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有沒有美術課
㈠ 淺議怎樣上好初中美術課
中學美術審美意識情境創設美術課是普通中學的一門基礎文化課,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徑。美術課作為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徑在中學教育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初中美術教育是中學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培養學生發現美、認識美、創造美,提高審美意識,陶冶情操。那麼怎樣上好美術課呢?
一、通過美術欣賞,讓學生對美術有初步的了解和認知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觀確立、社會認知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這時候接受美術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初一美術課程安排第一節課的內容是《在美術世界遨遊》。這是一節欣賞、評述課,課本列舉了各種圖片,畫種較多,內容涉及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等。怎樣上好這堂課,讓學生對美術產生興趣,為此後的教學打好基礎呢?我認真鑽研教材大綱,深入領會每幅畫的含義,對學生講解時,注意難易程度,抓住重點,深入講解評述,比如在講解繪畫的種類時,給學生帶了每個畫種的作品,向學生展示美術世界的豐富多彩,並讓學生觸摸材質感受不同材質表現的不同效果。適時地把美術概念、不同的門類藝術特徵介紹給學生。通過多次欣賞,逐漸提高他們的藝術鑒賞力,培養他們熱愛美術、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熱愛世界的博大胸懷。
二、創設愉悅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美術課一直深受學生歡迎是因為美術課「輕松」、有趣。作為一線美術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讓他們更喜歡上美術課。如:在上製作裝飾畫一課時,要求學生利用生活中平常的東西製作裝飾畫,我沒有講述裝飾畫的原理、色彩搭配等,而是將閑暇時從網上收集的一些精美的裝飾畫,展示給學生,那獨具匠心的創意讓他們不由自主地發出贊嘆。受此感染,學生也躍躍欲試,我因勢利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構思、討論製作的內容,需要的材料,然後分頭行動。通過這節課,我深刻地認識到一個良好的範例,對學生不僅具有啟發、展示的作用,更是一種學習動力的催化劑。
三、利用鄉土材料,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眾所周知,上美術課,要准備很多材料,如橡皮泥、卡紙等,要購買這些材料對於有的家庭來說花費不小,如果沒有這些材料,美術課便難以開展。為改變現狀,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學習美術的興趣,我提倡學生將隨處可見的材料引入課堂,使用在我們臨夏隨處可得的紅色黏土,還有雞蛋殼、毛線、碎布來製作手工藝品,讓學生在體驗學習活動快樂的同時,也陶冶了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操。
四、利用實地寫生,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學習美術有很多課需要走出教室,實地寫生,這也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課。很多東西僅憑教師說教,學生是表現不出來什麼的,要想表現得真切,學生必須有實地的體驗,認真的觀察才行,因為藝術來源於生活。如七年級在上《手繪線條——物象的空間表達》時,我要求學生選擇適合而簡潔的畫面畫一幅校園景色,在室外讓他們感受空間表達的多樣性。當我把學生帶到室外創作時,他們專注的神情,認真的態度,讓我驚訝,再觀察他們的作品,比平時在教室里畫的要仔細、形象得多。
五、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多媒體作為信息的載體,在教育目標與教育內容的實踐中搭起過渡的橋梁。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它不僅刺激人的視覺和聽覺,而且能有效喚起人的興趣、情緒和思維。如在《墨與彩的韻味》中我將中國傳統的墨色與孩子們喜歡的動畫聯系起來,通過Flash生動的將墨與彩的韻味展示給學生,利用多媒體教學讓他們認識、理解中國畫,並接受、領悟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六、給學生一個平台,多展示自己
選取好的作業、繪畫,利用課堂、課外舉辦小型展覽,讓學生們通過觀摩、評述,來增強審美意識、評價意識,促進更多的學生參加進來,更加努力學好美術課。例如,在七年級開辦卡通畫展覽,特色手工剪紙展覽,在八年級開辦國畫展覽,裝飾畫展覽,在學生展出作品的同時,也將教師的作品一並展出。通過此舉,不僅極大地推動了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更讓校園增添了一些藝術的氛圍。
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會的學生。關鍵在於老師精心設計每一課,做好引導,做好輔導。採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課上得有趣,學生才能接受,才能多想、多練、多比較,找出自己的差距,促進自己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提高,打好基礎,將來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㈡ 初中有哪些課程
初中的課程: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政治、歷史。
其中物理初二開始學、化學初三開始學。
㈢ 淺談如何讓初中學生喜歡美術課
初中美術課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對於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幾年來我們國家也非常重視美術教育,許多學校也取得了不少教學成果。但也存在不少問題。
