緩語氣作用。有兩種情況:
(1)表過去發生過,可譯為「曾經」。如:
A.相逢何必曾相識!(《琵琶行》)
B.……人道寄奴曾住。(《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2)表出乎意料,或已達到某種極限,可譯為「竟(然)」「還」等。如:
A.曾不若霜妻弱子。(《愚公移山》)
B.而計其長,曾不盈寸。(《核舟記》)
12.乘本義是登高。如:乘鄂渚而反顧兮……(《涉江》)
(1)用作動詞

作者:c10511102008-5-4 17:18 回復此發言

--------------------------------------------------------------------------------

2 回復:高中文言文120個實詞例析
①乘坐(船、車),駕(車)。如:
A.獨與邁乘小舟……(《石鍾山記》)
B.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赤壁之戰》)
②趁著,憑借。如成語「乘虛而入」。
(2)用作名詞,讀shèng,指兵車。如:公與之乘。(《曹劌論戰》)
(3)用作量詞,讀shèng,輛。如:然而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過秦論》,「萬乘」原指「一萬輛(兵車)」,後在文言中常用來比喻天子的地位和權勢。)
(4)用作數詞,意為「四」(古代一輛兵車配備四匹馬,因以引申為「四」。)如:以乘韋(四張牛皮)先牛十二犒師。(《左傳•崤之戰》,乘韋,四張牛皮。)
13.誠本義指說話誠實、不虛偽。詞義擴大,引申為「誠實」「真誠」,形容詞。如:帝感其誠。(《愚公移山》)
附虛詞用法:
副詞。有兩種情況:
(1)表確鑿語氣,可譯為「確實」「的確」「實在」等。如:
A.臣誠知不如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B.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2)表假設,可譯為「如果」「果真」「如果確實」等。如: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曹必矣。(《赤壁之戰》)
14.除本義指宮殿的台階。用作動詞:
(1)拜官,授職,任命。如:除臣洗(xián)馬。(《陳情表》)
(2)消除,除掉。如:為漢家除殘去穢。(《赤壁之戰》)
(3)整治,整理。如: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記》)
15.辭本義是訴訟的供詞、口供。
(1)用作名詞
①言詞、詞句、語言。如:其辭微……(《屈原列傳》)
②托辭、借口。如:動以朝廷為辭。(《赤壁之戰》)
③命令。如:近者奉辭伐罪。(《赤壁之戰》)
④古代一種詩體,與「賦」同類。如:楚辭,《歸去來兮辭》。
(2)用作動詞
①推託,推辭,不接受。如「不辭辛勞」。又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②告別、告辭、辭別、離開,如:
A.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鴻門宴》,告辭。)
B.我從去年辭帝京……(《琵琶行》,離開。)
16.從本義是跟隨。
(1)動詞
①跟隨,跟著,跟從。如:
A.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於境上。(《廉頗藺相如列傳》)
B.贏糧而景從。(《過秦論》)
C.乘牛車,從吏卒。(《赤壁之戰》,這里是使動用法,意為「使……跟從」「(後面)跟著」。)
②順從、聽從。如:臣從其計。(《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傍著、挨著。如:樊噲從良坐。(《鴻門宴》)
④參加、參與。如「從政」。
(2)通「縱」,特指「合縱」,戰國時指南北六國聯合抗秦。如:
A.於是從散約解,爭割地而賂秦。(《過秦論》,作名詞,合縱的盟約。)
B.齊與楚從親……(《屈原列傳》,作動詞,結盟。)
附虛詞用法:
用作介詞。表方向、地點、時間,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譯為「由」「自從」「在」等。如:問所從來。(《桃花源記》)
17.殆本義是危險,形容詞。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謀攻》
附虛詞用法:
副詞,有兩種情況:
①表推測或不肯定,可譯為「大概」「也許」「恐怕」等。如:
A.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項脊軒記》)
B.殆與余同。(《石鍾山記》)
②表接近,相差很少,可譯為「將近」「幾乎」「差不多」等。如:
A.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六國論》)
B.進退不由,殆例送死。(《〈指難錄〉後序》)
18.當本義是(兩者)相抵。
(1)讀dàng,動詞。
①抵、相抵。如:以一儀而當漢中地……(《屈原列傳》)
②當作,算是。如成語「安步當車」。
(2)讀dāng,動詞。
①抵擋、抵禦、阻擋。如:
A.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赤壁之戰》)
B.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②占著、立著。如:有大石當中流。(《石鍾山記》,立著。)
③應當、應該。如: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掌管,主持。如:當室者死,三年釋其征。(《勾踐滅吳》)——家中嫡長子死了,免除他家中的征稅三年。
(3)讀dàng,形容詞,意為「恰當」「適合」。如:惴惴恐不當意。(《促織》)
附虛詞用法:
讀dāng,用作虛詞,有兩種情況:
(1)介詞,表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方位,可譯為「在」「對」「向著」等,如:
A.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春望》)
B.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鴻門宴》,譯為「在」。)
(2)副詞,表肯定或推斷,可譯為「就」「必定」「大概」等,如:
A.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孔雀東南飛》,就。)
B.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出師表》,必定。)
C.原其理,當是為谷中大水沖激……(《石鍾山記》,大概。)
19.道本義是道路。如成語「任重道遠」。
(1)用作名詞
①道理、真理、規律。如: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六國論》,道

