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胸有成竹文言文

胸有成竹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1-24 23:49:56

1. 含有「胸有成竹而……」的古文

例2:《禮記·緇衣》引《太甲》曰:「毋越厥命以自覆也;若虞機張,往省括於厥度,則釋。」[5]按古文《太甲上》作:「無越厥命以自覆。慎乃儉德,惟懷永圖。若虞機張,往省括於度,則釋」[5]觀《禮記》所引,「自覆」和「則釋」兩句,前後不連貫;而古文中間有「慎乃儉德,惟懷永圖」一句,此伊尹告誡太甲如何修德思謀,然後再接「若虞機張」,便流暢自然。胸有成竹,「則釋」便中。兩者相較,《禮記》引文因中間脫句而不通;古文則有告誡,有比喻,情真意切,催人猛醒。

相傳北宋時期,有一個讀書人姓文名同,字與可。他能詩善文,通曉篆(zhuàn)、隸、行、草等各種書法,又擅長繪畫。文同平生很喜歡畫竹子。他在自己的住宅前後,親手種了很多竹子,一年四季,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雪花紛飛,都堅持觀察竹子的形態、顏色,琢磨竹枝竹葉在各種不同情況下的變化。經過長期的種竹實踐和觀察、揣摩,他不僅對竹子的特性了如指掌,而且在腦海中裝滿了各種各樣竹子的形態。正因為這樣,在他動筆繪畫之前,要畫什麼樣的竹子,怎樣構圖,著墨,他心中早就有了輪廓,不必費盡心思,反復琢磨,而是一揮而就,出色地畫出各式各樣的竹子。他畫的竹子,栩栩(xǔ)如生,形神兼備。
蘇軾稱贊文與可的作畫方法是「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文同的一位好朋友、著名大詩人晁補之的詩中是這樣寫他作畫的:「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意思是說,與可在畫竹子時,完美的竹子形象早就在他心裡構思好了。
人們把「胸中有成竹」簡化成「胸有成竹」亦作「成竹在胸」。這個成語比喻事前已有全面考慮,或已有成功把握。

2. 胸有成竹文言文

《胸有成竹》文言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於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與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識其所以然。夫既心識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內外不一,心手不相應,不學之過也。故凡有見於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視瞭然而臨事忽焉喪之,豈獨竹乎?

胸有成竹的故事

北宋時候,有一個著名的畫家,名叫文同,他是當時畫竹子的高手。

文同為了畫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風下雨,或是天晴天陰,他都常年不斷地在竹林子里頭鑽來鑽去。三伏天氣,日頭像一團火,烤得地面發燙。可是文同照樣跑到竹林子對著太陽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陽光底下,全神貫注地觀察竹子的變化。他一會兒用手指頭量一量竹子的節把有多長,一會兒又記一記竹葉子有多密。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滿臉都流著汗,可是他連用手抹也沒抹一下,就跟沒事兒似的。

有一回,天空颳起了一陣狂風。接著,電閃雷鳴,眼看著一場暴雨就要來臨。人們都紛紛往家跑。可就在這時候,坐在家裡的文同,急急忙忙抓過一頂草帽,往頭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剛走出大門,大雨就跟用臉盆潑水似地下開了。

文同一心要看風雨當中的竹子,哪裡還顧得上雨急路滑!他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氣喘吁吁地跑進竹林,沒顧上抹一下流到臉上的雨水,就兩眼一眨不眨地觀察起竹子來了。只見竹子在風雨的吹打下,彎腰點頭,搖來晃去。文同細心地把竹子受風雨吹打的姿態記在心頭。

由於文同長年累月地對竹子作了細微的觀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狀有什麼變化;在陰晴雨雪天,竹子的顏色、姿勢又有什麼兩樣;在強烈的陽光照耀下和在明凈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麼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樣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畫起竹子來,根本用不著畫草圖。

有個名叫晁補之的人,稱贊文同說:文同畫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後來,「胸有成竹」就成了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人們在辦什麼事情以前,早就打好了主意,心裡有個准譜兒了。

3. 胸有成竹古文譯文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之焉.自蜩腹蛇蚹以至於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其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譯文〕
竹子開始生出時.只是一寸高的萌芽而已.但節.葉都具備了.從蟬破殼而出.蛇長出鱗一樣的狀態.直至象劍拔出鞘一樣長到八丈高.都是一生長就有的.如今畫竹的人都是一節節地畫它.一葉葉地堆積它.這樣哪裡還會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所以畫竹必定要心裡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筆來仔細看去.就看到了他所想畫的竹子.急速起身跟住它.動手作畫.一氣呵成.以追上他所見到的.如兔子躍起奔跑.隼俯沖下搏.稍一放鬆就消失了
http://learning.wenda.sogou.com/question/8657817.html?fr=rqm
注意學會使用多個搜索引擎!

4. 《胸有成竹》文言文以及翻譯(含人物文於可)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之焉.自蜩腹蛇蚹以至於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其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譯文〕
竹子開始生出時.只是一寸高的萌芽而已.但節.葉都具備了.從蟬破殼而出.蛇長出鱗一樣的狀態.直至象劍拔出鞘一樣長到八丈高.都是一生長就有的.如今畫竹的人都是一節節地畫它.一葉葉地堆積它.這樣哪裡還會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所以畫竹必定要心裡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筆來仔細看去.就看到了他所想畫的竹子.急速起身跟住它.動手作畫.一氣呵成.以追上他所見到的.如兔子躍起奔跑.隼俯沖下搏.稍一放鬆就消失了
注意學會使用多個搜索引擎!