在農村很多學校沒有專業美術教師,在前幾年應試教育的約束下,學校多注重學生成績和學校的升學率,很多學校不開設美術課或者是虛設美術課。在素質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麼該如何來培養農村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學生創造能力?學校外部因素是大環境,我們很難改變,但是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改變內因,轉變教學觀念,從課堂抓起,培養其興趣。
一、了解學生心理,培養興趣
我們應該多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思維表現特點。由於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認知事物有密切的關系,美術教育是學生身體發展水平,知覺能力、情感態度和生活經驗的自然產物,美術是學生認識世界過程中的一種表現。需要對事物的認識表達時就有畫畫描述的沖動,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會受到鼓舞。教師就要在課堂上引導好學生,激發其熱情。比如在初一人物線造型的美術課上,當有老師要求作業畫女同學頭像時,總會有個別學生提出要畫男同學,有的還要畫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畫只小熊貓。我們分析一下這些學生的想法,要求畫男同學的可能覺得自己能畫的更好;要求畫自己爸爸的是因為他最熟悉,能畫象;要求畫熊貓的同學可能是因為不自信,怕自己畫不好人頭像而要畫自己拿手的。如果這時教師大怒,以不按老師要求做作業和無理擾亂課堂批評的話,就使學生的繪畫熱情受到挫傷。因而應該給他們創作自由,讓學生從興趣開始,可以先畫自己喜歡的,興趣往往會產生「階段性」的成果,我們要把握好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及時的給予表揚和肯定,再畫教師布置的作業,使學生乘勝進步。教師只有了解學生心理,正確的引導,才能培養其興趣,提高創新能力。
二、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審美意識
因為農村教學條件的限制和教師水平的差異,使農村的美術教育參差不齊,美術教師的個人意識也有差異,我們的美術課並不是把學生培養成畫家、美術家,也不是為了應付一節課或者認為是簡單的哄孩子玩。學生眼中的世界,描繪的水平絕對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樣,因為他們所表現的視覺形象多半是直覺與想像的綜合,只有隨著年齡增長,知識的積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漸漸使其變為直覺與理解的再現,才有可能變為主動的再創作。要在學**過程中陶冶情操,培養學生各種能力,提高審美意識。因此在課堂教學當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則來評價學生。而是看在畫中是否真實反映了學生的內心感受,是否有獨特性、新穎的表現。要多給予肯定的表揚,少有居高臨下的指責。觀念的轉變是教學的指導思想,首先教師不能有副科意識,美術是不重要的課程等意識。美術聯系其他各學科,滲透各學科,體現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師要轉變觀念,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才能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知識和意識,才能達到美育的目的。
三、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從興趣入手,提高創造能力
1.改革教學方法
過去有些人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教書非常「認真」,把課堂教學當成只傳授知識的場所,沒有做到教書育人、培養才幹、開發智力。而是教法簡單化,教師講,學生聽,墨守常規,老一套,不變樣,致使學生思想僵化不開竅,以至學生失去興趣,這樣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所以,課堂教學方法必須改革。美術教育,形象生動,鮮明直觀,在對學生進行美育,促進智力發展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優勢。然而如何發揮、擴大它的優勢作用,關鍵在於任課教師能否大膽改革教學方法,勇於創新,根據學生興趣特點與認知的規律,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有趣味的學**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學**壓力,使學生感到學**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比如在初一人物頭像的課程中,就可以用古老的「貼鼻子」游戲教學,再貼眼睛、貼眉毛等,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在游戲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關系,掌握了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關系。因為農村學校條件的限制使很多課程不能開展,如果教師局限在學校現有的條件里,有的課堂教學內容只能是簡單的講講,甚至讓學生自己看看就上自**課了,我們應該利用農村現有的條件盡量開展好課堂教學。比如初三的雕塑課,農村學生是不可能有橡皮泥來做雕塑練**的,但是我們可以利用農村的條件來上,不妨讓他們再回到兒童的玩「泥巴」時代,讓他們自己動手去挖紅泥,讓他們在課堂上由老師引導從兒時的「捏娃娃」游戲開始講解雕塑,使學生更真實的感受到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創作的源泉。這樣的課堂才是培養農村孩子興趣的樂園,這樣讓學生在興趣中吸取知識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學**效果,充分發揮課堂活躍的優勢作用。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現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傳授知識,應該是以興趣為引導,利用
㈣ 現在中學還有美術課嗎
有些學校有,有些學校沒有!以前我們初一、二都有,還一星期兩節,初三就沒了,說是什麼中考時間緊,不上這些課,結果還是一大堆美術書發下來,郁悶!!