還有很多,寫不下啦,在這里
http://tieba..com/f?kz=369619920

⑦ 高考文言文300個常見實詞及解釋

文言文300個常見文言實詞(高中1—160)
1、哀
①傷心,悲痛,哀嘆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前赤壁賦》
杜鵑啼血猿哀鳴 《〈琵琶行〉並序》
②同情,憐憫
君將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說》
③傷悼(為……哀嘆)
秦不哀吾喪,而伐吾同姓 《秦晉崤之戰》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 《阿房宮賦》
2、愛
①喜歡,喜愛
苟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恩 《種樹郭橐駝傳》
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宮賦》
②愛護,愛惜,顧惜
愛劍偽心,廉者不為也 《延陵季子將西聘晉》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師說》
國事至此,予不得愛身 《〈指南錄〉後序》
③吝惜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過秦論》
④同情
愛其二毛,則如服焉 《左傳?子魚論戰》
⑤愛戴
袁有守多惠政,民甚愛之 《書博雞者事》
○6吝嗇
百姓甚以王為愛也 《齊桓晉文之事》
3、安
①安定,安逸,安適
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諫太宗十思疏》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歸去來兮辭》
②使……安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種樹郭橐駝傳》
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諫太宗十思疏》
③哪裡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前赤壁賦》
④怎麼
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夢游天姥吟留別》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史記?陳涉世家》
庶人安得共之 《黃州快哉亭記》
⑤安慰
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6容
京中安不得身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4、按
①用手壓或摁
項王按劍而跽曰(按劍:以手撫劍,預示擊劍之勢)《鴻門宴》
按劍坐於席上 《群英會蔣干中計》
②壓抑,止住
偃然按兵不動 《荀子?王制》
③巡行,巡視
按榆溪舊塞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④追究,查究
按誅五人 《五人墓碑記》
5、案
①幾案,短長桌
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 《項脊軒志》
②通「按」審察,察看
召有司案圖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古代一種短腿的托盤
有心待與他舉案齊眉 《長亭送別》
6、拔
①超越,超過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夢游天姥吟留別》
②攻下
其後秦伐趙,拔石城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拔出
項庄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 《鴻門宴》
因拔刀斫前奏案 《鴻門宴》
③提拔
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陳情表》
是以先帝間拔以遺陛下 《出師表》
7、白
①白色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蒹葭》
白首不見招 《詠史》
不知東方之既白(白:顯出白色,指天亮)《前赤壁賦》
②清楚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訓儉示康》
③下對上告訴
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於 《蘇武傳》
④潔白
要留清白在人間(以石灰等等潔白喻作者正直的人生)《石灰吟》
⑤明白,昭雪
然使君冤未白 《書博雞者事》
8、敗
①破敗
於敗堵叢草處,探石發穴 《促織》
②敗壞,毀壞
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 《訓儉示康》
③失敗
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 《過秦論》
抑本其成敗之跡《伶官傳序》
④打敗
夏四月辛巳,敗秦師於餚 《秦晉餚之戰》
⑤凋殘,衰落
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 《秋聲賦》
9、拜
①表示恭敬的一種禮節
問者爇香於鼎,再拜……成妻納錢案上,焚拜如前人《促織》
拜送書於庭(拜:行過叩拜禮)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拜謝
若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拜:拜領)《秦晉餚之戰》
③拜見,拜會
拜夫人於堂上 《左忠毅公逸事》
④授予名位或官職
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 《廉頗藺相如列傳》
詔書特下,拜臣郎中 《陳情表》
⑤接受任命
於是辭相印不拜 《指南錄後序》
○6拜上,呈上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陳情表》
10、報
①報告,告訴
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 《鴻門宴》
似報主知 《促織》
②回答,答復
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報復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過秦論》
④報答,酬謝
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 《蘇武傳》