5. 文言文胸有成竹的譯文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之焉.自蜩腹蛇蚹以至於劍拔十尋者.生而有回之也.今畫者乃答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其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譯文〕 竹子開始生出時.只是一寸高的萌芽而已.但節.葉都具備了.從蟬破殼而出.蛇長出鱗一樣的狀態.直至象劍拔出鞘一樣長到八丈高.都是一生長就有的.如今畫竹的人都是一節節地畫它.一葉葉地堆積它.這樣哪裡還會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所以畫竹必定要心裡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筆來仔細看去.就看到了他所想畫的竹子.急速起身跟住它.動手作畫.一氣呵成.以追上他所見到的.如兔子躍起奔跑.隼俯沖下搏.稍一放鬆就消失了

6. 出自文言文胸有成竹的兩個成語是

兔起鶻落、胸有成竹、少縱即逝

7. 胸有成竹的文言文原文和文與可的介紹有什麼語言差異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①耳,而節葉具焉②。自蜩腹蛇蚹③以至於劍拔十尋④者,生而有之也。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⑤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⑥,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與可⑦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識其所以然。夫既心識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內外不一,心手不相應,不學之過也。故凡有見於中⑧而操之不熟者,平居⑨自視瞭然,而臨事忽焉喪之,豈獨竹乎?
文與可在洋州時,蘇軾先為密州知州(今山東諸城),後改知徐州,這時文與可已去世。七月七日作者晾曬書畫時,見到了文與可在洋州時贈給他的「偃竹圖」,睹物思人,悲不自禁,乃寫成了這一篇情深意切,凄惻動人的優秀散文。

8. 胸有成竹古文翻譯。。。蘇軾的。。急。。。

北宋蘇軾的《胸有成竹》翻譯:

竹子剛生時,只是一寸長的嫩芽,可是卻節、葉俱全。從蟬腹、蛇鱗般的小筍,長到挺直的幾丈高的巨竹,從來都是有節有葉的。可是現在的人畫竹時,卻是一節一節的接起來,一葉一葉地堆上去,這樣做哪裡還有竹子呢?所以說畫竹,一定要心裡有完整的竹子,拿著筆凝神而視,就能看到自己心裡想要畫的竹子了。

這時快速地跟著自己的所見去畫,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躍起、鶻鳥降落一樣迅速。這是與可教給我的。我不能做到,但心裡卻明白這樣做的道理。既然心裡明白應該這樣做,卻不能做到,認識和行動不統一,理解道理和實際操作不能一致,這都是學習不夠的毛病。

所以,常常是對事情心裡了解而不能熟練地去做,平時自以為很清楚,但事到臨頭卻忽然不明白了,難道只有畫竹才是如此嗎?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自蜩腹蛇蚶以至於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與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識其所以然。夫既心識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內外不一,心手不相應,不學之過也。故凡有見於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視瞭然,而臨事忽焉喪之,豈獨竹乎?

(8)胸有成竹文言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篔簹谷在陝西洋縣西北,谷中多竹。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文同任洋州知州,曾在此谷中築亭。文同是蘇軾的表兄兼好友,北宋畫家,善畫山水,尤善畫竹,創深墨為面,淡墨為背的竹葉畫法,開後世「湖州竹派」,曾畫《篔簹谷偃竹》贈蘇軾。

元豐二年(1079)正月,文與可病逝。七月,蘇軾在湖州曝曬書畫,看到文與可的這幅遺作,寫了這篇題記。

賞析:

這篇散文語言天然本色,樸素清新;全文好似從作者胸中自然流出,滔滔淚淚,毫無滯礙,所用語言不加雕琢,文從字順,活潑流暢。

9. 古文《胸有成竹》的譯文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之焉.自蜩腹蛇蚹以至於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其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譯文〕
竹子開始生出時.只是一寸高的萌芽而已.但節.葉都具備了.從蟬破殼而出.蛇長出鱗一樣的狀態.直至象劍拔出鞘一樣長到八丈高.都是一生長就有的.如今畫竹的人都是一節節地畫它.一葉葉地堆積它.這樣哪裡還會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所以畫竹必定要心裡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筆來仔細看去.就看到了他所想畫的竹子.急速起身跟住它.動手作畫.一氣呵成.以追上他所見到的.如兔子躍起奔跑.隼俯沖下搏.稍一放鬆就消失了
http://learning.wenda.sogou.com/question/8657817.html?fr=rqm

注意學會使用多個搜索引擎!

熱點內容
肥城市第六高級中學 發布:2024-11-02 11:49:45 瀏覽:287
花藝老師招聘 發布:2024-11-02 11:49:01 瀏覽:509
白絲襪中學生 發布:2024-11-02 11:48:03 瀏覽:830
非普通教育 發布:2024-11-02 10:32:35 瀏覽:783
化學方程式配平口訣 發布:2024-11-02 08:52:23 瀏覽:75
淘寶大學教學 發布:2024-11-02 08:49:04 瀏覽:687
大學物理學張三慧答案 發布:2024-11-02 07:26:02 瀏覽:13
輔助教學 發布:2024-11-02 05:51:57 瀏覽:246
英語見證 發布:2024-11-02 05:41:05 瀏覽:991
綠色苗圃教育網 發布:2024-11-02 05:33:43 瀏覽: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