㈤ 初一有音樂美術課什麼的嗎!一周有幾節啊
孩子,初一一般一星期都只有一節美術課,一節音樂課。如果你真的熱愛藝術,可以在課余時間完成好必要學科的情況下,去拓展學習。如果單純是為了看自己能玩幾節課,那就沒辦法了!
㈥ 初中美術課上什麼
初中美術課一般就是基本的美術知識的介紹,可以講一些美術方面的歷史,同時講一些基本的美術畫圖。
㈦ 如何初中第一節美術課
要上好初一學生第一節美術課,必須了解初一新生的心理狀態,學生從小學升到初中,是從第一階段學習進入第二階段學習的過渡時期。初一學生普遍帶有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願意聽從老師的教導,興趣廣泛,充滿幻想,對新的環境、新的集體還不適應,對新教材、新教法還不適應。了解了學生這些心理特點後,就要針對學生這些特點進行組織教學。抓緊對他們鼓勵和教育,使他們明確怎樣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培養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和廣泛的興趣。
附一位美術教師上初中第一節美術課的經驗:
今天早上第四節,是開學以來我上初一的第一節美術課。在上課之前我就在醞釀這一場對我來說很有意義的開場白了。我覺得這將是我一個新的教學生涯的開始。上好第一節來鼓勵自己的自信心。
一進課室,同學們有些異樣的眼神來迎接這位陌生的「新老師」,可能是上了幾節課了,大家的精神已經有些疲倦了,坐姿太過於隨意了!可是我富有激情的開場白開始了:「同學們,這是我們這學期的第一堂美術課,這學期由我和大家來一起探討美術,一起來享受美術課堂。請大家坐好些!希望我們班的同學能夠給我留下一個十分美好的印象。以後一想起你們,就特別喜歡來上我們班的課!」 同學們聽到這樣的話就馬上精神了好多,都坐直了起來。
我在黑板上自我介紹寫了一個「溫」字,並說:「以後大家就稱我溫老師!和溫老師同姓氏的請舉手」,沒有一人,我又問:「那麼請喜歡上美術課的同學舉手」,讓我驚訝的是五十幾位同學中只有十來個人舉手!真不知道是小學的美術教學的失敗,還是我們現在「重智育、輕美育」的教學方針深入人心?是教育不同階段對「美育」的區別嗎?還是有其他的原因?我問:「同學們,你們是不是覺得小的時候自己特別喜歡畫畫,特別喜歡上美術課,並以此為自豪,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卻發現自己慢慢地失去畫畫的能力了!有這樣的感覺的同學請舉手!」瞬間幾乎全班的同學都舉手了,並用興奮的表情看著我。
我沒有急於上課本上的新課,而是在黑板上寫了兩個字「美術」,對大家說:「我們這節課一起來聊一聊什麼是美術!」問:「什麼叫美術?」陳同學說:「美術就是畫畫」。大家說對不對?同學們異口同聲說,對!這是一個多麼錯誤又普遍認為是對的看法。我說:「同學們,我們的美術並不只是畫畫」而是「審美」,我回頭在黑板上寫了「審美」兩個很大的字。並解釋:「就是用我們的眼睛和思想去審視我們看得到的花花世界,當然也包括藝術作品」,同學們問:「是審美觀嗎?」,「對」。(「審美觀」是一個人用什麼樣的審美觀點、抱什麼樣的審美態度和運用什麼樣的審美方法對自然景觀、社會生活、文學藝術和人生進行審美活動的總稱,是一個人審美情趣和審美理想的集中表現。)我說:「我們的美術課重要的不是教同學們學會畫什麼?而是教同學們逐漸形成自己的審美意識、審美習慣、審美取向——簡單的說就是讓同學們學會發現美,關注美和形成對美的觀念和評價!」接著我問:「我是不是講得太深了!」同學們有的說不會,有的點頭,有的搖頭,有的一動不動,我知道大家不理解,於是又說:「法國著名的雕塑大師曾經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溫老師的美術課就是要教你們發現美!鍛煉我們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這下子有許多同學發出了會心的微笑了,我也就心安了很多!