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陳情表》
未報秦施而伐其師 《秦晉崤之戰》
⑤報效
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 《滕王閣序》
○6通「赴」,到……去
吾今且報府 《孔雀東南飛》
11、暴
①突然
屢撩之,蟲暴怒 《促織》
②同「曝」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勸學》
③暴躁
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④凶惡,殘酷
暴秦之欲無厭 《六國論》
⑤暴露,顯露
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六國論》
12、備
①具備,完備,齊全
而神明白得,聖心備焉 《勸學》
②防備,准備
行則備一夕之衛 《秦晉崤之戰》
師勞力竭,遠主備之 《秦晉崤之戰》
去京口,挾匕首以備不測 《〈指南錄〉後序》
③周到
備極護愛 《促織》
④備有
左佩刀,右備榮臭(此處為掛著) 《送東陽馬生序》
13、被
①覆蓋
未幾,成歸,聞妻言,如被冰雪 《促織》
②表示被動
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妝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並序)》
操吳戈兮被犀甲 《國殤》
③被子
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之譏 《訓儉示康》
④遭受,蒙受
久之,聞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 《左忠毅公逸事》
14、倍
①加倍
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師 《過秦論》
②同「背」,違背
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鴻門宴》
15、悲
①哀痛,傷心
夜則魚龍悲嘯於其下 《黃州快哉亭記》
②眷顧
謂沛父兄曰:「遊子悲故鄉」 《史記?高祖本紀》
③思念,同情
悲予志焉 《〈指南錄〉後序》
④嘆息,感慨
又有悲夫古書之不存 《游褒禪山記》
16、北
①北方
將軍戰河北,臣哉河南 《鴻門宴》
②特指元軍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動也 《〈指南錄〉後序》
③向北
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 《阿房宮賦》
④敗逃,敗逃的人
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 《過秦論》
⑤相背
食人炊骨,士無反北之心 《戰國策》
17、背
①脊背,背面,反面
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 《左忠毅公逸事》
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蘇武傳》
②背上背著
草屨,背筐,手長鑱 《左忠毅公逸事》
③背離,背叛
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 《鴻門宴》
而皆背晉以歸梁 《伶官傳序》
④離開,引申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陳情表》
⑤背誦
因使人背而誦之,不失一字 《三國志?王粲傳》
18、奔
①跑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黃州快哉亭記》
②逃亡
至京口,得間奔真州 《〈指南錄〉後序》
19、本
①草木的根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諫太宗十思疏》
搖其本以觀其疏密 《種樹郭橐駝傳》
②本來,原來
予本非文人畫土,甘受詬厲 《病梅館記》
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 《蘇武傳》
③來源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 《諸子喻山水》
④探求,考察
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 《伶官傳序》
⑤抄本
今存其本不忍廢,道中手自鈔錄 《〈指南錄〉後序》
20、彼
①指示代詞,那
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前赤壁賦》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師說》
②他,他們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師說》
彼實構吾二君 《秦晉崤之戰》
③別人,對方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孫子兵法》
21、逼
①接近,迫近
細贍景狀,與村東大佛閣逼似 《促織》
②強迫,威脅
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兄弟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2、辟
①開,打開
前辟四窗,垣牆周庭 《項脊軒志》
②開墾,開辟
辟病梅之館以貯之 《病梅館記》
③同「避」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 《秦晉崤之戰》
23、蔽
①遮住,遮掩,掩護
舳艫千里,旌旗蔽空 《前赤壁賦》
常以身翼蔽沛公 《鴻門宴》
②掩飾,隱藏,蒙蔽
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 《諫太宗十思疏》
24、畢
①完,完成,結束
語未畢,余泣、嫗亦泣 《項脊軒志》
六王畢,四海一(此處為完結,指為秦所滅)《阿房宮賦》
公閱畢,即解貂覆生 《左忠毅公逸事》
②使……結束
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全部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蘭亭集序》
25、便
①有利,便利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過秦淪》
②(piáan)能說會道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③就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④合適