接下來我說:「除了學會欣賞美的事物,我們還要學習理解美的真諦!」,「美是真與善的形象,我們有時看到的美不一定真的是美,我們以為丑的不一定就真的丑,所以對美的認識是需要通過思考來加以辨別的,這種思考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會的,而是要通過後天的訓練才可以得到!」,舉個例子吧:一個穿著時尚的人讓人家有美的感受,但如果他不遵守公共守則,隨地吐痰、亂扔雜物,對老人不尊重,我們心中美的感受就會馬上打上一個問號,而與此相反的,一個打掃街道的勞動者,他的衣著普通,形象醜陋,但是他們「忘我工作」的精神卻會給人一種精神美的享受——這就是我們常常會在藝術作品中看到一些「不美」的東西、形象。其實其中蘊含了很多深層次的審美價值。
正講的津津有味的時候,課堂上出現了一個小狀況,坐在最後一排的一位同學向另外一位同學丟紙團。我突然停了下來,這時同學們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好像意識到了發生什麼事。我問:「在上課時當老師正在講課,突然下面有學生在搞小動作,丟紙團,說話。大家說這種行為美嗎?」同學們異口同聲說:「不美」。這時那位同學意識到了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滿臉通紅。
在和同學樣的交流中,不知不覺下課的鈴聲響了。我的結束語是:「今天我們聊了很多關於美的話題,同學們的表現讓我很滿意,希望下一堂課不要再有丟紙團,搞小動作的同學了好嗎?」全班發出的響亮的「好」聲。我心裡明白,我已經讓這些可愛的學生們認可了,今後的課得好好努力啊!
㈧ 怎樣上好初中美術課
內容提要:美術欣賞課是中學美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去感受、分析、討論、評述、理解與鑒賞美術作品以及審美對象的思想性、藝術性、審美價值和作用,從而獲得審美愉悅體驗,發展審美能力。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展開,尤其是初中美術欣賞教學,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文從中學美育的性質和要求出發,針對中學美育的教學現狀,從多元化的角度對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做出探索,力圖為初中美術欣賞教學找出新的思路和合適的教學途徑。關鍵詞: 中學美育 美術欣賞教學 多元化教學正文: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中學美術課,已列為中學生的必修課。其中的美術欣賞教學,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有助於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有助於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和形成健康的審美觀。同時,它還能夠發揮出德育、智育難以發揮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我國中小學教育是為國家培養合格人才的奠基性教育,從九年義務教育到高中階段的延續性教育,要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高校輸送人才打下一個初步良好的基礎,而審美素質正逐漸成為一個學生綜合素質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的美育盡管在各學科教學中都有所體現,但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應以美術教育為主。作為「藝術教育」學科之一的美術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美感教育的重要的也是最佳的途徑。人們對自然美、社會生活美、藝術美的感受、欣賞、愛好存在差異,這種差異除生理和心理的因素外,最重要的是與人的受教育程度有關。2000年國家教委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中學美術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將美術課中的欣賞課教學定義為必學的「藝術欣賞課」,是在深化素質教育,推進基礎教育改革過程中特殊而積極的一步。初中美術課正是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為目標,在整個初中階段保證了美育的連貫性和向高層次發展。初中美術課是藝術學科,教學內容強調學生的「手到」、「眼到」、「心到」、「口到」。從大綱的教學性質、內容、目的、要求出發,初中美術課在教材編寫、課時設置、成績考察等方面都體現了其教學是在審美活動中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藝術修養、及審美情趣。美術教師必須充分利用欣賞課教學面向全體學生進行美術素養的教育。突出美術教學特長的優勢,發揮欣賞課對中學生的審美教育主渠道作用。「以審美教育為核心,重點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感受、體驗、鑒賞藝術美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初中美術欣賞課主要包括審美形態教育和美感教育兩個方面:審美形態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對自然和藝術中千變萬化的美的形態和結構的鑒賞、識別能力。美感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健全的審美心理結構,形成敏銳的審美知覺和對美的欣賞與感悟能力。