視歷復開書,便利此月內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6、遍
①到處,普遍
舉天下所貢蝴蝶、螳螂、油利撻、青絲額一切異狀遍試之《促織》
②全,全部
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 《訓儉示康》
上不天則下不遍覆,心不地則物不必載 《諸子喻山水》
27、表
①外,與「里」相對
山河表裡潼關路 《潼關懷古》
②表明,表白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寸心 《在獄詠蟬》
③給皇帝的奏章
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陳情表》
④標記,作標記
荊人慾襲宋,使人先表雍水 《察今》
28、並
①合並,吞並
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 《過秦淪》
②並行,並列
文武並用,垂拱而治諫太宗十思疏
③一起,都,一並
遂使撫臣、令尹,並受促織恩蔭 《促織》
少以父任,兄弟並為郎 《蘇武傳》
武卧,嚙雪與旃毛並咽之 《蘇武傳》
④並且
兩股間膿血流離,並蟲不能行捉矣 《促織》
29、伯
①排行第一,老大,伯父
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陳情表》
②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等
晉侯秦伯田鄭 《左傳?僖公二十年》
③古代一方的 首領
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陳情表》
④同「霸」
桓公,五伯之上也 《韓非子?難四》
30、薄
①微薄,薄弱
不終歲,薄產累盡 《促織》
②迫近,逼近,靠近
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陳情表》
③輕視,看不起
不薄今人愛占人 《戲為六絕》
④(土地)貧瘠
薄田五十頃 《三國志?諸葛亮傳》
⑤與「厚」相對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詩經?小曼》
○6淺薄
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陳情表》
31、泊
①停船
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石鍾山記》
②恬靜,淡泊
非淡泊無以明志 《誡子書》
32、博
①寬廣,廣博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勸學》
②換取,討取
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不如拼博一笑 《促織》
33、步
①行走,步行(專指不借車馬徒步行走)
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於敝邑 《秦晉崤之戰》
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鴻門宴》
②腳步,步伐
故天子一跬步,皆關民命 《促織》
③舉足兩次為 一步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 《阿房宮賦》
34、栽
①裁衣服,剪裁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②同「才」
手裁舉,則又超忽而躍 《促織》
③裁決
唯大王裁其罪 《韓非子》
35、蒼
①深綠色
山川相繆,郁乎蒼蒼 《前赤壁賦》
②灰白色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蒹葭》
36、操
①拿著
大王來何操? 《鴻門宴》
卧起操持,節旄盡落 《蘇武傳》
②從事,擔任
有成名者,操童子業,久不售 《促織》
③掌握,控制, 操作
津人操舟若神 《列子?黃帝》
④操守,品德
雖賈人,有賢操 《漢書?張湯傳》
37、草
①草
空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 《蘇武傳》
②在草間
變姓名,詭蹤跡,草行露宿 《〈指南錄〉後序》
③初稿.
廡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左忠毅公逸事》
④結草:報恩
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陳情表》
38、策
①計策,策略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廉頗藺相如列傳》
昭襄蒙故業,因遺策 《過秦論》
歸而求救國之策 《〈指南錄〉後序》
②竹製的馬鞭
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 《過秦論》
③拄著拐杖
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 《歸去來兮辭》
39、曾
①曾經
何曾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 《訓儉示康》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琵琶行(並序)》
②竟,竟然
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蘭亭集序》
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前赤壁賦》
③與自己隔兩代的親屬
此兒當及其曾祖 《晉書》
40、差
①差別
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 《史記?蕭相國世家》
②差錯,錯誤
君子慎始,「差若毫釐,繆以千里」 《禮記?經解》
③稍微地,比較地
吳公差強人意 《後漢書?吳漢傳》
④參差:長短不齊的樣子
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 《阿房宮賦》
41、嘗
①品嘗
嘗之而甘於口 《荀子?榮辱》
②試探
我雖不敏,請嘗試之 《權術?心術》
③副詞,曾經
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師,叩關而攻秦 《過秦論》
家有老嫗,嘗居於此 《項脊軒志》
吾嘗終日而思矣 《勸學》
42、長
①長(與「短」相對)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蒹葭》
方首長脛 《促織》
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 《過秦論》
②擅長
敢問夫子惡乎長? 《孟子二章》