「要增強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和愛好。引導學生學習必要的美術知識,掌握必要的美術欣賞方法,開闊視野、啟迪智慧,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本文從實踐出發,以多元化的角度,探索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與內容對學生進行美感訓練,以求在初中階段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全面增強學生對美的感受力、判斷力、想像力和理解力。一、情境式教學在美術欣賞教學中,為了深化主題,突出欣賞作品鮮明的時代、民族個性特徵,可以針對美術作品、美術家、美術現象,用有關的音樂、故事、影視等方式創設背景情境。調動學生的欣賞積極性,感染學生的欣賞情緒。情境式教學特別是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下,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多媒體教學除了在視覺上的優勢外,它還將聽覺藝術(音樂)融入到美術欣賞中來,使美術與音樂、影像、文字、語言等完美地結合,創設一種情景交融的藝術氛圍,讓學生的視覺、聽覺在欣賞過程中達到共鳴,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得到美的享受,達到最佳的欣賞效果。例如我們在欣賞列賓的油畫《伏爾加河的纖夫》時(初中美術第三冊第一課),教師備課時將油畫《伏爾加河的纖夫》配上《伏爾加船夫曲》,製成課件存儲在電腦中。在欣賞時,《伏爾加船夫曲》音樂與列賓的油畫《伏爾加河的纖夫》融為一體,這樣使學生很快進入審美心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體會纖夫們的艱辛,產生審美同情。最終使學生們為纖夫堅韌頑強、勇敢不懈的拼搏而感動,為畫家高超的現實主義表現手法而嘆服,使美術欣賞課達到讓學生觸景生情的效果。又如在欣賞中國古代山水畫時(初中美術第二冊第一課),同學們的耳邊同時響起那凝重、高古的《高山流水》、《魚舟唱晚》、《二泉映月》……等等經典民樂時,怎能不喚起學生對作品意境的暢想;怎能不激起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愛慕;怎能不會得到美的陶冶和心靈的凈化。此種教學有助於學生在審美的同時,充分加深對作品的體會,使欣賞更現實、更立體、更生動。這樣的課堂氛圍和教學效果,用傳統的教學手段是難以達到的。二。利用媒體.音樂等方法進行教學。容易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喜愛之情,從而使學生喜歡上美術課,增強了學美術的興趣和審美情趣。三、互動式教學美術欣賞教學要實現師生互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關鍵是要營造一個平等、活躍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參與欣賞的熱情,而實際上初中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審美觀,或多或少的都可以對美術作品發表自己的見解,需要的就是一種平等、自由、暢所欲言的交流平台,讓學生敢說、想說,而這個平台就需要教師去搭建,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把握方向,給以引導,師生在共同參與、平等切磋的過程中,完成教學活動。當然,這一切都要經過教師精心設計,包括情境設計、問題設計、過和設計等。互動式教學體現了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它作為一種深受同學喜愛的課堂組織形式,有著傳統教學模式所無法比擬的優勢。比如對中國古陶瓷的欣賞(初中美術第四冊的第九課),教師出示器皿,先讓同學眼觀、手摸,親自體會陶瓷的肌理、質感,然後讓其品評。在欣賞中國畫作品時(初中美術第二冊的第一課),教師可結合自己演示,學生簡單臨摹,給他們充分感受作品的機會,引導他們認真分析畫面上的形式語言,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畫面線條的粗細,色彩的冷暖,造型的寫意與象徵。以視覺為主,加上聽覺、觸覺、嗅覺的相互作用,從而有效而完整的挖掘學生的鑒賞能力。在欣賞外國雕塑的教學中(初中美術第五冊的第九課),教師還可以邀請同學給全班示範羅丹的《思想者》,米隆的《擲鐵餅者》等可行的形體展示,使學生樂意積極主動的參與整個教學,在互動中體會到了欣賞樂趣,增強了作品感悟能力。四、討論式教學中學美術教學大綱指出: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組織學生從自身體驗出發,開展對不同作品的比較和作品的評論。欣賞課的討論式教學是在培養學生視覺能力的同時,側重學生語言能力的挖掘。讓學生有賞而感,有感而講,強調學生讀與說的能力。「讀」是作品的視覺表述,引導學生用眼睛分析作品;「說」是講出視覺表述。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對畫面描述能力的培養,還要教導學生學會用語言表達欣賞理解,重視對作品評價能力的培養。中學生由於生活閱歷、審美經驗、知識修養的不足,能對美術作品積極主動地欣賞是比較困難的。教育學家第斯多惠在教師規則中講過:「我以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沒有興奮的情緒怎麼激勵人?怎麼喚醒沉睡的人?」這句話應該能給我們以啟迪,在美術欣賞教學中需要教師對學生作適當的引導和激發,其過程可分為三個步驟。其一是引導學生的情感,教師可幫助學生分析美術作品的形象、情節,特別是一些引人入勝的細節內容,如《蒙娜麗莎》的神秘的微笑,古希臘雕塑《拉奧孔》的痛苦的表情等等,再通過生動恰當的語言描述,以此為突破口引發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其二是適當提出一些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想像,要注意問題不要太多,要少而精,重點要突出。其三要以肯定的態度來評價學生的回答,這一點很重要。曾有文章介紹美國人為中國學生上的一堂課③,就很值得我們學習,教師問一位學生為什麼喜歡一幅《羅馬武士》的浮雕照片時,學生回答說:「照片上的武士很象我們中國的兵馬俑,我感到親切,所以我喜歡這幅作品。」這位美國教師便帶頭鼓掌說:「你愛你們的國家,真了不起!」就這么簡短的評價,實質是表揚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特別是「真了不起」,就讓學生倍受鼓舞。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是一位引導者和鼓勵者,隨時要注意學生的情緒,要通過渲染和營造一種氣氛來感染學生。討論式教學的構建,將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學生與作品之間的對話與交流可能成為現實。提高的將是包括思維、鑒賞、創造在內的學生的整體素質。五、比較式教學利用比較式教學把相關的美術作品置於同一欣賞環境中,會從宏觀上加深對被欣賞作品的理解和體會。因為美術作品的比較,能產生雄辯的說服力,有較強的針對性。比如可以把同一畫家不同時期的相關題材的作品,不同畫派同一題材的作品,不同民族、國家同一題材的作品,同一繪畫內容、不同處理樣式的作品置於同一欣賞環境中。引導學生比較不同時空下藝術作品各具魅力的特點。例如讓學生欣賞用多媒體技術改變畫面布局後的齊白石作品《荷花蝌蚪圖》,並與原作比較,讓學生理解作品構圖對表現內容(意境)的作用,再和以表現荷花、水景為主要內容的莫奈的油畫作品《荷花》進行比較,讓學生了解中國畫以線造型的特點。引導學生自主賞析齊白石的另外一幅作品《卻教蜂蝶為花忙》,並作欣賞評述。從而完成對作品內容和形式的由感受到理解再到實踐運用的具體欣賞教學。比較式教學有利於把學生長久積累的表面感性認識,上升為清晰的理性認識,從而多角度理解祖國優秀藝術,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六、綜合性教學美術欣賞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涵蓋了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涉及到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各個領域,裡面滲透了各門學科的知識。綜合性教學是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索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它大致可包括三個方面:一美術課與其他學科:如歷史、政治、文學、哲學、地理、宗教、甚至外語和古漢語之間互相溝通、互相聯系、互相滲透。比如古代中國畫「詩書畫印」相融合的民族特色,如窗口一樣能折射出作品本身涉及的豐富內涵。反過來,通過對作品外延的綜合知識的介紹,又會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創造立體的認識氛圍。二美術學科自身各領域(或門類)之間的綜合。如繪畫與設計結合,設計與鑒賞結合,或主題性的美術表現,可以有綜合材料,綜合資源整合運用。三課堂教學與課外美術活動綜合策劃。可以把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活動相結合,並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系,擴大學生的視野,增強他們的感性認識,創造一個更為廣闊的文化情境。如欣賞建築藝術時,可直接讓學生到校園中走走,要求他們自己分析、評論校園建築的布局和特色,這樣學生對他們比較熟悉的審美對象產生濃厚的興趣,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中學美術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所有的學生都培養成藝術家,而是著眼於全面素質和藝術品位的提高。通過美術欣賞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和藝術敏感性。美術教育的理論和體系是隨著教改發展不斷變革的。初中美術欣賞教學也在積極地探索之中,有多種選擇,有很強的實驗性。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初中美術欣賞教學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㈨ 現在初級中學的同學都有音樂和美術課嗎具體都學哪些
1、現在初級中學的同學都有音樂和美術課,具體學習內容各地區不一樣。內美術課學習畫素描容、國畫等,音樂課主要學習音樂理論,還有樂器,如二胡、口琴、笛子等。
2、初中,是中學階段的初級階段,初級中學一般是指九年義務教育的中學,是從小學向高級中學過渡的一個階段,屬於中等教育。
3、學習課程: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初二開設)、化學(初三開設)、生物、體育與健康、美術、音樂、微機。
㈩ 初中生繪畫課上要准備什麼東西
小學一年級的手工課和美術課要求比較簡單,需要准備的東西不是很多回,主要有以下答物品:剪刀,做手工必備。彩色筆,可以是彩色水筆、彩色蠟筆、彩色鉛筆。膠水,或者固體膠棒。紙張,包括白紙和彩紙。一年級的手工課和美術課基本准備這些東西就夠了,如果是家長幫孩子准備,最好是提前跟老師做好溝通,看看還需要哪些物品。另外,要教育孩子使用剪刀的時候注意安全。上完課之後要及時整理自己的文具,把雜物收拾好,養成好習慣。