③長久
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前赤壁賦》
④一直,經常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秋水》
⑤生長
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而茂之也 《種樹郭橐駝傳》
⑥增長,成長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諫太宗十思疏》
⑦年長的人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蘭亭集序》
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 《訓儉示康》
⑧列在首位的
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 《石鍾山記》
⑨年紀大,輩分或職位高
沛公曰:「孰與君少長?」 《鴻門宴》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師說》
⑩長久的,久遠的
長利積,大功立,名成於前,德垂於後 《諸子喻山水》
○11長句:指七言詩,唐代的習慣說法
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琵琶行(並序)》
43、超
①一躍而上
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 《秦晉崤之戰》
②遙遠
手裁舉,則又超忽而躍 《促織》
平原忽兮路超遠 《國殤》
③超過
聽言則遠超於上聖 《十漸不克終疏》
44、朝
①朝拜,朝見,上朝
先軫朝,問秦囚 《秦晉餚之戰》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 《項脊軒志》
②使……朝拜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 《過秦論》
③朝代(朝廷)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 《陳情表》
④早晨
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阿房宮賦》
單於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 《蘇武傳》
45、陳
①陳列
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過秦論》
②陳述
陳情表 《陳情表》
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 《蘇武傳》
③陳舊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 《蘭亭集序》
④通「陣」,交戰時的戰斗隊列
勿擊堂堂之陳 《孫子兵法?軍爭》
46、稱
①聲稱
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 《訓儉示》
②號稱,稱作
其流風遺跡,亦足以稱快世俗 《黃州快哉亭記》
③稱頌,贊許
仲尼亟稱於水,曰:「水哉,水哉!」何取於水也? 《孟子》
④適合,符合, 相稱
稱心快意,幾家能夠 《與妻書》
⑤稱量
度而取長,稱而取重 《商君書》
47、誠
①確實,的確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 《廉頗藺相如列傳》
誠既勇兮又以武 《國殤》
此為宰相廳事誠隘 《訓儉示康》
②真心,真誠
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 《陳情表》
③如果,果真
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 《諫太宗十思疏》
48、出
①出,出來
備他盜出人與非常也 《鴻門宴》
②出去,外出
一日,風雪嚴寒,從數騎出,微行入古寺 《左忠毅公逸事》
③逃出
果以富得罪出亡 《訓儉示康》
④拿出,交納
因山己蟲,納比籠中 《促織》
⑤產生,發生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師說》
⑥出現,顯露
而境界危惡,層見錯出古之聖人 《〈指南錄〉後序》
⑦超出,超過
其出人也遠矣 《師說》
⑧出任,調任
予出官二年 《琵琶行(並序)》
⑨出兵,出征
使出師於東門之外 《秦晉餚之戰》
⑩使……流出
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蘇武傳》
49、除
①台階
扶輦下除,觸柱折轅,劾大不敬,伏劍自刎 《蘇武傳》
②去掉,清除
草屨,背筐,手長鑱,為除不潔者,引入 《左忠毅公逸事》
③授官。除去舊職,授予新職
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陳情表》
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 《〈指南錄〉後序》
50、辭
①言辭
初至北營,抗辭慷慨,上下頗驚動 《〈指南錄〉後序》
②告別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鴻門宴》
我從去年辭帝京 《琵琶行(並序)》
③遣去
臣等不肖,請辭去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推辭,不接受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鴻門宴》
莫辭更坐彈一曲 《琵琶行(並序)》
⑤口供,訟詞(受辭:受審訊)
單於使衛律召武受辭 《蘇武傳》
⑥文體的一種
歸去來兮辭 《歸去來兮辭》
⑦辭謝:婉言謝絕
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 《廉頗藺相如列傳》

熱點內容
德州地理中考試題 發布:2024-09-19 17:55:25 瀏覽:802
師生同台心語 發布:2024-09-19 16:34:58 瀏覽:267
無線怎麼設置 發布:2024-09-19 15:49:14 瀏覽:640
甘肅教育信息 發布:2024-09-19 14:31:52 瀏覽:496
怎麼去眼下皺紋 發布:2024-09-19 13:48:43 瀏覽:931
留學的歷史 發布:2024-09-19 13:22:06 瀏覽:469
浮生物語5下 發布:2024-09-19 13:17:18 瀏覽:786
批圖教學 發布:2024-09-19 11:56:09 瀏覽:988
語文特級教師王君 發布:2024-09-19 10:04:07 瀏覽:121
合肥上元教育 發布:2024-09-19 09:37:59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